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7232U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37232U CN205537232U CN201620111709.3U CN201620111709U CN205537232U CN 205537232 U CN205537232 U CN 205537232U CN 201620111709 U CN201620111709 U CN 201620111709U CN 205537232 U CN205537232 U CN 2055372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heat
- chamber
- exchange system
- e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28D7/160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with particular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change of flow dire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4—Arrangements for promoting turbulent flow of heat-exchange media, e.g. by plat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0/00—Heat exchange conduits
- F28F2210/04—Arrangements of conduits common to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the conduits having channels for different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4—Communication passages between chan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10—Particular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 F28F2250/102—Particular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with change of flow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上分料板和第一下分料板,第一上分料板和第一下分料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一换热腔的壁上设有加热介质进口和出口;和设在第一换热腔内的多个第一换热管,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上端与多个第一上通孔相连且下端与多个第一下通孔相连;以及加压浸出釜,加压浸出釜的进釜前液进口与第一出料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可以有效地、长时间地对进釜前液进行加热,具有加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出料稳定、容易控制、振动小等优点,可以有效地、顺利地进行加压浸出反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加压浸出时,进釜前液需要加热。现有的用于加热进釜前液的板式换热器存在出料不稳定、控制困难、振动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在进行加压浸出时,进釜前液需要加热。目前,都是利用板式换热器对进釜前液进行加热。由于板式换热器的厚度较薄,容易变形损坏,且容易结晶,不耐高温(温度需要250摄氏度以下)、不耐高压(压力需要2.5Mpa以下)且抗磨蚀能力较弱,因此板式换热器容易发生堵塞,导致板式换热器出料不稳定、控制困难。而且,板式换热器易渗漏,处理量小,拆卸不方便,易堵塞,只能处理干净的介质。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出料稳定、加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容易控制的优点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上分料板和第一下分料板,所述第一上分料板上设有多个第一上通孔,所述第一下分料板上设有多个第一下通孔,所述第一上分料板和所述第一下分料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以便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分隔为第一上腔室、第一下腔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上腔室和所述第一下腔室之间的第一换热腔,其中所述第一换热腔的壁上设有加热介质进口和加热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上腔室的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上腔室或所述第一下腔室的壁上设有第一出料口;和多个第一换热管,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设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内,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上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一上通孔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下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一下通孔相连;以及加压浸出釜,所述加压浸出釜的进釜前液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可以有效地、长时间地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可以具有加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出料稳定、容易控制的优点,可以有效地、顺利地进行加压浸出反应。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换热器进一步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在所述第一上腔室内以便将所述第一上腔室分隔为彼此隔绝的第一进料腔和第一出料腔,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在所述第一出料腔的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分料板和所述第一下分料板水平地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竖直地设置。
所述第一换热器竖直地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竖直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由2507双相不锈钢制成。
所述加热介质进口位于所述加热介质出口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加热介质进口邻近所述第一上分料板,所述加热介质出口邻近所述第一下分料板。
所述第一换热器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折流板,多个所述第一折流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内,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折流板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折流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所述加热介质出口处设有疏水阀,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凝水贮槽,所述冷凝水贮槽的进口与所述疏水阀的出口连通,优选地,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冷凝水贮槽内的冷凝水的酸度的酸度检测器,所述酸度检测器设在所述冷凝水贮槽内。
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串联或并联。
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加热介质总管;多个加热介质支管,多个所述加热介质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介质总管相连,多个所述加热介质支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加热介质进口一一对应地相连;和多个第一开关阀,多个所述第一开关阀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加热介质支管上。
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进釜前液总管,所述进釜前液总管与所述加压浸出釜的进釜前液进口相连;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一个的第一出料口相连且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进料口相连;多个进釜前液支管,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釜前液总管相连,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中的第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一个的所述第一进料口相连,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中的最后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最后一个的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的其余部分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一对应地相连,其中所述进釜前液总管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三开关阀,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四开关阀。
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中的第一个上设有第五开关阀,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中的最后一个上设有第六开关阀。
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加热介质进管和至少一个加热介质输送管,所述加热介质进管与第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加热介质进口相连,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一个的加热介质出口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的加热介质进口通过所述加热介质输送管相连。
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上分料板和第二下分料板,所述第二上分料板上设有多个第二上通孔,所述第二下分料板上设有多个第二下通孔,所述第二上分料板和所述第二下分料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以便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为第二上腔室、第二下腔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上腔室和所述第二下腔室之间的第二换热腔,其中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壁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二上腔室的壁上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加压浸出釜的浸出矿浆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上腔室或所述第二下腔室的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和多个第二换热管,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设在所述第二换热腔内,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上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二上通孔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下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二下通孔相连。
所述第二换热器进一步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在所述第二上腔室内以便将所述第二上腔室分隔为彼此隔绝的第二进料腔和第二出料腔,所述第二进料腔的壁上设有所述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设在所述第二出料腔的壁上。
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串联或并联。
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却介质总管;多个冷却介质支管,多个所述冷却介质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介质总管相连,多个所述冷却介质支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口一一对应地相连;和多个第七开关阀,多个所述第七开关阀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冷却介质支管上。
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浸出矿浆总管,所述浸出矿浆总管与所述加压浸出釜的浸出矿浆出口相连;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一个的第一出料口相连且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进料口相连;多个浸出矿浆支管,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浸出矿浆总管相连,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中的第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一个的所述第一进料口相连,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中的最后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最后一个的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的其余部分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一对应地相连,其中所述浸出矿浆总管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八开关阀,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九开关阀,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十开关阀。
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中的第一个上设有第十一开关阀,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中的最后一个上设有第十二开关阀。
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却介质进管和至少一个冷却介质输送管,所述冷却介质进管与第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相连,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的冷却介质出口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的冷却介质进口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输送管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的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的第二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的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的第二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包括第一换热器20和加压浸出釜30。第一换热器20可以是立式换热器,也可以是卧式换热器。下面以第一换热器20为立式换热器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器20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一上分料板202a、第一下分料板203a和多个第一换热管204。
第一壳体20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2018。第一上分料板202a上设有多个第一上通孔,第一下分料板203a上设有多个第一下通孔。第一上分料板202a和第一下分料板203a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第一容纳腔2018内以便将第一容纳腔2018分隔为第一上腔室2011a、第一下腔室2012a以及位于第一上腔室2011a和第一下腔室2012a之间的第一换热腔2013。
其中,第一换热腔2013的壁上设有加热介质进口2014和加热介质出口2015,第一上腔室2011a的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2016,第一上腔室2011a或第一下腔室2012a的壁上设有第一出料口2017。
多个第一换热管204设在第一换热腔2013内,多个第一换热管204的上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一上通孔相连,多个第一换热管204的下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一下通孔相连。也就是说,第一换热管204的数量、该第一上通孔的数量和该第一下通孔的数量相等,一个第一换热管204的上端与一个该第一上通孔相连,一个第一换热管204的下端与一个该第一下通孔相连。换言之,多个第一换热管204的上端与第一上分料板202a相连,多个第一换热管204的下端与第一下分料板203a相连,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一上通孔连通,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一下通孔连通。
加压浸出釜30的进釜前液进口与第一出料口2017连通。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和图2中的箭头A所示。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实施的换热方法。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矿浆和加热介质输送到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所述矿浆与所述加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以便加热所述矿浆,其中所述矿浆中硫酸的含量为100g/L-400g/L,所述矿浆的压力在0.3MPa-5.0MPa的范围内,所述矿浆的浓度在1%-40%(质量百分比,以下同)的范围内;和
B)将加热后的该进釜前液输送到加压浸出釜30内,在加压浸出釜30内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压浸出,以便得到浸出矿浆。
优选地,所述矿浆中硫酸的含量为150g/L-300g/L,所述矿浆的压力在1.5MPa-4.5MPa的范围内,所述矿浆的浓度在10%-30%的范围内,更加优选地,所述矿浆中硫酸的含量为200g/L-250g/L,所述矿浆的压力在2.6MPa-3.5MPa的范围内,所述矿浆的浓度在20%-25%的范围内。
由于该进釜前液具有非常高的酸度、压力、粘度和浓度,因此现有的换热器(例如板式换热器)无法有效地、长时间地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具体地,现有的换热器存在出料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第一换热器20通过使该进釜前液在多个第一换热管204内流动,从而不仅可以防止高粘度的该进釜前液发生堵塞,以便稳定地出料,而且可以非常方便地、容易地对第一换热管204进行清洗、疏通。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第一换热器20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第一壳体201、第一上分料板202a、第一下分料板203a和多个第一换热管204均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抗磨蚀性能,从而可以有效地对高压力的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第一换热器20可以有效地、长时间地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通过设置用于加热该进釜前液的第一换热器20,从而不仅可以有效地、长时间地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而且可以避免因将蒸汽输入到加压浸出釜30内而破坏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水平衡。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和换热方法可以有效地、长时间地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可以具有加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出料稳定、容易控制、振动小等优点,可以有效地、顺利地进行加压浸出反应。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供给到第一换热器20的第一进料口2016的进釜前液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得到。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选矿-配矿-破碎-调浆。得到供给到第一换热器20的第一进料口2016的进釜前液的方法与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点无关,因此不再详细地描述。
低温的进釜前液由第一进料口2016进入到第一上腔室2011a内,进而通过第一上分料板202a上的多个该第一上通孔进入到多个第一换热管204内。加热介质(例如蒸汽)由加热介质进口2014进入到第一换热腔2013内,以便对第一换热腔2013内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04内的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该进釜前液由第一出料口2017离开第一换热器20且进入到加压浸出釜30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0进一步包括第一隔板205,第一隔板205设在第一上腔室2011a内以便将第一上腔室2011a分隔为彼此隔绝的第一进料腔20111和第一出料腔20112。第一进料腔20111的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2016,第一出料口2017设在第一出料腔20112的壁上。
低温的进釜前液由第一进料口2016进入到第一进料腔20111内,进而通过第一上分料板202a上的与第一进料腔20111相对的该第一上通孔进入到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中的一部分内,并在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中的该一部分内与加热介质进行换热。
然后,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中的该一部分内的进釜前液通过第一下分料板203a上的该第一下通孔进入到第一下腔室2012a内,进而通过第一下分料板203a上的该第一下通孔进入到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中的其余部分内,并在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中的该其余部分内与加热介质进行再次换热。
最后,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中的该其余部分内的进釜前液通过第一上分料板202a上的与第一出料腔20112相对的该第一上通孔进入到第一出料腔20112内,进而通过第一出料口2017离开第一换热器20。
通过在第一上腔室2011a内设置第一隔板205,从而可以极大地延长低温的进釜前液在第一换热器20内的行程,从而可以更好地加热低温的进釜前液,即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一换热器20的加热效果。
有利地,第一隔板205可以是多个。而且,第一下腔室2012a内也可以设多一个或多个第一隔板205。通过增加第一隔板205的个数,从而可以延长低温的进釜前液在第一换热器20内的行程,以便可以更好地加热低温的进釜前液,即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一换热器20的加热效果。
如图1所示,有利地,第一上分料板202a和第一下分料板203a可以水平地设置,第一隔板205可以竖直地设置。
第一换热器20可以竖直地设置,第一换热管204竖直地设置。由此可以进一步防止该进釜前液在第一换热器20内堵塞,从而可以使第一换热器20和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出料更加稳定。
第一换热管204可以由2507双相不锈钢制成。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换热器20的耐腐蚀性,从而可以使第一换热器20用于加热酸度更高的进釜前液。
如图1所示,加热介质进口2014位于加热介质出口2015的上方。加热介质出口2015邻近第一下分料板203a,加热介质进口2014邻近第一上分料板202a。也就是说,加热介质进口2014邻近第一换热腔2013的顶部,加热介质出口2015邻近第一换热腔2013的底部。由此可以使第一换热器20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换热器20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折流板2019,多个第一折流板2019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第一换热腔2013内。其中,相邻两个第一折流板2019相对设置,相邻两个第一折流板201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折流板2019,从而不仅可以提高加热介质的流动速度,而且可以迫使加热介质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以便增强加热介质的湍流程度,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
而且,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折流板2019,可以使该加热介质和该进釜前液同时实现顺流换热和错流换热,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以便更加有效地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
如图5所示,加热介质出口2015处设有疏水阀206,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进一步包括冷凝水贮槽40,冷凝水贮槽40的进口与疏水阀206的出口连通。由此第一换热腔2013内的蒸汽只有变成冷凝水后,才能通过疏水阀206,从而可以充分地利用蒸汽。具体而言,加热介质出口2015通过出水管2076与冷凝水贮槽40相连,出水管2076上设有疏水阀20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进一步包括用于检测冷凝水贮槽40内的冷凝水的酸度的酸度检测器(图中未示出),该酸度检测器(例如pH电极)设在冷凝水贮槽40内。由此可以通过利用该酸度检测器检测冷凝水贮槽40内的冷凝水的酸度,来检测第一换热器20是否发生泄露。如果第一换热器20发生泄露,一部分高酸度的进釜前液可以通过加热介质出口2015进入到冷凝水贮槽40内并与冷凝水混合,从而提高冷凝水的酸度,即改变该酸度检测器的检测值。
下面以第一换热器20为卧式换热器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器20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一左分料板202b、第一右分料板203b和多个第一换热管204。第一壳体20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2018。
第一左分料板202b上设有多个第一左通孔,第一右分料板203b上设有多个第一右通孔。第一左分料板202b和第一右分料板203b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地设在第一容纳腔2018内以便将第一容纳腔2018分隔为第一左腔室2011b、第一右腔室2012b以及位于第一左腔室2011b和第一右腔室2012b之间的第一换热腔2013。其中,第一换热腔2013的壁上设有加热介质进口2014和加热介质出口2015,第一左腔室2011b的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2016,第一左腔室2011b或第一右腔室2012b的壁上设有第一出料口2017。
多个第一换热管204设在第一换热腔2013内,多个第一换热管204的左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一左通孔相连,多个第一换热管204的右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一右通孔相连。其中,左右方向如图3和图4中的箭头B所示。
卧式的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过程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立式的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过程和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为了节约篇幅,不再对卧式的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过程和达到的技术效果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第一换热器20进一步包括第一隔板205,第一隔板205设在第一左腔室2011b内以便将第一左腔室2011b分隔为彼此隔绝的第一进料腔20111和第一出料腔20112,第一进料腔20111的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2016,第一出料口2017设在第一出料腔20112的壁上。
有利地,第一隔板205可以是多个。而且,第一右腔室2012b内也可以设多一个或多个第一隔板205。通过增加第一隔板205的个数,从而可以延长低温的进釜前液在第一换热器20内的行程,以便可以更好地加热低温的进釜前液,即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一换热器20的加热效果。
有利地,如图3所示,第一左分料板202b和第一右分料板203b竖直地设置,第一隔板205水平地设置。第一换热器20水平地设置,第一换热管204水平地设置。由此可以进一步防止该进釜前液在第一换热器20内堵塞,从而可以使第一换热器20和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出料更加稳定。
如图3所示,加热介质进口2014位于加热介质出口2015的右侧。由此加热介质从右向左流动,该进釜前液从左向右流动,从而可以使该进釜前液和该加热介质错流换热。由于该进釜前液和该加热介质错流换热,因此该进釜前液和该加热介质的温差较小,由此可以防止第一换热管204被腐蚀,从而可以提高第一换热器20的使用寿命。
有利地,加热介质进口2014邻近第一右分料板203b,加热介质出口2015邻近第一左分料板202b。也就是说,加热介质进口2014邻近第一换热腔2013的右端部,加热介质出口2015邻近第一换热腔2013的左端部。由此可以使第一换热器20的结构更加合理。
如图3所示,第一换热器20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折流板2019,多个第一折流板2019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地设在第一换热腔2013内。其中,相邻两个第一折流板2019相对设置,相邻两个第一折流板2019在第一壳体201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折流板2019,从而不仅可以提高加热介质的流动速度,而且可以迫使加热介质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多个第一换热管204,以便增强加热介质的湍流程度,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
而且,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折流板2019,可以使该加热介质和该进釜前液同时实现逆流换热和错流换热,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以便更加有效地对该进釜前液进行加热。
第一换热器20可以是多个,多个第一换热器20可以串联或并联。下面以多个第一换热器20串联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多个第一换热器20串联,相邻两个第一换热器20中的位于上游的一个的第一出料口2017与相邻两个第一换热器20中的位于下游的一个的第一进料口2016相连。也就是说,低温的进釜前液依次通过多个第一换热器20。由此可以更好地加热低温的进釜前液,提高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加热效率。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进一步包括加热介质总管2071、多个加热介质支管2072和多个第一开关阀2081。多个加热介质支管2072的一端与加热介质总管2071相连,多个加热介质支管2072的另一端与多个第一换热器20的加热介质进口2014一一对应地相连。多个第一开关阀2081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加热介质支管2072上。
也就是说,加热介质支管2072的数量、第一开关阀2081的数量和第一换热器20的数量可以相等,且一个第一开关阀2081可以设在一个加热介质支管2072上,一个加热介质支管2072的另一端与一个第一换热器20的加热介质进口2014相连。换言之,多个加热介质支管2072并联,加热介质大体同时地进入到多个第一换热器20内。由此可以提高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加热效果。
而且,由于每个加热介质支管2072上均设有第一开关阀2081,因此当某个第一换热器20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关闭相应的第一开关阀2081,就可以避免加热介质进入到该出现故障的第一换热器20内。由此可以使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更加便于控制。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进一步包括进釜前液总管2073、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管2074和多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
进釜前液总管2073与加压浸出釜30的进釜前液进口相连。第一连接管2074的一端与相邻两个第一换热器20中的一个的第一出料口2017相连,第一连接管2074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第一换热器20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进料口2016相连。也就是说,进釜前液通过第一连接管2074从一个第一换热器20进入到下一个第一换热器20内。
多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的一端与进釜前液总管2073相连,多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中的第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第一换热器20中的第一个的第一进料口2016相连,多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中的最后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第一换热器20中的最后一个的第一出料口2017相连。多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的其余部分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管2074一一对应地相连,
其中,进釜前液总管2073的位于相邻两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二开关阀2082。也就是说,第二开关阀2082设在进釜前液总管2073上,且第二开关阀2082位于进釜前液总管2073与相邻两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的连接处之间。
每个第一连接管2074的位于第一出料口2017与进釜前液支管2075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三开关阀2083,每个第一连接管2074的位于第一进料口2016与进釜前液支管2075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四开关阀2084。换言之,第三开关阀2083和第四开关阀2084设在第一连接管2074上,第三开关阀2083位于第一连接管2074和第一出料口2017的连接处与第一连接管2074和进釜前液支管2075的连接处之间,第四开关阀2084位于第一连接管2074和第一进料口2016的连接处与第一连接管2074和进釜前液支管2075的连接处之间。
下面参考图5描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控制过程。图5示出了四个第一换热器20和四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由左向右依次为第一个第一换热器20a、第二个第一换热器20b、第三个第一换热器20c和第四个第一换热器20d,以及第一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a、第二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b、第三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c和第四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d。
当四个第一换热器20没有出现故障时,第二开关阀2082关闭,第三开关阀2083打开,第四开关阀2084打开。
当第一个第一换热器20a出现故障时,可以打开位于第一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a和第二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b之间的第二开关阀2082,并关闭用于连接第一个第一换热器20a与第二个第一换热器20b的第一连接管2074上的第三开关阀2083。由此低温的进釜前液不再进入到第一个第一换热器20a,而是直接进入到第二个第一换热器20b内。
当第二个第一换热器20b出现故障时,可以打开位于第二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b和第三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c之间的第二开关阀2082,并关闭用于连接第一个第一换热器20a与第二个第一换热器20b的第一连接管2074上的第四开关阀2084。由此离开第一个第一换热器20a的进釜前液不再进入到第二个第一换热器20b内,而是依次通过第三开关阀2083、第二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b、位于第二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b和第三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c之间的第二开关阀2082以及第三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c进入到第三个第一换热器20c内。
当其它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换热器20出现故障时,控制过程与上述的控制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详细地描述。因此,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更加便于控制。
如图5所示,有利地,多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中的第一个上设有第五开关阀2085,多个进釜前液支管2075中的最后一个上设有第六开关阀2086。
当第一换热器20没有出现故障时,打开第五开关阀2085和第六开关阀2086。当第一个第一换热器20a出现故障时,关闭第五开关阀2085,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该进釜前液进入到第一个第一换热器20a内。当最后一个第一换热器20d出现故障时,关闭第六开关阀2086,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该进釜前液进入到最后一个第一换热器20d内。因此,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更加便于控制。
此外,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可以进一步包括加热介质进管(图中未示出)和至少一个加热介质输送管(图中未示出)。该加热介质进管与第一个第一换热器20a的加热介质进口2014相连,相邻两个第一换热器20中的一个的加热介质出口2015与相邻两个第一换热器20中的另一个的加热介质进口2014通过该加热介质输送管相连。由此可以充分地利用该加热介质的热量。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进一步包括第二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10可以是立式换热器,也可以是卧式换热器。下面以第二换热器10为立式换热器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换热器10包括第二壳体101、第二上分液板102a、第二下分液板103a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04。
第二壳体101内具有第二容纳腔1018。第二上分液板102a上设有多个第二上通孔,第二下分液板103a上设有多个第二下通孔。第二上分液板102a和第二下分液板103a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第二容纳腔1018内以便将第二容纳腔1018分隔为第二上腔室1011a、第二下腔室1012a以及位于第二上腔室1011a和第二下腔室1012a之间的第二换热腔1013。
其中,第二换热腔1013的壁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1014和冷却介质出口1015,第二上腔室1011a的壁上设有第二进料口1016,第二上腔室1011a或第二下腔室1012a的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1017。加压浸出釜30的浸出矿浆出口与第二进料口1016连通。
多个第二换热管104设在第二换热腔1013内,多个第二换热管104的上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二上通孔相连,多个第二换热管104的下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二下通孔相连。也就是说,第二换热管104的数量、该第二上通孔的数量和该第二下通孔的数量相等,一个第二换热管104的上端与一个该第二上通孔相连,一个第二换热管104的下端与一个该第二下通孔相连。换言之,多个第二换热管104的上端与第二上分液板102a相连,多个第二换热管104的下端与第二下分液板103a相连,多个第二换热管104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二上通孔连通,多个第二换热管104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二下通孔连通。
第二换热器10的换热过程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与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过程和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为了节约篇幅,不再对第二换热器10的换热过程和达到的技术效果进行描述。
其中,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水,离开第二换热器10的冷却水可以被收集到另一个冷凝水贮槽40内。该另一个冷凝水贮槽40内也可以设有用于检测该另一个冷凝水贮槽40内的冷却水的酸度的酸度检测器。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隔板105,第二隔板105设在第二上腔室1011a内以便将第二上腔室1011a分隔为彼此隔绝的第二进料腔10111和第二出料腔10112,第二进料腔10111的壁上设有第二进料口1016,第二出料口1017设在第二出料腔10112的壁上。由此可以极大地延长高温的浸出矿浆在第二换热器10内的行程,从而可以更好地冷却高温的浸出矿浆,即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二换热器10的冷却效果。
有利地,第二隔板105可以是多个。而且,第二下腔室1012a内也可以设多一个或多个第二隔板105。通过增加第二隔板105的个数,从而可以极大地延长高温的浸出矿浆在第二换热器10内的行程,从而可以更好地冷却高温的浸出矿浆,即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二换热器10的冷却效果。
立式的第二换热器10的结构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与立式的第一换热器20的结构和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完全相同,例如第二换热器10也包括第二折流板1019。为了节约篇幅,不再对立式的第二换热器10的结构和达到的技术效果进行描述。
下面以第二换热器10为卧式换热器为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第二换热器10包括第二壳体101、第二左分液板102b、第二右分液板103b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04。
第二壳体101内具有第二容纳腔1018。第二左分液板102b上设有多个第二左通孔,第二右分液板103b上设有多个第二右通孔。第二左分液板102b和第二右分液板103b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地设在第二容纳腔1018内以便将第二容纳腔1018分隔为第二左腔室1011b、第二右腔室1012b以及位于第二左腔室1011b和第二右腔室1012b之间的第二换热腔1013。
其中,第二换热腔1013的壁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1014和冷却介质出口1015,第二左腔室1011b的壁上设有第二进料口1016,第二进料口1016与加压浸出釜30的浸出矿浆出口连通,第二左腔室1011b或第二右腔室1012b的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1017。
多个第二换热管104设在第二换热腔1013内,多个第二换热管104的左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二左通孔相连,多个第二换热管104的右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该第二右通孔相连。
卧式的第二换热器10的换热过程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立式的第二换热器10的换热过程和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为了节约篇幅,不再对卧式的第二换热器10的换热过程和达到的技术效果进行描述。
如图4所示,第二换热器10进一步包括第二隔板105,第二隔板105设在第二左腔室1011b内以便将第二左腔室1011b分隔为彼此隔绝的第二进料腔10111和第二出料腔10112,第二进料腔10111的壁上设有第二进料口1016,第二出料口1017设在第二出料腔10112的壁上。由此可以极大地延长高温的浸出矿浆在第二换热器10内的行程,从而可以更好地冷却高温的浸出矿浆,即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二换热器10的冷却效果。
有利地,第二隔板105可以是多个。而且,第二右腔室1012b内也可以设多一个或多个第二隔板105。通过增加第二隔板105的个数,从而可以极大地延长高温的浸出矿浆在第二换热器10内的行程,从而可以更好地冷却高温的浸出矿浆,即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二换热器10的冷却效果。
卧式的第二换热器10的结构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与卧式的第一换热器20的结构和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完全相同。为了节约篇幅,不再对卧式的第二换热器10的结构和达到的技术效果进行描述。
第二换热器10可以多个,多个第二换热器10可以串联或并联。下面以多个第二换热器10串联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多个第二换热器10串联,相邻两个第二换热器10中的位于上游的一个的第二出料口1017与相邻两个第二换热器10中的位于下游的一个的第二进料口1016相连。也就是说,高温的浸出矿浆依次通过多个第二换热器10。由此可以更好地冷却高温的浸出矿浆,提高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冷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进一步包括冷却介质总管1061、多个冷却介质支管1062和多个第七开关阀1071。多个冷却介质支管1062的一端与冷却介质总管1061相连,多个冷却介质支管1062的另一端与多个第二换热器10的冷却介质进口1014一一对应地相连。多个第七开关阀1071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冷却介质支管1062上。
也就是说,冷却介质支管1062的数量、第七开关阀1071的数量和第二换热器10的数量可以相等,且一个第七开关阀1071可以设在一个冷却介质支管1062上,一个冷却介质支管1062的另一端与一个第二换热器10的冷却介质进口1014相连。换言之,多个冷却介质支管1062并联,冷却介质大体同时地进入到多个第二换热器10内。由此可以提高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冷却效果。
而且,由于每个冷却介质支管1062上均设有第七开关阀1071,因此当某个第二换热器10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关闭相应的第七开关阀1071,就可以避免冷却介质进入到该出现故障的第二换热器10内。由此可以使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更加便于控制。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进一步包括浸出矿浆总管1063、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管1064和多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
浸出矿浆总管1063与加压浸出釜30的浸出矿浆出口相连。第二连接管1064的一端与相邻两个第二换热器10中的一个的第二出料口1017相连,第二连接管1064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第二换热器10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进料口1016相连。也就是说,浸出矿浆通过第二连接管1064从一个第二换热器10进入到下一个第二换热器10内。
多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的一端与浸出矿浆总管1063相连,多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中的第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第二换热器10中的第一个的第二进料口1016相连,多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中的最后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第二换热器10中的最后一个的第二出料口1017相连,多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的其余部分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管1064一一对应地相连。
其中,浸出矿浆总管1063的位于相邻两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八开关阀1072。也就是说,第八开关阀1072设在浸出矿浆总管1063上,且第八开关阀1072位于浸出矿浆总管1063与相邻两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的连接处之间。
每个第二连接管1064的位于第二出料口1017与浸出矿浆支管1065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九开关阀1073,每个第二连接管1064的位于第二进料口1016与浸出矿浆支管1065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十开关阀1074。换言之,第九开关阀1073和第十开关阀1074设在第二连接管1064上,第九开关阀1073位于第二连接管1064和第二出料口1017的连接处与第二连接管1064和浸出矿浆支管1065的连接处之间,第十开关阀1074位于第二连接管1064和第二进料口1016的连接处与第二连接管1064与浸出矿浆支管1065的连接处之间。
下面参考图6描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的控制过程。图6示出了四个第二换热器10,由左向右依次为第一个第二换热器10a、第二个第二换热器10b、第三个第二换热器10c和第四个第二换热器10d,以及第一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a、第二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b、第三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c和第四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d。
当四个第二换热器10没有出现故障时,第八开关阀1072关闭,第九开关阀1073打开,第十开关阀1074打开。
当第一个第二换热器10a出现故障时,可以打开位于第一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a和第二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b之间的第八开关阀1072,并关闭用于连接第一个第二换热器10a与第二个第二换热器10b的第二连接管1064上的第九开关阀1073。由此高温的浸出矿浆不再进入到第一个第二换热器10a,而是直接进入到第二个第二换热器10b内。
当第二个第二换热器10b出现故障时,可以打开位于第二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b和第三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c之间的第八开关阀1072,并关闭用于连接第一个第二换热器10a与第二个第二换热器10b的第二连接管1064上的第十开关阀1074。由此离开第一个第二换热器10a的浸出矿浆不再进入到第二个第二换热器10b内,而是依次通过第九开关阀1073、第二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b、位于第二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b和第三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c之间的第八开关阀1072以及第三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c进入到第三个第二换热器10c内。
当其它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换热器10出现故障时,控制过程与上述的控制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详细地描述。因此,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更加便于控制。
如图6所示,有利地,多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中的第一个上设有第十一开关阀1075,多个浸出矿浆支管1065中的最后一个上设有第十二开关阀1076。
当第二换热器10没有出现故障时,打开第十一开关阀1075和第十二开关阀1076。当第一个第二换热器10a出现故障时,关闭第十一开关阀1075,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浸出矿浆进入到第一个第二换热器10a内。当最后一个第二换热器10d出现故障时,关闭第十二开关阀1076,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浸出矿浆进入到最后一个第二换热器10d内。因此,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更加便于控制。
此外,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1可以进一步包括冷却介质进管(图中未示出)和至少一个冷却介质输送管(图中未示出)。该冷却介质进管与第一个第二换热器10a的冷却介质进口1014相连,相邻两个第二换热器10中的一个的冷却介质出口1015与相邻两个第二换热器10中的另一个的冷却介质进口1014通过该冷却介质输送管相连。由此可以充分地利用该冷却介质的冷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特征。第一特征在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
第一上分料板和第一下分料板,所述第一上分料板上设有多个第一上通孔,所述第一下分料板上设有多个第一下通孔,所述第一上分料板和所述第一下分料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以便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分隔为第一上腔室、第一下腔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上腔室和所述第一下腔室之间的第一换热腔,其中所述第一换热腔的壁上设有加热介质进口和加热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上腔室的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上腔室或所述第一下腔室的壁上设有第一出料口;和
多个第一换热管,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设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内,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上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一上通孔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下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一下通孔相连;以及
加压浸出釜,所述加压浸出釜的进釜前液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进一步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在所述第一上腔室内以便将所述第一上腔室分隔为彼此隔绝的第一进料腔和第一出料腔,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在所述第一出料腔的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分料板和所述第一下分料板水平地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竖直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竖直地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竖直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由2507双相不锈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进口位于所述加热介质出口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加热介质进口邻近所述第一上分料板,所述加热介质出口邻近所述第一下分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折流板,多个所述第一折流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内,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折流板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折流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出口处设有疏水阀,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凝水贮槽,所述冷凝水贮槽的进口与所述疏水阀的出口连通,优选地,所述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冷凝水贮槽内的冷凝水的酸度的酸度检测器,所述酸度检测器设在所述冷凝水贮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串联或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加热介质总管;
多个加热介质支管,多个所述加热介质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介质总管相连,多个所述加热介质支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加热介质进口一一对应地相连;和
多个第一开关阀,多个所述第一开关阀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加热介质支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进釜前液总管,所述进釜前液总管与所述加压浸出釜的进釜前液进口相连;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一个的第一出料口相连且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进料口相连;
多个进釜前液支管,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釜前液总管相连,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中的第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一个的所述第一进料口相连,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中的最后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最后一个的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的其余部分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一对应地相连,
其中所述进釜前液总管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三开关阀,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四开关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中的第一个上设有第五开关阀,多个所述进釜前液支管中的最后一个上设有第六开关阀。
11.根据权利要求7、9或10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加热介质进管和至少一个加热介质输送管,所述加热介质进管与第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加热介质进口相连,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一个的加热介质出口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的加热介质进口通过所述加热介质输送管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第二容纳腔;
第二上分料板和第二下分料板,所述第二上分料板上设有多个第二上通孔,所述第二下分料板上设有多个第二下通孔,所述第二上分料板和所述第二下分料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以便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为第二上腔室、第二下腔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上腔室和所述第二下腔室之间的第二换热腔,其中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壁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二上腔室的壁上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加压浸出釜的浸出矿浆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上腔室或所述第二下腔室的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和
多个第二换热管,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设在所述第二换热腔内,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上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二上通孔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下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二下通孔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进一步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在所述第二上腔室内以便将所述第二上腔室分隔为彼此隔绝的第二进料腔和第二出料腔,所述第二进料腔的壁上设有所述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设在所述第二出料腔的壁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串联或并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冷却介质总管;
多个冷却介质支管,多个所述冷却介质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介质总管相连,多个所述冷却介质支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口一一对应地相连;和
多个第七开关阀,多个所述第七开关阀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冷却介质支管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浸出矿浆总管,所述浸出矿浆总管与所述加压浸出釜的浸出矿浆出口相连;
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一个的第一出料口相连且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进料口相连;
多个浸出矿浆支管,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浸出矿浆总管相连,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中的第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一个的所述第一进料口相连,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中的最后一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最后一个的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的其余部分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一对应地相连,
其中所述浸出矿浆总管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八开关阀,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九开关阀,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十开关阀。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中的第一个上设有第十一开关阀,多个所述浸出矿浆支管中的最后一个上设有第十二开关阀。
18.根据权利要求14、16或17所述的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冷却介质进管和至少一个冷却介质输送管,所述冷却介质进管与第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相连,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的冷却介质出口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的冷却介质进口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输送管相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5772 | 2015-02-03 | ||
CN201510055772X | 2015-02-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37232U true CN205537232U (zh) | 2016-08-31 |
Family
ID=5604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78110.9A Active CN105627793B (zh) | 2015-02-03 | 2016-02-03 | 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CN201620111648.0U Active CN205537231U (zh) | 2015-02-03 | 2016-02-03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
CN20162011170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37232U (zh) | 2015-02-03 | 2016-02-03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
CN201610077489.1A Active CN105698573B (zh) | 2015-02-03 | 2016-02-03 | 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78110.9A Active CN105627793B (zh) | 2015-02-03 | 2016-02-03 | 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CN201620111648.0U Active CN205537231U (zh) | 2015-02-03 | 2016-02-03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77489.1A Active CN105698573B (zh) | 2015-02-03 | 2016-02-03 | 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4) | CN10562779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27793A (zh) * | 2015-02-03 | 2016-06-01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98044A1 (en) * | 2017-04-25 | 2018-11-01 | Forest Philippe | Heat exchanger with vertical pip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47797B2 (en) * | 2003-10-14 | 2012-04-03 | Donald J. Donalds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slurries |
CN101665259A (zh) * | 2008-09-02 | 2010-03-10 | 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矿浆换热方法及系统 |
CN101899567B (zh) * | 2009-12-09 | 2012-10-17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矿石加压浸出工艺 |
CN102168181B (zh) * | 2011-03-17 | 2013-02-20 | 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 卧式加压浸出釜以及使用其的硫化锌精矿浸出方法 |
CN202501773U (zh) * | 2012-03-09 | 2012-10-24 | 大兴安岭云冶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用于加压浸出工艺的换热器 |
CN102851492A (zh) * | 2012-08-29 | 2013-01-02 | 江西自立资源再生有限公司 | 一种用高温导热油给加压浸出釜系统加热升温的方法 |
CN105627793B (zh) * | 2015-02-03 | 2019-01-08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
2016
- 2016-02-03 CN CN201610078110.9A patent/CN105627793B/zh active Active
- 2016-02-03 CN CN201620111648.0U patent/CN205537231U/zh active Active
- 2016-02-03 CN CN201620111709.3U patent/CN20553723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16-02-03 CN CN201610077489.1A patent/CN105698573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27793A (zh) * | 2015-02-03 | 2016-06-01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CN105627793B (zh) * | 2015-02-03 | 2019-01-08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27793B (zh) | 2019-01-08 |
CN105698573A (zh) | 2016-06-22 |
CN105698573B (zh) | 2018-09-11 |
CN205537231U (zh) | 2016-08-31 |
CN105627793A (zh) | 2016-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37232U (zh)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 |
CN202074880U (zh) | 锅炉排烟余热回收换热器耐酸露点腐蚀的自动控制系统 | |
CN103954143B (zh) | 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4359159U (zh) | 一种卧式冷凝换热器 | |
US2955807A (en)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 |
CN118454261B (zh) | 一种化工原料精细化生产系统及方法 | |
CN110631391B (zh) | 一种干度调控的管壳式相变换热器 | |
CN110746024B (zh) | 一种低温省煤器废水浓缩余热回用装置 | |
CN109141042A (zh) | 温度波动型电加热熔融设备烟气梯级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5448777U (zh)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 |
CN205619802U (zh)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 |
CN107036467A (zh)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 |
CN208606602U (zh) | 电加热熔融设备烟气梯级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9458853A (zh) | 一种带有u型气液分离结构的冷凝换热器 | |
CN107036468A (zh) |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 |
WO2019160522A1 (en) | Three-contour spiral heat exchanger | |
CN104946828B (zh) |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7062705A (zh) |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CN208887391U (zh) | 温度波动型电加热熔融设备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8671351U (zh) |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热泵热水器水箱 | |
CN206927831U (zh) | 一种甲苯二异氰酸酯回收装置 | |
CN102580334B (zh) | 闪蒸器 | |
CN210464097U (zh) | 一种用于熔硫系统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 |
CN105771294A (zh) | 降膜蒸发器组 | |
CN108679883A (zh) | 整体翅片圆管冷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