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6618U - 一种音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66618U
CN205566618U CN201620416658.5U CN201620416658U CN205566618U CN 205566618 U CN205566618 U CN 205566618U CN 201620416658 U CN201620416658 U CN 201620416658U CN 205566618 U CN205566618 U CN 205566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amplifier
loudspeaker
towards
radiant bod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66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韬
刘一韬
蔡志博
刘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rd I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niao Ting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niao Ting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niao Ting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166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66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66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66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箱,包括壳体(1)和多个扬声器单体(2),多个扬声器单体(2)均固定于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还包括设置于每个扬声器单体(2)外侧的反射体(4),每个扬声器单体(2)和反射体(4)之间均形成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通过设置多个对应的扬声器单体和反射体,实现了使声场在360°方向更均匀,同时可以满足立体声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优秀快捷的生活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动听的音乐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响作为音乐的发生源,被广泛利用在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中。传统音响为满足使用环境中的声场均匀分布,经常多个单独声道以及墙面等多个反射体配合使用,整个音响系统体积大,成本高昂。为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音响便携性,通用性要求变得更加紧迫,对音响的体积小型化、全指向性声场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音箱的小型化、360°声场和立体声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箱,通过设置多个对应的扬声器单体和反射体,实现了使声场在360°方向更均匀,同时可以满足立体声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音箱,包括壳体和多个扬声器单体,该多个扬声器单体均固定于壳体上,所述音箱还包括设置于每个扬声器单体外侧的反射体,每个扬声器单体和反射体之间均形成声波传播扩散空间。
壳体含有层叠设置的上壳体和下部壳体,上壳体和该下部壳体之间形成能够向该音箱的外部发射声波的声波传播扩散空腔,每个声波传播扩散空间均与声波传播扩散空腔连通。
该下部壳体包括中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该多个扬声器单体均固定于中壳体,该多个扬声器单体均朝向上壳体。
所述音箱包括两个扬声器单体,所述音箱还包括一个被动辐射体,被动辐射体固定于中壳体,被动辐射体位于两个扬声器单体之间,被动辐射体朝向上壳体。
上壳体和中壳体均呈长条形的片状结构,上壳体的边缘通过连接件与中壳体的边缘连接固定,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两个扬声器单体一一对应的设置于中壳体的两端。
中壳体的中部设有向上壳体凸出的凸出部,被动辐射体固定于该凸出部,被动辐射体到上壳体的距离小于扬声器单体到上壳体的距离。
反射体呈锥形,该锥形的顶端朝向扬声器单体,反射体固定于上壳体。
扬声器单体与中壳体之间设有密封泡棉。
下壳体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筒状结构,下壳体的开放端与中壳体的边缘连接固定。
所述音箱包括两个扬声器单体,所述音箱还包括一个被动辐射体,被动辐射体朝向声波传播扩散空腔;两个扬声器单体的朝向和一个被动辐射体的朝向均平行于壳体的高度方向,两个扬声器单体的朝向和一个被动辐射体的朝向均相同;或者,两个扬声器单体的朝向均平行于壳体的长度方向,且两个扬声器单体的朝向相反,被动辐射体的朝向平行于壳体的高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对应的扬声器单体和反射体,实现了使声场在360°方向更均匀,同时可以满足立体声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音箱的爆炸图。
图2是音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音箱的主视图。
图4是音箱的仰视图。
图5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4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
1、壳体;2、扬声器单体;3、被动辐射体;4、反射体;5、声波传播扩散空腔;
6、密封泡棉;7、左声道;8、右声道;9、声波传播扩散空间;
11、上壳体;12、中壳体;13、下壳体;14、凸起墙;
20、声流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音箱,包括壳体1和多个扬声器单体2,该多个扬声器单体2均固定于壳体1上,所述音箱还包括设置于每个扬声器单体2外侧的反射体4,每个扬声器单体2和与其相对应的反射体4之间均形成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如图1至图4所示。
虽然,本实施例中仅给出了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实例,但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音箱中完全可以含有多个扬声器单体2。壳体1含有层叠设置的上壳体11和下部壳体,上壳体11和该下部壳体之间形成能够向该音箱的外部发射声波的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的四周和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的四周均与该音箱的外部连通,即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的四周和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的四周均为开放式结构,每个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均与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连通。
扬声器单体2为全频喇叭,扬声器单体2(也可以称为主动扬声器单元)的正面面对反射体4,通过反射体4将声波通过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和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辐射到空气之中,如图5所示。反射体4的反射弧面以及反射体安装面的曲线结构,可以根据扬声器单体2的球顶形状及扬声器单体2在音箱箱体中的相对安装位置进行信息优化。由于设置了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该音箱的声场360°均匀,还保留了立体声(左右声道)的效果,与传统音箱相比(两只喇叭朝同一个方向辐射),一个方向听感完整,另一个方向听感较差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通过反射体4的折射扩散,听众能够在空间大部分区域得到相对一致的听觉感受。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部壳体包括中壳体12和下壳体13,上壳体11、中壳体12和下壳体13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每个扬声器单体2均固定于中壳体12,每个扬声器单体2均朝向上壳体11。所述音箱包括两个扬声器单体2,所述音箱还包括一个被动辐射体3,被动辐射体3固定于中壳体12,被动辐射体3位于两个扬声器单体2之间,被动辐射体3的位置与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相对应,被动辐射体3朝向上壳体11,如图1至图4所示。一个被动辐射体3(也可以称为被动单元或无源辐射器)的加入,增加低音效果。该音箱的发声效果如图6所示,该音箱的声场360°均匀,其中的圆形虚线为声压分布区域。另外,该音箱还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两个扬声器单体2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发出的声波进入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和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后从上壳体11与中壳体12的边缘向四周360°均匀辐射。被动辐射体3与两个扬声器单体2共用一个前腔(包括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和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此腔体设计经过流体力学仿真后,根据面积,高度,角度等优化,预计可以改善两部分(被动辐射体和扬声器单体)声音相位的差异,使得声像定位更清晰。上壳体11与中壳体12之间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该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和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的体积也可以根据设计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呈长方体形结构,壳体1的长度大于壳体1的宽度,且壳体1的长度大于壳体1的高度,壳体1的长度方向为图1中的X轴方向,壳体1的宽度方向为图1中的Y轴方向,壳体1的高度方向为图1中的Z轴方向,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的朝向均相同,如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的朝向均朝向图1中的Z轴方向。另外,壳体1的长度还可以等于或者小于壳体1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还可以呈长椭圆形、长圆柱形、长三棱柱形等,上壳体11和中壳体12均呈长条形的片状结构,上壳体11的边缘通过条形的连接件与中壳体12的边缘连接固定,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的四周和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的四周与该音箱的外部连通,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的左右方向,两个扬声器单体2一一对应的设置于中壳体12的两端,即一个扬声器单体2设置在中壳体12的左端,另一个扬声器单体2设置在中壳体12的右端,图1中左侧扬声器单体2可以为左声道,图1中右侧扬声器单体2可以为右声道,如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体4呈锥形,该锥形的顶端朝向扬声器单体2,该锥形的轴线与扬声器单体2的轴线重合,反射体4固定于上壳体11。中壳体12的中部设有向上壳体11凸出的凸出部,被动辐射体3固定于该凸出部,即如图3和图7所示,两个扬声器单体2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被安装不在一个同平面上(两个扬声器单体2被安装在一个同平面上),被动辐射体3到上壳体11的距离小于扬声器单体2到上壳体11的距离,该凸出部在被动辐射体3和扬声器单体2之间形成了凸起墙14,这个设计预计可以增强立体声的听觉感受。因为中部被动辐射体3两侧的凸起墙14相对隔断了左右两个扬声器单体2互相耦合的程度,使得立体声感觉增强。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1可以设有与被动辐射体3相对应的通孔,被动辐射体3能够通过该通孔向音箱外发射声波。扬声器单体2与中壳体12之间设有密封泡棉6,密封泡棉6为环形的聚氨酯发泡材料。下壳体13为下端封闭上端开放的筒状结构,下壳体13的上端与中壳体12的边缘连接固定,下壳体13与中壳体12之间形成空腔。
组装时,如图1所示,扬声器单体2与密封泡棉6先结合,再将扬声器单体2和密封泡棉6的组件、被动辐射体3固定在中壳体12上。上壳体11通过螺丝固定于中壳体12上,形成反射结构。使用时,如图3所示,扬声器单体2发出的声波向上辐射,之后遇到锥形的反射体4发生反射,辐射到外部,如图3中声流线20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的朝向均平行于壳体1的高度方向,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的朝向均相同,即两个扬声器单体2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均朝向图2中的上方。另外,反射体4的大小和形状、两个扬声器单体2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扬声器单体2与被动辐射体3之间距离和相对位置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还可以设置成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均平行于壳体1的长度方向,且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相反,被动辐射体3的朝向平行于壳体1的高度方向。如一个扬声器单体2朝向图2中的左侧,另一个扬声器单体2朝向图2中的右侧,被动辐射体3朝向图2中的上方,即被动辐射体3朝向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10)

1.一种音箱,所述音箱包括壳体(1)和多个扬声器单体(2),该多个扬声器单体(2)均固定于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还包括设置于每个扬声器单体(2)外侧的反射体(4),每个扬声器单体(2)和反射体(4)之间均形成声波传播扩散空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壳体(1)含有层叠设置的上壳体(11)和下部壳体,上壳体(11)和该下部壳体之间形成能够向该音箱的外部发射声波的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每个传播扩散空间(9)均与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该下部壳体包括中壳体(12)和下壳体(13),上壳体(11)、中壳体(12)和下壳体(13)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该多个扬声器单体(2)均固定于中壳体(12),该多个扬声器单体(2)均朝向上壳体(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包括两个扬声器单体(2),所述音箱还包括一个被动辐射体(3),被动辐射体(3)固定于中壳体(12),被动辐射体(3)位于两个扬声器单体(2)之间,被动辐射体(3)朝向上壳体(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1)和中壳体(12)均呈长条形的片状结构,上壳体(11)的边缘通过连接件与中壳体(12)的边缘连接固定,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两个扬声器单体(2)一一对应的设置于中壳体(12)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中壳体(12)的中部设有向上壳体(11)凸出的凸出部,被动辐射体(3)固定于该凸出部,被动辐射体(3)到上壳体(11)的距离小于扬声器单体(2)到上壳体(11)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反射体(4)呈锥形,该锥形的顶端朝向扬声器单体(2),反射体(4)固定于上壳体(1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扬声器单体(2)与中壳体(12)之间设有密封泡棉(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下壳体(13)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筒状结构,下壳体(13)的开放端与中壳体(12)的边缘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包括两个扬声器单体(2),所述音箱还包括一个被动辐射体(3),被动辐射体(3)朝向声波传播扩散空腔(5);
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的朝向均平行于壳体(1)的高度方向,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和一个被动辐射体(3)的朝向均相同;
或者,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均平行于壳体(1)的长度方向,且两个扬声器单体(2)的朝向相反,被动辐射体(3)的朝向平行于壳体(1)的高度方向。
CN201620416658.5U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音箱 Active CN205566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6658.5U CN205566618U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6658.5U CN205566618U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66618U true CN205566618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03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6658.5U Active CN205566618U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666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533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533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57689A (en) High fidelity sound reproduction system and modules thereof
EP0909111B1 (en) Omni-directional speaker system
US11503407B2 (en) Loudspeaker unit
US3477540A (en) Speaker system
EP0666012A4 (en) PLANAR TYPE SPEAKER WITH DOUBLE DENSITY MEMBRANE.
US20190327553A1 (en) Loudspeaker acoustic waveguide
US4553628A (en) Speaker system
CN104780487B (zh) 扬声器
US8027493B2 (en) Biplane line array speaker with arcuate tweeter array providing controlled directivity
KR20120101351A (ko) 전방향 스피커
WO2019013216A1 (ja) スピーカ機能付led照明装置、スピーカ機能付led照明装置からの光と音の取出し方法
CN205566618U (zh) 一种音箱
KR102097891B1 (ko) 스피커용 입체 음향 가이드 및 이를 구비한 스피커
KR20150016505A (ko) 혼 타입 멀티포인트 여기 스피커 케이스
CN104247457A (zh) 单箱中的多波瓣立体声扬声器
US4365688A (en) Speaker cabinet
KR101634279B1 (ko) 스피커용 입체 음향 가이드, 및 이를 구비한 스피커
CN206646674U (zh) 建筑声学扩散墙
US8611575B1 (en) Speaker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0260419B1 (ko) 무지향스피커시스템을위한음향반사판장치
EP3420738B1 (en) Planar loudspeaker manifold for improved sound dispersion
US20110158445A1 (en) Dipole loudspeaker with acoustic waveguide
KR100258344B1 (ko) 무지향 스피커 시스템을 위한 스피커 캐비넷 장치
CN215948543U (zh) 拼接结构的吸音模块
CN210986340U (zh) 一种音箱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5

Address after: Room 1903, 19 / F, building D, Zhizhen building, No. 7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Patentee after: Bird i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d-203, floor 1, No. 28, informatio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AONIAO TINGT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