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9144U - 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 Google Patents

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9144U
CN205559144U CN201620222379.5U CN201620222379U CN205559144U CN 205559144 U CN205559144 U CN 205559144U CN 201620222379 U CN201620222379 U CN 201620222379U CN 205559144 U CN205559144 U CN 205559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s
water
pipe
unit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223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2223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59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9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91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安装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机组;机组的外壁上环绕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四根环绕在两个机组外壁上的四根一号水管;四个一号水管的两端中部上连接有一根穿过两个机组上方的二号水管;二号水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三号水管;每根三号水管的两端均与最上方的一号水管两侧相连通;二号水管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一排四号水管;每个出水管中部通过固定柱与底板相连接;二号水管与四号水管交接处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最为外界冷水的进入口;两个机组之间通过螺钉对称安装有两个U型安装环。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充分回收机组散发热量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和热量回收性能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它包括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发电机组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
由于水流落差形成的水压比较大,因此驱动水轮机转动的发电机组需要较大的驱动力,由于发电机组的转动速度过快,其对地面产生的振动效应特别大,机组附近的底面都会产生相应的振动,振动产生的噪音也非常大,如果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这种的环境下,将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发电机组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产生很多的热量,造成发电机组周围的热量上升,但是现有水电站相关设备没有充分利用这份热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可以解决现有水电站机组散发热量难以利用等难题,能实现充分回收机组散发热量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和热量回收性能好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机组,机组驱动水电站中的水轮机进行发电;所述机组的外壁上呈网状结构环绕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能充分回收利用机组散发出来的热量;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四根间隙均匀环绕在两个机组外壁上的四根一号水管;所述四个一号水管的两端中部上连接有一根穿过两个机组上方的二号水管;所述的二号水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三号水管;所述每根三号水管的两端均与最上方的一号水管两侧相连通;所述二号水管和两根三号水管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一排四号水管;所述四号水管依次与最上方的一号水管前端、前侧的三号水管、二号水管、后侧的三号水管和最上方的一号水管后端相连通;所述最下方的一号水管两端对称连接有两个出水管;所述每个出水管中部通过固定柱与底板相连接,固定柱起到支撑和固定出水管的作用;所述每个出水管末端均连接有水龙头,工作人员需要热水时通过水龙头放出即可使用;所述二号水管与四号水管交接处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最为外界冷水的进入口;所述两个机组之间通过螺钉对称安装有两个U型安装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U型安装环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通过螺钉安装在底板上,所述U型架外壁上焊接有十一个管卡,所述十一个管卡分别与对应的四根一号水管两端、两根三号水管和二号水管相连接,U型安装环起到支撑和固定一号水管、二号水管、三号水管、四号水管的作用。
使用时,当两个机组开始工作后,将进水管与外界冷水源相连通,由于余热回收装置呈网状结构,从进水管流入的冷水分别进入到相互连通的一号水管、二号水管、三号水管、四号水管中,由于机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号水管、二号水管、三号水管、四号水管中的冷水能吸收相当大一部分热量,使得管内的冷水变为热水,同时也降低了机组周围环境的温度,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热水时,只需要通过水龙头放取即可,操作简便,热能回收性能好,解决了现有水电站机组散发出来的热量难以利用的难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相比现有技术,由于机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呈网状结构的余热回收装置将机组周围的热量吸收了相当大一部分,一号水管、二号水管、三号水管、四号水管中的冷水变为热水可供工作人员使用,解决了现有水电站机组散发出来的热量难以利用的难题,具有结构简单和热能回收性能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去除底板和机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U型安装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安装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机组2,机组2驱动水电站中的水轮机进行发电;所述机组的外壁上呈网状结构环绕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能充分回收利用机组散发出来的热量;所述余热回收装置3包括四根间隙均匀环绕在两个机组2外壁上的四根一号水管31;所述四个一号水管31的两端中部上连接有一根穿过两个机组2上方的二号水管32;所述的二号水管3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三号水管33;所述每根三号水管33的两端均与最上方的一号水管31两侧相连通;所述二号水管32和两根三号水管33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一排四号水管34;所述四号水管34依次与最上方的一号水管31前端、前侧的三号水管33、二号水管32、后侧的三号水管33和最上方的一号水管31后端相连通;所述最下方的一号水管31两端对称连接有两个出水管35;所述每个出水管35中部通过固定柱36与底板1相连接,固定柱36起到支撑和固定出水管35的作用;所述每个出水管35末端均连接有水龙头37,工作人员需要热水时通过水龙头37放出即可使用;所述二号水管32与四号水管34交接处连接有进水管38,进水管38最为外界冷水的进入口;所述两个机组2之间通过螺钉对称安装有两个U型安装环39。
所述的U型安装环39包括U型架39a,所述U型架39a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39b,两个安装块39b通过螺钉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U型架39a外壁上焊接有十一个管卡39c,所述十一个管卡39c分别与对应的四根一号水管31两端、两根三号水管33和二号水管32相连接,U型安装环39起到支撑和固定一号水管31、二号水管32、三号水管33、四号水管34的作用。
使用时,当两个机组2开始工作后,将进水管38与外界冷水源相连通,由于余热回收装置3呈网状结构,从进水管38流入的冷水分别进入到相互连通的一号水管31、二号水管32、三号水管33、四号水管34中,由于机组2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号水管31、二号水管32、三号水管33、四号水管34中的冷水能吸收相当大一部分热量,使得管内的冷水变为热水,同时也降低了机组周围环境的温度,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热水时,只需要通过水龙头37放取即可,操作简便,热能回收性能好,解决了现有水电站机组散发出来的热量难以利用的难题,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安装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机组(2);所述机组的外壁上呈网状结构环绕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3);所述余热回收装置(3)包括四根间隙均匀环绕在两个机组(2)外壁上的四根一号水管(31);所述四个一号水管(31)的两端中部上连接有一根穿过两个机组(2)上方的二号水管(32);所述的二号水管(3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三号水管(33);所述每根三号水管(33)的两端均与最上方的一号水管(31)两侧相连通;所述二号水管(32)和两根三号水管(33)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一排四号水管(34);所述四号水管(34)依次与最上方的一号水管(31)前端、前侧的三号水管(33)、二号水管(32)、后侧的三号水管(33)和最上方的一号水管(31)后端相连通;所述最下方的一号水管(31)两端对称连接有两个出水管(35);所述每个出水管(35)中部通过固定柱(36)与底板(1)相连接;所述每个出水管(35)末端均连接有水龙头(37);所述二号水管(32)与四号水管(34)交接处连接有进水管(38);所述两个机组(2)之间通过螺钉对称安装有两个U型安装环(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安装环(39)包括U型架(39a),所述U型架(39a)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39b),两个安装块(39b)通过螺钉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U型架(39a)外壁上焊接有十一个管卡(39c),所述十一个管卡(39c)分别与对应的四根一号水管(31)两端、两根三号水管(33)和二号水管(32)相连接。
CN201620222379.5U 2016-03-22 2016-03-22 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59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2379.5U CN205559144U (zh) 2016-03-22 2016-03-22 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2379.5U CN205559144U (zh) 2016-03-22 2016-03-22 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9144U true CN205559144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1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2237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59144U (zh) 2016-03-22 2016-03-22 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591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1849A (zh) * 2016-03-22 2016-07-20 蔡惠文 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1849A (zh) * 2016-03-22 2016-07-20 蔡惠文 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6685B (zh) 一种多热源单管余热利用供热系统
CN104658404B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模拟装置
CN205559144U (zh) 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CN205689348U (zh) 减震式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CN105781849B (zh) 一种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CN105546846B (zh) 单板管式双循环隐埋管路太阳能热水器
CN209214325U (zh) 一种水泥生产熟料用燃烧罐
Ali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a developed central receiver based on evacuated solar tubes
CN202328835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CN203964411U (zh) 平行热管真空管热水加热装置
CN207317075U (zh) 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
CN207035526U (zh) 一种墙体嵌入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2852973U (zh) 一种热水供应系统
CN204665316U (zh)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
CN205208593U (zh)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六出口后烟气系统布置结构
CN206787033U (zh) 新型高效的超薄型热交换器
CN105781851A (zh) 一种组合式水电站余热回收机组
CN218407691U (zh) 一种风机塔筒冷却循环装置
CN207060949U (zh) 一种甲醛储槽喷淋冷却防护装置
CN216282915U (zh)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CN216532106U (zh) 一种新能源项目设备用上壳体
CN206145762U (zh) 一种利用供热管网富裕压差进行水力发电的装置
CN208139416U (zh) 一种移动式供热站
CN205825077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1786542U (zh) 水力发电量倍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