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1888U - 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1888U
CN205591888U CN201620064962.8U CN201620064962U CN205591888U CN 205591888 U CN205591888 U CN 205591888U CN 201620064962 U CN201620064962 U CN 201620064962U CN 205591888 U CN205591888 U CN 205591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oil extraction
extraction pump
packer
pipe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649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明�
岳慧
段友智
翟羽佳
姚志良
刘欢乐
侯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0649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1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1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1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包括:排水采油泵、设置在排水采油泵的下部的用于封隔油层和水层的封隔器和密封连通部。密封连通部设置于排水采油泵与封隔器之间,并与封隔器下部的水层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管柱,水能通过排水采油泵侧壁上的进液通道进入排水采油泵,油能通过密封连通部进入排水采油泵,以实现油水分采合出。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底水油藏开采过程中用于排水采油的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底水油藏开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底水的锥进。底水锥进使油井过早见水、产油量骤减及含水量快速上升,并导致水处理费用增加。
为了提高油藏的开发效益,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关井压锥的方法来克服底水锥进带来的负面影响。关井压锥是指让油井先以较高的产量水平生产,油井生产一定时间之后见水,然后关井压锥以降水。关井一定时间之后重新开井生产。虽然关井压锥的方法简单易行,但实施压锥后的效果一般都不理想。不仅在关井期间会影响油井的产油量,开井后油井含水量又会快速升高至关井压锥前的水平。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或装置以从根本上解决底水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含水量上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包括:排水采油泵、设置在排水采油泵的下部的用于封隔油层和水层的封隔器和密封连通部。密封连通部设置于排水采油泵与封隔器之间,并与封隔器下部的水层连通。在这种情况下,水能通过排水采油泵侧壁上的进液通道进入排水采油泵内,油能通过密封连通部进入排水采油泵底部通道,以实现油水分采合出。
进一步地,密封连通部包括密封插管和与其相配合的丢手密封筒。密封插管连通于排水采油泵的底部通道,丢手密封筒与水层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密封插管和丢手密封筒之间设有胶筒。
进一步地,密封插管由至少一个丁腈橡胶或氟橡胶制成的密封圈组成。由此,可以更好地适应地层温度,进而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进一步地,在密封插管的下端设有倒角。由此,一方面可以引导及确保密封 插管插入丢手密封筒内;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密封插管上的密封圈,防止其磨损。
进一步地,在丢手密封筒的上端构造有内倒角或喇叭状的接口。由此,可以使密封插管易于插入,并提高丢手密封筒与密封插管的配合,进而可以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排水采油工艺管柱还包括底部球座;底部球座连接于丢手密封筒的下部并穿过封隔器。
进一步地,在排水采油泵的上端连接有油管。在油管的壁上设有锚定泄油器。在这种情况下,锚定泄油器一方面可以避免封隔器在采油的过程中上下移动,另一方面可以在油管上提过程中泄油以减轻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管柱通过封隔器的封隔作用以及整体连接结构,能在油水界面以下采水,在油水界面以上采油。进一步地,通过控制管柱采油和采水的速度,可以使油水界面上压力平衡,从而可以达到油水界面稳定的目的。(2)本实用新型的管柱组配快捷、下入操作简便易行、稳定性好。(3)管柱能有效延缓底水上升时间,延长采油期,从而提高石油的最终采收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采油工艺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排水采油工艺管柱包括:排水采油泵3、设置在排水采油泵3的下部的用于封隔油层和水层的封隔器6和密封连通部。密封连通部设置于排水采油泵3与封隔器6之间,并与封隔器6下部的水层连通。在这种情况下,水能通过排水采油泵6侧壁上的进液通道(未视出)进入排水采油泵内,油能通过密封连通部进入排水采油泵3底部通道,以实现水和油的分别采出。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排水采油泵3内部设有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涉的两层流道,一层流道与排水采油泵6侧壁上的进液通道(未视出)连通,用于流通水。另一层流道与排 水采油泵3底部通道相连通,用于流通油。两层流道直至油管1处混合,进而可以实现油水分采合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密封连通部包括密封插管4和丢手密封筒5。密封插管4连通于排水采油泵3的底部通道,丢手密封筒5设置于封隔器6的上方并与底部球座8连通。密封插管4的作用是封隔开底水进泵通道与油套环空。为了更好地适应地层温度,密封插管4由至少一个丁腈橡胶或氟橡胶制成的密封圈组成。优选地,密封插管4可采用多道O型密封圈组合而成。密封插头的长度可以适当加长,以提高密封可靠性。为了引导及确保密封插管4插入丢手密封筒5内,密封插管4的下部可以由大倒角管柱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丢手密封筒5的内壁可进行密封面处理加工,以提高与密封插管4的配合。例如,在丢手密封筒5的上端构造有内倒角或喇叭状的接口以及确保接口下面的内壁光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丢手密封筒5与密封插管4的配合度。优选地,在密封插管4和丢手密封筒5之间设有胶筒4’,以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部球座8连接于丢手密封筒5的下部并穿过封隔器6。在排水采油泵3的上端连接有油管1。在油管1的壁上设有锚定泄油器2。在这种情况下,锚定泄油器2一方面可以避免封隔器6在采油的过程中上下移动,另一方面可以在油管1上提过程中泄油以减轻重量。优选地,在底部球座8的壁上还可以设置锚定器7,以进一步地防止封隔器6的上下移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采油工艺管柱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将丢手接头、密封插管4、封隔器6和底部球座8组成的管柱在定位系统的控制下下入预定位置,即,使封隔器6处于油层和水层的界面位置。打压坐封封隔器6,再打开丢手接头实现丢手。之后,将排水采油泵3与密封插管4连接后下入井中。探鱼顶后将密封插管4插入丢手密封筒5中,实现对接密封。最后,下入油管即可开抽。上层油层中的油由射孔A流出,通过排水采油泵3侧面进液通道进入泵内。下层水层中的水由射孔B流出,通过密封插管4进入泵底部通道。两层流道互不干涉,直到泵上混合,进而可以实现水油分抽混出。配套的锚定泄油器,一方面可锚定管柱提高泵效;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管柱蠕动,保证封隔器6和密封插管4的密封性,同时在检泵作业时还可实现泄油功能,以防止 污染。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管柱在排水采油生产时,通过封隔器6将油水层分开。在排水采油泵3下连接丢手管柱,即由丢手接头、密封插管4、封隔器6和底部球座8组成的管柱。在排水采油泵3上部连接油管1和锚定泄油器2,最终采用插管密封方法形成排水采油工艺管柱。本实用新型的管柱可以通过调整产液速度和排水速度使油水界面上的压力处于相对平衡,从而使油水界面稳定不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的管柱可以防止采油过程中造成的油水界面处的压降,进而防止水锥的发生。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采油泵;
封隔器,设置在所述排水采油泵的下部,用于封隔油层和水层;以及
密封连通部,设置于所述排水采油泵与所述封隔器之间,并与所述封隔器下部的水层连通;
其中,油能通过所述排水采油泵侧壁上的进液通道进入所述排水采油泵,水能通过所述密封连通部进入所述排水采油泵,以实现油水分采合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通部包括密封插管和与其相配合丢手密封筒;
所述密封插管与所述排水采油泵的下端连通;
所述丢手密封筒与所述水层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插管和所述丢手密封筒之间设有胶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插管由至少一个丁腈橡胶或氟橡胶制成的密封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插管的下端设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丢手密封筒的上端构造有内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丢手密封筒的上端构造有喇叭状的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球座;所述底部球座穿过所述封隔器连接于所述丢手密封筒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采油泵的上端连接有油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管的壁上设有锚定泄油器。
CN201620064962.8U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 Active CN205591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4962.8U CN205591888U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4962.8U CN205591888U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1888U true CN205591888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26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64962.8U Active CN205591888U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18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6256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蒸汽射流举升工具及蒸汽气举系统
CN111335852A (zh) * 2018-12-18 2020-06-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水分采管柱及油水分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6256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蒸汽射流举升工具及蒸汽气举系统
CN111335852A (zh) * 2018-12-18 2020-06-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水分采管柱及油水分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4673U (zh) 一种水平井分段控水的采油管柱
CN109723409B (zh) 一种井下气液分离举升工艺管柱
CN205225215U (zh) 一种用于两套油层分层开采的开采装置
CN101864921A (zh) 水平井的完井、采油管柱及其完井、采油工艺
CN104213846B (zh) 套管完井多段压裂水平井选择性开采管柱及其工作方法
CN201705276U (zh) 水平井的完井、采油管柱
CN201095977Y (zh) 可热洗保护油层和不压井作业的气举管柱
CN104453839B (zh) 一种大排量油水分离自流注水系统
CN203716939U (zh) 适用人工举升的电潜泵生产管柱
CN103643931A (zh) 海上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一体化管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04948141B (zh) 一种同井采注装置
CN106050199A (zh) 综合排水采气装置及方法
CN103089204B (zh) 双煤层分层控压联合排采装置
CN206071469U (zh) 一种同井采油注水管柱
CN105649578A (zh) 煤层气直井双层分压合采方法及其装置
CN205591888U (zh) 一种排水采油工艺管柱
CA2489674A1 (en) Ported velocity tube for gas lift operations
CN201372779Y (zh) 一种油套连通器
CN103452531A (zh) 欠平衡下油管、不压井气举、转抽、检泵和检修油管的方法
CN106285620B (zh) 高气油比油井气液分离系统
CN206144550U (zh) 高气油比油井气液分离系统
CN202731870U (zh) 用于井下油-水分离的采注装置
CN105370253A (zh) 一种同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热采方法及其设备
CN205297469U (zh) 油套管控流装置
CN107558931B (zh) 一种全井筒重力分离有杆泵同井采注方法及工艺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