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3788U - 一种防风拉线地锚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风拉线地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3788U
CN205653788U CN201620466112.0U CN201620466112U CN205653788U CN 205653788 U CN205653788 U CN 205653788U CN 201620466112 U CN201620466112 U CN 201620466112U CN 205653788 U CN205653788 U CN 205653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ylinder
radix saposhnikoviae
guy anchor
drill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661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毅
刘石
谭金
张楚
黄杨珏
徐广文
周伊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661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3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3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3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拉线地锚,包括:套筒,套装在所述套筒内、且在一端设有钻头的钻杆,套装在所述套筒内使用、以将所述套筒和所述钻杆推入地下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固定在所述套筒底端的多个拉线,用以固定地上设备的固定部;所述套筒的底端设有裂缝和刀口,所述套筒底端的内侧设有凸起。实际操作时,将套筒、钻杆和第一柱体组装后即可使用,且不需要挖坑基或桩基,操作简单,降低了劳动成本;交替利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将套筒推入土中、直至将固定部以下的部分全部推入地下,最终只有固定部裸露于地表,故不会对地面的交通或农耕造成影响。该防风拉线地锚有效解决了现阶段防风拉线固定所带来的操作难、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风拉线地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拉线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风拉线地锚。
背景技术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台风和热带风暴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每年因风力而造成的危害,给配网架空线路的牢固性和供电的稳定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现阶段为了提高配网电杆的抗风能力,通常会以防风拉线的形式对电杆进行拉紧,再通过在地下埋设的拉线盘或拉线桩来固定防风拉线。
在实际中,当使用传统拉线盘来固定防风拉线时,需要在地面挖出足够大的坑基,该过程耗时、耗力、人工成本高;且拉线盘为混凝土浇筑的,重量较大,不易操作。若使用拉线桩来固定防风拉线,需要挖足够深的坑以埋设桩基,工作量较大;且因桩基笨重而不便运输;同时因桩基在地面的裸露部分较大,而影响正常的农耕和交通。
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改善防风拉线的固定形式,以便于安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拉线地锚,该装置有效解决了现阶段防风拉线固定所带来的操作难、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防风拉线地锚,包括:套筒,套装在所述套筒内、且在一端设有钻头的钻杆,套装在所述套筒内使用、以将所述套筒和所述钻杆推入地下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底端的外周面上、另一端在所述套筒的顶端汇聚到一起的多个拉线,设在多个所述拉线汇聚处、用以固定地上设备的固定部;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的直径;所述套筒的底端纵向设有多个裂缝,在所述钻杆和所述钻头之间设有沿所述钻头至所述钻杆方向逐渐扩大的变径部,所述套筒底端的内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变径部相配合,当所述变径部相对所述套筒向下位移时,所述变径部压迫所述凸起使所述套筒的底端向外扩张;所述第一柱体的长度与所述钻杆的长度之和为所述套筒的长度,所述第二柱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柱体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防风拉线地锚,所述钻头与所述钻杆通过螺纹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风拉线地锚,所述裂缝将所述套筒的底端分成多个膨胀部,所述套筒的底端设有多个使所述膨胀部呈尖角结构的刀口。
优选的,所述防风拉线地锚,所述固定部为拉环。
优选的,所述防风拉线地锚,所述第二柱体的长度与所述套筒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防风拉线地锚,所述套筒底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
凹槽。
优选的,所述防风拉线地锚,所述拉线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防风拉线地锚,所述裂缝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防风拉线地锚,所述拉线为四根。
优选的,所述防风拉线地锚,每两个所述裂缝之间设有三个所述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风拉线地锚,包括:套筒、钻杆、第一柱体、第二柱体、拉线、固定部;且所述套筒的底端纵向设有多个裂缝和刀口,所述套筒底端的内侧设有凸起。实际操作时,将套筒、钻杆和第一柱体组装后即可使用,操作简单;且不需要挖坑基或桩基,节省了操作时间,降低了劳动成本;交替利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将套筒推入土中、直至将固定部以下的部分全部推入地下,因最终只有固定部裸露于地表,故不会对地面的交通或农耕造成影响。该防风拉线地锚有效解决了现阶段防风拉线固定所带来的操作难、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防风拉线地锚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防风拉线地锚的套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防风拉线地锚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防风拉线地锚的钻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防风拉线地锚的钻头示意图。
图1-图5中:
盖板—1、套筒—2、钻杆—3、钻头—4、裂缝—5、刀口—6、凹槽—7、凸起—8、拉线—9、拉环—10、第一柱体—11、第二柱体—12、变径部—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防风拉线地锚,该装置有效解决了现阶段防风拉线固定所带来的操作难、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主要包括:套筒2、钻杆3、第一柱体11、第二柱体12、拉线9、固定部。其中钻杆3套装在套筒2内使用,且其一端设有钻头4;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2套装在套筒2中使用、以将套筒2和钻杆3推入地下,且在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盖板1,该盖板1的直径大于套筒2的直径;拉线9设有多个,一端固定在套筒2底端的外周面上,另一端在套筒2的顶端汇聚到一起,且在多个拉线9的汇聚处设有用于固定地上设备的固定部;在套筒2的底端纵向设有多个裂缝5,在钻杆3和钻头4之间设有沿钻头4至钻杆3方向逐渐扩大的变径部13,套筒2底端的内侧设有凸起8;且凸起8与变径部13相配合,当变径部13相对套筒2向下位移时,会压迫凸起8使套筒2的底端向外扩张;且第一柱体11的长度与钻杆3的长度之和为套筒2的长度,第二柱体12的长度大于第一柱体11的长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在实际使用时其操作步骤为:
首先,将待固定的设备固定在地锚的固定部上,将钻杆3套装在套筒2内、使钻杆3设有钻头4的一端与套筒2设有裂缝5的一端同向,再将第一柱体11套装在套管2内、使其盖板1裸露在外,因第一柱体11的长度与钻杆3的长度之和为套筒2的长度,故此时第一柱体11的底端与钻杆3的顶端接触。
其次,利用工具敲击第一柱体11的盖板,将套筒2连同钻杆3一起推入地下、至套筒2裸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到达一定长度,通常情况下该长度在15cm-25cm之间。该过程中套筒2会和钻杆3同步进入土中。
再次,将第一柱体11取出、将第二柱体12套装在套筒2内,继续敲击第二柱体12的盖板1、直至第二柱体的盖板1与套筒2的顶端齐平。该过程中因第二柱体12比第一柱体11长、故在第二柱体12套装在套筒2内时其盖板1高于套筒2的顶端,此时在敲击第二柱体12的盖板1时只有钻杆3继续入土而套筒2保持不变。而在钻杆3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因触及套筒2内壁的凸起8,而使套筒2的底端因受力而撑开。
再次,将第二柱体12取出、将第一柱体11套装在套筒2内,继续敲击第一柱体11的盖板1,直至第一柱体11的底部触及钻杆3的顶部为止。该过程中,因作用于第一柱体11的敲击力只传递给套筒2,故此时套筒2继续入土,并因受土壤的反作用力其底端继续外扩,使承土面积增大。在套筒2下降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本地锚入土的深度,且在套筒2的底端被撑开的过程中因承土的面积的增加、故可提高抗拉拔能力。
重复使用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2,直至只有固定部裸露在地面为止。此操作简单方便,免去了挖坑基和桩基的过程,节省了时间和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只有固定部裸露于地表,故不会对地面的交通或农耕造成影响。该防风拉线地锚有效解决了现阶段防风拉线固定所带来的操作难、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套筒2的底端指的是防风拉线地锚安装好后远离地面的一端,套筒2的顶端指的是靠近地面的一端。具体请参见图1、图3和图4。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其钻头4与钻杆3是通过螺纹相连接的。该连接方式方便钻头4的拆装,且在不使用时方便该防风拉线地锚的存放。具体请参见图4和图5。
进一步,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裂缝5将套筒2的底端分成多个膨胀部,且在套筒2的底端设有使膨胀部呈尖角结构的刀口6。该设计可以使套筒在入土的过程中更容易、使操作人员更省力。具体请参见图1和图2。
进一步,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其固定部为拉环10。多个拉线9最终在套筒2的顶部汇聚到一起,且汇聚处设有固定设备的拉环10。具体请参见图1。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为了更好的控制套筒2入土的深度,可以设置第二柱体12的长度跟套筒2的长度相同。具体请参见图3。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套筒底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的凹槽7。该凹槽7的存在,使套筒2在被钻杆3撑开的过程中因受集中应力更容易外扩,增加其承土面积,提高该防风拉线地锚的抗拉拔能力。具体请参见图3。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拉线9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形式固定在套筒2的底端。使拉环10在受到拉力作用时将该力传至套筒2底端,增加底端的外扩程度,以提高防风拉线地锚的抗拉拔能力。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套筒2的底部外周面上纵向设置有的裂缝5个数可以为2、3、4、5个或其他,套筒2底端固定的拉线9个数可以为2、3、4、5个或其他。在其既能达到一定的承土面积、又能保证其牢固性的前提下,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个数均为四个。具体请参见图1和图2。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风拉线地锚,每两个裂缝5之间可以设的凹槽7个数为1、2、3个或其他,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个数均为三个。具体请参见图1和图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2),套装在所述套筒(2)内、且在一端设有钻头(4)的钻杆(3),套装在所述套筒(2)内使用、以将所述套筒(2)和所述钻杆(3)推入地下的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2),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2)底端的外周面上、另一端在所述套筒(2)的顶端汇聚到一起的多个拉线(9),设在多个所述拉线(9)汇聚处、用以固定地上设备的固定部;所述第一柱体(11)和所述第二柱体(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盖板(1),所述盖板(1)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2)的直径;所述套筒(2)的底端纵向设有多个裂缝(5),在所述钻杆(3)和所述钻头(4)之间设有沿所述钻头(4)至所述钻杆(3)方向逐渐扩大的变径部(13),所述套筒(2)底端的内侧设有凸起(8);所述凸起(8)与所述变径部(13)相配合,当所述变径部(13)相对所述套筒(2)向下位移时,所述变径部(13)压迫所述凸起(8)使所述套筒(2)的底端向外扩张;所述第一柱体(11)的长度与所述钻杆(3)的长度之和为所述套筒(2)的长度,所述第二柱体(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柱体(11)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4)与所述钻杆(3)通过螺纹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5)将所述套筒(2)的底端分成多个膨胀部,所述套筒(2)的底端设有多个使所述膨胀部呈尖角结构的刀口(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拉环(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12)的长度与所述套筒(2)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底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凹槽(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9)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套筒(2)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5)为四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9)为四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风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裂缝(5)之间设有三个所述凹槽(7)。
CN201620466112.0U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防风拉线地锚 Active CN205653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6112.0U CN205653788U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防风拉线地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6112.0U CN205653788U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防风拉线地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3788U true CN205653788U (zh) 2016-10-19

Family

ID=5740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66112.0U Active CN205653788U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防风拉线地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37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2275A (zh) * 2018-08-23 2019-01-08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抓地力强的拉线地锚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2275A (zh) * 2018-08-23 2019-01-08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抓地力强的拉线地锚
CN109162275B (zh) * 2018-08-23 2020-06-23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抓地力强的拉线地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4238U (zh)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锚杆
CN103447579B (zh) 一种集画线、钻孔、紧固螺杆于一体的组合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3570331U (zh) 矿用自锁锚杆
CN205653788U (zh) 一种防风拉线地锚
CN103452306A (zh) 一种采用锚固法预埋墙体拉结筋工具式模板
CN103166135B (zh) 一种多功能操作工具
CN110439353A (zh) 一种水泥电线杆防倾倒的架设施工方法
CN203462748U (zh) 一种采用锚固法预埋墙体拉结筋工具式模板
CN207062946U (zh) 内胀式免注浆可回收锚索
CN202363777U (zh) 一种多功能操作工具
CN203270575U (zh) 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破除复合脱松装置
CN201817809U (zh) 一种潜孔锤与全套管钻机组合的机械
CN105002904B (zh) 端部扩大型抗浮锚杆的安装施工方法
CN210507386U (zh) 一种开口式孔隙水压力计埋设辅助装置
CN206971257U (zh) 一种山区拉盘锚杆复合基础
CN203741837U (zh) 地锚
CN209959268U (zh) 一种煤矿锚杆钻孔深度限位装置
CN203947474U (zh) 一种抗压便携式地锚
CN214372500U (zh) 一种可回收的水土保持测钎
CN206256444U (zh) 一种高效率的大直径锚杆连接套
CN208266866U (zh) 一种抗风稳固型拉线地锚
CN110387865A (zh) 一种开口式孔隙水压力计埋设辅助装置
CN203213120U (zh) 水下灌注混凝土导管与钻杆连接头
CN111155531A (zh) 可调节循环利用吊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672540U (zh) 一种简易多功能线缆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9

Address after: 510655, No. fifth, No. 146-150, Whampoa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ergy technolog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510080 Dongfeng East Road, Dongfeng, Guangdong, Gu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8

Patentee befor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01-503, annex building, Huaye building, No.1-3 Chuimao new street, Xihua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55 5th floor, no.146-150, Huangpu Avenue Middle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