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7106U - 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7106U
CN205507106U CN201620323228.9U CN201620323228U CN205507106U CN 205507106 U CN205507106 U CN 205507106U CN 201620323228 U CN201620323228 U CN 201620323228U CN 205507106 U CN205507106 U CN 205507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parking
spark source
bearing fram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232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DU ENGINEERING GEOPHYSICS Lt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DU ENGINEERING GEOPHYSICS Lt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DU ENGINEERING GEOPHYSICS Ltd CORP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DU ENGINEERING GEOPHYSICS Ltd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3232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07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7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7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包括两组放电电极和至少两个承力框架;所有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承力框架固定在所有所述放电电极的外侧面,保证所有所述放电电极之间在横向的距离不变。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既可以承受大能量电火花放电时的高温烧蚀,又承受电极之间的电动力,并且具有极高的绝缘性能和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
背景技术
相比于炸药、气枪、可控震源等,电火花震源安全、环保无污染,且能量可控、重复性好,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VSP测井、煤田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等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但目前电火花震源所产生的地震波能量还较少,一般不超过20KJ,使其在应用中受到限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发射电极结构不能适应大能量放电。大能量电火花放电时的电流极大,一般超过20KA以上。如此大的电流瞬间通过电极并产生电弧,将使得电极烧蚀严重。同时,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动力极大,对电极的结构强度要求高。另外电火花是高压脉冲放电,所以电极的绝缘等级也必须高于10Kv。此外,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用设备,应当稳定可靠且寿命长,一个放电电极须能使用1000次以上。因此,电极结构既要同时满足大电流、高电压、强电动力三个物理性能,还要满足实用性要求。这对传统的电极结构形式带来了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大电流烧蚀、耐高压、能抵抗较大电动力的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包括两组放电电极和至少两个承力框架;
所有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每个所述承力框架固定在所有所述放电电极的外侧面,保证所有所述放电电极之间在横向的距离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既可以承受大能量电火花放电时的高温烧蚀,又承受电极之间的电动力,并且具有极高的绝缘性能和防水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个所述承力框架上具有两个通孔;
每个所述放电电极穿过所有所述承力框架同一位置上的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位置的通孔可以保证放电电极之间的平行关系。
进一步,所述放电电极包括电缆、电极套和合金电极;
所述电缆和合金电极分别插接在电极套两端。
进一步,两组所述放电电极分别为阴极放电电极和阳极放电电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个放电电极都可以作为阴极或阳极,并且阴极和阳极可以互换。
进一步,还包括绝缘橡胶层;所述绝缘橡胶层包裹在放电电极和承力框架外部,所述放电电极的电缆的一端伸出所述绝缘橡胶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橡胶硫化工艺将放电电极和承力框架制作于绝缘橡胶中,保证了放电电极的阴极和阳极受到保护。
进一步,所述合金电极采用铜钨合金制成;所述电极套采用纯铜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铜钨合金导电性好,耐高温,耐烧蚀,因此该电极可以满足大能量电火花放电时的大电流情况。
进一步,所述承力框架采用FV-4绝缘树脂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承力框架由高强度高绝缘性能的FV-4绝缘树脂制作;放电电极嵌入在承力框架中。由于FV-4绝缘树脂的强度极高,因此该电极可以满足大电流时的电动力要求。
进一步,所述绝缘橡胶层采用硫化工艺制造。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橡胶硫化工艺将放电电极和承力框架制作于所述绝缘橡胶中。由于采用了橡胶硫化工艺,不但使得电极之间的绝缘性得到了保证,也使得电极的防水性得到了极大提高,避免了电极之间的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剖面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放电电极,2、承力框架,3、绝缘橡胶层,11、电缆,12、电极套,13、合金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包括两组放电电极1和至少两个承力框架2;
所有所述放电电极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每个所述承力框架2固定在所有所述放电电极的外侧面,保证所有所述放电电极1之间在横向的距离不变。
每个所述承力框架2上具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放电电极1穿过所有所述承力框架2同一位置上的通孔。
所述放电电极1包括电缆11、电极套12和合金电极13;所述电缆11和合金电极13分别插接在电极套12两端。
两组所述放电电极分别为阴极放电电极和阳极放电电极。
还包括绝缘橡胶层3;所述绝缘橡胶层3包裹在放电电极1和承力框架2外部,所述放电电极1的电缆11的一端伸出所述绝缘橡胶层3。
所述合金电极13采用铜钨合金制成;所述电极套12采用纯铜制成。
所述承力框架2采用FV-4绝缘树脂制成。
所述绝缘橡胶层3采用硫化工艺制造。
其安装过程如下:(1)将所述电缆连接在所述纯铜电极套的后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液压钳压接,或其他方式;(2)将所述铜钨合金电极连接在纯铜电极套的前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3D金属打印等方式;(3)将放电电极穿过所述承力框架;(4)将上述结构置于橡胶硫化模具进行橡胶硫化,使每个电缆的一端突出于绝缘橡胶。使用时,将所述电缆与电火花震源连接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放电电极(1)和至少两个承力框架(2);
所有所述放电电极(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每个所述承力框架(2)固定在所有所述放电电极的外侧面,保证所有所述放电电极(1)之间在横向的距离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力框架(2)上具有两个通孔;
每个所述放电电极(1)穿过所有所述承力框架(2)同一位置上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放电电极分别为阴极放电电极和阳极放电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1)包括电缆(11)、电极套(12)和合金电极(13);
所述电缆(11)和合金电极(13)分别插接在电极套(12)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橡胶层(3);所述绝缘橡胶层(3)包裹在放电电极(1)和承力框架(2)外部,所述放电电极(1)的电缆(11)的一端伸出所述绝缘橡胶层(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电极(13)采用铜钨合金制成;所述电极套(12)采用纯铜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框架(2)采用FV-4绝缘树脂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橡胶层(3)采用硫化工艺制造。
CN201620323228.9U 2016-04-18 2016-04-18 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 Active CN205507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3228.9U CN205507106U (zh) 2016-04-18 2016-04-18 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3228.9U CN205507106U (zh) 2016-04-18 2016-04-18 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7106U true CN205507106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14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23228.9U Active CN205507106U (zh) 2016-04-18 2016-04-18 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71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0871A (zh) * 2016-12-26 2017-03-2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油井解堵的电脉冲放电电极
CN113176605A (zh) * 2021-04-25 2021-07-2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对称硬界面结构压制气泡脉冲的低频电声发射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0871A (zh) * 2016-12-26 2017-03-2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油井解堵的电脉冲放电电极
CN113176605A (zh) * 2021-04-25 2021-07-2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对称硬界面结构压制气泡脉冲的低频电声发射阵
CN113176605B (zh) * 2021-04-25 2022-11-1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对称硬界面结构压制气泡脉冲的低频电声发射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07106U (zh) 一种电火花震源的发射电极头
CN203247315U (zh) 一种双极性电解槽
CN205178084U (zh) 一种防打火防反插连接器
CN206789821U (zh) 一种具有防干涉功能的电连接插接件
CN201608424U (zh) 加强型直击雷防护装置
CN203983004U (zh) 一种新型大型变压器高压套管
CN202720976U (zh) 一种放电间隙装置
CN107240859B (zh) 基于短弧位降和近阴极效应叠加的平板间隙避雷器
CN208580625U (zh) 一种输电线路并联间隙
CN205141172U (zh) 一种pt连接前接头
CN103474874A (zh) 电子优化型避雷针
CN205303080U (zh) 一种耐雷电冲击棒状悬式复合绝缘子
CN209766140U (zh) 无空气间隙的半封闭式双喷射气流灭弧防雷装置
CN204215746U (zh) 一种可并联的柔性单芯光伏电缆
CN202997083U (zh) 一种防雷接地环
CN206195153U (zh) 一种配电网线路防雷装置
CN202465896U (zh) 导电铜排
CN201213197Y (zh) 一种防雷系统
CN205004117U (zh) 一种复合绝缘子
CN203165592U (zh) 穿刺型防雷绝缘子
CN201156595Y (zh) 防风接线端子
CN207339786U (zh) 光伏接线盒
CN215008612U (zh) 一种高效能接地棒
CN220324206U (zh) 一种光伏热导阻燃电缆
CN204333294U (zh) 纳米导电离子接地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