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76131U - 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 Google Patents

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76131U
CN205576131U CN201620296385.5U CN201620296385U CN205576131U CN 205576131 U CN205576131 U CN 205576131U CN 201620296385 U CN201620296385 U CN 201620296385U CN 205576131 U CN205576131 U CN 205576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aerogenesis
air chamber
aerogenesis room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963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士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2963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76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76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76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产气发酵池,包括池体、盖体、进料口、出料口及排气口,池体内依次设有沉降室、产气室及上升室,进料口与沉降室的上部连通,出料口与上升室的上部连通;产气室的底部通过设置一分隔墙将产气室分为第一产气室和第二产气室,沉降室的底部与第一产气室的底部连通,第一产气室顶部与第二产气室顶部连通,第二产气室底部与上升室的底部连通,第一产气室的体积大于第二产气室的体积;进料口与分隔墙顶部处于同一A水平高度上,出料口位于A水平高度以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物料的产气率高,空间利用率高,且气体排出量大,排出的废渣基本不含气体。

Description

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建设都是仿效欧洲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实际走的却是美国蔓延式城市化的道路。造成我国环境危机还将持续,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聚集、工业的扩张,水资源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与污水处理压力将越来越大,由于冶炼厂、造纸厂、洗衣粉厂、印染厂、制革厂等污水含有不同有害污染物和重金属从而造成污水厂污泥含有重金属,农田直接使用工业污水灌溉,和污水厂污泥作肥料,恶化了土壤原有的理化性状,其结果是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并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危害。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这意味着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科技创新所创造的价值,而非靠牺牲环境成本来掠夺价值,十六大以来实践证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只能靠我们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将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将占全球的50%以上,下一个十年,工业、农业、和城市用水问题的加剧,必须寻找水、能源问题的中国解决之道。
根据调研城市污水厂污泥大多数是粪便,污泥内含有重金属,提取成本太高,又污水厂的污水和有毒重金属多数来源于工业。据了解,四川是全国农村沼气建设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农村用沼气池实现了粪便、秸秆、有机垃圾等农村主要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最后产出沼气(甲烷)、沼液、沼渣,支援农业,四川近2000万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每年为农民节支增收60亿元。可惜农村沼气池一般每半年人工大换料1次,同时清池时一般需要耗时一月左右,不能连续使用,冬季气温低于10℃无法产气。
根据上述情况,中国专利CN 103289884公开了一种产气发酵池,其结构巧妙,可连续加料,连续产气,同时连续清除废沼渣液,而且清理方便,产气率高,空间利用率高。但是上述产气发酵池只能通过搅拌装置在物料液面上的搅动,来避免产气室内物料液面上表面结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气室内物料液面上表面不易结块的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产气发酵池,包括池体、罩于池体开口处且与池体密封配合的盖体、供物料进入的进料口、供物料排出的出料口及用于将气体排出的排气口,所述池体内依次设有沉降室、产气室及上升室,所述进料口与沉降室的上部连通,出料口与上升室的上部连通;产气室的底部通过设置一分隔墙将产气室分为第一产气室和第二产气室,所述沉降室的底部与第一产气室的底部连通,第一产气室顶部与第二产气室顶部连通,第二产气室底部与上升室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产气室的体积大于第二产气室的体积;所述进料口与分隔墙顶部处于同一A水平高度上,所述出料口位于A水平高度以下。第一产气室的宽度大于第二产气室的宽度,即第一产气室的体积大于第二产气室的体积,物料在第一产气室内停留的时间加长,有助于物料更好地发酵,提高了产气率,第一产气室内的物料产出气体后,翻过分隔墙,向第二产气室的下部移动,在第一产气室内未排完气的物料在第二产气室内可以继续排出,将气体充分、完全的排出;将分隔墙的高度设置高于出料口的高度,高度差的存在使得第一产气室内物料液面上的积块在不断进入的新鲜物料的推动下,向下翻落入第二产气室,有效解决了结块问题,促进了物料的循环,也提高了第二产气室的产气率,易于产生气体的排出,提高了排气率。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由塑钢材质制成。塑钢材质的强度高,便于更换,延长了发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产气室内设有用于通入气体搅动料液的输气管。搅动料液加速了气体的排出,促进了物料的循环,防止物料液面结块。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前端连接一用于对物料进行初步发酵的配料间,所述输气管可与配料间相连通。该配料间内发酵产生的气体可以直接通入输气管搅动产气室内的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设有用于输出沼液的第一通道和用于输出沼渣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位于第二通道上方位置。将沼液从上面的第一通道中排出,将沼渣从下面的第二通道中排出,分离更加快速有效,分离出的沼液又可直接连通设于盖体上的喷水管,沼液通过喷水管通入第一产气室用于搅动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产气室顶部设有喷水管,该喷水管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第一通道内的沼液可以通过喷水管喷入产气室内,搅动产气室内的物料,加速物料循环和排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物料的流动性好、产气率高,空间利用率高,且气体排出量大,排出的废渣基本不含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产气发酵池,包括池体1、盖体2、供物料进入的进料口11、供物料排出的出料口12及用于将气体排出的排气口3,盖体2罩于池体开口处,可用塑钢制成,当然也可以用其它轻质、耐腐材料加工成型,且通过螺栓17与池体1密封配合,进料口11的前端连接一用于对物料进行初步发酵的配料间;所述池体1的侧壁和底部均可以由钢筋水泥制成,也可以用塑钢制成。
池体1内依次设有沉降室13、产气室及上升室16,所述进料口11与沉降室13的上部连通,出料口12与上升室16的上部连通;产气室的底部通过设置一分隔墙141将产气室分为第一产气室14和第二产气室15;所述沉降室13的底部与第一产气室14的底部连通,第一产气室14顶部与第二产气室15顶部连通,第二产气室15底部与上升室16的底部连通。
分隔墙141位于靠近出料口12的一侧,即第一产气室14的宽度大于第二产气室15的宽度,第一产气室14的体积大于第二产气室15的体积。进料口11的底端与分隔墙141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即A水平面上,出料口12的底端所在的水平面低于进料口11的底端与分隔墙141的顶端所在的水平面,即图中B水平面低于A水平面。当然由于施工等原因也可能会造成A水平面约等于B水平面的情形。
上升室16上设有一吸料口161,该吸料口161连接一用于吸吐物料的吸料装置,该吸料装置可以为真空吸污车或者吸污泵;所述产气室上设有用于观察其内物料液面变化的密封透光窗6,一般将盖体2设置成透光材质,不仅方便观察发酵情况,还可以利用太阳光进行增温,节约能量。分隔墙141上位于第一产气室14一侧安装有热电偶温度计5,热电偶温度计5上的读数输出到监控室,可以实时对第一产气室内的温度进行监控。
所述沉降室13上设有用于观察物料沉降情况的进料观察口131,实时观察沉降室13内的物料产气情况,若发现沉降室13内冒出较多气泡,即可对配料间内的温度适当调整,及时进行补救。
出料口12上开叉形成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第一通道121位于第二通道122的上方,由于重力作用,出料口12排出的沼渣通过第二通道122排出,第二通道122端部设有用于开闭第二通道122的闸门123,排出的沼液通过第一通道121排出。
产气室内设有用于防止物料液面结块的输气管142,于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产气室14内,输气管142的一端通入第一产气室14内的物料底部,输气管142的另一端可以与配料间相连通,配料间内发酵产生的气体可以直接通过输气管142对第一产气室14内的物料进行搅动,加速物料的循环和气体的排出。产气室内还设有多处喷水管4,出料口12排出的沼液可以通过该喷水管4进入第二产气室15搅动第二产气室15内的物料。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改进型产气发酵池,包括池体(1)、罩于池体(1)开口处且与池体(1)密封配合的盖体(2)、供物料进入的进料口(11)、供物料排出的出料口(12)及用于将气体排出的排气口(3),所述池体(1)内依次设有沉降室(13)、产气室及上升室(16),所述进料口(11)与沉降室(13)的上部连通,出料口(12)与上升室(16)的上部连通;产气室的底部通过设置一分隔墙(141)将产气室分为第一产气室(14)和第二产气室(15),所述沉降室(13)的底部与第一产气室(14)的底部连通,第一产气室(14)顶部与第二产气室(15)顶部连通,第二产气室(15)底部与上升室(16)的底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产气室(14)的体积大于第二产气室(15)的体积;所述进料口(11)与分隔墙(141)顶部处于同一A水平高度上,所述出料口(12)位于A水平高度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气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由塑钢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气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室内设有用于通入气体搅动料液的输气管(1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气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前端连接一用于对物料进行初步发酵的配料间,所述输气管(142)可与配料间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气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2)设有用于输出沼液的第一通道(121)和用于输出沼渣的第二通道(122),第一通道(121)位于第二通道(122)上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气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室顶部设有喷水管(4),该喷水管(4)与第一通道(121)相连通。
CN201620296385.5U 2016-04-12 2016-04-12 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Active CN205576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6385.5U CN205576131U (zh) 2016-04-12 2016-04-12 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6385.5U CN205576131U (zh) 2016-04-12 2016-04-12 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76131U true CN205576131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6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96385.5U Active CN205576131U (zh) 2016-04-12 2016-04-12 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761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2074A (zh) * 2017-03-29 2017-08-0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沼气发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2074A (zh) * 2017-03-29 2017-08-0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沼气发生器
CN107012074B (zh) * 2017-03-29 2024-01-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沼气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9869C (zh) 一种厨余垃圾生态发酵装置
CN205387535U (zh) 一种养殖场粪污分离零污染排放设备
CN204171071U (zh) 一种适用于生物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及农业有机废物的装置
CN104384170A (zh) 一种生物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及农业有机废物的工艺及装置
CN208586305U (zh) 一种车库式干法发酵沼气系统
CN206502756U (zh) 一种剩余污泥混配厨余垃圾产甲烷制有机肥的装置
CN205576131U (zh) 改进型产气发酵池
CN108207648B (zh) 养殖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的一体化生态圈舍
CN105417893A (zh) 多相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5188084U (zh) 一种地埋式厌氧发酵分解装置
CN205275425U (zh) 多相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5576130U (zh) 高效产气发酵池
CN2920990Y (zh) 封闭式增氧粪便处理装置
CN2861155Y (zh) 一种厨余垃圾生态发酵装置
CN205528484U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搅拌的小型生活垃圾堆肥装置
CN216106871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水解酸化两相干发酵装置
CN206156995U (zh)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剩余污泥好氧干化装置
CN215327785U (zh) 一种干清粪肥料化千叶膜发酵装置
CN204769816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设备
CN103289884B (zh) 产气发酵池及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CN204325160U (zh) 一种倾斜式污泥动态好氧堆肥装置
CN210150871U (zh) 一种畜牧污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04150520U (zh) 一种适合农村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的装置
CN210855676U (zh) 一种城镇肥污分离收集处理系统
CN210176738U (zh) 一种粪便无害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