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0451U - 一种接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20451U
CN205620451U CN201620407110.4U CN201620407110U CN205620451U CN 205620451 U CN205620451 U CN 205620451U CN 201620407110 U CN201620407110 U CN 201620407110U CN 205620451 U CN205620451 U CN 205620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heet
conducting strip
termination
bending part
firm ba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071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UN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UN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UN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UN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071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20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20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204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换表插件和接线盒,所述换表插件包括导电金属片,所述导电金属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导电片;所述接线盒设置有若干对呈对称设置的双簧触片组,所述双簧触片组包括形状相同的上铜片和下铜片,所述导电片依次插入所述上铜片和所述下铜片,所述上铜片和下铜片设置有用于防止铜片形变的支撑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装置,其优点在于双簧触片组不易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复合型智能终端接线盒安装于变电站计量屏柜中,顶部端子与计费关口电能表相连;底部端子与变电站二次计量回路相连,传递电压、电流信号,中间为与插头连接的复合插座;一体式智能现场校验插头的后部通过普通电缆连接至现校装置,插头插入至接线盒时完成电压、电流回路的转换;安全型换表插头插入至接线盒时与接线盒中的触片接触,来自二次计量回路中的电压电流信号直接经过触片流向三相关口电能表,从而完成电压、电流回路的转换。
目前,市面上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220465859.6的中国专利一种复合型智能终端接线装置,由复合型智能终端接线盒、一体式智能现场校验插头和安全型换表插头组成;复合型智能终端接线盒中共有10组双簧触片构成;每组触片的上下两部分均处于导通状态,上、下两铜片通过电压短接线并联,并传递至现校装置的电压输入端子,同时先后顶开前、后双簧片结构。
但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安全型换表插头插入经常抽插于接线盒,作用于接线盒中双簧片,因此非常容易导致双簧片弹性复位能力减弱,甚至失效,从而使得这个复合型智能终端接线装置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装置,其优点在于双簧触片组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换表插件和接线盒,所述换表插件包括导电金属片,所述导电金属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导电片;所述接线盒设置有若干对呈对称设置的双簧触片组,所述双簧触片组包括形状相同的上铜片和下铜片,所述导电片依次插入所述上铜片和所述下铜片,所述上铜片和下铜片设置有用于防止铜片形变的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的设置能够使得上铜片和下铜片每次在导电片抽插操作后,发生形变的上铜片和下铜片能够借助支撑件自动复位,使得上铜片和下铜片不易发生弹性疲劳,以致失去复位能力,因此支撑件的设置有效增加了上铜片和下铜片以及整个接线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铜片包括折弯部,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折弯部的外表面抵接,所述支撑件抵接于所述折弯部的内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弯部的设置使得铜片具有一定弧面,弧面对导电片具有引导的作用,使得导电片插入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弯部呈U型设置,所述间隔件设置有供导电片插入的引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折弯部设置成U型能够使得上铜片和下铜片本身充分利用结构特性,具有良好的形变恢复能力;引向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导电片更准确更快速的插接到位,与此同时,引向槽因凹陷而形成两侧高于中间部位,因此也起到了良好的隔弧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包括弹性复位部,所述弹性复位部与所述折弯部的内表面抵接,所述弹性复位部呈U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上设置的弹性复位部与铜片上的折弯部作用相同,使得铜片在向支撑件施压时,产生形变后通过弹性复位部获得良好的复位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表插件包括罩体和固定底座,所述导电片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用于所述导电片穿过的通孔和用于隔开该对导电片的间隔件,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间隔件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能够一定程度上隔开两导电片,导电金属片在通电的情况下,两片导电片具有相向运动的趋势,间隔件的设置能够强行使得两导电片分隔设置,有效避免两导电片因瞬时通电而发生的短路现象,以及能够有效地避免爬电情况,此外,通电情况下两导电片相当于夹紧间隔件,因此间隔件的设置既能避免故障电路的发生又能够使得导电金属片与固定底座连接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背向所述导电片的一侧设置有一对固定片,所述导电片和所述固定片错位设置,所述固定片设置有接线孔,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加固底座,所述加固底座与所述固定片同侧设置,所述加固底座与所述固定底座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片和所述固定片错位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导电金属片的整体结构强度,加固底座的设置能够对导电金属片上的固定片起到固定作用,使得导电金属片与固定底座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底座间隔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卡槽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底座上的卡槽与固定片对应设置,使得固定片固定卡接于卡槽,从而起到固定导电金属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底座间隔设置有卡接凸块,所述卡槽由相邻卡接凸块形成,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凸块与所述卡接口扣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凸块与卡接口的配合相当于夹紧导电金属片的两侧能够使得加固底座和固定底座紧密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隔件背向罩体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凸块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避免两导电片背向罩体的一端在使用插入时出现爬电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外连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连接口的设置使得外连接设备连接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折弯部的设置使得铜片具有一定弧面,弧面对导电片具有引导的作用,使得导电片插入时更加方便。支撑件上设置的弹性复位部与铜片上的折弯部作用相同,使得铜片在向支撑件施压时,产生形变后通过弹性复位部获得良好的复位能力。支撑件的设置能够使得上铜片和下铜片每次在导电片抽插操作后,发生形变的上铜片和下铜片能够借助支撑件自动复位,使得上铜片和下铜片不易发生弹性疲劳,以致失去复位能力,因此支撑件的设置有效增加了上铜片和下铜片以及整个接线装置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由于上铜片、下铜片、支撑件本身均具有一定的形变恢复能力,因此在受到压力的时候能够借助折弯部、弹性复位部给予施压物体一定的反作用力,因此能够使得上铜片、下铜片与导电片连接更加紧密,接触效果更好;阻挡凸块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避免两导电片背向罩体的一端在使用插入时出现爬电的情况。引向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导电片更准确更快速的插接到位,与此同时,引向槽因凹陷而形成两侧高于中间部位,因此也起到了良好的隔弧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 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换表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导电片;12、固定片;121、接线孔;2、换表插件;21、罩体;22、固定底座;221、通孔;222、间隔件;2221、阻挡凸块;2222、引向槽;223、卡接口;224、容腔;225、外连接口;226、连接孔;23、加固底座;231、卡槽;232、卡接凸块;3、接线盒;4、双簧触片组;41、上铜片;42、下铜片;43、折弯部;5、支撑件;51、弹性复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换表插件2和接线盒3,
如图2所示,所述接线盒3设置有若干对呈对称设置的双簧触片组4,所述双簧触片组4包括形状相同的上铜片41和下铜片42,所述导电片11插入依次与所述上铜片41和所述下铜片42接触,所述上铜片41和下铜片42设置有用于防止铜片形变的支撑件5。所述上铜片41包括折弯部43,所述导电片11与所述折弯部43的外表面抵接,所述支撑件5抵接于所述折弯部43的内表面。所述折弯部43呈U型设置,所述支撑件5包括弹性复位部51,所述弹性复位部51与所述折弯部43的内表面抵接,所述弹性复位部51呈U型设置。其中,所述上铜片41和所述下铜片42采用磷铜制成,所述支撑件5采用锰钢制成,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生产成本。
如图3所示,所述换表插件2包括导电金属片,所述导电金属片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一侧设置有呈对称设置的导电片11;所述换表插件2包括罩体21和固定底座22,所述固定底座22设置有用于所述导电片11穿过的通孔221和用于隔开该对导电片11的间隔件222,所述通孔221位于所述间隔件222的两侧。所述间隔件222设置有供导电片11插入的引向槽2222,所述间隔件222背向罩体21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凸块2221。所述基座1背向所述导电片11的一侧设置有一对固定片12,所述导电片11和所述固定片12错位设置,所述固定片12设置有接线孔121,所述固定底座22设置有加固底座23,所述加固底座23与所述固定片12均设置于基座1的一侧,所述加固底座23与所述固定底座22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固底座23间隔设置有卡槽231,所述固定片12与所述卡槽231卡接。所述加固底座23间隔设置有卡接凸块232,所述卡槽231由相邻卡接凸块232形成,所述固定底座22设置有卡接口223,所述卡接凸块232与所述卡接口223扣合。所述固定底座22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基座1和所述加固底座23的容腔224。所述罩体21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外连接口225。
换表插件2组装步骤;将导电片11插入通孔221,导电片11穿过通孔221时会顺着引向槽2222引导滑移至与阻挡凸块2221抵接为止,此时,盖上加固底座23,最后将罩体21与固定底座22连接即可。
操作过程:当换表插件2未插入接线盒3时,导电片11未接触双簧触片组4,对称设置的两片上铜片41其折弯部43相贴,对称设置的两片下铜片42其折弯部43相贴;
如图2所示,当换表插件2插入双簧触片组4时,即导电片11先与一对上铜片41接触,产生撑开两片上铜片41的作用力,由于上铜片41具有折弯部43,因此上铜片41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两片上铜片41借助各自的折弯部43实现反向运动,此时上铜片41会挤压同侧的支撑件5,由于弹性复位部51呈U型设置,因此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发生形变,从而让步于上铜片41,当导电片11完全撑开两片上铜片41时,同理与下铜片42接触;
当换表插件2拔出双簧触片组4时,首先与下铜片42解除抵接关系,下铜片42与同侧的支撑件5一同释放弹性势能,在下铜片42复位时,支撑件5的复位能够有助于同侧下铜片42更好的复位。
与此同时由于上铜片41、下铜片42、支撑件5本身均具有一定的形变恢复能力,因此在受到压力的时候能够借助折弯部43、弹性复位部51给予施压物体一定的反作用力,因此能够使得上铜片41、下铜片42与导电片11连接更加紧密,接触效果更好。所述卡接口223设置为通透孔。将卡接口223设置成通透孔样式,能够使得加固底座23和固定底座22扣接更加到位、牢固。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设置的方式为直接在上铜片41、下铜片42上加强筋,此处不作详细说明。

Claims (10)

1.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换表插件(2)和接线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表插件(2)包括导电金属片,所述导电金属片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一侧设置有导电片(11);
所述接线盒(3)设置有若干对呈对称设置的双簧触片组(4),所述双簧触片组(4)包括形状相同的上铜片(41)和下铜片(42),所述导电片(11)依次插入所述上铜片(41)和所述下铜片(42),所述上铜片(41)和下铜片(42)设置有用于防止铜片形变的支撑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铜片(41)包括折弯部(43),所述导电片(11)与所述折弯部(43)的外表面抵接,所述支撑件(5)抵接于所述折弯部(43)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43)呈U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包括弹性复位部(51),所述弹性复位部(51)与所述折弯部(43)的内表面抵接,所述弹性复位部(51)呈U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表插件(2)包括罩体(21)和固定底座(22),所述导电片(11)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固定底座(22)设置有用于所述导电片(11)穿过的通孔(221)和用于隔开该对导电片(11)的间隔件(222),所述通孔(221)位于所述间隔件(222)的两侧,所述间隔件(222)设置有供导电片(11)插入的引向槽(2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背向所述导电片(11)的一侧设置有一对固定片(12),所述导电片(11)和所述固定片(12)错位设置,所述固定片(12)设置有接线孔(121),所述固定底座(22)设置有加固底座(23),所述加固底座(23)与所述固定片(12)同侧设置,所述加固底座(23)与所述固定底座(22)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底座(23)间隔设置有卡槽(231),所述固定片(12)与所述卡槽(231)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底座(23)间隔设置有卡接凸块(232),所述卡槽(231)由相邻卡接凸块(232)形成,所述固定底座(22)设置有卡接口(223),所述卡接凸块(232)与所述卡接口(223)扣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222)背向罩体(21)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凸块(22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1)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外连接口(225)。
CN201620407110.4U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接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20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7110.4U CN205620451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接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7110.4U CN205620451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接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20451U true CN205620451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2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071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20451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接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204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3634A (zh) * 2018-10-11 2019-03-19 吴建敏 一种窗帘自动打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3634A (zh) * 2018-10-11 2019-03-19 吴建敏 一种窗帘自动打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8723U (zh) 电连接器
CN205882048U (zh) 一种导电排、接线端子及电池模块
CN205960252U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05620451U (zh) 一种接线装置
CN201054455Y (zh) 插脚
CN110783776A (zh) 一种高速信号传输连接器
CN202662868U (zh) 一种双排焊接式连接器
CN207149756U (zh) 连接器
CN204205100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2940422U (zh) 电路转接装置及使用该电路转接装置的电子机箱
CN208489409U (zh) 一种用于电能表rs485通信的插头
CN206322905U (zh) 一种插拔电能表不断电的转换器组件
CN214706310U (zh) 带插头插入侦测开关的rj45连接器
CN220873943U (zh) 一种具有单双排通用结构的电脑连接器
CN204992040U (zh) 电线快接插头
CN208062297U (zh) 一种idc连接器端子及idc连接器
CN209417106U (zh) 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
CN218123846U (zh) 一种组合连接式电子线束
CN202906000U (zh) 一种采用排线连接的连接器接头
CN219086287U (zh) 一种多端子连接插座
CN203386949U (zh) 新型卡夹式电源连接插头
CN218632581U (zh) 一种集成控制模组
CN212872826U (zh) 一种dc/dc电源模块的测试夹具
CN220753337U (zh) 一种模块式接线端子
CN218829590U (zh) 一种电源模块、电源装置及超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