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8514U -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8514U
CN205488514U CN201620056130.1U CN201620056130U CN205488514U CN 205488514 U CN205488514 U CN 205488514U CN 201620056130 U CN201620056130 U CN 201620056130U CN 205488514 U CN205488514 U CN 205488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metal shell
antenna
feed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561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开亮
谷媛
尹鸿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561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8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8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8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包括主天线和金属外壳,还包括调谐开关;主天线包括第一馈电点、第一回地点、第一馈电短分支、第二馈电长分支以及第一回地分支;第一馈电短分支的一端连接第一馈电点,另一端连接第二馈电长分支的一端;第二馈电长分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所述第一回地分支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谐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回地点,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本实用新型的主天线能够提供880~960MHz的低频带宽以及1710~2690MHz的高频带宽;还能通过设置在主天线回地端的调谐开关切换低频谐振,实现低频带宽的拓展,确保应用于金属外壳的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达到4G的LTE频段的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的天线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基于核心技术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牌照的发放,意味着我国移动通信行业进入了4G时代。4G的LTE技术对天线带宽的低频最低要求为880MHz-960MHz、高频最低要求1710MHz-2690MHz。对手机来说又增加了一个频段,如何在不增加复杂度的前提下天线实现多频段覆盖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与此同时,采用CNC数控机床等保证了金属框的一体化。金属边框、金属外壳逐步展现在手机产品中,金属材料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手机的质感以及观赏性。金属手机受到市场追捧,各大手机厂商竞相推出金属手机。
随之而来的是全金属外壳给天线设计带来的难题,全金属的外壳将对天线的信号造成干扰,金属外壳将屏蔽或者吸收天线的信号,导致天线信号无法发射出去。若天线信号被金属外壳屏蔽,则通信设备的工作频带和辐射效率等指标将无法符合指标要求,直接影响其通信功能的实现。基于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还存在另一个难题,为了实现频率的调控,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在主天线的馈电点与PCB板的馈电端之间连接有调谐开关,通过调谐开关在多组LC匹配电路之间的切换来改变频率范围。上述调谐开关在频率调控电路中作为单刀多掷开关使用,这种调控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由于需要在多组匹配电路之间来回切换,容易对调谐开关造成损耗,调控精度也不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3401059A公开了一种全金属外壳天线结构,具体公开了,包括装设在通信设备背面的金属外壳、天线分支和馈电点,金属外壳的四周边缘处设有从通信设备的背面延伸至侧面的金属边框,金属外壳分段隔开为第一金属外壳、第二金属外壳和第三金属外壳,馈电点分别位于第一金属外壳与第二金属外壳之间和第二金属外壳与第三金属外壳之间,设置在第一金属外壳的天线分支一和设置在第三金属外壳的天线分支二分别与设置在第二金属外壳上的PCB主板的射频信号源连接并对应地将信号经馈电点馈入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三金属外壳。
上述专利申请的天线结构还是无法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的频率调控电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确保覆盖频段符合标准;同时简化频率谐振调控电路,实现调控精度的提高,成本的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包括主天线和金属外壳,还包括调谐开关;所述主天线包括第一馈电点、第一回地点、第一馈电短分支、第二馈电长分支以及第一回地分支;
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的一端;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所述第一回地分支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谐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回地点,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馈电短分支、第二馈电长分支以及第一回地分支提供880~960MHz的低频谐振,使其符合4G的LTE技术的带宽要求;在第一回地分支的回地端连接调谐开关,配合主天线的结构布局,实现通过调谐开关对应切换LC匹配电路中的一个元器件值的大小,从而控制低频谐振频率的偏移,进而实现低频带宽的扩展。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能够很好的运用在全金属外壳中,不仅扩展了频率带宽;而且改变现有调谐开关单刀多掷的控制方式,采用单刀单掷的控制方式,简化天线谐振频率控制电路的结构组成,降低天线结构的成本,同时又能降低切换操作对调谐开关造成的损耗,延长调谐开关的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是,能够显著提高谐振频率的调控精度,以及进一步拓展频率带宽调控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的主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的分集天线和GPS/WLAN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四中主天线仿真结果和实际调试的回波损耗的对比图;
图5为分集天线的第四馈电分支与第二回地分支之间的金属边框的距离B对分集天线回波影响对比图;
图6为天线结构的GPS/WLAN天线的第五馈电分支与第二回地分支之间的金属边框的距离A对GPS/WLAN天线回波影响对比图;
图7为寄生分支对主天线的回波影响对比图;
图8为调谐开关对主天线回波影响对比图。
标号说明:
1、金属外壳;2、主天线;3、分集天线;4、GPS/WLAN天线;
11、金属边框;12、边角位置;13、第一金属外壳;14、第二金属外壳;15、第三金属外壳;16、间隙;
21、第一馈电点;22、第一回地点;23、第一馈电短分支;24、第二馈电长分支;25、第一回地分支;26、第三馈电长分支;27、寄生分支;
261、第一分支;262、第二分支;263、第三分支;264、弯折角;
271、短臂;272、长臂;
31、第二馈电点;32、第二回地点;33、第四馈电分支;34、第二回地分支;
41、第五馈电分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主天线的第二馈电长分支的一端连接金属外壳,第一回地分支的回地端连接调谐开关;主天线的结构设计配合调谐开关的连接位置,实现低频谐振频率的拓展,以及谐振频率调控精度的提高,调控电路的简化。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包括主天线2和金属外壳1,还包括调谐开关;所述主天线2包括第一馈电点21、第一回地点22、第一馈电短分支23、第二馈电长分支24以及第一回地分支25;
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2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一端;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1;所述第一回地分支25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谐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回地点22,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1。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馈电短分支23为主天线2的馈电枝节,第一回地分支25为主天线2的回地枝节;通过第一馈电短分支23和第一回地分支25形成的回路产生880-960MHz的低频谐振的同时,又能倍频产生一个1710~1880MHz的高频谐振;使其符合4G的LTE技术的带宽要求。
与此同时,在主天线2的回地枝节处,即第一回地分支25处加入天线的调谐开关,将调谐开关作为对应切换一组LC匹配电路中一个元器件值大小的单刀单掷开关,实现只切换一个元器件值的大小即可对低频谐振频率的范围进行调控。
进一步的,所述主天线2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点21和第一回地点22与PCB板连接;所述金属外壳1包括金属边框11;
所述主天线2还包括第三馈电长分支26,所述第三馈电长分支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23,另一端沿所述金属边框11的长度方向悬空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第三馈电长分支26作为主天线2馈电枝节的辐射枝节,利用第三馈电长分支26与金属边之间的耦合作用产生2500~2800MHz的高频谐振,实现了高频谐振的拓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馈电长分支26为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由第一分支261,第二分支262和第三分支263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分支2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23,另一端连接第二分支262;所述第二分支262和第三分支263连接处的弯折角264位置与所述金属边框11的一边角位置12相匹配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第三馈电长分支26尽可能的贴近金属边框11设置,使第三分支263尽可能的与金属边框11的平行,以更好的产生近2.7千兆赫的附加共振,从而提高天线结构的高频谐振,进而提高设备高频带的天线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主天线2还包括寄生分支27,所述寄生分支27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另一端邻近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悬空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寄生分支27为L型,所述L型的短臂271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一金属边框11,所述L型的长臂272与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长度方向平行。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寄生分支27调整第三馈电长分支26形成的1710-2690MHz的高频段的阻抗,使阻抗更加趋近于LC匹配电路,同时又能调整低频段的带宽和阻抗,使天线结构的工作频率范围以及天线回波损耗均符合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地分支25的所述另一端连接金属外壳的金属边框11;所述第一回地分支25垂直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长度方向。
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还包括分集天线3;所述分集天线3包括第二馈电点31、第二回地点32、第四馈电分支33和第二回地分支34;所述第四馈电分支33与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间隔距离设置;所述第四馈电分支33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金属边框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31;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边框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回地点32。
由上述可知,分集天线3的第四馈电分支33与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构成的回路能够产生1.5GHz及2GHz的谐振,用于提高天线接收端的顺时信噪比和平均信噪比,起到抗衰弱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GPS/WLAN天线4,所述GPS/WLAN天线4包括第五馈电分支41;所述第五馈电分支41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金属边框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31;
所述第五馈电分支41与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间隔距离设置,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馈电分支33和第五馈电分支41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分集天线3的第四馈电分支33和GPS/WLAN天线4的第五馈电分支41均连接到金属边框11,将金属边框11作为馈电分支使用;同时,分集天线3和GPS/WLAN天线4共用一个第二回地分支34,通过第二回地分支34左右滑动改变第四馈电分支33和第二回地分支34之间的距离B,以及第五馈电分支41与第二回地分支34之间的距离A,从而实现调整GPS/WLAN天线4在1.575GHz处的谐振和2.45GHz处的谐振的偏移及阻抗匹配,进而实现对分集天线3DIV高频的带宽和GPS/WLAN天线4阻抗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1沿长度方向分段隔开,依次分为第一金属外壳13、第二金属外壳14和第三金属外壳15;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第二金属外壳14和第三金属外壳15之间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间隙16;
所述分集天线3和GPS/WLAN天线4位于第一金属外壳13内;所述主天线2位于第三金属外壳15内,优选天线结构尽可能的靠近间隙16。
由上述描述可知,基于全金属外壳1对信号的屏蔽作用,将金属外壳1设计成分段式,每段金属外壳之间留有间隙16,供信号发射和接收,以提高天线信号的收发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3,提供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为loop天线,可适用于手机、平板、MP3播放器或者其他移动终端通信设备,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全金属外壳和主天线2;全金属外壳内设置有PCB主板,PCB主板上方设有净空区,所述净空区内设置有主天线2;
所述全金属外壳的边缘处设有从移动终端通信设备的背面延伸至侧面的金属边框11,金属外壳1将作为天线结构的一部分,以增加天线的频带覆盖。
所述主天线2包括第一馈电点21、第一回地点22、第一馈电短分支23、第二馈电长分支24以及第一回地分支25;所述主天线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点21和第一回地点22与PCB板的馈电点和接地点连接;
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23为主天线2的馈电枝节,并在与馈电端相对的另一端形成两条辐射分支,分别为第二馈电长分支24和第三馈电长分支26。具体的结构组成可以是:
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21,即为馈电端;另一端连接其中一条辐射分支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一端;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优选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23垂直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
另一条辐射分支所述第三馈电长分支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23,另一端沿所述金属边框11的长度方向悬空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三馈电长分支26为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由第一分支261,第二分支262和第三分支263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分支2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23,另一端连接第二分支262;所述第二分支262和第三分支263连接处的弯折角264位置与所述金属边框11的一边角位置12相匹配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支261与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分支262紧邻其中一条金属边框11,所述第三分支263紧邻与所述其中一条金属边框11垂直的另一条金属边框11,即所述第三馈电长分支26尽可能的贴合金属边框11设置,以此利用第三馈电长分支26与金属边框11的耦合作用产生2500~2800MHz的高频谐振,从而提高高频段的天线性能。
所述第一回地分支25作为主天线2的回地枝节,通过第一回地分支25、第一馈电短分支23以及第二馈电长分支24形成的回路产生低频谐振GSM900的同时,又能利用利用loop天线的0.5λ、1λ、1.5λ模式理论倍频产生一个GSM1800的高频谐振,从而确保天线结构符合4G的LTE技术的带宽要求;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主天线2还包括调谐开关;所述第一回地分支25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谐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回地点22,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优选所述第一回地分支25的所述另一端连接金属外壳的金属边框11;所述第一回地分支25垂直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长度方向。
所述调谐开关对应调控LC匹配电路中的一个元器件值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谐开关作为单刀单掷开关,能够实现只切换一个元器件值的大小来改变低频谐振的范围,进而实现低频带宽可调控范围的拓展。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调谐开关设置在主天线2馈电点和PCB馈电端之间,一个调谐开关对应切换不同组LC匹配电路,所述调谐开关作为单刀多掷开关,很容易对调谐电路造成损耗,同时其电路结构组成也相对复杂,成本较高,谐振频率的调控精度也不高。本实施例的调谐开关区别与上述,不仅简化了调谐电路的结构组成,降低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电路损耗,控制精度也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的还拓展了低频带宽。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具体包括:
所述主天线2还包括寄生分支27,所述寄生分支27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优选直接连接金属边框11;另一端邻近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悬空设置。优选的,所述寄生分支27为L型,所述L型的短臂271直接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一金属边框11,所述L型的长臂272与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24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寄生分支27的作用为调整整个高频段的阻抗,使阻抗更趋近匹配,并调整低频带宽和阻抗;调整所述阻抗即同时调整频率和天线的回波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增加了寄生分支27,能够通过寄生分支27以及第三馈电长分支26与金属边框11的耦合作用极大的增加高频带宽,使主天线2的高频段频率的覆盖范围达到1600~3000MHz;同时结合第一馈电短分支23、第二馈电长分支24、第一回地分支25扩展到880-960MHz的低频段,能够确保应用于技术外壳的天线结构的频率谐振范围满足4G的LTE频段的要求,进一步的,结合调谐开关,实现了低频谐振的偏移,从而达到拓展带宽的作用。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结合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并进一步延伸,增加了分集天线3和GPS/WLAN天线4。具体为:
所述金属外壳沿长度方向分段隔开,依次分为第一金属外壳13、第二金属外壳14和第三金属外壳15;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第二金属外壳14和第三金属外壳15之间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间隙16,以确保天线信号的收发正常;
所述分集天线3和GPS/WLAN天线4位于第一金属外壳13内;所述主天线2位于第三金属外壳15内;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优选位于移动终端通信设备后盖的顶部;所述第三金属外壳15位于后盖的底部;
所述分集天线3包括第二馈电点31、第二回地点32、第四馈电分支33和第二回地分支34;所述GPS/WLAN天线4包括第五馈电分支41;分集天线3和GPS/WLAN天线4共用一个第二回地分支34,同时作为分集天线3和GPS/WLAN天线4的频率谐振调节元件;
所述分集天线3的所述第四馈电分支33与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间隔距离设置;所述第四馈电分支33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金属边框11,将所述金属边框11作为第四馈电分支33的辐射枝节;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31;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边框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回地点32;所述第四馈电分支33与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构成的回路能够产生1.5GHz及2GHz的高频谐振;通过改变二者之间的距离B的大小能够实现对所述高频谐振的带宽和阻抗的调整;
所述GPS/WLAN天线4的所述第五馈电分支41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金属边框11,将所述金属边框11作为所述第五馈电分支41的辐射枝节;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31;所述第五馈电分支41与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间隔距离A;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馈电分支33和第五馈电分支41之间;优选所述第四馈电分支33、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以及第五馈电分支41与所述金属外壳的长度方向平行;通过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的左右滑动,改变距离A和距离B的大小,实现GPS/WLAN天线4在1.575GHz处的谐振和2.45GHz处的谐振的偏移及阻抗匹配的调整;最优的,所述第二回地分支34存在一处最佳位置使得GPS/WLAN天线4在1.575GHz和2.45GHz的谐振达到最深,同时分集天线3DIV得到较宽的高频,此时,A=32.5mm,B=35.5mm。
本实施例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主天线2能够提供880~960MHz的低频带宽以及1710~2690MHz的高频带宽;分集天线3DIV能够提供1805~2690MHz的频率带宽,GPS/WLAN天线4能够获得较宽的高频范围,由此构成完整的天线方案;进一步的,还能通过设置在主天线2回地端的调谐开关切换低频谐振,实现低频带宽的拓展,确保应用于金属外壳的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达到4G的LTE频段的覆盖范围;再进一步的,分集天线3和GPS/WLAN天线4共用一个第二回地分支34,共用金属边框11作为馈电辐射枝节,通过在两天线的馈电端加入匹配电路调节谐振,使性能达到要求。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至图8,本实施例涉及对上述实施例三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的实物模拟和CST仿真。图4中的实线为仿真结果,虚线为调试结果;数字标注表示天线频点,如图4中的标注1(0.88,-4.9127)表示在频率为880MHz下的回损为-4.9dB。
在实物模拟及CST仿真(实物与仿真模型成1:1比例)中,均使用双层PCB板,天线主板尺寸为150mm*75mm*1mm,基材为FR4(ε=4.3δ=0.024),表面附铜,整机为金属边框11加金属后壳的全金属结构,高度仅为6mm。
如图4所述,为天线结构的主天线2在仿真结果和实际调试过程中的回波损耗的对比情况,可见主天线2在实际调试中的天线回波损耗均满足小于-6dB的设计需求;
如图5所示,为天线结构的分集天线3的第四馈电分支33与第二回地分支34之间的金属边框11的距离B对分集天线3回波影响对比图,图中的实线指的是所述B=32.5mm时候对分集天线3的回波影响;
如图6所示,为天线结构的GPS/WLAN天线4的第五馈电分支41与第二回地分支34之间的金属边框11的距离A对GPS/WLAN天线4回波影响对比图,图中的实线指的是所述A=36.5mm时候对GPS/WLAN天线4回波影响;
如图7所示,为寄生分支27对主天线2的回波影响对比图,图中的实线表示添加寄生分支27,虚线表示不添加寄生分支27;
如图8所示,为调谐开关对主天线2回波影响对比图,图中实线表示不添加调谐开关,虚线表示添加协调开关。
由图5至图8可知,图4表明仿真与实际结果较为一致;图5说明距离B的大小影响分集天线3频率偏移和阻抗特性,增加距离B则分集天线3谐振整体向左偏移,减小距离B则右偏;图6说明距离A的大小影响GPS/WLAN天线4频率偏移和阻抗特性,增加距离A则GPS/WLAN天线4谐振整体向左偏移,减小距离A则右偏;图7说明寄生分支27对主天线2的高频阻抗调整的作用很大;图8说明了调谐开关可以实现对主天线2低频的切换。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涉及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例如具有轻薄便携要求的手机、平板、MP3等,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全金属的壳体,金属壳体内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结构。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USB元件,位于第三金属外壳15的中间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金属边框作为天线结构的一部分,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全金属外壳超薄结构的通信设备中,同时解决了成本问题和美观问题;进一步的,同时拓展了天线的工作频段,确保天线结构的工作频段满足LTE频段的要求;且天线的工作频段更易于调整,显著提高了天线工作频段的调控精度;最后,也同时拓宽了分集天线和GPS/WLAN天线的频率谐振,由此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天线设计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包括主天线和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谐开关;所述主天线包括第一馈电点、第一回地点、第一馈电短分支、第二馈电长分支以及第一回地分支;
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的一端;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所述第一回地分支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谐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回地点,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线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点和第一回地点与PCB板连接;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金属边框;
所述主天线还包括第三馈电长分支,所述第三馈电长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另一端沿所述金属边框的长度方向悬空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馈电长分支为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由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短分支,另一端连接第二分支;所述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连接处的弯折角位置与所述金属边框的一边角位置相匹配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线还包括寄生分支,所述寄生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另一端邻近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的悬空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分支为L型,所述L型的短臂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一金属边框,所述L型的长臂与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的长度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地分支的所述另一端连接金属外壳的金属边框;所述第一回地分支垂直所述第二馈电长分支的长度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集天线;所述分集天线包括第二馈电点、第二回地点、第四馈电分支和第二回地分支;所述第四馈电分支与所述第二回地分支间隔距离设置;所述第四馈电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金属边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二回地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边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回地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GPS/WLAN天线,所述GPS/WLAN天线包括第五馈电分支;所述第五馈电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金属边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
所述第五馈电分支与所述第二回地分支间隔距离设置,所述第二回地分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馈电分支和第五馈电分支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沿长度方向分段隔开,依次分为第一金属外壳、第二金属外壳和第三金属外壳;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第二金属外壳和第三金属外壳之间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间隙;
所述分集天线和GPS/WLAN天线位于第一金属外壳内;所述主天线位于第三金属外壳内。
10.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
CN201620056130.1U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Active CN205488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6130.1U CN205488514U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6130.1U CN205488514U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8514U true CN205488514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8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56130.1U Active CN205488514U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85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586A (zh) * 2016-01-20 2016-04-20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CN107799874A (zh) * 2016-08-30 2018-03-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586A (zh) * 2016-01-20 2016-04-20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CN107799874A (zh) * 2016-08-30 2018-03-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4586B (zh)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CN103606736B (zh) 一种全金属边框的新型lte天线
Stanley et al. A novel reconfigurable metal rim integrated open slot antenna for octa-band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CN103151601B (zh) 一种底边槽耦合天线
Guo et al. Miniature built-in multiband antennas for mobile handsets
CN103236583B (zh) 一种增强带宽的新型lte金属框天线
CN103117452B (zh) 一种新型lte终端天线
CN102044738B (zh) 具有机械连接的超材料天线
CN105811076B (zh) 一种基于金属背盖的高隔离度手机天线结构
CN105024146B (zh) 组合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4795643B (zh) 全频段手机天线系统
CN105932402A (zh) 一种基于无断点金属边框的手机天线
CN106033841A (zh)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283006A (zh) 多天线馈入端口有源天线系统及其相关控制方法
US10109926B2 (en) Antenna radiator,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4681977A (zh) 一种多频段闭合金属环天线及设备
CN204257819U (zh) 多频段宽频抗金属天线
US20190229406A1 (en) Antenna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9273843B (zh) 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5006645A (zh) 组合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5488514U (zh)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CN104183926A (zh) 一种缝隙天线和智能终端
CN205846211U (zh) 一种基于无断点金属边框的手机天线
CN108140929B (zh) 天线装置和终端
CN203367465U (zh) 一种超宽带的新型lte金属框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