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5481U -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 Google Patents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65481U CN205565481U CN201620281877.7U CN201620281877U CN205565481U CN 205565481 U CN205565481 U CN 205565481U CN 201620281877 U CN201620281877 U CN 201620281877U CN 205565481 U CN205565481 U CN 2055654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ing lane
- equipment
- transformer station
- electric cabin
- cab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包括电气舱室主体和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设置在所述电气舱室主体外围,在所述综合管廊内设有电缆井,所述综合管廊经预留管控与所述电气舱室主体连通,在所述电气舱室主体内设有地下式压力变压器、隔离池,低压开关设备、低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控制设备和高压开关设备;所述低压开关设备、所述低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和所述控制设备依次连接,在所述高压开关设备和所述低压开关设备之间设有检修通道,所述电气舱室主体经舱门与所述综合管廊投料舱连通,在所述综合管廊投料舱内设有钢格板和扶梯,所述地下式电力变压器,通过电缆井、全密封和插拔式电缆,连接到地面供配电装置和电气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综合管廊及地下构筑物工程的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安装在综合管廊构筑物内/外侧位置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的主体舱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管廊地下构筑物的进/出舱口位置,舱室内部的电气设备预留符合国家标准尺寸要求的布置间距、电缆通道间距;变电站舱室与管廊设有:相通的避险、检修通道、门、出/入口盖板以及通风、照明、排水、储油隔离的相应附属设施。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通过配套电缆插接式分支箱的连接措施,符合国家标准IP54以上防护等级的电气设备密封要求,解决了管廊在潮湿环境的供配电设备之间的密封性;通过接近电源的节点电能控制传输措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靠近管廊负荷中心和就地连接的供配电方式。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利用隐藏式舱室和配套的电缆插接式分支箱设备内部,预留应急发电回路的接口办法,提供军事供电线路的电缆连接措施,解决军事领域供电设备在战争环境,形成抗击打地下管廊应急的军事供配电网络系统,和传输通道终端。减少受到战时破坏的危险。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与地面整体型变电站比较:取消了整体型变电站的制作外壳,克服目前道路工程的综合管廊地下管线构筑物的位置狭窄,不能满足变电站全套设备安装的操作空间和尺寸要求。大大改变了占用城市土地、挤占人行道、绿化带用地及影响城市绿化和景观的不合理设置,和遮挡沿街商铺视线、道路指示标志和占用土地价值 的高成本造价问题;解决地面型变电站对环境的电磁屏蔽干扰与电气设备遮挡视线的弊端。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与地埋式设备和地下式整体型变电站比较:大大改进了地下空间通道的尺寸不能满足安全检修和避险的要求;解决了地埋式设备和地下式整体型变电站发生水淹时无法抢修的弊端。
通过上述管廊外侧整体型变电站的比较发现:在位置设置上因整体型式的变电站受到尺寸的限制,不能全套设置在管廊内部,造成偏离道路管廊的负荷中心,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靠近道路管廊的负荷中心、电气设备吊装和运输放置条件的要求,以及方便电缆进出线条件的做法。同时,存在和管廊的隔离现象,使管廊内/外侧的视觉和通道阻断,造成开关设备多级重复设置、和电缆重复传输造成的高/低压线路损耗,特别是同级开关回路重复多级设置和控制的不合理现象。
基于管廊舱构式变电站以上优点,从简化配套综合管廊地下结构的措施和管廊节点电能传输的现有技术方法,对管廊舱构式变电站进行以下技术论证。
从管廊构筑物空间结构设置方面,目前常设的地面户外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其结构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密封条件差,其结构的安装和防护尺寸受到供配电设备操作安全尺寸的限制,不能将整体成套设备装入管廊地下附属舱室内。传统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通常设置在路边的绿化带或人行道上。上述常规地面上预装式变电站的设计理念及结构特点,不但会占用绿化面积和人行通道,对放置位置,还要设置防护围栏,不仅长期受到日晒和风雨的侵蚀,还会受到地面的洪水冲击。
从管廊从构筑物标准规则技术设置方面,当综合管廊的管线,遇到构筑物不规则结构段时,需要调整预装式变电站位置时,会因设置上无法避让道路周围其它设施,使电气装置远离电源和负荷中心,造 成供配电设施经济性价比的不合理现象。
从设置电气装置技术方面,放置在外部的地面上的常规户外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的10kv/0.4kV供配电系统,因采用多级低压配电后,通过低压电缆引入到舱室的配电间部位,造成变压器偏离0.4kV供配电设备的负荷中心。增大供电距离,增加低压联络电缆引入到舱室的长度和数量以及线路损耗;又由于外部的地面上的变电站远离地下舱室的0.4kV供配电系统,舱室内的低压配电箱通过配电后分配给管线构筑物的用电设备,形成两地之间超过三级的多级低压配电,也达不到就地控制的使用要求。
从电气装置技术密封方面,因综合管廊处于四周环境潮湿的地下投料供配电舱,依据规范要求:电气设备防护等级应适应地下环境的使用要求,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上述的常规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达不到防护等级和密封条件,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密封、散热的防护要求,也达不到防水防潮的规范规定要求。
从电气装置紧凑技术设置方面,虽然采用地下式变压器自带的紧凑型变配电设施方法,通过10kv高压电缆管线构筑物引入投料供配电舱的位置。这一方法,虽然满足地下式变压器深入投料供配电舱的负荷中心,但缺少10kv高压隔离保护,造成变电站现场不能高压隔离和进行检修,还会因为发生水淹灾害时,造成设备无法及时抢修,因此简单采用地下式变压器,并不能可靠保证现场维修时的电气设备与人身安全。当然,通过整体加大投料舱建筑空间结构面积,能够解决变压器、高低压现场保护设备的安装位置,但对管廊的土建结构影响较大,存在土建成本的增加甚至超过高压现场保护设备的造价,也是极不经济合理的做法。
综上所述结论,无论是基于地面型变电站,还是地下式变压器自带紧凑型变配电设施的方法,以及采用整套埋地式变电站的措施;都不能在综合管廊内就地放置成套高压和控制设备;达不到在管廊内 就地高低压供配电、解决高低压设备就地控制和检修,以及就地保障人身安全通道条件要求;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管廊舱构式变电站,使其更具有综合管廊构筑物工程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安装在综合管廊构筑物内、外侧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组合、置换和扩展的管廊舱构式附属模块化通道,以及采用管廊电能传输措施,由插件式电缆传输设备组成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本实用新型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包括电气舱室主体和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设置在所述电气舱室主体外围,在所述综合管廊内设有电缆井,所述综合管廊经预留管控与所述电气舱室主体连通,在所述电气舱室主体内设有地下式压力变压器、隔离池,低压开关设备、低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控制设备和高压开关设备;所述低压开关设备、所述低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和所述控制设备依次连接,在所述高压开关设备和所述低压开关设备之间设有检修通道,所述电气舱室主体经舱门与所述综合管廊投料舱连通,在所述综合管廊投料舱内设有钢格板和扶梯,所述地下式电力变压器,通过电缆井、全密封和插拔式电缆,连接到地面供配电装置和电气设备。
进一步的,还包括综合管廊的进出口舱,所述进出口舱通过预留通道和防火门后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舱室主体包括一体式成型和分体式成型两种管廊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舱室主体设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舱室主体还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 通过自然和机械进风孔、排风孔连接到电气舱室主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舱室主体与综合管廊的附属进出口舱组成管线的构筑物,通过预留通道、井盖口、井盖和隔离防火门、及附属孔口后经钢筋混凝土现浇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舱室主体设置在综合管廊的侧面,通过预留的通道、井盖口和排管与综合管廊的附属进出口舱、电缆井互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气舱室主体内,还包括所述的辅助设备设施和回路,所述辅助设备和回路,包括照明、消防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回路、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回路、防雷接地系统设施的供配电装置、特殊场所的安全防范系统设施。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气舱室主体内,还包括所述的辅助设备附属基础设施,所述辅助设备附属基础设施,包括地下式压力变压器储油隔离池及供配电装置基础设施和预留附属孔口。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管廊电气舱室主体结构:解决了现有地面型变电站无法隐蔽到管廊内部与屏蔽电磁干扰,需要利用地埋式设备和整体式地下式变电站完成落地和屏蔽的问题。大大减少长期受到的日晒和风雨侵蚀、挤占人行道、绿化带用地、遮挡视线的难题,并且通过管廊电气舱室接近的内部通道,大大靠近管廊负荷中心应用范围和安全条件。与现有的地埋式设备和整体式地下式变电站的地下空间尺寸比较,大大提高了检修通道尺寸和避险通道的安全条件,而且大大减少整体式地下式变电站设备在吊装、运输和放置过程的难题解决了现有管廊附属的电气舱室,无法将成套高低压主要设备通过管廊进出口舱室整体装入,需要外置电能传输高低压主要设备的问题。通过分解整体成套高/低压主要设备后和分别共同放置的难题,大大提高靠近了管廊负荷中心;并且通过设置带通道防火门的电气舱室,大大减少 了检修通道和避险通道的隔离安全难题。与现有的管廊附属的电气舱室对比,不但大大减少管廊附属电气舱室的隔离难题和外置电能传输高低压主要设备的难题,而且确保管廊电气舱室主体,需要的靠近管廊负荷中心与成套高/低压主要设备共同放置条件,以及检修通道与避险通道的隔离安全条件。以将确保的成套电能传输高低压设备,用管廊电气舱室主体的防火门隔离,达到通道的避险安全功能。同时靠近管廊负荷中心、投资省、安装快捷、便于检修和维护的使用目的,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管廊电能传输措施,解决了现有管廊电气舱室内的电能传输措施,无法将高/低压电能通过管廊内部的电缆按照经济合理容量和距离传输接近管廊的负荷中心,以及避免通往管廊外部进行分布和传输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高压电缆分布和传输供电半径、以及低压电缆分布和传输供电半径和电缆截面积的利用率难题;并且通过设置在管廊节点内的电气舱室的高/低压变配电密封式设备,大大提高了管廊内部电能传输的应用条件和距离范围。与现有的管廊电气舱室的电能传输措施对比,不但大大减少通往管廊电气舱室外侧的高压电缆数量和长度,而且确保了低压电缆系统避免通往管廊外部与高/低压变配电设备连接和传输,大大提高低压电缆的供电半径和电缆截面积的利用,以将需要通往管廊外部进行高/低压变配电设备连接和传输的做法,用管廊节点电能传输办法,达到接近管廊的负荷中心的电能传输措施。同时,投资省、安装快捷、便于检修和维护的使用目的,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利用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设备,解决了现有管廊电气舱室内的电缆传输设备,无法将环网型开关柜、变压器及低压开关设备与电缆通过防水和防弧条件的插件式传输在管廊内安装,需要在管廊外部安装完成后传入的问题,大大减少管廊电缆传输设备的预留孔的密封难题;并且通过设置低压插件式传输将确保主配电箱和分配电 箱位于管廊同一平面内,且两配电箱之间无其他阻隔而能直接相通;大大减少了配变电所的相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的配电箱数量和电缆的根数及长度,与现有的电气舱室内的电缆传输设备对比,不但大大减少管廊电缆传输设备的预留孔的密封难题,而且确保配变电所对相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的配电箱数量限制和管廊外部安装低压电缆的预留孔的密封难题,以将需要通过防水和防弧条件的插件式电缆传输设备,用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达到减少密封预留孔的数量,而且确保了低压电缆布线系统的选择和敷设避免通往管廊外侧,以及外部环境、浸水、及腐蚀性或污染物质等外部影响通过布线管廊系统带来的损害,并防止在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因受建筑物的变形作用而带来的损害。同时只预留了高压电缆的接口,投资省、安装快捷、便于检修和维护的使用目的,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舱构式管廊变电站顶层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舱构式管廊变电站顶层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舱构式管廊变电站中隔层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体舱构式管廊变电站中隔层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舱构式管廊变电站A—A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体舱构式管廊变电站AA—AA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舱构式管廊变电站B—B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分体舱构式管廊变电站BB—BB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舱构式管廊变电站C—C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分体舱构式管廊变电站CC—CC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舱构式管廊变电站D—D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舱构式管廊变电站DD—DD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 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包括:电气舱室主体1综合管廊2,所述综合管廊2设置在所述电气舱室主体1外围,在所述综合管廊2内设有电缆井,所述综合管廊2经预留管控与所述电气舱室主体1连通,在所述电气舱室主体1内设有地下式压力变压器3、隔离池4,低压开关设备5、低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6、控制设备7和高压开关设备8;所述低压开关设备5、所述低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6和所述控制设备7依次连接,在所述高压开关设备8和所述低压开关设备5之间设有检修通道9,所述电气舱室主体1经舱门与所述综合管廊2投料舱连通,在所述综合管廊投料舱内设有钢格板10和扶梯11,所述地下式电力变压器3,通过电缆井101、全密封和插拔式电缆,连接到地面供配电装置和电气设备;还包括综合管廊的进出口舱201,所述进出口舱通过预留通道和防火门后一体成型;所述电气舱室主体1包括一体式成型和分体式成型两种管廊节点;所述电气舱室主体1设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电气舱室主体1还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通过自然和机械进风孔、排风孔连接到电气舱室主体1外;所述电气舱室主体1与综合管廊2的附属进出口舱组成管线的构筑物,通过预留通道、井盖口、井盖和隔离防火门202、及附属孔口后经钢筋混凝土现浇一体成型;所述电气舱室主体1设置在综合管廊2的侧面,通过预留的通道、井盖口和排管与综合管廊2的附属进出口舱、电缆井互相连接;所述的电气舱室主体1内,还包括所述的辅助设备设施和回路,所述辅助设备和回路,包括照明、消防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回路、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回路、防雷接地系统设施的供配电装置、特殊场所的安全防范系统设施;所述的电气舱室主体1内,还包括所述的辅助设备附属基础设施,所述辅助设备附属基础设施,包括地下式压力 变压器3储油隔离池及供配电装置基础设施和预留附属孔口。管廊电气舱室主体、逃生口通道、管廊节点电能传输的主要元件和部件、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设备,管廊电气舱室节点附件组成,所述的管廊电气舱室主体和所述的逃生口通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的逃生口通道还设有逃生防火门;所述的管廊节点电能传输的主要元件和部件为全绝缘、全密封、无凝露、无燃弧的设备及箱体高/低压变配电系统;所述的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设备为全绝缘、全密封、全屏蔽的分支箱及连接附件的高/低压电缆设备系统;所述的管廊节点电能传输的主要元件和部件与所述的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设备密封连接;所述的管廊电气舱室节点附件为照明、通风、监控、消防、报警设施和接地装置及设备基础设施;所述的管廊电气舱室主体和逃生口通道内设置所述的管廊节点电能传输的主要元件和部件、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设备和管廊电气舱室节点附件。
具体的,所述的管廊电气舱室主体和逃生口通道与管廊附属舱室组合成型廊舱电气出入分支口舱室节点,另一做法,管廊电气舱室主体1通过隔离逃生的防火门,分成两个单独舱室,分别为:地下式地下式压力变压器舱室和高/低压配电系统设备舱室,放置管廊节点电能传输的主要元件和部件和所述的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设备。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地下式地下式压力变压器舱室,预留隔离池和基础尺寸的安装间距、逃生、检修通道和防火门;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高/低压供配电系统设备舱室,预留设备基础尺寸的安装间距、逃生、检修通道和防火门。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逃生口通道与管廊电气舱室主体1所处的不同位置,分为一体式成型和分体式成型两种型式。另一逃生口通道和隔离逃生防火墙预留排水管道和电缆管道。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管廊电气舱室主体和逃生口通道2还预留所述的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设备4的高/低压电缆设备系统和 管廊电气舱室节点附件5的照明、通风、监控、消防、报警设施和接地装置。所述第一种结构与管廊一体式成型,在不影响管线构筑物主体结构宽度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附属变电站舱室的所处管廊附舱的位置条件,配套方便缆线进出,使供配电系统设备位置按设定的距离,形成靠近电源和管廊用电负荷中心的一体成型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所述第二种结构分体式独立成型,通过管廊侧方预留通道和防火门脱离管线构筑物主体的方法,位移后形成独立舱体结构。与管廊主体土建结构隔离开,形成靠近电源和管廊用电负荷中心,单独可置换和可调整舱体位置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一体式成型的电气舱室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舱,设置在管廊上层,通过预留通道和防火门及附属孔口后与管线构筑物的其它进出口舱一体成型;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分体式独立成型的电气舱室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舱,设置在管廊侧面,通过预留通道和防火门及附属孔口后与管线构筑物的其它进出口舱一体成型;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气舱室主体内,包括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通过自然和机械进风孔、排风孔,连接到电气舱室主体外,同时通过联动开关和逻辑控制器的控制,将舱内热量引到舱外。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气舱室主体内,还包括所述的辅助设备设施和回路,所述辅助设备和回路,包括照明、消防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回路、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回路、防雷接地系统设施的供配电装置、特殊场所的安全防范系统设施。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气舱室主体内,还包括所述的辅助设备附属基础设施。所述辅助设备附属基础设施,包括地下式压 力变压器储油隔离池及供配电装置基础设施和预留附属孔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1是:所述的管廊电气舱室主体内,单独放置地下式地下式压力变压器尺寸满足安装间距,其余设备可放置在所述的管廊电气舱室主体外。管廊电气舱室主体的设置等同《城市综合管廊2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2是:所述的管廊节点电能传输的主要元件和部件形成的高/低压变配电系统范围:高压侧交流额定电压3.6~20kV、包含一台或多台地下式压力变压器、频率50Hz及以下、安装在公众可接近地点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的使用条件、额定特性、一般结构要求和实验方法,除绝缘体外壳和防护等级为IP54以上外,其余要求等同《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GB17467-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要求,管廊舱构式变电站是通过所述的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设备密封连接,可以从它的内部(进人型)或外部(非进人型)进行操作,管廊舱构式变电站能够在所述的管廊电气舱室主体内,或部分在地面上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3是:所述的管廊电缆插件式传输设备形成的高/低压电缆设备系统,除高/低压电缆设备分支箱的绝缘体外壳和防护等级为IP54以上外,其余要求等同《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要求。
特别当综合管廊的进/出口附属设备舱室因位置狭小,不能满足整体高/低压供配电设备的安装尺寸,使得整体供配电设备不能就近、安全的放入廊管内部,造成供配电设备设置在管廊外侧,远离管廊电源和用电负荷中心位置;造成调整和加大管廊整体节点构筑物,甚至影响到管廊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尺寸,是极不经济可取的做法,因此管廊节点电气舱室位置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体舱构式成型,和分体舱构式成型的两种管 廊附属电气舱室,与所处管廊其他附舱位置相结合,通过预留通道和防火门的方法连接管廊主体,以及可调整管的廊电气舱室位置、方便电气设备的系统配套和方便缆线进出管廊的专用供配电系统,形成与管廊隔离、方便人员检修、具有安全避险特点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舱室主体和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设置在所述电气舱室主体外围,在所述综合管廊内设有电缆井,所述综合管廊经预留管控与所述电气舱室主体连通,在所述电气舱室主体内设有地下式压力变压器、隔离池,低压开关设备、低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控制设备和高压开关设备;所述低压开关设备、所述低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和所述控制设备依次连接,在所述高压开关设备和所述低压开关设备之间设有检修通道,所述电气舱室主体经舱门与所述综合管廊投料舱连通,在所述综合管廊投料舱内设有钢格板和扶梯,所述地下式电力变压器,通过电缆井、全密封和插拔式电缆,连接到地面供配电装置和电气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综合管廊的进出口舱,所述进出口舱通过预留通道和防火门后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舱室主体包括一体式成型和分体式成型两种管廊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舱室主体设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舱室主体还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通过自然和机械进风孔、排风孔连接到电气舱室主体外。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舱室主体与综合管廊的附属进出口舱组成管线的构筑物,通过预留通道、井盖口、井盖和隔离防火门、及附属孔口后经钢筋混凝土现浇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舱室主体设置在综合管廊的侧面,通过预留 的通道、井盖口和排管与综合管廊的附属进出口舱、电缆井互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舱室主体内,还包括辅助设备设施和回路,所述辅助设备和回路,包括照明、消防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回路、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回路、防雷接地系统设施的供配电装置、特殊场所的安全防范系统设施。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管廊舱构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舱室主体内,还包括辅助设备附属基础设施,所述辅助设备附属基础设施,包括地下式压力变压器储油隔离池及供配电装置基础设施和预留附属孔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81877.7U CN205565481U (zh) | 2016-04-07 | 2016-04-07 |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81877.7U CN205565481U (zh) | 2016-04-07 | 2016-04-07 |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65481U true CN205565481U (zh) | 2016-09-07 |
Family
ID=5681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8187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65481U (zh) | 2016-04-07 | 2016-04-07 |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6548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59481A (zh) * | 2017-01-05 | 2017-05-31 | 周彩华 |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 |
-
2016
- 2016-04-07 CN CN201620281877.7U patent/CN2055654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59481A (zh) * | 2017-01-05 | 2017-05-31 | 周彩华 |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888516C (en) | Transmission station for feeding in electrical energy, and wind farm comprising such transmission station | |
CN104917086A (zh) | 户外预装式变电站 | |
CN106759481B (zh) |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 | |
CN2503649Y (zh) | 预制式地下箱式变电站 | |
CN205565481U (zh) | 管廊舱构式变电站 | |
CN201813087U (zh) | 一种带高压计量环网型预装地埋式箱式变电站 | |
CN201813092U (zh) | 环网型预装地埋式箱式变电站 | |
CN203895820U (zh) | 一种紧凑型全封闭式移动变电站 | |
US20240291247A1 (en) | Electrical transformation substation | |
CN213384224U (zh) | 一种有轨电车车站布置结构 | |
CN101969180A (zh) | 带高压计量环网型预装地埋式箱式变电站 | |
CN203983787U (zh) | 一种预装变电站箱体结构 | |
Marelli et al. |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gas insulated lines and underground cables | |
CN209709722U (zh) | 一种储能式有轨电车小型化充电站 | |
CN103779806B (zh) | 电网防倒供电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8683082B (zh) | 坝后式水电站出线布置方法 | |
CN103166141A (zh) | 一种城市220kV全户内变电站的接地网 | |
EP1793066A1 (en) | Building that acts as base for a pole | |
CN213402197U (zh) | 一种下沉式箱式变电所 | |
CN205944844U (zh) | 一种带伸高座的箱式变电站 | |
CN104600612B (zh) | 方形辐射状gis变电站结构布置 | |
CN206211386U (zh) | 一种环网柜 | |
CN204615229U (zh) | 方形辐射状gis变电站结构 | |
CN204597313U (zh) | 环形辐射状gis变电站结构 | |
CN108964015A (zh) | 一种用电工程高供低计设计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