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77756U -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 Google Patents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77756U
CN205577756U CN201620390887.4U CN201620390887U CN205577756U CN 205577756 U CN205577756 U CN 205577756U CN 201620390887 U CN201620390887 U CN 201620390887U CN 205577756 U CN205577756 U CN 205577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eaf
tapered end
connecting rod
lock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908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圣伟
袁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3908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77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77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77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包括:门框、门扇、密封件、单手柄联动闭锁和铰页;门框上形成有容纳密封件的胶条槽;门扇上设置有嵌压条,门扇与门框通过铰页铰接连接以使门扇绕门框的竖直轴旋转;设置在门扇上的单手柄联动闭锁包括:通过第一水平转动机构以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门扇的内侧的外手柄和内手柄;多个锁头沿门扇的周向依次设置于门扇的内侧,每个锁头绕水平轴转动;多个连杆连接形成一侧开口的方形,呈方形的多个连杆整体移动地设置于门扇的内侧,多个连杆中的一个与内手柄转动连接,多个连杆上对应转动连接有锁头,方形的周向与门扇的周向一致。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得密封胶条压缩均匀,密闭可靠。

Description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防护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背景技术
地下防护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地下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称为人防门,在众多人防门种类中,钢筋混凝土人防门应用普遍,其启闭的控制型式主要是手动控制型式,即人防门为手动门。
现有技术中,在手动门的门扇内侧设置两个手柄,每个手柄与一竖向连杆转动连接,竖向连杆上转动设置有锁头。开启或关闭时,转动一手柄,带动与该手柄连接的连杆转动,从而带动与该连杆连接的锁头转动以使锁头与门框的竖向一侧分离或开启;然后转动另一手柄,使得经连杆与该另一手柄连接的锁头与门框的竖向另一侧分离或开启,最终实现门扇的开启或关闭。由于开启或关闭门扇时,是依次操作两个手柄实现的,而人防门的重量可达1吨,依次操作两个手柄导致手动操作困难,且易造成门扇和门框接触部位的松动,给人防门的密闭性带来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门扇为钢筋混凝土门扇,其包括:门框、门扇、密封件、单手柄联动闭锁和铰页;所述门框上形成有容纳所述密封件的胶条槽;所述门扇上设置有嵌压条,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通过铰页铰接连接以使所述门扇绕所述门框的竖直轴旋转;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设置在所述门扇上,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包括:外手柄、内手柄、多个锁头和多个连杆;所述外手柄通过第一水平转动机构以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外侧;所述内手柄通过所述第一水平转动机构以与所述外手柄同时绕所述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多个所述锁头沿所述门扇的周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每个所述锁头绕所述水平轴转动;多个所述连杆首尾依次连接形成一侧开口的方形,呈方形的多个连杆整体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多个所述连杆中的一个与所述内手柄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连杆上对应转动连接有所述锁头,所述方形的周向与所述门扇的周向一致;其中,所述外手柄和内手柄绕所述水平轴转动时,带动多个所述连杆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锁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锁头与所述门框的锁盒接触或分离,接触时,所述嵌压条插入置于所述胶条槽中的密封件,所述水平轴的轴向为由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门内指向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门外。
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中,优选,多个所述连杆沿方形的周向依次分为第一连杆组、第二连杆组、第三连杆组、第四连杆组和第五连杆组,所述第四连杆组和所述第五连杆组之间形成开口,每个连杆组至少包括一个连杆且每个连杆组的所有连杆移动方向一致,每个所述连杆组均联动连接有所述锁头;在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开启或锁紧时,所述第一连杆组和所述第三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方形的一条边平行,所述第二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方形的另一条边平行,方形的一条边与方形的另一条边相垂直;在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开启时,所述第四连杆组和第五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方形的另一条边平行;在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锁紧时,所述第四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方形内倾斜,所述第五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向方形内倾斜;任意相连的两个连杆组之间通过转臂转动连接,所述转臂的竖直部以绕所述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扇内侧,所述转臂的左水平部与一个连杆组中处于连接位置的一个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臂的右水平部与另一个连杆组中处于连接位置的一个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左水平部和右水平部水平相连且均与竖直部竖直相连。
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中,优选,每个连杆组均包括一个连杆,方形的一条边与水平方向平行;方形的另一条边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连杆组中的一个连杆与所述内手柄转动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中,优选,多个所述锁头分为包括第一锁头的第一锁头组和包括第二锁头的第二锁头组,在所述门扇的周向上,所述第二锁头组较所述第一锁头组靠近所述开口;所述第一锁头包括:第一锁头套筒,呈筒状,绕所述水平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导向转动臂,与所述锁头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沿所述导向转动臂的轴向开有长条孔以与贯穿所述连杆上的通孔的转动轴转动配合;第一转动臂,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锁头套筒的外壁以在所述第一锁头套筒的带动下与所述锁盒接触或分离,且与所述导向转动臂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二锁头包括:第二锁头套筒,呈筒状,绕所述水平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第二转动臂,与所述第二锁头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臂上开有通孔以与贯穿所述连杆上的通孔的转动轴转动配合;第三转动臂,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锁头套筒的外壁以在所述第二锁头套筒的带动下与所述锁盒接触或分离,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臂之间形成有夹角。
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中,优选,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底部远离所述第一锁头套筒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所述第三转动臂的底部远离所述第二锁头套筒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其中,在水平轴的轴向上,每个所述斜面与所述水平轴呈缩口状。
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中,优选,所述内手柄包括:手柄套筒,所述手柄套筒的内壁沿所述手柄套筒的轴向开有手柄套筒键槽;操作臂,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套筒的外壁;联动臂,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套筒的外壁,且与所述操作臂之间形成有夹角,还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转动机构包括:锁套,呈筒状,贯穿且固定于所述门扇上;锁轴,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套内,所述锁轴的右部伸出所述锁套的右端且固定连接有所述外手柄,所述锁轴的左部伸出所述锁套的左端且沿所述锁轴的轴向开有锁轴键槽,以使所述锁轴与所述内手柄键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中,优选,所述锁轴的左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锁轴的中部的外径,所述锁轴的左部与所述手柄套筒键连接,所述锁轴的中部套接有所述锁套。
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中,优选,所述手柄套筒的右端与所述锁轴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调整垫圈;所述手柄套筒的左端抵接有与所述锁轴螺纹配合的螺母。
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中,优选,所述门框至少包括四个异型整体角钢,所述四个异型整体角钢依次连接形成所述门框,所述异型整体角钢包括角钢本体、矩形承压板、梯形承压板和胶条槽,其中:所述角钢本体具有相互垂直的两条边,所述矩形承压板和梯形承压板均设置在所述角钢本体的一条边的外侧,在所述矩形承压板、梯形承压板和所述角钢本体的所述一条边的外侧之间的位置处形成嵌入密封胶条用的胶条槽;所述角钢本体、矩形承压板和梯形承压板一体成型;所述四个异型整体角钢的四个所述矩形承压板连接成一个内环,所述四个异型整体角钢的四个所述梯形承压板连接成一个外环,所述四个异型整体角钢的四个所述胶条槽连接成一个呈环形的胶条槽。
在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中,优选,所述门扇包括异型整体槽钢、混凝土块体,其中:所述异型整体槽钢包括槽钢本体,所述槽钢本体由左腿、右腿和腰组成,所述腰连接在所述左腿和所述右腿之间,所述左腿和所述右腿均与所述腰垂直,所述异型整体槽钢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左腿上的嵌压条,所述嵌压条上面的左腿的厚度小于所述嵌压条下面的左腿的厚度;四个所述异型整体槽钢形成所述门扇的四个侧面,四个侧面分别设置于所述门扇的上下左右,四个所述异型整体槽钢在所述门扇上的放置方向一致;所述混凝土块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混凝土块体的内侧面连接在四个所异型整体槽钢的左腿之间,所述混凝土块体的外侧面连接在四个所述异型整体槽钢的右腿之间或者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可设置于各种不同的人防门上,实现了开关人防门的功能,节省了工程投资,满足了工程的急需;
(2)闭锁机构采用多锁头联动设计,避免了密封胶条压缩不均,保证了门扇与门框的贴合;
(3)成功的解决了双侧同时可操作闭锁的功能。而且,通过调节锁套和锁轴长度可以适用于各种厚度的门扇,完美解决了多尺寸人防门门扇较厚的问题;也可以方便的运用在老旧工程的改造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开启状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未含铰页)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锁紧状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含有铰页)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沿剖划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沿剖划线B-B的旋转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沿剖划线C-C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沿剖划线D-D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锁头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锁头的俯视图;
图9为图7中沿剖划线E-E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手柄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臂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扇门门框组装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扇门门框组装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异型整体角钢H-H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型整体槽钢的截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型整体槽钢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包括:门框300、门扇100、密封件、单手柄联动闭锁和铰页。门框300上形成有容纳密封件的胶条槽,密封件可以为密封胶条500;门扇10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门扇,即门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用门扇,门扇主体为混凝土,门扇100上设置有嵌压条,关闭人防门时,嵌压条插入密封胶条500中,实现人防门的密封。门扇100与门框300通过铰页铰接连接以使门扇100绕门框300的竖直轴旋转。铰页200设置于门扇和门框的同一侧,在图2中,铰页200位于中心竖直对称线的右侧,其分别连接门扇的右侧和门框的右侧,在竖直轴向上,依次分布有两个铰页200。铰页200优选为便调试铰页。
单手柄联动闭锁包括:外手柄15、内手柄9、多个连杆以及多个锁头。外手柄15和内手柄9分列于人防门的门扇100两侧,与贯穿门扇100的第一水平转动机构的两端对应连接,在图3中,外手柄15位于门扇100的右侧,与第一水平转动机构的右端连接;内手柄9位于门扇100的左侧,与第一水平转动机构的左端连接,该第一水平转动机构可以绕轴向为由人防门门内指向人防门门外的水平轴转动,以实现内手柄9和外手柄15同时绕水平轴转动,即操作外手柄15使其转动时,外手柄15带动第一水平转动机构转动,进而带动内手柄9转动;操作内手柄9使其转动时,内手柄9带动第一水平转动机构转动,进而带动外手柄15转动。水平轴为第一水平转动机构的自转轴。在图3中,水平轴的轴向为由上至下的方向。
多个锁头沿门扇100的周向依次布置于门扇100的内侧,且每个锁头通过第二水平转动机构以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门扇100上。门扇的内侧是指门扇与屋内相通的一侧,门扇的外侧是指门扇与屋外相通的一侧。
多个连杆首尾依次连接形成一侧开口400的方形,该方形的周向与门扇100的周向一致,呈方形的多个连杆通过第三水平转动机构整体移动地设置于门扇100的内侧,多个连杆中的一个与内手柄9通过第四水平转动机构转动连接以在内手柄9的转动带动下移动,进而带动其他连杆移动,例如该一个连杆向靠近门扇100中心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其他连杆向靠近门扇100中心的方向移动;该一个连杆向远离门扇100中心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其他连杆向远离门扇100中心的方向移动。多个连杆上对应通过第四水平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锁头。外手柄15和内手柄9绕水平轴转动时,带动与内手柄9转动连接的连杆移动,进而带动其他连杆移动,继而带动与连杆转动连接的锁头转动,从而实现锁头与人防门的门框300的锁盒301接触,此时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锁紧状态,或实现锁头与人防门的门框300的锁盒301分离,此时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开启状态。内手柄9与开口400相对。
本实用新型将多个连杆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操作一个内手柄9或一个外手柄15,带动多个连杆依次动作,实现开启或关闭门扇100,门扇100的开启或关闭一次操作即可完成,简化了操作步骤,避免了因多次操作在门扇100与门框300的接合处带来的受力不均造成门扇100与门框300密闭性差的现象发生,使得门框300内嵌装的密封胶条500压缩均匀,密封可靠;还省时省力。
具体而言,将多个连杆沿方形的周向分为五个连杆组,即第一连杆组20、第二连杆组21、第三连杆组22、第四连杆组19和第五连杆组5,第四连杆组19和第五连杆组5之间形成开口400。每个连杆组包括一个连杆或首尾依次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多个连杆以使每个连杆组中的所有连杆整体移动且移动方向一致,相邻连杆组之间通过第三水平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每个连杆组均至少通过第四水平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一个锁头。为了操作简单,每个连杆组包括一个连杆,下面以每个连杆组包括一个连杆为例对五个连杆组进行说明。
在门扇100处于开启或关闭时,第一连杆组20和第三连杆组22中的连杆的长度方向均与方形的一条边平行,第二连杆组21中的连杆的长度方向均与方形的另一条边平行;在门扇100处于开启时,第四连杆组19和第五连杆组5中的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方形的另一条边平行;在门扇100处于关闭时,第四连杆组19中连杆向方形内倾斜,第五连杆组5中的连杆向方形内倾斜,在图1中,由上至下的方向上,第四连杆组19与竖直轴呈扩口状,第五连杆组5与竖直轴呈缩口状;相邻两个连杆组之间通过转臂8转动连接,转臂8呈T形,其竖直部81以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门扇100上,可以在门扇100内侧固定固定轴1,在竖直部81上开有通孔,固定轴1与通孔转动配合以实现竖直部81绕固定轴1转动,例如间隙配合,转臂8的竖直部81在门扇内侧的固定方式可参见相应锁头的锁头套筒的固定方式,其左水平部82与一个连杆组的一个连杆转动连接,其右水平部83与另一个连杆组的一个连杆转动连接,左水平部82和右水平部83水平相连且均与竖直部81竖直相连,同样地,可以在左水平部82和右水平部83上均开有通孔,在连杆上开有通孔,一销轴6贯穿左水平部82上的通孔和一连杆上的通孔实现左水平部82和连杆的转动连接,另一销轴6贯穿右水平部83上的通孔和另一连杆上的通孔实现右水平部83和另一连杆的转动连接。销轴6与该通孔转动配合,例如间隙配合,销轴6通过开口销固定。即第三水平转动机构包括:转臂8、销轴6、开口销和固定轴1。安装时,竖直部81相对左水平部82和右水平部83靠近门扇100的中心。第二连杆组21中的一个连杆通过销轴6与内手柄转动连接,销轴6经开口销固定,即第四水平转动机构包括销轴6和开口销。在图1中,为第一连杆组20的连杆均布两个锁头,为第二连杆组21的连杆均布三个锁头,为第三连杆组22的连杆均布两个锁头,为第四连杆组19的连杆布置一个锁头,为第五连杆组5的连杆均布两个锁头。
多个锁头分为第一锁头组和第二锁头组,第一锁头组包括第一锁头2,其包括:第一锁头套筒201、导向转动臂202和第一转动臂203。第一锁头套筒201呈筒状,以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通过第二水平转动机构设置于门扇100的内侧面上,例如在门扇上通过固定件固定一固定轴1,第一锁头套筒201转动套设于固定轴1的周向外侧,即第二水平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轴1和固定件,根据门扇的类型不同,固定件的组成不同。例如当人防门门扇为混凝土结构人防门门扇或轻质人防门门扇时,固定轴1以贯穿人防门门扇的方式定位于门扇100内侧面上,固定轴1的一端且位于第一锁头套筒201的外侧螺接配合有螺母和垫片,固定轴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其开有的螺栓孔固定;当人防门门扇为钢结构人防门门扇时,固定轴1的一端且位于第一锁头套筒201的外侧螺接配合有螺母3和垫片4,即固定件为螺母3和垫片4,固定轴1的另一端焊接于人防门门扇的内侧面上。导向转动臂202与第一锁头套筒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沿导向转动臂202的轴向开有长条孔208,该长条孔208与连杆上的通孔对应设置,安装时,一销轴6贯穿长条孔208和通孔实现连杆与导向转动臂202的转动配合,在外力的作用下销轴6可以沿长条孔208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转动臂203固定连接于第一锁头套筒201的外壁以在第一锁头套筒201的带动下与锁盒301接触或分离,且与导向转动臂202之间形成有夹角,即第一转动臂203的轴向(即图1中第一转动臂的水平中心线)和导向转动臂202的轴向(即图1中导向转动臂202的斜向下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优选为钝角,例如160°、165°、155°。
第二锁头组包括第二锁头204,其包括:第二锁头套筒205、第二转动臂206和第三转动臂207。第二锁头套筒205呈筒状,以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门扇100的内侧,例如在门扇100上固定一固定轴1,第二锁头套筒204转动套设于固定轴1的周向外侧。第二转动臂206与第二锁头套筒205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臂206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与连杆上的通孔对应设置,安装时,一销轴贯穿两个通孔,实现连杆与第二转动臂206的转动配合,在外力的作用下连杆和第二转动臂206转动。第三转动臂207固定连接于第二锁头套筒205的外壁以在第二锁头套筒205的带动下与锁盒301接触或分离,且与第二转动臂206之间形成有夹角。即第二转动臂206的轴向和第三转动臂207的轴向之间的夹角,该夹角优选为钝角,例如160°、165°、155°。第一转动臂203和第三转动臂207的结构可以相同,第二转动臂206与导向转动臂202的区别可以仅在于第二转动臂206上为通孔,导向转动臂202上为长条孔。第二锁头204较第一锁头靠近开口,换言之,以连杆与内手柄的连接点为起点和开口的两端为终点,将方形的周向分为两部分:逆时针部分和顺时针部分,图1中沿方形的周向自该连接点至开口400的上端点为顺时针部分,自该连接点至开口400的下端点为逆时针部分,顺时针部分和逆时针部分的尾端都布置有第二锁头204,远离尾端的位置都布置有第一锁头2。
第一转动臂203的底部远离第一锁头套筒201的一端的端面2030为斜面;第三转动臂207的底部远离第二锁头套筒205的一端的端面2030为斜面;其中在水平轴的轴向上,每个斜面与水平轴呈缩口状,即第一转动臂203的底部远离第一锁头套筒201的一端(图1中第一转动臂203的右端)形成有导向斜角,第三转动臂207的底部远离第二锁头套筒205的一端(图4中第三转动臂207的右端)形成有导向斜角,如此在门扇100关闭压缩密封胶条500时,使得锁头极易进入锁盒301,然后随着内手柄9或外手柄15的转动,连杆带动第一锁头2或第二锁头204继续进入锁盒301,使门扇100压缩密封胶条500,最后与门框300的支撑条贴合。
内手柄9包括:手柄套筒91、操作臂92和联动臂93。手柄套筒91呈筒状,其内壁沿手柄套筒91的轴向开有手柄套筒键槽910;操作臂92固定连接于手柄套筒91的外壁,其自由端可以向远离门扇100的方向倾斜以便于转动操作;联动臂93固定连接于手柄套筒91的外壁,且与操作臂92之间形成有夹角,联动臂93上开有通孔,与连杆上的通孔对应,销轴6依次穿过两通孔实现联动臂93与连杆的转动连接,经开口销固定。使用时,操作者转动操作臂92,带动手柄套筒91转动,进而带动联动臂93转动,从而带动连杆移动,实现内手柄9的转动带动连杆的移动。第一水平转动机构包括:锁套13和锁轴14。锁套13呈筒状,贯穿且固定于门扇13上,其两端分别伸出门扇13;锁轴14转动设置于锁套13内,例如锁轴14与锁套13间隙配合,锁轴14的右部伸出锁套13的右端且固定连接有外手柄15,例如焊接,锁轴14的左部伸出锁套13的左端且沿锁轴14的轴向开有锁轴键槽,以使锁轴14与内手柄5键连接。
为了便于手柄套筒91的转动,锁轴14的左部的外径小于锁轴14的中部的外径,锁轴14的左部与手柄套筒91键连接,例如通过平键10连接,锁轴14的中部套接有锁套13。为了易于操作,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开锁状态时,内手柄呈竖直状态,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开锁状态时,内手柄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该一定角度为锐角,例如50°、45°、40°。
手柄套筒91的右端与锁轴14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调整垫圈11,如此可以调整手柄套筒91与门扇100之间的距离,以利于内手柄9与连杆转动连接后,所有连杆共面,为所有连杆的同时动作降低阻力,手柄套筒91的左端抵接有与锁轴14螺纹配合的螺母3和垫片4。
为了使锁套13的安装拆卸简单方便,锁套13的右端外壁开有外螺纹,与螺母16螺纹配合,锁套13的左端外壁的直径大于贯穿有锁套13的门扇100上的通孔孔径。在锁套13与锁轴14之间套设有O型密封圈12,以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锁套13的中部内径大于锁套13两端的内径以便于与锁轴14的外壁形成容纳润滑油的空腔。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开、关锁时转动灵活,装配时在各水平转动机构部位涂油黄油以减少摩擦力。
下面对单手柄闭锁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首先,根据人防门的门扇的厚度确定锁套和锁轴的长度,将锁套预置在门扇内并固定,并将O型密封圈放入锁套中,锁轴穿过轴套,锁轴的位于门扇外的一端焊接有外手柄,锁轴的位于门扇内的一端用螺母和垫圈固定内手柄。
其次,将固定轴焊接于门扇的内侧面上。多个固定轴沿门扇的周向布置。
再次,将多个连杆分别沿门扇的周向布置,多个连杆首尾依次连接且一侧形成开口,在门扇周向形成的四个夹角位置处各布置一个转臂,每个转臂转动套接于固定轴的周向外侧,再用螺母和垫片将转臂固定,每个转臂的两端经销轴和开口销转动连接有夹角位置处相邻的两个连杆。
将每个锁头对应转动套接于固定轴的周向外侧,再用螺母和垫片将锁头固定,然后又通过销轴和开口销将锁头的一端与每个连杆转动连接;
转动外手柄或内手柄均可以使所有连杆移动,从而使所有锁头自由转动,与人防门的门框的锁盒接触或分离,实现关锁时门扇与门框紧密贴合,开锁时使门扇离开门框。需要说明的是方法中涉及零部件的安装可参见上述人防门用单手柄闭锁中零部件的安装方法。
图12~14所示,门框至少包括四个异型整体角钢311,四个异型整体角钢311依次连接形成门框,异型整体角钢311包括角钢本体311、矩形承压板312、梯形承压板313和胶条槽314,角钢本体311具有相互垂直的两条边,其中:矩形承压板312和梯形承压板313均设置在角钢本体311的一条边的外侧,在矩形承压板312、梯形承压板313和角钢本体311的一条边的外侧之间的位置处形成嵌入密封胶条用的胶条槽314;角钢本体311、矩形承压板312和梯形承压板313一体成型;四个异型整体角钢311的四个矩形承压板312连接成一个内环,四个异型整体角钢311的四个梯形承压板313连接成一个外环,四个异型整体角钢311的四个胶条槽314连接成一个呈环形的胶条槽314。该门框主材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和整体密闭性能优良的异型整体角钢311。拼装过程根据门框的圆角半径将该异型整体角钢311的一端去掉一部分矩形承压板312和梯形承压板313之后连接形成矩形的门框。由此简化了门框的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了门框的抗力和密闭性能,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位于门框的直角处的两个异型整体角钢311的矩形承压板312之间连接有内圆弧支撑条320,位于门框的直角处的两个异型整体角钢311的梯形承压板313之间连接有外圆弧支撑条319,即拼装过程中根据圆角半径将该异型整体角钢311的两端去掉一部分矩形承压板312和梯形承压板313,用内圆弧支撑条320将两个异型整体角钢311的矩形承压板312连接,用外圆弧支撑条319将两个异型整体角钢311的梯形承压板313连接,上述连接优选用焊接方法连接。可以简化门框的生产工艺、增强门框的抗力和密闭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位于门框的直角处的两个异型整体角钢311的内侧还连接有标准角钢321,异型整体角钢311和标准角钢321由定位销322和/或连接螺栓323连接。设置有标准角钢321的作用一是门框尺寸大时便于现场拼接;二是增强门框的强度。
如图14所示,矩形承压板312的截面形状优选为矩形,矩形的长边与角钢本体311的一条边垂直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生产工艺简单。梯形承压板313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梯形承压板313的直角边与角钢本体311的一条边垂直设置,由于防护设备选用的密封胶条的截面通常为直角梯形,因此,将与梯形的密封胶条的斜边配合的胶条槽314设置在大尺寸的梯形承压板313上的好处是生产工艺简单且质量更优。角钢本体311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连接处组成直角端318,优选梯形承压板313的直角边为远离角钢本体311的直角端318的边,即梯形承压板313的斜边为靠近角钢本体311的直角端318的边。梯形承压板313的上底(即梯形的两个平行的底边中较短的那个底边)与角钢本体311的一条边的外侧边重合,梯形承压板313的斜边与角钢本体311的另一条边之间的夹角为β,夹角β315的正切值为2/15。胶条槽314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胶条槽314的下底与所述角钢本体的一条边的外侧边重合,其上底L2为30mm、下底L1为34mm,即胶条槽314的外端小于靠近角钢本体311的内端。为配合密封胶条的尺寸,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胶条槽314的上底L2为40mm、下底L1为44mm,本申请中对其数值不做具体限定。安装时胶条槽314充满软体橡胶或者海绵等材质的密封胶条,由于胶条槽314的外端小于内端,胶条或者海绵等材质的密封胶条不容易脱落,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将胶条槽314的直面设置与矩形承压板312的一侧面重合,将胶条槽314的斜面设置与梯形承压板313的斜侧面重合,如此设置便于钢厂生产,工艺好,也便于将两个异型整体角钢311圆弧连接。该异型整体角钢311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和整体密闭性良好的整体角钢,同时减少了门框加工工序,提高了胶条定位精度,因此也避免了因焊接造成门框角钢变形的情况发生。角钢本体311的两条边的内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筋316,优选角钢本体311的另一条边的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加强筋316。优选将加强筋316的形状为半径为9mm的半圆弧。加强筋316的设置能够增加异型整体角钢311的强度。矩形承压板312设置在靠近角钢本体311的直角端318的一条边的外侧,梯形承压板313设置在远离角钢本体311的直角端318的一条边的外侧,如此设置使得组装门框时门框的四角处的密封胶条不易变形。即相比于梯形承压板313,矩形承压板312更靠近角钢本体311的直角端318。在矩形承压板312的宽度方向(即图13的上下方向)上,从图中右侧向左观察时,矩形承压板312与角钢本体311的另一条边(图13中的水平边)在图中上下方向的上部分重叠,也就是说,矩形承压板312靠近直角端318的侧边在上下方向上距离直角端318的距离小于角钢本体311的另一条边(图13中的水平边)的厚度(即上下方向尺寸),如此设计的好处是该异型整体角钢311的受力良好。矩形承压板312的宽度为16mm,梯形承压板313的宽度为36mm,由此使得门扇与门框的支撑面是图12中的重叠量的2倍,组成的密封范围增大,其密封缝隙增加了长度,是图12中的3倍。矩形承压板312的宽度(图13中的上下方向尺寸)比梯形承压板313的上底或者/和下底的同方向尺寸小,由于门扇与门框的搭接或者承载需要,门扇外形尺寸与门框内孔尺寸之差或重叠尺寸不宜太大,因此有上述差别。角钢本体311与矩形承压板312和梯形承压板3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倒圆角317,矩形承压板312和梯形承压板313的两条边的顶点处也均设置有倒圆角317,优选将倒圆角317的形状设置为半径为2mm~4mm的圆弧。倒圆角317的设置能够增加异型整体角钢311的强度,使得异型整体角钢311不易断裂。
图15~16和图6所示,门扇100包括异型整体槽钢108、混凝土块体1000,其中:异型整体槽钢108包括槽钢本体101,槽钢本体101由左腿103、右腿104和腰102组成,腰102连接在左腿103和右腿104之间,左腿103和右腿104均与腰102垂直,异型整体槽钢108还包括连接在左腿103上的嵌压条107,嵌压条107上面的左腿103的厚度小于所述嵌压条107下面的左腿103的厚度;四个异型整体槽钢108形成门扇100的四个侧面,四个异型整体槽钢108在门扇100上的放置方向一致;在四个侧面内浇筑有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块体,混凝土块体100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混凝土块体1000的内侧面112连接在四个异型整体槽钢108的左腿103之间,其与左腿103的左侧面(如图6所示)共面;外侧面111连接在四个异型整体槽钢108的右腿104之间或者外侧面,其与右腿103的右侧面(如图6所示)共面。
上述列举的实施方式是嵌压条107连接在左腿103上,同理也可以设置在右腿104上,在此不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包含异型整体槽钢108的门扇100的异型整体槽钢108的嵌压条107嵌入对应门框上的密封胶条内使之压缩变形实现密闭功能。根据与门框配合的门扇100的贴合尺寸要求,提供了门扇100的最佳承载支撑力面,结构科学合理。异型整体槽钢108的槽钢本体101和嵌压条107一体成型,不仅加快了加工效率,确保了嵌压条的定位精度,减少了门扇100加工成本,也避免了嵌压条焊接时产生的变形,增强了门扇100抗力,进而增强了门扇100的抗力和门扇100孔洞的密闭性能,大大提高了防护设备的整体密闭性,同时加强了门扇100结构的强度、刚度。
嵌压条107设置在左腿103或者右腿104的外侧均可,优选将嵌压条107与左腿103或者右腿104垂直设置,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并在嵌入门框上的密封胶条时实现更佳的密闭功能。设置有嵌压条107的左腿103或者右腿104的厚度大于未设置有嵌压条107的右腿104或者左腿103的厚度,即当嵌压条107设置在左腿103上时,左腿103的厚度大于右腿104的厚度;当嵌压条107设置在右腿104上时,右腿104的厚度大于左腿103的厚度。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加强了异型整体槽钢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产生变形而影响密封性能。左腿103与腰102的连接处的内侧形成内圆弧105,右腿104与与腰102的连接处的内侧形成内圆弧105,内圆弧105的半径为8~15mm。左腿103和右腿104的端部的内侧均设置有端弧106,端弧106的半径为2~5mm,端弧106的设置能够增加异型整体槽钢的强度,使得异型整体槽钢不易断裂。嵌压条107与左腿103或者右腿104的端部的距离L3为10~15mm,嵌压条107与腰102的距离L4为60~75mm,此设计的好处是该异型整体槽钢的受力良好。设置有嵌压条107的左腿103或者右腿104的厚度为15~25mm,比没有设置嵌压条107的右腿104或者左腿103的厚度要厚,增加异型整体槽钢的强度。
优选将嵌压条107的顶端倒圆角R2,嵌压条107将左腿103或者右腿104分成两段,一段是嵌压条107与腰102之间,嵌压条107与左腿103或者右腿104在这一段的连接处倒圆角R10~15mm;另一段是嵌压条107与左腿103或者右腿104的端部之间,嵌压条107与左腿103或者右腿104在这一段的连接处为直角,该直角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放置门扇的内面板112。
进一步地,异型整体槽钢和异型整体角钢的材料优选均为Q235或16Mn,如此可以在保证异型整体槽钢或异型整体角钢的各项性能的前提下,用于防护工程低抗力防护设备的门扇100或门框时选用选择Q235,选择Q235可以降低成本。用于防护工程高抗力防护设备的门扇100或门框时选用16Mn,相同尺寸可以减少重量,提高防护设备更高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1)可设置于各种不同的人防门上,实现了开关人防门的功能,节省了工程投资,满足了工程的急需;
(2)闭锁机构采用多锁头联动设计,避免了胶条压缩不均,保证了门扇与门框的贴合;
(3)成功的解决了双侧同时可操作闭锁的功能。而且,通过调节锁套和锁轴长度可以适用于各种厚度的门扇,完美解决了多尺寸人防门门扇较厚的问题;也可以方便的运用在老旧工程的改造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10)

1.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门扇为钢筋混凝土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包括:门框、门扇、密封件、单手柄联动闭锁和铰页;
所述门框上形成有容纳所述密封件的胶条槽;
所述门扇上设置有嵌压条,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通过铰页铰接连接以使所述门扇绕所述门框的竖直轴旋转;
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设置在所述门扇上,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包括:外手柄、内手柄、多个锁头和多个连杆;
所述外手柄通过第一水平转动机构以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外侧;
所述内手柄通过所述第一水平转动机构以与所述外手柄同时绕所述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
多个所述锁头沿所述门扇的周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每个所述锁头绕所述水平轴转动;
多个所述连杆首尾依次连接形成一侧开口的方形,呈方形的多个连杆整体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多个所述连杆中的一个与所述内手柄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连杆上对应转动连接有所述锁头,所述方形的周向与所述门扇的周向一致;
其中,所述外手柄和内手柄绕所述水平轴转动时,带动多个所述连杆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锁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锁头与所述门框的锁盒接触或分离,接触时,所述嵌压条插入置于所述胶条槽中的密封件,所述水平轴的轴向为由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门内指向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杆沿方形的周向依次分为第一连杆组、第二连杆组、第三连杆组、第四连杆组和第五连杆组,所述第四连杆组和所述第五连杆组之间形成开口,每个连杆组至少包括一个连杆且每个连杆组的所有连杆移动方向一致,每个所述连杆组均联动连接有所述锁头;
在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开启或锁紧时,所述第一连杆组和所述第三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方形的一条边平行,所述第二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方形的另一条边平行,方形的一条边与方形的另一条边相垂直;
在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开启时,所述第四连杆组和第五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方形的另一条边平行;在所述单手柄联动闭锁处于锁紧时,所述第四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方形内倾斜,所述第五连杆组中的每个连杆向方形内倾斜;
任意相连的两个连杆组之间通过转臂转动连接,所述转臂的竖直部以绕所述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扇内侧,所述转臂的左水平部与一个连杆组中处于连接位置的一个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臂的右水平部与另一个连杆组中处于连接位置的一个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左水平部和右水平部水平相连且均与竖直部竖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杆组均包括一个连杆,方形的一条边与水平方向平行;方形的另一条边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连杆组中的一个连杆与所述内手柄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锁头分为包括第一锁头的第一锁头组和包括第二锁头的第二锁头组,在所述门扇的周向上,所述第二锁头组较所述第一锁头组靠近所述开口;
所述第一锁头包括:第一锁头套筒,呈筒状,绕所述水平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导向转动臂,与所述锁头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沿所述导向转动臂的轴向开有长条孔以与贯穿所述连杆上的通孔的转动轴转动配合;第一转动臂,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锁头套筒的外壁以在所述第一锁头套筒的带动下与所述锁盒接触或分离,且与所述导向转动臂之间形成有夹角;
所述第二锁头包括:第二锁头套筒,呈筒状,绕所述水平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内侧;第二转动臂,与所述第二锁头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臂上开有通孔以与贯穿所述连杆上的通孔的转动轴转动配合;第三转动臂,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锁头套筒的外壁以在所述第二锁头套筒的带动下与所述锁盒接触或分离,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臂之间形成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底部远离所述第一锁头套筒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
所述第三转动臂的底部远离所述第二锁头套筒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
其中,在水平轴的轴向上,每个所述斜面与所述水平轴呈缩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手柄包括:
手柄套筒,所述手柄套筒的内壁沿所述手柄套筒的轴向开有手柄套筒键槽;
操作臂,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套筒的外壁;
联动臂,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套筒的外壁,且与所述操作臂之间形成有夹角,还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水平转动机构包括:
锁套,呈筒状,贯穿且固定于所述门扇上;
锁轴,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套内,所述锁轴的右部伸出所述锁套的右端且固定连接有所述外手柄,所述锁轴的左部伸出所述锁套的左端且沿所述锁轴的轴向开有锁轴键槽,以使所述锁轴与所述内手柄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轴的左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锁轴的中部的外径,所述锁轴的左部与所述手柄套筒键连接,所述锁轴的中部套接有所述锁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套筒的右端与所述锁轴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调整垫圈;
所述手柄套筒的左端抵接有与所述锁轴螺纹配合的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至少包括四个异型整体角钢,所述四个异型整体角钢依次连接形成所述门框,
所述异型整体角钢包括角钢本体、矩形承压板、梯形承压板和胶条槽,其中:
所述角钢本体具有相互垂直的两条边,所述矩形承压板和梯形承压板均设置在所述角钢本体的一条边的外侧,在所述矩形承压板、梯形承压板和所述角钢本体的所述一条边的外侧之间的位置处形成嵌入密封胶条用的胶条槽;所述角钢本体、矩形承压板和梯形承压板一体成型;
所述四个异型整体角钢的四个所述矩形承压板连接成一个内环,所述四个异型整体角钢的四个所述梯形承压板连接成一个外环,所述四个异型整体角钢的四个所述胶条槽连接成一个呈环形的胶条槽。
10.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包括异型整体槽钢和混凝土块体,其中:
所述异型整体槽钢包括槽钢本体,所述槽钢本体由左腿、右腿和腰组成,所述腰连接在所述左腿和所述右腿之间,所述左腿和所述右腿均与所述腰垂直,所述异型整体槽钢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左腿上的嵌压条,所述嵌压条上面的左腿的厚度小于所述嵌压条下面的左腿的厚度;
四个所述异型整体槽钢形成所述门扇的四个侧面,四个侧面分别设置于所述门扇的上下左右,四个所述异型整体槽钢在所述门扇上的放置方向一致;
所述混凝土块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混凝土块体的内侧面连接在四个所异型整体槽钢的左腿之间,所述混凝土块体的外侧面连接在四个所述异型整体槽钢的右腿之间或者外侧面。
CN201620390887.4U 2016-05-03 2016-05-03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Active CN205577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0887.4U CN205577756U (zh) 2016-05-03 2016-05-03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0887.4U CN205577756U (zh) 2016-05-03 2016-05-03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77756U true CN205577756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5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90887.4U Active CN205577756U (zh) 2016-05-03 2016-05-03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777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4611A (zh) * 2016-05-03 2016-07-27 胡圣伟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CN113107328A (zh) * 2021-03-31 2021-07-1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封可靠性的双扇无门槛防潮密闭门及其开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4611A (zh) * 2016-05-03 2016-07-27 胡圣伟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CN105804611B (zh) * 2016-05-03 2018-09-21 胡圣伟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CN113107328A (zh) * 2021-03-31 2021-07-1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封可靠性的双扇无门槛防潮密闭门及其开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4607B (zh) 钢结构人防门
CN105804608B (zh) 轻质人防门
CN205577756U (zh)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CN106437451B (zh) 装配式人防门及其模块化门扇
CN205577759U (zh) 轻质人防门
CN211080597U (zh) 一种钢结构衔接结构
CN207598138U (zh)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人防门
CN205577757U (zh) 钢结构人防门
CN105804539B (zh) 人防门用单手柄联动闭锁
CN105804611A (zh)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
CN102678029A (zh) 一种连动式同步锁紧的新型密封门
CN207583223U (zh) 一种带提升式密闭梁装置的防护密闭门
CN211549442U (zh) 一种混凝土密闭门
CN206128923U (zh) 人防门用单手柄联动闭锁
CN105804609B (zh)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人防门
CN2763430Y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合页
CN115076505B (zh) 地下污水管道非开挖不锈钢扩胀环接缝修复施工方法
CN101560847A (zh) 拉手锁
CN110725654A (zh) 一种复合式抽油杆扶正器
CN202706853U (zh) 一种连动式同步锁紧的新型密封门
CN209780647U (zh) 一种能够安全拆换锁具的双扇无门槛钢结构防护密闭门
CN212406782U (zh) 一体式风门
CN21414682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管线固定机构
CN211571994U (zh) 一种建筑用衔接处的加强钢结构
CN214615997U (zh) 一种分段式消防箱门扇铰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Shengwei

Inventor before: Hu Shengwei

Inventor before: Yuan Y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