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8056U - 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78056U
CN205678056U CN201620534323.3U CN201620534323U CN205678056U CN 205678056 U CN205678056 U CN 205678056U CN 201620534323 U CN201620534323 U CN 201620534323U CN 205678056 U CN205678056 U CN 205678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apsid
balance weight
double mass
mass flywheel
fly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343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树民
张贵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DAHUA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DAHUA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DAHUA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DAHUA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343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78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78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78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包括与发动机相连的初级飞轮组件和与变速箱或离合器相连的次级飞轮组件,所述初级飞轮组件与所述次级飞轮组件配合连接,所述初级飞轮组件包括前壳体(2),所述前壳体(2)上装配有用于平衡所述双质量飞轮配重的平衡块(6),所述平衡块(6)与所述前壳体(2)通过铆接相连。该双质量飞轮有效地解决了平衡块焊接到前壳体上时前壳体热力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大都采用双质量飞轮来实现隔振减振。所谓双质量飞轮,就是将原来的一个飞轮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保留在原来发动机的一侧,起到原来飞轮的作用,用于起动和传递发动机的转动扭矩,这一部分称为初级飞轮组件;另一部分则放置在传动系统的变速器一侧,用于提高变速器的转动惯量,这一部分称为次级飞轮组件。在初级飞轮组件和次级飞轮组件之间形成一个环型的油腔,在油腔内装有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将初级飞轮组件和次级飞轮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双质量飞轮能有效地衰减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降低了汽车传动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延长了汽车传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汽车乘坐的舒适性。
双质量飞轮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平衡将直接影响其隔振减振的效果。基于双质量飞轮的结构特点,其平衡必须采用增重方式。现有技术中,采用将平衡块焊接到前壳体以平衡双质量飞轮。但是,平衡块焊接到前壳体上会导致前壳体热力变形,生产效率降低,且设备投入价格较高,在不改变双质量飞轮质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平衡块焊接到前壳体上时前壳体热力变形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该双质量飞轮有效地解决了平衡块焊接到前壳体上时前壳体热力变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包括与发动机相连的初级飞轮组件和与变速箱或离合器相连的次级飞轮组件,所述初级飞轮组件与所述次级飞轮组件配合连接,所述初级飞轮组件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上装配有用于平衡所述双质量飞轮配重的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前壳体通过铆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平衡块为条状块,所述条状块的连接面具有若干个通孔,与所述条状块相贴合的所述前壳体的连接面具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开孔,所述条状块和所述前壳体通过柳钉固定。
优选地,所述平衡块为圆弧形条状块,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处,且所述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的弧度与所述前壳体的设定分度圆的弧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上有弧形沟槽,所述开孔开设于所述弧形沟槽上,所述弧形沟槽的弧度与所述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的弧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平衡块的表面有设定数量的突起,所述突起能够卡接于所述弧形沟槽内。
优选地,所述平衡块为钢块,所述前壳体为钢制壳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飞轮组件与次级飞轮组件,初级飞轮组件与次级飞轮组件配合连接,初级飞轮组件与发动机相连,次级飞轮组件与变速箱或离合器相连。初级飞轮组件包括齿圈、前壳体、后壳体、连接盘以及弹簧,次级飞轮组件包括传力板以及花键盘。双质量飞轮的动平衡配重采用增重方式,初级飞轮组件的前壳体上装配有平衡块,平衡块用于平衡双质量飞轮的配重,起到隔振减振作用。平衡块与前壳体通过铆接相连,柳接为机械连接,不需要进行热加工,平衡块柳接到前壳体上时前壳体不会产生热力变形,生产效率较高,且设备投入价格较低,在不改变双质量飞轮质量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质量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齿圈、2-前壳体、3-后壳体、4-连接盘、5-弹簧、6-平衡块、7-传力板、8-花键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该双质量飞轮有效地解决了平衡块6焊接到前壳体2上时前壳体2热力变形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双质量飞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平衡块6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飞轮组件与次级飞轮组件,初级飞轮组件与次级飞轮组件配合连接,初级飞轮组件与发动机相连,次级飞轮组件与变速箱或离合器相连。初级飞轮组件包括齿圈1、前壳体2、后壳体3、连接盘4以及弹簧5,次级飞轮组件包括传力板7以及花键盘8。双质量飞轮的动平衡配重采用增重方式,初级飞轮组件的前壳体2上装配有平衡块6,平衡块6用于平衡双质量飞轮的配重,起到隔振减振作用。平衡块6与前壳体2通过铆接相连,柳接为机械连接,不需要进行热加工,平衡块6柳接到前壳体2上时前壳体2不会产生热力变形,生产效率较高,且设备投入价格较低,在不改变双质量飞轮质量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上述双质量飞轮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平衡块6为条状块,条状块的长度、宽度以及重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条状块的连接面具有若干个通孔,与条状块相贴合的前壳体2的连接面具有与通孔相配合的开孔,也就是说,通孔和开孔的大小和间距相同,两者能够重合。条状块和前壳体2通过柳钉固定,柳钉穿过通孔和开孔,且固定于通孔和开孔中。条状块和前壳体2通过柳钉连接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取出柳钉,条状块和前壳体2两者分离,可以改变条状块的位置,也可以更换不同的条状块,较为方便。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双质量飞轮进行若干改变,平衡块6为圆弧形条状块,通孔开设于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处,且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的弧度与前壳体2的设定分度圆的弧度相同,也就是说圆弧形条状块的轴线与前壳体2的设定分度圆的轴线重合,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与前壳体2上设定分度圆的某段重合,排布整齐,便于连接,方便确定圆弧形条状块的位置,易于调整。
显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若干改变,前壳体2上有弧形沟槽,开孔开设于弧形沟槽上,弧形沟槽的深度和宽度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的不同自行设定,不但减轻前壳体2的重量,并且可以减小开孔的深度,易于打孔。弧形沟槽的弧度设置于前壳体2的设定分度圆上,与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的弧度相同,不影响圆弧形条状块的位置确定,定位较准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质量飞轮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平衡块6的表面有设定数量的突起,突起能够卡接于弧形沟槽内,不仅便于定位平衡块6,还可以在平衡块6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少平衡块6表面的体积大小。突起的数量不做进一步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平衡块6可以为钢块,也可以为其它材质的块体,只要能满足平衡双质量飞轮的配重的工作要求,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前壳体2为钢制壳体,强度较大,较为结实,来源较广,价格较低。当然,钢制壳体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还可以是其它适宜的材质的前壳体2,比如复合材料的壳体。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动机相连的初级飞轮组件和与变速箱或离合器相连的次级飞轮组件,所述初级飞轮组件与所述次级飞轮组件配合连接,所述初级飞轮组件包括前壳体(2),所述前壳体(2)上装配有用于平衡所述双质量飞轮配重的平衡块(6),所述平衡块(6)与所述前壳体(2)通过铆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6)为条状块,所述条状块的连接面具有若干个通孔,与所述条状块相贴合的所述前壳体(2)的连接面具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开孔,所述条状块和所述前壳体(2)通过柳钉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6)为圆弧形条状块,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处,且所述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的弧度与所述前壳体(2)的设定分度圆的弧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上有弧形沟槽,所述开孔开设于所述弧形沟槽上,所述弧形沟槽的弧度与所述圆弧形条状块的中心线的弧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6)的表面有设定数量的突起,所述突起能够卡接于所述弧形沟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6)为钢块,所述前壳体(2)为钢制壳体。
CN201620534323.3U 2016-06-03 2016-06-03 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Active CN205678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4323.3U CN205678056U (zh) 2016-06-03 2016-06-03 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4323.3U CN205678056U (zh) 2016-06-03 2016-06-03 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78056U true CN205678056U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34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34323.3U Active CN205678056U (zh) 2016-06-03 2016-06-03 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78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554308T1 (de) Zweimassenschwungrad
CN107076261B (zh) 减震装置
GB883321A (en) Methods in and relating to shock absorbers
JP2011504986A5 (zh)
ES475958A1 (es) Un conjunto perfeccionado amortiguador de vibraciones.
CN211848861U (zh) 新型液体调谐质量阻尼器
CN205678056U (zh) 一种采用铆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WO2008084195A3 (en) Gyroscopic torque converter
CN202370788U (zh) 具有新型曲轴的压缩机
CN105333046B (zh) 离心摆式减振器
CN203822941U (zh) 一种内外弹簧采用定位盘的双质量飞轮
FR2894005B1 (fr) Double volant amortisseur
CN207661063U (zh) 单质量飞轮、发动机及车辆
CN204755639U (zh) 膜片联轴器
RU166447U1 (ru) Кулачковый валец вибрационного катка
CN206571900U (zh) 一种采用传力板与轴承配合的双质量飞轮
CN207213039U (zh) 柴油机可拆卸式飞轮齿圈结构
CN203931270U (zh) 一种动静平衡教学演示仪
CN204921895U (zh) 一种可振动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06292452U (zh) 一种双距成像的光学校准器
CN105041964B (zh) 内燃机曲轴减振器的设置方法
CN202790183U (zh) 联轴器
CN209539919U (zh) 一种不平衡式单质量飞轮
CN204008132U (zh) 一种速比仪
CN208153527U (zh) 曲轴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