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9963U - 应力应变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力应变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9963U
CN205619963U CN201620341259.7U CN201620341259U CN205619963U CN 205619963 U CN205619963 U CN 205619963U CN 201620341259 U CN201620341259 U CN 201620341259U CN 205619963 U CN205619963 U CN 205619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
detection device
ess
stress
acceptance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412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彬
李东涛
袁耀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3412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9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9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99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包括:试触部;应力接收部,与试触部相连接以接受从试触部传来的振动;检测部,与应力接收部相连接以检测应力接收部的应变应力。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降低了空调器管路振动检测繁琐的问题,使用该应力应变检测装置有效减少人工布点的操作,有效地缩减了检测时间和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应力应变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力应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系统中管路甚多,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管路容易发生振动。管路振动会严重影响管路的使用质量,管路振动量过大会出现管路震裂,造成空调器系统泄漏等质量问题。现有的管路检测振动的应力应变仪,虽已在行业内广泛使用,但测试管路振动量的环节较为繁琐,如布置检测热电偶、连接采集器等,加大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力应变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管路振动量检测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包括:试触部;应力接收部,与试触部相连接以接受从试触部传来的振动;检测部,与应力接收部相连接以检测应力接收部的应变应力。
进一步地,应力接收部包括变形管,变形管与试触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试触部包括接触棒,变形管与接触棒相连接。
进一步地,接触棒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棒和第二接触棒,变形管的管体连接在第一接触棒和第二接触棒之间。
进一步地,变形管包括波纹管。
进一步地,应力应变检测装置还包括:壳体,应力接收部和检测部设置于壳体内。
进一步地,检测部包括:应变片,设置于变形管的表面上;传感接收器,设置于壳体内并与应变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传感接收器为两个,两个传感接收器相对地设置于变形管的两侧。
进一步地,应变片为多个,多个应变片均布地设置于变形管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试触部的一端位于壳体内,试触部的另一端穿出壳体并向外延伸。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包括试触部、应力接收部和检测部。应力接收部与试触部相连接以接受从试触部传来的振动。检测部与应力接收部相连接以检测应 力接收部的应变应力。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降低了空调器管路振动检测繁琐的问题,使用该应力应变检测装置有效减少人工布点的操作,有效地缩减了检测时间和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试触部;20、应力接收部;30、检测部;31、传感接收器;4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力应变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试触部10、应力接收部20和检测部30。应力接收部20与试触部10相连接以接受从试触部10传来的振动。检测部30与应力接收部20相连接以检测应力接收部20的应变应力。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该装置有效地降低了空调器管路振动检测繁琐的问题,使用该应力应变检测装置有效减少人工布点的操作,有效地缩减了检测时间和提高了检测效率。空调器系统运行时,利用该装置的试触部10与空调器管路的振动部相接触,管路的振动将导致试触部10的振动而带动应力接收部20振动,通过检测部30检测应力接收部20的应变应力即可判断管路应力应变是否合格。
其中,应力接收部20包括变形管,变形管与试触部10相连接。这样设置使得通过检测部30检测变形管的应力应变来判断可判断管路应力应变是否合格。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进行通过检测变形管的应力应变的情况间接的去判断空调器管路的应力应变是否合格。该种检测方式简便,操作性强。
如图1所示,试触部10包括接触棒,变形管与接触棒相连接。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将空调器系统的管路振动传送至应力接收部20以便于检测。
请再参照图1所示,接触棒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棒和第二接触棒,变形管的管体连接在第一接触棒和第二接触棒之间。这样设置使得变形管能够有效的接受来自接触棒的振动。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地,变形管包括波纹管。这样设置使得波纹管能够将从接触棒传送过来的振动通过波纹管发生形变而完全的体现出来,进一步地增加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力应变检测装置还包括壳体40。应力接收部20和检测部30设置于壳体40内。这样设置能够增加应力应变检测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检测部30包括应变片和传感接收器31。应变片设置于变形管的表面上。传感接收器31设置于壳体40内并与应变片电连接。空调器系统运行时,利用应力应变检测装置的接触棒与振动的管路相接触,振动的管路引起接触棒的振动从而引起波纹管表面的应变片产生的形变电阻的变化,再根据应力应变数据传感接收器31换算成数值,通过直接读取数值来判断管路应力应变是否合格。
如图1所示,传感接收器31为两个,两个传感接收器31相对地设置于变形管的两侧。这样设置能够检测到变形管上更宽的形变范围,以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变片(图中未示出)为多个,多个应变片均布地设置于变形管的表面上。这样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检测变形管便面上更多的形变表面,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可信。
应变是指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发生的变化。应力是指物体受外力而产生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在所考察的截面某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由于空调器运行时,压缩机或管路内部流体等的流动,产生在一定振幅下循环振动的管路。通过使用此种便携式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的接触棒与振动管路相接触,从而引起接触棒的循环振动。此振动传递到接触棒后端的形变管,形变管产生内部的挠度变形,而形变管表面永久性的粘贴有多处应变片,应变片可将构件的应变变化转换成电阻变化,传感接收器31内部模块就将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在把转换成的电压或电流再进一步放大转换相对应的应变数值,通过直接读取数值来判断管路应力应变是否合格。使用该应力应变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检测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触部(10);
应力接收部(20),与所述试触部(10)相连接以接受从所述试触部(10)传来的振动;
检测部(30),与所述应力接收部(20)相连接以检测所述应力接收部(20)的应变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接收部(20)包括变形管,所述变形管与所述试触部(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触部(10)包括接触棒,所述变形管与所述接触棒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棒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棒和第二接触棒,所述变形管的管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棒和所述第二接触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管包括波纹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应变检测装置还包括:
壳体(40),所述应力接收部(20)和所述检测部(30)设置于所述壳体(4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30)包括:
应变片,设置于所述变形管的表面上;
传感接收器(31),设置于所述壳体(40)内并与所述应变片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接收器(31)为两个,两个所述传感接收器(31)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变形管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应变片均布地设置于所述变形管的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力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触部(10)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40)内,所述试触部(10)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40)并向外延伸。
CN201620341259.7U 2016-04-20 2016-04-20 应力应变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9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1259.7U CN205619963U (zh) 2016-04-20 2016-04-20 应力应变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1259.7U CN205619963U (zh) 2016-04-20 2016-04-20 应力应变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9963U true CN205619963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27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4125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9963U (zh) 2016-04-20 2016-04-20 应力应变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9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3404Y (zh) 混凝土变形测试装置
CN103389195B (zh) 一种用于模态测试中的无附加刚度的激振杆
CN107884174A (zh) 一种抗压检测装置
CN104964877B (zh) 一种刚度测试装置及系统
CN201716378U (zh) 一种便携式综合测试仪
CN103499329B (zh) 橡胶压缩试件径向变形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5619963U (zh) 应力应变检测装置
CN201000322Y (zh) 一种柔性材料的直径检测装置
CN103743508A (zh) 扭转力矩测试系统及其扭矩传感器装置
CN106289584A (zh) 一种新型压力检测设备
CN106153227A (zh) 基于光照强度测量的应力与应变检测装置
CN203534742U (zh) 一体化抽油机井光杆轴向力及扭矩传感器
CN202216683U (zh) 一种管材环刚度检测中内径变形测量装置
CN205014967U (zh) 一种小孔检测仪
CN101963534A (zh) 拉力试验系统及其骨架密封圈压入及脱出力的试验方法
CN106091915B (zh) 微距感知传感器、感知微距变化的装置及微距检测方法
CN209690051U (zh) 一种管路弹性元件声学状态在线监测装置
CN206410951U (zh) 产品设计用材料强度测试装置
CN207074103U (zh) 一种气泵气密性测试器
CN206930501U (zh) 一种压缩空气成份检测采样装置
CN206321661U (zh) 一种加速度传感器
CN204374154U (zh) 一种无损探伤超声探头万向节托盘
CN204027765U (zh) 移动力矩测试台的静态力矩检测装置
CN104422477A (zh) 一种芯片检测装置
CN108267252A (zh) 减振器残余应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