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5371U - 一种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连续输送泵、液体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连续输送泵、液体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05371U CN205605371U CN201620360036.5U CN201620360036U CN205605371U CN 205605371 U CN205605371 U CN 205605371U CN 201620360036 U CN201620360036 U CN 201620360036U CN 205605371 U CN205605371 U CN 2056053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mp
- power
- piston
- spool
-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连续输送泵、液体提升装置。控制阀包括动力阀单元和输送阀单元,动力阀单元具有动力阀芯,输送阀单元具有输送阀芯,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传动连接而形成用于在泵活塞让开时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在泵活塞压迫时与泵活塞同向移动的协同动作模块。本实用新型中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组成的协同动作模块在泵活塞让开时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在泵活塞压迫时与泵活塞同向移动,使得动力阀单元和输送阀单元在泵活塞的让开和压迫下实现切换,这样可通过控制阀集中控制动力液和输送液的流向,使得动力液和输送液的流向控制方式更为集中,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中连续输送泵具有动作可靠、故障点少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连续输送泵、液体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开采和地热循环等液体开采中,通常采用悬重的方式平衡液柱作用在排液泵上的反作用力,如油田开采中,采油泵通过悬挂器悬挂的方式,固定在井筒上,以保证采油泵将油液向上举升时,油液作用在采油泵上的向上的液压力,需要用采油泵及其所处的采油管柱的自重来平衡,随着采油量的加大,对采油管柱的重量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将使得采油管柱出现重量过大的问题,不利于管柱的下井和起出,使得采油准备阶段和后期检修作业费时费力。同时,传统的柱塞式抽油泵多为单向油泵,即抽油泵内的柱塞在上冲程时排油、下冲程时吸油,这样抽油泵排出的油液将以间断的方式在油管内流动,导致采油作业的效率降低。
中国专利文献CN200968202Y公开了一种液压采油装置,包括双向液压泵及其空心抽油杆的上端通过动力液管路连接的液压动力源,双向液压泵是柱塞式连续输送泵,双向液压泵包括泵缸及其内同轴设置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沿上下方向滑动装配在泵缸中的活塞,活塞杆上套装有紧密结合在泵缸内于两活塞之间的位置处的行程换向阀,并在泵缸的上泵腔的上端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有上泵出口阀和下泵出口阀,其中上泵出口阀的出口端与油管连通,下泵出口阀的出口端连通有处于下泵腔下端的下泵入口阀,上泵出口阀的入口端连通处于下泵入口阀下方的上泵入口阀,各阀乏动力液排出端连通行程换向阀的一通道,双向液压泵的排出端连通抽油油管。在使用时,动力液经液压动力源的液压泵加压后,通过空心抽油杆进入行程换向阀中,经行程换向阀的一通道进入行程换向阀和上活塞之间的上压力腔,推动上压力腔上行,上泵腔的容积减小,以使上泵腔内原油经上泵出口进入抽油油管中;此时下活塞也在活塞杆的带动下上行,使得下压力腔的容积变小,下压力腔内的乏动力液通过行程换向阀的另一通道与双向液压泵举升的原油合为一体,继续呗举升,此时下泵腔的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逐渐降低成负压,使得油井中原油通过下泵入口阀被逐步吸入到下泵腔中,直至上活塞和下活塞上行至上止点,靠下活塞的推力,推动行程换向阀换向,改变上、下压力腔的高低压接口,使下压力腔成为高压腔,从而随着下活塞带动活塞杆、上活塞下行的过程中,使得下泵腔中原油和上压力腔中乏动力液一起排出。但这种双向液压泵中不但需要在泵缸的两端设置出、入口阀,而且还需要在活塞杆上配套行程换向阀,其中任意一个损毁都会使得整个双向液压泵出现无法工作的问题,导致整个双向液压泵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的问题。同时,该双向液压泵中动力液的回油管和原油的排油管是一个油管,这就使得从油管排回至油箱的液体是动力液和原油的混合液,这样在动力液不是原油的情况下,原油容易被动力液污染,增大原油炼制的难度和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连续输送泵的动力液和输送液的流向需要通过多个阀门单独控制引起的故障率高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该控制阀的连续输送泵和使用该连续输送泵的液体提升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阀的技术方案如下:
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泵缸内压力腔中动力液进出的动力阀单元和用于控制泵缸内泵腔中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单元,动力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动力液进液和回流的动力阀芯,输送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外界的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芯,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传动连接而形成用于在泵活塞让开时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在泵活塞压迫时与泵活塞同向移动的协同动作模块。
动力阀单元和输送阀单元共用一阀体,阀体内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动力阀腔和输送阀腔,所述动力阀芯处于动力阀腔内,输送阀芯处于输送阀腔内。
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同轴设置,且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通过固连结构或一体过渡部分传动连接,所述协同动作模块为动力阀芯、输送阀芯及两者之间的固连结构或一体过渡部分形成用于沿轴向相对于泵活塞设置的控制阀芯。
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之间连接有隔设在动力阀腔和输送阀腔之间的分隔活塞,分隔活塞同步传动连接在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连续输送泵的技术方案如下:
连续输送泵,包括泵缸及其内轴向间隔设置的两泵活塞,两泵活塞之间通过活塞杆桥接固连,泵缸的内腔被两泵活塞分隔为处于两泵活塞相背侧的两个无杆腔和处于两泵活塞之间的有杆腔,无杆腔为供动力液进入的压力腔,有杆腔内固设有将其分隔为轴向间隔的两泵腔的定隔体,定隔体上设有供活塞杆沿轴向导向移动穿过的导向通道,泵腔的腔壁上设有供输送液排除的排液口;泵缸上设有分别设置在两泵活塞的相背侧的两控制阀,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压力腔中动力液进出的动力阀单元和用于控制泵腔中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单元,动力阀单元对应的压力腔和输送阀单元对应的泵腔处于定隔体的相背两侧,动力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动力液进液和回流的动力阀芯,输送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外界的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芯,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传动连接而形成用于在泵活塞让开时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在泵活塞压迫时与泵活塞同向移动的协同动作模块。
两控制阀的远离泵活塞的一端设有供压力液介质压动协同动作模块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的回位腔,且两控制阀的回位腔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液体提升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液体提升装置,包括液压动力源及其上连接的连续输送泵,连续输送泵包括泵缸及其内轴向间隔设置的两泵活塞,两泵活塞之间通过活塞杆桥接固连,泵缸的内腔被两泵活塞分隔为处于两泵活塞相背侧的两个无杆腔和处于两泵活塞之间的有杆腔,无杆腔为供动力液进入的压力腔,有杆腔内固设有将其分隔为轴向间隔的两泵腔的定隔体,定隔体上设有供活塞杆沿轴向导向移动穿过的导向通道,泵腔的腔壁上设有供输送液排除的排液口;泵缸上设有分别设置在两泵活塞的相背侧的两控制阀,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压力腔中动力液进出的动力阀单元和用于控制泵腔中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单元,动力阀单元对应的压力腔和输送阀单元对应的泵腔处于定隔体的相背两侧,动力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动力液进液和回流的动力阀芯,输送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外界的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芯,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传动连接而形成用于在泵活塞让开时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在泵活塞压迫时与泵活塞同向移动的协同动作模块。
液压动力源包括用于向连续输送泵送入动力液的液压泵及其进液口连接的动力储仓,动力储仓包括仓体,仓体内设有用于储仓动力液的储液腔,储液腔至少一侧的腔壁为可调装配在仓体上而用于增大和缩小储液腔的容积的加压壁。
加压壁为滑动密封装配在仓体中的储仓活塞,所述储液腔处于储仓活塞的另一侧,储仓活塞的背向储液腔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加压气体和/或液体介质的控制腔,控制腔的腔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地下压力介质的平衡口。
两控制阀的远离泵活塞的一端设有供压力液介质压动协同动作模块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的回位腔,且两控制阀的回位腔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阀单元的输送阀芯和动力阀单元的动力阀芯传动连接,且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组成的协同动作模块在泵活塞让开时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在泵活塞压迫时与泵活塞同向移动,使得动力阀单元和输送阀单元在泵活塞的让开和压迫下实现切换,这样可通过控制阀集中控制动力液和输送液的流向,使得动力液和输送液的流向控制方式更为集中,从而解决了技术中连续输送泵的动力液和输送液的流向需要通过多个阀门单独控制引起的故障率高的问题,使得本实用新型中连续输送泵具有动作可靠、故障点少的优点。
进一步的,动力储仓的储液腔的容积在压力壁的作用下可调,这样可通过压力壁将储液腔的容积降低后,对储液腔中动力液进行预加压,使得通过动力液中含有的这部分预加压的压力平衡连续输送泵上方液柱的压力和泵活塞的自重;同时,仍然通过动力泵作用在动力液上的压力推动泵活塞运动,从而减少了动力泵在动力液上所需作用的压力,降低了动力泵的能耗。
进一步的,以地层压力作用压力壁的压力源来对动力液预加压,无需人为对压力壁加压,且通过储仓活塞在仓体内滑动可调的特点,保证地层压力以推动储仓活塞移动的方式作用在储液腔中动力液上,从而省去了通过人工调节动力储仓的预加压力或通过驱动装置调节动力储仓的预加压力的步骤,也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和动力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提升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动力储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液体提升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装置是使用在地热循环系统中的将地下热水提升至地面及需要的地方的供水装置,主要由连续输送泵、液压动力源、进水输送管路和出水输送管路组成。
液压动力源包括连接在两控制阀的动力液回流口上的动力储仓1,动力储仓1的进油口为整个液压动力源的回油口,动力储仓1的出油口上连接有动力泵2,动力泵2的出油口上连接有控制动力液通断的开关阀3,开关阀3的进口连接在动力泵2的出油口上,开关阀3有两个出口、并分别连接在两控制阀的动力液进口上,即该开关阀3的出口为整个液压动力源的出油口。该动力储仓1是以地层压力作为平衡介质的活塞式平衡储仓,如图2所示,动力储仓1包括仓体11,仓体11内滑动密封装配有储仓活塞12,储仓活塞12将仓体11的内腔分隔为左右间隔的控制腔13和储液腔14。控制腔13的左端为开口端,该开口端为处于控制腔13的腔壁上的连通地层压力的平衡口,控制腔13为供地层压力液和/或压力气进入的地层压力腔;控制腔13的腔壁上还凸设有挡止在储仓活塞12左侧的环形的限位台阶15,在储仓活塞12与限位台阶15接触时,储液腔14达到最大容积;储液腔14的腔壁上开设有连接两控制阀的动力液回流口汇流后油管的回油口16和供动力液排除的出油口17,回油口16和出油口17处于仓体11的右端仓壁上。
连续输送泵又是主要由泵主体及其左右两端连接的控制阀组成,两控制阀在泵主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布置。
泵主体包括左右延伸的泵缸7,泵缸7内装配有左右间隔的两泵活塞,两泵活塞通过活塞杆74桥接固连,且两泵活塞将泵缸7的内腔分隔为处于两泵活塞的相背侧的两个无杆腔和处于两泵活塞之间的有杆腔,其中无杆腔为供动力液作用的压力腔,有杆腔又被其内设置的定隔体73分隔为左右间隔的两个泵腔,泵腔用于缓存输送液(即地下热水)。定隔件固定在泵缸7内,定隔件上设有分别连通在两泵腔上的排液口,两排液口上分别连接有排液支管,排液支管上串接有控制输出液从泵腔中单向流出的排液单向阀,且两排液支管的出口连接在排油管路上,即两排液支管的出口汇流后连接在排油管路上。
两控制阀的结构相同,以右侧的控制阀为例,控制阀是由动力阀单元和输送阀单元一体设置而成的活塞式组合阀,控制阀包括同轴连接在泵缸7端部的阀体,阀体内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通过一体过渡部分传动连接而形成同步同向动作的协同动作模块,该协同动作模块是在阀体内左右往复移动的总阀芯。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之间同轴固设有分隔活塞,分隔活塞将阀体的内腔分隔为左右间隔的动力阀腔和输送阀腔。动力阀腔的腔壁上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动力液进口、动力液出口和动力液回流口,该动力液进口与另一控制阀的动力液进口分别通过进液油管连接在液压动力源的出油口17上,动力液出口通过油管连接在泵缸7内的右压力腔Y2上,该动力液回流口与另一控制阀的动力液回流口通过回流油管汇流后连接在液压动力源的回油口16上,并在回流油管上连接有控制动力液自动力阀腔单向流出的回流单向阀4;动力阀芯包括同轴设置在阀体内的动力阀杆,动力阀杆的右端同轴固连在分隔活塞的左侧,动力阀杆上还固连有间隔设置在分隔活塞左侧的动力阀活塞和间隔设置在动力阀活塞左侧的进到位活塞,动力阀杆的左端从阀体的左端伸出并伸入右压力腔Y2内、以用于与泵缸7内的右泵活塞71顶推配合。输送阀腔的腔壁上开设有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地下水出口和地下水进口,地下水出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在泵缸7内的左泵腔X1(左泵腔X1和右压力腔Y2分处于定隔体73的左右两侧)上,该地下水进口与另一控制阀的地下水进口分别通过进水管汇流后连接在地下水源上,并在进水管上串接有控制地下水向输送液腔中单向流入的进液单向阀5;输送阀芯包括同轴设置在阀体内的输送阀杆,输送阀杆同轴固连在分隔活塞的右侧、并与动力阀杆一体同轴设置,输送阀杆上还固连有间隔设置在分隔活塞的右侧的输送阀活塞,输送阀杆的右端固连有间隔设置在输送阀活塞右侧的退到位活塞。协同动作模块中进到位活塞、动力阀活塞、分隔活塞、输送阀活塞和退到位活塞自左向右依次间隔设置,且协同动作模块中各个活塞均沿轴向滑动密封装配在阀体内。
两控制阀的结构关于定隔体73左右镜像对称设置,左侧的控制阀的动力液出口通过油管连接在泵缸7内的左压力腔Y1中、地下水出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在泵缸7内的右泵腔X2上,右泵腔X2和左压力腔Y1分处于定隔体73的左右两侧。两控制阀的阀体内设有分处于两协同动作模块的退到位活塞相背侧的回位腔,两回位腔通过联通管路10相通,由两回位腔和两者之间的联通管路10形成封存总容积不变的液压介质的密闭联通结构。
本实施例中供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动力泵2和开关阀3打开,如图1所示,此时在左控制阀8上左动力液回流口a1和左动力液出口p2连通、在右控制阀9上右动力液进口b3和右动力液出口p3连通、在右控制阀9上右地下水进口p4和右地下水出口b4连通,动力液经右动力液进口b3和右动力液出口p3进入泵缸7内的右压力腔Y2中,地下水从进水输送管路的入口M进入、经右地下水进口p4和右地下水出口b4进入到泵缸7内的左泵腔X1中,右泵活塞71受右压力腔Y2中动力液压力而带动左泵活塞72一起向左移动,使得右泵腔X2中地下水受右泵活塞71的压力而经右排液单向阀62流到出水输送管路,从出水输送管路的出口N流出;左压力腔Y1内的动力液经左动力液出口p2和左动力液回流口a1倒流到动力储仓1中,随着左泵活塞72不断的压缩左压力腔Y1的容积,直至左泵活塞72触碰到左控制阀8的左侧总阀芯81后,左泵活塞72压迫左侧总阀芯81向左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左回位腔82内液压介质经联通管路10进入右回位腔92内,液压介质在右回位腔92内压动右侧总阀芯91也向左移动。左泵活塞72和右泵活塞71移动停止时,左控制阀8的左地下水进口p1和左地下水出口b1连通、左控制阀8的左动力液进口b2和左动力液出口p2连通、右控制阀9的右动力液出口p3和右动力液回流口a2连通,动力液经左动力液进口b2和左动力液出口p2进入左压力腔Y1,使得左泵活塞72在动力液的压动下带动右泵活塞71一起向右移动,地下水从进水输送管路的入口M经左地下水进口p1和左地下水出口b1进入右泵腔X2中,左泵腔X1中地下水经左排液单向阀61流到出水输送管路,从出水输送管路的出口N流出;右压力腔Y2内的动力液经右动力液出口p3和右动力液回流口a2倒流至动力储仓1中,并随着右泵活塞71不断向右移动,直至右泵活塞71触碰到右总阀芯91后,右泵活塞71推动右总发信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左总阀芯81在左回位腔82中液压介质的压动下也同步的向右移动。上述过程为一个完成的工作循环,实际工作中上述循环连续运行。
本实施例中两泵腔通过活塞压迫的方式进行排液,这样在连续输送泵处于井底时,出水输送管路中地下水可克服液体压强排液。动力储仓1可以将地层压力导入至控制腔13中,通过储仓活塞12将地层压力传导至动力液中,减少了动力泵2的能耗;同时,动力储仓1的活塞作用在动力液中的初始压力能够平衡连续输送泵上端液柱和抽油管柱的自重,进一步降低了动力泵2的能耗。
在上述实施例中,动力储仓以引入地下介质的方式压动储仓活塞12对储液腔14进行加压,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腔13内也可以填充恒定压力的气体介质或液体介质,即控制腔13采用封闭腔室。甚至于,该储仓活塞12也可以通过丝杠机构、连杆结构、凸轮结构等机械传动的方式进行加压,或者螺纹连接在仓体11内壁上的塞体等形式的储液腔14至少一侧可动的加压腔壁代替。
在上述实施例中,动力阀单元和输送阀单元以一体设置的方式,实现两者的阀芯一体组成总阀芯,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阀单元和输送阀单元也可以分开,分开后,动力阀单元的动力阀芯和输送阀单元的输送阀芯之间既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以直连传动,也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传动,以实现两者的协同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液体提升装置为提升地下热水的供水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液体提升装置也可以是提升地下原油的采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连续输送泵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连续输送泵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连续输送泵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阀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控制阀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控制阀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泵缸内压力腔中动力液进出的动力阀单元和用于控制泵缸内泵腔中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单元,动力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动力液进液和回流的动力阀芯,输送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外界的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芯,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传动连接而形成用于在泵活塞让开时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在泵活塞压迫时与泵活塞同向移动的协同动作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动力阀单元和输送阀单元共用一阀体,阀体内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动力阀腔和输送阀腔,所述动力阀芯处于动力阀腔内,输送阀芯处于输送阀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同轴设置,且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通过固连结构或一体过渡部分传动连接,所述协同动作模块为动力阀芯、输送阀芯及两者之间的固连结构或一体过渡部分形成用于沿轴向相对于泵活塞设置的控制阀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之间连接有隔设在动力阀腔和输送阀腔之间的分隔活塞,分隔活塞同步传动连接在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之间。
5.连续输送泵,包括泵缸及其内轴向间隔设置的两泵活塞,两泵活塞之间通过活塞杆桥接固连,泵缸的内腔被两泵活塞分隔为处于两泵活塞相背侧的两个无杆腔和处于两泵活塞之间的有杆腔,其特征在于,无杆腔为供动力液进入的压力腔,有杆腔内固设有将其分隔为轴向间隔的两泵腔的定隔体,定隔体上设有供活塞杆沿轴向导向移动穿过的导向通道,泵腔的腔壁上设有供输送液排除的排液口;泵缸上设有分别设置在两泵活塞的相背侧的两控制阀,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压力腔中动力液进出的动力阀单元和用于控制泵腔中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单元,动力阀单元对应的压力腔和输送阀单元对应的泵腔处于定隔体的相背两侧,动力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动力液进液和回流的动力阀芯,输送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外界的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芯,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传动连接而形成用于在泵活塞让开时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在泵活塞压迫时与泵活塞同向移动的协同动作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输送泵,其特征在于,两控制阀的远离泵活塞的一端设有供压力液介质压动协同动作模块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的回位腔,且两控制阀的回位腔相互连通。
7.液体提升装置,包括液压动力源及其上连接的连续输送泵,连续输送泵包括泵缸及其内轴向间隔设置的两泵活塞,两泵活塞之间通过活塞杆桥接固连,泵缸的内腔被两泵活塞分隔为处于两泵活塞相背侧的两个无杆腔和处于两泵活塞之间的有杆腔,其特征在于,无杆腔为供动力液进入的压力腔,有杆腔内固设有将其分隔为轴向间隔的两泵腔的定隔体,定隔体上设有供活塞杆沿轴向导向移动穿过的导向通道,泵腔的腔壁上设有供输送液排除的排液口;泵缸上设有分别设置在两泵活塞的相背侧的两控制阀,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压力腔中动力液进出的动力阀单元和用于控制泵腔中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单元,动力阀单元对应的压力腔和输送阀单元对应的泵腔处于定隔体的相背两侧,动力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动力液进液和回流的动力阀芯,输送阀单元具有用于控制外界的输送液的进液通断的输送阀芯,动力阀芯和输送阀芯传动连接而形成用于在泵活塞让开时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在泵活塞压迫时与泵活塞同向移动的协同动作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动力源包括用于向连续输送泵送入动力液的液压泵及其进液口连接的动力储仓,动力储仓包括仓体,仓体内设有用于储仓动力液的储液腔,储液腔至少一侧的腔壁为可调装配在仓体上而用于增大和缩小储液腔的容积的加压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壁为滑动密封装配在仓体中的储仓活塞,所述储液腔处于储仓活塞的另一侧,储仓活塞的背向储液腔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加压气体和/或液体介质的控制腔,控制腔的腔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地下压力介质的平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液体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控制阀的远离泵活塞的一端设有供压力液介质压动协同动作模块向靠近泵活塞的方向移动的回位腔,且两控制阀的回位腔相互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60036.5U CN205605371U (zh) | 2016-04-26 | 2016-04-26 | 一种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连续输送泵、液体提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60036.5U CN205605371U (zh) | 2016-04-26 | 2016-04-26 | 一种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连续输送泵、液体提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05371U true CN205605371U (zh) | 2016-09-28 |
Family
ID=56971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3600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5371U (zh) | 2016-04-26 | 2016-04-26 | 一种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连续输送泵、液体提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053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87356A (zh) * | 2017-08-30 | 2017-11-24 | 张家口德中钻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潜没泵 |
-
2016
- 2016-04-26 CN CN201620360036.5U patent/CN20560537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87356A (zh) * | 2017-08-30 | 2017-11-24 | 张家口德中钻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潜没泵 |
CN107387356B (zh) * | 2017-08-30 | 2023-08-04 | 张家口德中钻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潜没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55807U (zh) | 闭合回路回压利用液压双井抽油机 | |
CN100497882C (zh) | 一种液压采油方法及其装置 | |
CN210217698U (zh) | 一种三层油井有杆泵采油采水回注管柱 | |
CN1231654C (zh) | 无杆液压抽油系统及其驱动的液压抽油泵 | |
CN201225263Y (zh) | 水基无杆抽油装置 | |
CN201180635Y (zh) | 液压双作用无杆泵 | |
CN110360077A (zh) | 一种天然气井用的辅助排液装置 | |
CN101781979B (zh) | 一种液力驱动采油设备 | |
CN205823250U (zh) | 一种自力式套管气增压回收装置 | |
CN205605371U (zh) | 一种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连续输送泵、液体提升装置 | |
CN202596692U (zh) | 井下智能配水水嘴装置 | |
CN201041141Y (zh) | 电潜双向抽油防砂泵 | |
CN103498786A (zh) | 一种采油泵 | |
CN2549176Y (zh) | 信号反馈式抽油装置 | |
CN208518830U (zh) | 一种油井液驱往复抽油系统 | |
CN100337033C (zh) | 一种无杆液压抽油系统 | |
CN208396898U (zh) | 一种油井液驱往复抽油系统的自动换向装置 | |
CN108505984B (zh) | 一种油井液驱增压系统 | |
CN101936147A (zh) | 多功能双作用液压采油装置 | |
CN103062007B (zh) | 油田注水无动力增压系统 | |
CN108506179A (zh) | 一种油井液驱往复抽油系统 | |
CN108468639A (zh) | 一种油井液驱往复抽油系统的自动换向装置 | |
CN106761578B (zh) | 一种可调控液压式抽油机装置 | |
CN201111545Y (zh) | 液力采油机 | |
CN110805537B (zh) | 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