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7342U - 一种竖接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竖接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7342U
CN205657342U CN201620437728.5U CN201620437728U CN205657342U CN 205657342 U CN205657342 U CN 205657342U CN 201620437728 U CN201620437728 U CN 201620437728U CN 205657342 U CN205657342 U CN 205657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tank wall
vertical joint
joint case
copp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377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清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GIC DESIGN AND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GIC DESIGN AND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GIC DESIGN AND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GIC DESIGN AND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377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7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7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7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接箱,用于电能的分配、控制、防护和监测,其包括:起分配和连接作用的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壁,和设于所述第一箱壁上的连接组件;起负载连接的作用的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壁,和设于所述第二箱壁上的插接组件;所述第二箱体通过所述插接组件插接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上,与所述连接组件电连接,适用于室内空间狭小、阻挡物多的安装环境,且具有制作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廉和安全性高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竖接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安装施工难度大的场合使用的制作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廉和安全性高的竖接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装饰行业,重工业及其它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中小型及高低压配电箱和配电柜的种类很多,安装部位也有需求性各自不同。
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室内空间狭小、阻挡物多的安装环境,传统的配电箱有T接箱、派接箱、穿刺线夹和开口绞接的方式。
其中T接箱和派接箱体质过大,对安装空间较小的地方无法实现安装;穿刺线夹在用电量大的工作环境中其接口容易发热,安全性能不高;开口绞接方式,接口不牢固,容易发热。
综上,T接箱和派接箱体积较大,需要现场具备足够的安装空间,穿刺线夹虽然适用于一些小安装环境,但又不能实现一些现场要求使用的功能,且安全性不高,所以均不能满足这一安装环境,对施工安装难度很大。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适应空间狭小、阻挡物多的安装环境的竖接箱,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配电箱不适用这一安装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竖接箱,用于电能的分配、控制、防护和监测,包括:起分配和连接作用的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壁,和设于所述第一箱壁上的连接组件;起负载连接的作用的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壁,和设于所述第二箱壁上的插接组件;
所述第二箱体通过所述插接组件插接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上,与所述连接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底板,设于第一底板上的固定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绝缘隔离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离架上的第一铜排,所述第一铜排包括用作电能输入的第一接线端和输出的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之间的所述第一铜排上设有连接负载的负载分支口,所述负载分支口通过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插口固定件固定。
所述第一箱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线槽进线孔,所述第一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箱壁内顶部的所述线槽进线孔一侧,所述第二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箱壁内底部的所述线槽进线孔一侧。
所述负载分支口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铜排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箱体还包括敷设腔,所述敷设腔由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箱壁的内壁之间的预留的空间所形成。
所述第一箱体还包括金属支架,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金属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箱壁上。
所述金属支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敷设腔的大小的螺纹件。
所述插接组件包括第二底板,用于与所述负载分支口插接的插接件,用于固定所述插接件的第二绝缘隔离架,以及与所述插接件相连的第二铜排。
所述第二箱体还包括控制器件、防护器件和监测器件,用于对负载输出端的保护。
所述第二铜排和所述第一铜排包括经热塑管绝缘处理的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由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组成,在安装的过程中,与现有技术多采用横向安装的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由于由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组成,并且所述第二箱体是插接在所述第一箱体上的,所以可采用竖向安装,以方便在空间狭小的环境中亦能便捷地接线,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箱体插接与所述第一箱体上,用于负载的连接,第一箱体用于母线的连接,插接式的安装极大的满足的空间狭小的环境中安装要求,占据的空间更小,同时也降低了施工难度。
优选方案中,插接组件采用铜排(第一铜排)的连接方式,第二箱体通过负载分支口与第一铜排插接式\嵌入式连接,可使接口不易发热、牢靠,其安全性比现有比现有技术中的穿刺线夹和开口绞接的方式高,可以替代母线槽,在第一铜排的两端上下设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连接时电缆分支无需在中间开口,直接切断电缆接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上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顶部和底部的箱壁上均开设有设置线槽的线槽进线孔,以方便设置线槽,完成连接组件的上下接线。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箱体中设有敷设腔,可以对电缆进行敷设,与现有的母线槽相比的话,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敷设腔的敷设的成本要低的多,可以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通过一金属支架安装在第一箱体中,可使整个连接组件的安装更为牢靠。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支架具有用于调节所述敷设腔的大小的螺纹件,以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对敷设的电缆所要的腔室大小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组件通过插接件与所述负载分支口进行连接,同时第二箱体中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选择配置,满足不同配置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竖接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一箱体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连接组件与竖接箱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二箱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二箱体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竖接箱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竖接箱线槽插孔示意图。
10-第一箱体,20-第二箱体,30-缆线或电缆。
101-第一箱壁,102-连接组件,103-线槽进线孔,104-敷设腔。
1021-第一底板,1022-固定架,1023-第一接线端,1024-插口固定件,1025-负载分支口,1026-第一铜排,1027-第二接线端,1028-第一绝缘隔离架,1029-金属支架。
201-第二箱壁,202-插接组件,203-电源指示灯,204-智能电力监控仪表,205-分合把手,206-智能保护器,207-塑壳空气开关。
2021-第二底板,2022-第二绝缘隔离架,2023-插接件,2024-第二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照以下附图,将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一种竖接箱,用于电能的分配、控制、防护和监测,一般常规配电箱是矩形状横向安装,本实施例的竖接箱是条形状竖向安装,可实现上下两头接线,本实施例中为例的楼层为五层,上是进线,下是出线,需要连到下一层;由下一层再接到下一层。
该竖接箱包括:第一箱体10,起分配和连接作用,其包括第一箱壁101,和设于所述第一箱壁101上的连接组件102;第二箱体20,起负载连接的作用,其包括第二箱壁201,和设于所述第二箱壁201上的插接组件202;
所述第二箱体20通过所述插接组件202插接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10上,与所述连接组件102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20插接式安装,可以替代T接箱、派接箱、穿刺线夹和开口绞接的传统连接方式,适用于室内空间狭小、阻挡物多的安装环境,可以降低施工难度。
第一箱体10的所述连接组件102包括第一底板1021,设于第一底板1021上的固定架1022,设于所述固定架1022上的第一绝缘隔离架1028,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离架1028上的第一铜排1026,所述第一铜排1026包括用作电能输入的第一接线端1023和输出的第二接线端1027,所述第一接线端1023和所述第二接线端1027之间的所述第一铜排1026上设有连接负载的负载分支口1025,所述负载分支口1025通过设于所述第一底板1021上的插口固定件1024固定。
同时,所述第一箱壁1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线槽进线孔103,所述第一接线端1023位于所述第一箱壁101内顶部的所述线槽进线孔103一侧,所述第二接线端1027位于所述第一箱壁101内底部的所述线槽进线孔103一侧。
所以第一箱体10可以将缆线30从顶部或者底部接至连接组件102的第一接线端1023和第二接线端1027上,作为母线的输入和输出,固定架1022上的第一绝缘隔离架1028为树脂材料,第一铜排1026采用了镀膜工艺,排设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离架1028上,所述负载分支口1025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铜排1026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铜排1026和所述负载分支口1025的数量五个,分别对应连接缆线N、缆线A、缆线B、缆线C和缆线PE。
为了可以降低成本,本实施例采用在所述第一箱体10设置有敷设腔104,所述敷设腔104由所述连接组件102与所述第一箱壁101的内壁之间的预留的空间所形成,缆线30可以从敷设腔104中穿过,不必再设置母线槽,施工难度更低。
所述第一箱体10还包括金属支架1029,所述连接组件102通过所述金属支架1029设于所述第一箱壁101上,所述金属支架1029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敷设腔104的大小的螺纹件,在第一箱体10内部上下加装两条可调节金属支架1029,金属支架1029的底部电缆30可以从此穿过,可以根据电缆30的大小来决定底部的空间,再将连接组件102紧固在支架上。
第二箱体20中设置的所述插接组件202包括第二底板2021,用于与所述负载分支口1025插接的插接件2023,用于固定所述插接件2023的第二绝缘隔离架2022,以及与所述插接件2023相连的第二铜排2024,其中第二绝缘隔离架2022为树脂材料,上对应的开设有与所述负载分支口1025对应的五个插孔,所述插接件2023通过五个插孔相互之间绝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铜排2024和所述第一铜排1026包括经热塑管绝缘处理的绝缘层,以满足绝缘要求,提高安全性。
所述第二箱体20还包括控制器件、防护器件和监测器件,用于对负载输出端的保护,其中控制器件为负载开关,防护器件为智能保护器206,监控器件为电源指示灯203和智能电力监控仪表204。
第二箱体20上设有箱体活动外门,在箱体活动外门上设有负载开关的分合把手205,本实施例中,所述负载开关为塑壳空气开关207,可根据用电量大小的需求来决定开关的规格,负载开关固定在第二底板2021上。
所述插接件2023可以根据负载的大小来决定插接件2023的规格大小,树脂材质的第二绝缘隔离架2022通过嵌入第二底板2021中实现与第二箱体20的固定。
智能保护器206安装在负载开关的输出端的下方,且固定在第二底板2021上,保护器的功能是根据使用要求来决定,保护器的功能有,缺相保护,过压保护等。
智能电力监控仪表204,功能有,电流及电压检测,负载的平衡性,用电量的计量,消防火灾联动信号输入,开关量输出,火灾时可以切断总电源,输出远程监视。
本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配置:
高端配置:可以满足负载输出端的保护,智能电力监控仪表204,RS485输出远程监视,本地监测,消防联动,用电量的计量,电源指示等。
低端配置:为了节约成本可以不需要这些功能,如负载输出端的保护,智能电力监控仪表204,RS485输出远程监视,本地监测,消防联动,用电量的计量,电源指示等。
第一铜排1026的规格选取以某项目实际运用数据为例,该项目的办公楼电加热系统,每层分为两个区域总共五层施工;一个为南区另一个为北区,各做一套系统,以一套系统里面的一层楼用电量来计算,已知道南区的在冬季最大用电量为40千瓦(KW)换算出=40000瓦(W)本系统是三相五线制电压为380伏(V)计算电流;I=P/(1.732×U×cosφ×η)=40000/(1.732×380×0.85×0.9)=79.445(A)(取80A),再用80A乘以5层楼,取最大电流为400A,则第一铜排1026选用规格为=50×4mm2=200mm2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竖接箱,其施工安装的过程如下:
该配电箱结构分为两大部份组成,为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20,第一箱体10固定牢固后与线槽连接;线槽连接完成后敷设电缆30,电缆30敷设完成再接线,再用第二箱体20的插接件2023对准第一箱体10的负载分支口1025插入,再用螺丝把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固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以上描述做出众多变通是可能的,所以实施例和附图仅是用来描述一个或多个特定实施方式。
尽管已经描述和叙述了被看作本实用新型的示范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可以对其作出各种改变和替换,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另外,可以做出许多修改以将特定情况适配到本实用新型的教义,而不会脱离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中心概念。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在此披露的特定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可能还包括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实施例及其等同物。

Claims (10)

1.一种竖接箱,用于电能的分配、控制、防护和监测,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分配和连接作用的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壁,和设于所述第一箱壁上的连接组件;起负载连接的作用的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壁,和设于所述第二箱壁上的插接组件;
所述第二箱体通过所述插接组件插接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上,与所述连接组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底板,设于第一底板上的固定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绝缘隔离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离架上的第一铜排,所述第一铜排包括用作电能输入的第一接线端和输出的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之间的所述第一铜排上设有连接负载的负载分支口,所述负载分支口通过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插口固定件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线槽进线孔,所述第一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箱壁内顶部的所述线槽进线孔一侧,所述第二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箱壁内底部的所述线槽进线孔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支口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铜排的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还包括敷设腔,所述敷设腔由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箱壁的内壁之间的预留的空间所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竖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还包括金属支架,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金属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箱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竖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敷设腔的大小的螺纹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包括第二底板,用于与所述负载分支口插接的插接件,用于固定所述插接件的第二绝缘隔离架,以及与所述插接件相连的第二铜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竖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还包括控制器件、防护器件和监测器件,用于对负载输出端的保护。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竖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排和所述第一铜排包括经热塑管绝缘处理的绝缘层。
CN201620437728.5U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竖接箱 Active CN205657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7728.5U CN205657342U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竖接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7728.5U CN205657342U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竖接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7342U true CN205657342U (zh) 2016-10-19

Family

ID=57402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37728.5U Active CN205657342U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竖接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7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252666B2 (en) The electric power connecting kit
US7192289B2 (en) Module with interconnected male power input receptacle, female power output receptable and female load receptable
US20210164227A1 (en) Modular pre-wired dwelling panel design
US201502636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lug and play electrical wiring harness for the connection of a solar system to existing electrical wiring of a building
CN205657342U (zh) 一种竖接箱
CN104682297A (zh) 建筑室内强电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7098354U (zh) 一种就地化端子箱
CN206180272U (zh)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CN202633719U (zh) 输配电设备的抽屉转接装置
KR101205337B1 (ko) 공동주택의 절연형 분전함
US9692218B2 (en) Multi-purpose conduit plate
US11264787B2 (en) Load center
CN210621997U (zh) 一种预埋电线的装配式墙体
CN105871712A (zh) 一种家庭多媒体光电网关盒和网络中心盒及其安装结构
JP2012235595A (ja) 配線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DE2822883A1 (de) Steckbare stromfuehrungsschiene
KR100993099B1 (ko) 전력 재분배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건축 시설물 내 분전설비
CN205935799U (zh) 立体式机房
US20110249420A1 (en) Window mounted electrical outlet system
CN2242531Y (zh) 一户一表专用接线盒
CN205911628U (zh) 一种防沿电缆进水的配电柜
CN207732372U (zh) 一种楼宇多通道综合布线装置
US20240097419A1 (en) Power cable system prefabricated in a building structure
CN210119684U (zh) 用于吊顶电器的接线扩展结构
US2677010A (en) Electric wiring of build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