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5432U - 大功率同轴负载 - Google Patents

大功率同轴负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5432U
CN205595432U CN201620359968.8U CN201620359968U CN205595432U CN 205595432 U CN205595432 U CN 205595432U CN 201620359968 U CN201620359968 U CN 201620359968U CN 205595432 U CN205595432 U CN 205595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cavity
resistor disc
inner core
spr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599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longto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LONGTONG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LONGTONG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LONGTONG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599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5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5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5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同轴负载,包括散热套、圆柱状的主体、电阻片、接头以及顶针。主体内置于散热套内,主体具有一空腔,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电阻片内置在空腔中。接头包括一端连接在散热套内的壳体和内置于壳体的一内芯。顶针包括与内芯连接的头部和与头部连接的尾部,尾部上形成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弹簧臂,两个弹簧臂均沿顶针的轴线延伸并间隔设置,两个弹簧臂构成用于夹持电阻片的上下两面并将顶针与电阻片固定连接的夹持机构。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功率同轴负载,采用由两个弹簧臂构成的夹持机构,将顶针夹紧在电阻片上,这样,机械稳定性好,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大功率同轴负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同轴负载。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终端负载在无线电设备、电子仪器以及各种微波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系统中,对空置的备用信道和测试端口进行阻抗匹配,既保证了信号的阻抗匹配,又大大减少了空置端口信号泄漏、系统间的相互干扰,是射频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
目前,现有的同轴负载,包括接头和电阻片,其中,接头与电阻片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但是,由于弹簧容易老化,弹力衰退,使得与电阻片松脱,整个同轴负载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同轴负载,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同轴负载机械稳定性差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同轴负载,包括:
散热套;
圆柱状的主体,内置于所述散热套内,所述主体具有一空腔,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
电阻片,内置在所述空腔中;
接头,其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散热套内的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的一内芯;以及
顶针,包括与所述内芯连接的的头部和与所述头部连接的尾部,所述尾部上形成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弹簧臂,两个所述弹簧臂均沿所述顶针的轴线延伸并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弹簧臂构成用于夹持所述电阻片的上下两面并将所述顶针与所述电阻片固定连接的夹持机构。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弹簧臂的外端均设置有向另一弹簧臂突出的突出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弹簧臂的外端均形成有向另一弹簧臂弯曲的凸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套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具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头部嵌入的嵌槽。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功率同轴负载,采用由两个弹簧臂构成的夹持机构,将顶针夹紧在电阻片上,这样,机械稳定性好,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功率同轴负载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针与电阻片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大功率同轴负载 1:散热套
2:主体 3:电阻片
4:接头 5:顶针
6:弹片 41:壳体
42:内芯 51:头部
52:尾部 53:弹簧臂
43:连接柱 44:嵌槽
54: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大功率同轴负载100,包括散热套1、圆柱状的主体2、电阻片3、接头4以及顶针5。主体2内置于散热套1内,主体2具有一空腔(图未示),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图未示),电阻片3内置在空腔中;接头4包括一端连接在散热套1内的壳体41和内置于壳体41的一内芯42;顶针5包括与内芯42连接的头部51和与头部51连接的尾部52,尾部52上形成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弹簧臂53,两个弹簧臂53均沿顶针5的轴线延伸并间隔设置,两个弹簧臂53构成用于夹持电阻片3的上下两面并将顶针5与电阻片3固定连接的夹持机构。
上述的大功率同轴负载100,采用由两个弹簧臂53构成的夹持机构,将顶针5夹紧在电阻片3上,这样,机械稳定性好,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大功率同轴负载100,包括散热套1、主体2、电阻片3、接头4和顶针5。
散热套1具有一侧开口的凹腔(图未示),以将上述的主体2装配至该凹腔内,且两者同轴设置。主体2,大致呈圆柱体形状,主体2具有一空腔,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电阻片3内置在空腔中。具体地,主体2的内壁上开设有沿主体2轴线延伸的两个置入槽(图未示),两个置入槽相互对置,电阻片3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一弹片6连接在对应的置入槽内,这样,电阻片3可通过弹片6与置入槽的配合而悬置在主体2的空腔中,这样,悬置的结构设计能够具有更佳的散热效果。
接头4,以可拆卸方式与散热套1连接。具体地,接头4包括壳体41和内置于壳体41的一内芯42,壳体41的一端与散热套1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顶针5,连接在内芯42与电阻片3之间,接头4中的内芯42通过顶针5与电阻片3相触,以将外部信号传输至电阻片3上,同时,电阻片3也通过弹片6与主体2接触而接地。在本实施例中,顶针5包括头部51和整体与头部51邻接的尾部52,在内芯42具有位于其右端的一连接柱43,连接柱43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供头部51嵌入的嵌槽44。从图2可以看出,尾部52上形成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弹簧臂53,两个弹簧臂53均沿顶针5的轴线延伸并间隔设置,两个弹簧臂53构成用于夹持电阻片3的上下两面并将顶针5与电阻片3固定连接的夹持机构。清楚的是,每个弹簧臂53的外端均设置有向另一弹簧臂53突出的突出部54,这样,在与顶针5与电阻片3连接时,两个弹簧臂53的突出部54分别抵接在电阻片3的上下两面上,可增加对电阻片的夹持力,从而将电阻片3夹紧在顶针5的尾部52。
当然,每个弹簧臂53的外端也可以均形成有向另一弹簧臂53弯曲的凸起结构,通过凸起结构抵接电阻片3,从而将电阻片3夹紧在顶针5的尾部5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大功率同轴负载,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套;
圆柱状的主体,内置于所述散热套内,所述主体具有一空腔,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
电阻片,内置在所述空腔中;
接头,其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散热套内的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的一内芯;以及
顶针,包括与所述内芯连接的头部和与所述头部连接的尾部,所述尾部上形成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弹簧臂,两个所述弹簧臂均沿所述顶针的轴线延伸并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弹簧臂构成用于夹持所述电阻片的上下两面并将所述顶针与所述电阻片固定连接的夹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同轴负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簧臂的外端均设置有向另一弹簧臂突出的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同轴负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簧臂的外端均形成有向另一弹簧臂弯曲的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同轴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套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同轴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具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头部嵌入的嵌槽。
CN201620359968.8U 2016-04-26 2016-04-26 大功率同轴负载 Active CN205595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9968.8U CN205595432U (zh) 2016-04-26 2016-04-26 大功率同轴负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9968.8U CN205595432U (zh) 2016-04-26 2016-04-26 大功率同轴负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5432U true CN205595432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3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59968.8U Active CN205595432U (zh) 2016-04-26 2016-04-26 大功率同轴负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54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718A (zh) * 2018-06-12 2021-05-07 株式会社Kmw 空腔滤波器及包括于其的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718A (zh) * 2018-06-12 2021-05-07 株式会社Kmw 空腔滤波器及包括于其的连接器
CN112771718B (zh) * 2018-06-12 2022-10-21 株式会社Kmw 空腔滤波器及包括于其的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3051636T3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nnector
CN205595432U (zh) 大功率同轴负载
CN209592400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触件结构
CN201270337Y (zh) 一种滤波连接器
CN202930698U (zh) 一种印制板插座
CN206353580U (zh) 一种圆柱形电芯并联结构
CN205092345U (zh) 光伏连接器
CN204144114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用微动开关装置
CN205752673U (zh) 一种高可靠性印制电路连接器
CN204179289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母座
CN208873972U (zh) 一种防水插座
CN207474749U (zh) 一种端面接触的电连接器
CN207518321U (zh) 防触电的手机充电器
CN111755868A (zh) 一种密封集成插座组件
CN213691729U (zh) 一种点火线圈插接电阻的高压电极组件
CN201360093Y (zh) 一种快速插拔转接头
CN201226401Y (zh) 通讯滤波插座
CN206301983U (zh) 多针连接器
CN205643421U (zh) 一种测试端子的辅助装置
CN104362452A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母座
CN204155687U (zh) 一种具有电子锁功能的电磁铁
CN201689833U (zh) 继电器的接点桥接结构
CN211829282U (zh) 一种浮动式连接器
CN203813170U (zh) 充电指示板与电源板连接线的接口排线
CN220914022U (zh) 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磁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Chiwan Shekou Shao Di Road No. 1 Chiwan Industrial Park D building four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ulongtong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Chiwan Shekou Shao Di Road No. 1 Chiwan Industrial Park D building four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ULONGTONG ELECTR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