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0925U -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0925U
CN205680925U CN201620646807.7U CN201620646807U CN205680925U CN 205680925 U CN205680925 U CN 205680925U CN 201620646807 U CN201620646807 U CN 201620646807U CN 205680925 U CN205680925 U CN 205680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fet
electric capacity
high voltag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468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练文
张鑫
郭良贤
彭堂超
唐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uzhiyang Infrared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uzhiyang Infrared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uzhiyang Infrared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iuzhiyang Infrared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468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0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0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092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Q2,电容C1、C2,电阻R1、R2、R3、R4和调Q晶体;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正高压HV,源极与电阻R2相连接;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负高压‑HV,漏极与电阻R1相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和电阻R2的连接处相连,另一端连接电阻R3后与正负高压‑HV的公共接地端相连;电容C2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2和电阻R1的连接处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电阻R4后与正负高压‑HV的公共接地端相连;调Q晶体的一端与电容C1和电阻R3的连接处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和电阻R4的连接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电路上升沿快、工作稳定;能获得更高的电压输出,脉冲幅值调节范围大;可靠性高、成本低;提高了激光器电光转换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快速驱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背景技术
在激光技术领域中,电光调Q利用电光晶体的电光效应来实现激光腔的Q值突变,即控制加在电光晶体两端高压的突变,使通过晶体的线偏振光相位延迟的突变,从而使激光腔的损耗突变,来产生高峰值功率、窄脉冲宽度的激光巨脉冲。
电光Q开关是产生高峰值功率激光脉冲的关键器件,影响电光调Q激光电光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Q开关速度,Q开关速度主要由调Q电路决定,如何提高调Q电路的开关速度是电光调Q激光器的首要任务。
现有的调Q电路多采用雪崩三极管级联或者变压器升压的方式,对于雪崩三极管级联式调Q电路,输出脉冲幅度调节范围小,雪崩三极管一致性要求较高;对于变压器升压式调Q电路,开关速度慢,电路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以实现纳秒级高压脉冲输出,具有快速、调节范围大、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调Q晶体;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正高压HV,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二电阻R2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负高压-HV相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负高压-HV,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一电阻R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正高压HV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处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后与正负高压-HV的公共接地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处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后与正负高压-HV的公共接地端相连;所述调Q晶体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阻R3的连接处相连接,调Q晶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阻R4的连接处相连接。
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与第三电阻R3并联的第一二极管D1和与第四电阻R4并联的第二二极管D2;所述的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六电阻R6,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七电阻R7;所述的第三电容C3和第五电阻R5并联后两端分别与正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容C4和第八电阻R8并联后两端分别与负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相连接。
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所述的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端与第二电阻R2相连接,所述的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九电阻R9;所述的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端与负高压-HV相连接,所述的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十电阻R10。
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由触发电路同步触发。所述的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由触发电路同步触发。
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调Q晶体为KDP或
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为瓷介电容或聚丙烯电容。其所述的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为瓷介电容或聚丙烯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上升沿快、工作稳定;
2、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通过场效应管串联的方式可获得更高的电压输出,脉冲幅值调节范围大;
3、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可靠性高、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可以提高激光器电光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电路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测试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例,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调Q晶体;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正高压HV,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二电阻R2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负高压-HV相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负高压-HV,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一电阻R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正高压HV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处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后与正负高压-HV的公共接地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处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后与正负高压-HV的公共接地端相连;所述调Q晶体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阻R3的连接处相连接,调Q晶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阻R4的连接处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调Q晶体为KDP或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在触发信号到来前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端电位为负高压-HV,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端电位为正高压HV,第一电容C1与第三电阻R3的连接端电位为零,第二电容C2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端电位也为零,调Q晶体两端的电位差为零。
那么,第一电容C1与第三电阻R3的连接端的电位比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端的电位高HV,第二电容C2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端的电位比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端电位低HV。
当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同步触发信号到来后,场效应管均导通。此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端电位为HV,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端电位为-HV。
由于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两端的压差不能突变,那么,第一电容C1与第三电阻R3的连接端电位为2HV,第二电容C2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端的电位为-2HV,调Q晶体两端的电位差为4HV,从而在调Q晶体两端获得纳秒级高压脉冲输出。
因此,通过场效应管串联的方式提高耐压可以获得更大的调节范围,调节正负高压HV可以获得4HV高压脉冲输出。
实施例2:
是相较实施例1进一步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它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六电阻R6,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七电阻R7;第三电容C3和第五电阻R5并联后两端分别与正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容C4和第八电阻R8并联后两端分别与负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相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的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端与正高压HV相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端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负高压-HV;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Q2源极端连接负高压-HV,漏极端连接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正高压HV;所述的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源极端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正负高压的公共接地端,第一二极管D1与第三电阻R3并联;所述的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端与第一电阻R1的连接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正负高压的公共接地端,第二二极管D2与第四电阻R4并联;所述的调Q晶体KDP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与第三电阻R3的连接端,调Q晶体KDP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端;所述的第六电阻R6连接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第七电阻R7连接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所述的第三电容C3和第五电阻电容R5并联后连接到正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第四电容C4和第八电阻R8并联后连接到负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
进一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为瓷介电容或聚丙烯电容。
这样两路隔离的同步触发信号分别连接到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两端,一路触发信号正连接到第六电阻R6和第一场效应管Q1栅极连接端G1,触发信号负连接到第六电阻R6和第一场效应管Q1源极的连接端S1;另一路触发信号正连接到第七电阻R7和第二场效应管Q2栅极连接端G2,触发信号负连接到第七电阻R7和第二场效应管Q2源极的连接端S2。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2基础上更进一步,采用两个场效应管串联的方式,来获得更高的调Q电压,它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其中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端相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端与第二电阻R2相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九电阻R9;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端与负高压-HV相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端相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十电阻R10。
具体而言,所述的第一场效应管Q1漏极端连接正高压HV,第一场效应管Q1源极端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端,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端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负高压-HV;所述的第四场效应管Q4源极端连接负高压-HV,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端连接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正高压HV;所述的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3源极端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正负高压的公共接地端,第一二极管D1与第三电阻R3并联;所述的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漏极端与第一电阻R1的连接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正负高压的公共接地端,第二二极管D2与第四电阻R4并联;所述的调Q晶体KDP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与第三电阻R3的连接端,调Q晶体KDP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端;所述的第六电阻R6连接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第九电阻R9连接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第七电阻R7连接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第十电阻R10连接到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所述的第三电容C3和第五电阻R5并联后连接到正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第四电容C4和第八电阻R8并联后连接到负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
四路隔离的同步触发信号分别连接到第六电阻R6、第九电阻R9、第七电阻R7和第十电阻R10两端,第一路触发信号正连接到第六电阻R6和第一场效应管Q1栅极连接端G1,第一路触发信号负连接到第六电阻R6和第一场效应管Q1源极的连接端S1;第二路触发信号正连接到第九电阻R9和第三场效应管Q3栅极连接端G3,第二路触发信号负连接到第九电阻R9和第三场效应管Q3源极的连接端S3;第三路触发信号正连接到第七电阻R7和第二场效应管Q2栅极连接端G2,第三路触发信号负连接到第七电阻R7和第二场效应管Q2源极的连接端S2;第四路触发信号正连接到第十电阻R10和第四场效应管Q4栅极连接端G4,触发信号负连接到第十电阻R10和第四场效应管Q4源极的连接端S4。
进一步,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由触发电路同步触发。
本实用新型采用正负高压电源供电,实现了纳秒级高压脉冲输出,具有快速、调节范围大、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可用于升压式电光调Q、高能物理、雷达等领域。
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耐压值Vds不小于1500V,输入电容尽量小;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耐压值不低于1500V,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容量为22nF,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容量为1nF;第五电阻R5和第八电阻R8为2512封装,阻值为10MΩ;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阻值为51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2512封装,阻值为100kΩ;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为2512封装,阻值为10kΩ;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耐压值大于3000V。测试时,采用Agilent MSO6032A示波器,采用Tektronix P6015A探头,衰减1000倍,测试波形如图4所示。测试脉冲个数为1282个,脉冲上升沿最大、最小值分别为4.4ns和7.1ns,脉冲幅度最大、最小值分别为5320V和5450V。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调Q晶体;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正高压HV,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二电阻R2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负高压-HV相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负高压-HV,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一电阻R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正高压HV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处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后与正负高压-HV的公共接地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处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后与正负高压-HV的公共接地端相连;
所述调Q晶体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阻R3的连接处相连接,调Q晶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阻R4的连接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与第三电阻R3并联的第一二极管D1和与第四电阻R4并联的第二二极管D2;
所述的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六电阻R6,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七电阻R7;
所述的第三电容C3和第五电阻R5并联后两端分别与正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容C4和第八电阻R8并联后两端分别与负高压-HV和公共接地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
所述的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端与第二电阻R2相连接,所述的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九电阻R9;
所述的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端与负高压-HV相连接,所述的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第十电阻R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由触发电路同步触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由触发电路同步触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Q晶体为KDP或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为瓷介电容或聚丙烯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为瓷介电容或聚丙烯电容。
CN201620646807.7U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80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6807.7U CN205680925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6807.7U CN205680925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0925U true CN205680925U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29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4680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80925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09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784A (zh) * 2016-06-27 2016-10-12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784A (zh) * 2016-06-27 2016-10-12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CN106025784B (zh) * 2016-06-27 2021-11-16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6080B (zh) 三电平变流器的换流回路杂感的测量电路及其测量方法
CN103248338B (zh) 一种反向开关晶体管的触发电路
CN203554404U (zh) 一种高压光导开关同步触发器
CN103684360A (zh) 一种高压方波发生器实现方法
CN104079279B (zh) 高功率气体开关触发系统
CN202903889U (zh) 双路光伏逆变器对地绝缘电阻的无开关管检测系统
CN205680925U (zh)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CN203225513U (zh) 应用于低压变频器欠压保护电路中的比较耦合电路
CN203617979U (zh) 一种高压方波发生器
CN204206136U (zh) 一种新型电光调q开关驱动电源
CN104564461A (zh) 一种电流反馈控制的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
CN102769407A (zh) 一种基于ltd自同步开关的脉冲功率源
CN204154767U (zh) 一种10/1000μs雷电冲击发生器
CN106025784A (zh) 一种升压式电光调q电路
CN106209044A (zh) Mosfet电子开关驱动电路
CN203103973U (zh) 可监控磁控电抗器
CN102778597B (zh) 用于光伏电站电压测量中的电压频率转换高压隔离电路
CN202043053U (zh) 一种带有欠压保护功能的开关电源
CN204495864U (zh) 耐压保护电路
CN209561856U (zh) 激光调q模块、电路
Yue et al. Study on partial discharge model of solid insulator
CN104639109A (zh) 尖峰脉冲发生器
CN204465342U (zh) 一种双向超低压dc/dc变换器
CN104267615B (zh) 一种mmc柔性直流系统
CN204119080U (zh) 准方波高压脉冲产生模块及marx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1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1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