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1993U - 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1993U
CN205611993U CN201620148511.2U CN201620148511U CN205611993U CN 205611993 U CN205611993 U CN 205611993U CN 201620148511 U CN201620148511 U CN 201620148511U CN 205611993 U CN205611993 U CN 205611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inary art
shell
inner bag
lid
cir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485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485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1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1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19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热烹饪快餐盒。利用生石灰与水的发热化学反应,在封闭的容器里产高温高压来烹饪食物。主要包括外壳、外壳镙纹圈、刺针、凹形生石灰、水圈、烹饪内胆、烹饪内胆内镙纹圈、烹饪内胆外镙纹圈、盖子、盖子内镙纹圈、出气阀门部件。主要部件通过镙纹拧合,能随意组装与折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重复便用,安全环保,受热均匀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热烹饪快餐盒。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少不了一日三餐,而吃上热饭热菜通常需要用到炊具及固定场 所,对于出门在外的流动人员、上班簇职工、学生、汽车司机、野外作业员、自助旅游、等等户外饮食极为不便。市面上方便、快捷的食品通常只有方便泡面、饼干等。这样的食品极为不营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创造一种名称为“自加热烹饪炊具”的专利申请解决了人们追求方便、快捷又营养的饮食要求。无需燃汽、无需用电、环保无毒、可重复使用。让人们能随时随地吃上热乎乎、香喷喷的可口饭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石灰与水的发热化学反应,生石灰遇水可产生高温,同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及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无毒,但有少量气味,且遇到食物会让食物变色变味。本实用新型是制作一种封闭的,能将氢氧化钙完全隔离开来无法进入到食物容器中,而能利水蒸汽产生高温高压来烹饪食物的容器炊具装制。此装制操作使用非常简单方便,只需按一下撞针开关,即可自加热烹饪。通过巧妙的镙纹拧合,更换必要的消耗品即可多次重复使用此装制。
经过实验一定数量的生石灰与水的发热反应能将一定的大米、肉类等食品烹饪至熟。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壳(1)、外壳镙纹圈(2)、刺针(3)、凹形生石灰(4)、水圈(5)、烹饪内胆(6)、烹饪内胆内镙纹圈(7)、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盖子(9)、盖子内镙纹圈(10)、出气阀门(11)组成。
外壳(1)可由不绣钢金属或塑料或发泡胶等材质制成,需有一定隔热效果。外围可粘贴或印刷图案、LOGO、广告标语商品标签。外壳(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凹”形状体。外壳镙纹圈(2)粘接于外壳(1)上端,用于与烹饪内胆(6)通过镙纹拧合而组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外壳(1)上端处打穿一个小圆孔,用于焊接或粘接刺针(3)。外壳(1)使用不透钢金属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能重复使用的产品,只需更换凹形生石灰(4)、水圈(5)即可。也可用塑料或发泡胶等便宜环保的材质制成一次性的产品。
凹形生石灰(4)是将石生灰粉压制成“凹”形杯状体,其外尺寸与外壳(1)的内径尺寸相吻合,高度为外壳(1)的二分之一左右。将凹形生石灰(4)直接套装在外壳(1)里。
水圈(5)是水压灌在长条形的橡皮管内,封闭两端。其内外径尺寸与凹形生石灰(4) 内外径尺寸相吻合,然后绕成圈形套装在外壳(1)里、凹形生石灰(4)上方位置。因橡皮管有膨胀力,当用刺针(3)将其刺破后瞬间会将所压灌水放出与凹形生石灰(4)产生放热反应。
烹饪内胆(6)由成本低、导热快的铝皮压铸而成。里面为空心,可做隔层,以便烹饪不同食物。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 粘接在烹饪内胆(6)上端折边内,与外壳镙纹圈(2)相拧合,这样烹饪内胆(6)与外壳(1)可随意拆合。当烹饪内胆(6)与外壳(1)拧合后形成了一个凹形生石灰(4)与水圈(5)发生发热反应的封闭空间,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发热反应所产的能量。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 粘接在烹饪内胆(6)上端折边外面,用于与盖子内镙纹圈(10)的拧合。
盖子(9)由金属或塑胶制成。盖子内镙纹圈(10) 粘接于盖子(9)的内侧,用于与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的拧合。当盖子(9)与烹饪内胆(6通过镙纹拧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烹饪空间,能充分的利用发热反应的能量来产生高温高压烹饪食物。
出气阀门(11)由金属制成,组装在盖子(9)的中间。出气阀门(11)为两端有帽、中间圆柱形的圆柱体,自底端至上三分之一处挖通一个小孔。当烹饪内胆(6)没有产生高压时,出气阀门(11)由于自身重量下坠而封闭烹饪内胆(6)的空间。当烹饪内胆(6)有产生高压时,高压气底会将出气阀门(11)顶上。这样人们可以非常直观的判断烹饪内胆(6)是否还有存在高压气体来决定是否打开盖子(9),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烹饪内胆(6)多出的高压气体能通过出气阀门(11)的小孔在烹饪进行时排出,进一步增加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品立视图。图1中可直观的看到外壳(1)、刺针(3)、烹饪内胆(6)、盖子(9)、出气阀门(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品示意图。图2中可直观的看到外壳(1)、刺针(3)、烹饪内胆(6)、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盖子(9)、盖子内镙纹圈(10)、出气阀门(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品以圆心点为剖面的剖示图。图3中可直观的看到外壳(1)、外壳镙纹圈(2)、刺针(3)、凹形生石灰(4)、水圈(5)、烹饪内胆(6)、烹饪内胆内镙纹圈(7)、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盖子(9)、盖子内镙纹圈(1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成品的组装示意图。图4中可直观的看到外壳(1)、外壳镙纹圈(2)、刺针(3)、凹形生石灰(4)、水圈(5)、烹饪内胆(6)、烹饪内胆内镙纹圈(7)、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盖子(9)、盖子内镙纹圈(10) 、出气阀门(11)。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件-外壳(1)的示意图。图5中可直观的看到外壳(1)、外壳镙纹圈(2)、刺针(3)。
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件-刺针(3)的示意图。刺针(3)上的外端固定一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粘接固定在外壳(1)上。这样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刺针(3)无法碰到水圈(5)。当有外力向里按刺针(3)时,刺针(3)的尖端刺穿水圈(5)达到放水目的,松开后因为弹簧的回弹力量刺针(3)回到原位,填塞了外壳(1)的小孔,以免热量外漏。刺针(3)相当于一个按钮开关。
图7为本实用新型配件-凹形生石灰(4)的示意图。生石灰粉压铸成“凹”的杯形。这样的形状有利于组装,且增加烹饪内胆(6)的受热面积。
图8为本实用新型配件-水圈(5)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配件-烹饪内胆(6)的示意图。图9中可直观的看到烹饪内胆(6)、烹饪内胆内镙纹圈(7)、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配件-盖子(9)的示意图。图10中可直观的看到盖子(9)、盖子内镙纹圈(10) 、出气阀门(11)。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配件-出气阀门(11))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先将需要烹饪的食物装入烹饪内胆(6),然后通过盖子内镙纹圈(10)与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拧合盖子(9)。然后按下刺针(3)将水圈(5) 刺破,放出水与凹形生石灰(4)发生发热化学反应来加热烹饪食物。通过外壳镙纹圈(2)与烹饪内胆内镙纹圈(7)的拧合,外壳(1)与凹形生石灰(4)、水圈(5)、烹饪内胆(6)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以便充份利用加热能量。通过盖子内镙纹圈(10)与烹饪内胆外镙纹圈(8)拧合盖子(9)。烹饪内胆(6)内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这样食物是在一个高温高压的空间中加热烹饪。通过出气阀门(11)排出与观察烹饪内胆(6)内的多余高压气体,增加安全性能。

Claims (9)

1.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包括外壳、外壳镙纹圈、刺针、凹形生石灰、水圈、烹饪内胆、烹饪内胆内镙纹圈、烹饪内胆外镙纹圈、盖子、盖子内镙纹圈、出气阀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顶部开口、内部空心的圆柱体,由不绣钢金属或塑料及发泡胶材质制成,需有一定隔热效果,外围可粘贴或印刷图案、LOGO、广告标语及商品标签,外壳上端粘接外壳镙纹圈,外壳上端处打穿一个小圆孔安装刺针;所述凹形生石灰和水圈依次叠放在外壳里面;所述烹饪内胆由铝皮压铸成上端开口且带折边围、内部空心的圆柱体,套装于外壳、凹形生石灰、水圈的中心,通过镙纹圈与外壳拧合与拆分;所述烹饪内胆内镙纹圈与烹饪内胆外镙纹圈分别粘接于烹饪内胆边围外面与里面;所述盖子由金属或塑胶制成,盖子边围里面粘接盖子内镙纹圈,中间打孔用于组装出气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顶部开口、内部空心的圆柱体,外围可粘贴或印刷图案、LOGO、广告标语及商品标签,外壳上端粘接外壳镙纹圈用于与烹饪内胆的拧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外壳上端处打穿一个小圆孔用于安装刺针;外壳使用不透钢金属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能重复使用的产品,只需更换凹形生石灰与水圈即可;也可用塑料或发泡胶材质制成一次性的产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生石灰是将石生灰粉压制成“凹”形杯状体,以便于装组及增加发热面积;其外尺寸与外壳的内径尺寸相吻合,以便能套装在外壳里面;高度为外壳的二分之一左右,以便留有水圈位置及发热、传热所需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圈是将水通过压力压灌在长条形的橡皮管内,封闭两端,然后绕成圈形套装在外壳里凹形生石灰上方位置;因橡皮管有膨胀力,当用刺针将其刺破后瞬间会将所压灌的水放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内胆由成本低、导热快的铝皮压铸成上端开口且带折边围、内部空心的圆柱体,里面为空心,可做隔层,以便烹饪不同食物;烹饪内胆套装于外壳、凹形生石灰、水圈的中心,通过镙纹圈与外壳拧合与拆分,当烹饪内胆与外壳拧合后形成了一个凹形生石灰与水圈发生发热反应的封闭空间,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发热反应所产的能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由金属或塑胶制成,盖子边围里面粘接盖子内镙纹圈,用于与烹饪内胆外镙纹圈拧合;当盖子与烹饪内胆拧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烹饪空间,能充分的利用发热反应的能量来产生高温高压烹饪食物;盖子中间打孔用于组装出气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阀门由金属制成,组装在盖子的中间;出气阀门为两端有帽、中间圆柱形的圆柱体,自底端至上三分之一处挖通一个小孔;当烹饪内胆没有产生高压时,出气阀门由于自身重量下坠而封闭烹饪内胆的空间,当烹饪内胆有产生高压时,高压气底会将出气阀门顶上,这样人们可以非常直观的判断烹饪内胆是否还有存在高压气体来决定是否打开盖子,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烹饪内胆多出的高压气体能通过出气阀门的小孔在烹饪进行时排出,进一步增加安性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为酒塞盖形状,前端有一小截尖针;刺针外端固定一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粘接固定在外壳上,这样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刺针无法碰到水圈,当有外力向里按刺针时,刺针的尖端刺穿水圈达到放水目的,松开后因为弹簧的回弹力量刺针回到原位,填塞了外壳的小孔,以免热量外漏;刺针相当于一个按钮开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烹饪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镙纹圈、烹饪内胆内镙纹圈、烹饪内胆外镙纹圈、盖子内镙纹圈由塑胶或金属制成;用于巧妙的组装与拆分各个组件。
CN201620148511.2U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1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8511.2U CN205611993U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8511.2U CN205611993U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1993U true CN205611993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4851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1993U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19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1775A (zh) * 2022-03-11 2022-05-10 刘强 户外自充电储米一体炊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1775A (zh) * 2022-03-11 2022-05-10 刘强 户外自充电储米一体炊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5588A (zh) 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
CN105836301B (zh) 一种用于自制冷\自加热的两片罐易拉罐
CN205611993U (zh) 一种便携快捷、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自发热烹饪炊具
CN203028939U (zh) 一种多功能蒸煮锅
CN206265573U (zh) 包装杯
CN202186624U (zh) 一种高效、方便及安全的加热快餐食品装置容器
CN207876436U (zh) 一种饮品自加热包装盒
CN201709632U (zh) 自动加热保温杯
CN204336483U (zh) 具保温的杯体结构
CN203016639U (zh) 一种具有预先设置烹饪时间功能的电烹饪炉
CN208625416U (zh) 一种便携一体式自加热煲仔饭
CN203000588U (zh) 一种电饭锅锅盖
CN202355183U (zh) 采用蒸汽烹煮食物的装置
KR20110098872A (ko) 발열체를 이용한 즉석 조리용 취사도구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발열용기의 제조방법
CN215077518U (zh) 焖烧罐
CN202807466U (zh) 一种食品包装自热罐
CN101342972A (zh) 自带加热装置的烹饪钵
CN205234249U (zh) 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加热器
CN208709362U (zh) 一种用于锅体调压的排气装置和免火再煮锅
CN217918988U (zh) 一种一次性可控自加热型食品器具
CN202006948U (zh) 一种自加热饭包
CN202739685U (zh) 节能锅
CN204091671U (zh) 一种带提手慢炖锅
CN208491805U (zh) 一种防烫伤的电饭煲盖子
CN203244263U (zh) 高压锅液体收集器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