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5340U -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5340U
CN205595340U CN201620402526.7U CN201620402526U CN205595340U CN 205595340 U CN205595340 U CN 205595340U CN 201620402526 U CN201620402526 U CN 201620402526U CN 205595340 U CN205595340 U CN 205595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e sheaf
layer
diode chip
sheaf
fas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025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a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a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a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a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025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5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5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53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包括采用外延片结构,将单晶片生长一层N型层,同时使阳极面增加一个高浓度的均匀的P+结构层。所述,结构由N结构层、N+结构层、N‑结构层、P结构层、P+结构层、阴极、阳极、氧化层、钝化层组成。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在阳极面增加一个高浓度的均匀的P+结构层,使其具有残存电荷功能,在空间电荷区扩展后的剩余基区内驻留更多的残存电荷,并驻留更长的时间将提高软度因子。由此使其由硬特性优化为软恢复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极管芯片,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快速二极管技术相对成熟,但超快恢复二极管(小于150ns)技术滞后有限,尤其超快软恢复二极管几乎没有批量自主产品,不能满足高频高效率电源需要。因此,加快研究大功率超快软恢复二极管,提高在高端传统型器件的国产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快进程。传统型的电力电子器件主要指高压、大电流器件如可控硅整流管,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表现为高频率、高电压、大电流。尤其是随着变流装置的高效化,容量的不断加大而设备尽量减小。对高频、高压、大电流的高端器件等需求巨大,而我国仅有少数几家优势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高端器件的制造技术,在快速二极管的大电流高电压方面做的比较好,但反向恢复时间大约5s,各整流器生产单位在减小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的同时,一般并不注意提高其软恢复性能。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中低端器件的制造上。高频化的电力电子电路要求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短,反向恢复电荷少,并具有软恢复特性。由于这些电力电子器件的频率和性能不断提高,为了与其关断过程相匹配,该二极管必须具有快速开通和高速关断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阶段快恢复二极管芯片中存在的多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包括采用外延片结构,将单晶片生长一层N型层,同时使阳极面增加一个高浓度的均匀的P+结构层,使其具有软恢复特性。
所述,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由N结构层、N+结构层、N-结构层、P结构层、P+结构层、阴极、阳极、氧化层、钝化层组成。
所述,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将一般二极管芯片的P层结构改变为P-P+层结构,使其具有残存电荷功能,在空间电荷区扩展后的剩余基区内驻留更多的残存电荷,并驻留更长的时间将提高软度因子,由此使其由硬特性优化为软恢复特性。
所述,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其N型层包括N+结构层、N结构层、N-结构层,所述,N结构层正面设置为N-结构层,N结构层背面设置为N+结构层,N+结构层背面与阴极相连。
所述,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在N-结构层正面设置为P-结构层,P-结构层正面设置为高浓度的P+结构层,所述,P+结构层的浓度大于P-结构层浓度,P+结构层与阳极连接。
所述,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在P+结构层的正面两侧设置(SiO2)氧化层,氧化层外表面设置(玻璃)钝化层;所述SiO2层与相应的所述玻璃钝化层相连续。
本实用新型的得益效果: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在阳极面增加一个高浓度的均匀的P+结构层,使其具有残存电荷功能,在空间电荷区扩展后的剩余基区内驻留更多的残存电荷,并驻留更长的时间将提高软度因子。因而具有快速开通和高速关断能力,具有短的反向恢复时间,较小的反向恢复电流和由硬特性优化为软恢复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普通二极管芯片结构示意图。
(1)N结构层;(2)N+结构层;(3)N-结构层;(4)P结构层;(5)阴极;(6)阳极;(7)氧化层;(8)钝化层;(9)P+结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包括采用外延片结构,将单晶片生长一层N型层,同时使阳极(6)面增加一个高浓度的均匀的P+结构层(9),使其具有软恢复特性。所述,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由N结构层(1)、N+结构层(2)、N-结构层(3)、P结构层(4)、P+结构层(9)、阴极(5)、阳极(6)、(SiO2)氧化层(7)、(玻璃)钝化层(8)组成。
图2为普通二极管芯片的结构示意图,一般情况下,普通二极管芯片上的P层空穴与N层电子是对等且均匀分布的,当PN结加上正向电压后,P层空穴与N层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很快复合,致使二极管芯片形成硬开通,不具有软恢复特性。
所述,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将一般二极管芯片的P层结构改变为P-P+层结构,使其具有残存电荷功能,在空间电荷区扩展后的剩余基区内驻留更多的残存电荷,并驻留更长的时间将提高软度因子,由此使其由硬特性优化为软恢复特性。
所述,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其N型层包括N+结构层(2)、N结构层(1)、N-结构层(3),所述,N结构层(1)正面设置为N-结构层(3),N结构层(1)背面设置为N+结构层(2),N+结构层(2)背面与阴极(5)相连。
所述,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N-结构层(3)正面设置为P-结构层(4),P-结构层(4)正面设置为高浓度的P+结构层(9),所述,P+结构层(9)的浓度大于P-结构层(4)浓度,P+结构层(9)与阳极(6)连接。
所述,在P+结构层(9)的正面两侧设置(SiO2)氧化层(7),氧化层外表面设置(玻璃)钝化层(8);所述(SiO2)氧化层(7)与相应的所述(玻璃)钝化层(8)相连续。
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在阳极面增加一个高浓度的均匀的P+结构层,使其具有残存电荷功能,在空间电荷区扩展后的剩余基区内驻留更多的残存电荷,并驻留更长的时间将提高软度因子。因而具有快速开通和高速关断能力,具有短的反向恢复时间,较小的反向恢复电流和由硬特性优化为软恢复特性。

Claims (4)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包括采用外延片结构,将单晶片生长一层N型层,同时使阳极面增加一个高浓度的均匀的P+结构层,所述,结构由N结构层、N+结构层、N-结构层、P结构层、P+结构层、阴极、阳极、氧化层、钝化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一般二极管芯片的P层结构改变为P-P+层结构,使其具有残存电荷功能,在空间电荷区扩展后的剩余基区内驻留更多的残存电荷,并驻留更长的时间将提高软度因子,由此使其由硬特性优化为软恢复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N型层包括N+结构层、N结构层、N-结构层,所述,N结构层正面设置为N-结构层,N结构层背面设置为N+结构层,N+结构层背面与阴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N-结构层正面设置为P-结构层,P-结构层正面设置为P+结构层,所述,P+结构层的浓度大于P-结构层浓度,P+结构层与阳极连接。
CN201620402526.7U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95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2526.7U CN205595340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2526.7U CN205595340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5340U true CN205595340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33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0252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95340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53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1827A (zh) * 2016-12-15 2017-04-26 张家港意发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2472A (zh) * 2016-12-27 2018-07-03 无锡昌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快恢复二极管结构及实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1827A (zh) * 2016-12-15 2017-04-26 张家港意发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2472A (zh) * 2016-12-27 2018-07-03 无锡昌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快恢复二极管结构及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9067B (zh) 一种平面高压超快软恢复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CN105977154B (zh) 一种基于扩散工艺具有双缓冲层快恢复二极管芯片制造方法
CN105280484B (zh) 一种晶硅高效高方阻电池片的扩散工艺
CN104900689A (zh) 降低基区电阻率的GaN基HBT外延结构及生长方法
CN205595340U (zh)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结构
CN102130153B (zh) 绝缘体上硅的n型横向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9274A (zh) 一种恒电流二极管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CN113571415A (zh) Igbt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64197A (zh) Jfet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jfet的微型逆变器
CN106449744B (zh) 一种具有栅极内嵌二极管的沟槽栅igbt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94417A (zh) 低高低掺杂浓度的发射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
CN205092260U (zh) GaN基LED外延结构
CN105720107B (zh) 一种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74809B (zh) 一种快速软恢复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
CN105671642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硅片制绒液
CN103151251A (zh) 沟槽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1770A (zh) 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738292B (zh) 多结叠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6986B (zh) 一种快恢复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CN103280492A (zh) 一种高方阻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CN206774558U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
CN205122598U (zh) 一种mis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CN209357734U (zh) 一种perc电池及光伏组件
CN203950814U (zh) 一种半导体二极管的新型结构
CN202167494U (zh) 台面工艺可控硅芯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