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4697U - 一种舵机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舵机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4697U
CN205614697U CN201620407657.4U CN201620407657U CN205614697U CN 205614697 U CN205614697 U CN 205614697U CN 201620407657 U CN201620407657 U CN 201620407657U CN 205614697 U CN205614697 U CN 205614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wheel
connector
connecting plate
shaped connecto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076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udao Information Technolon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udao Information Technolon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udao Information Technolon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udao Information Technolon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076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4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4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4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舵机连接件,包括中心件和L形连接件,其中,中心件包括凸出部,L形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设有凹槽部,凹槽部和凸出部在对接,中心件和所述L形连接件的连接固定;L形连接件连接在从舵机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L形连接件通过轴承连接在舵机的后端盖上,使得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舵机连接件结构死板固定,不可拆卸,灵活性差不可灵活组合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舵机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舵机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舵机的连接件一般为一个H型整体、或两个U型背靠背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可拆卸(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舵机连接件,结构固定,不可拆解,也不可自由组合,不利于舵机的安装。尤其是安装在狭小位置处的舵机连接件,尤其是用于机器人的活动关节位置处的舵机连接件,现有技术的舵机连接件结构太固定,不可适当组装,限制性太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舵机连接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舵机连接件固定、不可拆卸组合,灵活性差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舵机连接件,包括中心件和L形连接件,其中,
所述中心件,所述中心件包括四边形的平板部,在所述平板部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四个凸出部,四个所述凸出部上均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从所述凸出部的侧面往平板部的中心方向延伸;
所述L形连接件,所述L形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设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设有第二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贯通第二连接板,所述凹槽部和所述凸出部相配合;
在所述凹槽部和所述凸出部在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同轴,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同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以实现所述中心件和所述L形连接件的连接固定;
所述L形连接件设置为2个,2个所述L形连接件分别连接在中心件1的相对的2个所述凸出部上,且设置为2个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同,其中一个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连接在从舵机 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通过轴承连接在舵机的后端盖上,所述中心件通过外部连接件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从而使得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与舵机输出轴连接的L形连接件为第一L形连接件,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包括连接凸起部,所述连接凸起部内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边缘设有齿;通过轴承与舵机后端盖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二L形连接件,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轴承与舵机的后端盖连接,使得所述通孔与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实现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凹槽中还设有贯通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的连接件通孔,所述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上设有舵机轴螺纹孔,舵机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件通孔拧入所述舵机轴螺纹孔。
优选地,平板部的中部设有中部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延伸至中部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过渡板过渡。
优选地,所述L形连接件还可以设有通槽。
优选地,所述舵机连接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平板部为正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舵机连接件,包括1个中心件和4个L形连接件,其中,
所述中心件包括四边形的平板部,在所述平板部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四个凸出部,四个所述凸出部上均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从所述凸出部的侧面往平板部的中心方向延伸;
所述L形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设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设有第二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贯通第二连接板,所述凹槽部和所述凸出部相配合;
在所述凹槽部和所述凸出部在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同轴,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同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以实现所述中心件和所述L形连接件的连接固定;
其中2个L形连接件分别连接在所述中心件的相对的2个凸出部上,且设 置为所述2个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同,所述2个L形连接件中的一个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在从第一舵机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舵机的后端盖上;
其中另外2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所述中心件的另外的相对的2个凸出部上,且设置为所述另外2个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同,且该延伸方向与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反,所述另外2个L形连接件中的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连接在从第二舵机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舵机的后端盖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能够以各自的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与舵机输出轴连接的L形连接件为第一L形连接件,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包括连接凸起部,所述连接凸起部内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2102的边缘设有齿;通过轴承与舵机后端盖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二L形连接件,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的通孔,2个所述通孔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的后端盖连接,使得2个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的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能够以各自的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凹槽中还设有贯通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的连接件通孔,所述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上设有舵机轴螺纹孔,舵机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件通孔拧入所述舵机轴螺纹孔。
优选地,平板部的中部设有中部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延伸至中部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过渡板过渡。
优选地,所述L形连接件还可以设有通槽。
优选地,所述舵机连接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平板部为正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舵机连接件,包括2个中心件和4个L形连接件,其中,
所述中心件包括四边形的平板部,在所述平板部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四个凸出部,四个所述凸出部上均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从所述凸出部的侧面往平板部的中心方向延伸;
所述L形连接件,所述L形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设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设有第二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贯通第二连接板,所述凹槽部和所述凸出部相配合;
在所述凹槽部和所述凸出部在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同轴,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同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以实现所述中心件和所述L形连接件的连接固定;
2个所述中心件为第一中心件和第二中心件,两者连接在一起;
其中两个L形连接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中心件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上,且设置为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同,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中的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连接在从第一舵机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舵机的后端盖上;
其中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分别连接在第二中心件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上,且设置为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同,且该延伸方向与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反,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中的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连接在从第二舵机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舵机的后端盖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能够以各自的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与舵机输出轴连接的L形连接件为第一L形连接件,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包括连接凸起部,所述连接凸起部内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边缘设有齿;
通过轴承与舵机后端盖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二L形连接件,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的通孔,2个所述通孔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的后端盖连接,使得2个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的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能够以各自的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凹槽中还设有贯通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的连接件通孔,所述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上设有舵机轴螺纹孔,舵机连接螺栓穿过所 述连接件通孔拧入所述舵机轴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平板部还设有第三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三连接螺纹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平板部,第二连接螺栓同时拧入所述第一中心件和所述第二中心件的第三连接螺纹孔,从而将所述第一中心件和第二中心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螺纹孔设置为2个以上,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角部的位置。
优选地,平板部的中部设有中部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延伸至中部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过渡板过渡。
优选地,所述L形连接件还可以设有通槽。
优选地,所述舵机连接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平板部为正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舵机连接件,包括2个中心件、4个L形连接件和2块舵机连接板,其中,
所述中心件包括四边形的平板部,在所述平板部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四个凸出部,四个所述凸出部上均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从所述凸出部的侧面往平板部的中心方向延伸;
所述L形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设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设有第二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贯通第二连接板,所述凹槽部和所述凸出部相配合;
在所述凹槽部和所述凸出部在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同轴,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同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以实现所述中心件和所述L形连接件的连接固定;
2块舵机连接板的其中一块同时连接第一舵机的一个端盖和第二舵机的一个端盖,2块舵机连接板的另一块同时连接所述第一舵机的另一个端盖和所述第二舵机的另一个端盖,使得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的舵机输出轴相互平行;
2个所述中心件为第一中心件和第二中心件;
其中2个L形连接件分别连接在第一中心件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上,且设置为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同,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 中的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连接在从第一舵机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一舵机的后端盖上;
其中另外2个L形连接件分别连接在第二中心件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上,且设置为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同,且该延伸方向与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延伸的方向相对,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中的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连接在从第二舵机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二舵机的后端盖上,使得所述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的舵机输出轴相互平行。
优选地,与舵机输出轴连接的L形连接件为第一L形连接件,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包括连接凸起部,所述连接凸起部内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边缘设有齿;
通过轴承与舵机后端盖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二L形连接件,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的通孔,2个所述通孔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的后端盖连接,使得2个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的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能够以各自的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凹槽中还设有贯通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的连接件通孔,所述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上设有舵机轴螺纹孔,舵机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件通孔拧入所述舵机轴螺纹孔。
优选地,平板部的中部设有中部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延伸至中部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过渡板过渡。
优选地,所述L形连接件还可以设有通槽。
优选地,所述舵机连接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平板部为正四边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舵机为一种伺服电机,包括电机、齿轮组、控制电路、传感器、外壳等部件组成,常用于机器人的关节部位,实现对机器人动作的控制。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舵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舵机连接件固定、不可拆卸组合,灵活性差的的技术问题,使舵机连接件设置为可拆卸、可组合的,使得舵机的连接更为灵活多变,有利于舵机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舵机连接件。
图2a是中心件的立体图。
图2b是中心件的剖视图。
图3a是第一L形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3b是第一L形连接件的左视图。
图3d是第一L形连接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3e是第二L形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3f是第二L形连接件的左视图。
图3g是第二L形连接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4a是实施例一的舵机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4b是实施例一的舵机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5a是实施例二的舵机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5b是实施例二的舵机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6a是实施例三、四的舵机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6b是实施例三、四的舵机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6c是实施例三、四的舵机连接件的另一形式的立体图。
图7a是实施例五的舵机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7b是实施例五的舵机连接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而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的舵机连接件,包括中心件1,中心件1包括四边形的平板部101,优选为正四边形,在平板部101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四个凸出部102,优选地,平板部101的中部设有中部通孔103,四个凸出部102上均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 104,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104从凸出部102的侧面1041往平板部的中心(中部通孔103)方向延伸(如图2b所示),优选地可以延伸至中部通孔103;
所述舵机连接件还包括L形连接件2,所述L形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2,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2相互垂直,优选地,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2之间通过过渡板203过渡;所述L形连接件2的第二连接板202的端部设有凹槽部204,所述凹槽部204设有第二连接螺纹孔205,第二连接螺纹孔205贯通第二连接板202,所述凹槽部204和所述凸出部102相配合,包括形状、结构和大小上的配合,即所述凹槽部204的凹陷深度和所述凸出部102凸出长度相配合,所述凹槽部204的宽度和所述凸出部102的宽度相配合。这里所说的配合指的是所述凹槽部204和所述凸出部102在对接时,两者之间是无缝或者缝隙很小的;同时,在所述凹槽部204和所述凸出部102在对接时,第一连接螺纹孔104与第二连接螺纹孔205同轴,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3同时拧入第一连接螺纹孔104与第二连接螺纹孔205,以实现中心件1和L形连接件2的连接固定;
如图4a和4b所示,所述L形连接件2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中心件1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如图4a和4b所示),其中一个L形连接件2连接在从舵机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L形连接件2通过轴承连接在舵机的后端盖上,中心件1通过外部连接件5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从而使得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所述L形连接件2包括部分结构不同的第一L形连接件21和第二L形连接件22,其中,第一L形连接件21包括连接凸起部2101,所述连接凸起部2101内设有连接凹槽2102,连接凹槽2102的边缘设有齿2103,所述连接凹槽2102中还设有贯通第一连接板201的连接件通孔2104;
第二L形连接件22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01的通孔2201,所述通孔2201通过轴承与舵机的后端盖连接,使得通孔2201与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实现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当然除了轴承,还可以使用其他实现可转动连接的连接件。
如图5a和5b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的舵机连接件包括1 个中心件1和4个L形连接件2,以实现实现两个舵机的舵机输出轴在空间上相互垂直。
实施例二的舵机连接件,包括1个中心件1和4个L形连接件2,其中两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中心件1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如图5a和5b所示),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中的一个连接在从第一舵机41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舵机41的后端盖上;其中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中心件1的另外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且该延伸方向与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反(如图5a和5b所示),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2中的一个连接在从第二舵机42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舵机42的后端盖上;
优选地,与舵机输出轴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一L形连接件21,第一L形连接件21包括连接凸起部2101,所述连接凸起部2101内设有连接凹槽2102,连接凹槽2102的边缘设有齿2103,所述连接凹槽2102中还设有贯通第一连接板201的连接件通孔2104;通过轴承与舵机后端盖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二L形连接件22,第二L形连接件22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01的通孔2201,所述通孔2201通过轴承与舵机的后端盖连接,使得通孔2201与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实现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当然除了轴承,还可以使用其他实现可转动连接的连接件。
如图6a和6b所示,与实施例一、二不同的是,实施例三的舵机连接件包括2个中心件1和4个L形连接件2,以实现两个舵机的舵机输出轴在空间上相互平行或垂直,甚至是任意所需角度。
实施例三的舵机连接件,平板部101还设有第三连接螺纹孔105,所述第三连接螺纹孔10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平板部101,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螺纹孔105设置为2个,设置在四边形的平板部101的角部的对角位置(如图2b、图6a和图6b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螺纹孔105设置为4个,设置在四边形的平板部101的角部的四个角位置(如图2b、图6a和图6b所示);当然,第三连接螺纹孔105的数量不是固定的,是可选的,并不仅限于2个或4个,可 以是3个或多个,设置的位置也是可选的以实现固定,更优选地,可以实现两个舵机的舵机输出轴在空间上成所需的角度(例如45°、60°等)。
所述舵机连接件,包括第一中心件11和第二中心件12,第二连接螺栓5同时拧入第一中心件11和第二中心件12的第三连接螺纹孔105,从而将第一中心件11和第二中心件12固定在一起(如图6a和6b所示),
其中两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第一中心件11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如图6a和6b所示),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中的一个连接在从第一舵机41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舵机41的后端盖上;
其中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第二中心件12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且该延伸方向与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反(如图6a和6b所示),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2中的一个连接在从第二舵机42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舵机42的后端盖上,使得所述第一舵机41和第二舵机42的舵机输出轴相互平行(如图6a和6b所示)或者相互垂直(如图6c所示);
优选地,与舵机输出轴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一L形连接件21,第一L形连接件21包括连接凸起部2101,所述连接凸起部2101内设有连接凹槽2102,连接凹槽2102的边缘设有齿2103,所述连接凹槽2102中还设有贯通第一连接板201的连接件通孔2104;通过轴承与舵机后端盖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二L形连接件22,第二L形连接件22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01的通孔2201,所述通孔2201通过轴承与舵机的后端盖连接,使得通孔2201与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实现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当然除了轴承,还可以使用其他实现可转动连接的连接件。
如图6a和6b所示,与实施例一、二和三不同的是,实施例四的舵机连接件包括2个中心件1和4个L形连接件2,仅需要将2个中心件1连接在一起即可以实现两个舵机的舵机输出轴在空间上相互平行或垂直,甚至是任意所需角度。
实施例四的舵机连接件,将2个中心件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是可选的, 例如可以是粘合在一起的,卡接的,一体成型的等,优选地,可以先调整2个中心件1的位置以获得实际工况中所需的角度,通过中心连接件同时贯通2个中心件1的中部通孔103并紧固,使得2个中心件1相对固定、不移动。
如图7a和图7b所示,与实施例一至四不同的是,实施例五的舵机连接件包括2个中心件1、4个L形连接件2以及2块舵机连接板6。
实施例五的舵机连接件,2块舵机连接板6的其中一块同时连接第一舵机41的一个端盖(前端盖或后端盖)和第二舵机42的一个端盖(前端盖或后端盖),2块舵机连接板6的另一块同时连接第一舵机41的另一个端盖(前端盖或后端盖)和第二舵机42的另一个端盖(前端盖或后端盖),使得所述第一舵机41和第二舵机42的舵机输出轴相互平行(如图7a和7b所示)。
其中两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第一中心件11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如图7a和7b所示),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中的一个连接在从第一舵机41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舵机41的后端盖上;
其中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第二中心件12的相对的两个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且该延伸方向与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对(如图7a和7b所示),所述另外两个L形连接件2中的一个连接在从第二舵机42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舵机42的后端盖上,使得所述第一舵机41和第二舵机42的舵机输出轴相互平行(如图7a和7b所示);
优选地,与舵机输出轴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一L形连接件21,第一L形连接件21包括连接凸起部2101,所述连接凸起部2101内设有连接凹槽2102,连接凹槽2102的边缘设有齿2103,所述连接凹槽2102中还设有贯通第一连接板201的连接件通孔2104;通过轴承与舵机后端盖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二L形连接件22,第二L形连接件22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01的通孔2201,所述通孔2201通过轴承与舵机的后端盖连接,使得通孔2201与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实现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当然除了轴承,还 可以使用其他实现可转动连接的连接件。
此外,优选地,L形连接件2还可以设有通槽206(如图2所示),以减轻部件的重量。
优选地,凸起部102的形状是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梯形、圆形、棱形等。
优选地,舵机连接件由金属材料制成,以保证连接可靠,同时由于舵机连接件需要承受一定的力,金属材料的舵机连接件结实耐用,不易损坏。
优选地,所述连接凹槽2102中还设有贯通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21的第一连接板201的连接件通孔2104,所述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上设有舵机轴螺纹孔,舵机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件通孔2104拧入所述舵机轴螺纹孔。
平板部101的中部通孔103以及L形连接件2的通槽206可以用于走线,即电线,尤其是舵机的数据线,可以从中部通孔103和/或通槽206中通过,以保护电线(数据线),同时避免舵机在转动时,电线(数据线)发生大幅的摆动,防止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更为美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舵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隔离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记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舵机连接件,包括1个中心件(1)和2个L形连接件(2),其中,
所述中心件(1)包括四边形的平板部(101),在所述平板部(101)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四个凸出部(102),四个所述凸出部(102)上均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104),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104)从所述凸出部(102)的侧面(1041)往平板部的中心方向延伸;
所述L形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2),所述第一连接板(20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02)连接在一起,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板(202)的端部设有凹槽部(204),所述凹槽部(204)设有第二连接螺纹孔(205),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205)贯通第二连接板(202),所述凹槽部(204)和所述凸出部(102)相配合;
在所述凹槽部(204)和所述凸出部(102)在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104)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205)同轴,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3)同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104)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205),以实现所述中心件(1)和所述L形连接件(2)的连接固定;
2个所述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中心件(1)的相对的2个所述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2个所述L形连接件(2)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其中一个所述L形连接件(2)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连接在从舵机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所述L形连接件(2)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通过轴承连接在舵机的后端盖上,所述中心件(1)通过外部连接件(5)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从而使得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与舵机输出轴连接的L形连接件为第一L形连接件(21),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21)包括连接凸起部(2101),所述连接凸起部(2101)内设有连接凹槽(2102),所述连接凹槽(2102)的边缘设有齿(2103);通过轴承与舵机后端盖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二L形连接件(22),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2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22)的第一连接板(201)的通孔(2201),所述通孔(2201)通过轴承与舵机的后端盖连接,使得所述通孔(2201)与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实现舵机能够以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舵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2102)中还设有贯通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21)的第一连接板(201)的连接件通孔(2104),所述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上设有舵机轴螺纹孔,舵机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件通孔(2104)拧入所述舵机轴螺纹孔。
4.一种舵机连接件,包括1个中心件(1)和4个L形连接件(2),其中,
所述中心件(1)包括四边形的平板部(101),在所述平板部(101)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四个凸出部(102),四个所述凸出部(102)上均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104),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104)从所述凸出部(102)的侧面(1041)往平板部的中心方向延伸;
所述L形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2),所述第一连接板(20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02)连接在一起,所述L形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板(202)的端部设有凹槽部(204),所述凹槽部(204)设有第二连接螺纹孔(205),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205)贯通第二连接板(202),所述凹槽部(204)和所述凸出部(102)相配合;
在所述凹槽部(204)和所述凸出部(102)在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104)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205)同轴,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3)同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104)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孔(205),以实现所述中心件(1)和所述L形连接件(2)的连接固定;
其中2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所述中心件(1)的相对的2个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所述2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所述2个L形连接件(2)中的一个连接在从第一舵机(41)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舵机(41)的后端盖上;
其中另外2个L形连接件2分别连接在所述中心件(1)的另外的相对的2个凸出部(102)上,且设置为所述另外2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同,且该延伸方向与所述两个L形连接件(2)的第一连接板(201)延伸的方向相反,所述另外2个L形连接件(2)中的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连接在从第二舵机(42)的前端盖穿出的舵机输出轴,另一个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舵机(42)的后端盖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舵机 (41)和所述第二舵机(42)能够以各自的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舵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与舵机输出轴连接的L形连接件为第一L形连接件(21),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21)包括连接凸起部(2101),所述连接凸起部(2101)内设有连接凹槽(2102),所述连接凹槽(2102)的边缘设有齿(2103);通过轴承与舵机后端盖连接的L形连接件选择为第二L形连接件(22),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2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L形连接件(22)的第一连接板(201)的通孔(2201),2个所述通孔(2201)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舵机(41)和所述第二舵机(42)的后端盖连接,使得2个所述通孔(2201)分别与所述第一舵机(41)和所述第二舵机(42)的舵机输出轴同轴,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舵机(41)和所述第二舵机(42)能够以各自的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舵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2102)中还设有贯通所述第一L形连接件(21)的第一连接板(201)的连接件通孔(2104),所述舵机输出轴的轴线上设有舵机轴螺纹孔,舵机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件通孔(2104)拧入所述舵机轴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舵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平板部(101)的中部设有中部通孔(103),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104)延伸至中部通孔(103)。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舵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02)之间通过过渡板(203)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舵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连接件(2)设有通槽(206)。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舵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连接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平板部(101)为正四边形。
CN201620407657.4U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舵机连接件 Active CN205614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7657.4U CN205614697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舵机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7657.4U CN205614697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舵机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4697U true CN205614697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26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07657.4U Active CN205614697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舵机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46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8946A (zh) * 2016-05-06 2016-07-27 广州途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舵机连接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8946A (zh) * 2016-05-06 2016-07-27 广州途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舵机连接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8169B (zh) 一种双轮铣槽机的铣削装置及双轮铣槽机
CN205614697U (zh) 一种舵机连接件
CN108521771A (zh) 麦克纳姆轮及具有该麦克纳姆轮的机器人
CN105363220A (zh) 一种连接件及积木玩具
CN101244557A (zh) 具有远架三杆的空间三平动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05734998U (zh) 一种舵机连接件
CN205735000U (zh) 一种舵机连接件
CN105798946A (zh) 一种舵机连接件
CN105871111A (zh) 一种舵机连接件
CN205734999U (zh) 一种舵机连接件
CN208364618U (zh) 联轴器
CN203782775U (zh) 一种双轮铣槽机的铣削装置及双轮铣槽机
CN105599007B (zh) 一种舵机
CN205466307U (zh) 一种舵机
CN205017162U (zh) 平衡块和电机
CN209918756U (zh) 一种自动校准型焊丝拉直装置
CN205466308U (zh) 一种舵机
CN202431666U (zh) 八棱柱型材直角连接件
CN202373733U (zh) 一种直流电源插口
CN109366462B (zh) 一种含集成铰链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
CN204344812U (zh) 双向传动链
CN105598998B (zh) 一种舵机
CN204172830U (zh) 车辆前保险杠与前格栅的连接结构和车辆
CN107571927A (zh) 履带及行走机构
CN211231424U (zh) 一种组合型易装配钢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