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6003U - 磁共振成像装置、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装置、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6003U
CN205586003U CN201490000973.9U CN201490000973U CN205586003U CN 205586003 U CN205586003 U CN 205586003U CN 201490000973 U CN201490000973 U CN 201490000973U CN 205586003 U CN205586003 U CN 205586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ductor
holding member
shielded conductor
cross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900009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羽原秀太
五月女悦久
大竹阳介
铃木伸郎
铃木伸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Healthca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6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6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46Volume type coils, e.g. bird-cage coils; Quadrature bird-cage coils; Circularly polarised coils
    • G01R33/34076Birdcage co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07Manufacture of RF coils, e.g. u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chnology; additional hardware for providing mechanical support to the RF coil assembly or to part thereof, e.g. a support for moving the coil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remainder of the M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5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of waveguide type
    • G01R33/3453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TEM] co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42Screening
    • G01R33/422Screening of the radio frequency fiel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在具有横档导体以及屏蔽导体、且对它们进行电连接而使用的包括TEM型天线、微波传输带型天线的天线中,将保持屏蔽导体的形状的保持部件通过组装肋和薄的壁而构成,将内侧的保持部件做为结构材料,在屏蔽导体和与其粘接的保持部件、或者内侧的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开设孔,在制作时,能够经由该孔从筒形的天线外部接合导体。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装置、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来自被检测体中的氢或磷等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以下称为NMR)信号,并对原子核的密度分布和衰减时间分布等进行图像化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以下称为MRI)技术,尤其涉及进行高频信号的发送以及NMR信号的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MRI装置中,对配置在由静磁场磁铁产生的均匀的静磁场中的被检测体照射作为电磁波的高频信号,激发被检测体内的原子核自旋,并且接收由原子核自旋产生的作为电磁波的核磁共振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从而对被检测体进行图像化。高频信号的照射和核磁共振信号的接收,利用发送或者接收无线电频率(RF)的电磁波的被称为RF天线或者RF线圈的天线装置(以下、称为RF天线)进行。为了进行实际的图像化,不仅需要静磁场磁铁、RF天线,而且还需要产生在空间上倾斜的磁场的倾斜磁场线圈。在隧道式的MRI装置中,这些静磁场磁铁、倾斜磁场线圈、RF天线均形成为圆筒形,通常从外侧起依次配置静磁场磁铁、然后是倾斜磁场线圈,在最内侧、被检测体侧配置RF天线。
作为在隧道式的MRI装置中使用的代表性的RF天线,有圆筒形的被称为容量天线的天线。作为圆筒形的容量天线,有被称为鸟笼型或鸟笼状型的天线、以及被称为TEM(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型或微波传输线型的天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在这些RF天线中,通常,被称为横档(横木、或者、梯子的横棒)的棒状的导体(横档导体)沿着圆筒侧面,并与圆筒的中心轴平行地配置有16~32根左右。
TEM型的天线或微波传输线型的天线(以下、有时统称为TEM型天线)由 内侧的圆筒面和外侧的圆筒面构成,在内侧的圆筒面上粘贴横档导体,在外侧的圆筒面上粘贴起到设置面的作用的屏蔽导体。而且,对上述的具有16~32根左右的横档导体各个与屏蔽导体进行电连接,使流过各横档导体的电流相互耦合而进行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55724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12/023385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拍摄时的舒适性,优选MRI装置内部的被检测体配置空间尽量宽广。但是,构成隧道式MRI装置的超导电磁铁和倾斜磁场线圈的制作成本较大,增大它们的圆筒内径,将导致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为了在这种限制下扩大被检测体配置空间,并提高被检测体的舒适性,需要不改变RF天线的圆筒的外径而尽量增大内径。这可以通过减薄RF天线的厚度来实现。
然而,在TEM型的天线中,为了维持灵敏度,需要在横档导体与屏蔽导体之间设置预定的距离(间隙)。从而,减小内径与外径之差。即,若减薄厚度,则天线灵敏度降低。如果天线灵敏度降低,则在接收天线的情况下信号对噪声比减小,在照射天线的情况下照射效率降低。
另外,为了避免RF天线的电路与被检测体直接接触,并且尽量使被检测体远离由电路产生的高电场,靠近最内侧的被检测体的圆筒面需要具有预定的厚度。作为该厚度,一般认为需要3毫米左右。
鸟笼型天线由于不存在屏蔽导体与横档导体的电连接,因此能够通过将最靠近被检测体的一侧的圆筒面做出牢固的结构体,并在其外筒面上粘贴横档导体而制作。但是,在TEM型天线中,需要电连接屏蔽导体与横档导体,并做成一体结构,因此制作之后再安装在倾斜磁场线圈内。此时,屏蔽导体是覆盖外侧的圆筒面全部的形状,因此若考虑制作步骤,则做成牢固的结构体的只能是最外侧的圆筒。从而,最外侧的圆筒面也需要作为结构体发挥功能的厚度。 并且,在以一体结构制作之后,插入到倾斜磁场线圈中,因此还需要在与倾斜磁场线圈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
由于以上的各种情况,对于TEM型天线,要被迫做出选择,要么减小内径与外径之差,牺牲灵敏度,要么减小内侧半径,牺牲舒适的使用感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下技术,在TEM型天线、微波传输线型天线之类的、具有横档导体以及屏蔽导体、并对它们进行电连接而使用的天线中,不会大幅度增加成本而能够同时具有使用感、安全性和灵敏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在TEM型天线、微波传输带型天线之类的、具有横档导体以及屏蔽导体并对它们进行电连接而使用的天线中,保持屏蔽导体的形状的保持部件通过组装间隔保持部件和薄的壁而构成。另外,将内侧的保持部件设为结构材料。而且,在屏蔽导体和与其粘接的保持部件、或者内侧的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开设孔,在制作时,能够经由该孔从筒形的天线外部接合导体。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筒状的天线装置,上述天线装置在该天线装置的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沿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档导体;筒状的屏蔽导体;以及保持上述屏蔽导体的筒状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与上述屏蔽导体之间,配置有在上述横档导体与上述屏蔽导体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多个上述横档导体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上沿该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各上述横档导体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与上述屏蔽导体以该横档导体和该屏蔽导体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上述屏蔽导体以及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和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横档导体与上述屏蔽导体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各上述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至少一个上述环形电路具备进行上述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进行预定的频率的 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多个通道的筒状的天线装置,上述天线装置在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以及通道个数的部分筒形状的单一通道部,各上述单一通道部在上述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沿上述天线装置的轴向延伸的多个部分横档导体;分筒形状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以及保持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的上述部分筒形状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上述通道数的单一通道部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外侧的面上沿上述天线装置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之间,配置有在上述部分横档导体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多个上述部分横档导体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外侧的面上沿上述天线装置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各上述部分横档导体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以该部分横档导体和该部分筒状屏蔽导体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以及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和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部分横档导体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各上述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具备进行上述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且为筒状,该天线装置从该天线装置的径向的内侧朝向外部依次具备: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沿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档导体;筒状的屏蔽导体;以及保持上述屏蔽导体的筒状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与上述屏蔽导体之间,配置有在上述横档导体与上述屏蔽导体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多个上述横档导体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上沿该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各上述横档导体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与上述屏蔽导体以该横档导体和该屏蔽导体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上述屏蔽导体以及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和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横档导体与上述屏蔽导体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各上述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至少一个上述环形电路 具备进行上述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上粘贴沿该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轴向延伸的横档导体,在上述横档导体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电容器,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上固定至少一个供电部件,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上述外周面上固定间隔保持部件,将预先在内周面上粘贴屏蔽导体并且开设有上述横档导体的个数的两倍的个数的孔的筒状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的、粘贴有上述屏蔽导体的面粘接在上述间隔保持部件,在上述孔附近将各上述电容器分别连接在上述屏蔽导体上,并且将上述供电部件连接在上述横档导体以及上述屏蔽导体上,上述孔开设在将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粘接在上述间隔保持部件之后、配置与上述横档导体连接的上述电容器的位置附近。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TEM型天线、微波传输线型天线之类的具有横档导体以及屏蔽导体、并对它们进行电连接而使用的天线中,不会大幅度增加成本而能够同时具有使用感、安全性和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现有的TEM型天线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保持部件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保持部件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连接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3(a)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3(b)是用于说明图13(a)所示的天线装置的横档导体的说明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连接状态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MRI装置,101-磁铁,102-倾斜磁场线圈,103-RF天线,104-收发两用机,105-数据处理部,106-收发电缆,107-倾斜磁场控制电缆,108-显示装置,109-倾斜磁场电源,111-床,112-被检测体,200-天线装置,210-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20-横档导体,221-横档导体片,222-间隔,230-肋(间隔保持部件),231-直线状肋,232-圆弧状肋,233-圆弧状肋的一部分,240-屏蔽导体,250-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60-孔,270-分流电容器,271-横档电容器,280-供电部件,281-同轴电缆,282-连接点,283-连接点,300-天线装置,320-横档导体,321-横档导体片,340-屏蔽导体,370-分流电容器,371-横档电容器,380-供电部件,400-天线装置,440-屏蔽导体,441-部分屏蔽导体,442-间隔,490-去耦电路,491-去耦电容器,492-去耦电容器,500-天线装置,501-单一通道部,510-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20-横档导体,522-部分横档导体,530-肋(间隔保持部件),531-直线状肋,532-部分椭圆弧状肋,541-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2-连接部,551-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73-电容器,590-去耦电路,591-去耦电桥,600-天线装置,602-长轴,603-短轴,610-内侧结构保持部件,650-屏蔽导体保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全部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MRI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0的概要结构图。MRI装置100具备:在配置被检测体112的测 量空间内形成静磁场的磁铁101;对静磁场赋予预定的方向的磁场斜度的倾斜磁场线圈102;将高频信号(RF信号)发送给被检测体112并接收从被检测体112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NMR信号)的RF天线103;生成从RF天线103发送的RF信号并发送给RF天线103,并且对由RF天线103接收的NMR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收发两用机104;对倾斜磁场线圈102供给电流的倾斜磁场电源109;对收发两用机104以及倾斜磁场电源109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接收各种信息处理以及操作员进行的操作的数据处理部105;用于显示数据处理部105的处理结果的显示装置108;以及载置被检测体112的床111。
此外,数据处理部105作为图像化部发挥功能,该图像化部根据由RF天线103接收信号并利用收发两用机104进行了各种信号处理的NMR信号,对被检测体112的内部信息进行图像化。
倾斜磁场电源109与倾斜磁场线圈102利用倾斜磁场控制电缆107连接。另外,RF天线103与收发两用机104利用在RF天线103与收发两用机104之间收发信号的收发电缆106连接。收发两用机104具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接收混频器、模数转换器、收发切换开关等,但对这些未进行图示。
MRI装置100根据由磁铁101形成的静磁场的方向,被区分为水平磁场方式和垂直磁场方式。水平磁场方式的情况下,一般而言,磁铁101具有圆筒状的空腔(中心空间),产生图1中左右方向的静磁场,被称为隧道式MRI装置。另一方面,垂直磁场方式的情况下,一对磁铁隔着被检测体配置在上下,产生图1中上下方向的静磁场。本实施方式主要以使用具有圆筒状的空腔的水平磁场方式的隧道式MRI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MRI装置100中,如上所述,磁铁101、倾斜磁场线圈102以及RF天线103是圆筒形。而且,从外侧起,以磁铁101、倾斜磁场线圈102、RF天线103的顺序配置。被检测体112横卧在床111上,并配置在RF天线103的内部。RF天线103、倾斜磁场线圈102以及床111配置在由磁铁101形成的静磁场空间内。
对配置在静磁场中的被检测体112,利用RF天线103以及倾斜磁场线圈102,分别照射以及施加几毫秒间隔左右的断续的RF信号以及倾斜磁场。并且,利用RF天线103接收与该RF信号共振而从被检测体112发出的NMR 信号,利用收发两用机104以及数据处理部105进行信号处理,获取磁共振像。被检测体112例如是人体的预定部位。
此外,在图1中,作为进行RF信号的发送和NMR信号的接收的RF天线103,示出了单一的RF天线,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组合宽范围摄像用的RF天线和局部用的RF天线等,将由多个天线构成的RF天线用作RF天线103。另外,在无需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将由RF天线103发送的RF信号和由RF天线103接收的NMR信号统称为电磁波。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RF天线103,使用多个横档导体和使流过该横档导体的电流相互耦合而使用的作为TEM型天线的天线装置200(图3)。
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之前,对现有的最简单的TEM型天线进行说明。图2是作为RF天线103而使用的现有的TEM型天线即天线装置300的立体图。天线装置300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102的内侧,并具有圆筒形状。
图2所示的天线装置300是最简单的TEM型天线的结构例。表示了屏蔽导体、横档导体电容器等电气部件,但未表示对它们在空间上进行支撑的部件等。
如该图所示,天线装置300具备:圆筒状的起到接地平面(接地面)的作用的屏蔽导体340;多套横档导体320;以及与两个或四个供电部连接的供电部件380。另外,各横档导体320具备多个横档导体片321、分流电容器370以及横档电容器371。在图2中,举例说明了横档导体320为16套、供电部件380为两个,并且一个横档导体320具备三个横档导体片321的情况。
如图2所示,天线装置300整体形成为圆筒形。而且,在由天线装置300形成的圆筒的外周部,配置覆盖圆筒的侧面的整周的屏蔽导体340,在其内部配置多套的横档导体320和电容器(分流电容器370以及横档电容器371)等部件。
虽然在图2中未图示,但天线装置300具备两个同轴的圆筒状的保持部件。将内侧的保持部件称为内侧保持部件,将外侧的保持部件称为外侧保持部件。多套的横档导体320安装在圆筒状的内侧保持部件上。另外,屏蔽导体340粘贴在圆筒上的外侧保持部件上。
在此,将天线装置300的圆筒的中心轴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中心轴正交的截面的圆的圆周方向称为周向,将直径方向称为径向。
多个横档导体320在内侧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上沿着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
另外,横档导体320在其轴向的两端,利用分流电容器370与屏蔽导体340连接。由此,各横档导体320与屏蔽导体340被电连接,构成环形电路。此外,电连接通常通过软钎焊来实现。
另外,构成一个横档导体320的多个横档导体片321利用横档电容器371在轴向上串联连接。各横档导体片321由片状(细长的平板或带状)、棒状、或者筒状的导体制作。
由该天线装置300实现的TEM型天线,预先一体制作上述各结构部件,然后,装入MRI装置100中。TEM型天线的制作如下进行,避开覆盖整周的外侧的屏蔽导体340,从圆筒内部侧起对横档导体320与屏蔽导体340进行软钎焊。
在制造不是大学中的研究目的、而是用于医院等的一般检查中的MRI装置100的情况下,确保进入MRI装置100内部的被检测体112即患者的安心和安全非常重要。为此,最靠近被检测体112而配置的RF天线103(天线装置300)的被检测体112侧的面、即内表面需要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的圆筒形状的壁面。另外,从外表的观点和牢固性方面考虑,优选天线的内表面一体形成,且没有孔和分割部分等。
另外,TEM型天线的天线灵敏度依赖于对置的两个导体、即屏蔽导体340和横档导体320之间的距离。屏蔽导体340和横档导体320的距离越大,灵敏度越好。然而,在TEM型天线的情况下,与鸟笼型天线相比,如上所述,由于预先一体制作的必要性、和进行电连接的必要性,大多情况下该距离变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TEM型天线中,同时具有使用感、安全性和灵敏度。对实现这些的本实施方式的TEM型天线即天线装置200进行说明。在此,作为RF天线103,以用作主干部用容量天线的天线装置200为例进行说明。图3是天线装置200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是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 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筒状的装置。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圆筒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天线装置200中,也是将天线装置200的中心轴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中心轴正交的截面的圆的圆周方向称为周向,将直径方向称为径向。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的与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结构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如图4所示,在径向上以从内侧朝向外侧的顺序,具备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沿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档导体220、筒状的屏蔽导体240、以及保持屏蔽导体240的筒状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
另外,如图3所示,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与屏蔽导体240之间,配置有在横档导体220与屏蔽导体240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以下,称为肋)230。
在图3中,举例说明具备16套的横档导体220的情况,但不限定数量。另外,在天线装置200中还存在其他结构部件,这些结构部件利用更详细的图5、图6、图7以及图8进行说明。而且,在图4中,肋230也未图示。
另外,多个横档导体220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外周面上沿着该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周向且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各横档导体220的轴向的两端部与屏蔽导体240以由横档导体220和屏蔽导体240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屏蔽导体240以及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和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中的至少一方在横档导体220与屏蔽导体240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260,各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天线装置200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
电连接例如通过将电容器(分流电容器)270连接在屏蔽导体240与横档导体220之间而实现。即,环形电路具备分流电容器270,环形电路的共振频率利用该分流电容器270来调整。换言之,分流电容器270的电容被调整为该环形电路以该天线装置200收发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
而且,至少一个环形电路连接有进行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件280。在图3中,举例说明了具备两个连接供电部件280的供电点 的情况,但数量不受限制。
<内侧结构保持部件>
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是最靠近被检测体112侧而配置的结构部件。作为一例,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由厚度3毫米的、厚度较厚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制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该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具有形状保持功能、难燃性维持功能、以及防止被检测体112与电气部件的电接触和热接触的功能。因此,利用后述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增大其厚度。
<屏蔽导体保持部件>
作为一例,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由0.5毫米厚度的玻璃环氧树脂等比较薄的原材料制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和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与倾斜磁场线圈102具有相同的中心轴。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200、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和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形成为同轴的圆筒形状。而且,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内径小于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内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配置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内侧。
<横档导体>
横档导体220具有基本上与现有的TEM型天线即天线装置300的横档导体320相同的结构。图5是将图3的包括一个横档导体220的部分切出后放大表示的图。如该图所示,具备多个横档导体片221和多个电容器(横档电容器)271。
各横档导体片221由条状(细长的平板或者带状)、棒状、或者筒状的导体制作。构成一个横档导体220的多个横档导体片221利用横档电容器271在轴向上串联连接。即,各横档导体220在轴向上分割成多个横档导体片221,各横档导体片221利用横档电容器271与在轴向上邻接的横档导体片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横档导体220在轴向上分割成多个横档导体片221,从而分割环形电路。由此,不仅利用分流电容器270,而且还利用配置在其之间的横档电容器271,能够调整环形电路的共振频率。
各电容器与各导体通过软钎焊等电连接。这些电容器(分流电容器270以及横档电容器271)的电容被调整为,横档导体220和屏蔽导体240构成以天线 装置200收发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的环形电路。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以RF天线103收发的信号的频率进行共振,实现作为进行发送和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天线的功能。
在图5中,举例说明了横档导体片221为三个,邻接横档导体片的横档电容器271为两个的情况,但这些个数不受限制。例如,也可以是横档导体片221为一个,横档电容器271为0。若横档导体片221以及横档电容器271的个数较多(串联个数较多),则具有能够降低横档导体220的两端的电压的优点。
此外,分流电容器270在各横档导体220的轴向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并与屏蔽导体240连接。各个分流电容器270也可以排列两个或者五个等多个而配置。
另外,在图5中,配置在三个横档导体片221的导体之间的各个间隙中的横档电容器271为一个,但也可以排列两个或者排列五个等在间隙中横向排列配置多个。
另外,多套的横档导体220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此时,配置成长度方向与轴向大致平行。其结果,邻接的横档导体220彼此大致平行。各横档导体220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外周面上使用双面带等而密合地粘贴。此外,横档导体220的根数一般为16~32根左右。
此外,横档导体220使用十至几十微米的薄的铜箔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带状(细长的平板或带状)的情况,但也可以由棒状或筒状的导体制作。
<屏蔽导体>
屏蔽导体240粘贴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内周面上。屏蔽导体240粘接在圆筒形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内表面整个面上,并具有圆筒形状。为了使其作为TEM型天线发挥功能,屏蔽导体240需要对天线装置200所形成的圆筒面,连续无间断地覆盖一周,以免作为天线所收发的频率的电磁波泄漏到屏蔽件外部。因此,屏蔽导体240几乎覆盖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圆筒内表面的全部。但是,轴向的长度与横档导体的轴向的长度相等或比它更长即可,也可以比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长度短。
屏蔽导体240也与横档导体220同样地,使用十至几十微米的薄的铜箔等。
<间隔保持部件>
间隔保持部件(肋)230配置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与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之间,在两者之间形成空间(间隙),并且起到稳定地保持该间隙的作用。如上所述,横档导体220安装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上,屏蔽导体240粘贴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上。从而,两个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隙成为横档导体220与屏蔽导体240之间的间隙,如上所述决定天线装置200的灵敏度。
肋230具备一个以上的沿轴向延伸的直线状部件(直线状肋)231、和一个以上的沿周向延伸的圆弧状部件(圆弧状肋)232。图6以及图7是用于说明直线状肋231和圆弧状肋232的配置的图,仅表示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横档导体220、直线状肋231和圆弧状肋232。
各直线状肋231具备具有桥座以及桥桁的桥那样的结构,并且沿天线装置200的轴向延伸,与横档导体220同样地,沿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配置。在图6中,配置在各横档导体220之间。直线状肋231如图6以及图7所示,相当于桥桁的部分粘接在屏蔽导体240的内侧、即与粘接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粘接例如利用双面带等进行。由此,防止薄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变形、弯曲。另外,相当于桥座的部分安装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外周面上。安装是利用螺钉等进行。
圆弧状肋232为圆弧状,并具备具有桥墩以及桥桁的桥那样的结构。沿天线装置200的周向绕一圈,并沿轴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图6中,举例说明在横档导体220的轴向的两端部附近分别配置一个、合计两个的情况。相当于桥墩的部分如图6以及图7所示,以横跨横档导体220的方式配置。圆弧状肋232的相当于桥桁的部分粘接在屏蔽导体240的内侧、即与粘接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粘接例如利用双面带等进行。由此,防止薄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变形、弯曲。另外,相当于桥墩的部分安装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外周面上。安装是利用螺钉等进行。
如图6所示,16根的直线状肋231和两个圆弧状肋232支撑其外侧的屏蔽导体240和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另外,利用其形状,对横档电容器271等的发热,使风流动而进行空冷时,风容易通过。
此外,在图6以及图7中,圆弧状肋232表示成以一个圆形连续的形状,但也可以沿周向分割成多个。
<孔>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导体240以及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或者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孔260。在图3中,举例说明具备32个孔260的情况,但个数不受限制。
该孔260用于在制作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时,将分流电容器270安装在横档导体220与屏蔽导体240之间。
因此,开设在分流电容器270的连接位置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开设在横档导体220的轴向的两端部附近。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开设在屏蔽导体240以及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上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8是一个孔260附近的放大图。如上所述,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和屏蔽导体240上开设有个数为横档导体220的个数的两倍的孔260。此外,开设在屏蔽导体240上的孔260的尺寸小于开设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上的孔的尺寸。
如该图所示,圆弧状肋232的一部分233配置成与孔260重叠,向孔260的内侧露出的圆弧状肋232的一部分233的外周面由屏蔽导体240覆盖。换言之,开设在屏蔽导体240上的孔260与开设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上的孔260相比,小相当于圆弧状肋232的露出的一部分233的量。
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在制造时,在屏蔽导体240的、覆盖圆弧状肋232的露出的一部分233的部位连接分流电容器270,并与横档导体220连接。即,通过设置成这种结构,能够将分流电容器270从图8的上方容易软钎焊在屏蔽导体240和横档导体220这双方上。
为了软钎焊分流电容器270,需要使烙铁、镊子、钎焊棒等接近软钎料部位,孔260使该接近变得容易。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中,在圆弧状肋232与孔260重叠的部分,屏蔽导体240的外周面露出,从而在图8中,能够从上侧以合理的形式进行分流电容器270的两端的引线的软钎焊。
此外,如上所述,屏蔽导体240需要覆盖天线装置200所形成的圆筒面,以免天线装置200所收发的频率的电磁波泄漏到屏蔽件外部。因此,孔260 的大小优选设为必要最小限度。即,孔260优选设为经由该孔260能够连接分流电容器270的最小的大小。
<供电部件>
供电部件280主要由同轴电缆281构成,如图8所示,在其天线装置200侧的端部具备横档导体220侧的连接点282以及屏蔽导体240侧的连接点283。另一端部设为N型等的连接器。
连接点282以及连接点283的一对是作为天线的发送端子及/或接收端子。同轴电缆281的中心导体与横档导体220连接,外皮导体与屏蔽导体240侧连接。该同轴电缆281用作上述的收发电缆106,连接天线装置200与MRI装置100主体(收发两用机104)。天线装置200经由该同轴电缆281收发电磁波。此外,连接点282以及连接点283还被称为收发端子、天线装置200的端口、供电点等。另外,连接点282以及连接点283针对每个通道设置一对。
此外,如图3所示,供电部件280的同轴电缆281也可以以八字形弯曲而利用电容器连接外皮导体彼此,从而将控制流过外皮导体的电流的平衡-不平衡变换整形电路装入中途。另外,在连接点282以及连接点283的部分,也可以使用电容器或电感器等多个集中常数元件,使其具有匹配电路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中,连接供电部件280的供电点如图3所示,设置在相对于天线装置200所形成的圆筒的中心轴分离90度的两个部位。具体而言,连接点282设置在分离90度的两个横档导体220上。但是,也可以每隔90度设置在四个部位。
<制作步骤>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的制作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外筒面上粘贴横档导体220。然后,在横档导体220上软钎焊横档电容器271。之后,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上固定供电部件280。然后,将直线状肋231以及圆弧状肋232利用螺纹紧固等方法而固定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上。
另外,预先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作为内侧的面(内周面)上粘贴屏蔽导体240。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以及屏蔽导体240上分开开设有孔260。将与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成为一体的屏蔽导体240粘接在直线状肋231以及 圆弧状肋232的桥桁部。
最后,在屏蔽导体240的孔260附近,软钎焊分流电容器270,电连接横档导体220与屏蔽导体240。另外,软钎焊供电部件280的前端的、屏蔽导体240侧以及横档导体220侧的两个连接点。
<具体例>
利用以下的条件来制作用作RF天线103的以下三种主体天线,对各个屏蔽导体与横档导体之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制作的主体天线
1)鸟笼型天线
2)现有的TEM型天线
3)本实施方式的TEM型天线
条件
倾斜磁场线圈102的内径:740毫米
天线的内径:700毫米
天线的最内侧的圆筒的厚度:3毫米
鸟笼型天线一般而言,屏蔽导体埋入到倾斜磁场线圈102的内壁深度1毫米的部分。因此,在鸟笼型天线中,屏蔽导体与横档导体之间的距离能够用(740-700)/2-3+1计算,为18毫米。
TEM型天线的情况下,预先制作好,当设置时,插入到倾斜磁场线圈102中。从而,需要考虑公差。将公差设为2毫米。现有的TEM型天线(天线装置300)的情况下,若考虑制作步骤,则需要将外侧的保持部件作为结构部件。从而,若将外侧的保持部件的厚度设为3毫米,则屏蔽导体与横档导体之间的距离能够用(740-2-700)/2―3-3计算,为13毫米。这与上述的鸟笼型的18毫米相比,只能取72%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TEM型天线的情况下,将最内侧的圆筒直接用作结构体(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从而,将其他的尺寸设为与现有的TEM型天线相同,将外侧的保持部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厚度设为0.5毫米,则屏蔽导体与横档导体之间的距离能够用(740-2-700)/2―3-0.5计算,为15.5毫米。这与上述的鸟笼型的18毫米相比,能够取86%的距离。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0具备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筒状的天线装置200,上述天线装置200在该天线装置200的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沿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档导体220、筒状的屏蔽导体240、以及保持上述屏蔽导体240的筒状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与上述屏蔽导体240之间,配置有在上述横档导体220与上述屏蔽导体240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230,上述多个横档导体220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外周面上沿该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各上述横档导体220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和上述屏蔽导体240以该横档导体220和该屏蔽导体240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上述屏蔽导体240以及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和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横档导体220与上述屏蔽导体240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260,上述各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200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至少一个上述环形电路具备进行上述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即使是TEM型天线,由于在配置于外侧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和屏蔽导体240上开设有孔,因此经由该孔,能够电连接横档导体220与屏蔽导体240。因此,能够从天线装置200的外周面进行电连接,能够将相当于内周面的内侧的圆筒(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做成牢固的结构体。即,能够使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兼具作为结构体的功能和确保安全性的功能。而且,相应地,能够减薄外侧的保持部件即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能够减薄天线装置200的径向的厚度自身。
另外,由于能够减薄天线装置200的径向的厚度,因此即使在天线设置空间的内径与外径之差较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屏蔽导体240与横档导体220的较宽的距离,能够保持天线灵敏度。
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不会缩短横档导体220与屏蔽导体240之间的距离,而能够确保预定的内径。从而,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不降低灵敏度而能减小圆筒形状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因此能够对被检测体112提供舒适的宽广的检查空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能够减薄天线装置200的径向的厚度,即使在天线装置200的内径与外径之差较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屏蔽导体240与横档导体220的较宽的距离,能够保持天线灵敏度。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能够同时具备安全性、使用感和灵敏度。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制作这种天线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于RF天线103的天线装置设为TEM型天线。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RF天线的天线装置设为微波传输线型的天线。
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具有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0相同的结构。但是,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RF天线103,使用作为微波传输线型天线的天线装置400。
在TEM型的天线中,相互之间耦合较少的独立的通道仅具有两个通道,而在微波传输线型的天线中,其特征在于,若将横档个数设为N(N为1以上的整数),则具有N通道的独立的通道。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的外观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如图9所示,是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筒状的装置。以下,在天线装置400中,也将天线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中心轴正交的截面的圆的圆周方向称为周向,加工直径方向称为径向。
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如图9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同样地,在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一次具备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沿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档导体220、筒状的屏蔽导体440、以及保持屏蔽导体440的筒状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而且,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与屏蔽导体440之间,配置有在横档导体220与屏蔽导体440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以下、称为肋)230。
在图9中,举例说明具备16套的横档导体220的16通道的微波传输线型天线,但横档导体220的个数、通道个数N不受限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和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以及屏蔽导体440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孔 260。横档导体220和屏蔽导体440在与该孔260邻接的部分,利用分流电容器270电连接。由此,横档导体220和屏蔽导体440形成环状的导体(环形电路)。
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横档导体220、肋230、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孔260、电容器27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同名的结构相同。以下,着眼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不同的结构,对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进行说明。
屏蔽导体440被分割成与通道个数相当的个数,分割相邻的通道之间的耦合,因此具备去耦电路,这一点就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TEM型天线即天线装置200之间的结构上的较大差异。
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的屏蔽导体440以相当于通道个数的个数,沿周向与轴平行地进行分割。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成横档导体220的个数。即,在图9的例子中,分割成16个。以下,将所分割的各个屏蔽导体440分别称为部分屏蔽导体441。
图10是仅对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的外观立体图的电路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说明图。在屏蔽导体440中流动有流过横档导体220的电流的镜像电流,如图10所示,以充分覆盖镜像电流所流过的范围的方式,以具有一般大于横档导体的面积的方式对屏蔽导体440进行分割。与各横档导体220对应的部分屏蔽导体441与横档导体220同样地,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内周面上沿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442而配置。各部分屏蔽导体441和各横档导体220利用分流电容器270电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部件280也与每个通道连接。从而,本实施方式的供电部件280例如在图9的例子中连接16个。此外,各供电部件28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而且,天线装置400具备用于取得相邻的通道之间的耦合的去耦电路49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去耦电路490,具备去耦电容器491以及492。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在部分屏蔽导体441之间设有间隔442。在相邻的部分屏蔽导体441之间配置去耦电容器492,在相邻的横档导体220之间配置去耦电容器491。
此外,在该图中,去耦电容器491以及去耦电容器492靠近沿轴向延伸的 横档导体220以及部分屏蔽导体441的单侧的端部而分别设置在一个部位,但也可以设置在各个导体的两端的两个部位。
另外,去耦电路490不限于电容器。也可以使用电感器。由此,即使在外径与内径之差较小的设置环境中,也能灵敏度良好地制作3通道以上的圆筒形状的微波传输线型的天线。
<制作步骤>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的制作步骤进行说明。在此,着眼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不同的步骤进行说明。
向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安装横档导体220、安装供电部件280、固定肋230的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中,为了防止相邻的通道之间的耦合,在相邻的横档导体220之间配置去耦电容器491。
另一方面,对于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中,首先,将屏蔽导体440沿周向分割成16个。然后,在沿周向相邻的部分屏蔽导体441之间设置间隔(空间)442,粘贴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内周面上。如图10所示,优选粘贴成邻接的横档导体220之间的间隔222的周向的中心与空间442的周向的中心大致一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中,为了防止相邻的通道之间的耦合,在相邻的部分屏蔽导体441之间配置去耦电容器492。
此时,与天线装置200同样地,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以及各部分屏蔽导体441上分别开设有孔260。将与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成为一体的多个部分屏蔽导体441粘接在直线状肋231以及圆弧状肋232的桥桁部。
最后,在屏蔽导体440的孔260附近,软钎焊分流电容器270,电连接横档导体220与部分屏蔽导体441。另外,软钎焊供电部件280的前端的、屏蔽导体440侧以及横档导体220侧的两个连接点。此外,供电部件280设置相当于通道个数的个数。即,针对各部分屏蔽导体441,连接一个。在图9的例子中,设置16个。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0具备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一般的天线装置400,天线装置400在该天线 装置400的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沿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档导体220、筒状的屏蔽导体440、以及保持上述屏蔽导体440的筒状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与上述屏蔽导体440之间,配置有在上述横档导体220与上述屏蔽导体440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230,上述多个横档导体220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外周面上沿该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各上述横档导体220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与上述屏蔽导体440以该横档导体220和该屏蔽导体440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上述屏蔽导体440以及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和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横档导体220与上述屏蔽导体440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260,上述各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400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至少一个上述环形电路具备进行上述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
而且,上述屏蔽导体440沿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周向,分割成上述横档导体220个数以下的部分屏蔽导体441,上述供电部设置于各上述环形电路。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即使是微波传输带型天线,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TEM型天线即天线装置200同样地,能够使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兼具作为结构体的功能和确保安全性的功能。因此,能够减薄天线装置400的径向的厚度自身。
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不会缩短横档导体220与屏蔽导体440之间的距离,就能够确保预定的内径。从而,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不降低灵敏度而能减小圆筒形状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因此能够对被检测体112提供舒适的宽广的检查空间。
即,能够同时具有安全性、使用感和灵敏度。
此外,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规定天线装置200、400的外观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以及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的形状设为圆筒。
但是,不限于该形状。这些部件例如也可以是椭圆筒形状。在此情况下,圆弧状肋成为椭圆弧状肋。
图11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400中,将屏蔽导体保持部件以及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形状设为椭圆筒形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650、内侧结构保持部件610)的天线装置600的外观立体图。该天线装置600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成为具有长轴602以及短轴603的椭圆。
在MRI装置100中,大多情况下人以仰卧的状态进入到内部空间中,因此截面为椭圆形状的天线装置600能够进一步提高被检测体112的舒适性。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设为微波传输带型的天线。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是屏蔽导体,而且屏蔽导体保持部件也被分割成通道个数。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是多个通道的微波传输带型的天线装置,各通道的横档导体沿周向分割成多个,在轴向的两端部沿周向电连接。另外,筒的形状为椭圆。
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具有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0相同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RF天线103,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用作为微波传输线型天线的天线装置500。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13(a)是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的、与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结构的图。在此,举例说明四个通道的情况。但是,通道个数不限于此。
如图12以及图13(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是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多个通道的天线装置,具备相当于通道个数的个数的部分椭圆筒形状的单一通道部501,作为整体是具有椭圆筒形状的装置。以下,在天线装置500中,也将天线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中心轴正交的截面的椭圆的椭圆周方向称为周向,将直径方向称为径向。部分椭圆筒形状是将椭圆筒与轴向平行地沿周向分割成多个的形状。
如图13(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在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以及相当于通道个数的个数的部分筒形状的单一通道部501。相当于通道个数的个数的单一通道部501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的外侧的面上沿天线装置500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侧结构保持部 件210同样地,是配置在最靠被检测体112侧的结构部件、其厚度、原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210相同。但是,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设为椭圆形状。
各单一通道部501在天线装置500的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沿轴向延伸的一个横档导体520;具有部分筒形状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以及保持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的具有部分筒形状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
此外,天线装置500如后所述还具备其他的结构部件,而在图13(a)中省略这些结构部件。
另外,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是沿周向与中心轴平行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00中具备椭圆筒形状的将屏蔽导体240以及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分割成通道个数的部件。
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的原材料、厚度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屏蔽导体240以及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屏蔽导体240粘接在屏蔽导体保持部件250的内表面整个面上的结构同样地,粘接在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的内表面整个面上。
图13(b)是将横档导体520展开成平面的图。如该图所示,设置在每个通道上的横档导体520为了扩大灵敏度范围,沿周向与中心轴平行地分割成多个。将分割后的横档导体520的各部分分别称为部分横档导体522。
各部分横档导体522的两端与相互相邻的部分横档导体522,例如利用2000pF左右的高电容的电容器573,以高频且低阻抗进行连接。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沿周向扩大灵敏度范围,并提高椭圆筒内部的灵敏度均匀度。此外,在图13(b)中举例说明将横档导体520分割成五个的情况。
各部分横档导体522的详细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档导体220相同。
即,沿轴向分割成多个横档导体片,横档导体片之间利用横档电容器271连接。
另外,各部分横档导体522的轴向的两端部与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以部分横档导体522和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电连 接例如利用分流电容器270等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环形电路也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500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调整是通过调整分流电容器270的电容而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和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中的至少一方的、部分横档导体522与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的电连接部位附近,也开设有孔260。
在图12中,举例说明了孔260开设在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上的情况。孔26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用于在制作天线装置500时,进行连接横档导体520与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的作业。从而,在能够进行该作业的位置上,设置能够进行该作业的个数即可。例如,具备部分横档导体522的两倍的个数。详细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而且,在各单一通道部501连接有进行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件280。在图12所示的天线装置500的例子中,由于使四个通道的天线装置,因此具备四个供电部件280。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具备进行其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经由该供电部而连接这些供电部件280。
另外,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与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之间,配置有在横档导体520与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肋)530。其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肋230相同。在本实施方式的肋530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直线状肋531和部分椭圆弧状肋532。
图14是为了说明天线装置500的肋530的配置,拆卸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使肋530(直线状肋531以及部分椭圆弧状肋532)露出的局部放大图。此外,在图14中省略了分流电容器270、横档电容器271、电容器573等电路部件。
直线状肋53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状肋231同样地,是具有桥座以及桥桁的结构,沿天线装置500的轴向延伸,并沿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向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的安装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状肋231相同。
部分椭圆弧状肋532具有将椭圆弧沿周向分割的部分椭圆弧形状的桥桁、和桥墩。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部分椭圆弧状肋532沿轴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向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的安装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圆弧状肋232相同。
即,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的外周面上粘接部分横档导体522。
而且,避开部分横档导体522,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的外周面上设置直线状肋531和部分椭圆弧状肋532。
图15是用于说明天线装置500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部分横档导体522、供电部件280、以及后述的去耦电桥591的说明图(透视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中,对于沿周向分割成多个(四个)的单一通道部501,对沿周向邻接的通道部彼此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椭圆筒状的天线装置500。具体而言,将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分别与邻接的单一通道部501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连接。此时,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彼此经由连接部542连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由于是微波传输带型天线,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防止邻接的通道之间的耦合的去耦电路59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去耦电路590,使用作为邻接的单一通道的部分501的部分横档导体522的、连接相邻的部分横档导体522之间的去耦电桥591。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的制作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的外筒面上粘贴部分横档导体522。然后,在各横档导体520上软钎焊横档电容器271以及电容器573。之后,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上固定供电部件280。然后,将直线状肋531以及部分椭圆弧状肋532利用螺纹紧固等方法固定在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上。
另外,预先在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的成为内侧的面(内周面)上粘贴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在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以及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上分别开设孔260。将与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成为一体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粘接在直线状肋531以及部分椭圆弧状肋532的桥桁部。
然后,在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的孔260附近,软钎焊分流电容器270,电连接部分横档导体522与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另外,软钎焊供电部件280的前端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侧以及部分横档导体522侧的两个连接点。
最后,将各单一通道部501的、相邻的部分横档导体522之间利用去耦电桥591进行连接,将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与邻接的单一通道部501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连接,形成椭圆筒状的天线装置5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天线装置500为椭圆筒形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也可以是圆筒形状。在此情况下,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成为圆筒形状,各单一通道部501成为将圆筒沿周向与轴平行地进行分割的形状。另外,部分椭圆弧状肋532成为部分圆弧状肋。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0具备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多个通道的筒状的天线装置500,上述天线装置500在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以及通道个数的部分筒形状的单一通道部501,各上述单一通道部501具备沿上述天线装置500的轴向延伸的多个部分横档导体522、上述部分筒形状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以及保持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的上述部分筒形状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上述通道数的单一通道部501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的外侧的面上沿上述天线装置500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之间,配置有在上述部分横档导体522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530,上述多个部分横档导体522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的外侧的面上沿上述天线装置500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各上述部分横档导体522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以该部分横档导体522和该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以及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551、和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部分横档导体522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260,上述各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500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具备进行上述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即使是微波传输带型天线,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TEM型天线即天线装置200同样地,能够使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兼具作为结构体的功能和确保安全性的功能。因此,能够减薄天线装置500的径向的厚度自身。
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不会缩短横档导体520与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之间的距离,就能够确保预定的内径。从而,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500不降低灵敏度而能减小圆筒形状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因此能够对被检测体112提供舒适的宽广的检查空间。
即,能够同时具备安全性、使用感和灵敏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将单一通道部501设为部分筒形状的分割结构,但不限于此。内侧结构保持部件510也可以同样地具有沿周向与轴向平行地分割成通道个数的部分筒形状。在此情况下,在制作天线装置500时,制作以通道单位将筒沿周向分割的部分筒形状的线圈,最后组装成一个筒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以使用一张片状导体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5所示,也可以使用一部分分割成细小的瓦片状的导体。通过使用这种形状,能够防止由倾斜磁场产生的涡流,并能防止发热。
在此情况下,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例如通过在25微米左右的聚酰亚胺膜的双面上粘贴厚度12微米左右的铜箔而制作。即,在此情况下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541使用双面铜箔片。此外,在图15中,为了简化说明,仅表示内侧的铜箔的瓦片状的图案。实际上,在外侧的铜箔上也通过蚀刻来制作岛的位置交替错开的、不同的岛状的瓦片图案。岛状的瓦片图案彼此相对于直流电流而言是断线的,而相对于高频而言进行电容耦合而成为导体。
这种分割成瓦片状的导体还能够用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屏蔽导体。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尽量减小孔260的尺寸,将其个数设为横档导体的个数的两倍,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经由该孔260而电连接各横档导体与屏蔽导体即可,孔260的个数不受限制。
如以上说明,根据各实施方式,在用于MRI装置的TEM型或者微波传输 线型的天线装置中,在天线装置的圆筒面的任一个上开设孔,在其周边部电连接屏蔽导体与横档导体,形成环形电路。
从而,在要求预先一体形成、且配置有覆盖外侧面的大致一面的屏蔽导体的天线装置中,能够将天线装置的内侧的面设为牢固的结构体。即,能够使内侧的面兼具作为结构体的功能和确保安全性的功能。从而,无需将外侧的面设为结构体,因此相应地能够制作成较薄,不会缩小天线装置的内径与外径之差,就能够减薄天线装置整体的径向的厚度。
从而,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能提供不降低灵敏度而具有宽广的内部空间的天线装置。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既可以是接收专用天线或者发送专用天线,也可以是收发兼用天线。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不仅能够应用于MRI装置的RF天线,而且还能够应用于使用具有几MHz至几GHz的频率的电磁波的所有设备中。

Claims (14)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筒状的天线装置,
上述天线装置在该天线装置的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
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
沿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档导体;
筒状的屏蔽导体;以及
保持上述屏蔽导体的筒状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
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与上述屏蔽导体之间,配置有在上述横档导体与上述屏蔽导体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
多个上述横档导体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上沿该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
各上述横档导体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与上述屏蔽导体,以该横档导体和该屏蔽导体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
上述屏蔽导体以及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和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横档导体与上述屏蔽导体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
各上述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
至少一个上述环形电路具备进行上述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厚度大于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环形电路具备电容器,
上述环形电路的共振频率利用上述电容器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孔是经由该孔能够连接上述电容器的最小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电部设置在相对于上述天线装置的中心轴分离90度的两个横档导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屏蔽导体沿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的周向,分割成多个上述横档导体的个数以下的部分屏蔽导体,
上述供电部设置于各上述环形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装置、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和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是同轴的圆筒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装置、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和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是共有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椭圆筒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档导体沿上述轴向分割成多个横档导体片,
各上述横档导体片利用上述电容器与沿轴向邻接的横档导体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保持部件具备:
沿上述轴向延伸的直线状部件;以及
沿上述周向延伸的圆弧状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屏蔽导体以及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具备上述孔,
上述屏蔽导体所具备的孔小于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所具备的孔。
12.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多个通道的筒状的天线装置,
上述天线装置在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
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以及
通道个数的部分筒形状的单一通道部,
各上述单一通道部在上述径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备:
沿上述天线装置的轴向延伸的多个部分横档导体;
部分筒形状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以及
保持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的上述部分筒形状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
上述通道个数的单一通道部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外侧的面上沿上述天线装置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
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之间,配置有在上述部分横档导体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
多个上述部分横档导体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外侧的面上沿上述天线装置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
各上述部分横档导体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以该部分横档导体和该部分筒状屏蔽导体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
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以及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和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部分横档导体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
各上述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
各部分筒状屏蔽导体具备进行上述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以及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具备上述孔,
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所具备的孔小于上述部分筒状屏蔽导体保持部件所具备的孔。
14.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行预定的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且为筒状,
所述天线装置从该天线装置的径向的内侧朝向外部依次具备:
筒状的内侧结构保持部件;
沿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档导体;
筒状的屏蔽导体;以及
保持上述屏蔽导体的筒状的屏蔽导体保持部件,
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与上述屏蔽导体之间,配置有在上述横档导体与上述屏蔽导体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保持部件,
多个上述横档导体在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上沿该内侧结构保持部件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
各上述横档导体的上述轴向的两端部与上述屏蔽导体,以该横档导体和该屏蔽导体形成环形电路的方式电连接,
上述屏蔽导体以及上述屏蔽导体保持部件、和上述内侧结构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横档导体与上述屏蔽导体电连接的部位的附近具备孔,
各上述环形电路被调整为以该天线装置进行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共振,
至少一个上述环形电路具备进行上述电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供电部。
CN201490000973.9U 2013-10-17 2014-09-04 磁共振成像装置、天线装置 Active CN2055860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6227 2013-10-17
JP2013216227 2013-10-17
PCT/JP2014/073335 WO2015056494A1 (ja) 2013-10-17 2014-09-04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6003U true CN205586003U (zh) 2016-09-21

Family

ID=52827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90000973.9U Active CN205586003U (zh) 2013-10-17 2014-09-04 磁共振成像装置、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7878B2 (zh)
JP (1) JP6511397B2 (zh)
CN (1) CN205586003U (zh)
DE (1) DE212014000181U1 (zh)
WO (1) WO20150564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4983B2 (en) * 2013-03-12 2016-08-02 Viewray,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transmit coil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RU2701787C2 (ru) * 2014-10-17 2019-10-01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Н.В. Сегментированная в z-направлении рч-катушка с зазором и альтернативным элементом рч-экрана
US11061090B2 (en) * 2017-11-08 2021-07-13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RF coil
EP3527999B1 (de) * 2018-02-16 2024-03-27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Sendeantenne für eine magnetresonanzeinrichtung
JP7267816B2 (ja) * 2018-04-13 2023-05-02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rfコイル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EP3800478A1 (en) * 2019-10-06 2021-04-07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Improved birdcage antenn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7039A (en) * 1988-12-22 1989-12-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ple coaxial cable connections to a radio-frequency antenna without baluns
US5557247A (en) 1993-08-06 1996-09-17 Uab Research Foundation Radio frequency volume coils for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DE4408195C2 (de) * 1994-03-11 1996-09-05 Bruker Analytische Messtechnik Resonator für die Kernspinresonanz
CA2645229A1 (en) * 2006-03-09 2007-09-13 Insight Neuroimaging Systems, Llc Microstrip coil designs for mri devices
JP4891692B2 (ja) 2006-08-03 2012-03-07 独立行政法人放射線医学総合研究所 マルチコイルとこれを用いたmr装置およびrf送受信方法
US8742759B2 (en) * 2008-08-18 2014-06-03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coi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ice
WO2012023385A1 (ja) 2010-08-17 2012-02-23 株式会社 日立メディコ 高周波コイ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US9684044B2 (en) 2011-11-01 2017-06-20 Hitachi, Lt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antenna device
EP2845037B1 (en) * 2012-04-30 2023-03-08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Acoustic noise reducing rf coil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R112015009531A2 (pt) * 2012-11-01 2017-07-0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ispositivo de antena de radiofrequência, sistema de imageamento por ressonância magnética, método para aplicar um campo de radiofrequência a um espaço de exame de um sistema de imageamento por ressonância magnética e pacote de software para melhorar um sistema de imageamento por ressonância magnética
US9498174B2 (en) * 2012-12-27 2016-11-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hole body RF coil for PET-MR system
DE102013216859B4 (de) * 2013-08-23 2018-11-22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agnetresonanzspule und damit arbeitendes Magnetresonanzgerät und Magnetresonanz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 Magnetresonanzsp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12014000181U1 (de) 2016-04-26
JPWO2015056494A1 (ja) 2017-03-09
WO2015056494A1 (ja) 2015-04-23
US20160216344A1 (en) 2016-07-28
JP6511397B2 (ja) 2019-05-15
US10107878B2 (en)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6003U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天线装置
CN204394509U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天线装置
KR101424976B1 (ko) 위상 배열형 고주파 코일 및 이를 채용한 자기공명영상 장치
CN100578250C (zh) 用于mri的混合tem/鸟笼型线圈
US9599685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ice for suppressing absorption rate of irradiated waves
US20130069652A1 (en) Rf coi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ice
US7589530B2 (en) Coil device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3037765B (zh) 天线装置
CN104769451B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z分段的射频天线
US20070229076A1 (en) Coil apparatu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1279207B (zh) 用于mr成像的射频线圈的系统
US7518372B2 (en) MRI RF coil arrangement with solder joint reinforcement of discrete components
JP6222849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
EP3022571B1 (en) Laminate design-based radio frequency coil unit for mri
CN103645452A (zh) 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磁共振成像系统
CN104422912A (zh) 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的天线设备
JP2017508540A (ja) 磁気共鳴画像化rfアンテナ
CN105208930A (zh) 高频线圈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641373B (zh) 磁场发生器及带有该磁场发生器的磁共振设备
CN114631033A (zh) 具有多个独立的发送接收通道的磁共振体积线圈
KR102277899B1 (ko) Rf 코일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기공명영상 시스템
JP2007129548A (ja) 電界センサ、電界センサ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9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medical healt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