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98786U -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98786U
CN204998786U CN201520586743.1U CN201520586743U CN204998786U CN 204998786 U CN204998786 U CN 204998786U CN 201520586743 U CN201520586743 U CN 201520586743U CN 204998786 U CN204998786 U CN 204998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module
peg
connection
latch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67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文
蒋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867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98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98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98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所述电源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与用电设备插接的第一插接头;电池芯,所述电池芯设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电池芯与所述第一插接头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插接头与用电设备的接头插接后与用电设备配合锁紧所述电源模组的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设在所述外壳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模组,安装方便,且可以提高电源模组安装后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农业无人机电池的连接结构为电池采用扎带或其他壳体将电池固定在无人机上,电池伸出电源线,使用时,需要将电源线插接到无人机的电源接口。将电池用扎带或是其他壳体固定在无人机上,操作不便,且电池容易出现松动;电池安装在无人机上后,再插接电源接口,会出现安全隐患,且插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源模组,安装方便且安装后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模组,电源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与用电设备插接的第一插接头;电池芯,所述电池芯设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电池芯与所述第一插接头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插接头与用电设备的接头插接后与用电设备配合锁紧所述电源模组的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设在所述外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模组,安装方便,且可以提高电源模组安装后的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源模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锁扣组件分别布置在所述电源模组沿纵向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沿纵向远离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一端设有提手,所述锁扣组件固设在所述提手的沿纵向远离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一侧。
有利地,所述锁扣组件包括一个或沿横向布置的多个。
优选地,所述锁扣组件为沿横向布置的多个,且多个所述锁扣组件中的两个分别邻近所述提手沿横向的两端设置。
有利地,所述外壳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盖在所述下壳上,且所述电池芯设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配合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提手设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中的至少一个上。
所述上壳上设有上半边提手,所述下壳上设有下半边提手,所述上半边提手和所述下半边提手配合形成所述提手,所述锁扣组件设在所述上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沿横向的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滑轨和凸起滑台,所述滑轨沿纵向延伸,且所述滑轨与所述凸起滑台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
有利地,所述凸起滑台设在邻近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位置,且所述滑轨设在所述凸起滑台的远离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头为设在所述外壳内的母接头,且所述外壳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头正对的电源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扣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外壳固接;卡接头,所述卡接头沿上下方向在向下移动伸出的锁扣位置和向上移动收回的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与所述卡接头相连并可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卡接头向所述松开位置移动;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卡接头相连并常驱动所述卡接头向所述锁扣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按钮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所述卡接头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内侧。
有利地,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至少一部分穿设在所述驱动件内,且所述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杆的下端与所述卡接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方,所述滑杆的上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连,所述滑杆的下端设有与所述滑动按钮固接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卡接头呈沿上下延伸的杆状且上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凸块固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导向筒,所述滑杆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滑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限位凸块。
有利地,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锁扣组件分别布置在所述电源模组沿纵向的两端,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有卡勾,所述卡勾上限定出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在所述锁紧位置封住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在所述松开位置向上滑动打开所述卡接槽。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提手,且所述提手和所述第一插接头分别布置在所述外壳的沿纵向的两端,所述锁扣组件的固定座固设在所述提手内,且所述卡勾向下伸出所述外壳的下表面,所述卡接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插接头的方向,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卡接头伸出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并封住所述卡接槽,所述滑动按钮设在所述提手的外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上设有第二插接头;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设在所述无人及机体上,所述电源模组为前述的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的第一插接头与无人机机体上的所述第二插接头插接,且所述电源模组的锁扣组件与所述无人机机体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为前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锁扣组件分别布置在所述电源模组沿纵向的两端,所述外壳沿横向的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滑轨和凸起滑台,所述滑轨沿纵向延伸,且所述滑轨与所述凸起滑台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所述无人机机体上具有第二插接头和导轨,所述导轨为沿纵向延伸且沿横向相对布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导轨相对布置在所述电池模组沿横向的两侧,所述电源模组的所述滑轨位于对应的所述导轨的上面且所述电源模组的所述凸起滑台位于对应的所述导轨的下面,所述第二插接头与所述第一插接头插接,且所述锁扣组件与所述无人机机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滑台设在邻近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位置,且所述滑轨设在所述凸起滑台的远离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为前述的电池模组,所述锁扣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外壳固接;卡接头,所述卡接头沿上下方向在向下移动伸出的锁扣位置和向上移动收回的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与所述卡接头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卡接头向所述松开位置移动;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卡接头相连并常驱动所述卡接头向所述锁扣位置移动。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锁扣组件分别布置在所述电源模组沿纵向的两端,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有卡勾,所述卡勾上限定出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在所述锁紧位置封住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在所述松开位置打开所述卡接槽。所述无人机机体上设有卡槽,在所述电源模组安装好后所述卡勾穿过所述卡槽且所述卡接头抵在所述卡勾的穿过所述卡槽的部分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提手,且所述提手和所述第一插接头分别布置在所述外壳的沿纵向的两端,所述锁扣组件的固定座固设在所述提手内,且所述卡勾向下伸出所述外壳的下表面,所述卡接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插接头的方向,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卡接头伸出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并封住所述卡接槽,所述滑动按钮设在所述提手的外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源模组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源模组在不同方向上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源模组的锁扣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中电源模组的锁扣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无人机100,电源模组1,电源连接孔101,外壳11,上壳1101,下壳1102,第一插接头111,提手112,上半边提手1121,下半边提手1122,滑轨113,凸起滑台114,电池芯12,锁扣组件13,固定座131,第一限位块1311,第二限位块1312,卡勾1313,竖直部1301,水平部1302,卡接槽1303,卡接头132,滑动按钮133,驱动件134,滑杆135,限位凸块136,导向筒137,无人机机体2,卡槽201,第二插接头21,导轨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模组1,包括:外壳11,电池芯12和锁扣组件13。
具体而言,外壳11上设有第一插接头111,第一插接头111用于与用电设备插接以对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电池芯12设在外壳11内,且电池芯12与第一插接头111电连接。锁扣组件13设在外壳11上,在第一插接头111与对应的用电设备的接头插接后,锁扣组件13与用电设备配合,用于在电源模组1置于合适的位置后锁紧电源模组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模组1,设置有第一插接头111和锁扣组件13,通过第一插接头111与对应设备插接就可以实现电源模组1与对应设备的电连接,从而通过电源模组1向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安装方便快捷,另外,通过设置锁扣组件13,在电源模组1置于适合的位置后,可以通过锁扣组件13锁紧电源模组1,从而使得电源模组1可以稳定地安装在预定的位置,避免电源模组1松脱,使得电源模组1可以对用电设备稳定地供电。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组1安装方便,且可以提高电源模组1安装后的稳定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组1可以应用于无人机100中,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100,包括:电源模组1和无人机机体2。
具体而言,无人机机体2上设有第二插接头21。电源模组1设在无人机机体2上,电源模组1的第一插接头111与无人机机体2上的第二插接头21插接,且电源模组1的锁扣组件13与无人机机体2相连。也就是说,在第一插接头111与第二插接头21插接在一起后,通过锁扣组件13将电源模组1定位在无人机机体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100,设置了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电源模组1,可以提高电源模组1的稳定性,使得电源模组1的安装方便且供电稳定,所述的无人机100可以稳定运行,降低由于供电设备接触不良导致等的故障,提高其使用效率。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源模组1,该电源模组1可以应用于无人机100上,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用电设备上。
结合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111和锁扣组件13分别布置在电源模组1沿纵向的两端。参照图2,第一插接头111设在电源模组1的左端,参照图1,锁扣组件13设在电源模组1的右端。从而方便电源模组1的安装。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称的“纵向”和“横向”是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且“纵向”和“横向”这两个方向均与上下方向垂直。另外,附图中用方向箭头示出了所述的“纵向”、“横向”以及上下方向。另外,第一插接头111和锁扣组件13分别布置在电源模组1沿纵向的两端应该做广义理解,参照附图,第一插接头111设在电源模组1的左端,锁扣组件13设在电源模组1的右端。但是第一插接头111和锁扣组件13并非必须在沿纵向延伸的直线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外壳11上沿纵向远离第一插接头111的一端(即图1中外壳11的右端)设有提手112,锁扣组件13固设在提手112的沿纵向远离第一插接头111的一侧(即图1中提手113的右侧)。因此,在电源模组1的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提手112将电源模组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而且,在电源模组1置于合适的位置后,即可快速地通过锁扣组件13定位电源模组1,该电源模组1可以仅适用一只手即可完成安装。
进一步地,锁扣组件13为一个,从而可以提高电源模组1的制造以及安装效率。
另外,锁扣组件13也可以为多个,这多个锁扣组件13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在外壳11上适当的位置,例如,将多个锁扣组件13布置在提手112的沿纵向或沿横向的两侧等。
优选地,多个锁扣组件13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横向布置在提手112沿纵向远离第一插接头111的一侧。
进一步地,多个锁扣组件13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横向间隔布置布置在提手112沿纵向远离第一插接头111的一侧,且多个锁扣组件13中的两个分别邻近提手112沿横向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未对锁扣组件13的位置和数量进行限制,上述对锁扣组件13的个数以及位置的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
有利地,结合图1至图3,外壳11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壳1101和下壳1102,上壳1101盖在下壳1102上,且电池芯12设在上壳1101和下壳1102配合形成的空腔内。以提高电源模组1的的装配效率。
另外,可以将提手设置在上壳1101上,也可以将提手设置在下壳1102上,或者在上壳1101和下壳1102上均设置提手等。
优选地,结合图1至图3,上壳1101上设有上半边提手1121,下壳1102上设有下半边提手1122,上半边提手1121和下半边提手1122配合形成提手112,锁扣组件13设在上壳1101上。因此,将外壳11设置成包括上壳1101和下壳1102的形式,可以方便电源模组1的装配,提高电源模组1的装配效率。
另外,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向将上壳1101和下壳1102装配到一起,其中,下壳1102呈板状,且下壳1102上呈环形设置间隔布置的多个连接柱,电池芯12设在多个连接柱的内侧,上壳1101上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凹槽,且上壳1101与下壳1102配合形成空腔,电池芯12容纳在该空腔内。而且上壳1101上形成有与多个连接柱一一对应的孔,螺钉穿过孔与连接柱螺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1,外壳11沿横向的两侧(即图1中外壳11的前侧和后侧)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滑轨113和凸起滑台114,滑轨113沿纵向延伸,且滑轨113与凸起滑台114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也就是说,滑轨113与凸起滑台114之间限定出滑槽。
结合图1和图5,在将该电源模组1安装到无人机100上时,电源模组1的安装稳定。
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中,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2和电池模组1。无人机机体2上具有第二插接头21和导轨22,导轨22为沿纵向延伸且沿横向相对布置的两个,在电池模组安装好后,两个导轨22相对布置在电源模组1沿横向的两侧(电源模组的前侧和后侧)。
其中,在电池模组1中,第一插接头111和锁扣组件13分别布置在电源模组1沿纵向的两端。外壳11沿横向的两侧(即图1中外壳11的前侧和后侧)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滑轨113和凸起滑台114,滑轨113沿纵向延伸,且滑轨113与凸起滑台114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
在电源模组1安装好后,电源模组1的滑轨113位于对应的导轨22的上面,且电源模组1的凸起滑台114位于对应的导轨22的下面。具体而言,结合图1至图6,电源模组1前侧的滑轨113位于前侧的导轨22的上面,且电源模组1前侧的凸起滑台114位于前侧的导轨22的下面;电源模组1后侧的滑轨113位于后侧的导轨22的上面,且电源模组1后侧的凸起滑台114位于后侧的导轨22的下面。
第二插接头21与第一插接头111插接,且锁扣组件13与无人机机体2相连。
因此,设置在导轨22上面的滑轨113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可以通过导轨22和滑轨113的配合将电源模组1稳定地推动到预定的位置使第一插接头111和第二插接头21插接。另外设置凸起滑台11不仅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源模组1安装过程的稳定性和快捷性,而且,在安装完成后,凸起滑台114将对电源模组1进行限位,避免电源模组1从无人机机体2上脱出。
在安装过程中,将电源模组1上的第一插接头111与无人机机体上的第二插接头21相对,使电源模组1的滑轨113位于对应的导轨22的上面,且电源模组1的凸起滑台114位于对应的导轨22的下面。推动电池模组1使得第一插接头111与第二插接头21对接,然后通过锁扣组件13锁紧。
另外,由于设置了凸起滑台114,也提高了第一插接头111和第二插接头21对接的稳定性,降低或避免了第一插接头111或第二插接头21的受力,进一步地提高供电稳定性。
优选地,凸起滑台114设在邻近第一插接头111的位置。在电源模组1安装完成后,可以有效的对电源模组1进行限位,而且降低第一插接头111和第二插接头21的受力,在电源模组1安装过程中,可以方便第一插接头111与第二插接头21对准。
进一步地,滑轨113设在凸起滑台114的远离第一插接头111的位置。也就是说,滑轨113与凸起滑台114在纵向上错开布置,因此,避免出现安装电源模组1过程中,需要将导轨22插入到凸起滑台114和滑轨113之间的间隙内的问题,进一步地方便电源模组1的安装。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111为设在外壳11内的母接头,且外壳11上具有与第一插接头111正对的电源连接孔101。因此,将第一插接头111隐藏在外壳11内,不仅可以避免了第一插接头111伸出容易损坏的问题,而且还避免了母接头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源模组1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对应地,无人机100上的第二插接头21为公插头。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扣组件13包括:固定座131、卡接头132、滑动按钮133和驱动件134。具体而言,固定座131与外壳11固接。卡接头132沿上下方向在向下移动伸出的锁扣位置和向上移动收回的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固定座131上。滑动按钮133与卡接头132相连并可在外力作用下驱动卡接头132向松开位置移动。驱动件134分别与固定座131和卡接头132相连并常驱动卡接头132向锁扣位置移动。
在锁扣组件13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向上滑动滑动按钮133来驱动卡接头132移动至松开位置,从而方便电源模组1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另外,在电源模组1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滑动按钮133,驱动件134将驱动卡接头132移动到锁扣位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组件1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对应地,可以在无人机机体2上设有沿竖向的定位孔,在所述锁扣位置,卡接头132插入到定位孔内,也可以在无人机机体2上设置挡板,在锁扣位置,卡接头132向下伸出由挡板抵挡住以限制电源模组的移动。
进一步地,滑动按钮133设在固定座131的外侧,从而方便拨动滑动按钮133。卡接头132设在固定座131的内侧,从而保护卡接头,降低损坏率。
其中,所述固定座131的外侧是指固定座131的背离外壳11的一侧,即图4中固定座131的右侧;固定座131的内侧是指固定座朝向外壳11的一侧,即图4中固定座131的左侧。
进一步地,锁扣组件13还包括滑杆135,滑杆135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在固定座131上,滑杆135的下端与卡接头132相连。从而通过滑杆135驱动卡接头132移动,使卡接头132移动稳定,从而方便电源模组1的安装以及提高锁扣组件的紧固性。
优选地,滑杆135的至少一部分穿设在驱动件134内,以使得滑杆受力均匀,可以稳定滑动。
有利地,固定座131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311和第二限位块1312,第一限位块1311位于第二限位块1312上方,滑杆135的上端可滑动地与第一限位块1311相连,滑杆135的下端设有与滑动按钮133固接的限位凸块136,限位凸块136位于第一限位块1311和第二限位块1312之间,卡接头132呈沿上下延伸的杆状且上端穿过第二限位块1312与限位凸块136固接。通过限位凸块136与第一限位块1311和第二限位块1312的配合可以限制滑杆135移动的位置,提高锁扣组件13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限位块1311上设有导向筒137,滑杆135可滑动地套设在导向筒137内。使滑杆135稳定滑动。
有利地,驱动件134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在滑杆135上,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限位块1311和限位凸块136。
其中,所述的压缩弹簧是指常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也就是说,压缩弹簧的两端常对第一限位块1311和限位凸块136具有推力。
当然,驱动件134还可以为其它可以驱动卡接头向锁扣位置移动的其它元件或组件。
结合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111和锁扣组件13分别布置在电源模组1沿纵向的两端,固定座131的下端设有卡勾1313,卡勾1313上限定出卡接槽1303,卡接头132在锁紧位置封住所述卡接槽1303,卡接头132在松开位置打开所述卡接槽1303。
例如,如图4所示,卡勾1313包括竖直部1301和水平部1302,竖直部1301沿上下延伸且水平部1302与竖直部1301的下端相连并沿纵向朝第一插接头111延伸,参照图4,水平部1302与竖直部1301的下端相连并向左延伸。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4,外壳11上设有提手112,且提手112和第一插接头111分别布置在外壳11的沿纵向的两端,锁扣组件13的固定座131固设在提手112内,且卡勾1313向下伸出外壳11的下表面,所述卡接槽1303的开口朝向第一插接头111的方向(即图4中向左的方向),在锁紧位置卡接头132伸出外壳11的下表面并封住所述卡接槽1303,滑动按钮133设在提手112的外面。便于电源模组1的定位。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卡勾1313,而仅仅依靠卡接头132来限制电源模组1沿纵向滑动,另外,设置卡勾1313不仅可以限制电源模组1沿纵向滑动,而且还可以限制电源模组1沿上下移动。
另外,结合图4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无人机100中。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2和电池模组1,无人机机体2上设有卡槽201。电池模组1为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电池模组。
其中,锁扣组件13包括固定座131和卡接头,固定座131上具有卡勾1313,卡接头在封闭卡勾1313上的卡接槽1303和打开卡勾1313上的卡接槽1303的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固定座131上。在电源模组1安装好后卡勾1313穿过卡槽201且卡接头132抵在卡勾1313的穿过卡槽201的部分上。从而完成电源模组1的安装和定位,并使电源模组1稳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模组1,可采用单手操作,方便的将电源模组1卡接在无人机上,不会出现松动,卡扣装置操作方便,轻松实现电源模组1的固定和取出。在电源模组1放置到无人机的固定位时,可同时实现电源接口的连接,不会出现安全隐患且插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组1包括上壳1101和下壳1102,上壳1101和下壳1102上都有带有半边提手结构,两个半边提手结构组成一个提手,在提手位置设置有一个锁扣组件13,在下壳110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凸起滑台114,在上壳1101的的尾部(即图2中上壳1101的左端)设置有电源连接孔101,其内部安装有一个母接头(或快捷插头,即第一插接头111)。
能便捷的将电源模组1安装固定在无人机上和从无人机上取下,电源模组1连接快捷方便,在电源模组1安装到位后,电源端子同时连接上无人机的电源线,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参照图2和图3,上壳1101的一端有上半边提手1121,下壳1102上的一端有下半边提手1122,在下半边提手1122上安装一个锁扣组件13。图2中所示在上壳1101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头111,如图2和图3在下壳1102上设置有凸起滑台114。
如图4所示为锁扣组件13结构示意图,锁扣组件13包含有固定座131,上下滑动的滑动按钮133、压缩弹簧、滑杆135、导向筒137、卡接头132以及卡接槽1303,其中固定座131固定安装在上壳1101的上半边提手1121上,导向筒137固定在固定座131的上部,滑杆135上装有压缩弹簧。开启状态下,用户手指向上推起滑动按钮133,此时压缩弹簧被压缩,滑杆135在导向筒137内向上移动,卡接头132收起,锁扣组件13装置为开口状态(即松开状态),当无人机上的固定装置置入到卡接槽1303内后,用户手指松开滑动按钮133,压缩弹簧回弹,滑杆135在导向筒137内向下移动,卡接槽1303回到初始位置,将卡接槽1303锁住,无人机上的固定卡位无法脱出,即可将电源模组1锁定住。
结合图1至图5,无人机电池舱上安装有与电源母头(即第一插接头111)连接的电源公头(即第二插接头21),图5中示意出无人机上的卡槽201,通过电源模组1上锁扣组件13与该卡槽201的配合,实现电源模组1的固定。
安装电源模组1时,单手握持提手112,将整个电源模组1提起,同时手指向上推起滑动按钮133,然后将电源模组1水平推入到无人机电池舱,此时下壳1102上的凸起滑台114与电池舱上的水平面滑动接触,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在电源模组1被推到位后,同时电源模组1的第一插接头111与无人机上的电池舱第二插接头21插接到位配合,且锁扣组件13上的卡接槽1303与无人机上的卡槽201配合,然后松开滑动按钮133,卡接头132被压缩弹簧推动回弹到初始位置,从而将电源模组1锁止固定在无人机的电池舱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电源模组1上设置有提手112,在提手112位置设置有锁扣组件13,便于单手操作提放和锁止固定电源模组1。电源模组1外壳上设置有凸起滑台114,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确保电源母头(即第一插接头111)能准确的对接到无人机上的电源公头(即第二插接头21)。电源模组1尾部(参照图2中电源模组1的左端)设置有电源母座(即第一插接头111),在将电源模组1放置到位并锁止时,可同时与无人机上电源公头(即第二插接头21)匹配连接。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2)

1.一种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与用电设备插接的第一插接头;
电池芯,所述电池芯设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电池芯与所述第一插接头电连接;
用于在所述第一插接头与用电设备的接头插接后与用电设备配合锁紧所述电源模组的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设在所述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锁扣组件分别布置在所述电源模组沿纵向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沿纵向远离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一端设有提手,所述锁扣组件固设在所述提手的沿纵向远离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包括一个或沿横向布置的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为沿横向布置的多个,且多个所述锁扣组件中的两个分别邻近所述提手沿横向的两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盖在所述下壳上,且所述电池芯设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配合形成的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设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中的至少一个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上设有上半边提手,所述下壳上设有下半边提手,所述上半边提手和所述下半边提手配合形成所述提手,所述锁扣组件设在所述上壳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沿横向的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滑轨和凸起滑台,所述滑轨沿纵向延伸,且所述滑轨与所述凸起滑台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滑台设在邻近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位置,且所述滑轨设在所述凸起滑台的远离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为设在所述外壳内的母接头,且所述外壳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头正对的电源连接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外壳固接;
卡接头,所述卡接头沿上下方向在向下移动伸出的锁扣位置和向上移动收回的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
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与所述卡接头相连并可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卡接头向所述松开位置移动;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卡接头相连并常驱动所述卡接头向所述锁扣位置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按钮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所述卡接头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内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至少一部分穿设在驱动件内,且所述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杆的下端与所述卡接头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方,所述滑杆的上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连,所述滑杆的下端设有与所述滑动按钮固接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卡接头呈沿上下延伸的杆状且上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凸块固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导向筒,所述滑杆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筒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滑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限位凸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锁扣组件分别布置在所述电源模组沿纵向的两端,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有卡勾,所述卡勾上限定出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在所述锁紧位置封住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在所述松开位置打开所述卡接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提手,且所述提手和所述第一插接头分别布置在所述外壳的沿纵向的两端,所述锁扣组件的固定座固设在所述提手内,且所述卡勾向下伸出所述外壳的下表面,所述卡接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插接头的方向,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卡接头伸出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并封住所述卡接槽,所述滑动按钮设在所述提手的外面。
2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上设有第二插接头;
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设在所述无人及机体上,所述电源模组为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的第一插接头与无人机机体上的所述第二插接头插接,且所述电源模组的锁扣组件与所述无人机机体相连。
2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机体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为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无人机机体上具有第二插接头和导轨,所述导轨为沿纵向延伸且沿横向相对布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导轨相对布置在所述电池模组沿横向的两侧,所述电源模组的所述滑轨位于对应的所述导轨的上面且所述电源模组的所述凸起滑台位于对应的所述导轨的下面,所述第二插接头与所述第一插接头插接,且所述锁扣组件与所述无人机机体相连。
22.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机体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为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无人机机体上设有卡槽,在所述电源模组安装好后所述卡勾穿过所述卡槽且所述卡接头抵在所述卡勾的穿过所述卡槽的部分上。
CN201520586743.1U 2015-08-06 2015-08-06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Active CN204998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6743.1U CN204998786U (zh) 2015-08-06 2015-08-06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6743.1U CN204998786U (zh) 2015-08-06 2015-08-06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98786U true CN204998786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5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6743.1U Active CN204998786U (zh) 2015-08-06 2015-08-06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98786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591A (zh) * 2016-07-15 2016-10-26 天峋(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电源快插装置及无人机
CN106364680A (zh) * 2016-11-18 2017-02-01 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的电池舱结构
CN106687375A (zh) * 2016-07-29 2017-05-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人飞行器
CN106763020A (zh) * 2017-03-02 2017-05-31 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块快速连接的机械卡扣结构
CN107438827A (zh) * 2016-10-25 2017-12-0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无人机
CN108513564A (zh) * 2017-04-26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643903A (zh) * 2017-02-15 2019-04-16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轴组件、电源模组及云台
CN112278229A (zh) * 2019-07-24 2021-01-29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器的机身及飞行器
CN112918684A (zh) * 2021-03-17 2021-06-0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64807A (zh) * 2021-09-17 2021-12-0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用于嵌入式设备的电池装载固定结构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591A (zh) * 2016-07-15 2016-10-26 天峋(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电源快插装置及无人机
CN111736630A (zh) * 2016-07-29 2020-10-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人飞行器
CN106687375A (zh) * 2016-07-29 2017-05-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人飞行器
CN111736630B (zh) * 2016-07-29 2024-01-1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人飞行器
CN107438827A (zh) * 2016-10-25 2017-12-0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无人机
CN106364680A (zh) * 2016-11-18 2017-02-01 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的电池舱结构
CN109643903A (zh) * 2017-02-15 2019-04-16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轴组件、电源模组及云台
CN106763020A (zh) * 2017-03-02 2017-05-31 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块快速连接的机械卡扣结构
WO2018195801A1 (zh) * 2017-04-26 2018-11-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513564B (zh) * 2017-04-26 2023-05-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6207430A (zh) * 2017-04-26 2023-06-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513564A (zh) * 2017-04-26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278229A (zh) * 2019-07-24 2021-01-29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器的机身及飞行器
CN112918684A (zh) * 2021-03-17 2021-06-0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64807A (zh) * 2021-09-17 2021-12-0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用于嵌入式设备的电池装载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8786U (zh)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CN108990425B (zh) 电源适配器
KR101214847B1 (ko) 슬라이드 레버를 구비한 커넥터
CN207868518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布线施工用布线插头
CN102544903A (zh) 水晶头拔出辅助装置及水晶头组合
CN101740735A (zh) 电池盖结构
CN108173187B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主控板预埋盒结构及制冷设备
CN210129467U (zh) 一种组装效率高的固态继电器
CN201667518U (zh) 汽车机舱保险盒
CN218867457U (zh) 充电枪控制盒连接结构
CN110571549A (zh) 底板式电子模块的插接结构
CN104767045A (zh)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02384529U (zh) 便携式插销插座
CN210074345U (zh) 车载交流输出插座
CN209641887U (zh) 一种具有二次锁结构的车用连接器
CN207677130U (zh) 一种电子接插件结构
CN201315374Y (zh) 万能转换电源连接线
CN207122837U (zh) 一种灯具的电源抽插式安装结构
CN205319482U (zh) 多功能旅行充电转换插头
CN215933885U (zh) 电控接插装置及电池组件和自动换电无人车
CN113968154B (zh) 一种内置充电器的搬运车
CN218769908U (zh) 一种应急电源的电池盖、应急电源壳体及应急电源
CN204190016U (zh) 插头
CN217115002U (zh) 一种辅助小型连接器公母端分离的拆卸结构
CN210922354U (zh) 一种防暴枪握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Guangdong,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Cheng Cheng Road, No. 3A01, 1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Guangdong,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Cheng Cheng Road, No. 3A01, 1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XAIRCRAF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A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3a01, No.1 Siche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