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3171U - 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83171U CN205583171U CN201620327842.2U CN201620327842U CN205583171U CN 205583171 U CN205583171 U CN 205583171U CN 201620327842 U CN201620327842 U CN 201620327842U CN 205583171 U CN205583171 U CN 2055831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ground wire
- clamp
- line clamp
- tr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均为条形管状结构的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所述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的内径均与地线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上的外侧面的中部,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下端形成有用于供地线插入并与该地线相压接的压接部,所述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用于与贯穿其中的地线相压接的压接部。本实用新型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压接质量更好的优点,且装配效率更高,适合在本领域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500kV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用金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
背景技术
500kV输电线路是指使用500kV的电压等级来输送电能,同220kV的输电线路向比较,500kV输电线路在每公里的相对投资、每千瓦时电输送百公里的相对成本以及金属材料消耗量等方面均有大幅度降低,线路走廊利用率有显著提高;正是基于500kV输电线路的诸多优点,使得远距离电力输送多采用电压等级为500kV或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来完成。架空地线(也称作“地线”)是500kV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架空地线都是架设在导线的上方,并用于保护架空输电线路免遭雷电闪袭击的装置。架空地线由于不负担输送电流的功能,所以不要求具有与地线相同的导电率和地线截面,通常多采用钢绞线组成。
目前,500kV输电线路的线路走廊多途径冰雪灾害天气频发的区域,每逢冬季输电线路上覆冰严重,然而,输电线路覆冰容易导致倒塔断线、绝缘子闪络、地线舞动、跳闸等方面,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电网瘫痪。为减轻冰雪灾害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确保安全顺利输送电能,国内外经研究获得了多种融冰方法。目前常用的融冰方法按其工作原理一般分为四类:热力融冰、机械除冰、自然被动除冰及其他方法。其中,热力融冰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融冰技术,通常是通过增大地线中的电流使地线发热,或者在地线中流过直流电流的情况下使地线产生足够的热量,达到融冰目的。热力融冰则凭借其独具的融冰时间短、操作简单、易于实施等明显优势,引起了各个电网公司的重视并逐步大力运用。
申请人对具备热力融冰功能的地线的融冰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地线上压接质量差的线夹在通电后温度升幅较大,易烧损邻近该线夹的地线表面的锌层,从而会导致线夹及钢绞线连接处出现白色锈蚀结晶,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造成影响。目前,地线上常用的线夹形如公告号为CN103490189A的文献所公开的“压接型并沟线夹(也称作“CH线夹”)”所示的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中图1),其包括线夹外型盒1与隔线夹芯2插接式连接,钢芯铝绞线接头分别安装线孔3内,后用并沟压接钳压接。然而,采用上述压接型并沟线夹(也称作“CH线夹”)容易出现压接质量差的情形,原因如下:
1、该压接型并沟线夹中供地线贯穿的两个通道为并列设置,这样的结构会要求与之配合使用的压接钳上的压接模具之间的空隙需较大,因压接模具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就难以手动对压接钳上压接模具之间的下压程度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容易导致线夹与地线之间出现未压实的情况。
2、当该线夹与两根地线之间压接时,两根地线的端部会先行插入该线夹的两个并列设置的通道内,随后采用压接钳夹持在线夹的外侧面进行压接作业;但插入到上述两个通道内两根地线的相邻侧面之间,在压接过程中不是受到压接钳直接提供压力来进行压接,而是相互之间进行挤压,这样会导致两根地线的相邻侧面与线夹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
综合以上两种原因,采用上述压接型并沟线夹就容易出现压接质量差的情形。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压接质量更好的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压接质量更好的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包括外形均为条形管状结构的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所述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的内径均与地线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上的外侧面的中部,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下端形成有用于供地线插入并与该地线相压接的压接部,所述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用于与贯穿其中的地线相压接的压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的结构中,首先,所述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的内径均与地线的直径相匹配,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上述压接部;这样,就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线夹与地线之间的压接处,提升压接强度;
其次,各个压接部处仅需与单根地线相配合,故可使得该压接部的外直径更小,对应地,压接钳上的压接模具之间的间隙也更小,这样不仅可使得压接模具夹持的效果更好,也更便于采用小型液压型压接钳来作业,从而能够对压接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另有,地线与相应的压接部压接后,该地线与该压接部能够在周向上紧密连接,故可使得地线与压接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能够有效确保线夹与地线之间的压接质量。
作为优选,上述的引流线夹还包括连接结构,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在第一线夹管的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中部外凸形成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上端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设置上述连接结构后,其中,外凸形成的导流件的结构更易查看,从而利于该导流件与第二线夹管的上端的快速对准;其次,因为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所以在该引流线夹安装时,可先让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分别与相应的地线之间压接,这样不仅操作起来更为方便快捷,还能够有效确保压接质量;随后,再将已压接好的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之间进行装配连接即可。可见上述连接结构,可有效确保线夹与相应地线之间压接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该引流线夹整体的装配效率,故具有更好的实施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件和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上端为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平板状结构。
这样一来,不仅结构更简,从而便于生产制造;还具有更好的导流散热效果,更利于地线融冰作业的开展。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上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这样不仅结构简单,且在装配时无需移动导流件或第二线夹管的上端,从而更利于实现快速装配。
作为改进,所述导流件上背离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侧面的边缘外凸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上邻近所述第一线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第一线夹管的外侧面上。
上述凸缘的设置,不仅能够加强导流件自身的结构强度,以及加强导流件与第一线夹管之间的连接强度;还通过增大的截面来提升了电流通过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地线融冰作业的开展。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件上与第一线夹管相连接的一端为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线夹管的外侧面,且该端为内直径与所述第一线夹管的外直径相匹配的半圆弧型结构。
这样一来,在确保导流件与第一线夹管之间具有更大的连接面并确保连接强度的同时,也使得导流件与第一线夹管相连接处的结构更为简单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件上与所述第一线夹管相连的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导流件上远离所述第一线夹管的一端的宽度。
这样能够有效增加导流件与第二线夹管的上端之间的连接面,提升电流传导能力。
作为优选,上述的引流线夹还包括快速装配结构,所述快速装配结构包括在第一线夹管的外侧面上设置的一个沿长度方向贯通的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的外端可供地线贯穿,且该条形缺口由外向内的开口逐渐增大;
所述快速装配结构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封闭块,所述封闭块的形状与所述缺口的形状相匹配,且能够插接在所述缺口内。
这样一来,无需对第一线夹管相连接的地线实施改动,即可利用上述条形缺口来快速地将第一线夹管套在地线上;随后,将封闭块从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的端部插接到该缺口内(因该条形缺口由外向内的开口逐渐增大,封闭块的形状与所述缺口的形状相匹配,故条形缺口的侧壁会对封闭块形成限位),即完成第一线夹管与地线之间的套接;最后采用压接钳压紧即可,快速地完成第一线夹管与地线之间的压接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封闭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线夹管的长度相匹配。
这样一来,封闭块能够对条形缺口形成全封闭,增大第一线夹管内侧面与地线外侧面之间的连接面积,并提升电流的导通能力;其次,上述尺寸的封闭块也能够确保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两端的压接部压接后结构结构强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压接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缺口的设置处远离所述第二线夹管。
这样一来,在采用第一线夹管T接到水平架设的地线时,条形缺口位于该第一线夹管的最上方,从而更关于对其进行观察以及插入封闭块。且上述结构,还可在封闭块插入后,利用第一线夹管自身的重力来对封闭块施加向外上方的推力,从而对其进行更好限位。
本实用新型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压接质量更好的优点,且装配效率更高,适合在本领域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3490189A的文献所公开的“压接型并沟线夹(也称作“CH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的快速装配结构中的封闭块拆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图1中:
1线夹外型盒,2隔线夹芯,3安装线孔;
图2中:
4第一线夹管,41导流件,42凸缘,43条形缺口,44封闭块;
5第二线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针对描述采用诸如上、下、左、右等说明性术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旨在进行限制。
具体实施时:如图2至图4所示,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包括外形均为条形管状结构的第一线夹管4和第二线夹管5,所述第一线夹管4和第二线夹管5的内径均与地线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线夹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线夹管4在长度方向上的外侧面的中部,所述第二线夹管5的下端形成有用于供地线插入并与该地线相压接的压接部,所述第一线夹管4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用于与贯穿其中的地线相压接的压接部。
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的结构中,首先,所述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的内径均与地线的直径相匹配,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上述压接部;这样,就增加了上述线夹与地线之间的压接处,提升压接强度;
其次,各个压接部处仅需与单根地线相配合,故可使得该压接部的外直径更小,对应地,压接钳上的压接模具之间的间隙也更小,这样不仅可使得压接模具夹持的效果更好,也更便于采用小型液压型压接钳来作业,从而能够对压接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另有,地线与相应的压接部压接后,该地线与该压接部能够在周向上紧密连接,故可使得地线与压接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综上可见,上述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能够有效确保线夹与地线之间的压接质量。
其中,上述引流线夹还包括连接结构,第一线夹管4和第二线夹管5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在第一线夹管4的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中部外凸形成的导流件41,所述导流件41与所述第二线夹管5的上端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实施时,所述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板状结构可采用螺纹配合连接的结构。优选,所述导流件41与所述第二线夹管5的上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实施时,优选所述螺栓为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组。这样一来,两组螺栓的设置不仅具有更好的紧固连接效果,还具有更好的限位效果,有效防止第二线夹管5的偏转,实现准确定位。
其中,所述导流件41和所述第二线夹管5的上端为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平板状结构。
其中,所述导流件41上背离所述第二线夹管5的侧面的边缘外凸形成有凸缘42,所述凸缘42上邻近所述第一线夹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第一线夹管4的外侧面上。
其中,所述导流件41上与第一线夹管4相连接的一端为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线夹管4的外侧面,且该端为内直径与所述第一线夹管4的外直径相匹配的半圆弧型结构。
其中,所述导流件41上与所述第一线夹管4相连的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导流件41上远离所述第一线夹管4的一端的宽度。
其中,上述引流线夹还包括快速装配结构,所述快速装配结构包括在第一线夹管4的外侧面上设置的一个沿长度方向贯通的条形缺口43,所述条形缺口43的外端可供地线贯穿,且该条形缺口43由外向内的开口逐渐增大;
所述快速装配结构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封闭块44,所述封闭块44的形状与所述缺口的形状相匹配,且能够插接在所述缺口内。
这样一来,无需对第一线夹管相连接的地线实施改动,即可利用上述条形缺口来快速地将第一线夹管套在地线上;随后,将封闭块从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的端部插接到该缺口内(因该条形缺口由外向内的开口逐渐增大,封闭块的形状与所述缺口的形状相匹配,故条形缺口的侧壁会对封闭块形成限位),即完成第一线夹管与地线之间的套接;最后采用压接钳压紧即可,快速地完成第一线夹管与导向之间的压接定位。
其中,所述封闭块44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线夹管4的长度相匹配。
这样一来,封闭块能够对条形缺口形成全封闭,增大第一线夹管内侧面与地线外侧面之间的连接面积,并提升电流的导通能力;其次,上述尺寸的封闭块也能够确保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两端的压接部压接后结构结构强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压接质量。
其中,所述条形缺口43的设置处远离所述第二线夹管5。
这样一来,在采用第一线夹管T接到水平架设的地线时,条形缺口位于该第一线夹管的最上方,从而更关于对其进行观察以及插入封闭块。且上述结构,还可在封闭块插入后,利用第一线夹管自身的重力来对封闭块施加向外上方的推力,从而对其进行更好限位。
上述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在使用时,第一线夹管4通过其快速装配结构上的条形缺口43即可快速的套在相应的地线上,随后从端部插入上述封闭块44即完成第一线夹管4的套接与定位,随后即可采用液压压接钳来对第一线夹管4长度方向上两端的压接部进行压接,使得第一线夹管与地线之间稳固压接。随后,将第二线夹管5与另一地线相压接;最后再将第二线夹管5的上端与导流件41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即完成该引流线夹的装配。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上述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均为条形管状结构的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所述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的内径均与地线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上的外侧面的中部,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下端形成有用于供地线插入并与该地线相压接的压接部,所述第一线夹管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用于与贯穿其中的地线相压接的压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结构,第一线夹管和第二线夹管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在第一线夹管的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中部外凸形成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上端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和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上端为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平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上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上背离所述第二线夹管的侧面的边缘外凸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上邻近所述第一线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第一线夹管的外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上与第一线夹管相连接的一端为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线夹管的外侧面,且该端为内直径与所述第一线夹管的外直径相匹配的半圆弧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上与所述第一线夹管相连的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导流件上远离所述第一线夹管的一端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速装配结构,所述快速装配结构包括在第一线夹管的外侧面上设置的一个沿长度方向贯通的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的外端可供地线贯穿,且该条形缺口由外向内的开口逐渐增大;
所述快速装配结构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封闭块,所述封闭块的形状与所述缺口的形状相匹配,且能够插接在所述缺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线夹管的长度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缺口的设置处远离所述第二线夹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27842.2U CN205583171U (zh) | 2016-04-19 | 2016-04-19 | 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27842.2U CN205583171U (zh) | 2016-04-19 | 2016-04-19 | 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83171U true CN205583171U (zh) | 2016-09-14 |
Family
ID=56862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327842.2U Active CN205583171U (zh) | 2016-04-19 | 2016-04-19 | 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831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04404A (zh) * | 2018-07-26 | 2018-12-14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一种异形接线端子 |
-
2016
- 2016-04-19 CN CN201620327842.2U patent/CN2055831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04404A (zh) * | 2018-07-26 | 2018-12-14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一种异形接线端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90363B (zh) | 输电线路直流融冰快速短接装置 | |
CN104253401A (zh) | 一种新型风电绝缘管母线及其结构 | |
CN204180288U (zh) | 一种碳纤维电热轨 | |
CN203103540U (zh) | 铁塔接地线连接器 | |
CN205583171U (zh) | 用于500kV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地线引流线夹结构 | |
CN203339481U (zh) | 一种兆瓦级铝叶尖避雷装置 | |
CN105281051A (zh) |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的石墨接地体接续装置 | |
CN205025697U (zh) | 一种叶片避雷装置 | |
CN204538278U (zh) | 螺栓型管式铜铝过渡双电缆设备线夹 | |
CN204167509U (zh) | 一种并联电容器组引线与铝排连接装置 | |
CN203660071U (zh) | 用于中低压电力台区变出线的铜铝过渡金具 | |
CN110994220B (zh) | 10kv架空线路下户线引流的连接线夹 | |
CN205509437U (zh) | 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的引流线夹的通流结构 | |
CN108461204A (zh) |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 | |
CN204966185U (zh) | 用于架空导线的绝缘护套组件 | |
CN201804619U (zh) | 管形风电母线 | |
CN204559043U (zh) | 一种节能母线槽 | |
CN203367509U (zh) | 架空导线线夹 | |
CN201887163U (zh) | 一种接地排 | |
CN208256346U (zh) |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 | |
CN202917657U (zh) | 一种高电压设备用线夹 | |
CN2691129Y (zh) | 共箱封闭母线 | |
CN202013957U (zh) | 一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 |
CN205211967U (zh) | 配电网线路检修用接地放电装置 | |
CN205752587U (zh) | 多金属雷击过电压过电流释放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