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5258U - 蒸汽涡轮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蒸汽涡轮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5258U
CN205605258U CN201620249595.9U CN201620249595U CN205605258U CN 205605258 U CN205605258 U CN 205605258U CN 201620249595 U CN201620249595 U CN 201620249595U CN 205605258 U CN205605258 U CN 205605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pipeline
outlet
deaerato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495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Po-Hsing
Original Assignee
Chen Po-Hs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 Po-Hsing filed Critical Chen Po-Hsing
Priority to CN2016202495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5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5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52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包括有锅炉、汽轮机、冷凝器、混合槽、蒸汽压缩机及脱氧槽,将锅炉以蒸汽管路连通于汽轮机的蒸汽入口,而汽轮机的蒸汽出口分别连通于冷凝器、脱氧槽及蒸汽压缩机的蒸汽入口,冷凝器以第一管路连通于脱氧槽的入水口,且以第二管路连通于混合槽的入水口,而混合槽以第三管路连通于脱氧槽的入水口,将蒸汽压缩机的蒸汽出口连通于混合槽的蒸汽入口,而脱氧槽以第四管路连通于锅炉的入水口;通过汽轮机所送出的部份蒸汽通过蒸汽压缩机进行压缩蒸汽,而能够更有效回收利用蒸汽在混合槽水中所释放的潜热,以提升锅炉补给用水的温度,并且相对减少补水用加热器与脱氧槽原本所需的蒸汽使用量,以节省宝贵的蒸汽发电能源与其成本。

Description

蒸汽涡轮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潜热回收利用功能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及/或汽电共生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发电厂发电系统与汽电共生系统中大多采用火力发电,如图1所示,首先燃烧燃料、燃气或核能燃料加热锅炉91内部水,以送出高压蒸汽通过汽轮机92,而带动发电机93运转发电,并且蒸汽通过冷凝器94转为冷凝水,然后冷凝水经由水泵95、加热器96、脱氧槽97及水泵98输送,以补给热水供应锅炉91使用。
目前发电系统中的冷凝器94使用冷却水或海水或空气,使蒸汽通过冷凝器94而成为冷凝水,亦即利用大量冷却水或空气来吸收蒸汽潜热。但是此种冷凝器94在使用大量冷却水或空气时,即必须耗费电力与昂贵成本,徒然浪费能源,影响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发电系统中的冷凝水必须先经由加热器96及脱氧槽97进行加热到摄氏约102度以上,才能补给热水供应锅炉91使用。但是,因为冷凝水没有预先有效提升温度,因此加热器96本身必须尽量使用锅炉91所产生的蒸汽,而且导致脱氧槽97同样必须尽量使用锅炉91所产生的蒸汽,以致相对更耗费蒸汽发电能源,增加成本,因此亟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及使用功效在于,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及/或汽电共生系统结合潜热回收利用功能,使汽轮机所送出的部份蒸汽通过蒸汽压缩机进行压缩蒸汽,而能够更有效回收利用蒸汽在混合槽水中所释放的潜热,以提升锅炉补给用水的温度,并且相对减少补水用加热器与脱氧槽原本所需的蒸汽使用量,以节省宝贵的蒸汽发电能源与其成本,更增进经济效益。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包括有锅炉、汽轮机、冷凝器、混合槽、蒸汽压缩机及脱氧槽,其中:该锅炉具有入水口与蒸汽出口,由蒸汽出口以蒸汽管路连通于汽轮机的蒸汽入口;该汽轮机具有蒸汽入口、第一蒸汽出口与第二蒸汽出口,由第一蒸汽出口以第一蒸汽管路连通于冷凝器的入口,第二蒸汽出口以第二蒸汽管路连通于脱氧槽的蒸汽入口;该冷凝器具有入口与出口,由出口以第一管路连通于脱氧槽的入水口,以及其由第二管路连通于混合槽的入水口;该混合槽具有入水口、出水口与蒸汽入口,由出水口以第三管路连通于脱氧槽的入水口;该蒸汽压缩机具有蒸汽入口与蒸汽出口,由蒸汽入口以第三蒸汽管路连接旁通于第一蒸汽管路,该蒸汽压缩机的蒸汽出口以第四蒸汽管路连通于混合槽的蒸汽入口;该脱氧槽具有入水口、出水口与蒸汽入口,由出水口以第四管路连通于锅炉的入水口。
前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中该第一管路串接有第一泵,该第二管路串接有第二泵,该第三管路串接有第三泵,该第四管路串接有第四泵。
前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中该第一管路串接有第一控制阀,该第二管路串接有第二控制阀。
前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中该第二管路连接旁通于第一管路。
前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中该第三管路连接旁通于第一管路。
前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中该第三蒸汽管路串接有第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汽轮机所送出的部份蒸汽通过蒸汽压缩机进行压缩蒸汽,而能够更有效回收利用蒸汽在混合槽水中所释放的潜热,以提升锅炉补给用水的温度,并且相对减少补水用加热器与脱氧槽原本所需的蒸汽使用量,以节省宝贵的蒸汽发电能源与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蒸汽涡轮发电系统配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蒸汽涡轮发电系统配置图。
[符号说明]
1、锅炉
11、入水口
12、蒸汽出口
13、蒸汽管路
2、汽轮机
20、发电机
21、蒸汽入口
22、第一蒸汽出口
23、第二蒸汽出口
24、第一蒸汽管路
25、第二蒸汽管路
3、冷凝器
31、入口
32、出口
33、冷凝水槽
34、第一管路
35、第一泵
36、第一控制阀
37、第二管路
38、第二泵
39、第二控制阀
4、混合槽
41、入水口
42、出水口
43、蒸汽入口
44、第三管路
45、第三泵
5、蒸汽压缩机
51、蒸汽入口
52、蒸汽出口
53、第三蒸汽管路
54、第四蒸汽管路
55、第三控制阀
6、脱氧槽
61、入水口
62、出水口
63、蒸汽入口
64、第四管路
65、第四泵
91、锅炉
92、汽轮机
93、发电机
94、冷凝器
95、水泵
96、加热器
97、脱氧槽
9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举出可行实施例,并且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及/或汽电共生系统具有潜热回收利用功能,如图所示中,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包括有锅炉1、汽轮机2、冷凝器3、混合槽4、蒸汽压缩机5及脱氧槽6,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同样由锅炉1加热送出高压蒸汽,使蒸汽依序通过汽轮机2、冷凝器3而转成为冷凝水,并且蒸汽推动汽轮机2驱使发电机20进行运转发电,而冷凝水再经由补水加热用混合槽4与脱氧槽6补送入锅炉1内;其中:
该锅炉1具有入水口11与蒸汽出口12,由蒸汽出口12以蒸汽管路13连通于汽轮机2的蒸汽入口21。
该汽轮机2具有蒸汽入口21、第一蒸汽出口22与第二蒸汽出口23,由第一蒸汽出口22以第一蒸汽管路24连通于冷凝器3的入口31,而第二蒸汽出口23以第二蒸汽管路25连通于脱氧槽6的蒸汽入口63。
该冷凝器3具有入口31、出口32,且可使用水冷却或空气冷却,由出口32以第一管路34经由冷凝水槽33连通于脱氧槽6的入水口61,在第一管路34串接有第一泵35,且第一管路34串接有第一控制阀36,以控制启闭状态与水流量,并且第一管路34上旁接连通有第二管路37,由第二管路37连通于混合槽4的入水口41,而在第二管路37上则串接有第二控制阀39与第二泵38。
该混合槽4具有入水口41、出水口42与蒸汽入口43,由出水口42以第三管路44串接有第三泵45,再连通于脱氧槽6的入水口61,并且第三管路44可先连接旁通于第一管路34上,再经由第一管路34连通于脱氧槽6的入水口61。
该蒸汽压缩机5具有蒸汽入口51与蒸汽出口52,蒸汽压缩机5本身耗电量较低,由蒸汽入口51以第三蒸汽管路53连接旁通于第一蒸汽管路24,并且第三蒸汽管路53串接有第三控制阀55,而蒸汽压缩机5的蒸汽出口52以第四蒸汽管路54连通于混合槽4的蒸汽入口43。
该脱氧槽6具有入水口61、出水口62与蒸汽入口63,由出水口62以第四管路64串接第四泵64连通于锅炉1的入水口11。
当蒸汽涡轮发电系统进行运转发电时,汽轮机2在蒸汽入口21的蒸汽条件温度为摄氏350~510度,压力为30~120kg/cm2G,而第一蒸汽出口22的蒸汽饱和温度为摄氏45~65度,蒸汽一方面通过第一蒸汽管路24、负压状态冷凝器3,而第一管路34则关闭第一控制阀36,使蒸汽成为摄氏约45~65度的冷凝水,并且冷凝水经由第二管路37的第二泵38、第二控制阀39,以送入混合槽4的入水口41;同时,第一蒸汽管路24的蒸汽另一方面经由第三蒸汽管路53进入蒸汽压缩机5的蒸汽入口51进行压缩,使蒸汽饱和温度提高为摄氏50~80度,再由蒸汽出口52及第四蒸汽管路54送入混合槽4的蒸汽入口43,以迅速加热混合由第二管路37进入混合槽4的冷凝水,使冷凝水的温度提高为摄氏50~85度补给用水,再经由第三管路44及第三泵45,以由第一管路34送入脱氧槽6的入水口61,与此同时,配合第二蒸汽管路25将蒸汽送入脱氧槽6的蒸汽入口63,以加热补给用水提高温度为摄氏102度以上进行脱除氧气,然后补给用水即可经由第四管路64及第四泵65送入锅炉1使用。
是以,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及/或汽电共生系统结合潜热回收利用功能,使汽轮机2所送出的部份蒸汽通过蒸汽压缩机5进行压缩蒸汽,而能够更有效回收利用蒸汽在混合槽4水中所释放的潜热,以提升锅炉1补给用水的温度,并且相对减少补水用加热器与脱氧槽6原本所需的蒸汽使用量,以节省宝贵的蒸汽发电能源与其成本,更增进经济效益,因此依法提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化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6)

1.一种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有锅炉、汽轮机、冷凝器、混合槽、蒸汽压缩机及脱氧槽,其中:该锅炉具有入水口与蒸汽出口,由蒸汽出口以蒸汽管路连通于汽轮机的蒸汽入口;该汽轮机具有蒸汽入口、第一蒸汽出口与第二蒸汽出口,由第一蒸汽出口以第一蒸汽管路连通于冷凝器的入口,第二蒸汽出口以第二蒸汽管路连通于脱氧槽的蒸汽入口;该冷凝器具有入口与出口,由出口以第一管路连通于脱氧槽的入水口,以及其由第二管路连通于混合槽的入水口;该混合槽具有入水口、出水口与蒸汽入口,由出水口以第三管路连通于脱氧槽的入水口;该蒸汽压缩机具有蒸汽入口与蒸汽出口,由蒸汽入口以第三蒸汽管路连接旁通于第一蒸汽管路,该蒸汽压缩机的蒸汽出口以第四蒸汽管路连通于混合槽的蒸汽入口;该脱氧槽具有入水口、出水口与蒸汽入口,由出水口以第四管路连通于锅炉的入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路串接有第一泵,该第二管路串接有第二泵,该第三管路串接有第三泵,该第四管路串接有第四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路串接有第一控制阀,该第二管路串接有第二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路连接旁通于第一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管路连接旁通于第一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涡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蒸汽管路串接有第三控制阀。
CN201620249595.9U 2016-03-29 2016-03-29 蒸汽涡轮发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5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9595.9U CN205605258U (zh) 2016-03-29 2016-03-29 蒸汽涡轮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9595.9U CN205605258U (zh) 2016-03-29 2016-03-29 蒸汽涡轮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5258U true CN205605258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4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4959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5258U (zh) 2016-03-29 2016-03-29 蒸汽涡轮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5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60923B1 (ko) 증기 터빈 플랜트
CN206972383U (zh) 一种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天然气加热系统
CN207813667U (zh) 基于不同蒸汽端口的低压缸冷却系统
CN106499455A (zh) 联合循环电厂汽水回热及燃料加热集成提效系统
CN106437875B (zh) 火电机组工质分流循环调峰系统
CN110793011A (zh) 一种两级抽汽型的中温中压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95995A (zh) 一种热力射流泵高加供汽系统
CN208687705U (zh) 一种切除低压缸进汽运行与低压省煤器耦合的系统
CN204612228U (zh) 一种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CN105464808A (zh)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8915808A (zh) 双压背压汽轮机供热系统
CN102494329B (zh) 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204827562U (zh) 一种火电厂小汽轮机能量梯级利用系统
CN208793049U (zh) 双压背压汽轮机供热系统
CN205605258U (zh) 蒸汽涡轮发电系统
CN105464731A (zh)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5042666A (zh) 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
CN102562200A (zh) 一种低压余热蒸汽发电系统
CN205349442U (zh)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
CN202349998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凝结水及给水除氧系统
CN109099498A (zh) 一种由煤粉燃烧烟气分流耦合产生热电解耦的工艺及方法
CN204757075U (zh) 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
CN209431389U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空压机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09369886U (zh) 一种利用深层海水冷却的旁路二次再热发电装置
CN207279603U (zh) 一种应用于南极磷虾船上的中央热水加热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