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5229U - 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5229U
CN205685229U CN201620358498.3U CN201620358498U CN205685229U CN 205685229 U CN205685229 U CN 205685229U CN 201620358498 U CN201620358498 U CN 201620358498U CN 205685229 U CN205685229 U CN 205685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facade
derotation
interior
positive s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584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万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3584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5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5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52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T;正旋螺母、反旋螺母在双螺纹螺栓上被拧紧后,T的前部的有效内立面与正旋螺母的有效外立面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该前部和正旋螺母之间不能相对旋转,T的后部的有效内立面与反旋螺母的有效外立面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该后部和反旋螺母之间不能相对旋转,即,通过T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使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成为拟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因为所述正旋螺母、反旋螺母已被拧紧,所以T至少使反旋螺母不能正旋松退,使反旋螺母继续有助于锁紧正旋螺母,使正旋螺母永远不能反旋松退、使正旋螺母持续紧固联接件。

Description

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双螺纹螺栓、正旋螺母、反旋螺母)及一种新型套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防松螺母涉及的防松方式有:(1)机械防松,即启齿销、串联钢丝和止动垫圈等,这种方式实践上不防松而是避免脱落;(2)铆冲防松,在螺母被拧紧后采用冲点、焊接、粘接等方法,但拆卸不方便,栓杆可能只运用一次;(3)摩擦防松,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防松方式,如采用弹性垫圈、双螺母、自锁螺母和嵌件锁紧螺母等;(4)构造防松,如唐氏双螺纹。
其中,唐氏双螺纹具有非常显著的、革命性的优点,其防松原理是:唐氏双螺纹螺栓上的右旋外螺纹与右旋螺母V配合,左旋外螺纹与左旋螺母U配合,用V作为紧固螺母紧固联接件,用U作为锁紧螺母锁紧V;因为U的前端面紧紧抵顶V的后端面,当V试图往后左旋松退时,V的后端面进一步地抵顶U的前端面、V拟带动U左旋,但是,当U被V带动左旋时,U往前旋进、U被进一步地拧紧、U的前端面进一步地抵顶V的后端面、U反过来又拟带动V往前,又因为,V不可能同时拟既往后松退又往前被拧紧,所以,U能够持续地锁紧V、阻止V左旋松退。
唐氏双螺纹也有不足。例如,U能够持续地锁紧V的前提条件是,U不会右旋(回旋)松退,但是,由于冲击、振动、变载荷等外力,V频繁地拟回旋(左旋)或微回旋,而造成V的后端面与U的前端面之间的拟摩擦或微摩擦,进而V的后端面与U的前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或由于金属热胀冷缩等原因,产生的结果是,在振动的某一瞬间,U将稍许回旋松退,日积月累,进而U失去对V的锁紧作用;例如,在V本来已被正旋拧紧后,在U被人工反旋拧紧的过程中,在U的前端面刚刚抵顶V的后端面的那一刻,不排除V被U带动而轻微地反旋松退,即,在U被人工反旋拧紧时,可能会产生一个不好的副作用,该副作用使V轻微地反旋松退,导致V的原有预紧力下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在正旋螺母、反旋螺母已先后在双螺纹螺栓上被拧紧后,“新型套筒的前部的有效内立面”与“正旋螺母的有效外立面”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该前部和正旋螺母之间不能相对旋转,“新型套筒的后部的有效内立面”与“反旋螺母的有效外立面”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该后部和反旋螺母之间不能相对旋转,即,通过新型套筒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使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成为拟共同围绕双螺纹螺栓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 同体;因为所述正旋螺母、反旋螺母已被拧紧,所以新型套筒至少使反旋螺母不能围绕双螺纹螺栓正旋(回旋)松退,使反旋螺母继续有助于锁紧正旋螺母,使正旋螺母不能围绕双螺纹螺栓反旋(回旋)松退、使正旋螺母持续紧固联接件。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与其相关的是,在具有正旋外螺纹和反旋外螺纹的双螺纹螺栓LS上,正旋螺母LQ被正旋拧紧、紧固联接件C,随后,反旋螺母LH被反旋拧紧,LH具有2Y个有效外立面W I,2Y个W I两两对称分布,LQ具有2Z个有效外立面W II,2Z个W II两两对称分布,其特征是:
新型套筒T是刚性的,T是中空的,T分为前部T II和后部T I,T I和T II至少是共同围绕LS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T II至少具有2Z个有效内立面N II,2Z个N II两两对称分布,2Z个N II与2Z个W I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T II和LQ之间不能相对旋转;T I至少具有2Y个有效内立面N I,2Y个N I两两对称分布,2Y个N I与2Y个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T I和LH之间不能相对旋转;
W I、W II、N I、N II分别是平面,分别是“长方形或正方形”;Y、Z分别是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指向C的方向是前,背离C的方向是后。
LH被反旋拧紧,来源于LH的前端面被LQ的后端面紧紧地抵顶。
LH具有刚性的后盖G,G和LH是一个整体;LH的前端面与LQ的后端面之间不接触,所述LH被反旋拧紧,来源于G的前侧被LS的后端面紧紧地抵顶。
Y是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2Y个有效外立面W I是LH具有的全部外立面,该2Y个W 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LH具有正“2Y”角形有效外立面W1 I;2Y个有效内立面N I至多是T I具有的全部内立面,该2Y个N 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T I至少具有正“2Y”角形有效内立面N1 I,N1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是N I;正“2Y”角中的每个角大于等于90度。
T I只具有N1 I,N1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是完整的平面。
T I具有(2Y+2Z)角形内立面N3 I,N3 I来源于N1 I和正“2Z”角形有效内立面N5 I在横向上交叉分布;N1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5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
Z是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2Z个有效外立面W II是LQ具有的全部外立面,该2Z个WI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LQ具有正“2Z”角形有效外立面W2 II;2Z个有效内立面N II至多是TII具有的全部内立面,该2Z个N I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T II至少具有正“2Z”角形有效内立面N2 II,N2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是N II;正“2Z”角中的每个角大于等于90度。
T II只具有N2 II,N2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I是完整的平面。
T II具有(2Y+2Z)角形内立面N4 II,N4 II来源于N2 II和正“2Y”角形有效内立面N6 II在横向上交叉分布;N2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6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I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2 II和N5 I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N6 II和N1 I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或“N6 II和N1 I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
T I和T II是一个整体。
有益效果:
本发明新型套筒T能够套接“传统的LH”和LQ;在LQ、LH已先后在LS上被拧紧后,2Z个N II与2Z个W II之间进行所述贴合、使T II和LQ之间不能相对旋转,2Y个N I与2Y个W I之间进行所述贴合、使T I和LH之间不能相对旋转;因为,T I和T II至少是共同围绕LS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所以,通过新型套筒T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使LH和LQ成为拟共同围绕LS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又因为,通过T,“LQ被正旋拧紧”使LQ和LH不能共同正旋,“LH被反旋拧紧”使LQ和LH不能共同反旋,所以,T不仅阻止LQ和LH共同反旋、使LQ不能围绕LS反旋松退,还阻止LQ和LH共同正旋、使LH不能围绕LS正旋松退乃至脱落,使LH继续处于被反旋拧紧的状态,使LH继续直接锁紧LQ,使LQ永远不能围绕LS反旋松退,使LQ持续紧固联接件C。如果T不能阻止LQ和LH共同正旋,则如背景技术所述,U将稍许回旋松退,进而U失去对V的锁紧作用,即在本发明中,LH的前端面将不再紧紧地抵顶LQ的后端面,使LH不再直接锁紧LQ。
或者,本发明新型套筒T能够套接“具有后盖G的LH”和LQ;在LQ已在LS上被拧紧后,在LH的前端面与LQ的后端面之间不接触的情况下,通过G的前侧被螺栓LS的后端面紧紧地抵顶,能够使LH被反旋拧紧,再通过所述T套接LH、LQ,使LH有助于锁紧LQ,以克服背景技术所述“在U被人工反旋拧紧时,可能会产生一个不好的副作用,该副作用使V轻微地反旋松退”,即,LH具有后盖G,也具有创造性。当具有后盖G的LH的前端面与LQ的后端面之间不接触时,如果T不能阻止LQ和LH共同正旋,则会发生LH正旋松退乃至脱落的现象,使LH不再有助于锁紧LQ。
另外,当T I与T II是一个整体时,在T的内立面(尤其是T I的内立面)中可以设置非有效内立面,目的是,对该非有效内立面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包覆或嵌入弹性材料,该带有弹性材料的非有效内立面可以和“LH、LQ的非有效内立面或有效内立面(尤其是LH的非有效内立面或有效内立面)”一一对应、“软配合”,主要的作用是阻止T向后脱落。当T I与TII不是一个整体时,在T I中可以设置非有效内立面,目的是,阻止T I向后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LH和LQ的装配图(LH的前端面紧紧地抵顶LQ的后端面);
图2是剖视图(LH与LS配合,N1 I与W1 I贴合);
图3是剖视图(LQ与LS配合,N2 II与W2 II贴合);
图4是T的立体图;
图5是T的前视图(即从T的前端面往后看);
图6是T的后视图(即从T的后端面往前看);
图7是W1 I中的的一个有效外立面W I d;
图8是N1 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 e;
图9是W2 II的一个有效外立面W II f;
图10是N2 I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I j。
在图1至图10中,1、LS的头部,2、联接件C,3、具有右旋内螺纹的紧固螺母LQ,4、具有左旋内螺纹的锁紧螺母LH,5、具有右旋外螺纹和左旋外螺纹的双螺纹螺栓LS,6、W1I中的一个有效外立面W I d,7、N1 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 e,8、N5 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I′k,9、LH的左旋内螺纹,10、LS的后部的左旋外螺纹,11、T的后部T I,12、LS的后部,13、N2I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I j,14、W2 II中的一个有效外立面W II f,15、LQ的右旋内螺纹,16、LS的前部的右旋外螺纹,17、N6 I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II′m,18、LS的前部,19、T的前部T II,20、新型套筒T,21、T的前端面,22、T的后端面,d1是W I、N I的高度(厚度),d3是W I d、N I e的宽度,d2是W II、N II的高度,d4是W II f、N II j的宽度。
图11是LH和LQ的装配图(LH的前端面不接触LQ的后端面);
图12是LH的后盖G的立体图;
图13是剖视图(LH与LS配合,N1 I与W1 I贴合);
图14是T的立体图;
图15是T的后视图;
图16是T的前视图;
图17是W1 I的一个有效外立面W I r;
图18是N1 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 p;
在图11至图18中,1、LH的后盖G,2、具有左旋内螺纹的锁紧螺母LH,3、具有右旋外螺纹和左旋外螺纹的双螺纹螺栓LS,4、具有右旋内螺纹的紧固螺母LQ,5、联接件C,6、LS的头部,7、LS的后部的左旋外螺纹,8、LH的左旋内螺纹,9、W1 I中的一个有效外立面W I r,10、N1 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 p,11、LS的后部,12、T的后部T I,13、T的前 部T II,14、T的前端面,15、新型套筒T,16、T I与T II共有的分隔面(T I的最前部分、T II的最后部分),17、T的后端面,18,N2 I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I i,19、N6 I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II′x,d1是W I的高度,d2是W II、N II的高度,d3是LH的前端面与LQ的后端面之间的纵向距离,d4是W I r、N I p的宽度。
图19是非有效内立面的示意图,图中,20、非有效内立面N′I,21、非有效内立面N′′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相关人员、厂家、机构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或修改、运用,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例1,本例中,Y=Z=3。
如图1,LH(4)被反旋拧紧,来源于LH(4)的前端面被LQ(3)的后端面紧紧地抵顶。
如图2,6个有效外立面W I是LH(4)具有的全部外立面,该6个W 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LH(4)具有正六角形有效外立面W1 I;如图2、图4、图6,6个有效内立面N I是T I(11)具有的全部内立面中的一部分,本例中,T I(11)具有的全部内立面是十二角形内立面;该6个N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T I(11)至少具有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N1 I,N1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是N I;该正六角形中的每个角等于120度。
如图2、图4、图6,T I(11)具有十二角形内立面N3 I(2Y+2Z=12),N3 I来源于N1 I和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N5 I在横向上交叉分布;N1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其中,N I e(7)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5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其中,N′I′k(8)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
如图2,6个有效内立面N I(即6个有凹陷的平面)与6个有效外立面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T I(11)和LH(4)之间不能相对旋转,使T I(11)和LH(4)成为拟共同围绕LS(5)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其中,W I d(6)是W1 I中的一个有效外立面,N I e(7)是N1 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 e(7)与W I d(6)之间进行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
如图2,LH(4)具有左旋内螺纹(9),LS的后部(12)具有左旋外螺纹(10),左旋内螺纹(9)与左旋外螺纹(10)配合。
如图7、图8,N I e(7)与W I d(6)之间的宽度相同(=d3),高度也相同(=d1)。
如图3,6个有效外立面W II是LQ(3)具有的全部外立面,该6个W I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LQ(3)具有正六角形有效外立面W2 II;如图3、图4、图5,6个有效内立面N II是T II(19) 具有的全部内立面中的一部分,本例中,T II(19)具有的全部内立面是十二角形内立面;该6个N I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T II(19)至少具有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N2 II,N2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是N II;该正六角形中的每个角等于120度。
如图3、图4、图5,T II(19)具有十二角形内立面N4 II(2Y+2Z=12),N4 II来源于N2 II和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N6 II在横向上交叉分布;N2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其中,N II j(13)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6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I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其中,N′II′m(17)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2 II和N5 I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其中,N II j(13)和N′I′k(8)之间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N6 II和N1 I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其中,N′II′m(17)和N I p(7)之间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
如图3,6个有效内立面N II(即6个有凹陷的平面)与6个有效外立面W I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T II(19)和LQ(3)之间不能相对旋转,使T II(19)和LQ(3)成为拟共同围绕LS(5)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其中,W II f(14)是W2 II中的一个有效外立面,N II j(13)是N2 I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I j(13)与W IIf(14)之间进行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
如图3,LQ(3)具有右旋内螺纹(15),LS的前部(18)具有右旋外螺纹(16);右旋内螺纹(15)与右旋外螺纹(16)配合。
如图9、图10,N II j(13)与W II f(14)之间的宽度相同(=d4),高度也相同(=d2)。
T I(11)和T II(19)是一个整体;显然,T I(11)和T II(19)是共同围绕LS(5)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
T(20)被安装的过程:
第一步:如图1、图2、图3,在具有右旋外螺纹和左旋外螺纹的双螺纹螺栓LS(5)上,具有右旋内螺纹(15)的LQ(3)被正旋拧紧、紧固联接件C(2),具有左旋内螺纹(9)的LH(4)被反旋拧紧;LH(4)具有6个有效外立面W I(Y=3),6个W I不仅是两两对称分布,而且是均匀分布,LQ(3)具有6个有效外立面W II(Z=3),6个W II不仅是两两对称分布,而且是均匀分布;LS(5)具有头部(1)。
第二步:选择一个新型套筒,该新型套筒能够和LQ(3)、LH(4)进行所述套入式贴合;本例中,该新型套筒是T(20)。
第三步:如图1、图4,先将N6 II中的6个有效内立面N′II′与6个有效外立面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对准;对准后,T(20)被向前推送,则6个N′II′开始和6个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当T的前端面(21)和LH(4)的前端面平 齐后,N2II中的6个有效内立面N II开始和6个有效外立面W I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与此同时,N1 I中的6个有效内立面N I开始和6个有效外立面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T(20)被继续向前推送,当T的前端面(21)与LQ(3)的前端面平齐,T的后端面(22)与LH(4)的后端面平齐时,6个N′II′不再和6个W I之间进行所述贴合、被闲置待用,6个N II与6个W II之间进行的所述贴合不再向前,与此同时,6个N I与6个W I之间进行的所述贴合不再向前;T(20)被安装的过程结束。
本例中,d2=d1。
需要说明的是,N5 I可有可无;在例2中,将没有N5 I,即,在T I(11)中可以不需要切割出或制作出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N5 I。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画图,图4中的d1、d2的图示尺寸,大于图1中的d1、d2的图示尺寸;图4、图5、图6的图示直径,大于图2、图3的图示直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T的前端面(21)上的十二个角,与T的后端面(22)上的对应十二个角之间,有十二条纵向的平行的虚线,但该十二条虚线比较稠密,会导致图4模糊,故该十二条虚线未示出。
例2,本例中,Y=Z=3。
如图11、图12,LH(2)具有刚性的后盖G(1),G(1)和LH(2)是一个整体;LH(2)的前端面与LQ(4)的后端面之间不接触,LH(2)被反旋拧紧,来源于G(1)的前侧被LS(3)的后端面紧紧地抵顶。
如图13,6个有效外立面W I是LH(2)具有的全部外立面,该6个W 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LH(2)具有正六角形有效外立面W1 I;如图13、图14、图15,6个有效内立面N I是T I(12)具有的全部内立面,该6个N 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T I(12)只具有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N1 I,N1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是N I,N I是完整的平面;该正六角形中的每个角等于120度。
如图13,6个有效内立面N I(即6个完整的平面)与6个有效外立面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T I(12)和LH(2)之间不能相对旋转,使T I(12)和LH(2)成为拟共同围绕LS(3)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其中,W I r(9)是W1 I中的一个有效外立面,N I p(10)是N1 I中的一个有效内立面,N I p(10)与W I r(9)之间进行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
如图13,LH(2)具有左旋内螺纹(8),LS的后部(11)具有左旋外螺纹(7),左旋内螺纹(8)与左旋外螺纹(7)配合。
如图17、图18,N I p(10)与W I r(9)具有相同的宽度(=d4),N I p(10)的高度=W I r(9)的高度d1+d3。
参考图3,6个有效外立面W II是LQ(4)具有的全部外立面,该6个W I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LQ(4)具有正六角形有效外立面W2 II;参考图3,如图14、图16,6个有效内立面N II是T II(13)具有的全部内立面中的一部分,本例中,T II(13)具有的全部内立面是十二角形内立面;该6个N I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T II(13)至少具有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N2 II,N2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是N II;该正六角形中的每个角等于120度。
如图14、图16,T II(13)具有十二角形内立面N4 II(2Y+2Z=12),N4 II来源于N2II和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N6 II在横向上交叉分布;如图16,N2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I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其中,N II i(18)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6 II中的每个内立面N′I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其中,N′II′x(19)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6 II和N1 I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其中,N′II′x(19)和N I p(10)之间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
参考图3,6个有效内立面N II(即6个有凹陷的平面)与6个有效外立面W I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T II(13)和LQ(4)之间不能相对旋转,使T II(13)和LQ(4)成为拟共同围绕LS(3)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
参考图3,LQ(4)具有右旋内螺纹,LS的前部具有右旋外螺纹;该右旋内螺纹与该右旋外螺纹配合。
如图14,新型套筒T(15)具有前端面(14)、分隔面(16)、后端面(17);分隔面(16)是T I(12)的最前部分、T II(13)的最后部分;T I(12)的高度(厚度)=d1+d3。
如图14,T I(12)和T II(13)是一个整体,显然,T I(12)和T II(13)是共同围绕LS(3)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
本例中,d2=d1。
T(15)被安装的过程:
第一步:如图11,在具有右旋外螺纹和左旋外螺纹的螺栓LS(3)上,具有右旋内螺纹的LQ(4)被正旋拧紧、紧固C(5),LH的后盖G(1)的前侧被LS(3)的后端面紧紧地抵顶,使LH(2)被反旋拧紧;LH(2)具有6个有效外立面W I(Y=3),6个W I不仅是两两对称分布,而且是均匀分布,LQ(4)具有6个有效外立面W II(Z=3),6个W II不仅是两两对称分布,而且是均匀分布;LS(3)具有头部(6)。
第二步:选择一个新型套筒,该新型套筒能够和LH(2)、LQ(4)进行所述套入式贴合;本例中,该新型套筒是T(15)。
第三步:如图11、图14,先将N6 II中的6个有效内立面N′II′与6个有效外立面W I之 间进行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对准;对准后,T(15)被向前推送,6个N′II′开始和6个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当T的前端面(14)和LH(2)的前端面平齐后,N1 I中的6个有效内立面N I开始和6个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T(15)被继续向前推送,当T的前端面(14)和LQ(4)的后端面平齐时,N2 II中的6个有效内立面N II开始和6个有效外立面W I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当T(15)又被继续向前推送了一段(该段距离=d2-d3)时,6个N′II′不再和6个W I之间进行所述贴合、被闲置待用;T(15)再继续被向前推送,当T的前端面(14)和LQ(4)的前端面平齐,T的后端面(17)和LH(2)的后端面平齐时,6个N II与6个W II之间进行的所述贴合不再向前,与此同时,6个N I与6个W I之间进行的所述贴合不再向前;T(15)被安装的过程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画图,图14中的(d1+d3)的图示尺寸大于图11中的(d1+d3)的图示尺寸,图14中的d2的图示尺寸大于图11中的d2的图示尺寸,图14的图示直径大于图13的图示直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4中,T的前端面(14)上的十二个角,与分隔面(16)上的对应十二个角之间,有十二条纵向的平行的虚线,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的LQ(4)、LH(2)被拧紧时,优选带有扭矩检测仪的电子扳手,使LQ(4)、LH(2)被拧紧的预紧力基本相同。
例3,以例2为例,如图13,LH(2)有6个W I,6个W I组成正六角形,六个W I两两对称分布;T I(12)有6个有效内立面N I,6个N I组成正六角形,六个N I两两对称分布;假设,与W I r(9)对称分布的那个有效外立面是W′I r,与N I p(10)对称分布的那个有效内立面是N′I p,则N′I p与W′I r进行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
例如,在N I p(10)的表面之下,设置凹坑或横沟或纵向的凹陷,并嵌入弹性材料AAA,还保证该AAA不会脱落,同理,在N′I p的表面之下,设置凹坑或横沟或纵向的凹陷,并嵌入弹性材料BBB,还保证该BBB不会脱落;6个N I与6个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保证了LH(2)和T I(12)之间不能相对旋转;其中,N I p(10)与W I r(9)之间不仅进行贴合、还进行“软配合”,N′I p与W′I r之间不仅进行贴合、还进行“软配合”;该“软配合”是指,该弹性材料AAA在“N I p(10)的表面之下的凹坑或横沟或纵向的凹陷”与WI r(9)之间受挤压而产生了摩擦力,同时,该弹性材料BBB在“N′I p的表面之下的凹坑或横沟或纵向的凹陷”与W′I r之间受挤压而产生了摩擦力;该两个摩擦力的最主要的作用是阻止新型套筒T(15)向后脱落。
例4,以例2为例,如图19,LH(2)有6个W I,6个W I组成正六角形,六个W I两两对称分布;T I(12)的6个内立面不再是正六角形,其中,有四个有效内立面N I,有两个 非有效内立面N′I(20)、N″I(21),四个N I两两对称分布,N′I(20)和N″I(21)对称分布;并且,图13中的有效内立面N I p(10)不再是有效内立面,在图19中变成该非有效内立面N′I(20),在图13中与N I p(10)对称分布的那个有效内立面,在图19中变成该非有效内立面N″I(21);在图19中,与W I r(9)对称分布的那个有效外立面是W′I r。
例如,在N′I(20)的表面之上,包覆弹性材料CCC,并保证该CCC不会脱落,同理,在N″I(21)的表面之上,包覆弹性材料DDD,并保证该DDD不会脱落;4个N I与4个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保证了LH(2)和T I(12)之间不能相对旋转;同时,N′I(20)与W I r(9)进行“软配合”,该CCC在N′I(20)与W I r(9)之间受挤压而产生了摩擦力,同时,N″I(21)与W′I r之间进行“软配合”,该DDD在N″I(21)与W′I r之间受挤压而产生了摩擦力,该两个摩擦力的最主要的作用是阻止新型套筒T I(15)向后脱落。
例如,在N′I(20)的表面之上,包覆弹性材料EEE,并保证该EEE不会脱落,同理,在N″I(21)的表面之上,包覆弹性材料FFF,并保证该FFF不会脱落;在W I r(9)的表面之下,设置凹坑或横沟或纵向的凹陷,同理,在W′I r的表面之下,设置凹坑或横沟或纵向的凹陷;4个N I与4个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保证了LH(2)和T I(12)之间不能相对旋转;同时,N′I(20)与W I r(9)进行“软配合”,该弹性材料EEE伸展、挤入“W I r(9)的表面之下的凹坑或横沟或纵向的凹陷”,同时,N″I(21)与W′I r进行“软配合”,该弹性材料FFF伸展、挤入“W′I r的表面之下的凹坑或横沟或纵向的凹陷”;该两个“挤入”的最主要的作用是阻止新型套筒T I(15)向后脱落。
例如,在W I r(9)的表面之下,设置凹坑GGG,同理,在W′I r的表面之下,设置凹坑HHH;在N′I(20)的表面之上,设置凸点III,并在该凸点III上包覆弹性材料JJJ,并保证该JJJ不会脱落、还保证该III以及JJJ能够与该凹坑GGG进行配合,同理,在N″I(21)的表面之上,设置凸点KKK,并在该凸点KKK上包覆弹性材料MMM,并保证该MMM不会脱落、还保证该KKK以及MMM能够与该凹坑HHH进行配合;4个N I与4个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保证了LH(2)和T I(12)之间不能相对旋转;同时,N′I(20)与W I r(9)进行“软配合”,该弹性材料JJJ伸展、挤入“W I r(9)的表面之下的凹坑GGG中,同时,N″I(21)与W′I r进行“软配合”,该弹性材料MMM伸展、挤入“W′I r的表面之下的凹坑HHH中;该两个”挤入”的最主要的作用是阻止新型套筒T I(15)向后脱落。同理,可在W I r(9)、W′I r的表面之下,分别设置横沟,在N′I(20)、N″I(21)的表面之上分别设置与之配套的横向凸起及弹性材料;同理,可在W I r(9)、W′I r的表面之下, 分别设置纵向的凹陷,在N′I(20)、N″I(21)的表面之上分别设置与之配套的纵向的凸起及弹性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T I(12)的6个内立面中也可以设置2个对称的有效内立面、4个两两对称的非有效内立面。另外,与本例同理,在所述LH(2)的6个外立面中,也可以设置2个对称分布的非有效外立面,或设置4个两两对称的非有效外立面。
关于技术方案及实施例的说明:
关于正旋、反旋。所述正旋是右旋、反旋是左旋,或正旋是左旋、反旋是右旋。
关于螺栓LS。所述LS可以是单头螺栓(如例1、例2),LS也可以是双头螺栓,该双头螺栓就是螺柱。
关于贴合。所述贴合,就是所述有效内立面与有效外立面之间的紧贴式配合。
关于宽度、高度。N II与W II之间的宽度优选相同,高度可以不相同;N I与W I之间的宽度优选相同,高度可以不相同;前提是,新型套筒T能够发挥所述功能。
关于均匀分布、两两对称分布。例如,LH具有正六角形内立面,即,6个内立面都是有效内立面N I,6个N I在两两对称分布的基础上,还是均匀分布,每个N I都是同样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具有相同的宽度、相同的高度、相同的平面。例如,LH具有6个内立面,该6个内立面是两两对称分布,但不是均匀分布,如例4所述。
关于对称。例如,内立面A与内立面B对称,是指A与B之间完全相同或在主要方面上相同,并且,A与B平行。
关于有效内立面的制作。例如,例1所述T I中的N1 I、N5 I,T II中的N2 II、N6II,来源于在纵向上(例如T的后端面到前端面)切割、制作出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该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包括N1 I、N6 II)之后,将T旋转一个角度,再切割、制作出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该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包括N5 I、N2 II)。
关于T I和T II是一个整体。T I和T II可以不是一个整体(T I和T II可拆装),例如,LQ被正旋拧紧后,在T II的正六角有效形内立面(每个内立面是完整的平面)与LQ的正六角形有效外立面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即LQ被套上T II),再将LH反旋拧紧后,选择一个合适的T I,在T I的正六角形有效内立面(每个内立面是完整的平面)与LH的正六角形有效外立面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即LH被套上TI)之后,在T I和T II之间建立可拆装的、刚性的纵向连接,进而使T I和T II是共同围绕LS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也就是说,所述“T I和T II至少是共同围绕LS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中的“至少”,涉及T I和T II可以不是一个整体,当TI和T II是一个整体时,不存在所述“至少”。
关于有效外立面、有效内立面。所述有效,是指在有效外立面与有效内立面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后,能够确保T II和LQ之间不能相对旋转,能够确保TI和LH之间不能相对旋转。
关于防止新型套筒T脱落的其它措施。例如,紧固螺母LQ与联接件C之间有垫片,并且,T的外表面上有钩;该垫片的外缘处或接近外缘处有向后的凸起,该凸起具有一个“闭口环或开口环”;该钩具有后端、前端,该钩的后端与T相连接;在该钩的前端勾住该“闭口环或开口环”后,T无法向后脱落。当然,该钩的后端或前端或后端与前端之间的部分,可选用弹性材料,使该钩可伸缩。
关于新型套筒的数量。本人发明的新型套筒T,与螺母紧固联接件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有关;以例1为例,假定每一次正六角形紧固螺母LQ被右旋拧紧后,都停留在同一个位置,即LQ的后端面到螺栓LS的后端面的纵向距离LLL不变,则会出现一种现象,该现象是,W2 II中的一个外立面W II f(14)都停留在同一个位置,W II f(14)与联接件C的后表面的交界线vvv不变,即,该vvv与水平线的夹角保持不变(该vvv的箭头向上,该水平线的箭头向右,下同);也就是说,随便你之前怎么摆弄LQ,只要让LQ的前端面接触LS的后端面,并开始在LS上往前右旋旋进LQ,当LQ被拧紧后,只要该纵向距离LLL保持不变,则会出现所述现象(即vvv不变,vvv与水平线的夹角保持不变);因为,正六角形锁紧螺母LH每一次被左旋拧紧后,LQ的后端面抵顶LH的前端面,所以,假定LH的后端面到螺栓LS的后端面的纵向距离L′L′L′不变,W1 I中的一个外立面W I d(6)都停留在同一个位置,W I d(6)与联接件C的后表面的交界线uuu不变(该uuu的箭头向上,该水平线的箭头向右,下同),即该uuu与水平线的夹角保持不变。
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每一次LQ被拧紧后,都停留在同一个位置,不可能每一次LH被拧紧后,都停留在另外一个相同的位置;假设,例1所述的LQ第¥次被拧紧后,所述vvv与水平线的夹角是β2;假设,例1所述的LH第¥次被拧紧后,所述uuu与水平线的夹角是β1;根据该β2、β1,则uuu与vvv之间的夹角是|β1-β2|,即,W I d(6)与W II f(14)之间的夹角是|β1-β2|,据此制作出一个新型套筒T1;该T1分为前部T1 II和后部T1 I,T1 II和T1 I是一个整体,T1 I中的N I e(7)与T1 II中的N II j(13)之间的夹角是|β1-β2|;该新型套筒T1来源于所述“N I e(7)与W I d(6)贴合、N II j(13)与W II f(14)贴合”。同理,T1 I中的另外5个内立面与T1 II中的另外5个内立面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具有相应的夹角。
假设,例1所述的LQ第(¥+1)次被拧紧后,W II f(14)停留的位置和所述第¥次被拧紧后停留的位置相比,右旋了θ角,则vvv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变成(β2-θ),则例 1所述的LH第(¥+1)被拧紧后,W I d(6)停留的位置和所述第¥次被拧紧后停留的位置相比,左旋了θ角,则uuu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变成(β1+θ);即,W I d(6)与W II f(14)之间的夹角是|(β1+θ)-(β2-θ)|=|β1-β2+2θ|,据此制作出一个新型套筒T2;该T2分为前部T2 II和后部T2I,T2 II和T2 I是一个整体,T2 I中的N I e(7)与T2 II中的N II j(13)之间的夹角是|β1-β2+2θ|;同理,T2 I中的另外5个内立面与T2 II中的另外5个内立面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原有的夹角发生了2θ的变化。
假设,例1所述的LQ第(¥+2)次被拧紧后,W II f(14)停留的位置和所述第(¥+1)次被拧紧后停留的位置相比,右旋了α角,则vvv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变成(β2-θ-α),则例1所述的LH第(¥+2)次被拧紧后,W I d(6)停留的位置和所述第(¥+1)次被拧紧后停留的位置相比,左旋了α角,则W I d(6)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变成(β1+θ+α);即,W I d(6)与W II f(14)之间的夹角是|(β1+θ+α)-(β2-θ-α)|=|β1-β2+2θ+2α|,据此制作出一个新型套筒T3;该T3分为前部T3 II和后部T3 I,T3 II和T3 I是一个整体,T3 I中的N I e(7)与T3 II中的N II j(13)之间的夹角是|β1-β2+2θ+2α|;同理,T3 I中的另外5个内立面与T3 II中的另外5个内立面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原有的夹角又发生了2α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只要所述联接件C的长度(即厚度)是确定的,只要LS、LQ、LH是标准的零件,或者,只要LS、LQ、LH没有被更换,则无论LQ、LH被拆卸、拧紧过多少次,所述vvv、uuu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发生的变化是很小很小的,即θ、α分别是很小很小的,所以,在本发明中,假设新型套筒的数量是三个,就可以满足套接某一组LQ、LH的要求,该三个新型套筒上各有一个编号(分别是数字“1”、“2”、“3”),即三个新型套筒是T1、T2、T3,则T1、T2、T3中肯定有一个套筒能够顺利地套上LH、LQ。当同时存在若干组LQ、LH需要套接时,假设该若干组LQ、LH及LS的工艺参数都相同或基本相同,则T1、T2、T3可以通用,并不是每一组LQ、LH都需要三个新型套筒(T1、T2、T3)备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手上有T1、T2、T3时,可选择盲试,即从这三个新型套筒中随便拿一个,从后往前套已被拧紧的LH、LQ,如果套不上去,再换另一个,直到有一个套筒能够顺利地套上LH、LQ为止。也可选择自动计算、以确定用这三个新型套筒中的哪一个;例如,事先将关于T1中的“N I e(7)与N II j(13)之间的夹角”、T2中的“N I e(7)与N II j(13)之间的夹角”、T3中的“N I e(7)与N II j(13)之间的夹角”的数据输入带有摄像头的电子仪器;在操作现场,当LQ、LH分别被拧紧后,用该电子仪器的摄像头照一下“W I d(6)与W II f(14)之间的夹角”后,该电子仪器立即计算、匹配、显示出被选用的新型套筒的编号,如是“2”,则拿T2从后往前套LH、LQ,准确无误,成功。所述电子仪器,可以是专用的, 也可以是兼用的(例如手机)。
在实际运用中,每组LQ、LH需要的新型套筒的数量可能不止所述三个(T1、T2、T3);例如,由于联接件、螺栓、螺母的热胀冷缩特性、相互之间的磨损,以及手工拧螺丝的力度忽大忽小,甚至包括前联接件与后联接件之间还有弹性的密封垫,所以,每组LQ、LH可能需要¥¥个不同的新型套筒,但是,因为所述夹角发生的变化是很小很小的,所以该¥¥是可控的(这也是本发明具有实用性的基础),例如,该¥¥可能是个位数;并且,存在若干组LQ、LH需要套接时,该¥¥个新型套筒可以通用。

Claims (10)

1.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与其相关的是,在具有正旋外螺纹和反旋外螺纹的双螺纹螺栓LS上,正旋螺母LQ被正旋拧紧、紧固联接件C,随后,反旋螺母LH被反旋拧紧,LH具有2Y个有效外立面W I,2Y个W I两两对称分布,LQ具有2Z个有效外立面W II,2Z个W II两两对称分布,其特征是:
新型套筒T是刚性的,T是中空的,T分为前部T II和后部T I,T I和T II至少是共同围绕LS进行共同正旋或共同反旋的旋转共同体;T II至少具有2Z个有效内立面N II,2Z个NII两两对称分布,2Z个N II与2Z个W I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TII和LQ之间不能相对旋转;T I至少具有2Y个有效内立面N I,2Y个N I两两对称分布,2Y个NI与2Y个W I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从后往前的套入式贴合,使T I和LH之间不能相对旋转;
W I、W II、N I、N II分别是平面,分别是“长方形或正方形”;Y、Z分别是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指向C的方向是前,背离C的方向是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其特征在于:LH被反旋拧紧,来源于LH的前端面被LQ的后端面紧紧地抵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其特征在于:LH具有刚性的后盖G,G和LH是一个整体;LH的前端面与LQ的后端面之间不接触,所述LH被反旋拧紧,来源于G的前侧被LS的后端面紧紧地抵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其特征在于:Y是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2Y个有效外立面W I是LH具有的全部外立面,该2Y个W 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LH具有正“2Y”角形有效外立面W1 I;2Y个有效内立面N I至多是T I具有的全部内立面,该2Y个N 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T I至少具有正“2Y”角形有效内立面N1 I,N1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是N I;正“2Y”角中的每个角大于等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其特征在于:T I只具有N1 I,N1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是完整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所述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其特征在于:T I具有(2Y+2Z)角形内立面N3 I,N3 I来源于N1 I和正“2Z”角形有效内立面N5 I在横向上交叉分布;N1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5 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其特征在于:Z是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2Z个有效外立面W II是LQ具有的全部外立面,该2Z个W I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LQ具有正“2Z”角形有效外立面W2 II;2Z个有效内立面N II至多是T II具有的全部内立面,该2Z个N II也是均匀分布的,即T II至少具有正“2Z”角形有效内立面N2 II,N2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是N II;正“2Z”角中的每个角大于等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其特征在于:T II只具有N2 II,N2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I是完整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5”所述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其特征在于:T II具有(2Y+2Z)角形内立面N4 II,N4 II来源于N2 II和正“2Y”角形有效内立面N6 II在横向上交叉分布;N2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 I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6 II中的每个有效内立面N′II′是一个有凹陷的平面;“N2 II和N5 I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N6 II和N1 I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或“N6 II和N1 I之间一一对应,该对应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其特征在于:T I和T II是一个整体。
CN201620358498.3U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5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8498.3U CN205685229U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8498.3U CN205685229U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5229U true CN205685229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64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5849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5229U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5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0303A (zh) 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
JP2007512488A5 (zh)
JP2015036586A (ja) シャフトカップリング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シャフトを連結するための方法
CN205685229U (zh) 一种套接反旋螺母和正旋螺母的新型套筒
CN205806189U (zh) 便携的防松螺母
JP3205940U (ja) 薄肉の屋根またはファサードパネルを、下部構造に結合するための取付手段、ならびに取付手段とシールワッシャとを有するキット、および取付手段とシールワッシャと格納ベルトとを有するキット
CN105351337B (zh) 一种压紧螺母转接套齿及压紧螺母的防松方法
JPH07279931A (ja) 低プロフイルロックナットとその製作方法
CN207131705U (zh) 一种止转垫片及具有其的螺栓组件
US20060083600A1 (en) Fastening apparatus and a special tool thereof
TWI626383B (zh) 螺絲
CN206785798U (zh) 卡扣式连接结构
CN205614561U (zh) 便携式可调拧紧固定装置
CN201065879Y (zh) 一种自锁式新型止动螺钉
CN204843484U (zh) 一种双头螺柱装配夹具
CN106286410A (zh) 电风扇电机安装组件及电风扇
CN205520939U (zh) 一种连杆螺栓配套螺母的加工夹具
CN209774103U (zh) 一种冷挤齿轴精车夹具
CN106015264A (zh) 一种带有六边形螺纹端头的螺栓
CN207212900U (zh) 一种双头螺柱
CN207470589U (zh) 一种自锁螺钉螺母
CN207814190U (zh) 一种抱紧螺母的单向调整抱紧结构
CN205562154U (zh) 一种自锁螺母专用试验装置及使用该试验装置的试验机
CA2497932A1 (en) Threaded fastener assembly
CN220248602U (zh) 一种高强度超长红打螺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