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3829U - 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3829U
CN205503829U CN201620320998.8U CN201620320998U CN205503829U CN 205503829 U CN205503829 U CN 205503829U CN 201620320998 U CN201620320998 U CN 201620320998U CN 205503829 U CN205503829 U CN 205503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part
thermal column
hollow thermal
heat dissipation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209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柚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3209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03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3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38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其主要包括一主板体,该主板体依其功能区分为煞车部与散热部,其中,该煞车部与散热部分别包括互相对应之第一面与第二面,而散热部则形成有至少一插孔;一固设于煞车部之来令片;以及至少一中空散热柱,至少一中空散热柱通过至少一插孔由散热部之第一面贯穿主板体;至少一中空散热柱延其轴形成有一穿孔,且其端部向外凸设有一挡缘,其中挡缘贴抵于散热部;至少一中空散热柱利用冲压之技术手段,于其外部形成一外肩部,外肩部紧迫于散热部,通过挡缘与外肩部之夹固作用,而将至少一中空散热柱定位于主板体上。

Description

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利用中空散热柱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制动结构散热效率之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以煞车系统而言,制动结构通常藉助卡钳机构成对地装设在一煞车盘片二侧位置,且来令片通常会先结合固定在一金属板片结构上,再将金属板片锁组于卡钳机构上;基于此种结构形态,当卡钳机构带动金属板片连同来令片对煞车盘片进行夹持煞车动作时,来令片夹掣煞车盘片的动作会因摩擦而生热,使得煞车盘片的温度持续升高,为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构件质变损坏与降低煞车性能,遂有相关业界在来令片结构上增设散热部以达到辅助散热降温之功效。
制动结构提高散热效率之技术手段,常见者令其金属板片整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将其煞车块透过高温热融方式牢固结合在铝合金金属板片之一侧,又铝合金金属板片的另一侧则凸设有多数散热鳍片或散热柱,以达到扩增散热面积之目的;然此种结构形态于实际使用经验中仍旧发现,铝合金金属板片所能承受的高温约为700℃,但欲将煞车块热融结合于铝合金金属板片所需高温,往往须超过此温度才能达成,如此一来可能造成铝合金金属板片因不耐高温而产生变形的严重问题,大幅影响到最终成品的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其主要包括:一主板体,主板体依其功能区分为煞车部与散热部,其中,煞车部与散热部分别包括互相对应之第一面与第二面,而散热部则形成有至少一插孔;一固设于煞车部第一面之来令片;以及至少一中空散热柱,至少一中空散热柱通过至少一插孔由散热部之第一面贯穿主板体;至少一中空散热柱延其轴形成有一穿孔,且其对应于散热部第一面之端部向外凸设有一挡缘,其中挡缘贴抵于散热部的第一面;至少一中空散热柱利用冲压之技术手段,由挡缘之一端往穿孔内部轴向施压,而于其外部对应于散热部之第二面处形成一外肩部,外肩部紧迫于散热部之第二面,通过挡缘与外肩部之夹固作用,而将至少一中空散热柱定位于主板体上。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让不同材质的主板体与中空散热柱间的结合关系,达到稳固定位、补偿误差且提供优质的散热效果之实用进步性,并且能够降低制造加工成本,提供产业较佳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圆形区域之放大图。
图5A至5E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散热柱冲压变形之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散热柱第二实施态样之立体图。
图7A至7D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散热柱第二种冲压固定方式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制动结构包括一主板体10、一固设于主板体10上之来令片20以及至少一固设于主板体10上之散热柱30,主板体10与中空散热柱30分别由不同材质所制成。其中,制成主板体10之材质诉求以钢性强为诉求,而中空散热柱30之材质则选用比热较低之材质,且采空心设计,可大幅提高散热面积,而能对制动结构提供较佳的散热效率。
主板体10依其功能区分为煞车部11与散热部12,其中,煞车部11与散热部12分别包括互相对应之第一面与第二面,其中来令片20固设于煞车部11之第一面,而散热部则形成有至少一插孔13,至少一中空散热柱30通过至少一插孔13由散热部12之第一面贯穿主板体10。至少一中空散热柱30延其轴形成有一穿孔31,且其对应于散热部12第一面之端部向外凸设有一挡缘32,其中挡缘32贴抵于散热部12的第一面。请进一步参阅如图5所示,至少一中空散热柱30利用一模柱40,通过冲压之技术手段,于其外部形成一环状的外肩部33,外肩部33紧迫于散热部12之第二面,因此,通过挡缘32与外肩部33之夹固作用,而将至少一中空散热柱30定位于主板体10上。且在冲压的过程中,穿孔31之直径会略为扩大。
如图6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之插孔13与中空散热柱30之数量设为至少两个时,每一中空散热柱30之挡缘32以一体成型之方式彼此互相连接,因此,当执行将中空散热柱30插置贯穿插孔13之作业时,可一次同时插置多支中空散热柱30,达到简化制程之目的。此外,这样的结构配置,并不需要每一支中空散热柱30皆执行冲压程序,只要选定至少一支中空散热柱30执行冲压程序,并于其外部形成外肩部33,同样可达成同步固定至少两个之中空散热柱30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主板体10之材质选用铁或铁合金,而中空散热柱30之材质则选用铝合金。
通过上述之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其最主要之技术特征,乃在于主板体10与中空散热柱30间新颖的结合形态。请再次参阅如图5A至5E所示,当中空结合柱30由散热部12之第一面插组贯穿插孔13后,通过冲压手段利用直径略大于中空散热柱30中穿孔31直径之模柱40,由中空散热柱30挡缘32之一端,冲压进入中空散热柱30中并于轴向贯穿穿孔31后缩回;当冲压初期,因受插孔13径向之限制作用,模柱40会开始挤压穿孔31之内壁,进而产生强大之径向压力,待模柱40之端部越过主板体10散热部12之第二面后,先前所产生之径向压力因瞬间释放,而于中空散热柱30之外壁对应于散热部12第二面处形成一外肩部33,外肩部33紧迫于散热部12之第二面,因此,通过挡缘32与外肩部33之夹固作用,而将至少一中空散热柱30定位于主板体10上。此种固定形态,纵使中空散热柱30之外径与插孔13之内径间有较大的配合误差,仍可透过冲压过程中所形成之外肩部33,扩径抵迫定位之效果而获得补偿;因此,有关插孔13与中空散热柱30对于加工精度之要求,可相对降低,当然,加工成本亦随之降低,可确实提高产业之经济效益。
如图7A至7D所示,图中所示者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定位中空散热柱30之冲压固定方式。当中空结合柱30由散热部12之第一面插组贯穿插孔13后,通过冲压手段利用直径略大于中空散热柱30中穿孔31直径之模柱40,由中空散热柱30异于挡缘32之一端,冲压进入中空散热柱30中并于顶抵主板体10后缩回;当冲压初期,模柱40会开始径向推挤穿孔31之内壁,进而扩大中空散热柱30之外径,待模柱40之端部顶抵于主板体10插孔13之端缘后,即立刻复位,而于中空散热柱30之外壁对应于散热部12第二面处形成一外肩部33,外肩部33紧迫于散热部12之第二面,因此,通过挡缘32与外肩部33之夹固作用,而将至少一中空散热柱30定位于主板体10上。
功效说明:
本实用新型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主要通过所述冲压过程中所产生之外肩部以及挡缘所提供之夹持作用,而将中空散热柱定位于主板体之散热部上,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现有结构而言,可让不同材质的主板体与中空散热柱间的结合关系,达到确实达到稳固定位、补偿误差且提供优质的散热效果之实用进步性,并且能够降低制造加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板体,主板体依其功能区分为煞车部与散热部,其中,煞车部与散热部分别包括互相对应之第一面与第二面,而散热部则形成有至少一插孔;
一固设于煞车部第一面之来令片;以及
至少一中空散热柱,至少一中空散热柱通过至少一插孔由散热部之第一面贯穿主板体;至少一中空散热柱延其轴形成有一穿孔,且其对应于散热部第一面之端部向外凸设有一挡缘,其中挡缘贴抵于散热部的第一面;至少一中空散热柱利用冲压之技术手段,于其外部对应于散热部之第二面处形成一环状的外肩部,外肩部紧迫于散热部之第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插孔与中空散热柱之数量分别设置为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中空散热柱之挡缘以一体成型之方式互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之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主板体为铁合金,而中空散热柱则为铝合金制品。
CN201620320998.8U 2016-04-15 2016-04-15 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03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0998.8U CN205503829U (zh) 2016-04-15 2016-04-15 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0998.8U CN205503829U (zh) 2016-04-15 2016-04-15 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3829U true CN205503829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1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2099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03829U (zh) 2016-04-15 2016-04-15 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38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740A (zh) * 2016-10-07 2019-05-07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散热单元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740A (zh) * 2016-10-07 2019-05-07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散热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9729740B (zh) * 2016-10-07 2023-04-04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散热单元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3573B (zh) 自行车盘式制动器转子
JP6285456B2 (ja) 複合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バッキングプレート
JP3857300B1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パッド、パッド用裏金、及びパッド用裏金の製造方法
KR101237265B1 (ko) 유압 브레이크용 피스톤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3339402B (zh) 制动活塞和活塞鼻部
WO2007147551A8 (de) Stanzniet und matrize
CN205503829U (zh) 具中空散热柱之制动结构
US11204072B2 (en) Disc brake disc with parking brake cylindrical surface
EP1046831A2 (en) Improved disc brake
JP6426664B2 (ja) ディスク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ローラ、並びにディスク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6404414B2 (ja) ブレーキ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
CN202243902U (zh) 自行车碟盘结构
US20070119668A1 (en) Hydroformed drum brake shoe assembly for vehicl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7923462A (zh) 热屏蔽元件
JP2017013099A (ja) 金属板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76234A (zh) 制动盘及其制造方法
JP4996761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ディスクロータ
CN103644555A (zh) 一种改进的led灯具散热体
JP2023517577A (ja) 自動車の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のライニング支持体プレート、並びにその製造のための方法
EP3765761B1 (de) Scheibenbremse für nutzfahrzeuge
CN207246299U (zh) 一种新型摩擦片限位结构
CN105120539B (zh) 一种无异响的异形形态加热器
IT201900008922A1 (it) Metod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 disco di freno a disco
CN210371760U (zh) 一种冲焊蹄制动器
CN204553623U (zh) 制动盘、制动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