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8424U - 控制器和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和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8424U
CN205608424U CN201620213439.7U CN201620213439U CN205608424U CN 205608424 U CN205608424 U CN 205608424U CN 201620213439 U CN201620213439 U CN 201620213439U CN 205608424 U CN205608424 U CN 205608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controller
metal mounting
molded plastics
plastic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134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科林·彼得·莫顿
雷蒙德·道尔
西蒙·约翰·考埃尔
理查德·布兰登·富马加利
艾伦·坎贝尔·欧文
郑义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rix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rix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rix Ltd filed Critical Strix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134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8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8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8424U/zh
Priority to PCT/GB2017/050618 priority patent/WO2017158321A1/en
Priority to EP17711268.7A priority patent/EP3430861B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和液体加热容器。特别地,控制器(2)包括模制塑料单元(4)和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4)的金属安装板(6),所述模制塑料单元(4)容纳用于控制到液体加热容器的电力供给的至少一个开关,其中金属安装板(6)包括一个或多个金属突出部(22),其设置为以张紧锁定的设置方式将安装板(6)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4)。

Description

控制器和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还涉及包括紧固到其基座的控制器的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典型地,用于诸如水壶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包括模制塑料单元和附接到该模制塑料单元的金属安装板,模制塑料单元容纳用于控制到液体加热容器的电力供给的至少一个开关。通常,金属安装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其允许金属安装板例如通过双头螺栓等被紧固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以安装与基座热接触的控制器。在控制器中,安装板可以通过多个金属突出部(tab)或凸耳(lugs)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突出部或凸耳弯曲到安装板的平面之外,以穿过设置在模制塑料单元中的对应的开口,突出部或凸耳的端部再次弯折以将安装板和模制单元固定在一起。WO 95/34187中可以看到这种控制器的示例,且由施特里克斯有限公司销售的U18系列控制器所实施。
近来,已经出现了对提高水壶的控制器的强度的需求。例如,国内的水壶可以经受“跌落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抵抗运输过程中遭受的力,该力可能促使主控制模制件脱离安装板。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通过增加一个或多个螺钉来强化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螺钉穿过安装板和模制件以将它们保持在一起。然而,在部件成本和所需要的附加组件两方面,这都使得制造控制器更加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其具有金属安装板到主模制塑料单元的改进附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包括模制塑料单元和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的大体平的金属安装板,模制塑料单元容纳用于控制到液体加热容器的电力供给的至少一个 开关,其中金属安装板包括允许金属安装板紧固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的一个或多个孔,其中金属安装板进一步包括设置为将安装板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的金属突出部,该金属突出部包括在其基座处弯曲到安装板的平面之外的柱,且该柱包括在与柱相同的平面内基本平行于安装板延伸的臂,其中模制塑料单元包括定位以接收金属突出部的臂的支持部,且其中安装板在靠近金属突出部处塑性地变形,以在柱的基座处形成加强形状,该加强形状产生沿着柱作用的张力,使得臂在柱的平面内向下拉到支持部上,因此金属突出部保持张紧以将安装板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由金属突出部将安装板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来强化,该金属突出部设置为施加沿着柱作用的张力并从而在安装板的平面之外,采用与施加张力将两个部分保持在一起的螺钉相似的方式,但却不需要任何这种额外的部件。这可以被称为“张紧锁定(tension locking)”设置方式。金属突出部具有与现有控制器(例如如WO 95/34187所见的)中所使用的将安装板固定到模制件的金属凸耳不同的结构,其原因在于,金属突出部包括弯曲到安装板的平面之外的柱以及在与柱相同的平面内基本平行于安装板延伸的臂,而非再次弯折。这意味着,当臂在柱的平面内由模制塑料单元向下拉到支持部上时,支持部由沿着柱作用的张力压紧,且牢固的金属柱必须在安装板能够从模制塑料单元松开之前自身变形。这由产生张力的加强形状来增强。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控制器中,两次弯曲的金属凸耳易于松开,其原因在于突出部的弯折端部不在与突出部的支持部相同的平面内,且仅提供到模制件上的摩擦夹紧而非张紧保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柱包括在与柱相同的平面内基本平行于安装板延伸的两个臂,以形成T形。具有这种T形的金属突出部在结构上不同于在现有控制器中用于将安装板固定到模制件的弯折的金属凸耳。T形的益处在于,金属突出部包括两个臂,柱的每侧都设置一个臂,其中两个臂向下拉使得以到模制塑料单元平衡的方式施加沿着柱产生的张力。模制塑料单元优选地包括定位在柱的每侧的一对相应的支持部,以接收T形的臂。于是,每个金属突出部都能有利地保持处于张紧状态,该张紧状态具有由支持部限定的两个不同接触区域,起到将安装板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的作用。这种张力分布增加了附接结构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金属安装板包括多个如上面所描述的金属突出部,每个都设置为将安装板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例如,金属安装 板包括至少两个如上面所描述的金属突出部。
形成在模制塑料单元上的一个或多个支持部可以仅提供每个金属突出部的一个或多个臂能够向下拉抵靠其的表面。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由模制塑料单元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支持部可以每个都包括凹槽,使凹槽的尺寸定为接收金属突出部的臂。这种适配的凹槽有助于在金属突出部和模制塑料单元之间形成紧密的张紧“锁定”。
控制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特征,其起到辅助形成金属安装到模制塑料单元的固定附接结构的作用。特别地,申请人认识到,其对于能够快速且精确地组装控制器以及实现牢固附接来说是重要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模制塑料单元包括设置为定位在开口中的定位凸台,该开口在金属突出部的柱弯曲到安装板的平面之外处形成在金属安装板中。每个开口可以具有与相关联的金属突出部的T形相对应的T形。在金属安装板包括多个金属突出部的情况下,模制塑料单元可以包括用于金属突出部中的每个的定位凸台。模制塑料单元设置这种定位凸台的优势在于,它们可以使安装板在控制器的平面内能够相对于模制单元精确地定位。这可以有助于加速精确组装。一个或多个定位凸台也能对增强结构的平面内强度有帮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模制塑料单元包括模制钩,其包括突出到模制塑料单元的平面之外的基座部分和弯折以基本平行于模制塑料单元延伸的钩部分。钩部分可以与主模制塑料单元间隔开一个高度,该高度足以容装金属安装板。金属安装板优选地包括孔口,使孔口的尺寸确定为接收模制钩。孔口可以形成在安装板的与安装板的平面成角度的部分中,以便辅助钩部分通过孔口的插入。组装过程中,通过推动钩部分通过孔口可以使金属安装板在模制钩上滑动。然后,基座部分与孔口结合,以将安装板保持在侧向受限制的位置中。组装过程中,在弯曲靠近一个或多个金属突出部的安装板时,模制钩有利地使安装板保持抵靠模制塑料单元,使得金属突出部的臂向下压在对应的支持部上,实现张紧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特征,金属安装板中的孔口包括定形状的边缘,其设置为与模制钩的面对表面上的相应的突起或凹陷相匹配。这可以辅助模制钩夹紧到金属安装板上,以便对控制器的附接强度有帮助。优选地,钩部分包括在模制钩的该面对表面上的曲线突起或凹陷。该定形状的边缘可以包括对应的曲线凹陷或突起,用于匹配目的。这些曲线的匹 配特征对由模制钩提供的额外的附接点的加强几何形状有帮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控制器包括在金属安装板和模制塑料单元之间的三个主附接点。这三个附接点可以包括如上面所描述的两个金属突出部和如上面所描述的一个模制钩。三个附接点可以彼此间隔开,以形成覆盖控制器的中部部分的三角形的角。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三个附接点能实现在安装板和模制单元之间的强连接,而无需任何附加的螺钉或其它紧固件。
申请人意识到,通过提供具有在金属安装板和模制塑料单元之间的内置附接点的控制器,特别是如上面所描述的三个附接点的紧凑设置方式,安装板可以具有比现有控制器中小的区域。例如,安装板不需要提供用于额外螺钉孔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安装板包括不大于75mm的最大直径,优选地不大于70mm,进一步优选地小于70mm。最优选地,安装板包括大约67mm的最大直径。这可以与用于申请人的U18系列控制器的76mm的最大直径相比。作为结果,减小了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上容纳安装板所需要的空间。这意味着,被加热的基座自身尺寸可以减小。对于相同的加热功率来说,这样能够制造较小的液体加热容器,降低了制造成本、也降低了运输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第一双金属致动器和第二双金属致动器安装在金属安装板的表面上,且设置为操作至少一个开关,其中第一双金属致动器和第二双金属致动器具有不同的形状。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双金属致动器具有圆形形状,且第二双金属致动器具有矩形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包括在使用时与液体接触的基座和与基座热接触地安装的加热元件、以及如上文所描述的控制器,其中控制器的金属安装板在由加热元件外接的区域内紧固到基座。可以了解,可以减小由加热元件外接的区域,以适配安装板的最大直径。由此,由加热元件外接的区域可以包括小于70mm的最大直径,例如为67mm。这意味着,基座可以制作得较小,且加热元件能够更有效率地加热基座。因此,基座可以比平常制作得薄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包括散热器板,加热元件安装到散热器板,散热器板优选地具有小于2mm的厚度。例如,散热器板的厚度可以减小到大约1.5mm,以与上面所描述的控制器的较紧凑 的安装板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在使用时与液体接触的基座基本上是平坦的。控制器的金属安装板可以紧固到平坦的基座。液体加热容器的该平坦的基座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双头螺栓,其穿过金属安装板的一个或多个孔,使得控制器能够紧固就位。
本文所描述的液体加热容器优选地为包括360°无绳电连接器的类型的无绳液体加热容器。这种360°无绳容器可以连接到电力基座,而不管它们的相对角度取向如何,或者基本上不管它们的相对角度取向如何。例如,360°无绳电连接器可以允许在相对的角度范围内连接到电力基座,该相对的角度范围优选地至少为300°、320°或340°,基本上可达到360°。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特征,控制器的模制塑料单元包括容纳360°无绳电连接器的圆柱形壁。优选地,该360°无绳电连接器包括围绕中部管脚同心地设置的至少一个金属环。优选地,该360°无绳电连接器电连接到至少一个开关,用于控制到液体加热容器的电力供给。360°无绳电连接器可以为例如WO95/08204中公开的类型的三极连接器、或者例如WO01/28294中公开的类型的五极连接器。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借助示例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控制器的俯视立体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控制器的仰视立体图;
图3a示出了安装到图1和图2中所见的控制器的金属安装板的上侧;
图3b示出了安装到图1和图2中所见的控制器的金属安装板的下侧;
图4a和4b分别提供了图2中所见的控制器在组装过程中和组装后的近景图;
图5提供了现有技术的控制器的近景图,用于与图4b相比较;
图6a示出了紧固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的金属安装板的平面图;以及
图6b示出了紧固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的金属安装板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平坦”、“平行” 等应分别解释为“基本上平”、“基本上平坦”、“基本上平行”等而不应过于绝对,同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值均应解释为概数,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形状均应解释为大致的形状。
图1和图2中可见用于包括模制塑料单元4的类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2,大体平的金属安装板6附接到该模制塑料单元4。模制塑料单元4包括360°无绳电连接器8(图2中可见),该360°无绳电连接器8使供电电源能够连接到控制器2。尽管在图中不可见,但是模制塑料单元4容纳至少一个开关,该至少一个开关能够被断开以切断供电电源。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的供电电源电路由一对电端子10a、10b终止,该一对电端子10a、10b使供电电源能够连接到加热元件或液体加热容器中的其他电部件。
图1和图2中可见的控制器以与申请人的U18系列控制器类似的方式工作,可以参考WO 95/34187中公开的操作原理。尽管本文将不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从现有技术已大体得知的控制器2的特征,但是可以看到,控制器2包括弹簧安装的断路杆(trip lever)12,该断路杆12提供用于供电电源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开关的手动操作。而且从图2可以看到,蒸汽敏感的双金属致动器14安装在模制塑料单元4的一个端部处,且设置为在检测到液体加热容器中的沸腾时操作断路杆12。
如图1中所见,在金属安装板6的上表面上定位有第一双金属致动器15a和第二双金属致动器15b。两个双金属致动器15a、15b给控制器2提供了过热保护功能。可以看到,金属安装板6包括三个孔16a、16b、16c,其例如使用从基座的下侧突出的安装双头螺栓允许安装板6、进而是控制器2紧固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当控制器2抵靠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紧固时,第一双金属致动器15a和第二双金属致动器15b保持与加热的基座热接触,以便对其温度敏感。第一双金属致动器15a设置为在达到第一、较低的温度时操作,因此提供初级过热保护。第二双金属致动器15b设置为在达到第二、较高的温度时操作,因此提供次级过热保护。这种过热保护在例如甚至液体加热容器空着时也给它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是必要的。在这种控制器中,第一双金属致动器15a典型地设置为操作容纳在模制塑料单元4内侧的开关,该开关断开供电电源的零线侧。供电电源的零线侧可以由无绳电连接器8的环18来提供。第二双金属致动器15b典型地设置为操作断开供电电源的火线侧的开关,其可以由无绳电连接器8的管脚20来提供。图2中可见这些特征。
从图1能够看到,第一双金属致动器15a具有大体圆形形状,而第二双金属致动器15b具有大体矩形形状。第一双金属致动器15a和第二双金属致动器15b两者都为凹面的快动致动器。第一双金属致动器15a的大体圆形形状提供了与液体加热容器的已加热的基座接触的圆形边缘,其意味着双金属致动器15a能够快速地响应过热状况。另一方面,第二双金属致动器15b的大体矩形形状意味着双金属致动器15b具有与已加热的基座接触的四个不同点,因此热传导可能效率稍差些。然而,当双金属致动器15b执行次级过热保护时,提供快速的响应不是关键。第一双金属致动器15a操作为在火线侧之前断开供电电源的零线侧的优势在于,避免电弧使开关接触到接地的金属部件(诸如金属安装板)的风险。零线侧上的开关在电力负载的与电压源相对的一侧上,因此在此开关和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势差。这在断开零线开关的触点时排除了对地电短路的可能性。如果供电电源电路替代地通过断开火线侧上的开关而切断,那么会存在对地短路的趋势,其导致电能的迅速放电,即所谓的“对地闪击(flash to earth)”。断路杆12也设置为操作开关,该开关优先地断开供电电源的零线侧,使得供电电源电路总是首先在零线侧切断。
现在将描述一种新颖的手段,其中金属安装板6以比现有技术的控制器更坚固的方式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4。
从图2中可以看到,金属安装板6包括一对金属突出部22,其弯曲到安装板6的平面之外,以便相对于安装板6的承载双金属致动器15a、15b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在图3a和图3b中更详细地看到金属安装板6。特别地,从图3b清楚地看到,金属突出部22中的每个都包括直立柱23以及一对臂24a、24b,该直立柱23在其基座处弯曲到安装板6的平面之外,该一对臂24a、24b基本平行于安装板6但在与柱23相同的平面内延伸。因此,金属突出部22具有在与安装板6的平面大体上垂直的平面内形成的T形。
参照图2,可以看到,金属突出部22中的每个接合抵靠形成在模制塑料单元4中的一对支持部26a、26b。金属突出部22将安装板6牢固地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4,其原因在于,组装过程中安装板6在靠近每个金属突出部22处塑性地变形,以在柱23的基座处形成加强形状,使得臂24a、24b向下拉到相应的支持部26a、26b上,因此沿着每个金属突出部22的柱23产生张力。
图4a示出了组装工艺过程中近景下的控制器2。为了拉紧在安装板6 和模制塑料单元4之间的附接结构,在进一步的组装步骤中,安装板6在靠近金属突出部22中的每个处塑性地变形,以施加沿着柱23作用的张力。图4b示出了在组装控制器2之后安装板6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4。可以看到,安装板6中靠近每个金属突出部22中的一个或多个弯曲部29作用为在柱23的基座处形成加强形状,其产生沿着柱23作用的张力,使得臂24a、24b向下拉到相应的凹槽(例如凹槽28b)中并在柱23的平面中向下压在支持部26a、26b上。结果是,由于在每个直立的金属突出部22的平面中作用的张力和加强形状,金属安装板6和模制塑料单元4之间的张紧锁定附接结构非常牢固。
图5提供了用于对比目的的现有技术控制器的相同部分的近视图。可以看到,在现有技术中,金属安装板106通过一对凸耳122附接到模制塑料单元104,该一对凸耳122弯曲到安装板106的平面之外、然后再次弯折,以便夹紧到模制塑料单元104上。然而,可以了解,在此形式的附接结构中存在固有缺陷,因为凸耳122中的每个仅能施加弱的张力,该张力在不同的平面内且在例如跌落测试过程中可能由作用在控制器上的外力而轻易克服。凸耳122可以轻易地弯曲打开,使得它们不再夹紧到模制塑料单元104上。
参照图3a和图3b,可以看到,开口30在金属突出部22的柱23弯曲到安装板6的平面之外处形成在金属安装板6中。这些开口30具有相应的T形。特别参照图1和图3a,可以看到,在组装后的控制器2中,由模制塑料单元4提供的定位凸台32延伸通过开口30中的每个。这些定位凸台32使金属安装板6相对于模制塑料单元4精确地定位在其平面中。定位凸台32还提供了增强结构的平面内强度。
上面描述的两个金属钩22在金属安装板6和模制塑料单元4之间提供了两个主要附接点。另外,模制塑料钩34提供了进一步的附接点,如图1中所见。模制钩34包括基座部分和钩部分34a,该基座部分突出到模制塑料单元4的平面之外,该钩部分34a弯折以在金属安装板6的顶部上基本平行于模制塑料单元4延伸。参照图3a和图3b可以理解,金属安装板6包括孔口36,使该孔口36的尺寸定为在控制器2的组装过程中接收此模制钩34。孔口36形成在安装板6的与安装板6的平面成例如大约45°角的部分中。在组装过程中,金属安装板6在模制塑料单元4的顶部上在其平面中滑动,使得模制钩34接合在孔口36中。模制钩34和金属安装板6之间 的接合可以有助于加速组装。一旦模制钩34已经与安装板6中的孔口36接合,可以使用金属突出部22形成如上面已描述的张紧锁定附接结构。如图3a和图3b中所见,孔口36包括定形状的边缘38,其目的是与模制钩34的面对表面上的相应的突起和/或凹陷相匹配。由于该面对表面在模制钩34的下侧上,因此在图1中不能看到它。边缘38定形状为具有两个曲线区段,以便提供加强的几何图形。
参照图1,可以看到,模制钩34提供了在金属安装板6和模制塑料单元4之间的三个附接点中的一个。其他两个附接点由定位凸台32和设置用于张紧锁定的相应的金属突出部22来提供。可以看到,这三个附接点彼此间隔开,以形成覆盖控制器2的中部部分的三角形的角。特别地,附接点的此三角形定位在第一双金属致动器15a和第二双金属致动器15b之间。此设置方式可以有助于确保模制塑料单元4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在控制器2紧固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的区域内从金属安装板6松动。
如上面提到的,金属安装板6包括三个孔16a、16b、16c,其能接收从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突出的紧固双头螺栓,使得控制器能够紧固就位。在双头螺栓高度上和安装板孔16a、16b、16c上的固有制造公差在孔16a、16b、16c附近会引起在安装板6上的压紧。此压紧导致安装板6被拉动抵靠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其可以导致双金属致动器15a、15b被置于局部压紧之下,且这可能不利地影响它们的操作温度。为了使安装板6距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以设定的距离被紧固,已知的是,使安装板6包括支承基座的表面的基准垫片并防止对双金属致动器15a、15b的不期望的压紧。这些基准垫片为在安装板6的上表面上的凸起部分。
如图5中所见,在现有的控制器中,基准垫片140定位在金属安装板106的周边处、靠近双金属致动器(此视图中不可见)。然而,申请人发现,这些基准垫片140的接触液体加热容器的已加热的基座的表面可能太接近加热元件定位并给双金属致动器提供了额外的热传递,该额外的热传递可能导致致动器错误地操作,以及潜在地导致可能使模制塑料单元104熔化的过剩的热传递。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控制器2中,另一方面,金属安装板6包括基准垫片40,其朝向安装板6的中部定位在双金属致动器15a、15b以内,如图1和图3中所见。四个基准垫片40为位于安装板6的总体表面上面的分散的凸起表面,以便在控制器2紧固就位时与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接触,从而确保双金属致动器15a、15b不置于压应力之下。 基准垫片40仍足够接近紧固孔16a、16b、16c定位,以抵消安装板6的压紧,但不再处于双金属致动器15a、15b与加热元件之间的热传导路径中,该加热元件在它紧固到基座时外接安装板6。这参照图6a可以更好地理解,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控制器2中的基准垫片40小于在图5的现有控制器102中看到的基准垫片140,以便减小到金属安装板6中的不期望的热传递。基准垫片40还对金属安装板6产生加强效果,其对金属安装板6的刚性有帮助。金属安装板6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切口部分和/或弯曲到安装板6的平面之外的部分,以便有助于吸收安装板6的任何扭曲,例如由来自双头螺栓紧固件的压紧力造成的或有热膨胀引入的任何扭曲。
图6a和图6b示出了控制器2的金属安装板6紧固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50。模制塑料单元从视图中省略,以便从下侧单独看到安装板6。具有与基座50热接触安装的加热元件52,加热元件52例如为马蹄铁形状的带护套的电加热元件。从图6b可以看到,散热器板54附接在基座50下面,并辅助将来自加热元件52的热量扩散在基座50的区域上。控制器2的金属安装板6在由加热元件52外接的区域内通过居中的散热器板54紧固到基座50。从图6b可以看到,基座50在附接加热元件52和金属安装板6的区域内(即,基座的在使用时与液体接触的部分)基本上是平坦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金属安装板6能够制作得比标准控制器中的小。金属安装板6的紧凑的尺寸能够至少部分地归功于如上面所描述的、由金属突出部和模制钩提供的改进的附接结构,使得不需要额外的附接装置(诸如螺钉)将金属安装板6附接到控制器的模制塑料单元。此外,基准垫片重新定位到双金属致动器的内侧使得能够减小安装板6的最大直径。在这些实施例中,金属安装板6具有不大于75mm的最大直径,例如小于70mm,在特定示例中大约为67mm。于是,由加热元件52外接的区域可以减小到具有不大于75mm的最大直径,例如小于70mm,在特定示例中大约为67mm。基座50的由加热元件52外接的区域较小带来的结果是,到基座50中的热传导的效率更高。这意味着,散热器板54可以制作得比先前已知的更薄。有优势地,散热器板54具有小于2mm的厚度,例如大约为1.5mm。

Claims (27)

1.一种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模制塑料单元和附接到所述模制塑料单元的金属安装板,所述模制塑料单元容纳用于控制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电力供给的至少一个开关,其中所述金属安装板包括允许所述金属安装板紧固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基座的一个或多个孔,其中所述金属安装板进一步包括设置为将所述金属安装板附接到所述模制塑料单元的金属突出部,所述金属突出部包括在其基座处弯曲到所述金属安装板的平面之外的柱,且所述柱包括在与所述柱相同的平面内平行于所述金属安装板延伸的臂,其中所述模制塑料单元包括定位以接收所述金属突出部的所述臂的支持部,且其中所述金属安装板在靠近所述金属突出部处塑性地变形,以在所述柱的基座处形成加强形状,所述加强形状产生沿着所述柱作用的张力,使得所述臂在所述柱的平面内向下拉到所述支持部上,因此所述金属突出部保持张紧以将所述金属安装板附接到所述模制塑料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包括与在所述柱相同的平面内平行于所述金属安装板延伸的两个臂,以形成T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制塑料单元包括定位在所述柱的每侧的一对相应的支持部,以接收所述T形的所述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安装板包括多个所述金属突出部,多个所述金属突出部设置为将所述金属安装板附接到所述模制塑料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包括凹槽,使所述凹槽的尺寸定为接收所述金属突出部的所述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安装板中在所述金属突出部的所述柱弯曲到所述金属安装板的所述平面之外处形成有开口,且所述模制塑料单元包括设置为定位在所述开口中的定位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制塑料单元包括模制钩,所述模制钩包括突出到所述模制塑料单元的所述平面之外的基座部分和弯折以平行于所述模制塑料单元延伸的钩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安装板包括孔口,使所述孔口的尺寸定为接收所述模制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形成在所述金属安装板的与所述金属安装板的所述平面成角度的部分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包括定形状的边缘,所述定形状的边缘设置为与所述模制钩的面对表面上的相应的突起或凹陷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分包括在所述模制钩的所述面对表面上的曲线突起或凹陷。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制钩在所述金属安装板和所述模制塑料单元之间提供附接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所述附接点和每个都包括所述金属突出部的另外两个附接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三个附接点彼此间隔开,以形成覆盖所述控制器的中部部分的三角形的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安装板包括不大于75mm的最大直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安装板包括小于70mm的最大直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安装板包括67mm的最大直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双金属致动器和第二双金属致动器安装在所述金属安装板的表面上,且设置为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双金属致动器和所述第二双金属致动器具有不同的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金属致动器具有圆形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金属致动器具有矩形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制塑料单元包括容纳360°无绳电连接器的圆柱形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60°无绳电连接器包括围绕中部管脚同心地设置的至少一个金属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60°无绳电连接器电连接到所述用于控制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电力供给的至少一个开关。
24.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在使用时与液体接触的基座和与所述基座热接触地安装的加热元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的所述金属安装板在由所述加热元件外接的区域内紧固到所述基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加热元件外接的区域包括小于70mm的最大直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所述基座包括散热器板,所述加热元件安装到所述散热器板,所述散热器板具有小于2mm的厚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使用时与液体接触的基座是平坦的。
CN201620213439.7U 2016-03-18 2016-03-18 控制器和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205608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3439.7U CN205608424U (zh) 2016-03-18 2016-03-18 控制器和液体加热容器
PCT/GB2017/050618 WO2017158321A1 (en) 2016-03-18 2017-03-08 Control for a liquid heating vessel
EP17711268.7A EP3430861B1 (en) 2016-03-18 2017-03-08 Control for a liquid heating vess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3439.7U CN205608424U (zh) 2016-03-18 2016-03-18 控制器和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8424U true CN205608424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3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13439.7U Active CN205608424U (zh) 2016-03-18 2016-03-18 控制器和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84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1480A (zh) * 2016-03-18 2018-11-09 施特里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1480A (zh) * 2016-03-18 2018-11-09 施特里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
CN108781480B (zh) * 2016-03-18 2021-11-02 施特里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80968A (en) Liquid heating vessels
US20140263270A1 (en) Controls
CN107684338A (zh) 电压力锅
EP2638329B1 (en) A cooking device
CN205608424U (zh) 控制器和液体加热容器
CN205481823U (zh) 控制器
CN105202767A (zh) 加热系统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81480B (zh) 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器
EP3430861B1 (en) Control for a liquid heating vessel
EP3285009B1 (en) Pressing element and induction hob comprising a pressing element
WO1995019129A1 (en)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CN205481822U (zh) 控制器
CN211045365U (zh) 一种熔断保护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9423876B (zh) 包括壳体、加热主体和插设在所述壳体和加热主体之间的功能盘的熨斗
US10854404B1 (en) Backpack power-off reset temperature limiter
JP6216152B2 (ja) ブレーカ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安全回路並びに2次電池回路
KR101564549B1 (ko) 회로 차단기
CN212234118U (zh) 烹饪器具
CN101261913A (zh) 微小型断电器
EP1445985A2 (en) Electic heaters
CN1358320A (zh) 热敏控制器的改进
CN102156491B (zh) 发热盘组合式温控器
CN214898251U (zh) 一种温度敏感控制器
JP6615697B2 (ja) サーモスタット
CN211741943U (zh) 发热盘组件及电热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