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0602U - 一种琴弦打结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琴弦打结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0602U
CN205600602U CN201620244941.4U CN201620244941U CN205600602U CN 205600602 U CN205600602 U CN 205600602U CN 201620244941 U CN201620244941 U CN 201620244941U CN 205600602 U CN205600602 U CN 205600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ng
screw
base plate
type base
b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449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跃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2449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0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0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0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琴弦打结工具,包括:一凹字型底板,两个立柱,一琴弦夹紧部;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的宽度大于琴弦直径;所述两个立柱对称于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垂直固定在所述缺口两侧的板上;所述琴弦夹紧部,用于将琴弦固定在所述一凹字型底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琴弦打结工具,可以省力、方便、高效地将琴弦打出一个规范美观的蝇头结,解决了长期以来完全依靠徒手打结所带来的需要具备经验的专人操作,或打结的大小和形状不美观、不规范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琴弦打结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琴弦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琴弦打结工具。
背景技术
在古琴琴弦的张紧安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琴弦首端打一个结,其形式为左右各有一个圈好似圆眼,正中间有一道直鼻,结的外形整体像苍蝇头部,故传统上称之为“蝇头结”,或“蜻蜓结”。古琴七根琴弦都打好蝇头结之后,用绒扣扣住,使弦不致脱落。然后将琴弦越过琴首的岳山,绕过琴尾的龙龈,最后拉住琴弦尾端绑在琴底部的雁足上,才能完成上弦工作。
图1为徒手打蝇头结的工序示意图,打蝇头结的方法是,以弦头寸许,两次靠内折转,第一折弦头向右,第二折向左,用左手大、食指两指捏住,再以弦的后段反折向外作一交股圈,套于一、二两折转之中抽紧,便形成了蝇头结。打好的蝇头结外形要求左右如两圆眼,正面如鼻直,背面呈交股圆圈形。古琴的七根琴弦的蝇头结大小要一致,且以整小为妙。
打蝇头结的技艺伴随着古琴的传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上打蝇头结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并且在古琴传承发展过程中,一直作为古琴培训的基础内容由老师来传授。在古琴使用丝弦的时代里,由于丝弦较为柔软,一般初学者经过短暂学习并积累一点经验,都能够轻易打出符合要求的蝇头结。然而,在近代普及钢丝尼龙琴弦之后,由于其硬度和弹性都很大,使得打蝇头结的难度变大。目前除了极个别的琴弦供应商提供打好蝇头的琴弦之外,古琴琴弦出厂时通常只提供没有蝇头的琴弦,需要由用户自行打结。这一方面是遵循传统使然,另一方面也因为人力徒手打结在提高了琴弦的人工成本的情况下,也难以保证琴弦蝇头结的外观和大小一致,是一道耗时耗力又不讨好的工序。目前,有部分人利用尖嘴钳等通用工具作为打蝇头结的辅助工具,但由于尖嘴钳本身并不是专用于打蝇头结的专用工具,以其作为辅助工具还是存在技艺不易掌握、蝇头结大小不一、容易伤弦等问题。
由于蝇头结不易打,使得不但普通初学者将打蝇头结视为畏途,很多古琴老师亦无能为力,更不用说女性或少儿习琴者了。近年来古琴事业发展呈现爆发态势,初学者学习古琴的热情高涨,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省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辅助工具,使一般没有经验的操作者,也可借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琴弦打结工具打出蝇头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琴弦打结工具,包括:
一凹字型底板,两个立柱,一琴弦夹紧部;
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的宽度大于琴弦直径;
所述两个立柱对称于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垂直固定在所述缺口两侧的板上;
所述琴弦夹紧部,用于将琴弦固定在所述一凹字型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琴弦打结工具,可以省力、方便、高效地将琴弦打出一个蝇头结,解决了长期以来完全依靠徒手打结所带来的需要具备经验的专人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传统的徒手打蝇头结的工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提供的一种琴弦打结工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提供的一种琴弦打结工具的示意图;
图4~图8为使用本实用新型一提供的一种琴弦打结工具打蝇头结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琴弦打结工具,该琴弦打结工具包括:一凹字型底板,两个立柱,一琴弦夹紧部;
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的宽度大于琴弦直径;
所述两个立柱对称于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垂直固定在所述缺口两侧的板上;
所述琴弦夹紧部,用于将琴弦固定在所述一凹字型底板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琴弦打结工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提供的一种琴弦打结工具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琴弦打结工具包括:一凹字型底板1,两个立柱(立柱2、立柱3),琴弦夹紧部,所述琴弦夹紧部具体包括通孔5,螺孔6,螺钉7。
其中,凹字型底板1的缺口4的宽度大于琴弦直径;
立柱2和立柱3对称于凹字型底板1的缺口4,固定在缺口4两侧的板上,固定后的立柱2和立柱3垂直于凹字型底板1的表面,立柱2和立柱3形成的直线平行于凹字型底板1的上沿;
在固定立柱3的板上开有一个通孔5,通孔5直径大于琴弦直径,通孔5垂直于凹字形底板1表面,开在立柱3远离缺口4的一侧,立柱3是固定在凹字型底板1缺口右侧的立柱;
凹字型底板1的侧面开有一螺孔6,螺孔6与通孔5垂直且连通,螺钉7具有与螺孔6相配合的螺纹。
上述螺钉7,通孔5和螺孔6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琴弦夹紧部,用于夹紧弦头,以防止琴弦在打结过程中滑动,保证打结操作顺利进行。
打结开始时,将弦头插入通孔5,将螺钉7拧入螺孔6后,可以将弦头固定。打结完成后,可以松开螺钉7将弦头取出。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琴弦打结工具。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琴弦打结工具,该琴弦打结工具和实施例一提供的琴弦打结工具的区别在于琴弦夹紧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琴弦夹紧部由图3所示的螺孔9、压板10和螺钉11构成,其中,
压板10套在螺钉11上,和螺钉11配合使用;
螺孔9开在固定立柱3的板上,螺孔9垂直于凹字形底板1表面,螺孔9可开在立柱3远离缺口4的一侧。
打结开始时,将弦头置于压板10与凹字型底板1之间,然后将螺钉11穿过压板10旋入螺孔9中拧紧,使压板10压住弦头,将弦头固定。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琴弦打结工具。
使用者可以采用手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琴弦打结工具的方式进行打结,考虑到打结时产生的拉力,手持上述工具打结可能会出现滑动的情况,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可在打结时,将该工具固定在一可以承受打结时拉力的可靠物体(如工作台)上,为了使该工具可以固定在上述可靠物体上,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工具进行进一步改进,具体为:
在凹字型底板1上开至少一个通孔8,通孔8垂直于凹字型底板1表面,通孔8位于缺口4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使用者可以用一螺钉通过该通孔将凹字型底板1固定在一可抵抗打结产生拉力的物体上(比如工作台)。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凹字型底板1、立柱2、立柱3、螺钉7、压板10、螺钉11可以使用铜、铝、不锈钢、碳钢等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为了使蝇头结的外形更加美观,上述实施例中的立柱2和立柱3的中心距(圆心距,两个立柱圆心之间的距离)可设计为蝇头结两圆眼的中心距,立柱2和立柱3的直径可设计为蝇头结圆眼的内径。
为了保证打蝇头结的过程中琴弦不易脱落,上述实施例中的立柱2和立柱3包括直柱部和防脱落部,直柱部的高度可设计为琴弦的直径,直柱部垂直固定的所述缺口两侧的板上;防脱落部用于防止琴弦滑脱。
在具体实现时,直柱部和防脱落部可以是一个整体部件,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部件。当直柱部和防脱落部是一个整体部件时,防脱落部位于直柱部的上部,此时,防脱落部可以设计为弯头部(如图2所示),当然防脱落部亦可设计成其他能够防止琴弦脱落的形状;当直柱部和防脱落部是独立部件时,防脱落部可以是开有孔的盖板或圆环,用于套在直柱部上防止琴弦滑脱。
图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一种琴弦打结工具的使用方法示意图,说明如下:
(1)将凹字型底板1用螺丝妥善固定在可以承受拉力的可靠物体(如工作台)上;
(2)将琴弦弦头插入通孔5,拧紧螺钉7将弦头固定,如图4;
(3)将琴弦拉向立柱2,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绕立柱2半圈拉紧,如图5;
(4)将琴弦拉向立柱3,由外向内逆时针方向绕立柱3半圈,然后自上而下穿入缺口4至底板1下方,如图6;
(5)将穿入凹字型底板1下方的琴弦弯一个半圈用手指捏住,然后将琴弦自下而上再次穿过缺口4至凹字型底板1上方,如图7;
(6)将琴弦穿过半圈并用力拉紧,将蝇头结打好,如图8;
(7)松开螺钉7将弦头取出,将蝇头结从立柱2和立柱3上取下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实施例的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琴弦打结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凹字型底板,两个立柱,一琴弦夹紧部;
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的宽度大于琴弦直径;
所述两个立柱对称于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垂直固定在所述缺口两侧的板上;
所述琴弦夹紧部,用于将琴弦夹紧在所述一凹字型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琴弦打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夹紧部包括:一通孔,一螺孔和一螺钉;
所述一通孔开在所述一凹字型底板上,位于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右侧固定的立柱的一侧,所述一侧为远离所述缺口的一侧,所述一通孔直径大于琴弦直径;
所述一螺孔开在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侧面,所述一螺孔与所述一通孔连通;
所述一螺钉具有与所述一螺孔相配合的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琴弦打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夹紧部包括:一螺孔,一压板和一螺钉;
所述一螺孔开在所述一凹字型底板上,位于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的缺口右侧固定的立柱的一侧,所述一侧为远离所述缺口的一侧,所述一螺孔直径大于琴弦直径;
所述一螺钉具有与所述一螺孔相配合的螺纹;
所述一压板套在所述一螺钉上,与所述一螺钉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琴弦打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的中心距等于蝇头结两圆眼的中心距;
所述两个立柱的直径等于蝇头结圆眼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琴弦打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直柱部和防脱落部,所述直柱部的高度为琴弦的直径;
所述直柱部垂直固定在所述缺口两侧的板上;
所述防脱落部用于防止琴弦滑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琴弦打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柱部和防脱落部为一整体部件,防脱落部是一弯头部且位于直柱部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琴弦打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柱部和防脱落部为独立部件,所述防脱落部为开有孔的盖板或圆环,用于套在所述直柱部上防止琴弦滑脱。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琴弦打结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另一通孔;
所述另一通孔开在所述一凹字型底板上,位于远离所述一凹字型底板缺口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琴弦打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字型底板、所述立柱、所述螺钉及所述压板使用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CN201620244941.4U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琴弦打结工具 Active CN205600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4941.4U CN205600602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琴弦打结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4941.4U CN205600602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琴弦打结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0602U true CN205600602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3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44941.4U Active CN205600602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琴弦打结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06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0639A (zh) * 2017-04-19 2017-08-11 杨致俭 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0639A (zh) * 2017-04-19 2017-08-11 杨致俭 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
CN107030639B (zh) * 2017-04-19 2019-02-22 杨致俭 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0602U (zh) 一种琴弦打结工具
US939069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lacement of musical instrument strings
TR201809783T4 (tr) Basitleştirilmiş golf sopası vuruş antrenmanı aparatı.
US20050116471A1 (en) Apparatus for tying fishing line to fishing tackle and methods for use
CN210963814U (zh) 一种球拍
CN209286560U (zh) 一种玩具跳绳握持组件
JP6281039B1 (ja) 弓道練習具
CN215741594U (zh) 一种瑜伽健身绳
JP6569104B2 (ja) ブリッジピン引抜き具
CN219916519U (zh) 一种方便佩戴的古筝练习手型矫正器
KR20200064763A (ko) 수영 보조 기구
CN106997758B (zh) 一种古琴琴弦安装方法
CN204840809U (zh) 腿部韧带拉伸器
CN213994740U (zh) 一种基于振颤法韧带拉伸训练的舞蹈教育设备
CN207708461U (zh) 一种带绳的训练足球
CN215776117U (zh) 便于固定和拆卸的发绳
CN212466951U (zh) 脚蹬拉力器的缠绕带限位结构
CN216492172U (zh) 一种多功能花艺工具
CN219307825U (zh) 一种跳绳
CN106212402A (zh) 一种绑钩器及操作方法
JP2001353246A (ja) 和弓の練習用具
US11044899B2 (en) Monkey line puller
US1747371A (en) 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intensity of action of massaging or exercising machines
CN206801440U (zh) 一种登乘梯
CN206978838U (zh) 一种下摆长度可调节的上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