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2193U -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72193U CN205672193U CN201620346420.XU CN201620346420U CN205672193U CN 205672193 U CN205672193 U CN 205672193U CN 201620346420 U CN201620346420 U CN 201620346420U CN 205672193 U CN205672193 U CN 2056721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eculum
- eyesight
- training system
- patient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包括底板、支撑件、罩体、光学镜片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读物图像,使患者能够以较长的视距和良好的坐姿进行正常读写视物。患者通过罩体的上方观察读物图像,患者的远视能力得到锻炼。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运动物体,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采用本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基于近距离读写视物造成视疲劳这一导致近视的根本原因,从多方面对近视进行综合预防和改善,低成本、低风险、对近视发展具有控制能力,避免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以及近视复发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力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近视人群比例逐渐攀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为了缓解近视带来的视力下降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验光配镜。然而佩戴眼镜只能暂时缓解视力不足的问题,对近视的发展没有控制能力,甚至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加深。
更为先进的近视治疗方式为改变角膜的屈光度的激光手术,然而这样的手术成本高昂,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术后留下后遗症。而且,在术后还存在患者近视复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通过对读物进行多次反射以延长视线,矫正不良坐姿,使患者观察不同视距点的物体,综合实现对近视的预防和改善。低成本、低风险、对近视发展具有控制能力,避免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以及近视复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包括底板、支撑件、罩体、光学镜片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底板上表面具备用于放置读物的放置区域。罩体被支撑件支撑在底板上。罩体具备开设在底面的入射光线开口和开设在侧面的出射光线开口,入射光线开口正对放置区域。光学镜片组被罩体容纳。光学镜片组具备接收来自入射光线开口处光线的物侧端。光学镜片组还具备向出射光线开口导出光线的像侧端。第一反射镜被支撑件支撑,第一反射镜用于将水平光线反射进入射光线开口。第二反射镜被支撑件支撑,第二反射镜用于向斜下方反射来自放置区域的读物图像。第三反射镜位于第二反射镜的斜下方,第三反射镜用于将来自第二反射镜的光线反射至罩体的上方。
导致近视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近距离读写视物导致的视疲劳。而近距离读写视物是由于患者长期以来的不良坐姿。佩戴眼镜和激光手术对改变患者的不良坐姿没有帮助作用,患者在佩戴眼镜或激光手术后,依然保持不良的读写视物习惯,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和近视复发。因此,需要通过增长视距以改善近视的发展。
对此,将读物放置于底板上的放置区域,读物图像通过罩体上的入射光线开口进入光学镜片组的物侧端,读物图像经光学镜片组处理后从光学镜片组的像侧端导出,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读物图像。这使得患者和读物间具备较长的视距,从而避免长期近距离读写视物导致的视疲劳,预防和改善近视。将视力综合训练系统放置于合适高度的左面,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读物图像,还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坐姿,从而保持和巩固治疗效果。
另外,读物图像通过第二反射镜反射至第三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再将读物图像反射至罩体的上方,患者通过罩体的上方观察读物图像。如此读物图像经过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的多次反射,患者和读物间的视距被进一步延长,以此训练患者的远视能力,进一步预防和改善近视。
视疲劳的重要成因在于睫状肌痉挛和眼部屈光系统调节紊乱。长期在固定视距下读写视物,使睫状肌痉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眼球长期静止不动导致眼部屈光系统调节能力退化。对此,第一反射镜将水平光线反射进入射光线开口。在第一反射镜前设置一运动物体,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该运动物体,由于视距不断变化,睫状肌得以活动,睫状肌得到放松和锻炼,从而降低视疲劳。患者在观察该运动物体时,眼球不断活动,使眼部屈光系统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以进一步降低视疲劳。
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读物图像,使患者能够以较长的视距和良好的坐姿进行正常读写视物。患者通过罩体的上方观察读物图像,患者的远视能力得到锻炼。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运动物体,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采用本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基于近距离读写视物造成视疲劳这一导致近视的根本原因,从多方面对近视进行综合预防和改善,低成本、低风险、对近视发展具有控制能力,避免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以及近视复发的问题。
罩体还能够对使用者的视线起阻挡作用,避免使用者接对读物进行阅读,从而起到杜绝近距离观看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上表面,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反射镜的标靶;标靶上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第一反射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标靶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标靶板,标靶板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第一反射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标靶板为平面反射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滑块具备朝向第二反射镜的斜面;标靶板与滑块活动的连接,标靶板能够折叠在斜面上;标靶板具备正反两面,第三反射镜设置在标靶板的反面上;在标靶板折叠在斜面上时,第三反射镜将来自第二反射镜的光线反射至罩体的上方;在标靶板立起时,标靶板正面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第一反射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标靶板的正面由平面反射镜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件上的基板,基板能够绕连接位置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基板具备正反两面,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分别设置在基板的正面和反面;当基板摆动至连接位置上方时,第二反射镜接收来自放置区域的读物图像;当基板摆动至连接位置下方时,第一反射镜将水平光线反射进入射光线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由两组并排的光学子镜片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出射光线开口为两个,出射光线开口与光学子镜片组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从物侧端至像侧端,光学子镜片组依次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入射光线开口处光线的反射镜片组;用于调整图像方向的棱镜系统;设置于出射光线开口处的目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读物图像,使患者能够以较长的视距和良好的坐姿进行正常读写视物。患者通过罩体的上方观察读物图像,患者的远视能力得到锻炼。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运动物体,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采用本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基于近距离读写视物造成视疲劳这一导致近视的根本原因,从多方面对近视进行综合预防和改善,低成本、低风险、对近视发展具有控制能力,避免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以及近视复发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视力综合训练系统的第一种工作状态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视力综合训练系统的第二种工作状态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视力综合训练系统的第三种工作状态图;
图2为罩体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光学镜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视力综合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视力综合训练系统的第一种工作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视力综合训练系统的第二种工作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视力综合训练系统的第一种工作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视力综合训练系统的第二种工作状态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00-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10-底板,120-支撑件,121-托架,130-罩体,131-入射光线开口,132-出射光线开口,140-光学镜片组,141-反射镜A,142-反射镜B,143-反射镜C,144-棱镜系统,145-目镜,146-反射镜片组,147-第一三棱镜,147-1-第一折射面,147-2-反射面,147-3-第一出射面,148-第二三棱镜,148-1-第二折射面,148-2-第二出射面,150-第一反射镜,160-第二反射镜,170-第三反射镜,180-标靶,181-滑块,182-标靶板,183-斜面,190-基板,200-读物,300-眼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读物”为书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用户希望阅读和观看的物品。
目前近视人群比例逐渐攀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为了缓解近视带来的视力下降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验光配镜。然而佩戴眼镜只能暂时缓解视力不足的问题,对近视的发展没有控制能力,甚至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加深。
更为先进的近视治疗方式为改变角膜的屈光度的激光手术,然而这样的手术成本高昂,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术后留下后遗症。而且,在术后还存在患者近视复发的问题。
导致近视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近距离读写视物导致的视疲劳。而近距离读写视物是由于患者长期以来的不良坐姿。佩戴眼镜和激光手术对改变患者的不良坐姿没有帮助作用,患者在佩戴眼镜或激光手术后,依然保持不良的读写视物习惯,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和近视复发。
为此,下面的实施例提供视力综合训练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实施例1:
参照图1a,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其包括底板110、支撑件120、罩体130、光学镜片组140、第一反射镜150、第二反射镜160和第三反射镜170。
支撑件120为柱状,其固定在底板110的左端。罩体130固定在支撑件120的顶部。罩体130的底面开始有入射光线开口131。罩体130的左侧开始有出射光线开口132。在底板110的上表面上,具备一正对入射光线开口131的放置区域,读物200放置于放置区域上。
光学镜片组140设置在罩体130内。光学镜片组140具备接收来自入射光线开口131处光线的物侧端,和向出射光线开口132导出光线的像侧端。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140包括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的反射镜A141、反射镜B142和反射镜C143。反射镜A141构成物侧端。反射镜A141位于入射光线开口131上方,反射镜A141的反射面朝左斜下方。反射镜B142位于反射镜A141左斜下方,反射镜B142的反射面朝右斜上方。反射镜C143位于反射镜B142的左斜上方,反射镜C143的反射面朝左斜下方,反射镜C143构成像侧端。从入射光线开口131进入的光线,被反射镜A141反射至反射镜B142,反射镜B142将光线反射至反射镜C143,反射镜C143将光线反射至出射光线开口132,从而将光线导出。
需要说明的是,光学镜片组140中的反射镜的数量和位置并不限于以使一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反射镜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具体配置,以调整调整视距长度或改变图像方向。
参照图1a,将读物200放置于底板110的放置区域上,读物200的图像经光学镜片组140反射后从出射光线开口132进入患者眼睛300。这使得患者和读物200间具备较长的视距,从而避免长期近距离读写视物导致的视疲劳,预防和改善近视。将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放置于合适高度的左面,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132观察读物200的图像,还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坐姿,从而保持和巩固治疗效果。(图1a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
参照图1b,第二反射镜160固定在支撑件120上并位于罩体130下方。第二反射镜160的反射面朝右斜下方。第三反射镜170固定在底板110上,第三反射镜170的反射面朝左斜上方。读物200的图像通过第二反射镜160反射至第三反射镜170,第三反射镜170再将读物图像反射至罩体130的上方,患者的眼睛300通过罩体130的上方观察读物200的图像。如此读物200的图像经过第二反射镜160和第三反射镜170的多次反射,患者和读物间的视距被进一步延长,以此训练患者的远视能力,进一步预防和改善近视。(图1b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
参照图1c,第一反射镜150固定在支撑件120上,第一反射镜150的反射面朝右斜上方,从而将水平射向第一反射镜150的光线反射至入射光线开口131。
视疲劳的重要成因在于睫状肌痉挛和眼部屈光系统调节紊乱。长期在固定视距下读写视物,使睫状肌痉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眼球长期静止不动导致眼部屈光系统调节能力退化。为此,在第一反射镜150右侧设置与第一反射镜150在同一高度的运动物体400。运动物体400可以是图片、视力表等,运动物体400由手动或皮带、气缸等驱动装置带动进行直线或曲线运动。运动物体400的图像经过第一反射镜150反射至入射光线开口131,光线再由光学镜片组140反射至出射光线开口132。患者的眼睛300通过出射光线开口132观察该运动物体400,由于视距不断变化,睫状肌得以活动,睫状肌得到放松和锻炼,从而降低视疲劳。患者在观察运动物体400时,眼球不断活动,使眼部屈光系统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以进一步降低视疲劳。(图1c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能够产生图1a、图1b和图1c中示处的三种不同的光传播路径。综合运用三种不同的光传播路径,满足患者正常读写的需求,能够对患者的远视能力进行锻炼,能够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实现近视的预防和改善。
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132观察读物200的图像,使患者能够以较长的视距和良好的坐姿进行正常读写视物,降低视疲劳,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坐姿。患者通过罩体130的上方观察读物200的图像,患者的远视能力得到锻炼。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132观察运动物体400,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基于近距离读写视物造成视疲劳这一导致近视的根本原因,从多方面对近视进行综合预防和改善,低成本、低风险、对近视发展具有控制能力,避免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以及近视复发的问题。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光学镜片组140由两组并排的光学子镜片组构成,每组光学子镜片组均包含反射镜A141、反射镜B142和反射镜C143。另一个引起视疲劳的原因在于眼睛的集合。设置两组并排的光学子镜片组,每一组光学子镜片组对应患者的一只眼睛,如此避免患者在使用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时眼睛集合,从而在达到放松眼睛的目的,进一步避免视疲劳,提升治疗效果。
参照图2,还可以在罩体130上开设两个出射光线开口132,出射光线开口132与光学子镜片组一一对应,从而方便患者使用。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在罩体130底面设置照明灯,以对读物200进行照明。照明灯可以采用由多个LED灯构成的无影照明灯。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支撑件120可以采用可升降的结构。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在支撑件120的左侧设置一个托架121,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3,光学镜片组140不同。设置棱镜系统144,调整图像方向,使图像正立以便于患者观看。设置目镜145,根据患者的实际屈光状况,选用不同度数、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镜片。
具体的,参照图3,光学镜片组140从右至左依次包括反射镜片组146、棱镜系统144和目镜145。
反射镜片组146包括反射镜A141、反射镜B142。反射镜A141构成物侧端。反射镜A141位于入射光线开口131上方,反射镜A141的反射面朝左斜下方。反射镜B142位于反射镜A141左斜下方,反射镜B142的反射面朝右斜上方。
棱镜系统144包括第一三棱镜147和第二三棱镜148。第一三棱镜147位于反射镜B142上方。第一三棱镜147具备位于下侧的朝左下方的第一折射面147-1,位于右侧的竖直的反射面147-2,位于上侧的朝左上方的第一出射面147-3。第二三棱镜148位于第一三棱镜147的左上方。第二三棱镜148具备正对第一出射面147-3的第二折射面148-1,以及竖直的正对出射光线开口132的第二出射面148-2。
目镜145设置在出射光线开口132中,根据患者的实际屈光状况,选用不同度数、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镜片。镜片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实际验光情况确定。目镜145构成像侧端。
图3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光线从入射光线开口131进入后,被反射镜A141反射至反射镜B142,反射镜B142将光线反射至第一三棱镜147。光线从第一折射面147-1进入后射向反射面147-2,光线经反射面147-2反射后,从第一出射面147-3射出。从第一出射面147-3射出的光线通过第二折射面148-1进入第二三棱镜148。光线通过第二出射面148-2射向目镜145。患者从目镜145接收导出的光线。
棱镜系统144调整图像方向,使图像正立以便于患者观看。目够根据患者的实际屈光状况,选用不同度数、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镜片构成目镜,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患者。
自然,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140可以由两组并排的光学子镜片组构成,每个光学子镜片系统均包括反射镜片组146、棱镜系统144和目镜145。
也可以在罩体130上开设两个出射光线开口132,两个目镜145分别设置在两个出射光线开口132中。
实施例3:
参照图4,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进行进一步改进,增加标靶180,以便于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中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为例进行说明。
在底板110上滑动设置一标靶180。标靶180可以为具有图像的板、视力表等物体。标靶180通过滑轨、输送带、丝杆螺母副、气缸、液压缸、滚轮等传动结构带动,在放置读物200的放置区域与底板110右端之间来回移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反射镜150。标靶180的部分或全部与第一反射镜150在同一水平高度,以使其图像水平的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50。集成的标靶用于替换实施例1中的运动物体400,帮助患者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由于设置了标靶180,无需患者另行准备运动物体400,从而能够更加便利的使用。
具体的标靶180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110上表面的滑块181和设置在滑块181上的标靶板182。滑块181通过滑轨、输送带、丝杆螺母副、气缸、液压缸、滚轮等传动结构带动,在放置读物200的放置区域与底板110右端之间来回移动,标靶板182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50。
标靶180的移动距离受制于底板110的长度,因此导致视距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为此,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方式中,标靶板182由平面反射镜构成。平面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第一反射镜150。通过第一反射镜150和平面反射镜的相互反射,使得平面反射镜中的图像能够位于无限远的视距处,解决了视距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的问题。
实施例4:
参照图5,本实施例对实施例3中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进行进一步改进,将第三反射镜170集成在标靶板182上,以简化结构。
滑块181上表面具备朝向第二反射镜160的斜面183。标靶板182枢接在滑块181的上表面。标靶板182能够绕枢接位置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标靶板182折叠在斜面183上时,向上的表面为标靶板182的反面。第三反射镜170固定在标靶板182的反面。此时,读物200的图像通过第二反射镜160反射至第三反射镜170,第三反射镜170再将读物图像反射至罩体130的上方,患者的眼睛300通过罩体130的上方观察读物200的图像(图5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
参照图6,在标靶板182立起时,标靶板182正面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150。第一反射镜150将光线反射至入射光线开口131,光线再由光学镜片组140反射至出射光线开口132。患者的眼睛300通过出射光线开口132观察标靶板182正面的图像。
当然,标靶板182的正面也可以由平面反射镜构成。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2、3或4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进行进一步改进,将第一反射镜150和第二反射镜160集成为一体,以简化结构。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4中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7,一个基板190的端部枢接在支撑件120的右侧。基板190能够绕枢接位置在竖直平面内上下摆动。在基板190摆动至水平时,基板190的上表面为正面,基板190的下表面为反面。第一反射镜150固定在基板190的正面。在基板190摆动至枢接位置下方的位置时,第一反射镜150将标靶板182的图像反射至入射光线开口131。患者的眼睛300通过出射光线开口132观察标靶板182正面的图像(图7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
参照图8,在基板190摆动至枢接位置上方的位置时,第二反射镜160将放置区域上读物200的图像反射至第三反射镜170,第三反射镜170再将读物图像反射至罩体130的上方,患者的眼睛300通过罩体130的上方观察读物200的图像(图8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具备用于放置读物的放置区域;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罩体,所述罩体被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罩体具备开设在底面的入射光线开口和开设在侧面的出射光线开口,所述入射光线开口正对所述放置区域;
光学镜片组,所述光学镜片组被所述罩体容纳;所述光学镜片组具备接收来自所述入射光线开口处光线的物侧端,向所述出射光线开口导出光线的像侧端;
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被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将水平光线反射进所述入射光线开口;
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被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向斜下方反射来自所述放置区域的读物图像;
第三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斜下方,所述第三反射镜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罩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标靶;所述标靶上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标靶板,所述标靶板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靶板为平面反射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具备朝向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斜面;
所述标靶板与所述滑块活动的连接,所述标靶板能够折叠在所述斜面上;所述标靶板具备正反两面,所述第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标靶板的反面上;在所述标靶板折叠在所述斜面上时,所述第三反射镜将来自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罩体的上方;在所述标靶板立起时,所述标靶板正面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靶板的正面由平面反射镜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基板,所述基板能够绕连接位置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所述基板具备正反两面,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正面和反面;
当所述基板摆动至连接位置上方时,所述第二反射镜接收来自所述放置区域的读物图像;
当所述基板摆动至连接位置下方时,所述第一反射镜将水平光线反射进所述入射光线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镜片组由两组并排的光学子镜片组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射光线开口为两个,所述出射光线开口与所述光学子镜片组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物侧端至所述像侧端,所述光学子镜片组依次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入射光线开口处光线的反射镜片组;
用于调整图像方向的棱镜系统;
设置于所述出射光线开口处的目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46420.XU CN205672193U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46420.XU CN205672193U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72193U true CN205672193U (zh) | 2016-11-09 |
Family
ID=57438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34642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72193U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721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62801A (zh) * | 2016-04-22 | 2016-06-15 | 阎文扬 |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 |
-
2016
- 2016-04-22 CN CN201620346420.XU patent/CN20567219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62801A (zh) * | 2016-04-22 | 2016-06-15 | 阎文扬 |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52480U (zh) | 一种健眼器 | |
CN1908729B (zh) | 防止佩带头佩式眼镜显示器视疲劳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1222128Y (zh) | 多功能近视防控镜 | |
CN105662801B (zh) |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 | |
CN106501966A (zh) | 可调整度数的眼镜 | |
ES2456891T3 (es) | Procedimiento de determinación, de optimización y de fabricación de una lente oftálmica y conjunto de lentes oftálmicas | |
CN205672193U (zh) | 视力综合训练系统 | |
CN100477975C (zh) | 一种读写近视防治仪 | |
WO2005063153A1 (fr) | Dispositif de prevention et de traitement de la myopie | |
CN110496019A (zh) | 便携式视力训练仪及视力训练方法 | |
CN203502693U (zh) | 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 | |
CN2734001Y (zh) | 多功能视力保护学习桌 | |
US20240310658A1 (en) | Training Glasses, Training System, and Training Method Therefor | |
CN109984465A (zh) | 一种新型学生用防近视书桌 | |
CN110376759A (zh) | 一种活动式抗疲劳眼镜夹片 | |
CN103156399A (zh) | 正姿护眼桌 | |
CN106707549A (zh) | 一种动态视光锻炼镜架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183287U (zh) | 正姿护眼仪 | |
CN1071518A (zh) | 写读保健眼镜 | |
CN111374872A (zh) | 全眼肌智能视力防控装置 | |
JP2007219462A (ja) | 既製老眼鏡 | |
CN211506047U (zh) | 近视防控阅读装置 | |
CN207992588U (zh) | 一种可调式矫正视力的眼镜 | |
CN221827136U (zh) | 一种多重功能组合的近视防控眼镜 | |
CN111374873A (zh) | 学生智能近视防控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