CN205686860U -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6860U
CN205686860U CN201620589769.6U CN201620589769U CN205686860U CN 205686860 U CN205686860 U CN 205686860U CN 201620589769 U CN201620589769 U CN 201620589769U CN 205686860 U CN205686860 U CN 205686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protector
bolster
equipment
package component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897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传吉
郭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5897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6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6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6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底部包装组件包括:用于包裹待包装的设备(6)底部的底部缓冲件(1);设置于所述底部缓冲件(1)的内侧,用于设置在所述设备(6)的底边缘的护角(2),所述护角(2)的硬度高于所述底部缓冲件(1)的硬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部包装组件,由于护角的硬度高于底部缓冲件的硬度,并且护角隔绝了设备的底边缘与底部缓冲件的直接接触,设备的底边缘向底部缓冲件施加的冲击力通过护角分散至底部缓冲件上,增大了底部缓冲件受到冲击力的受力面积,降低了底部缓冲件压塌变形的几率,对设备的底边缘起到了缓冲保护的效果,避免了设备的侧板变形,解决跌落冲击的问题,提高包装可靠性。

Description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受损,通常会将设备包裹包装结构中。
以饮水机为例,饮水机的底板及侧板通过螺钉连接。包装结构包括底部缓冲件,饮水机的底部位于底部缓冲件中,以底部缓冲件的缓冲作用对饮水机的底部进行保护。
在整机(饮水机及包装结构)跌落过程中,底部缓冲件与地面或平台接触,而饮水机受惯性作用仍然向下(地面或平台)运动,底部缓冲件直接承受饮水机的冲击力。由于饮水机的底边缘面积较小,饮水机的底边缘与底部缓冲件接触的受力面积也较小,极易使底部缓冲件局部压塌,失去缓冲效果。此时,侧板起不到整机支撑受力作用,受力点(底边缘)转换到底板上。由于底板与侧板使用螺钉固定,跌落时底板会向上运动,带动连接的螺钉向上运动,使得侧板变形,造成跌落冲击的问题,影响包装的可靠性。
因此,如何解决跌落冲击问题,提高包装可靠性,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部包装组件,以解决跌落冲击问题,提高包装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部包装组件,包括:
用于包裹待包装的设备底部的底部缓冲件;
设置于所述底部缓冲件的内侧,用于设置在所述设备的底边缘的护角,所述护角的硬度高于所述底部缓冲件的硬度。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底部缓冲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设备的底部的容纳槽;
所述护角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护角的护角凹槽。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护角凹槽的长度与所述护角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护角凹槽的深度与所述护角的对应部分的厚度相同;
所述护角的对应部分为所述护角与所述护角凹槽相互配合的部分。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护角凹槽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和/或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上。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护角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护角的数量为三个,分别用于与所述设备的后侧底边缘及两侧底边缘对应设置。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护角包括用于与所述设备的侧板接触的第一护角板及用于与所述设备的底板接触的第二护角板,所述第一护角板与所述第二护角板连接。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第一护角板与所述第二护角板相互垂直。
优选地,上述底部包装组件中,所述护角为纸护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
优选地,上述包装结构中,还包括包装底托,所述底部缓冲件位于所述包装底托内。
优选地,上述包装结构中,还包括:
用于包裹在所述设备的前侧板边缘的前角缓冲件;
和/或,用于包裹在所述设备的后侧板边缘的后角缓冲件。
优选地,上述包装结构中,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设备顶部的顶部缓冲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部包装组件,在整机(设备及其包装结构)跌落时,设备的底边缘与护角直接接触,护角与底部缓冲件直接接触。由于护角的硬度高于底部缓冲件的硬度,并且护角隔绝了设备的底边缘与底部缓冲件的直接接触,设备的底边缘向底部缓冲件施加的冲击力通过护角分散至底部缓冲件上,增大了底部缓冲件受到冲击力的受力面积,降低了底部缓冲件压塌变形的几率,对设备的底边缘起到了缓冲保护的效果,进而避免了设备的侧板变形,解决了跌落冲击的问题,提高了包装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底部包装组件的包装结构。由于上述底部包装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底部包装组件的包装结构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顶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包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部包装组件,以解决跌落冲击问题,提高包装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装结构。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包装组件,包括底部缓冲件1及护角2。底部缓冲件1用于包裹待包装的设备6的底部;护角2设置于底部缓冲件1的内侧,其中,护角2用于设置在设备6的底边缘。护角2的硬度高于底部缓冲件1的硬度。
可以理解的是,底部缓冲件1的内侧为其朝向设备6底部的一侧,而设备6的底边缘为设备6的底板与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包装组件,在整机(设备6及其包装结构)跌落时,设备6的底边缘与护角2直接接触,护角2与底部缓冲件1直接接触。由于护角2的硬度高于底部缓冲件1的硬度,并且护角2隔绝了设备6的底边缘与底部缓冲件1的直接接触,设备6的底边缘向底部缓冲件1施加的冲击力通过护角2分散至底部缓冲件1上,增大了底部缓冲件1受到冲击力的受力面积,降低了底部缓冲件1压塌变形的几率,对设备6的底边缘起到了缓冲保护的效果,进而避免了设备6的侧板变形,解决了跌落冲击的问题,提高了包装可靠性。
为了提高护角2与底部缓冲件1的配合稳定性,底部缓冲件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设备6的底部的容纳槽10;护角2位于容纳槽10内。即,在安装过程中,将护角2设置于底部缓冲件1的容纳槽10内,再将设备6的底部设置于容纳槽10内,使得设备6的底边缘与护角2配合接触。即,护角2夹设于设备6与底部缓冲件1之间。
进一步地,容纳槽10内设置有用于限位护角2的护角凹槽11。由于设备6的外部结构一定,通过上述设置,无需更改底部缓冲件1的外部结构,因此,无需更改包装箱的尺寸,确保包装整体的体积不变。
护角凹槽11的长度与护角2的长度相同。即,护角2嵌入护角凹槽11内,护角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护角凹槽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槽内壁接触,有效提高了护角2的固定效果。
为了进一部提高护角2的固定效果,避免护角2对整体包装尺寸的影响,护角凹槽11的深度与护角2的对应部分的厚度相同;护角2的对应部分为护角2与护角凹槽11相互配合的部分。即,护角2的一部分嵌入护角凹槽11内,填平了护角凹槽11。
优选地,护角凹槽11位于容纳槽10的侧壁上。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护角2相对于容纳槽10的侧壁定位。也可以将护角凹槽11位于容纳槽10的槽底面;还可以使护角凹槽11位于容纳槽10的侧壁和容纳槽10的槽底面上。在此不再详细介绍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护角2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提高了包装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护角2嵌合于护角凹槽11内,因此,护角凹槽11的数量也为多个。
如图3所示,护角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用于与设备6的后侧底边缘及两侧底边缘对应设置。即,护角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包裹于设备6的后侧底边缘及两侧底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护角凹槽11的数量也为三个,护角凹槽11位于容纳槽10的三个侧面上,这三个侧面与设备6的后侧板及两侧板对应设置。在将三个护角2与三个护角凹槽11一一对应安装后,三个护角2分别与设备6的后侧底边缘及两侧底边缘对应设置。由于设备6的前侧底边缘受到的冲击力较小。为了降低包装成本,通常设置较轻的部件(如饮水机的前侧板设置水龙头),因此,在设备6的后侧底边缘及两侧底边缘对应设置护角2。
如图2所示,护角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护角板21及第二护角板22。第一护角板21用于与设备6的侧板接触,第二护角板22及用于与设备6的底板接触。其中,设备6的侧板可以为前侧板、两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或后侧板。
优选地,第一护角板21与第二护角板22相互垂直。由于设备6的侧板与其底板大多为相互垂直连接,因此,第一护角板21与第二护角板22相互垂直,确保了护角2与设备6的底边缘的贴合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护角凹槽11位于容纳槽10的侧壁上,因此,第一护角板21及第二护角板22中的一个部分位于护角凹槽11内,另一个部分与容纳槽10的槽底面接触。也可以将护角2设置为一块沿设备6的底板倾斜设置的直板或弧形板等。
还可以使护角2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护角板连接而成,该护角2套设于设备6的底角处,起到同时与设备6的两个底边缘(相互垂直连接且连接于该底角处)配合设置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底部缓冲件1为泡沫缓冲部。其中,泡沫密度约为0.02g/cm3,有效确保了缓冲效果。
为了降低包装成本,优选地,护角2为纸护角。也可以将护角2设置为塑料护角或合金护角等,仅需确保其硬度高于底部缓冲件1即可。
如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底部包装组件。由于上述底部包装组件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具有上述底部包装组件的包装结构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为了进一步避免设备6的侧板变形,包装结构还包括包装底托5,底部缓冲件1位于包装底托5内。通过设置包装底托5,在整机跌落时,降低了向底部缓冲件1传递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还包括前角缓冲件3和后角缓冲件7。其中,前角缓冲件3用于包裹在设备6的前侧板边缘;后角缓冲件7用于包裹在设备6的后侧板边缘。其中,设备6的前侧板边缘为前侧板与两侧板的连接处,设备6的后侧板边缘为后侧板与两侧板的连接处。也可以仅设置前角缓冲件3或仅设置后角缓冲件7。
包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包裹设备6顶部的顶部缓冲件4。以便于对设备6的顶部进行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顶部缓冲件4、包装底托5、底部包装组件、前角缓冲件3和后角缓冲件7形成包裹于设备6外周的部件,通过封箱胶纸的缠绕固定,以便于同设备6共同装入包装箱内,完成设备6的包装。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包裹待包装的设备(6)底部的底部缓冲件(1);
设置于所述底部缓冲件(1)的内侧,用于设置在所述设备(6)的底边缘的护角(2),所述护角(2)的硬度高于所述底部缓冲件(1)的硬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缓冲件(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设备(6)的底部的容纳槽(10);
所述护角(2)位于所述容纳槽(10)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0)内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护角(2)的护角凹槽(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凹槽(11)的长度与所述护角(2)的长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凹槽(11)的深度与所述护角(2)的对应部分的厚度相同;
所述护角(2)的对应部分为所述护角(2)与所述护角凹槽(11)相互配合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凹槽(11)位于所述容纳槽(10)的侧壁和/或所述容纳槽(10)的槽底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2)的数量为多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用于与所述设备(6)的后侧底边缘及两侧底边缘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2)包括用于与所述设备(6)的侧板接触的第一护角板(21)及用于与所述设备(6)的底板接触的第二护角板(22),所述第一护角板(21)与所述第二护角板(22)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角板(21)与所述第二护角板(22)相互垂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缓冲件(1)为泡沫缓冲部。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2)为纸护角。
13.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底部包装组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装底托(5),所述底部缓冲件(1)位于所述包装底托(5)内。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包裹在所述设备(6)的前侧板边缘的前角缓冲件(3);
和/或,用于包裹在所述设备(6)的后侧板边缘的后角缓冲件(7)。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设备(6)顶部的顶部缓冲件(4)。
CN201620589769.6U 2016-06-15 2016-06-15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Active CN205686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89769.6U CN205686860U (zh) 2016-06-15 2016-06-15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89769.6U CN205686860U (zh) 2016-06-15 2016-06-15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6860U true CN205686860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27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89769.6U Active CN205686860U (zh) 2016-06-15 2016-06-15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68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3208A (zh) * 2016-06-15 2016-08-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3208A (zh) * 2016-06-15 2016-08-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6315U (zh) 微波炉的包装组件及微波炉
WO2003018429A1 (fr) Materiau amortisseur pour emballage et materiau d'emballage
CN106364799A (zh) 一种易碎品包装纸箱
US7306102B2 (en) Dimension adjustable shock-absorbing package structure
CN103693305B (zh) 空调包装结构
CN204096313U (zh) 一种电磁炉具的包装结构
CN205686860U (zh)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CN105883208B (zh) 底部包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包装结构
KR101133790B1 (ko) 제품 포장용 좌판
CN203528984U (zh) 一种蜂窝纸箱
CN204368748U (zh) 汽车后备箱包装箱
CN204642655U (zh) 球形摄像头的内衬包装结构
US20200062441A1 (en) Supporting frame and packing box
CN106938741B (zh) 曲面全包式包材
CN108408189B (zh) 提手包装装置
CN215708613U (zh) 一种浴缸的缓冲包装组件
CN204737139U (zh) 工业产品包装装置
EP3514079B1 (en)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cushioning packing box and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cushioning structure used thereby
CN220765295U (zh) 一种具有缓冲防护作用的酒用包装盒
CN203781040U (zh) 多层包装结构
CN214397899U (zh) 一种缓冲运输包装箱
CN219905411U (zh) 一种服务器模塑发泡缓冲包装
CN203638412U (zh) 一种长型电子产品用包装结构
CN211869937U (zh) 一种物流包装盒
CN111776445B (zh) 一种缓冲包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