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2663U - 断路器的静触头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的静触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2663U
CN205542663U CN201620162917.6U CN201620162917U CN205542663U CN 205542663 U CN205542663 U CN 205542663U CN 201620162917 U CN201620162917 U CN 201620162917U CN 205542663 U CN205542663 U CN 205542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striking
contact
run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29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孝平
张琳琳
毛屹
郭德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629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2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2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2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断路器的静触头包括连接板、静触点和引弧板,其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用于接线和与断路器的动触头配合,在连接板与动触头配合端上设有与动触头对应配合的多个静触点,所述多个静触点呈错层分布;所述引弧板包括与多个静触点对应设置的多个引弧脚,每个引弧脚对应设置在连接板上且与其相对应的静触点间隔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的静触头,适用于具有多个长度不等的动触片组的动触头,通过将用于引弧的引弧板设置成多个分散式引弧脚以对应引导动触头在各个静触点上所产生的电弧,结构简单且引弧效果好,实现不同长度的动触头片组上的电弧都能被引弧脚有效地引导到断路器的灭弧室内,提高静触头的引弧效果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断路器的静触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的静触头。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静触头由连接板和静触点两部分组成,通常会在静触点附近增加用于将电弧引进断路器的灭弧室的引弧结构,以减少电弧在静触点上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电弧对静触点的烧损,起到对静触点的保护作用。现有的大壳架塑壳断路器采用多片式动触头,对应的静触头引弧板一般采用整体式结构,但一般多片式动触头的中间一片或多片的动触片长于两侧的动触片,因此现有的引弧板引弧效果不甚理想。此外,引弧板作为独立的零件,一般采用螺钉安装方式固定在静触头上,装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引弧效果好的断路器的静触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的静触头,包括连接板1、静触点2和引弧板3,其中,连接板1的两端分别用于接线和与断路器的动触头配合,在连接板1与动触头配合端上设有与动触头对应配合的多个静触点2,所述多个静触点2呈错层分布;所述引弧板3包括与多个静触点2对应设置的多个引弧脚32,每个引弧脚32对应设置在连接板1上且与其相对应的静触点2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引弧板3还包括与多个引弧脚32连接的引弧头31,多个引弧脚3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上与静触点2相对应,多个引弧脚32的另一端向连接板1的接线端翘起并连接在引弧头31上。
优选地,所述引弧板3通过引弧脚32和铆钉4的配合实现铆接固定在连接板1上。
优选地,所述引弧脚32和静触点2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引弧脚32由一个位于中间的第一引弧脚321和两个位于两侧的第二引弧脚322组成,三个静触点2由一个与第一引弧脚321对应设置的第一静触点21和两个与第二引弧脚322对应设置的第二静触点22组成,第一静触点21和第二静触点22呈三角形分布,第一引弧脚321的长度小于第二引弧脚322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弧脚32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21a和第一倾斜部321b,其中第一固定部321a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引弧脚321固定在连接板1上的孔,第一倾斜部321b向上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弧脚3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322a、第二倾斜部322b和过渡连接部322c,其中第二固定部322a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引弧脚322固定在连接板1上的孔,第二倾斜部322b向上倾斜设置,过渡连接部322c与引弧板3的引弧头31持平连接。
优选地,包括多个引弧脚32和一个引弧头31的引弧板3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板13,其中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通过第二连接板12实现错层设置,静触点2和引弧板3连接在连接板1的第三连接板13上,且引弧板3和第一连接板11位于第三连接板13的同一端面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平行错层设置,第二连接板12倾斜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31,第三连接板13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通孔132,其中第二通孔131靠近第二连接板12设置;第三连接板13的正面上设置有所述静触点2和引弧板3,第三连接板13的反面上设置有凹槽133,且凹槽133与第二通孔131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静触头,适用于具有多个长度不等的动触片组的动触头,通过将用于引弧的引弧板设置成多个分散式引弧脚以对应引导动触头在各个静触点上所产生的电弧,结构简单且引弧效果好,实现不同长度的动触头片组上的电弧都能被引弧脚有效地引导到断路器的灭弧室内,减少电弧在静触点上的燃烧,提高静触头的引弧效果和可靠性。此外,引弧脚既与静触点上各 个接触处相靠近以便于快速地将更多的电弧从静触点上吸收,又通过引弧头合并连接在一起以使得电弧最终汇集在引弧头上从而便于有效引导进入灭弧室,相较于整片式结构,引弧板分散吸收整合引导的结构,简单合理且引弧效果好,节省生产材料和生产成本,提高可靠性。一体成型的引弧板与连接板铆接固定,装配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静触头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静触头的反面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3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静触头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静触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包括连接板1、静触点2和引弧板3,其中,连接板1的两端分别用于接线和与断路器的动触头配合,在连接板1与动触头配合端上设有与动触头对应配合的多个静触点2,所述多个静触点2呈错层分布;引弧板3包括与多个静触点2对应设置的多个引弧脚32,每个引弧脚32对应设置在连接板1上且与其相对应的静触点2间隔一定距离。该一定距离是指引弧脚32与静触点2之间能实现快速传递电弧的距离。该动触头包括多个长度不相等的动触片组,所述多个动触片组与多个呈错层分布的静触点2对应配合,每个动触片组包括一个动触片或至少两个彼此相邻且长度相等的动触片。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静触头适用于具有多个长度不等的动触片组的动触头,通过将用于引弧的引弧板设置成多个分散式引弧脚以对应引导动触头在各个静触点上所产生的电弧,结构简单且引弧效果好,实现不同长度的动触头片组上的电弧都能被引弧脚有效地引导到断路器的灭弧室内,减少电弧在静触点上的燃烧,提高静触头的引弧效果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引弧板3还包括与多个引弧脚32连接的引弧头31,多个引弧脚3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上与静触点2相对应,多个引弧脚32的 另一端向连接板1的接线端翘起并连接在引弧头31上。包括多个引弧脚32和一个引弧头31的引弧板3一体成型。引弧脚既与静触点上各个接触处相靠近以便于快速地将更多的电弧从静触点上吸收,又通过引弧头合并连接在一起以使得电弧最终汇集在引弧头上从而便于有效引导进入灭弧室,相较于整片式结构,引弧板分散吸收整合引导的结构,简单合理且引弧效果好,节省生产材料和生产成本,提高可靠性。此外,引弧板3通过引弧脚32和铆钉4的配合实现铆接固定在连接板1上。相较于其它固定方式如螺钉固定,铆接固定方式的装配效率和牢固可靠性更高。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引弧脚32和静触点2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引弧脚32由一个位于中间的第一引弧脚321和两个位于两侧的第二引弧脚322组成,三个静触点2由一个与第一引弧脚321对应设置的第一静触点21和两个与第二引弧脚322对应设置的第二静触点22组成,第一静触点21和第二静触点22呈三角形分布,第一引弧脚321的长度小于第二引弧脚322的长度。适用范围广。第一引弧脚321和第一静触点21均优选为一个但不限于一个,第二引弧脚322和第二静触点22均优选为两个但不限于两个。具体地,第一引弧脚32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21a和第一倾斜部321b,其中第一固定部321a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引弧脚321铆接固定在连接板1上的孔,第一倾斜部321b向上倾斜设置,可将第一静触点21表面的电弧更多地引导进入安装在静触头上方的灭弧室。第二引弧脚3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322a、第二倾斜部322b和过渡连接部322c,其中第二固定部322a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引弧脚322铆接固定在连接板1上的孔,第二倾斜部322b向上倾斜设置,可将第二静触点22表面的电弧更多地引导进入安装在静触头上方的灭弧室;过渡连接部322c与引弧板3的引弧头31持平连接。该持平连接即指两个部件相连接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板13,其中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通过第二连接板12实现错层设置,静触点2和引弧板3连接在连接板1的第三连接板13上,且引弧板3和第一连接板11位于第三连接板13的同一端面上方即位于第三连接板13的正面上方。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平行错层 设置,第二连接板12倾斜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之间。此外,第一连接板11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11;第三连接板13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31,第三连接板13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通孔132,其中第二通孔131靠近第二连接板12设置;第三连接板13的正面上设置有静触点2和引弧板3,第三连接板13的反面上设置有凹槽133,且凹槽133与第二通孔131相连通。第二通孔131靠近第二连接板12设置即指第二通孔131和第二连接板12的间距小于第三通孔132和第二连接板12的间距。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静触点(2)和引弧板(3),其中,连接板(1)的两端分别用于接线和与断路器的动触头配合,在连接板(1)与动触头配合端上设有与动触头对应配合的多个静触点(2),所述多个静触点(2)呈错层分布;所述引弧板(3)包括与多个静触点(2)对应设置的多个引弧脚(32),每个引弧脚(32)对应设置在连接板(1)上且与其相对应的静触点(2)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板(3)还包括与多个引弧脚(32)连接的引弧头(31),多个引弧脚(3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上与静触点(2)相对应,多个引弧脚(32)的另一端向连接板(1)的接线端翘起并连接在引弧头(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板(3)通过引弧脚(32)和铆钉(4)的配合实现铆接固定在连接板(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脚(32)和静触点(2)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引弧脚(32)由一个位于中间的第一引弧脚(321)和两个位于两侧的第二引弧脚(322)组成,三个静触点(2)由一个与第一引弧脚(321)对应设置的第一静触点(21)和两个与第二引弧脚(322)对应设置的第二静触点(22)组成,第一静触点(21)和第二静触点(22)呈三角形分布,第一引弧脚(321)的长度小于第二引弧脚(32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弧脚(32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21a)和第一倾斜部(321b),其中第一固定部(321a)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引弧脚(321)固定在连接板(1)上的孔,第一倾斜部(321b)向上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弧脚(3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322a)、第二倾斜部(322b)和过渡连接部(322c),其中第二固定部(322a)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引弧脚(322)固定在连接板(1)上的孔,第二倾斜部(322b)向上倾斜设置,过渡连接部(322c)与引弧板(3)的引弧头(31)持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引弧脚(32)和一个引弧头(31)的引弧板(3)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板(13),其中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通过第二连接板(12)实现错层设置,静触点(2)和引弧板(3)连接在连接板(1)的第三连接板(13)上,且引弧板(3)和第一连接板(11)位于第三连接板(13)的同一端面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平行错层设置,第二连接板(12)倾斜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31),第三连接板(13)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通孔(132),其中第二通孔(131)靠近第二连接板(12)设置;第三连接板(13)的正面上设置有所述静触点(2)和引弧板(3),第三连接板(13)的反面上设置有凹槽(133),且凹槽(133)与第二通孔(131)相连通。
CN201620162917.6U 2016-03-03 2016-03-03 断路器的静触头 Active CN205542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2917.6U CN205542663U (zh) 2016-03-03 2016-03-03 断路器的静触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2917.6U CN205542663U (zh) 2016-03-03 2016-03-03 断路器的静触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2663U true CN205542663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8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2917.6U Active CN205542663U (zh) 2016-03-03 2016-03-03 断路器的静触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26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028A (zh) * 2018-09-21 2019-03-08 温州瑞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其与引弧角固定成型工艺
CN109616390A (zh) * 2018-12-28 2019-04-12 天津京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028A (zh) * 2018-09-21 2019-03-08 温州瑞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其与引弧角固定成型工艺
CN109616390A (zh) * 2018-12-28 2019-04-12 天津京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42663U (zh) 断路器的静触头
EA201690890A1 (ru) Стекло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с двум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и присоединяющи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и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м проводником
CN103985604A (zh) 一种灭弧机构、继电器框架及继电器
CN207731889U (zh) 一种新型灭弧室
CN102478175B (zh) 发光二极管灯条及发光二极管灯条组件
CN204088418U (zh) 一种蜂窝状电动汽车电池包
CN106159508B (zh) 一种插座
CN204205083U (zh) 接线板及空调器
CN103280360A (zh) 多触点压接开关
CN201215789Y (zh) 抽屉式断路器用电连接桥型触头
CN205723399U (zh) 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CN204088417U (zh) 一种蜂窝状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架
CN203277164U (zh) 多触点压接开关
CN205845871U (zh)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
CN211062952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开关电源
CN206331992U (zh) 小型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CN218940384U (zh) 一种配电柜底板结构
KR200439684Y1 (ko) 컨덕터 베이스
CN202772030U (zh) 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
CN205539384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电极等分组件
CN201601414U (zh) 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的电连接装置及其触指座
KR101282325B1 (ko) 엘지에이 패키지용 콘택트 핀
CN207199545U (zh) 一种直流断路器的极间连接排
CN209461974U (zh) 电气柜穿线孔防尘器
CN201270328Y (zh) 防脱落插头插座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Wenzhou Zhengta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033000007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tatic contact of circuit break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0102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