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3972U -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3972U
CN205583972U CN201620399120.8U CN201620399120U CN205583972U CN 205583972 U CN205583972 U CN 205583972U CN 201620399120 U CN201620399120 U CN 201620399120U CN 205583972 U CN205583972 U CN 205583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brush
component
brush component
connecting portion
induc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991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言闯
戚纯波
徐迎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ANGXI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JINGNUO AUTOMOBIL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JINGNUO AUTOMOBIL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JINGNUO AUTOMOBIL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991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3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3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397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电机的刷架组件包括刷架板本体和导电金属组件,导电金属组件包括嵌入刷架板本体内的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一对连接片,第一连接条上设置有第一电感连接部、第一碳刷连接部和第三碳刷连接部,第二连接条上设置有第二碳刷连接部、第四碳刷连接部和第二电感连接部,第一连接条贴近刷架板本体的外轮廓弧形延伸且处于对应碳刷组件的外侧,第二连接条包括贴近刷架板本体的外轮廓且处于第四碳刷组件外侧的外弧形段、内凹弧形段以及横穿第三碳刷组件底部的延伸段。该直流电机使导电金属组件和碳刷组件散热分散,提高散热效果,保证电机运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机,特别是指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风扇用的直流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而定子组件的刷架组件一般包括刷架板、碳刷组件和电感,该刷架板包括刷架板本体和设置于刷架板本体上的导电金属组件,该刷架板本体上设置有碳刷安装区域和电感安装区域,而一般碳刷组件的分布有圆周均布相互之间成90°设置的,这种结构的电机由于转子组件的绕线时会浪费很多有效段,因此,一旦电机的输出功率相对要求较高时,转子组件就会收到体积的约束而无法再提高输出功率。而还有一种电机的碳刷的分布为如下情况:所述碳刷安装区域的数目为四个且相对于刷架板本体的中心孔圆心分别处在刷架板本体的0°位置、60°位置、120°位置和180°位置,所述碳刷组件包括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所述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一一对应安装于0°位置、60°位置、120°位置和180°位置的碳刷安装区域,所述电感通过电感安装结构安装于电感安装区域上,这类电机由于转子组件的绕线有效段较多,因此,转子体积较小,其输出功率相比较高。然这类电机还是会存在以下问题:1.这类的电机的导电金属组件包括两个导电条,这导电条是卡在刷架板本体上,在长时间使用后会松动,造成噪音增大,同时影响电机的稳定性。2.由于导电条都是横穿碳刷组件的底部,而导电条和碳刷组件都是发热元件,这样就造成了发热集中,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3.刷架板本体自身的散热效果不好,由于要保证刷架板本体具有足够的强度方便安装导电条和碳 刷组件,造成刷架板本体上的散热孔少,需要足够多的板面来加强强度;4.目前的电机的转子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电机的定子组件的定子壳上且依靠轴向的波形垫圈进行轴向补偿,然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电机温度必然上升,在此情况下波形垫圈以及轴承等结构会出现因受热膨胀的情况,而此时转子轴与轴承之间不能始终保持原来的胀紧状态,从而出现转子轴轴向晃动的情况,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内部一旦出现该种情况是极其危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该直流电机使导电金属组件和碳刷组件散热分散,提高散热效果,保证电机运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壳、固定于定子壳内的磁钢以及安装于定子壳内的刷架组件,所述转子包括转动安装在定子壳上的转子轴、固定在转子轴上的电枢铁芯和换向器,电枢铁芯上缠绕有电枢绕组,所述刷架组件包括刷架板、碳刷组件和电感,该刷架板包括刷架板本体和设置于刷架板本体上的导电金属组件,该刷架板本体上设置有碳刷安装区域和电感安装区域,所述碳刷安装区域的数目为四个且相对于刷架板本体的中心孔圆心分别处在刷架板本体的0°位置、60°位置、120°位置和180°位置,所述碳刷组件包括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所述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一一对应安装于0°位置、60°位置、120°位置和180°位置的碳刷安装区域,所述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分别与导电金属组件的对应位置焊接,所述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 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均与转子上的换向器配合,所述电感通过电感安装结构安装于电感安装区域上,所述导电金属组件包括嵌入刷架板本体内的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一对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条上设置有第一电感连接部、第一碳刷连接部和第三碳刷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条上设置有第二碳刷连接部、第四碳刷连接部和第二电感连接部,第一电感连接部与第一碳刷连接部相邻,第二碳刷连接部处于第一碳刷连接部和第三碳刷连接部之间,第三碳刷连接部处于第二碳刷连接部和第四碳刷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条贴近刷架板本体的外轮廓弧形延伸且处于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条包括贴近刷架板本体的外轮廓且处于第四碳刷组件外侧的外弧形段、避让第三碳刷连接部的内凹弧形段以及横穿第三碳刷组件底部且延伸至第二碳刷组件和第三碳刷组件之间的延伸段,所述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通过导线连接在第一碳刷连接部、第二碳刷连接部、第三碳刷连接部和第四碳刷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感连接部与相邻的连接片之间连接有第一电感,第二电感连接部与相邻的连接片之间连接有第二电感。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刷架板本体上在第一电感和第一碳刷组件之间、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之间、第二碳刷组件和第三碳刷组件之间、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之间、第四碳刷组件和第二电感之间均设置有镂空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条中处于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之间的弧形段、处于第二碳刷组件和第三碳刷组件之间的弧形段在对应的镂空孔处裸露构成裸露弧形段,所述第二连接条中的外弧形段和内凹弧形段之间的衔接段处于镂空孔范围中裸露。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刷架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护加强筋和 第二防护加强筋,所述第一防护加强筋位于第二碳刷连接部的外侧和裸露弧形段之间,所述第二防护加强筋位于第三碳刷连接部和裸露的衔接段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一对连接片中,其中一个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和连接于连接片本体外侧部的接地片脚,所述连接片本体的外边缘以及接地片脚均嵌入刷架板本体中,所述接地片脚的端部延伸至刷架板本体的外边缘的接地缺口,所述刷架板本体上位于接地缺口处设置有固定加强筋,所述接地片脚与定子壳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刷架板本体上处于一对连接片之间还设置有电容安装区域和电阻安装区域,所述电容安装区域设置有镂空孔,所述电容安装区域和电阻安装区域分别安装有与一对连接片电联接的电容和压敏电阻。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定子壳包括定子壳本体和端盖,所述定子壳本体上设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轴承安装腔包括圆筒形侧壁和用于阻挡轴承轴向晃动的挡部,该挡部上设置有方便转子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挡部与圆筒形侧壁相垂直,所述轴承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端面与挡部相贴合,所述圆筒形侧壁的内壁与第一轴承外周面过盈配合,所述定子壳本体上还可拆卸安装有与第一轴承的外端面配合的环形的轴承限位板,所述端盖固定于定子壳本体的一端,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轴承安装筒,所述轴承安装筒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于转子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固定于转子轴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轴承限位板与定子壳本体之间为卡扣连接,轴承限位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定子壳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使用的卡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扣的数目6个,且卡扣沿轴承限位板 的外缘呈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轴承限位板与定子壳之间为卡扣连接,定子壳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轴承限位板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使用的卡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1.由于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是直接嵌入到刷架板本体上,安装非常牢固,避免松动,减少噪音;2.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条贴近刷架板本体的外轮廓弧形延伸且处于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条包括贴近刷架板本体的外轮廓且处于第四碳刷组件外侧的外弧形段、避让第三碳刷连接部的内凹弧形段以及横穿第三碳刷组件底部且延伸至第二碳刷组件和第三碳刷组件之间的延伸段,因此,第一连接条直接避让了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而第二连接条只有延伸段横穿了第三碳刷组件底部,这样尽可能的使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的发热与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第四碳刷组件的发热分散,这样刷架组件的整体散热效果好,在电机高功率输出时依旧能保证良好的散热性能,提高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又由于所述刷架板本体上在第一电感和第一碳刷组件之间、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之间、第二碳刷组件和第三碳刷组件之间、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之间、第四碳刷组件和第二电感之间均设置有镂空孔。利用该镂空孔可以加强散热,提高轴流方向的散热风,同时,由于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嵌入刷架板本体,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提供了足够的强度保证。
又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条中处于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之间的弧形段、处于第二碳刷组件和第三碳刷组件之间的弧形段在对应的镂空孔处裸露构成裸露弧形段,所述第二连接条中的外弧形段和内凹弧形 段之间的衔接段处于镂空孔范围中裸露。这样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的散热效果。
又由于所述刷架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护加强筋和第二防护加强筋,所述第一防护加强筋位于第二碳刷连接部的外侧和裸露弧形段之间,所述第二防护加强筋位于第三碳刷连接部和裸露的衔接段之间。第一防护加强筋和第二防护加强筋不但起到了加强刷架板本体的强度作用,而且可以防护碳刷组件的导线,避免第二碳刷组件的导线在此处过长积压而与第一连接条接触短路,同样,第二防护加强筋也可有效避免第三碳刷组件的导线在此处过长积压而与第二连接条接触短路。
又由于所述一对连接片中,其中一个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和连接于连接片本体外侧部的接地片脚,所述连接片本体的外边缘以及接地片脚均嵌入刷架板本体中,所述接地片脚的端部延伸至刷架板本体的外边缘的接地缺口,所述刷架板本体上位于接地缺口处设置有固定加强筋,所述接地片脚与定子壳连接。该固定加强筋使连接片的嵌入牢固,且通过接地片脚进一步嵌入刷架板本体,同时利用固定加强筋可以稳固接地片脚,减少甚至避免刷架板本体在接地缺口处熔化和损伤。
又由于所述定子壳包括定子壳本体和端盖,所述定子壳本体上设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轴承安装腔包括圆筒形侧壁和用于阻挡轴承轴向晃动的挡部,该挡部上设置有方便转子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挡部与圆筒形侧壁相垂直,所述轴承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端面与挡部相贴合,所述圆筒形侧壁的内壁与第一轴承外周面过盈配合,所述定子壳本体上还可拆卸安装有与第一轴承的外端面配合的环形的轴承限位板,所述端盖固定于定子壳本体的一端,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轴承安装筒,所述轴承安装筒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于转子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固定于转子轴的另一端。由于该定子壳组 件包括了用于阻挡轴承轴向晃动的挡部和轴承限位板,即轴承的两个端面分别都加以固定和限位,所以电机在工作时即使温度升高也不会出现转子轴轴向晃动的情况,而且该定子壳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刷架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刷架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刷架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导电金属组件的正面布置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刷架板本体和导电金属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子壳本体的剖视图;
附图中:1.刷架板本体;101.0°位置;102.60°位置;103.120°位置;104.180°位置;105.第一电感安装区域;106.第二电感安装区域;107.电容安装区域;108.电阻安装区域;2.第一碳刷组件;3.第二碳刷组件;4.第三碳刷组件;5.第四碳刷组件;6.第一电感;7.电容;8.压敏电阻;9;第二电感;10.导电金属组件;1001.第一连接条;10011.第一电感连接部;10012.第一碳刷连接部;10013.第三碳刷连接部;10014.裸露弧形段;1002.第二连接条;10021.第四碳刷连接部;10022.第二电感连接部;10023.第二碳刷连接部;10024.外弧形段;10025.衔接段;10026. 延伸段;10027.内凹弧形段;1003.第一连接片;1004.第二连接片;10041.连接片本体;10042.接地片脚;11.镂空孔;12.第一防护加强筋;13.第二防护加强筋;14.固定加强筋;100.定子壳本体;200.转子组件;300.刷架组件;400.端盖;10001.轴承安装腔;10002.挡部;10003.轴承限位板;10004.卡扣;10005.第一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200。
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壳、固定于定子壳内的磁钢以及安装于定子壳内的刷架组件300,转子组件200转动安装于定子壳内,所述定子壳包括定子壳本体100和端盖400,所述定子壳本体100上设有轴承安装腔10001,所述轴承安装腔10001包括圆筒形侧壁和用于阻挡轴承轴向晃动的挡部10002,该挡部10002上设置有方便转子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挡部10002与圆筒形侧壁相垂直,所述轴承安装腔10001内安装有第一轴承10005,第一轴承10005的内端面与挡部10002相贴合,所述圆筒形侧壁的内壁与第一轴承10005外周面过盈配合,所述定子壳本体100上还可拆卸安装有与第一轴承10005的外端面配合的环形的轴承限位板10003,所述端盖400固定于定子壳本体100的一端,所述端盖400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轴承安装筒,所述轴承安装筒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于转子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10005固定于转子轴的另一端,在实际的装配时,第二轴承是直接固定在转子轴上,而第一轴承10005则是先安装于轴承安装腔10001内,并将轴承限位板10003固定,然后再装配转子组件200,使转子轴插入第一轴承10005的内圈中并与之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限位板 10003与定子壳本体100之间为卡扣10004连接,轴承限位板10003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10004,定子壳上设置有与卡扣10004配合使用的卡孔。所述卡扣10004的数目6个,且卡扣10004沿轴承限位板10003的外缘呈周向均匀分布。当然,轴承限位板10003还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如所述轴承限位板10003与定子壳之间为卡扣10004连接,定子壳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10004,轴承限位板10003上设置有与卡扣10004配合使用的卡孔,甚至也可采用螺钉或销轴固定。
如图1所示,所述转子包括转动安装在定子壳上的转子轴、固定在转子轴上的电枢铁芯和换向器,电枢铁芯上缠绕有电枢绕组。
如图2至图10所示,所述刷架组件300包括刷架板、碳刷组件和电感,该刷架板包括刷架板本体1和设置于刷架板本体1上的导电金属组件10,该刷架板本体1上设置有碳刷安装区域和电感安装区域,所述碳刷安装区域的数目为四个且相对于刷架板本体1的中心孔圆心分别处在刷架板本体1的0°位置101、60°位置102、120°位置103和180°位置104,所述碳刷组件包括第一碳刷组件2、第二碳刷组件3、第三碳刷组件4和第四碳刷组件5,所述第一碳刷组件2、第二碳刷组件3、第三碳刷组件4和第四碳刷组件5一一对应安装于0°位置101、60°位置102、120°位置103和180°位置104的碳刷安装区域,本实施例中,该处所描述的位置先后是以图3中的位置确定,处于左侧位置为0°位置101101,并以顺时针依次为60°位置102102、120°位置103103和180°位置104104。所述第一碳刷组件2、第二碳刷组件3、第三碳刷组件4和第四碳刷组件5分别与导电金属组件10的对应位置焊接,所述第一碳刷组件2、第二碳刷组件3、第三碳刷组件4和第四碳刷组件5均与转子上的换向器配合,所述电感通过电感安装结构安装于电感安装区域上,所述导电金属组件10包括嵌入刷架板本体1内的第一连 接条1001、第二连接条1002和一对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条1001上设置有第一电感连接部10011、第一碳刷连接部10012和第三碳刷连接部10013,所述第二连接条1002上设置有第二碳刷连接部10023、第四碳刷连接部10021和第二电感连接部10022,第一电感连接部10011与第一碳刷连接部10012相邻,第二碳刷连接部10023处于第一碳刷连接部10012和第三碳刷连接部10013之间,第三碳刷连接部10013处于第二碳刷连接部10023和第四碳刷连接部1002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条1001贴近刷架板本体1的外轮廓弧形延伸且处于第一碳刷组件2、第二碳刷组件3、第三碳刷组件4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条1002包括贴近刷架板本体1的外轮廓且处于第四碳刷组件5外侧的外弧形段10024、避让第三碳刷连接部10013的内凹弧形段10027以及横穿第三碳刷组件4底部且延伸至第二碳刷组件3和第三碳刷组件4之间的延伸段10026,所述第一碳刷组件2、第二碳刷组件3、第三碳刷组件4和第四碳刷组件5通过导线连接在第一碳刷连接部10012、第二碳刷连接部10023、第三碳刷连接部10013和第四碳刷连接部10021,所述第一电感连接部10011与相邻的连接片之间连接有第一电感6,第二电感连接部10022与相邻的连接片之间连接有第二电感9。本实施例中,电感安装区包括两个,第一电感6安装于第一电感6安装区域105中,而第二电感9安装于第二电感9安装区域106中,所述电感安装结构包括一个电感安装槽,电感安装槽的两侧设置了侧围栏,电感嵌入到电感安装槽内,电感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镂空孔11,方便电感散热。
所述刷架板本体1上在第一电感6和第一碳刷组件2之间、第一碳刷组件2和第二碳刷组件3之间、第二碳刷组件3和第三碳刷组件4之间、第三碳刷组件4和第四碳刷组件5之间、第四碳刷组件5和第二电感9之间均设置有镂空孔11。靠近刷架板本体1中心的镂空孔11的尺 寸小于靠近刷架板本体1边缘的镂空孔11的尺寸。由于第一连接条1001、第二连接条1002是嵌入到刷架板本体1,并且只穿过其中一个碳刷组件的底部,使散热更加分散,再配合多个镂空孔11方便轴向通风,提高散热效果。而第一连接条1001和第二连接条1002进一步加强了刷架板本体1的强度,特别是第一连接条1001贴近刷架板本体1的外轮廓弧形延伸且处于第一碳刷组件2、第二碳刷组件3、第三碳刷组件4外侧,使刷架板本体1的强度加强更多,刷架板本体1用料减少,成本降低,重量减少。
所述第一连接条1001中处于第一碳刷组件2和第二碳刷组件3之间的弧形段、处于第二碳刷组件3和第三碳刷组件4之间的弧形段在对应的镂空孔11处裸露构成裸露弧形段10014,所述裸露弧形段10014的外边缘嵌入刷架板本体1中。所述第二连接条1002中的外弧形段10024和内凹弧形段10027之间的衔接段10025处于镂空孔11范围中裸露。利用裸露弧形段10014和裸露的衔接段10025使第一连接条1001和第二连接条1002的散热进一步提高。
如图6和图7所述刷架板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防护加强筋12和第二防护加强筋13,所述第一防护加强筋12位于第二碳刷连接部10023的外侧和裸露弧形段10014之间,所述第二防护加强筋13位于第三碳刷连接部10013和裸露的衔接段10025之间。首先,第一防护加强筋12和第二防护加强筋13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提高刷架板本体1的强度,其次,第一防护加强筋12是处于第二碳刷连接部10023的外侧和裸露弧形段10014之间,而由于第二碳刷连接部10023是与第二碳刷组件3的导线焊接,而导线是被嵌入在导线嵌入口内,虽然在实际的装配时导线是不会与第一连接片1003的裸露弧形段10014接触,但是电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工作环境相对恶劣,长时间的震动等可能造成积压在 此处的导线发生偏动与裸露弧形段10014接触而短路,此时,利用第一防护加强筋12即可阻隔导线,避免短路。同理,第二防护加强筋13可阻隔第三碳刷组件4的导线与裸露的衔接段10025接触而短路。
所述一对连接片中,其中一个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10041和连接于连接片本体10041外侧部的接地片脚10042,为了方便描述,一对连接片分别称之为第一连接片1003和第二连接片1004,而本实施例中是第二连接片1004设置了接地片脚10042;所述连接片本体10041的外边缘以及接地片脚10042均嵌入刷架板本体1中,所述接地片脚10042的端部延伸至刷架板本体1的外边缘的接地缺口,所述刷架板本体1上位于接地缺口处设置有固定加强筋14,所述接地片脚10042与定子壳连接,该固定加强筋14可以对接地片脚10042进行防护,提高刷架板本体1在接地片脚10042处的强度,避免该处发生熔化或损伤。
所述刷架板本体1上处于一对连接片之间还设置有电容7安装区域107和电阻安装区域108,所述电容7安装区域107设置有镂空孔11,所述电容7安装区域107和电阻安装区域108分别安装有与一对连接片电联接的电容7和压敏电阻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壳、固定于定子壳内的磁钢以及安装于定子壳内的刷架组件,所述转子包括转动安装在定子壳上的转子轴、固定在转子轴上的电枢铁芯和换向器,电枢铁芯上缠绕有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架组件包括刷架板、碳刷组件和电感,该刷架板包括刷架板本体和设置于刷架板本体上的导电金属组件,该刷架板本体上设置有碳刷安装区域和电感安装区域,所述碳刷安装区域的数目为四个且相对于刷架板本体的中心孔圆心分别处在刷架板本体的0°位置、60°位置、120°位置和180°位置,所述碳刷组件包括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所述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一一对应安装于0°位置、60°位置、120°位置和180°位置的碳刷安装区域,所述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分别与导电金属组件的对应位置焊接,所述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均与转子上的换向器配合,所述电感通过电感安装结构安装于电感安装区域上,所述导电金属组件包括嵌入刷架板本体内的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一对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条上设置有第一电感连接部、第一碳刷连接部和第三碳刷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条上设置有第二碳刷连接部、第四碳刷连接部和第二电感连接部,第一电感连接部与第一碳刷连接部相邻,第二碳刷连接部处于第一碳刷连接部和第三碳刷连接部之间,第三碳刷连接部处于第二碳刷连接部和第四碳刷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条贴近刷架板本体的外轮廓弧形延伸且处于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条包括贴近刷架板本体的外轮廓且处于第四碳刷组件外侧的外弧形段、避让第三碳刷连接部的内凹弧形段以及横穿第三碳刷组件底部且延伸至第二碳刷组件和第 三碳刷组件之间的延伸段,所述第一碳刷组件、第二碳刷组件、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通过导线连接在第一碳刷连接部、第二碳刷连接部、第三碳刷连接部和第四碳刷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感连接部与相邻的连接片之间连接有第一电感,第二电感连接部与相邻的连接片之间连接有第二电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架板本体上在第一电感和第一碳刷组件之间、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之间、第二碳刷组件和第三碳刷组件之间、第三碳刷组件和第四碳刷组件之间、第四碳刷组件和第二电感之间均设置有镂空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条中处于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之间的弧形段、处于第二碳刷组件和第三碳刷组件之间的弧形段在对应的镂空孔处裸露构成裸露弧形段,所述第二连接条中的外弧形段和内凹弧形段之间的衔接段处于镂空孔范围中裸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架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护加强筋和第二防护加强筋,所述第一防护加强筋位于第二碳刷连接部的外侧和裸露弧形段之间,所述第二防护加强筋位于第三碳刷连接部和裸露的衔接段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片中,其中一个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和连接于连接片本体外侧部的接地片脚,所述连接片本体的外边缘以及接地片脚均嵌入刷架板本体中,所述接地片脚的端部延伸至刷架板本体的外边缘的接地缺口,所述刷架板本体上位于接地缺口处设置有固定加强筋,所述接地片脚与定子壳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架板本体上处于一对连接片之间还设置有电容安装区域和电阻安装区域,所述电容安装区域设置有镂空孔,所述电容安装区域和电阻安装区域分别安装有与一对连接片电联接的电容和压敏电阻。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壳包括定子壳本体和端盖,所述定子壳本体上设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轴承安装腔包括圆筒形侧壁和用于阻挡轴承轴向晃动的挡部,该挡部上设置有方便转子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挡部与圆筒形侧壁相垂直,所述轴承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端面与挡部相贴合,所述圆筒形侧壁的内壁与第一轴承外周面过盈配合,所述定子壳本体上还可拆卸安装有与第一轴承的外端面配合的环形的轴承限位板,所述端盖固定于定子壳本体的一端,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轴承安装筒,所述轴承安装筒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于转子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固定于转子轴的另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限位板与定子壳本体之间为卡扣连接,轴承限位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定子壳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使用的卡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数目6个,且卡扣沿轴承限位板的外缘呈周向均匀分布。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限位板与定子壳之间为卡扣连接,定子壳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轴承限位板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使用的卡孔。
CN201620399120.8U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83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9120.8U CN205583972U (zh)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9120.8U CN205583972U (zh)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3972U true CN205583972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5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99120.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83972U (zh)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39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0539A (zh) * 2016-05-05 2016-07-20 芜湖精诺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CN108598823A (zh) * 2018-04-18 2018-09-28 上海马陆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刷架装配组件
CN114421665A (zh) * 2021-12-17 2022-04-29 浙江鸿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泵的动力传递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0539A (zh) * 2016-05-05 2016-07-20 芜湖精诺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CN105790539B (zh) * 2016-05-05 2018-03-16 江苏朗信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CN108598823A (zh) * 2018-04-18 2018-09-28 上海马陆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刷架装配组件
CN108598823B (zh) * 2018-04-18 2023-10-03 上海马陆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刷架装配组件
CN114421665A (zh) * 2021-12-17 2022-04-29 浙江鸿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泵的动力传递组件
CN114421665B (zh) * 2021-12-17 2023-09-29 浙江鸿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泵的动力传递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3972U (zh)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CN105790503B (zh) 可抑制马达内部升温的散热结构
CN102223009B (zh) 引擎冷却模组及引擎冷却系统
JP3203214U (ja) モータの放熱構造
US10715010B2 (en) Motor controller can with synthetic housing and metal heat sink
CN102246394B (zh) 无刷电动机和具有该无刷电动机的电设备
JP3203903U (ja) モータの放熱構造
US11444513B2 (en) Motor controller can with synthetic housing and metal heat sink
US9960660B2 (en) Brushless DC motor with reduced emissions
CN105790539A (zh)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用直流电机
CN201303261Y (zh) 一种电机
CN206727827U (zh) 一种体积小功率大的节材型内置风叶的永磁外转子电机
CN205583936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电机用刷架组件
CN206865274U (zh) 汽车水冷式电机
CN105762988A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电机用刷架组件
CN114094742A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106849503A (zh) 一种体积小功率大的节材型内置风叶的永磁外转子电机
CN207269173U (zh) 分体式电机转子轴
CN207269181U (zh) 带通风结构电机转子轴
CN205489865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冲片
CN217055676U (zh) 一种风扇
CN211880227U (zh) 一种电机通风冷却结构
CN213574698U (zh) 一种新型散热风扇的组装结构及散热风扇
CN106803710A (zh) 一种体积超小高功率密度永磁外转子电机装置
CN209072271U (zh) 一体化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9

Address after: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00 Zhangjiagang Yang Fuxin Road No. 2 Jiangsu trust-link Electric Co. 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ANGXIN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Huaihailu Road 15 Wuhu Jing Nuo Auto Electric Co., Lt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U JINGNUO AUTOMOBIL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