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131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1317U
CN205661317U CN201620520738.5U CN201620520738U CN205661317U CN 205661317 U CN205661317 U CN 205661317U CN 201620520738 U CN201620520738 U CN 201620520738U CN 205661317 U CN205661317 U CN 205661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utomobile
processor
new
charging system
intelligent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207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207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1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1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13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系统,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繁琐、土地面积占用大、充电设备严重匮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机械手臂、驱动机械手臂运动的驱动机构和设于机械手臂上的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相匹配的电源接口;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第一处理器、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一存储单元、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传感器单元、与第一通讯单元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和机械手臂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简化充电流程,自主智能化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系统,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的普及,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污染越来越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更多人的出行方式,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要越来越大,而现有的充电桩铺设占地面积大,铺设困难;因此,现有的充电桩的铺设速度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而且,由于在充电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插拔,需要现场的服务人员比较多,而在需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增多时,往往因为人手不够或充电设备有限而需要长久的等待,从而埋下交通拥堵的隐患,进一步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受到阻碍;而现有的各种燃油的汽车规模仍然很大,从而导致停车位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需要服务人员少、提供停车位利用率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机械手臂、驱动机械手臂运动的驱动机构和设于机械手臂上的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相匹配的电源接口;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第一处理器、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一存储单元、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传感器单元、与第一通讯单元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视频输入单元,所述视频输入单元安装在机械手臂上。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相连的第二存储单元、输入模块、第二通讯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第二通讯单元通讯连接第一通讯单元。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输入模块包括键盘输入单元和/或触摸屏单元;所述键盘输入单元和/或触摸屏单元分别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压力传感器和一个为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安装在机械手臂上。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欧米茄PX409-001GV。
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型号为夏普gp3y0d012红外测距传感器。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视频输入单元为微型摄像头。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通讯连接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和所述移动终端的云平台。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采用将机械手臂上装置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相匹配的电源接口;通过控制机械手臂的精准运动寻找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接口进行充电,从而实现智能化充电,减轻充电现场服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系统,将红外测距感应器和或微型摄像头置于机械手臂的电源接口处结合机械手臂自带的定位系统,通过红外测距感应器寻找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接口;通过微型摄像头将拍摄的充电接口的画面与预先存入的画面实时比对;通过机械手臂对运动位置的精准定位,三者相结合从而提高寻找定位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接口的成功率,当需要充电时,通过移动终端对是否充电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智能自主充电。
3、将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安装在常规的停车位上,可实现新能源汽车停靠在该停车位上时,通过移动终端控制是否进行充电操作,从而避免停车位缺乏与去充电站充电导致的长久等待以及可能遭遇的交通堵塞限行限号等不便。
4、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可实时将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上传至云平台备份;在云平台自动记录分析充电过程的信息,便于车主后续查询以及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及时检修;从而实现便捷智能的充电,缓和充电站需要办理各种手续的繁琐过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完整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应当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所述机械手臂及其驱动机构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均为现有技术。
所述机械手臂的工作原理:机械手臂主要由执行机构、控制系统以及位置检测装置等所组成。通过液压或电气等传动方式,来实现执行机构的相应部位发生规定要求的,有顺序,有运动轨迹,有一定速度和时间的动作。同时按其控制系统的信息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必要时可对机械手的动作进行监视,当动作有错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报警信号。位置检测装置随时将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并与设定的位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整,从而使执行机构以一定的精度达到设定位置。
执行机构包括机座、手部、手腕、手臂和立柱等部件。
机座是机械手臂的基础部分,机械手执行机构的各部件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机座上,故起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机械驱动中的任意一种,为使机构简化,又可提高控制精度,优选电气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电源接口固定在机械手臂的手部,将红外测距传感器或视频输入单元置于电源接口的正上方使用。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机械手臂、驱动机械手臂运动的驱动机构和设于机械手臂上的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相匹配的电源接口;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第一处理器、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一存储单元、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传感器单元、与第一通讯单元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相连的第二存储单元、输入模块、第二通讯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第二通讯单元通讯连接第一通讯单元。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处理器为CPU处理器如Intel Core i7-6700K等;第二处理器为CPU处理器,如联发科,型号为mt6797、mt6753等;mt6735等,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为闪存。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输入模块包括键盘输入单元和/或触摸屏单元;所述键盘输入单元和/或触摸屏单元分别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同时为WiFi通讯单元或蓝牙通讯单元或以太网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显示单元为LED显示屏或液晶显示屏。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传感器单元为六个,五个为压力传感器,一个为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安装在机械手臂上。
优选地,红外测距传感器置于电源接口的正上方。
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用于定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欧米茄PX409-001GV。
优选地,压力传感器至少为一个。
具体地,一个压力传感器设于停车位的中央即可满足要求,即可测定是否有车辆停靠;为增强测量的精确性,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五个;四个压力传感器设在停车位的四个角上,一个压力传感器设在停车位的中央,以便于测定是否有车辆停靠。
优选地,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为夏普gp3y0d012红外测距传感器。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通讯连接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和所述移动终端的云平台。
具体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云平台,所述第一通讯单元通讯连接云平台。
具体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云平台,所述第二通讯单元通讯连接云平台。
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a.首先,设置于停车位上的压力传感器对停车位上是否已经停靠新能源汽车进行感应,将压力信号通过压力传感器传至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分析;若相邻时刻的压力信号不发生变化,不进行任何动作;若相邻时刻的压力信号发生变化,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向移动终端的第二通讯单元发出确认信息,第二通讯单元通过第二处理器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对是否充电进行确认,然后将该信息通过第二通讯单元反馈第一处理器,若否,第一处理器不进行任何动作;若是,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外盖打开,转入步骤b;
b.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通讯单元接收到确认充电信号后,对驱动机构发出执行充电指令,驱动机构接收到执行充电指令后,启动驱动机构使机械手臂开始运动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进行扫描定位;
置于机械手臂上的红外测距传感器随着机械手臂的匀速运动实时将机械手臂每个时刻的位置信息和每个时刻与新能源汽车的距离信息传至第一处理器,储存在第一存储单元里;第一处理器对相邻两个时刻的距离数据进行求差,并将差值进行记录、储存;
c.机械手臂扫描完毕之后,第一处理器将差值进行分析,将差值数据密集发生变化的区域的开始和结束的机械手臂的位置信息发送至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机械手臂前端的电源接口至差值密集发生变化时的位置,将电源接口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进行对接;
d.充电完成后,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确认是否充电完成,同时将确认信息传至第一处理器,若否,不进行任何操作;若是,第一处理器向驱动机构发出充电完成指令,驱动机构带动机械手臂回复原始位置。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还包括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视频输入单元,所述视频输入单元安装在机械手臂上。
具体地,所述视频输入单元为微型摄像头。
采用摄像头和红外测距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来更好的实现精确的定位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接口;为了使摄像头轻便容易固定在机械手臂上,优选地,摄像头选用体型小巧的微型摄像头。
优选地,视频输入单元置于电源接口的正上方。
与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中的区别在于b步骤和c步骤:
b.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通讯单元接收到确认充电信号后,对驱动机构发出执行充电指令,驱动机构接收到执行充电指令后,启动驱动机构使机械手臂开始运动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进行扫描定位;
置于机械手臂上的红外测距传感器随着机械手臂的运动实时将机械手臂每个时刻的位置信息和每个时刻与新能源汽车的距离信息传至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对相邻两个时刻的距离数据进行求差,并对差值进行记录,同时机械手臂上的视频输入单元实时将画面信息传至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处理器与第一储存器中预先存入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的画面进行对比;
c.机械手臂扫描完毕之后,第一处理器对差值和画面进行分析,将差值密集发生变化时并且在此期间内视频输入单元拍摄的画面与预先存入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的画面相一致时的机械手臂的位置信息和发送至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机械手臂前端的电源接口至差值密集发生变化时的相应位置同时开启视频输入单元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的实时画面进行对比,对比一致则将电源接口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进行对接;对比不一致,则重复c步骤,直至对比一致,将电源接口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进行对接,同时将第一存储单元中所有文件分类通过第一通讯单元上传至云平台备份,在充电完成后,云平台通过第二通讯单元将整个的充电过程的信息,以及产生的相关的客户账单信息通过移动终端传给用户;当系统故障时,将故障信息发送至维修人员处,从而及时维修。
其余部分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以上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即可充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机械手臂、驱动机械手臂运动的驱动机构和设于机械手臂上的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相匹配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与驱动机构相电连接的第一处理器、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一存储单元、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传感器单元、与第一通讯单元相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接的视频输入单元,所述视频输入单元安装在机械手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相连的第二存储单元、输入模块、第二通讯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第二通讯单元通讯连接第一通讯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键盘输入单元和/或触摸屏单元;所述键盘输入单元和/或触摸屏单元分别与第二处理器相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压力传感器和一个为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安装在机械手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欧米茄PX409-001GV。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型号为夏普gp3y0d012红外测距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通讯连接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和所述移动终端的云平台。
CN201620520738.5U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61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0738.5U CN205661317U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0738.5U CN205661317U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1317U true CN205661317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5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2073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61317U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1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2448A (zh) * 2016-05-31 2016-08-24 张正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2448A (zh) * 2016-05-31 2016-08-24 张正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7492B (zh) 一种家用智能机器人系统
CN108885459A (zh) 导航方法、导航系统、移动控制系统及移动机器人
CN101947788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
CN10588244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CN106054895A (zh) 智能营业厅机器人及其室内行走偏航自动校正方法
CN109431381A (zh) 机器人的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6346487A (zh) 交互式vr沙盘展示机器人
CN106798550A (zh) 一种医院导诊机器人
CN206210122U (zh) 一种辅助寻车的导向系统
CN20485622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向移动平台控制系统
CN110116414A (zh) 一种4s店智能综合服务机器人及其系统
CN209273449U (zh) 一种服务型机器人
CN109756489A (zh) 一种高效物联网用户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8328166A (zh) 一种垃圾桶及控制方法
CN202582585U (zh) 一种室内多用途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
CN105867226B (zh) 野外生物探测与预警系统
Haque et al. A novel design of gesture and voice controlled solar-powered smart wheel chair with obstacle detection
CN20566131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CN205942440U (zh) 智能营业厅机器人
CN108230729A (zh) 车位感应装置
CN106325306B (zh) 一种机器人的摄像头总成装置及其拍摄与跟踪方法
AU2019333044B2 (en) Assisted creation of video rules via scene analysis
CN109547476A (zh) 一种自发电户外移动身份识别系统
CN107194108A (zh) 基于微型群机器人的智能交通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
US20210278845A1 (en) Optimizing A Navigation Path of a Robot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