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7431U - 信号处理电路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7431U
CN205507431U CN201521141374.1U CN201521141374U CN205507431U CN 205507431 U CN205507431 U CN 205507431U CN 201521141374 U CN201521141374 U CN 201521141374U CN 205507431 U CN205507431 U CN 205507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sistance
switch
outfan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413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康康
周小爽
胡铁刚
李石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413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07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7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7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源,用于提供源信号;放大器,与所述信号源连接,对所述源信号进行放大;调零电路,与所述放大器连接,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补偿;模数转换器,与所述调零电路连接,将补偿后的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其中,所述调零电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阻,通过所述电阻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上叠加补偿电压,从而抑制所述信号源的零点漂移和所述放大器的零点漂移。该信号处理电路利用与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调零电路抑制多个电路模块的零点漂移。

Description

信号处理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信号处理电路。
背景技术
信号处理电路自身的性能对传感器的检测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传感器或/和信号处理电路的零点漂移可能导致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精度降低。零点漂移是指在传感器的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偏离固定值而漂移。零点漂移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例如传感器或/和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电路结构本身的属性、电源电压波动、温度变化等。
现有的信号处理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措施包括采用经过老化的元器件、改善电源稳定性、以及利用调零电路减轻或消除零点漂移。调零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烧断电阻方法、开关电容方法、失调电压带电流方法、以及数字消除方法等。然而,现有的调零电路要么结构太复杂,要么精度达不到要求,而且只能消除惠斯通电桥上的零点漂移,不能消除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示意性电路图。该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用于提供源信号的信号源110、用于对信号源进行调零的调零电路120、用于对源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130、用于将放大的源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ADC)140、以及根据数字信号产生控制逻辑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150。
该调零电路120连接至信号源110的输出端,从而只能针对信号源110的输出信号,也即源信号抑制零点漂移。放大器130自身的零点漂移仍然会导致经过放大的源信号产生误差。
因此,期望进一步改进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使得调零电路可以抑制电路的多个不同电路模块的零点漂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多个电路模块的零点漂移的信号处理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源,用于提供源信号;放大器,与所述信号源连接,对所述源信号进行放大;调零电路,与所述放大器连接,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补偿;模数转换器,与所述调零电路连接,将补偿后的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其中,所述调零电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阻,通过所述电阻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上叠加补偿电压,从而抑制所述信号源的零点漂移和所述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优选地,所述信号源包括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信号源包括传感器,所述源信号是传感器信号。
优选地,所述信号源包括惠斯通电桥,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惠斯通电桥的至少一个桥臂上。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对温度、压力、载荷、应变、加速度、位移中的至少一种物理量敏感的传感器元件。
优选地,所述放大器具有输出端,从而在所述输出端提供放大器的输出信号。
优选地,所述调零电路具有用于提供补偿电压的输出端,所述调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在正极性漂移电压的情形下,所述调零电路向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汲取电流,在负极性漂移电压的情形下,所述调零电路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注入电流。
优选地,所述调零电路具有与所述放大器连接以接收输入信号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以及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以提供输出信号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形成第一信号路径,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形成第二信号路径,其中,所述输入信号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的差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的差信号。
优选地,所述调零电路的所述第一输入端为高电位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为低电位端,所述调零电路在所述第一信号路径叠加与漂移电压相反极性的补偿电压,和/或在所述第二信号路径叠加与所述漂移电压相同极性的补偿电压。
优选地,所述调零电压包括:至少一个电流源;至少一个电阻;以及至少一个开关,所述至少一个电流源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电阻,从而提供所述补偿电压。
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零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电流源的电流大小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关的动作。
优选地,所述调零电压包括:电流源;第一电阻串,所述第一电阻串包括所述第一信号路径上的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串,所述第二电阻串包括所述第二信号路径上的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组,所述第一开关组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流源和所述第一电阻串之间的多个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组,所述第二开关组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流源和所述第二电阻串之间的多个第二开关,所述电流源经由所述多个第一开关中的选定开关,以及所述多个第一电阻中的相应第一电阻,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提供电流,和/或经由所述多个第二开关中的选定开关,以及所述多个第二电阻中的相应第二电阻,在所述第二输入端提供电流,从而产生所述补偿电压。
优选地,针对正极性零漂电压,所述电流源向所述第一输入端汲取电流,和/或从所述第二输入端注入电流,针对负极性零漂电压,所述电流源从所述第一输入端注入电流,和/或向所述第二输入端汲取电流。
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开关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串中的相邻第一电阻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从而在所述多个第一开关中的选定开关闭合时,使得电流流经从所述选定开关至所述第一输入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电阻,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开关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串中的相邻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从而在所述多个第二开关中的选定开关闭合时,使得电流流经从所述选定开关至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电阻。
优选地,所述调零电路通过选择不同的开关来获得不同极性的补偿电压。
优选地,所述调零电路通过调节电流源的电流大小和选择不同的开关来获得不同大小的补偿电压。
优选地,所述调零电路包括多个电流源和多个主开关,所述多个电流源与所述多个主开关分别连接,并且分别产生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电流,所述第一方向的电流经由一个主开关流出相应的一个电流源,所述第二方向的电流经由一个主开关流入相应的一个电流源。
优选地,所述调零电路通过选择不同的开关来获得不同极性的补偿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源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从信号源获得源信号;采用放大器放大所述源信号;通过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电阻叠加补偿电压,补偿所述源信号,以抑制所述信号源的零点漂移和所述放大器的零点漂移;以及将所述补偿后的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优选地,所述放大器在输出端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补偿电压施加至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以抬高或拉低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位,从而至少部分抵消漂移电压。
优选地,在正极性漂移电压的情形下,所述调零电路向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注入电流,在负极性漂移电压的情形下,所述调零电路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汲取电流。
优选地,所述放大器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提供差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是高电位端,所述第二输出端是低电位端,所述补偿包括在所述第一输出端叠加与漂移电压相反极性的补偿电压,和/或在所述第二输出端叠加与所述漂移电压相同极性的补偿电压。
优选地,通过在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串,以及在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电阻串,并且通过电流源提供电流流过所述第一电阻串和所述第二电阻串中的至少一个电阻,以产生所述补偿电压。
优选地,针对正极性零漂电压,采用电流源经由第一电阻串中的选定第一电阻向所述第一输出端汲取电流,和/或经由第二电阻串中的选定第二电阻从所述第二输入端注入电流,针对负极性零漂电压,采用电流源经由第一电阻串中的选定第一电阻从所述第一输出端注入电流,和/或经由第二电阻串中的选定第二电阻向所述第二输出端汲取电流。
优选地,通过电流源提供不同流动方向的电流、和/或选择电流流经第一电阻串和第二电阻串之一来获得不同极性的补偿电压。
优选地,通过调节电流源的电流大小、选择所述第一电阻串中的第一电阻、和/或选择所述第二电阻串中的第二电阻至少之一来获得不同大小的补偿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电路,在放大器输出端设置调零电路,以消除零点漂移。既可以消除信号源上的零点漂移,也可以消除放大器的零点漂移,而且简化了设计复杂度和精度要求。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调零电路利用放大器的输出端的低阻抗特性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的高阻抗特性,对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自动补偿,从而抑制信号处理电路的零点漂移。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调零电路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调零电路的示意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可以各种形式呈现,以下将描述其中一些示例。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示意性电路图。该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用于提供源信号的信号源110、用于对源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130、用于对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零的调零电路220、用于将放大的源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ADC)140、以及根据数字信号产生控制逻辑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50。
在信号处理电路中,信号源110例如是惠斯通电桥结构的传感器电路。在惠斯通电桥中,至少一个桥臂可以包括传感器元件,例如MEMS传感器元件。传感器元件例如是对温度、压力、载荷、应变、加速度、位移中的至少一种物理量敏感的元件。
该调零电路220连接在放大器130的输出端和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之间,从而针对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补偿以抑制零点漂移。在该实施例中,在放大器130的输出端设置调零电路,既可以消除信号源上的零点漂移,也可以消除放大器的零点漂移,而且简化了设计复杂度和精度要求。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调零电路的示意性电路图。该调零电路具有与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二输入端AMP_ON,以及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出端ADC_IP和第二输出端ADC_IN。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二输入端AMP_ON分别为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在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一输出端ADC_IP形成第一信号路径,在第二输入端AMP_ON和第二输出端ADC_IN形成第二信号路径。
该调零电路还包括电流源Is、第一电阻串、第二电阻串、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第一电阻串包括在调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一电阻R11至R1n,第二电阻串包括在调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二电阻R21至R2n。第一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一开关K11至K1n,第二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二开关K21至K2n。电流源Is经由多个第一开关K11至K1n分别连接至相邻的第一电阻的中间节点以及调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经由多个第二开关K21至K2n分别连接至相邻的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以及调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该电流源Is是一个可控电流源,可以在0-I0的范围内提供恒定的输出电流I。由于电流源Is提供单向电流,且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二输入端AMP_ON为低阻端,第一输出端ADC_IP和第二输出端ADC_IN为高阻端,所以补偿电压只能单向流动,即从电流源流向低阻端,而不会流向高阻端。
信号处理电路可以在校准模式和正常模式下工作。
在校准模式下,信号源110中的传感器元件响应的物理量为零。例如,在传感器元件对压力敏感的情形下,则在校准模式下使得传感器元件承受零压力。如果信号源110和放大器130无零点漂移,则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电压为零。如果信号源110和放大器130中的任一个存在着零点漂移,则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存在着漂移电压。相应地,调零电路220的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二输入端AMP_ON之间存在着漂移电压。采用电压表或比较器,测量漂移电压的极性和大小。
然后,根据漂移电压的极性,选择开关组。如果漂移电压为正极性,即第一输入端AMP_OP端电压大于第二输入端AMP_ON时,则第一开关组的一个开关闭合且其余开关均断开。相反,如果漂移电压为负极性,即第一输入端AMP_OP端电压小于第二输入端AMP_ON时,则第二开关组的一个开关闭合且其余开关均断开。
根据漂移电压的大小,选择特定的开关闭合。通过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开关K11至K1n和所述多个第二开关K21至K2n,可以改变电流源Is的流动路径和流经的电阻。由于流经的电阻不同,因而产生不同大小的补偿电压。此外,由于电流源Is的输出电流I可以在0-I0的范围之间调节,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输出电流I的大小,也可以产生不同大小的补偿电压。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电流源Is的输出电流以及改变电流流经的电阻二者,以产生所需大小的补偿电压。电流源和电阻串的大小可以分别由寄存器来控制。
如果第一开关组的第一开关K12闭合且其他开关断开,则电流源Is依次经由第一开关K12、第一电阻R12和第二电阻R11,向第一输入端AMP_OP注入电流,从而在调零电路220的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一输出端ADC_IP之间叠加I*(R11+R12)的负电压。也即,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正极性漂移电压上叠加I*(R11+R12)的负电压,从而抑制正极性漂移电压。
如果第二开关组的第二开关K23闭合且其他开关断开,则电流源Is依次经由第二开关K23、第三电阻R23、第二电阻R22和第二电阻R21,向第二输入端AMP_OP注入电流,从而在调零电路220的第二输入端AMP_ON和第二输出端ADC_IN之间叠加I*(R21+R22+R23)的负电压。也即,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负极性漂移电压上叠加I*(R11+R12)的正电压,从而抑制负极性漂移电压。
在正常模式下,在上述的校准模式下预先选择的开关保持闭合,且电流源Is的输出电流I保持恒定。信号源110中的传感器元件响应外部的物理量产生源信号。放大器130对源信号进行放大,调零电路220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输出电压上叠加补偿电压。该补偿电压不仅消除信号源110的零点漂移的影响,而且还消除放大器130的零点漂移的影响。因此,数字信号处理器140的两个输入端之间接收的电压已经消除了多个电路模块的零点漂移的影响。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调零电路的示意性电路图。该调零电路具有与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二输入端AMP_ON,以及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出端ADC_IP和第二输出端ADC_IN。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二输入端AMP_ON分别为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在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一输出端ADC_IP形成第一信号路径,在第二输入端AMP_ON和第二输出端ADC_IN形成第二信号路径。
该调零电路还包括第一至第四电流源Is1至Is4、第一至第四主开关A1至A4、第一电阻串、第二电阻串、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第一电阻串包括在调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一电阻R11至R1n,第二电阻串包括在调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二电阻R21至R2n。第一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一开关K11至K1n,第二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二开关K21至K2n。第一电流源Is1先经由开关A1,然后经由多个第一开关K11至K1n分别连接至相邻的第一电阻的中间节点以及调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电流源Is2先经由开关A2,然后经由多个第一开关K11至K1n分别连接至相邻的第一电阻的中间节点以及调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三电流源Is3先经由开关A3,然后经由多个第二开关K21至K2n分别连接至相邻的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以及调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第四电流源Is4先经由开关A4,然后经由多个第二开关K21至K2n分别连接至相邻的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以及调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第一至第四电流源Is1至Is4分别是可控电流源,可以在0-I0的范围内提供恒定的输出电流I。由于第一至第四电流源Is1至Is4提供不同方向流动的电流,且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二输入端AMP_ON为低阻端,第一输出端ADC_IP和第二输出端ADC_IN为高阻端,所以补偿电压可以双向流动,即从电流源流向低阻端,或者从低阻端流向电流源,但不会流向高阻端。如图4所示,第一电流源Is1和第三电流源Is3分别产生第一方向的电流,即从电流源流向调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一。第三电流源Is3和第四电流源Is4分别产生第二方向的电流,即从调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一流向电流源。
在校准模式下,信号源110中的传感器元件响应的物理量为零。例如,在传感器元件对压力敏感的情形下,则在校准模式下使得传感器元件承受零压力。如果信号源110和放大器130无零点漂移,则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电压为零。如果信号源110和放大器130中的任一个存在着零点漂移,则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存在着漂移电压。相应地,调零电路220的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二输入端AMP_ON之间存在着漂移电压。采用电压表或比较器,测量漂移电压的极性和大小。
然后,根据漂移电压的极性,选择开关组。如果漂移电压为正极性,即第一输入端AMP_OP端电压大于第二输入端AMP_ON时,则第一主开关A2、第四主开关A3、第一开关组的一个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组的一个开关闭合,其余开关均断开。相反,如果漂移电压为负极性,即第一输入端AMP_OP端电压小于第二输入端AMP_ON时,则第一主开关A1、第二主开关A4、第一开关组的一个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组的一个开关闭合,其余开关均断开。
根据漂移电压的大小,选择特定的开关闭合。通过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开关K11至K1n和所述多个第二开关K21至K2n,可以改变第一至第四电流源Is1至Is4的流动路径和流经的电阻。由于流经的电阻不同,因而产生不同大小的补偿电压。此外,由于第一至第四电流源Is1至Is4的输出电流I可以在0-I0的范围之间调节,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输出电流I的大小,也可以产生不同大小的补偿电压。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至第四电流源Is1至Is4的输出电流以及改变电流流经的电阻二者,以产生所需大小的补偿电压。电流源和电阻串的大小可以分别由寄存器来控制。
如果第一主开关A1、第四主开关A4、第一开关K12、以及第一开关K23闭合,其余开关均断开,则第一电流源Is1依次经由第一主开关A1、第一开关K12、第一电阻R12和第二电阻R11,向第一输入端AMP_OP注入电流Is1,第四电流源Is4依次经由第四主开关A4、第二开关K23、第二电阻R23、第二电阻R22和第二电阻R21,从第二输入端AMP_ON汲取电流Is2。因而,在调零电路220的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一输出端ADC_IP之间叠加Is1*(R11+R12)+Is4*(R23+R22+R21)的正电压。也即,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负极性漂移电压上叠加Is1*(R11+R12)+Is4*(R23+R22+R21)的正电压,从而抑制负极性漂移电压。
如果第二主开关A2、第三主开关A3、第一开关K12、以及第一开关K23闭合,其余开关均断开,则第二电流源Is2依次经由第一主开关A1、第一开关K12、第一电阻R12和第二电阻R11,从第一输入端AMP_OP汲取电流I1,第三电流源Is3依次经由第三主开关A3、第二开关K23、第二电阻R23、第二电阻R22和第二电阻R21,向第二输入端AMP_ON注入电流Is2。因而,在调零电路220的第一输入端AMP_OP和第一输出端ADC_IP之间叠加Is2*(R11+R12)+Is3*(R23+R22+R21)的负电压。也即,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正极性漂移电压上叠加Is2*(R11+R12)+Is3*(R23+R22+R21)的负电压,从而抑制正极性漂移电压。
在正常模式下,在上述的校准模式下预先选择的开关保持闭合,且第一至第四电流源Is1至Is4的输出电流I保持恒定。信号源110中的传感器元件响应外部的物理量产生源信号。放大器130对源信号进行放大,调零电路220在放大器13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输出电压上叠加补偿电压。该补偿电压不仅消除信号源110的零点漂移的影响,而且还消除放大器130的零点漂移的影响。因此,数字信号处理器140的两个输入端之间接收的电压已经消除了多个电路模块的零点漂移的影响。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源,用于提供源信号;
放大器,与所述信号源连接,对所述源信号进行放大;
调零电路,与所述放大器连接,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补偿;
模数转换器,与所述调零电路连接,将补偿后的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以及
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处理,
其中,所述调零电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阻,通过所述电阻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上叠加补偿电压,从而抑制所述信号源的零点漂移和所述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包括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包括传感器,所述源信号是传感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包括惠斯通电桥,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惠斯通电桥的至少一个桥臂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对温度、压力、载荷、应变、加速度、位移中的至少一种物理量敏感的传感器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具有输出端,从而在所述输出端提供放大器的输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电路具有用于提供补偿电压的输出端,所述调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正极性漂移电压的情形下,所述调零电路向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汲取电流,
在负极性漂移电压的情形下,所述调零电路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 注入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电路具有与所述放大器连接以接收输入信号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以及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以提供输出信号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形成第一信号路径,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形成第二信号路径,
其中,所述输入信号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的差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的差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电路的所述第一输入端为高电位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为低电位端,所述调零电路在所述第一信号路径叠加与漂移电压相反极性的补偿电压,和/或在所述第二信号路径叠加与所述漂移电压相同极性的补偿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电压包括:
至少一个电流源;
至少一个电阻;以及
至少一个开关,
所述至少一个电流源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电阻,从而提供所述补偿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零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电流源的电流大小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关的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电压包括:
电流源;
第一电阻串,所述第一电阻串包括所述第一信号路径上的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串,所述第二电阻串包括所述第二信号路径上的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二电阻;
第一开关组,所述第一开关组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流源和所述第一电 阻串之间的多个第一开关;以及
第二开关组,所述第二开关组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流源和所述第二电阻串之间的多个第二开关,
所述电流源经由所述多个第一开关中的选定开关,以及所述多个第一电阻中的相应第一电阻,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提供电流,和/或
经由所述多个第二开关中的选定开关,以及所述多个第二电阻中的相应第二电阻,在所述第二输入端提供电流,从而产生所述补偿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针对正极性零漂电压,所述电流源向所述第一输入端汲取电流,和/或从所述第二输入端注入电流,
针对负极性零漂电压,所述电流源从所述第一输入端注入电流,和/或向所述第二输入端汲取电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开关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串中的相邻第一电阻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从而在所述多个第一开关中的选定开关闭合时,使得电流流经从所述选定开关至所述第一输入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电阻,以及
所述多个第二开关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串中的相邻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从而在所述多个第二开关中的选定开关闭合时,使得电流流经从所述选定开关至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电阻。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电路通过选择不同的开关来获得不同极性的补偿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电路通过调节电流源的电流大小和选择不同的开关来获得不同大小的补偿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电路包括多个电流源和多个主开关,所述多个电流源与所述多个主开关分别连接,并且分别产生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电流,所述第一方向的电流经由一个主开关流出相应的一个电流源,所述第二方 向的电流经由一个主开关流入相应的一个电流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电路通过选择不同的开关来获得不同极性的补偿电压。
CN201521141374.1U 2015-12-31 2015-12-31 信号处理电路 Active CN205507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1374.1U CN205507431U (zh) 2015-12-31 2015-12-31 信号处理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1374.1U CN205507431U (zh) 2015-12-31 2015-12-31 信号处理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7431U true CN205507431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41374.1U Active CN205507431U (zh) 2015-12-31 2015-12-31 信号处理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7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452A (zh) * 2015-12-31 2016-04-13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电路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452A (zh) * 2015-12-31 2016-04-13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电路和方法
CN105487452B (zh) * 2015-12-31 2019-02-12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电路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4784B (zh) 传感器装置
TWI640794B (zh) 感測器裝置
JP5827759B2 (ja) 増幅回路及び増幅回路icチップ
TWI681197B (zh) 溫度補償電路以及感測裝置
CN108151919A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温漂补偿电路及补偿方法
CN104007400A (zh) 磁性传感器装置
CN205450659U (zh) 信号处理电路
CN104007399A (zh) 磁传感器装置
CN205507431U (zh) 信号处理电路
De Marcellis et al. Current-based measurement technique for high 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resistive bridges with external balancing through control voltages
CN109743032B (zh) 具有共模反馈控制电路的反相伪全差分放大器
TWI668964B (zh) 比較電路以及感測裝置
CN105446234B (zh) 信号处理电路和方法
CN104218906B (zh) 毫微伏特放大器设计
JP6257019B2 (ja) 磁気センサ
CN109564139B (zh) 传感器装置
De Marcellis et al. A novel current-based approach for very low variation detection of resistive sensors in wheatstone bridge configuration
CN105487452B (zh) 信号处理电路和方法
US20130154630A1 (en) Current sensor
CN105224003B (zh) 集成电路
CN105680810B (zh) 放大电路、信号放大方法及传感信号处理装置
RU2612200C1 (ru)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сопротивления и термо-эдс в напряжение
WO2012053992A1 (en) Current source with active common mode rejection
CN102904575A (zh) Adc前端电路及利用其测量电阻的方法
CN210578439U (zh) 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放大器及信号放大器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