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5707U -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5707U
CN205645707U CN201620419661.2U CN201620419661U CN205645707U CN 205645707 U CN205645707 U CN 205645707U CN 201620419661 U CN201620419661 U CN 201620419661U CN 205645707 U CN205645707 U CN 205645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moving contact
bus
stati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96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磊
张强
苏文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RUI (BEIJING) INVESTEMENT ADMINISTRA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RUI (BEIJING) INVESTEMENT ADMINIST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RUI (BEIJING) INVESTEMENT ADMINISTR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RUI (BEIJING) INVESTEMENT ADMINIST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196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5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5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5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万能式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和安装在绝缘外壳内部的静触头和动触头,其中:绝缘外壳包括:基座,基座用于安装动触头;底板,底板用于安装静触头;腔室,腔室由基座和底板连接构成,并且用于容纳动触头和静触头;与静触头连接的静触头母线和与动触头连接的动触头母线均有一部分通过底板延伸到绝缘外壳的外部;并且,底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于上部的第一底板和设置于下部的第二底板,动触头母线由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伸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万能式断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动触头母线尺寸超出底板孔口尺寸时,底板与基座、动触头母线无法组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背景技术
万能式断路器是低压配电设备中常用的断路器,是一种保护电器。
随着电力工程对电源要求的提高,对用于电路保护开关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化、高性能、模块化是空气断路器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国内外相关厂家,争相推出承载能力更大、体积更小、更加智能化的新型空气断路器。但是,空气断路器在工作状态下保持持续通过电流,由于断路器导电部分是有一定电阻的,因此在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线损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断路器和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所以现在断路器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各个厂家都想尽办法控制温升,即控制断路器温升已经成为各个厂家追逐的目标。
目前主要是依靠同时增加断路器各相的空间体积的办法,这样会使整个断路器产品体积增加,显得傻、大、笨、粗,使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发明内容
目前,在一些较新型号的断路器中,动静触头母线直接延伸到断路器绝缘外壳外部,延伸部直接充当外接线端子与客户使用的外接母排连接,或者延伸部直接充当插刀与抽屉电连接装置连接。但是断路器中由于动静触头系统需要安装在断路器绝缘外壳内部,动触头安装在基座上以后,底板上的孔口要能穿过动触头母线并套在上面,并且互感器要套在动触头母线上用于测量,因此动静触头母线的宽度、高度、厚度、中心距均不能大于断路器底板上的孔口结构,同时也不能大于互感器上的孔口结构。总之,断路器动静触头母线导体的尺寸受到了限制、其截面积受到了严格限制,导致截面积过小、电阻过大、载流能差,同时可以起到散热作用的外接母排和抽屉电连接装置的散热空间受到了严格限制,导致断路器呈现体积大、重量重、材料消耗多、成本高昂、经济效益差等缺点。
在另一些较新型号的断路器中,动静触头母线不延伸或少量延伸到断路器绝缘外壳外部,使用另外一个零件与动静触头母线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通过转接来导通电流(即后安装的零件充当上述动静触头母线延伸部的作用)。这个后安装的零件一般被称为插刀或外接线端子,当这个后安装的零件与抽屉电连接装置连接时,被称为插刀;当这个后安装的零件与外接母线连接时,被称为外接线端子。这种后安装零件的方式避免了底板、互感器套过母线安装时,母线在断路器绝缘外壳外的延伸部宽度受限制的问题,可以使插刀或外接线端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但是这种断路器也存一些问题,如:插刀或外接线端子一般是通过螺钉与母线连接,这样在他们之间就产生了接触电阻,从而增加了断路器的回路电阻、影响了断路器的载流能力;插刀或外接线端子一般是通过螺钉与母线连接,接触面之间必须严格压紧接触,当由于零件表面质量、安装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接触不良时,会造成接触电阻急剧增加、断路器温升急剧增高,酿成电气危险事故;插刀或外接线端子与母线分成了两个零件,结构复杂、其加工方式变得相当复杂,产品生产成本也会相应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万能式断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动触头母线尺寸超出底板孔口尺寸时,底板与基座、动触头母线无法组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万能式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和安装在绝缘外壳内部的静触头和动触头,其中:绝缘外壳包括:基座,基座用于安装动触头;底板,底板用于安装静触头;腔室,腔室由基座和底板连接构成,并且用于容纳动触头和静触头;与静触头连接的静触头母线和与动触头连接的动触头母线均有一部分通过底板延伸到绝缘外壳的外部;并且,底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于上部的第一底板和设置于下部的第二底板,动触头母线由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动触头母线通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配合面上对应于动触头母线的位置处设置的凹部拼接构成的孔口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中至少有一者设置于基座的底面或侧壁上,并置于基座与动触头母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第一底板为一体结构或者由多个第一底板单元拼接组成,第二底板为一体结构或者由多个第二底板单元拼接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包括互感器,互感器位于腔室内并置于动触头的底部,且互感器穿过所述动触头母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互感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所述动触头母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基座和底板的配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凸起和凹槽在所述万能式断路器的前后方向上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配合面上设有配合间隙,所述配合间隙内设有密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动触头母线包括动母线本体和动连接头,动母线本体穿过底板并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动连接头伸出所述绝缘壳体,动连接头的尺寸大于动母线本体;静触头母线包括静母线本体和静连接头,静母线本体穿过底板并设置于腔室内,静连接头伸出所述绝缘壳体,静连接头的尺寸大于所述静母线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动母线本体和动连接头为一体结构或者分体结构,静母线本体和静连接头为一体结构或者分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动触头母线包括动母线本体和动连接头,动母线本体穿过底板并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动连接头伸出绝缘壳体。
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万能式断路器,由于其底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于上部的第一底板和设置于下部的第二底板,使与动触头连接的动触头母线可以由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伸出,因此,动触头母线的尺寸无需考虑底板孔口的尺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动触头母线尺寸超出底板孔口尺寸时,底板与基座、动触头母线无法组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2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底板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底板的示意图;
图5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触头母线的示意图;
图5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静触头接触系统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静触头母线的示意图;
图7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7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底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触头母线的示意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触头母线的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触头母线的示意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触头母线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标示相同的元件,其中,1:基座;2:底板;21:第一底板;22:第二底板;23:凹槽;24:凸起;25:凹部;26:第二底板单元;27:第三底板;3:静触头;4:动触头;5:互感器;6:静触头母线;61:静母线本体;62:静连接头;63:静连接孔;7:动触头母线;71:动母线本体;72:动连接头;73:动连接孔;8:六角螺母;9: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A和图2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该万能式断路器,可以包括绝缘外壳和安装在该绝缘外壳内部的静触头3和动触头4,其中,该绝缘外壳包括基座1、底板2和腔室,该腔室由基座1和底板2连接构成,并且用于容纳动触头4和静触头3,使动触头4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静触头3固定安装于底板2上。
与该静触头3连接的静触头母线6和与该动触头连接的动触头母线7均有一部分通过该底板2延伸到该绝缘外壳的外部;并且,该底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于上部的第一底板21和设置于下部的第二底板22,该动触头母线7由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之间伸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中的该动触头母线7可以通过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的配合面上对应于该动触头母线7的位置处设置的凹部25拼接构成的孔口伸出。由于底板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于上部的第一底板21和设置于下部的第二底板22,使与动触头连接的动触头母线7可以由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之间伸出,因此,动触头母线7的尺寸无需考虑底板2孔口的尺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动触头母线7尺寸超出底板2孔口尺寸时,底板2与基座1、动触头母线7无法组装的问题。
在图1、图2A和图2B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中的腔室的数量为三个,该静触头3和动触头4的数量分别三个,并且静触头3和动触头4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对应的腔室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中的腔室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或者更多,该静触头3和动触头4的数量分别与腔室的数量相对应,并且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对于的腔室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中的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中至少有一者设置于该基座1的底面或侧壁上,并置于基座1与动触头母线7之间。在一个示例中,该断路器可以包括基座1、底板2、包括静触头3和静触头母线6的静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动触头母线7的动触头系统、操作机构、互感器、抽屉系统等,动触头可以设置在基座1上,静触头3可以设置在底板2上,例如,动触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基座1上,静触头3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底板2上。这里的动触头母线7和静触头母线6均有一部分导体延伸到绝缘外壳的外部。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底板21或第二底板22在安装到基座上时,第一底板21或第二底板22中至少有一者是从动触头母线7的下方或侧边插入到动触头母线7与基座1之间的空隙中,并安装到基座1上的。
并且,在一个采用的抽屉式断路器的示例中,动静触头母线6的延伸部可以直接充当插刀,用于与抽屉系统的电连接装置连接,无需单独的插刀与动静触头母线6连接,从而减少了接触环节的数量,进而减小了接触电阻,减小断路器发热,降低断路器温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采用固定式断路器,动静触头母线6的延伸部直接充当外接线端子,用于与客户外接母排连接,无需断路器内部动静触头母线6到外部接线之间的转接端子。从而减少了接触环节的数量,进而减小了接触电阻,减小断路器发热,降低断路器温升。
图9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触头母线7的示意图。图10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触头母线7的示意图。图1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触头母线7的示意图。图1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触头母线7的示意图;如图9至图12所示,在一个示例中,该动触头母线7可以包括动母线本体71和动连接头72,该动母线本体71可以穿过该底板并设置于该腔室内,该动连接头72可以伸出该绝缘壳体。在一个示例中,该动母线本体71和该动连接头72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在一个示例中,该静触头母线6可以包括静母线本体61和静连接头62,所述静母线本体61可以穿过该底板并设置于该腔室内,该静连接头62可以伸出该绝缘壳体。静母线本体61和静连接头6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这里的连接头可以在抽屉式断路器中充当外接线端子,在固定式断路器中从当插刀。在一个示例中,静触头母线6和动触头母线7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在一个示例中,动连接头72上可以设置有动连接孔73,静连接头62上可以设置有静连接孔63。
该断路器中还可以包括互感器,该互感器位于该腔室内并置于该动触头的底部,且该互感器穿过该动触头母线7。该互感器可以用于测量通过断路器的电流、电压、谐波等。在一个示例中,该断路器可以通过智能控制器进行控制,并且可以通过该互感器为智能控制器提供电源。在又一个示例中,该互感器上可以设有通孔,通孔的大小和形状的设置使互感器能够套在动触头母线7导体上,并置于在基座1和底板2构成的绝缘外壳内。通孔开口的形状可以是环形口,但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形状的开口也是可行的,例如方形口、菱形口等,开口的目的是能满足该动触头母线7能够穿过,显然,其他不同形状的开口也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因此互感器的最大外形不能大于绝缘外壳腔室,互感器的孔口结构不能小于动触头套接部分,该套接部分例如动触头母线7的动母线本体71。这里的断路器在受到相间距和断路器外形尺寸的限制下,互感器、绝缘外壳内动触头母线7和静触头母线6部分的宽度、高度、长度、厚度尺寸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间连接孔中心距也不能大于绝缘外壳腔室的相间连接孔中心距。但是动触头母线7和静触头母线6延伸到绝缘外壳外部的部分,即动连接头72的尺寸是可以扩展的,该尺寸包括宽度、高度、长度、厚度、长度以及相对的两个动静触头之间的相间连接孔中心距,以动触头母线7为例,对动连接头72的任何一尺寸进行扩展后,能够使动连接头72获得比动母线本体71更多的导电截面积、散热空间、连接导电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动触头母线7的导电截面积、散热空间和连接导电接触面积。
由于动触头母线7和静触头母线6的结构较相似,因此,可以基于动触头母线7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的动触头母线7延伸到绝缘外壳外部的部分或者全部,即动连接头72的部分结构或者全部结构,可以设置为至少在宽度、高度、长度、厚度、各个腔室动触头母线7的相间连接孔中心距中的一个方面不小于动触头母线7在绝缘外壳内部的部分,即动母线本体71;动连接头72的部分结构或者全部结构可以设置为至少在宽度、高度、长度、厚度、各个腔室动触头母线7的相间连接孔中心距中的一个方面不小于底板2上完整的孔口结构;动连接头72的部分结构或者全部结构可以设置为至少在宽度、高度、长度、厚度、各个腔室动静触头母线6的相间连接孔中心距中的一个方面不小于互感器上的通孔的尺寸。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横向延伸后的动连接头72和静连接头62的局部或者全部可以设有缺口,这些缺口可以增加各相之间动静触头母线6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从而提高断路器的绝缘性能和使断路器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
动连接头72和静连接头62各相之间的相间连接孔中心距比较动母线本体71和静母线本体61明显增加,这也改善了断路器外接母排和抽屉系统的散热条件,能够提高断路器的电流承载能力和降低断路器的温升。动连接头72和静连接头62各相连接孔之间的中心距的宽度的延伸使得动触头母线7和静触头母线6的导电横截面积加宽、电流承载能力增强、与外接母排或抽屉电连接装置的接触导电面积宽度增加,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断路器的温升、大大节约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的动触头母线7和静触头母线6可以用长条的型材加工而成,这种生产方式只需经过长条的型材截段、打孔、切槽等简单、少量的加工过程,过程简单、加工难度小、成本效益明显。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可以包括由有动触头母线7、软连接、接触片、触点等连接而成的动触头接触系统,例如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互感器上设有一个通孔例如方形通孔结构,焊接好后的动触头接触系统能够从接触片端穿过互感器上的方形通孔,并套在动触头母线7上,互感器上方孔型的宽度不小于动触头母线7套接部分的宽度,互感器上方形通孔的高度不小于从接触片端能够穿过的最小高度。因此动触头的组装过程如下:先将互感器从接触片端穿入,并将互感器套至动触头母线7部分上,然后再将动触头的其他零件与动触头母线7组装起来,并将整个动触头系统装配到基座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中的基座1和底板2的配合面上可以设有相互配合的凸起24和凹槽23。在一个示例中,这里的凸起24和凹槽23在该断路器的前后方向上过盈配合。该基座1与底板2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连接,例如可以在基座1内设置方螺母和六角螺母8,可以通过紧固螺钉9和六角螺母8连接,将基座1和底板2连接在一起构成该断路器的绝缘外壳。在一个示例中,基座1和底板2内部上可以设有延伸部,腔室可以通过基座1和底板2的延伸部连接到一起后进而在绝缘外壳的内部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这些独立的腔室之间是可以是密封和电气隔离的。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底板21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底板2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底板21的底部的内边缘处的局部可以设有凸台,第二底板22的顶部的外边缘处的局部可以设有凹槽23,在第一底板21的底部的内边缘处的局部凸台与第二底板22的顶部的外边缘处的局部凹槽23,形成重叠结构。在一个示例中,当第二底板22与基座1的连接螺钉拧紧压实状态下,第二底板22上部压接在基座1上,以确保第一底板21底部在绝缘腔室之间没有缝隙,从而保证腔室之间的绝缘,另一方面也从结构上避免了第一底板21中间靠下位置在没有螺钉压紧的情况下,发生翘曲。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断路器中可以将动触头安装在基座1上,静触头可以安装在第一底板21上,第一底板21与基座1连接,可以将第二底板22从动触头母线7的下方插入到动触头母线7较窄部分的空隙中,可以将第二底板22与基座1连接。这里的第一底板21可以从后向前直接放置到基座1和母线上并用螺钉连接固定,第二底板22可以是从下往上装推到预定位置并用螺钉连接固定到基座1上的。在一个示例中,设置在第一底板21上的与第二底板22相配合的部位可以是平面结构;设置在第二底板22上的与第一底板21相配合的部位可以是凸台,这些凸台之间形成凹部25,该凹部25的宽度和高度可以容纳动触头母线7安装到基座1上以后在此处的宽度,这里的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22拼组到基座1上之后,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22组成完整的底板,在第一底板21的平面与第二底板22的凹部25形成一个完整的孔口结构,安装到基座1的动触头母线7能够容纳在该孔口内,并且动触头母线7可以穿透该断路器的底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中的第一底板21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由多个第一底板单元拼接组成。该第二底板2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由多个第二底板单元26拼接组成。图7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底板22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A和图7B所示,该断路器的第二底板22可以多个部分组成,图中示出的第二底板22由分别设置于左、中、右的三块第二底板单元26拼接组成,每个第二底板单元26对应地与第一底板21拼接,并且第二底板单元26的安装位置分别对应于绝缘外壳的三个腔室。各个第二底板单元26上分别设有贯穿其与其他第二底板单元26连接处的安装面的圆孔。安装到基座1上时,左右两侧第二底板22的安装面与中间底板下部上设有的安装面重合,并且安装面设有的圆孔为同心圆,螺钉先后穿过左侧第二底板22圆孔和中间第二底板22圆孔与基座1连接,钉先后穿过右侧第二底板22圆孔和中间第二底板22圆孔与基座1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绝缘外壳。第二底板22在装配时,第二底板22中是从动触头母线7的下方或侧边插入到动触头母线7与基座1之间的空隙中,并安装到基座1上。
图8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万能式断路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断路器的底板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即由第一底板21、第二底板22、第三底板27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底板。动静触头母线6在底部内部的部分的宽度不大于底板上部和底板下部上的开槽宽度。安装时,静触头系统安装在底板中部上,动触头系统安装在基座1上;底板中部从基座1后方向前直接放置到基座1上,并用紧固螺钉9固定;底板下部中是从动触头母线7的下方或侧边插入到动触头母线7与基座1之间的空隙中,并安装到基座1上;底板上部中是从静触头母线6的上方或侧边插入到静触头母线6与基座1之间的空隙中,并安装到基座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是每一个绝缘外壳的独立腔室均有一个第一底板21、第二底板22、第三底板27,也可以是至少两个绝缘外壳的独立腔室共用一个第一底板21、第二底板22、第三底板27。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断路器中的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的配合面上可以设有配合间隙,该配合间隙内可以设有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可以为在配合间隙中设有或填充的弹性体、密封胶和垫片,用于提高腔室内部与外部的密封、绝缘以及腔室之间的密封、绝缘。
图5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静触头接触系统的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静触头母线6的示意图。如图5B和图6所示,这里的静触头母线6和动触头母线7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零件,也可以是更多个零件通过例如预先焊接、铆接或过盈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而成。这里的动触头母线7可以是由动母线本体71、动连接头72以及动触头预先连接而成。相应的静触头母线6也可以由静母线本体61、静连接头62以及静触头预先连接而成。
图5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静触头母线7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该断路器的动连接头的尺寸可以大于动母线本体;静连接头的尺寸可以大于静母线本体。在一个示例中,动连接头72、静连接头62的宽度不小于动母线本体71、静母线本体61的宽度,但动连接头72之间、静连接头62之间的相间连接孔中心距大于动母线本体71之间、静母线本体61之间的连接孔中心距,这样使得静触头母线6和动触头母线7在与外接母线或抽屉电连接装置连接时,外接母线或抽屉电连接装置的相间连接孔中心距大于绝缘外壳连接孔中心距,从而获得更大的散热空间、消耗较少的材料、产品体积也较小、成本更低廉、经济效益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应当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仅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例和等同配置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万能式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和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内部的静触头和动触头,其中:
所述绝缘外壳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用于安装所述动触头;
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安装所述静触头;
腔室,所述腔室由所述基座和底板连接构成,并且用于容纳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
与所述静触头连接的静触头母线和与所述动触头连接的动触头母线均有一部分通过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的外部;并且,
所述底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于上部的第一底板和设置于下部的第二底板,所述动触头母线由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所述动触头母线通过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配合面上对应于所述动触头母线的位置处设置的凹部拼接构成的孔口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中至少有一者设置于所述基座与动触头母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所述第一底板为一体结构或者由多个第一底板单元拼接组成,所述第二底板为一体结构或者由多个第二底板单元拼接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还包括互感器,所述互感器位于所述腔室内并置于所述动触头的底部,且所述互感器穿过所述动触头母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所述互感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所述动触头母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所述基座和底板的配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所述凸起和凹槽在所述万能式断路器的前后方向上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配合面上设有配合间隙,所述配合间隙内设有密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所述动触头母线包括动母线本体和动连接头,所述动母线本体穿过所述底板并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动连接头伸出所述绝缘壳体,所述动连接头的尺寸大于所述动母线本体;所述静触头母线包括静母线本体和静连接头,所述静母线本体穿过所述底板并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静连接头伸出所述绝缘壳体,所述静连接头的尺寸大于所述静母线本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万能式断路器,其中,动母线本体和动连接头为一体结构或者分体结构,静母线本体和静连接头为一体结构或者分体结构。
CN201620419661.2U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Active CN205645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9661.2U CN205645707U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9661.2U CN205645707U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5707U true CN205645707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57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9661.2U Active CN205645707U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570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026A (zh) * 2016-05-10 2016-07-13 首瑞(北京)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CN106971867A (zh) * 2017-05-24 2017-07-21 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动触头及断路器
CN106971926A (zh) * 2017-04-05 2017-07-21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串联静触头安装结构
CN109473321A (zh) * 2018-12-20 2019-03-15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断路器基座阶梯形拼接结构及拼接工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026A (zh) * 2016-05-10 2016-07-13 首瑞(北京)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CN106971926A (zh) * 2017-04-05 2017-07-21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串联静触头安装结构
CN106971867A (zh) * 2017-05-24 2017-07-21 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动触头及断路器
CN106971867B (zh) * 2017-05-24 2019-12-31 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动触头及断路器
CN109473321A (zh) * 2018-12-20 2019-03-15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断路器基座阶梯形拼接结构及拼接工艺
CN109473321B (zh) * 2018-12-20 2024-03-29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断路器基座阶梯形拼接结构及拼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45707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CN104637741A (zh) 塑壳断路器
CN105762026A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
JP2016529860A (ja) バスバーキット
CN204332855U (zh)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
CN204376000U (zh) 一种控制器的端子盖及控制器
CN206364337U (zh) 一种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
CN205789404U (zh) 一种散热式变压箱
CN208143200U (zh) 开关模块以及多通道无触点开关装置
CN205692876U (zh)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CN206639762U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断路器
CN210110673U (zh) 一种抽屉式断路器用带三位置触点的端子排结构
CN106847604A (zh) 动端出线座及使用该动端出线座的固封极柱
CN209388972U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端子绝缘改良结构
CN113012998A (zh) 智慧物联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03339078U (zh) 具有连接排的直流断路器
CN207652045U (zh) 开放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模块
CN208015206U (zh) 一种三相一体式触头盒
CN205692875U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07199494U (zh) Pcb隔离板组件和开关
CN208061991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06163445U (zh) 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外壳
CN208315482U (zh) 断路器结构以及新型断路器
CN210052990U (zh) 用于低压开关母线搭接的模组
CN203522004U (zh) 正装断路器配三工位隔离开关的柜体机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