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3376U - 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3376U
CN205543376U CN201620110690.0U CN201620110690U CN205543376U CN 205543376 U CN205543376 U CN 205543376U CN 201620110690 U CN201620110690 U CN 201620110690U CN 205543376 U CN205543376 U CN 205543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slide block
elastic component
socket
cov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06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H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106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3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3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33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其中,插座的盖体组件包括:上盖;下盖;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具有位于第一上插孔和第一下插孔之间的第一位置;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以常推动第一滑块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具有位于第二上插孔和第二下插孔之间的第二位置;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以常推动第二滑块移动至第二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可以使第一滑块遮挡第一上插孔,第二滑块遮挡第二上插孔,防止异物插入到第一下插孔内或第二下插孔内而造成漏电事故,提高盖体组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可以简化盖体组件的结构,提高盖体组件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
背景技术
国家电气标准规定,插座安装高度在1.8米以下,当采用有保护门设置的安全插座。同时又有规定,除空调插座及一些特定用途插座外,普通室内插座下沿当离地面300mm位置。也就是说,家庭使用的插座一般都应该有保护门设置。保护门主要预防外部金属意外插入造成的漏电事故,特别是对儿童的保护。相关技术中,插座的盖体组件结构复杂,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插座的盖体组件,所述插座的盖体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上述插座的盖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具有间隔开的第一上插孔和第二上插孔;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限定出容纳腔,所述下盖具有第一下插孔和第二下插孔,插头适于从所述第一上插孔伸入至所述容纳腔内并伸入至所述第一下插孔内或插头适于从所述第二上插孔伸入至所述容纳腔内并伸入至所述第二下插孔内;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滑块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上插孔和所述第一下插孔之间的第一位置;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以常推动所述第一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滑块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上插孔和所述第二下插孔之间的第二位置;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以常推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通过在上盖与下盖限定的容纳腔内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并利用第一弹性件常推动第一滑块位于第一上插孔和第一下插孔之间的第一位置,以及利用第二弹性件常推动第二滑块位于第二上插孔和第二下插孔之间的第二位置,可以使第一滑块遮挡第一上插孔,第二滑块遮挡第二上插孔,防止异物插入到第一下插孔内或第二下插孔内而造成漏电事故,提高盖体组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可以简化盖体组件的结构,提高盖体组件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滑块上的与所述第一上插孔相对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在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倾斜面逐渐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块上与所述第二上插孔相对的端面形成第二倾斜面,在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倾斜面逐渐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沿前后方向常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向前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弹性件沿前后方向常推动所述第二滑块向前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中的一个上具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壁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块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中的一个上具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滑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壁相抵。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槽的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有适于从所述开口伸出的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滑块具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上具有至少一个USB插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上插孔为二插插孔,所述第二上插孔为三插插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卡接。
可选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接凸起,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凸起相适配的卡接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插座,包括:底座;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不仅可以简化插座的结构,而且还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防止触电。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盖体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盖体组件100,
上盖1,第一上插孔11,第二上插孔12,第一导向槽13,凹槽131,
第二导向槽14,开口141,
USB插口15,卡接凸起16,容纳腔17,
下盖2,第一下插孔21,第二下插孔22,卡接凹槽23,
第一滑块3,第一限位槽31,第一倾斜面32,
第一弹性件4,
第二滑块5,第二限位槽51,第二倾斜面52,凸起53,
第二弹性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100。需要说明的是,插座适于与电器或插排上的插头配合,以为电器或插排供电。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100,包括:上盖1、下盖2、第一滑块3、第一弹性件4、第二滑块5和第二弹性件6。
具体而言,上盖1具有间隔开的第一上插孔11和第二上插孔12,如图1所示,第一上插孔11和第二上插孔12均设在上盖1上,第一上插孔11和第二上插孔12间隔分布。下盖2与上盖1限定出容纳腔17,下盖2具有第一下插孔21和第二下插孔22,插头适于从第一上插孔11伸入至容纳腔17内并伸入至第一下插孔21内或该插头适于从第二上插孔12伸入至容纳腔17内并伸入至第二下插孔22内以与电源连接。
第一滑块3可移动地设在容纳腔17内,第一滑块3具有位于第一上插孔11和第一下插孔21之间的第一位置,第一弹性件4设在容纳腔17内,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与第一滑块3连接以常推动第一滑块3移动至第一位置。由此,当第一滑块3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隔断位于第一上插孔11和第一下插孔21之间的容纳腔17,从而当插座上未插入插头(即插座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有效地阻止异物进入至第一下插孔21内,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因误操作将异物插入至第一下插孔21内,从而可以避免发生漏电事故,进而提高盖体组件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第二滑块5可移动地设在容纳腔17内,第二滑块5具有位于第二上插孔12和第二下插孔22之间的第二位置,第二弹性件6设在容纳腔17内,第二弹性件6的一端与第二滑块5连接以常推动第二滑块5移动至第二位置。由此,当第二滑块5位于第二位置时,可以隔断位于第二上插孔12和第二下插孔22之间的容纳腔17,从而当插座上未插入插头(即插座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有效地阻止异物进入至第二下插孔22内,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因误操作将异物插入至第二下插孔22内,从而可以避免发生漏电事故,进而提高盖体组件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100,通过在上盖1与下盖2限定的容纳腔17内设置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5,并利用第一弹性件4常推动第一滑块3位于第一上插孔11和第一下插孔21之间的第一位置,以及利用第二弹性件6常推动第二滑块5位于第二上插孔12和第二下插孔22之间的第二位置,可以使第一滑块3遮挡第一上插孔11,第二滑块5遮挡第二上插孔12,防止异物插入到第一下插孔21内或第二下插孔22内而造成漏电事故,提高盖体组件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可以简化盖体组件100的结构,提高盖体组件100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第一滑块3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滑块3上的与第一上插孔11相对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32,在第一滑块3朝向第一位置移动的方向上,第一倾斜面32逐渐向下倾斜。由此,当插头插入第一上插孔11时,插头与第一倾斜面32接触并推动第一倾斜面32,第一倾斜面32在插头的推动作用下可以使第一滑块3压缩第一弹性件4并朝向第一弹性件4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上插孔11与第一下插孔21连通,从而插头可以从第一上插孔11伸入至容纳腔17内并伸入至第一下插孔21内;当插头未插入第一上插孔11时,第一倾斜面32可以遮挡第一上插孔11,防止异物插入到第一下插孔21内而造成漏电事故,提高盖体组件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第二滑块5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滑块5上与第二上插孔12相对的端面形成第二倾斜面52,在第二滑块5朝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上,第二倾斜面52逐渐向下倾斜。由此,当插头插入第二上插孔12时,插头与第二倾斜面52接触并推动第二倾斜面52,第二倾斜面52在插头的推动作用下可以使第二滑块5压缩第二弹性件6并朝向第二弹性件6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上插孔12与第二下插孔22连通,从而插头可以从第二上插孔12伸入至容纳腔17内并伸入至第二下插孔22内;当插头未插入第二上插孔12时,第二倾斜面52可以遮挡第二上插孔12,防止异物插入到第二下插孔22内而造成漏电事故,提高盖体组件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弹性件4沿前后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常推动第一滑块3向前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弹性件6沿前后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常推动第二滑块5向前移动至第二位置。也就是说,第一滑块3的移动与第二滑块5的移动分别由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6单独控制,且第一滑块3与第二滑块5均可以沿前后方向向前移动,当插头从第一上插孔11插入至第一下插孔21时,第一滑块3向后移动;当插头从第一上插孔11和第一下插孔21拔出时,第一弹性件4推动第一滑块3向前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当插头从第二上插孔12插入至第二下插孔22时,第二滑块5向后移动;当插头从第二上插孔12和第二下插孔22拔出时,第二弹性件6推动第二滑块5向前移动至第二位置处。由此可以简化结构,便于第一滑块3与第二滑块5的控制,提高盖体组件100的结构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下盖2和上盖1中的一个上具有第一导向槽13,第一滑块3设在第一导向槽13内,第一弹性件4的另一端与第一导向槽13的内壁相抵。由此可以保证在第一弹性件4压缩和伸出的过程中,第一滑块3移动过程的可靠性,防止第一滑块3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转,以及防止第一滑块3在第一弹性件4的推动作用下向前移动距离过大而偏离第一位置,从而使第一滑块3有效地遮挡第一上插孔11,保证盖体组件100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上盖1上具有第一导向槽13,第一滑块3设在第一导向槽13内,第一导向槽13的后侧壁(如图2所示的后方)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弹性件4相抵的凹槽131,由此既可以保证第一滑块3移动过程的可靠性,又可以固定第一弹性件4,防止第一弹性件4移动,保证第一弹性件4伸缩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盖体组件100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容纳腔17的内壁上设有止挡筋条,止挡筋条位于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5之间,第一弹性件4的另一端与止挡筋条相抵(图未示出该示例)。由此可以保证第一弹性件4常推动第一滑块3位于第一位置,从而保证盖体组件100工作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滑块3具有第一限位槽31,第一弹性件4的部分伸入至第一限位槽31内。由此可以增加第一弹性件4与第一滑块3之间连接可靠性,保证在插头插入第一上插孔11时,第一滑块3可以顺利的压缩第一弹性件4而使第一上插孔11与第一下插孔21连通,以及保证在插头拔出第一上插孔11时,第一弹性件4可以顺利的推动第一滑块3位于第一位置以遮挡第一上插孔11,防止异物插入到第一下插孔21内而造成漏电事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下盖2和上盖1中的一个上具有第二导向槽14,第二滑块5设在第二导向槽14内,第二弹性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向槽14的内壁相抵。由此可以保证在第二弹性件6压缩和伸出的过程中,第二滑块5移动过程的可靠性,防止第二滑块5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转,从而使第二滑块5有效地遮挡第二上插孔12,保证盖体组件100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上盖1上具有第二导向槽14,第二滑块5设在第二导向槽14内,第二弹性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向槽14的后侧壁相抵,由此既可以保证第二滑块5移动过程的可靠性,又可以固定第二弹性件6,防止第二弹性件6移动,保证第二弹性件6伸缩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盖体组件100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导向槽14的后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弹性件6相抵的凹槽(图未示出该示例),由此可以固定第二弹性件6,防止第二弹性件6移动,保证第二弹性件6伸缩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盖体组件100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导向槽14的远离第二弹性件6的一端具有开口141,第二滑块5朝向开口141的一端设有适于从开口141伸出的凸起53。当凸起53伸出至第二导向槽14外部时,第二滑块5的朝向开口141的端面与第二导向槽14的靠近开口141的内侧壁相抵。由此可以阻挡第二滑块5在第二弹性件6的作用下继续向前移动而偏离第二位置,从而保证第二滑块5可以有效地遮挡第二上插孔12,保证盖体组件100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滑块5具有第二限位槽51,第二弹性件6的部分伸入至第二限位槽51内。由此可以增加第二弹性件6与第二滑块5之间连接可靠性,保证在插头插入第二上插孔12时,第二滑块5可以顺利的压缩第二弹性件6而使第二上插孔12与第二下插孔22连通,以及保证在插头拔出第二上插孔12时,第二弹性件6可以顺利的推动第二滑块5位于第二位置以遮挡第二上插孔12,防止异物插入到第二下插孔22内而造成漏电事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6的另一端与容纳腔17的内壁相抵(图未示出该示例)。由此可以简化结构及加工工艺,节约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可选地,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6中的至少一个为弹簧。弹簧适应性广,成本低且结构可靠,由此可以降低盖体组件100的成本,且可以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盖1上具有至少一个USB插口15。由此可以提高盖体组件100应用的广泛性。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上插孔11为二插插孔,第二上插孔12为三插插孔。相应地,第一下插孔21为二插插孔,第二下插孔22为三插插孔。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盖体组件100应用的广泛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盖1与下盖2卡接,由此可以简化盖体组件100的结构及装配工艺,节约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上盖1和下盖2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接凸起16,另一个上设有与卡接凸起16相适配的卡接凹槽23。由此可以利用凸起53和凹槽131卡接的形式实现上盖1和下盖2的卡接,不仅可以简化结构,而且还便于装配,节省了装配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100,包括:上盖1、下盖2、第一滑块3、第一弹性件4、第二滑块5和第二弹性件6。其中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6为弹簧。
具体地,上盖1上具有前后间隔开的第一上插孔11和第二上插孔12,上盖1上还具有与第一上插孔11左右间隔开的USB插口15。下盖2与上盖1卡接限定出容纳腔17,下盖2具有第一下插孔21和第二下插孔22,插头适于从第一上插孔11伸入至容纳腔17内并伸入至第一下插孔21内或插头适于从第二上插孔12伸入至容纳腔17内并伸入至第二下插孔22内。其中第一上插孔11和第一下插孔21为二插插孔,第二上插孔12和第二下插孔22为三插插孔。
上盖1的内壁上具有第一导向槽13和第二导向槽14,第一滑块3可移动地设在第一导向槽13内,且位于第一上插孔11和第一下插孔21之间的第一位置,第二滑块5可移动地设在第二导向槽14内且位于第二上插孔12和第二下插孔22之间的第二位置。第一导向槽13的后侧壁上设有凹槽131,第一滑块3上设有第一限位槽31,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部分伸入至第一限位槽31内,另一端与第一导向槽13后侧壁上的凹槽131相抵,以沿前后方向常推动第一滑块3向前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滑块5上设有第二限位槽51,第二弹性件6的一端部分伸入至第二限位槽51内,另一端与第二导向槽14后侧壁相抵,以沿前后方向常推动第二滑块5向前移动至第二位置。
当第一滑块3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滑块3上的与第一上插孔11相对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32,在第一滑块3朝向第一位置移动的方向上,第一倾斜面32逐渐向下倾斜。由此在插头插入第一上插孔11时,便于驱动第一滑块3沿前后方向朝向第一弹性件4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上插孔11与第一下插孔21连通。
第二导向槽14的远离第二弹性件6的一端具有开口141,第二滑块5朝向开口141的一端设有适于从开口141伸出的凸起53,当凸起53伸出至第二导向槽14外部时,第二滑块5的朝向开口141的端面与第二导向槽14的靠近开口141的内侧壁相抵。由此可以阻挡第二滑块5在第二弹性件6的作用下继续向前移动而偏离第二位置。当第二滑块5位于第二位置时,凸起53上与第二上插孔12相对的端面形成第二倾斜面52,在第二滑块5朝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上,第二倾斜面52逐渐向下倾斜。由此在插头插入第二上插孔12时,便于驱动第二滑块5沿前后方向朝向第二弹性件6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上插孔12与第二下插孔22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插座,包括底座和上述插座的盖体组件100。其中,盖体组件100与底座连接。由此可以将盖体组件100固定与底座上以便于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插座的盖体组件100,不仅可以简化插座的结构,而且还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防止触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所述上盖具有间隔开的第一上插孔和第二上插孔;
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限定出容纳腔,所述下盖具有第一下插孔和第二下插孔,插头适于从所述第一上插孔伸入至所述容纳腔内并伸入至所述第一下插孔内或所述插头适于从所述第二上插孔伸入至所述容纳腔内并伸入至所述第二下插孔内;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滑块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上插孔和所述第一下插孔之间的第一位置;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以常推动所述第一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滑块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上插孔和所述第二下插孔之间的第二位置;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以常推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滑块上的与所述第一上插孔相对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在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倾斜面逐渐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块上与所述第二上插孔相对的端面形成第二倾斜面,在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倾斜面逐渐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沿前后方向常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向前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弹性件沿前后方向常推动所述第二滑块向前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中的一个上具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中的一个上具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滑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壁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有适于从所述开口伸出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具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具有至少一个USB插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插孔为二插插孔,所述第二上插孔为三插插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卡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接凸起,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凸起相适配的卡接凹槽。
15.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的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
CN201620110690.0U 2016-02-03 2016-02-03 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43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0690.0U CN205543376U (zh) 2016-02-03 2016-02-03 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0690.0U CN205543376U (zh) 2016-02-03 2016-02-03 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3376U true CN205543376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069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43376U (zh) 2016-02-03 2016-02-03 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33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1052A (zh) * 2022-06-29 2022-09-13 惠州市盛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bms电池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1052A (zh) * 2022-06-29 2022-09-13 惠州市盛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bms电池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8786U (zh)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CN201667434U (zh) 双保护门
CN205543376U (zh) 插座的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插座
CN209607992U (zh) 一种双层密封卡扣式电源连接器
CN207338758U (zh) 一种插头组件和连接结构
CN103441391B (zh) 一种旅行转换插
CN206059851U (zh) 电源插座
CN202282487U (zh) 一种保护门及具有保护门的插座
CN209730375U (zh) 排插
CN202100514U (zh) 一种风扇机体接插结构
CN205657217U (zh) 高压电连接器
CN204966787U (zh) 一种插座的保护门结构
CN219322096U (zh) 一种充电器
CN206893867U (zh) 防单极插入的插座
CN105591226B (zh) 插座
CN209472134U (zh) 一种电源插座及其安全门
CN103050811B (zh) 一种具有组合式保护门的多用途插孔插座
CN201774034U (zh) 电源插座装置
CN205543429U (zh) 插座
CN205828826U (zh) 一种转接器
CN203859026U (zh) 一种汽车雾灯开关
CN210576637U (zh) 一种插座保护门的安装结构及一种插座
CN106450933A (zh) 插座
CN202721282U (zh) 一种具有组合式保护门的多用途插孔插座
CN220493301U (zh) 一种卡扣式电源堵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2

Address after: 335400 No. 1 Industrial Park, Yingtan, Jiangxi, Guixi

Patentee after: MEIZH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Guangdong, Foshan Town, Shunde District, Beijiao, 6 beautiful avenue, beautiful headquarters building, B District, 26-28 floor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