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5724U - 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5724U
CN205615724U CN201620428587.0U CN201620428587U CN205615724U CN 205615724 U CN205615724 U CN 205615724U CN 201620428587 U CN201620428587 U CN 201620428587U CN 205615724 U CN205615724 U CN 205615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t launcher
fire
rocket
suspension bracket
under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285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占科
魏辰
宋笔锋
安伟刚
宣建林
黄拓
薛鲲岳
常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hree w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285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5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5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57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火箭筒吊架有两层,分别通过夹块固定在所述起落架上。各火箭筒分别挂在位于各火箭筒吊架下表面的发射导轮上。所述起落架为一体式框架结构。该起落架由吊挂架和一对支撑架组成。所述一对支撑架固定在该吊挂架下表面两侧。所述方形的吊挂架中,上边框的下表面与下边框的下表面均为火箭筒吊架的安装面。所述的一对支撑架亦用圆形空心铝管焊接而成。该支撑架呈外八字固定在所述吊挂架下表面两侧。本实用新型位于无人飞行器盖板底部,并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下底板上,搭载火箭筒气溶胶灭火弹用于高层建筑火场扑救,能够有效延迟燃烧速率,为人员争取较长的逃生时间。

Description

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消防灭火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无人机消防的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的灭火是消防领域的三大世界难题之一,尤其是100m以上高层,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手段。传统的云梯一般城市的配备高度是50-100米,而目前的高层建筑多在100-300米,即使配备高强度水压泵,也难以控制百米以上超高层火势的蔓延。
相比传统的水灭火系统,气溶胶灭火正逐渐成为消防灭火的趋势。气溶胶灭火以负催化、破坏燃烧反应链的原理灭火,在控制火源的情况下逐步全淹没式灭火,使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疏散逃生。气溶胶以固态形式存放,自身不具有挥发性,不存在泄露问题,具有较长的保存年限。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逐渐应用于消防领域中。无人机平台可以飞行500m以上,能够覆盖绝大部分高层建筑。此外,由于无人机具有反应快速,不受高层及狭小空间限制的优点,将无人机技术与消防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避免消防人员伤亡,是高层建筑外部消防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的无人机消防领域的专利研究对象多应用于无人机室外消防,以森林消防为主,例如在公开号为CN202871010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双波段无线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在公开号为CN101650866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火灾检测系统及其火灾检测方法,在公开号为CN104616419A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天地空一体化森林火灾余火监测方法;此外,专利多停留在监测警报和侦查识别阶段,很少涉及到火灾扑救上,实际应用效果欠佳。在申请号为201610121004.4的发明创造中,提出了一种用于无人机消防的灭火弹发射装置,该装置将弹射筒的两端分别安放在第一挂架和第二挂架上。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弹射筒内底部。弹板装入所述弹射筒内并位于压缩弹簧的外端。弹板圆周上的一对耳轴分别嵌装在所述弹射筒圆周上的第一弹射槽和第二弹射槽内。在第二挂架的上固定有舵机架。触发机构的两个触发杆分别挂在一对耳轴上,能够用于200层建筑的火场扑救。但由于该装置是机械结构,发射的灭火弹水平弹射距离取决于弹簧的弹性模量以及压缩距离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弹射距离较短,在10m左右,当火势较大时,热浪造成旋翼机难以定点悬停于窗外。并且,此装置搭载的气溶胶灭火弹数量较少,一般为1-3个,实用性较差。
本发明将无人机技术和气溶胶灭火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消防的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一)能够解决传统云梯无法应用于高层建筑灭火的缺陷,消防灭火楼层高度达到500m及以上;
(二)采用火箭筒发射装置,利用火药助推作用,发射筒离开无人机时初速度可达40m/s及以上,水平弹射距离大大增强,能够达到40m及以上,满足实际现实需要。
(三)可搭载的气溶胶灭火弹数量大大增加,本发明能够搭载8个发射筒,每个发射筒内可装入4颗气溶胶灭火弹。一次运载灭火能力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层建筑无人机灭火弹射距离短,单次搭载灭火弹数量少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本发明包括无人飞行器的起落架、夹块、火箭筒吊架、火箭筒、发射导轮。所述火箭筒吊架有两层,分别通过夹块固定在所述起落架上。各火箭筒分别挂在位于各火箭筒吊架下表面的发射导轮上。所述起落架为一体式框架结构。该起落架由吊挂架和一对支撑架组成。所述一对支撑架固定在该吊挂架下表面两侧。所述方形的吊挂架中,上边框的下表面与下边框的下表面均为火箭筒吊架的安装面。所述的一对支撑架亦用圆形空心铝管焊接而成。该支撑架呈外八字固定在所述吊挂架下表面两侧。
所述火箭筒的头部为锥形体结构,尾部外表面周向方向上平均分布四个安定翼。在各火箭筒内部分别装有四个气溶胶灭火弹以及火药助推剂,助推剂外侧设置有火药引线。在火箭筒内部,周向地设置有弹簧挡板。
所述火箭筒吊架有两层,各层均由四条滑道和多根连接杆组成;所述各滑道之间相互平行;各滑道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使所述火箭筒吊架呈格状。在各滑道的下表面均安装有发射导轮。装配时,通过夹块将两层火箭筒吊架分别悬挂在所述起落架的吊挂架上。每个火箭筒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固定有发射导轮。
所述夹块为块状,在各夹块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有贯通该表面宽度方向的半圆形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对称设有四个连接孔。使用时,将同为一组的两个夹块表面的半圆形通槽对接,形成圆形孔。起落架杆穿过上下半圆形通槽组成的圆形孔,通过将上下一组夹块的四个连接孔中穿入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从而将夹块、起落架、火箭筒吊架三者连接起来。
所述发射导轮结构由滚轮和滚轮支架组成。所述的滚轮支架上部为滚轮架,在该滚轮架两侧内壁上分别有滚轮轴孔,用于安装一对滚轮;所述分别位于滚轮架两侧内壁上的滚轮轴孔同轴。所述导轮支架下部下表面的几何中心有与火箭筒筒体连接的挂杆,将所述挂杆的顶端与火箭筒筒体焊接固连。安装时,两个滚轮卡装在所述滑道两侧表面的导槽中。
所述滑道的横截面为上下排列的双“工”字形,其中下部分的“工”字形用作火箭筒发射的滑轨轨道,上部分的“工”字形用以滑轨轨道与上层格状吊架的连接。
本发明位于无人飞行器盖板底部,并通过连接件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下底板上。起落架为一体式焊接结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和梯台组成的“只”字形。所述火箭筒吊架分上下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各自承担四个火箭筒重量。其中,火箭筒上部吊架位于起落架长方体结构上顶面的底部;火箭筒下部吊架位于起落架长方体结构下底面的底部。火箭筒吊架长度方向上尺寸较大,截面相同,均为双“工”字形结构。火箭筒吊架依靠四组夹块将火箭筒吊架悬挂在无人机起落架上,依靠夹块将起落架和火箭筒吊架连接起来。所述单个导轮结构由两个滚轮和Y形滚轮支架组成,安装时,两块导轮装于火箭筒吊架底部“工”字形内部行程槽中,导轮支架顶部连接导轮,底部连接火箭筒。所述火箭筒为空心圆筒状结构,头部为锥形体结构,尾部外表面周向方向上平均分布四个安定翼。
本发明将无人机技术和气溶胶消防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无人机飞行平台搭载气溶胶消防灭火弹的技术,有效解决了高层建筑灭火由于消防设备(如云梯)高度不足难以灭火的问题,并搭载了新型气溶胶灭火弹,能够有效延迟燃烧速率,为人员争取较长的逃生时间。
本发明从高层建筑火场扑救的角度切入,提出了一种用于无人机消防领域的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应用于高层建筑,具体最大高度视搭载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能够达到500米(200层高)以上建筑高度的要求,覆盖绝大多数高层建筑,满足现实需要。
能够应用于火场扑救,搭载的火箭筒气溶胶灭火弹能够控制火源的情况下逐步全淹没式灭火,使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疏散逃生。
能够多次弹射。本无人机平台一次能够搭载8个火箭筒,每个火箭筒内单次能够盛装4枚气溶胶灭火弹,最大程度地保证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a是图1的正视图;图2b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起落架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是等轴侧视图,图3b是主视图,图3c是左视图;
图4是火箭筒吊架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是等轴侧视图,图4b是主视图,图4c是左视图;
图5是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火箭筒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是等轴侧视图,图6b是轴向剖视图;
图7是导轮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是等轴侧视图,图7b是主视图,图7c是左视图。
图8是导轮、火箭筒吊架、火箭筒的连接示意图。图中:
1.起落架;2.夹块;3.发射筒吊架;4.火箭筒;5.发射导轮;6.灭火弹;7.火箭助推剂;8.引线;9.隔板;10.滚轮;11.滚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无人机消防中的弹药发射装置,包括无人飞行器的起落架1、夹块2、火箭筒吊架3、火箭筒4、发射导轮5。所述火箭筒吊架3有两层,分别通过夹块2固定在所述起落架1上。各火箭筒4分别挂在位于各火箭筒吊架下表面的发射导轮5上。
所述起落架1的上表面有用于与无人机下底板固连的螺纹孔,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所述所述起落架1固定在无人机下底板上。
所述起落架1为一体式框架结构。该起落架由吊挂架和一对支撑架组成。所述吊挂架为用圆形空心铝管焊接而成的方框形杆件;所述一对支撑架固定在该吊挂架下表面两侧。所述方形的吊挂架中,上边框的下表面与下边框的下表面均为火箭筒吊架3的安装面。所述的一对支撑架亦用圆形空心铝管焊接而成。该支撑架呈外八字固定在所述吊挂架下表面两侧。
所述火箭筒吊架3有两层,各层均由四条滑道和多根连接杆组成;所述各滑道之间相互平行;各滑道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使所述火箭筒吊架呈格状。所述滑道的横截面为上下排列的双“工”字形,形成“王”字结构;其中下部分“工”字形用作火箭筒发射的滑轨轨道,上部分“工”字形用以滑轨轨道与上层格状吊架的连接。在各滑道的下表面均安装有发射导轮5。本实施例中,每层火箭筒吊架分别有四个滑道。装配时,通过夹块2将两层火箭筒吊架分别悬挂在所述起落架的吊挂架上。
所述夹块2为块状,共有八组,每组有两个夹块。在所述各夹块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有贯通该表面宽度方向的半圆形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对称设有四个连接孔。使用时,将同为一组的两个夹块表面的半圆形通槽对接,形成圆形孔。起落架1圆形杆穿过上下半圆形通槽组成的圆形孔,通过将上下一组夹块的四个连接孔中穿入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从而将夹块2、起落架1、火箭筒吊架3三者连接起来。
所述发射导轮5的数量为滑道的数量的2倍,即一个火箭筒上配备两个导轮,分布于火箭筒前后两端。所述发射导轮结构5由滚轮10和滚轮支架11组成。所述的滚轮支架上部为“U”形的滚轮架,在该滚轮架两侧内壁上分别有滚轮轴孔,用于安装一对滚轮10;所述分别位于滚轮架两侧内壁上的滚轮轴孔同轴。所述导轮支架下部下表面的几何中心有与火箭筒筒体连接的挂杆,将所述挂杆的顶端与火箭筒筒体焊接固连。
安装时,两个滚轮10卡装在所述滑道两侧表面的导槽中。每个火箭筒的头尾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的发射导轮5。
所述火箭筒4为空心圆筒状结构,头部为锥形体结构,尾部外表面周向方向上平均分布四个安定翼。在各火箭筒内部分别装有四个气溶胶灭火弹6以及火药助推剂7,助推剂外侧设置有火药引线8。在火箭筒内部,周向地设置有弹簧挡板9。将灭火弹和火药助推剂物理分离。
装配时,首先将气溶胶灭火弹连同火药助推剂、引线装入火箭筒内。发射导轮5卡装在火箭筒吊架上的导槽中。通过夹块将火箭筒吊架与起落架固定连接。
工作时,当火场有紧急灭火任务,无人飞行器携带弹药灭火装置飞行至高层窗外,引线可以通过控制点火的方式点燃火药助推剂,在火药助推剂的作用下,滚轮在火箭筒吊架导槽中快速转动,由于导槽行程较长,至火箭筒离开导槽时,已具有约40米每秒的初速度水平弹出,火箭筒头部破窗而入之后,由于受到撞击自动解体,气溶胶灭火弹在一定的温度感应下迅速反应,控制火源的情况下逐步全淹没式灭火,实现灭火的目的。可根据实际的火场情况,分批次、分数量地选择弹入的火箭筒数量。

Claims (6)

1.一种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飞行器的起落架、夹块、火箭筒吊架、火箭筒、发射导轮;所述火箭筒吊架有两层,分别通过夹块固定在所述起落架上;各火箭筒分别挂在位于各火箭筒吊架下表面的发射导轮上;所述起落架为一体式框架结构;该起落架由吊挂架和一对支撑架组成;所述一对支撑架固定在该吊挂架下表面两侧;所述方形的吊挂架中,上边框的下表面与下边框的下表面均为火箭筒吊架的安装面;所述的一对支撑架亦用圆形空心铝管焊接而成;该支撑架呈外八字固定在所述吊挂架下表面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筒的头部为锥形体结构,尾部外表面周向方向上平均分布四个安定翼;在各火箭筒内部分别装有四个气溶胶灭火弹以及火药助推剂,助推剂外侧设置有火药引线;在火箭筒内部,周向地设置有弹簧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筒吊架有两层,各层均由四条滑道和多根连接杆组成;所述各滑道之间相互平行;各滑道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使所述火箭筒吊架呈格状;在各滑道的下表面均安装有发射导轮;装配时,通过夹块将两层火箭筒吊架分别悬挂在所述起落架的吊挂架上;每个火箭筒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固定有发射导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为块状,在各夹块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有贯通该表面宽度方向的半圆形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对称设有四个连接孔;使用时,将同为一组的两个夹块表面的半圆形通槽对接,形成圆形孔;起落架杆穿过上下半圆形通槽组成的圆形孔,通过将上下一组夹块的四个连接孔中穿入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从而将夹块、起落架、火箭筒吊架三者连接起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导轮结构由滚轮和滚轮支架组成;所述的滚轮支架上部为滚轮架,在该滚轮支架两侧内壁上分别有滚轮轴孔,用于安装滚轮;所述分别位于滚轮架两侧内壁上的滚轮轴孔同轴;所述导轮支架下部下表面的几何中心有与火箭筒筒体连接的挂杆,将所述挂杆的顶端与火箭筒筒体焊接固连;安装时,两个滚轮卡装在所述滑道两侧表面的导槽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的横截面为上下排列的双“工”字形,其中下部分的“工”字形用作火箭筒发射的滑轨轨道,上部分的“工”字形用以滑轨轨道与上层格状吊架的连接。
CN201620428587.0U 2016-05-12 2016-05-12 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5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8587.0U CN205615724U (zh) 2016-05-12 2016-05-12 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8587.0U CN205615724U (zh) 2016-05-12 2016-05-12 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5724U true CN205615724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2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2858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5724U (zh) 2016-05-12 2016-05-12 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572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936A (zh) * 2016-05-12 2016-07-27 三翼航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人机消防的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CN108478969A (zh) * 2018-04-02 2018-09-04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一种履足混合式森林余火清理机器人
CN109229410A (zh) * 2018-10-23 2019-01-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旋转式无人机空中发射方法及装置
CN109436329A (zh) * 2018-12-03 2019-03-08 张家蔚 一种小型无人机空中精准发射救援物品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936A (zh) * 2016-05-12 2016-07-27 三翼航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人机消防的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CN108478969A (zh) * 2018-04-02 2018-09-04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一种履足混合式森林余火清理机器人
CN109229410A (zh) * 2018-10-23 2019-01-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旋转式无人机空中发射方法及装置
CN109436329A (zh) * 2018-12-03 2019-03-08 张家蔚 一种小型无人机空中精准发射救援物品的装置及方法
CN109436329B (zh) * 2018-12-03 2024-04-30 张家蔚 一种小型无人机空中精准发射救援物品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15724U (zh) 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CN104590562B (zh) 一种防撞式定点消防无人机
CN107472536B (zh) 一种高空消防灭火无人机
CN204452939U (zh) 一种防撞式定点消防无人机
CN105963882A (zh) 一种空对地火箭灭火器及方法
CN102058942A (zh) 高层建筑和陡峭山体森林的空中灭火机器人系统
CN108744354A (zh) 一种机载灭火弹
CN208511750U (zh) 机载消防灭火弹
CN208582895U (zh) 一种无控带动力破窗灭火弹
CN103112385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救援装置
CN107487444B (zh) 一种高空系留无人灭火系统
CN103656923A (zh) 一种空中消防机器人
CN102923284A (zh) 一种具较高战力与生存能力的隐形航母
CN113926106A (zh) 一种空投式森林灭火弹
CN102451529A (zh) 一种森林火灾的远程灭火方法及所用的装置
CN110816843A (zh) 一种高楼灭火系统
CN206007850U (zh) 空对地火箭灭火器
CN208149624U (zh) 消防灭火无人机
CN105799936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消防的火箭筒灭火弹发射装置
CN107537108A (zh) 机载细水雾森林灭火弹
CN106581905B (zh) 灭火弹瞄准装置及包括该瞄准装置的灭火弹发射装置
CN108688807A (zh)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无人机
CN206535025U (zh) 刚性连接式机载细水雾森林灭火弹系统
CN209885080U (zh) 新型消防炮弹及其发射系统
CN101485924A (zh) 森林灭火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4

Address after: 710065 room 10908, block B, electronic community, western section of electronic road, Xi'an High-tech Zone, Shaanxi, China

Co-patentee after: S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Xi'an three w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399 Sheng 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299 Xingyuan Road,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