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1668U - 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1668U
CN205661668U CN201620553429.8U CN201620553429U CN205661668U CN 205661668 U CN205661668 U CN 205661668U CN 201620553429 U CN201620553429 U CN 201620553429U CN 205661668 U CN205661668 U CN 205661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rotection device
umbrella
cartridge type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534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康
马龙飞
孙凌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xingz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xingz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xingz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xingz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534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1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1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16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提供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包括座体以及筒体,还包括有内置降落伞的伞筒,伞筒滑动设置于筒体内,且沿滑动方向伞筒与筒体之间夹设有弹性件,筒体于伞筒滑出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罩盖,罩盖通过舵机可打开设置于筒体上,座体上还安装有与舵机电性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通过陀螺仪传感器感应无人机的飞行状况,且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自动控制舵机打开罩盖,伞筒内的降落伞可以自动弹出展开,保证无人机可以缓慢平稳降落,对无人机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这种结构的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在无人机上比重较低,且能够重复利用,可大大降低无人机的飞行成本。

Description

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虽然做的已经成熟,但是不可抗力性破坏(如:飞机遥控失灵,飞行操作失误,树叶卷入螺旋桨,撞墙等等问题)还是始终存在,导致无人机炸机事故也是越来越多。对此在无人机降落伞上设置筒式缓落保护装置是当前针对无人机的一个重要保护措施,但是现有的无人机降落伞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主要都是围绕着降落伞的释放方式、控制系统的方面做文章,大多数不仅结构复杂,不合理,与搭载的无人机比重过高(例如5kg的无人机,配备0.5kg甚至1kg以上的保护装置),而且重复利用性(复用效率)较低,使得成本非常高,大大影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普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无人机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的结构复杂,重复利用性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包括座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筒体,还包括有内置降落伞的伞筒,所述伞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沿滑动方向所述伞筒与所述筒体之间夹设有弹性件,所述筒体于所述伞筒滑出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盖封所述伞筒以压缩所述弹性件的罩盖,所述罩盖通过舵机可打开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座体上还安装有与所述舵机电性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与所述筒体之间围设有容纳腔,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安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于所述筒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伞筒的滑动方向设置,且所述伞筒具有可沿所述限位槽滑动的导向部。
进一步地,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罩盖的端部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限位槽连通且垂直于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所述导向部伸入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槽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罩盖具有与所述筒体可转动连接的转动端以及远离所述转动端设置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通过所述舵机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于所述筒体靠近所述罩盖的所述活动端处设置有安装架,所述舵机安设于所述安装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远离所述罩盖的端部处具有外螺纹,所述座体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具体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底面上,另一端与所述伞筒的外底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架,还包括如上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所述座体安设于所述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其与无人机配合使用,正常情况下无人机正常飞行时,降落伞位于伞筒内,而伞筒则位于筒体内,且在罩盖的作用下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而当陀螺仪传感器感应到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处于不正常飞行状态时,其通过设置于座体上的控制电路控制舵机工作,使得罩盖打开筒体,弹性件恢复原状态驱使伞筒以及降落伞沿筒体滑动,当然伞筒不会由筒体内滑出,且在伞筒移动至极限位置后,其内的降落伞在惯性作用下继续移动且由伞筒内弹出并展开,从而可以起到保护无人机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护装置的结构非常筒单,当将其安设于无人机上时,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过多重量,另外这种结构的保护装置,在降落伞弹出后还可将其重新置于伞筒内,在将罩盖盖封筒体后,保护装置恢复为原状态,即保护装置可以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保护装置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主要应用于无人机上,包括有座体1以及筒体2,筒体2安装于座体1上,保护装置还包括有伞筒3,伞筒3内用于放置降落伞,降落伞与伞筒3之间采用绳索等进行连接,当降落伞由伞筒3内滑出后降落伞自动展开,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不会解除,伞筒3滑动设置于筒体2内,且沿滑动方向在伞筒3与筒体2之间夹设有弹性件4,当伞筒3整体均位于筒体2内时,弹性件4处于压缩状态,筒体2一端为开口,伞筒3可以由该开口滑出筒体2,当然伞筒3不会整体全部由筒体2内脱出,两者之间还形成有一定的连接关系,在该开口处设置有罩盖5,通过罩盖5将其封堵,同时使得伞筒3整体限制于筒体2内,弹性件4压缩,罩盖5与筒体2之间为可打开设置,且该打开动作由舵机6工作,即正常情况下罩盖5封堵筒体2,而当舵机6工作时,罩盖5打开筒体2的开口,另外在座体1上还安装有陀螺仪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陀螺仪传感器与舵机6之间电性连接,由陀螺仪传感器的状态可以控制舵机6是否工作。本实用新型中,在座体1上一般还设置有处理芯片以及控制电路,对于电源部分,可以单独设置一个电源对控制电路以及舵机6供电,还可以在保护装置应用于无人机上时,由无人机对其供电。具体地,当无人机正常飞行时,陀螺仪传感器感应保护装置处于稳定状态,此时罩盖5封堵筒体2的开口,弹性件4压缩,而当陀螺仪传感器感应保护装置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即无人机失灵或者桨叶撞墙等时,陀螺仪传感器将感应信号传递至处理芯片,由其做出判断且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舵机6工作,舵机6打开罩盖5,罩盖5对伞筒3以及弹性件4的作用力解除,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舵机6恢复原长并驱动伞筒3以及其内的降落伞向筒体2的开口滑出,且在伞筒3滑动至极限位置后伞筒3停止移动,而其内的降落伞则沿原方向继续移动并由伞筒3以及筒体2内脱出,降落伞展开,且在降落伞的浮力作用下,可以使得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缓慢平稳降落,非常安全。在上述工作过程中,通过保护装置可以有效保护处于突发状况下的无人机,保障周边安全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对于保护装置,整体不但结构筒单,相对无人机的比重比较低,而且对无人机保护程序的启动由其自发控制,非常方便。同时在另外一方面,保护装置在使用之后,其内的降落伞还可以再次回收利用,降低对保护装置的使用成本,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降落装置在无人机上的普及应用。一般地,弹性件4采用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一端安装于筒体2的内底面上,而另一端与伞筒3的外底面固定连接,通过压缩弹簧的压缩与伸展控制伞筒3沿筒体2滑动。
优化上述实施例,座体1与筒体2的结构比较类似,当然在尺寸方面略小,其朝向筒体2的一端也为开口,当将筒体2安装于座体1上时,筒体2封堵该开口结构,筒体2与座体1围合形成有容纳腔,将陀螺仪传感器安设于容纳腔内。本实施例中,将陀螺仪传感器以及处理芯片等均隐藏于容纳腔内,对于控制电路,其一部分位于容纳腔内,一部分沿筒体2的内侧铺设且与舵机6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了保护装置的电气元件外露,起到保护作用。而对于座体1与筒体2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对保护装置容纳腔内电气元件的维护,具体地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筒体2远离罩盖5的端部处具有外螺纹,对应地座体1具有与筒体2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当然对于内螺纹与外螺纹的位置可以互换,即筒体2上具有内螺纹,座体1上具有外螺纹,均可以实现筒体2与座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
继续优化上述实施例,在筒体2上开设有限位槽21,该限位槽21的长度方向沿伞筒3的滑动方向设置,且伞筒3具有可沿限位槽21滑动的导向部31。本实施例中,在弹性件4处于压缩状态时,伞筒3的导向部31位于限位槽21的其中一端部处,对应地,当弹性件4伸展后,伞筒3的导向部31沿限位槽21向另一端部滑动,且在导向部31抵顶至另一端部时,伞筒3停止移动。一般地,限位槽21为两个,对应地伞筒3的导向部31也为两个,两个限位槽21相对设置,即当伞筒3为圆柱形时,两个限位槽21位于同一轴向截面上,其可以保证在弹性件4伸展时,伞筒3可在筒体2内稳定移动,同时还可以避免伞筒3由筒体2内脱出。
进一步地,在限位槽21远离罩盖5的端部处还开设有定位槽22,定位槽22与对应地限位槽21连通且垂直于限位槽21的长度方向,伞筒3的到行不伸入定位槽22内。本实施例中,假设限位槽21竖直设置时,定位槽22位于限位槽21的下端部处,且在弹性件4伸展时,伞筒3的导向部31沿限位槽21的下端部向上端部移动,对应地导向部31可沿定位槽22水平方向移动。对于定位槽22主要起着锁定伞筒3的作用,防止伞筒3内的降落伞在无人机没有飞行的情况下展开,将保护装置应用于无人机上,且在无人机没有飞行时,伞筒3的导向部31应位于定位槽22内,对此在对保护装置携带或者存放的过程中,即使舵机6打开罩盖5后,弹性件4也难以伸展驱使伞筒3移动,其内降落伞不会打开,反之当无人机需要飞行时,则应先调节伞筒3的导向部31沿定位槽22移动至限位槽21的下端部。
细化罩盖5与筒体2之间的结构,罩盖5具有转动端51以及活动端52,转动端51与筒体2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活动端52远离转动端51且通过舵机6与筒体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舵机6为罩盖5的活动端52与筒体2之间的锁扣,当舵机6工作后,活动端52与筒体2之间的连接关系解除,弹性件4驱使伞筒3移动后,伞筒3即可推动罩盖5的活动端52绕转动端51旋转,筒体2具有开口的一端打开,此时由于转动端51与筒体2的连接关系,罩盖5不会由筒体2上脱离,也可以重复使用。一般地,在筒体2靠近罩盖5的活动端52处设置有安装架23,舵机6安设于该安装架23内,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方便舵机6在筒体2上的安装固定,同时通过安装架23还可以对舵机6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以及上述的保护装置,座体1安设于机架上。本实施例中,将上述的保护装置应用于无人机上,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无人机在出现突发状况下可以缓慢平稳降落,不但可以保障无人机飞行时对周边产生的安全影响,还可以减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保护装置可以重复使用,结构简单,可以有效控制无人机的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包括座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置降落伞的伞筒,所述伞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沿滑动方向所述伞筒与所述筒体之间夹设有弹性件,所述筒体于所述伞筒滑出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盖封所述伞筒以压缩所述弹性件的罩盖,所述罩盖通过舵机可打开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座体上还安装有与所述舵机电性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筒体之间围设有容纳腔,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安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筒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伞筒的滑动方向设置,且所述伞筒具有可沿所述限位槽滑动的导向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罩盖的端部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限位槽连通且垂直于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所述导向部伸入所述定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槽相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具有与所述筒体可转动连接的转动端以及远离所述转动端设置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通过所述舵机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筒体靠近所述罩盖的所述活动端处设置有安装架,所述舵机安设于所述安装架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远离所述罩盖的端部处具有外螺纹,所述座体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底面上,另一端与所述伞筒的外底面固定连接。
10.一种无人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所述座体安设于所述机架上。
CN201620553429.8U 2016-06-08 2016-06-08 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61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3429.8U CN205661668U (zh) 2016-06-08 2016-06-08 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3429.8U CN205661668U (zh) 2016-06-08 2016-06-08 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1668U true CN205661668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56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5342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61668U (zh) 2016-06-08 2016-06-08 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16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1566B (zh) * 2017-01-24 2018-04-21 Drone anti-drop protection device, drone device and remote monitoring device for dro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1566B (zh) * 2017-01-24 2018-04-21 Drone anti-drop protection device, drone device and remote monitoring device for dro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2715B1 (en) Safety device and crash preventing drone comprising same
CN204507281U (zh) 内置伞仓开伞结构
EP3050805B1 (en) Emergency equipment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206885363U (zh) 无人机缓速多重保护装置
CN103332291A (zh) 一种空投六旋翼无人机折叠与展开机构
EP2279116B1 (en) Aircraft flight ter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5661668U (zh) 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CN202609086U (zh) 无人机下抛弹射式开伞装置
CN204688423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系统
CN102700721A (zh) 航空母舰组合弹射器
US4111602A (en) Deployable rotor
EP3424815B1 (en) Dual-stage, separated gas/fluid shock strut servicing
US3107887A (en) Aircraft safety system
CN108891217A (zh) 汽车飞行器
CN108016616A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无人机保护系统
CN106123709A (zh) 飞行器级间分离装置
CN109665108A (zh) 空投航行器入水降落伞自动脱落装置
CN106314802A (zh) 一种无人机用的伞舱装置及无人机
CN211336463U (zh) 一种无人机用伞舱弹射盖
CN206664944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智能降落伞
CN209535489U (zh) 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
CN105109693A (zh) 一种使用射钉枪火药的无人机降落伞弹射系统
CN103350754A (zh) 一种气动式外挂载荷的投放装置
CN209455009U (zh) 空投航行器入水降落伞自动脱落装置
CN205661669U (zh) 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