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1170U - 一种直流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1170U
CN206431170U CN201720096665.6U CN201720096665U CN206431170U CN 206431170 U CN206431170 U CN 206431170U CN 201720096665 U CN201720096665 U CN 201720096665U CN 206431170 U CN206431170 U CN 206431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generator
cylindrical shell
diode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66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明
吴波
陈晓君
董学虎
董瑞利
陈银波
叶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ELEC ELECTROTECH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ELEC ELECTROTECH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ELEC ELECTROTECH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ELEC ELECTROTECH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966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1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1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1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流发生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直流发生器,包括:至少2个柱形壳体,每个壳体用于安置一个直流发生模块;2个柱形壳体纵向叠装,该柱形壳体包含至少一个对接支架,相邻2个柱形壳体叠装时,连接面利用对接支架固定连接;任意2个相邻柱形壳体的连接面上设有绝缘端子,任意2个相邻的直流发生模块利用绝缘端子连接,该对接支架的高度高于所述绝缘端子的最高处。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常需进行直流高压下的绝缘试验,例如,测量电力设备的电气绝缘强度和泄露电流。而一些电容量较大的交流设备,例如电力电缆,需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来代替交流耐压试验。超高压直流输电所用的电力设备则更需进行高压试验。直流高压发生器广泛适用于电力部门、工矿、冶金、钢铁等企业的动力试验部门。对氧化锌避雷器、电力电缆、变压器、发电机等高压电气设备进行直流高压试验。
本发明人发现,目前使用的超高压的直流高压发生器在使用时,若需要扩展更高压时,需要降低系统的额定电流,这种方式扩展的高压有限;或者使用其他更高压的直流发生器,增加了直流发生器使用的成本,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发生器,使得扩展更高压时,组装更加方便,利于安装和检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直流发生器,包括:至少2个柱形壳体,每个壳体用于安置一个直流发生模块;2个柱形壳体纵向叠装,所述柱形壳体包含至少一个对接支架,相邻2个柱形壳体叠装时,连接面利用对接支架固定连接;任意2个相邻柱形壳体的连接面上设有绝缘端子,任意2个相邻的直流发生模块利用绝缘端子连接,所述对接支架的高度高于所述绝缘端子的最高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柱形壳体安置直流发生模块,柱形壳体上包含有至少一个对接支架,相邻柱形壳体的连接面通过对接支架固定连接,对接支架使得连接的两个相邻柱形壳体在发生热胀冷缩时连接线之间不为发生移动,保证了相邻柱形壳体连接的安全性;相邻的2个柱形壳体的连接面上设有绝缘端子,通过连接绝缘端子,连接两个直流发生模块,防止用户在操作时发生触电危险,使得相邻2个直流发生模块的拆接灵活,更利于直流发生器的组装,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拆卸检修。
另外,对接支架为十字形。通过之字形的对接支架,可以防止相邻2个直流发生模块在纵向叠装,连接线不会发生轴向移动;直流发生模块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同样不发生轴向移动,增强了直流发生器使用的安全性。
另外,对接支架的十字臂末端设有螺栓孔,该连接面利用该螺栓孔固定连接。螺栓孔与螺母配合使用,使得相邻2个直流发生器的连接更加牢固,减少连接松动的发生概率。
另外,对接支架中空。中空的对接支架,中空的对接支架可以使用螺母连接相邻之间的对接支架,同时减小直流发生器的重量。
另外,直流发生器还包括:底座;该底座和位于底层的柱形壳体连接,该底座的占地面积大于该柱形壳体的占地面积,该底座对应该柱形壳体的位置具有凹陷部。通过增加占地面积大于柱形壳体的底座,可以在连接多个直流发生模块后,确保放置在平面使用时的不会发生倾倒,底座具有凹陷部,在底座凹陷部可以安置其他部件,节省了直流发生器的使用空间;且增加底座,更有利于直流发生器的散热,增强了直流发生器的安全性。
另外,底座包含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所述底座的水平。在底座增加可调节底座水平的螺栓,使得发生器在使用时可以任意放置,增强了直流发生器对任意环境的适应性。
另外,调节螺栓的数量有4个。通过4个螺栓,可以确保直流发生器在使用时保持水平,进一步增强了直流发生器对环境的适应性。
另外,任意2个相邻柱形壳体间利用定位销定位。通过定位销,可以保证任意2个相邻柱形壳体在连接时,正确的连接线序,提升了快速安装的准确性。
另外,任意2个相邻柱形壳体间设置的定位销的数量为2个。通过2个定位销,进一步加强了快速安装的准确性。
另外,直流发生模块,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该第一绕组作为初级线圈连接在高压直流发生模块的输入端,该第三绕组连接在该高压直流发生模块的输出端;该第二绕组和该第三绕组作为该第一绕组的次级线圈;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并连接该第二绕组;该第一电容的第一接口和该第二电容的第一接口共同接地,该第一电阻并联在该第一电容两端,该第二电阻并联在该第二电容两端;在第一充电状态,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二接口,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该第二电容的第二接口;在第二充电状态,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二接口,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该第二电容的第二接口。通过改变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切换两种充电状态,实现了仅使用2个二极管和2个电容器组成高压的全波倍压整流,从而简化了电路连接,减小了高压直流发生模块的体积,减小了高压发生器的硬件体积;在层叠多个高压直流发生模块时,可以快速的扩展高压直流发生器的更高电压,而无需降低系统的额定电流,且实现的扩展方法简单易实现,减小了发生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直流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直流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种直流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一种直流发生器中直流发生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直流发生器。该直流发生器包括至少2个柱形壳体,本实施方式中以直流发生器包括2个柱形壳体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具体的说,直流发生器的每个柱形壳体用于安置一个直流发生模块。柱形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对接支架,对接支架如图1中的101,对接支架101为十字形,且内部中空,在对接支架101的十字臂末端设有螺栓孔1011;在2个相邻柱形壳体的连接面上设有绝缘端子102,对接支架101的高度高于绝缘端子的最高处,相邻2个柱形壳体中的直流发生模块利用绝缘端子连接。柱形壳体10-1与柱形壳体10-2纵向叠装,叠装时柱形壳体10-1与柱形壳体10-2的连接面的对接支架彼此重叠对准,同时,2个相邻的对接支架上的螺栓孔彼此对准,通过与螺母配合使用,使柱形壳体10-1和柱形壳体10-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2个柱形壳体进行纵向叠装时,还要确保两个柱形壳体连接面上的绝缘端子正确的连接。例如,柱形壳体连接面上的绝缘端子有4个,分别为102-1,102-2,102-3和102-4,2个相邻的柱形壳体在纵向叠装时,柱形壳体10-1的绝缘端子102-1与柱形壳体10-2的绝缘端子102-1连接,柱形壳体10-1的绝缘端子102-2与柱形壳体10-2的绝缘端子102-2连接,柱形壳体10-1的绝缘端子102-3与柱形壳体10-2的绝缘端子102-3连接,柱形壳体10-1的绝缘端子102-4与柱形壳体10-2的绝缘端子102-4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直流发生器包括多个柱形壳体,每个柱形壳体中安置一个直流发生模块,多个柱形壳体可以纵向叠装,可以灵活扩展直流发生器的更高压,相邻的柱形壳体连接面利用十字形对接支架固定连接,十字形对接支架可以柱形壳体在发生热胀冷缩时不会连接端不会发生位移;且在十字形对接支架的十字臂上设有螺栓孔,使得相邻的直流发生器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强了使用的安全性;相邻的柱形壳体的直流发生模块通过柱形壳体连接面上的绝缘端子连接,避免了用户在组装连接时触电,且使得拆接更加灵活,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直流发生器。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直流发生器还包括:底座,使直流发生器放置时更加稳定。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底座103和位于底层的柱形壳体10-2连接,底座103的占地面积大于柱形壳体10-2的占地面积,底座103对应柱形壳体10-2的位置具有凹陷部,底座103还包含有调节螺栓1031,调节螺栓可以为4个。底座103与底层的柱形壳体10-2连接时,利用柱形壳体10-2上的对接支架的螺栓孔进行固定连接;当地面不平整时,还可以通过调整4个调节螺栓,使直流发生器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底座的凹陷部,可以放置其他部件,例如,马达。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直流发生器还包括占地面积大于柱形壳体的底座,使得直流发生器在连接多个直流发生模块后,放置在平面使用时的不会发生倾倒,增强直流发生器放置的稳定性,使得使用时更加安全;底座与柱形壳体对应的位置具有凹陷部,可以放置其他部件,提升了直流发生器的空间利用率,节省了直流发生器的使用空间,同时,也利于直流发生器的散热;底座设置调节螺栓,调节底座的水平,增强了直流发生器对环境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直流发生器。第三实施方式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任意2个相邻柱形壳体间利用定位销定位。
定位销位于柱形壳体的连接面上,定位销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2个,本实施方式中以定位销有2个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柱形壳体10-2的连接面上,有2个定位销104-1和104-2,在与柱形壳体10-2连接的柱形壳体10-1连接面对应的位置,有与定位销配合使用的定位孔,在连接柱形壳体时,通过定位销,可以快速完成直流发生器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直流发生器任意2个柱形壳体间设置定位销,相邻柱形壳体间利用定位销定位连接,保证了连接时的正确连接线序,提高了快速完成连接安装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直流发生器,第四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直流发生模块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具体电路连接如图4所示。
具体的说,直流发生模块40的输入端连接电压电源,电压电源可以为交流电源,可以通过七芯电缆线连接高压发生模块40的输入端和电源,高压直流发生模块10的输入端还与第一绕组41连接,第一绕组41作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其中,电压电源是可调节的普通频率的电压电源,该可调电压可以通过手动调节,也可以是自动调节。高压直流发生模块40的输出端连接待测电力设备,可以通过电缆线连接高压模块40的输出端和待测电力设备。高压直流发生模块40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三绕组43,第三绕组43和第二绕组42共同作为第一绕组41的次级线圈。
第一二极管44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45的负极连接,并与第二绕组42的一端连接,第二绕组42连接点处于第一二极管44和第二二极管45的中点。第一电容4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电容47的第一接口共同接地,同时第二绕组42的另一端也接地。第一电容46和第二电容47串联,第一电阻48并联在第一电容46两端,第二电阻49并联在第二电容两端。
在第一充电状态时,第一二极管44导通,第二二极管45截止,电流流经第一二极管44对第一电容46进行充电。第一电阻48与第一电容46并联,在结束第一充电状态时,可以降低纹波电压,其中,纹波是一个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直流电压通常是通过交流电压整流、滤波后得来的,由于滤波不干净,就会有剩余的交流成分。在第二充电状态时,第二二极管45导通,第一二极管44截止,电流流经第二二极管45对第二电容47充电第一电阻49与第一电容47并联,在结束第二充电状态时,可以降低纹波电压。可以利用旋转开关切换第一充电状态和第二充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直流发生器中的直流发生模块通过改变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连接方式,使得在仅用2个二极管和2个电容器完成高压的全波倍压整流,简化了倍压整流的电路连接,减少了连接的元器件,从而减少了高压发生模块的硬件体积,使得模块的安装更为简便;并在整流电路中增加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降低了倍压电路中的纹波电压,使得在检测电力设备时,检测更为准确。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2个柱形壳体,每个壳体用于安置一个直流发生模块;
所述2个柱形壳体纵向叠装,所述柱形壳体包含至少一个对接支架,相邻2个柱形壳体叠装时,连接面利用对接支架固定连接;
任意2个相邻柱形壳体的连接面上设有绝缘端子,任意2个相邻的直流发生模块利用绝缘端子连接,所述对接支架的高度高于所述绝缘端子的最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支架为十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支架的十字臂末端设有螺栓孔,所述连接面利用所述螺栓孔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支架中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发生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和位于底层的柱形壳体连接,所述底座的占地面积大于所述柱形壳体的占地面积,所述底座对应所述柱形壳体的位置具有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含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所述底座的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的数量有4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2个相邻柱形壳体间利用定位销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2个相邻柱形壳体间设置的定位销的数量为2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发生模块,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绕组作为初级线圈连接在高压直流发生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绕组连接在所述高压直流发生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作为所述第一绕组的次级线圈;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接口共同接地,所述第一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一电容两端,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二电容两端;
在第一充电状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接口;在第二充电状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接口。
CN201720096665.6U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直流发生器 Active CN206431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6665.6U CN206431170U (zh)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直流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6665.6U CN206431170U (zh)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直流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1170U true CN206431170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9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6665.6U Active CN206431170U (zh)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直流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11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168A (zh) * 2019-01-25 2019-04-05 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流变压器现场直流局部放电试验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168A (zh) * 2019-01-25 2019-04-05 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流变压器现场直流局部放电试验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4372B (zh) 太阳能发电用功率调节器
CN103969527A (zh) 一种高压陶瓷电容器的充放电寿命检测装置
CN110275099B (zh) 一种卧式冲击电压发生器
Emhemed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IEC61660 for characterising short-circuit currents of future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04267231A (zh) 一种内置于开关设备中的微型电压取能装置
CN103472393A (zh) 一种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测试系统
CN103558536A (zh) 测试串联电容器耐受过负荷能力的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1644751A (zh) Gis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布式大电流升流方法
CN101526580A (zh)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冲击试验方法
CN210572584U (zh) 一种卧式冲击电压发生器
CN206431170U (zh) 一种直流发生器
CN109560708A (zh) 一种数控高压直流发生装置及方法
CN103872930A (zh) 适用于输电线路杆塔的电容式降压取电方法
CN204142808U (zh) 一种内置于开关设备中的微型电压取能装置
CN102882393B (zh) 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变流器阀用取能装置
CN107040144A (zh) 基于电容分压器的取能装置及绝缘装置
CN105205294B (zh) 一种变压器绕组电容的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
CN203278257U (zh) 一种快速极性反转的高压直流电源装置
CN201666939U (zh) 可扩展折叠式高压直流倍压装置
CN202583830U (zh) 一种换流变套管更换可行性试验系统
CN213749946U (zh) 快速消除套管试验后残余静电荷的回路结构
CN112485727B (zh) 利用串联谐振补偿法的变压器突发短路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2005753B (zh) 尖峰过电压消除装置
CN206432909U (zh) 一种高压直流发生模块和发生器
CN106787836A (zh) 一种高压直流发生模块和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