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1560U -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1560U
CN205661560U CN201620546071.6U CN201620546071U CN205661560U CN 205661560 U CN205661560 U CN 205661560U CN 201620546071 U CN201620546071 U CN 201620546071U CN 205661560 U CN205661560 U CN 205661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teering wheel
robot
central rotary
rotary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60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oyic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gyunru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gyunru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gyunru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460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1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1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1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球形蜘蛛机器人包括上半球部分和下半球部分,上半球部分内设置有主控芯片模块、下半球部分包括与舵机相连的中心旋转机、与中心旋转机构相连的六条支撑腿,中心旋转机构正转或反转带动六条支撑腿伸出或收起。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由上半球部分和下半球部分两部分组成,两者组合在一起为一个完整球形,从而可滚动快速前进,且机器人由两部分组成相互之间可以独立控制自身的自由度,而下半球部分通过舵机带动中心旋转机构转动一定就角度,从而带动与中心旋转机构相连的支撑腿伸出为机器人行走提供基础,一旦采用滚动前进模式只需要中心旋转机构反转带动支撑腿回缩即可。

Description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的上下两部分既可独立活动又可平移或旋转的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背景技术
我国对步行机器人进行研究的起步较晚,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才真正开始。1980年,中国科学院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了一台多足步行机器人,通过运用平行四边形和凸轮机构。主要从事海底勘测活动,并做了爬坡、越障以及穿越泥沼的试验。单连杆式机器人该结构以单个自由度实现基本的行动功能,主要出现在作为玩具的机器人上。该结构的优点为制作较为简单方便,同时由于操作的舵机较少,控制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造价成本低。但是,由于过于少的自由度,使其无法完成各种动作,能使用的步态也较少,行动方式单一,无法应付复杂的地面情况,故实用性较差,使用范围也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具有上下两部分既可独立活动又可平移或旋转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球形蜘蛛机器人包括上半球部分和下半球部分,所述上半球部分与所述下半球部分组合为一个完整球形,所述上半球部分内设置有主控芯片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相连的舵机控制板,舵机控制板的信号端与设置在所述上半球部分内的舵机的启动端相连,所述下半球部分包括与所述舵机相连的中心旋转机、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相连的六条支撑腿,所述中心旋转机构正转或反转带动所述六条支撑腿伸出或收起。
优选的,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包括中心圆盘框架、设置在中心圆盘框架内且与舵机传动轴相连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分别相连的六个曲杆,该曲杆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相应所述支撑腿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舵机传动轴相连的主动齿轮、环绕所述主动齿轮一周均匀分布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六个从动齿轮,六个从动齿轮的齿面分别与相应所述曲杆连接,六个所述从动齿轮的齿轮轴穿过所述中心圆盘框架上设置的安装孔。
优选的,六个所述曲杆的运动轨迹为所述传动机构所在圆的渐开线方向。
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模块与用于检测障碍物的红外感应模块相连,所述红外感应模块为E18-D80NK红外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模块与第一稳压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稳压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稳压模块与所述舵机控制板相连,所述舵机与第二电源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由上半球部分和下半球部分两部分组成,两者组合在一起为一个完整球形,从而可滚动快速前进,且机器人由两部分组成相互之间可以独立控制自身的自由度,而下半球部分通过舵机带动中心旋转机构转动一定就角度,从而带动与中心旋转机构相连的支撑腿伸出为机器人行走提供基础,一旦采用滚动前进模式只需要中心旋转机构反转带动支撑腿回缩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中中心旋转机构省去中心圆盘框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中中心圆盘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的结构模块框图。
图中:1-上半球部分、2-下半球部分、3-主控芯片模块、4-舵机控制板、5-舵机、6-中心旋转机、61-中心圆盘框架、611-安装孔、62-曲杆、63-主动齿轮、64-从动齿轮、7-红外感应模块、8-第一稳压模块、9-第二稳压模块、10-第二电源模块、11-第一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包括上半球部分1和下半球部分2,上半球部分1与下半球部分2组合为一个完整球形,上半球部分1内设置有主控芯片模块3、与主控芯片模块3相连的舵机5控制板4,舵机5控制板4的信号端与设置在上半球部分1内的舵机5的启动端相连,下半球部分2包括与舵机5相连的中心旋转机6、与中心旋转机6构相连的六条支撑腿,支撑腿图上未示出,中心旋转机6构正转或反转带动六条支撑腿伸出或收起。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由上半球部分1和下半球部分2两部分组成,两者组合在一起为一个完整球形,从而可滚动快速前进,且机器人由两部分组成相互之间可以独立控制自身的自由度,而下半球部分2通过舵机5带动中心旋转机6构转动一定就角度,从而带动与中心旋转机6构相连的支撑腿伸出为机器人行走提供基础,一旦采用滚动前进模式只需要中心旋转机6构反转带动支撑腿回缩即可。
上述的中心旋转机6构包括中心圆盘框架61、设置在中心圆盘框架61内且与舵机5传动轴相连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分别相连的六个曲杆62,该曲杆62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相应支撑腿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与舵机5传动轴相连的主动齿轮63、环绕主动齿轮63一周均匀分布且与主动齿轮63啮合的六个从动齿轮64,六个从动齿轮64的齿面分别与相应曲杆62连接,六个从动齿轮64的齿轮轴穿过中心圆盘框架61上设置的安装孔611,六个曲杆62的运动轨迹为传动机构所在圆的渐开线方向。
上述的主控芯片模块3与用于检测障碍物的红外感应模块7相连,红外感应模块7为E18-D80NK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使用光电元件进行检测,先发出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电元件将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进行检测或解码,一般分为三部分,发射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前方障碍物探测,从而规避障碍物,防止因碰撞对机器人造成的损害。
上述的主控芯片模块3与第一稳压模块8相连,第一稳压模块8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11和第二稳压模块9相连,第二稳压模块9与舵机5控制板4相连,舵机5与第二电源模块10相连。第二电源模块10选用一块5200mah电压为11.1v的锂电池为舵机5供电,第一电源模块用一块1500mah电压7.4v的锂电池为控制器供电,第一电源模块通过第一稳压模块8和第二稳压模块9分别变压为6v与5v。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蜘蛛机器人包括上半球部分和下半球部分,所述上半球部分与所述下半球部分组合为一个完整球形,所述上半球部分内设置有主控芯片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相连的舵机控制板,舵机控制板的信号端与设置在所述上半球部分内的舵机的启动端相连,所述下半球部分包括与所述舵机相连的中心旋转机、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相连的六条支撑腿,所述中心旋转机构正转或反转带动所述六条支撑腿伸出或收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包括中心圆盘框架、设置在中心圆盘框架内且与舵机传动轴相连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分别相连的六个曲杆,该曲杆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相应所述支撑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舵机传动轴相连的主动齿轮、环绕所述主动齿轮一周均匀分布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六个从动齿轮,六个从动齿轮的齿面分别与相应所述曲杆连接,六个所述从动齿轮的齿轮轴穿过所述中心圆盘框架上设置的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曲杆的运动轨迹为所述传动机构所在圆的渐开线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与用于检测障碍物的红外感应模块相连,所述红外感应模块为E18-D80NK红外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与第一稳压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稳压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稳压模块与所述舵机控制板相连,所述舵机与第二电源模块相连。
CN201620546071.6U 2016-06-06 2016-06-06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Active CN205661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6071.6U CN205661560U (zh) 2016-06-06 2016-06-06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6071.6U CN205661560U (zh) 2016-06-06 2016-06-06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1560U true CN205661560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5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6071.6U Active CN205661560U (zh) 2016-06-06 2016-06-06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15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179A (zh) * 2016-06-06 2016-08-31 厦门市星云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CN106864616A (zh) * 2017-02-27 2017-06-20 深圳源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六足变形机器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179A (zh) * 2016-06-06 2016-08-31 厦门市星云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CN106864616A (zh) * 2017-02-27 2017-06-20 深圳源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六足变形机器人
CN106864616B (zh) * 2017-02-27 2019-08-20 深圳源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六足变形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7509B (zh) 一种具有行走功能的球形机器人
CN101423075B (zh) 一种模块化的六自由度主动关节型双足步行机器人
CN202358215U (zh) 一种机械腿机构及四足步行器
CN108210189A (zh) 一种可电动助力行走与爬楼驱动装置
CN101121424B (zh) 多自由度的双足机器人下肢机构
CN201712689U (zh) 一种模块化的六自由度主动关节型双足步行机器人
CN205661560U (zh)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CN103171644B (zh) 仿生六轮腿全驱动行走机构
CN102068367A (zh) 下肢多训练模式康复机器人
CN103802621B (zh) 基于周转轮系的轮桨腿复合构型两栖机器人
CN102416986B (zh) 一种六足蚂蚁机器人
CN107963140A (zh) 智能寻迹爬楼载重清洁装置
CN202446736U (zh) 踏板直线移动式下肢运动训练装置
CN201952164U (zh) 摆杆式升降辊床
CN108146532A (zh) 仿生移动机器人装置
CN104512493A (zh) 一种齿轮传动对分上体节能被动行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05179A (zh) 基于单片机的球形蜘蛛机器人
CN208541488U (zh) 一种可电动助力行走与爬楼驱动装置
CN207670528U (zh) 仿生移动机器人装置
CN209551717U (zh) 一种仿生多足机器人
CN104742995B (zh) 多足移动机器人模块化的腿单元
CN103332256B (zh) 可锻炼身体的人力汽车
CN205554363U (zh) 一种六足仿生机器人
CN104163216B (zh) 步行机器人
CN106184448A (zh) 一种基于巴斯噶蜗线非圆齿轮驱动的单腿跳跃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4

Address after: Room 1888, No. 2 building D26 Xiangan District Hongxiang road Xiamen 361000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oyic robot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a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Hongxiang Road No. 1888 six floor No. 2 building room H

Patentee before: Xiamen Xingyunru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