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2622U - 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62622U
CN205562622U CN201620341071.2U CN201620341071U CN205562622U CN 205562622 U CN205562622 U CN 205562622U CN 201620341071 U CN201620341071 U CN 201620341071U CN 205562622 U CN205562622 U CN 205562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vehicle
connector
charging
voltage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410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剑翔
刘建成
罗伟良
李智宁
黄飞强
吴晓桂
李晓
郭倩雯
敖昌民
陈彤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410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62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62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62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冲击发生器本体。冲击发生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电压冲击发生模块。电压冲击发生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个以上充电电容、一个以上充电电阻、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至少三个支撑柱。支撑柱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邻支撑柱上并列间隔设置有多个充电电容。支撑柱上设置有多个充电电阻,多个充电电阻沿着支撑柱布置。上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能够适应于较多的充电电阻与充电电容的安装,且较多的充电电容与充电电阻均能得以较好的在支撑柱上进行安装,适用于高幅值的电压冲击试验。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电压发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背景技术
冲击电压发生器是一种产生脉冲波的高压电发生装置,用于研究电力设备遭受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时的绝缘性能,同时,冲击电压的破坏作用不仅决定于幅值,还与波形徒度有关,并用于研究某些截断波的绝缘性能。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至少一个充电电阻、至少一个充电电容、至少一个球隙与若干控制开关,并先通过控制开关动作使得充电电阻与充电电容构成充电电路,通过对并联的多个充电电容进行充电;然后再通过控制开关动作使得充电电阻与充电电容构成放电电路,并通过多个球隙串联构成的放电电路进行放电,以模拟雷电冲击或操作冲击。然而,随着冲击试验电压的增大,充电电阻与充电电容的数量会相应增多,如此难以较好的实现在支架或支撑柱上装设充电电阻与充电电容。另外,为了使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波形满足试验要求,需要更换波头电阻与波尾电阻,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充电电阻安装方式不便于对电阻进行更换,更换电阻所需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它能使得较多的充电电容与充电电阻得以较好的安装在支撑柱上,适用于高幅值的电压冲击试验。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冲击发生器本体,所述冲击发生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电压冲击发生模块,至少两个所述电压冲击发生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电压冲击发生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个以上充电电容、一个以上充电电阻、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至少三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邻所述支撑柱上并列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充电电容,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充电电阻,多个所述充电电阻沿着所述支撑柱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上装设有多个电阻安装座,多个所述电阻安装座与多个所述充电电阻一一对应,所述充电电阻可拆卸装设在所述电阻安装座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容一端通过第一安装件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充电电容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件安装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支撑柱连接有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交错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柱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冲击发生模块还包括筒体与一个以上同步球隙,所述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一个以上所述同步球隙与一个以上所述充电电容一一对应,所述同步球隙与所述充电电容电性连接,所述同步球隙位于所述筒体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与所述支撑柱之间并列间隔设置有一个以上辅助固定件,所述辅助固定件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辅助固定件另一端设有辅助压板,所述辅助压板与所述筒体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辅助固定件之间设置有辅助压杆,所述辅助压杆端部与所述辅助压板相连,所述辅助压杆与所述筒体相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均压环,所述均压环设置在所述冲击发生器本体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压环包括两个第一直管段、两个第二直管段与四个直角弯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第二直管段通过所述直角弯管段相连。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1、上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将冲击电压发生器分为多个电压冲击发生模块,每个电压冲击发生模块均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充电电容及多个充电电阻,将多个充电电容并列间隔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上,多个充电电阻沿着支撑柱布置,从而能够适应于较多的充电电阻与充电电容的安装,且较多的充电电容与充电电阻均能得以较好的在支撑柱上进行安装,适用于高幅值的电压冲击试验。
2、支撑柱上装设有多个电阻安装座。且充电电阻可拆卸装设在电阻安装座中。充电电阻可拆卸设置在支撑柱外侧,这样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充电电阻,从而便可以根据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波形,相应调整波头电阻与波尾电阻大小,从而使得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波形满足试验需求。
3、相邻支撑柱连接有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设置的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能使得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4、在电压冲击发生模块中增设筒体,并将同步球隙设置在筒体内部,这样便可以使同步球隙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并能够起到防灰尘、防潮湿的作用。另外,筒体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能使得电压冲击发生模块整体较为稳固。
5、辅助压板与所述筒体相连,辅助压板可以为与筒体外侧壁相吻合的弧形板,弧形板更利于将筒体进行固定。另外,相邻所述辅助固定件之间设置有辅助压杆。辅助压板上设置有装设辅助压杆的固定座。辅助压杆端部装设在固定座中,且辅助压杆与筒体相抵触,从而增强筒体在支撑柱上的稳固效果。
6、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多个均压环提高冲击电压电场均匀效果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仅在冲击发生器本体顶部设置一个矩形的均压环,且均压环的四个顶角为圆角,在满足均压环对冲击电压的电场分布均匀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均压环的体积,如此,即根据车载尺寸将均压环车载化,以便于均压环安装到冲击电压发生器中,从而冲击电压发生器便于进行现场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中的与均压环相连的电压冲击发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中部的电压冲击发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最底部的电压冲击发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冲击发生器本体,11、电压冲击发生模块,111、第一连接件,112、第二连接件,113、充电电容,114、充电电阻,115、支撑柱,116、第一加强板,117、第二加强板,118、同步球隙,119、筒体,120、辅助固定件,121、辅助压板,122、辅助压杆,123、固定座,124、螺栓,20、均压环,21、第一直管段,22、第二直管段,23、直角弯管段,30、电阻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冲击发生器本体10。所述冲击发生器本体10包括至少两个电压冲击发生模块11,至少两个所述电压冲击发生模块11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电压冲击发生模块11包括第一连接件111、第二连接件112、一个以上充电电容113、一个以上充电电阻114、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2之间的至少三个支撑柱115。冲击电压发生模块需要通过一个以上充电电容113、一个以上充电电阻114进行电性连接构成充电放电电路,充电放电电路中充电电容113与充电电阻114之间的电性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支撑柱115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2,即通过第一连接件111与第二连接件112实现将支撑柱115连接固定。相邻所述支撑柱115上并列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充电电容113。所述支撑柱115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充电电阻114,多个所述充电电阻114沿着所述支撑柱115布置。
上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将冲击电压发生器分为多个电压冲击发生模块11,每个电压冲击发生模块11均包括多个支撑柱115、多个充电电容113及多个充电电阻114,将多个充电电容113并列间隔设置在两个支撑柱115上,多个充电电阻114沿着支撑柱115布置,从而能够适应于较多的充电电阻114与充电电容113的安装,且较多的充电电容113与充电电阻114均能得以较好的在支撑柱115上进行安装,适用于高幅值的电压冲击试验。
所述支撑柱115上装设有多个电阻安装座30。多个所述电阻安装座30与多个所述充电电阻114一一对应,所述充电电阻114可拆卸装设在所述电阻安装座30中。如此,充电电阻114可拆卸设置在支撑柱115外侧,这样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充电电阻114,从而便可以根据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波形,相应调整波头电阻与波尾电阻大小,从而使得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波形满足试验需求。其中,电阻安装座30可以包括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均分别套接在支撑柱115上,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分别连接有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通过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卡接在充电电阻114的两端,从而实现充电电阻114在支撑柱115上的可拆卸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均压环20。所述均压环20设置在所述冲击发生器本体10的顶部,所述均压环20为矩形环,且所述矩形环的四个顶角均为圆角。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多个均压环20提高冲击电压电场均匀效果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仅在冲击发生器本体10顶部设置一个矩形的均压环20,且均压环20的四个顶角为圆角,在满足均压环20对冲击电压的电场分布均匀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均压环20的体积,如此,即根据车载尺寸将均压环20车载化,以便于均压环20安装到冲击电压发生器中,从而冲击电压发生器便于进行现场安装。
其中,所述均压环20包括两个第一直管段21、两个第二直管段22与四个直角弯管段23。所述第一直管段21与所述第二直管段22通过所述直角弯管段23相连。均压环20通过两个第一直管段21、两个第二直管段22与四个直角弯管段23之间焊接形成,或者通过铸造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直管段21、所述第二直管段22与所述直角弯管段23为不锈钢材料或铜质材料。所述第一直管段21的长度为1500~2000mm,所述第二直管段22的长度为1000~1500mm,所述第一直管段21、所述第二直管段22及所述直角弯管段23的外径为150~250mm。这样,均压环20适应于1600KV的冲击电压。并通过实验仿真可以得知,冲击电压产生的电场在均压环20两侧比较集中,均压环20均匀电场的效果较好,满足现场试验的需求。
所述充电电容113一端通过第一安装件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115上,所述充电电容113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件安装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柱115上。其中,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均可以采用法兰与螺栓,将法兰套设在支撑柱115上,通过螺栓将法兰与充电电容113连接。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构件,只要能够将充电电容113进行安装即可。这样,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支撑柱115将一个以上充电电容113进行安装固定。
相邻所述支撑柱115连接有第一加强板116与第二加强板117。所述第一加强板116与所述第二加强板117交错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116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115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116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柱115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117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115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117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柱115相连。设置第一加强板116与第二加强板117,能使得支撑柱115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所述电压冲击发生模块11还包括筒体119与一个以上同步球隙118。所述筒体119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12之间。一个以上所述同步球隙118与一个以上所述充电电容113一一对应,所述同步球隙118与所述充电电容113电性连接,所述同步球隙118位于所述筒体119内部。在电压冲击发生模块11中增设筒体119,并将同步球隙118设置在筒体119内部,这样便可以使同步球隙118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并能够起到防灰尘、防潮湿的作用。另外,筒体119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件111与第二连接件112,使得电压冲击发生模块11整体较为稳固。
请参阅图5,所述筒体119与所述支撑柱115之间并列间隔设置有一个以上辅助固定件120。所述辅助固定件120一端与所述支撑柱115相连,所述辅助固定件120另一端设有辅助压板121,辅助固定件120是用于连接支撑柱115与筒体119的连接构件,不限制该连接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将筒体119辅助固定在支撑柱115上即可。其中,辅助压板121与所述筒体119相连,辅助压板121可以为与筒体119外侧壁相吻合的弧形板,弧形板更利于将筒体119进行固定。另外,相邻所述辅助固定件120之间设置有辅助压杆122。辅助压板121上设置有装设辅助压杆122的固定座123。固定座123与筒体119通过螺栓124实现可拆卸连接。辅助压杆122端部装设在固定座123中,且辅助压杆122与筒体119相抵触,从而增强筒体119在支撑柱115上的稳固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冲击发生器本体,所述冲击发生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电压冲击发生模块,至少两个所述电压冲击发生模块串联连接;
所述电压冲击发生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个以上充电电容、一个以上充电电阻、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至少三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邻所述支撑柱上并列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充电电容,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充电电阻,多个所述充电电阻沿着所述支撑柱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装设有多个电阻安装座,多个所述电阻安装座与多个所述充电电阻一一对应,所述充电电阻可拆卸装设在所述电阻安装座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容一端通过第一安装件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充电电容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件安装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支撑柱连接有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交错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柱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冲击发生模块还包括筒体与一个以上同步球隙,所述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一个以上所述同步球隙与一个以上所述充电电容一一对应,所述同步球隙与所述充电电容电性连接,所述同步球隙位于所述筒体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所述支撑柱之间并列间隔设置有一个以上辅助固定件,所述辅助固定件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辅助固定件另一端设有辅助压板,所述辅助压板与所述筒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辅助固定件之间设置有辅助压杆,所述辅助压杆端部与所述辅助压板相连,所述辅助压杆与所述筒体相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压环,所述均压环设置在所述冲击发生器本体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环包括两个第一直管段、两个第二直管段与四个直角弯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第二直管段通过所述直角弯管段相连。
CN201620341071.2U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Active CN205562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1071.2U CN205562622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1071.2U CN205562622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62622U true CN205562622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0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41071.2U Active CN205562622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626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7786A (zh) * 2017-03-22 2018-10-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不同电压波形下标准电场发生装置及电场测量仪校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7786A (zh) * 2017-03-22 2018-10-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不同电压波形下标准电场发生装置及电场测量仪校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2621U (zh) 一种用于现场试验的冲击电压发生器
CN203224538U (zh) 冲击电压发生器
CN205562622U (zh) 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CN105137136B (zh) 一种低结构电感的高电压大容量冲击电压发生器
CN107293987A (zh) 一种gis设备与变压器直连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变电站
CN111415790B (zh) 一种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用支柱绝缘子
CN104036979A (zh) 阀厅的静触头装配及其管形母线与静触头的连接金具
CN201238267Y (zh) 一种无局放可移动直流电压发生器
CN201682255U (zh) 一种内锥式电缆分接箱
CN202258815U (zh) 新型结构的电容塔
CN104464986A (zh) 一种充气式冲击电压发生器中的绝缘支撑结构
CN205898960U (zh) 一种gis设备内部螺栓松动缺陷模拟装置
CN204927819U (zh) 一种采用四角形接线的750kV HGIS布置结构
CN102365556A (zh) 限幅火花隙
CN107706775A (zh) 一种悬吊式滤波补偿电容器箱
CN104022443A (zh) 牵引供电电气化铁路用腕臂支撑限压器
CN108312087B (zh) Gil支柱绝缘子试验用装配工装
CN206431170U (zh) 一种直流发生器
CN202142774U (zh) 一种高压电器总成
CN207150934U (zh) 一种可拓展的等离子发生装置
CN102246052B (zh) 高压脉冲检验系统的系统部件的装置
CN204920454U (zh) 一种可以快速拆装的电力多方向拉伸围栏
CN202586248U (zh) 阀厅阀组避雷器的悬挂结构
CN216121227U (zh) 一种线路直角转向装置及一种车载式移动变电站
CN201281990Y (zh) 一种换流阀保护用直流避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5

Address after: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