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8350U -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8350U
CN205488350U CN201620103036.7U CN201620103036U CN205488350U CN 205488350 U CN205488350 U CN 205488350U CN 201620103036 U CN201620103036 U CN 201620103036U CN 205488350 U CN205488350 U CN 205488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ole
negative
positive plate
plate
negati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30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郁宇骏
冯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P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P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P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P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30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8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8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83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由内层的正极片、中间层的隔膜和外层的负极片三者组成的组合体,组合体卷绕成筒状卷绕体,卷绕体上的负极板的外侧面与正极片的内侧面为相邻面,负极片的末端位于卷绕体的最外侧,负极片上设置有负极极耳,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与位于其内侧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有一段距离,负极片外侧面上贴附一段绝缘片,绝缘片一端连接于负极极耳,绝缘片另一端向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延伸并超过一段距离,绝缘片的延伸方向与卷绕体的卷绕方向一致,其优点是该绝缘片阻止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位置与负极片之间的化学反应,避免因为正极片切口部表面增加和紧密贴附因素造成与负极片之间的化学反应加速,从而避免负极片熔断现象产生。

Description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金属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主要应用于照相机、烟感警报器、煤气表、电表、水表等要求容量大、储存时间长、工作温度范围广的用电器领域。传统锂电池包括金属壳体、卷绕品、封口体;卷绕品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以正极片位于最内侧,隔膜位于中间,负极片位于最外侧,将三者卷曲起来,然后再用胶带将卷绕品绑起来,以防止卷绕品发散。从负极片上引出负极极耳,正极片上引出正极极耳。传统的卷绕品的负极片的最外端超过正极片的最外端并将后者覆盖。
卷绕品反应原理:
负极:锂金属和电解质反应失去电子,形成锂离子融入到电解质中;反应公式:Li→Li++e;
正极:负极锂溶解下的锂离子通过电解质迁移进入正极中;如锂锰为例反应公式:MnO2+Li++e→MnO2(Li+);所以在整个化学反应过程中,负极处于一个慢慢消失的过程。
一次性锂电池卷绕品存在如下因素,会导致负极片上出现熔断现象,导致电池提前报废。
正极片最外端的切断口会增加正极片的最外端参与反应的表面积,同时因整个卷绕品外周胶带的束缚,正极片的外端部与负极片贴附比较紧密(相对于正极片的内端部分与负极片的内端部分存在轻微的间隙),正极片参与反应的面积增加和紧密贴附都会导致与正极片切断口相邻的负极片反应加速,使得负极片上会出现熔断现象。再者随着电池放电的进行,正极片会出现轻微的膨胀,导致正极片切断口部位与负极片的贴附更加紧密;上述因素使得负极片其中一段(靠近正极片切断口的那段)加速反应,熔断现象导致了导致负极极耳与负极片内段相分离,最终使得电池提前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负极片熔断现象发生的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保证整个负极片都能与正极片都能参与化学反应,增加一次性锂电池的可靠性。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需要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包括由内层的正极片、中间层的隔膜和外层的负极片三者组成的组合体,所述的组合体卷绕成筒状卷绕体,卷绕体上的负极板的外侧面与正极片的内侧面为相邻面,所述的负极片的末端位于卷绕体的最外侧,所述的负极片上设置有负极极耳,所述的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与位于其内侧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有一段距离,负极片外侧面上贴附一段绝缘片,所述的绝缘片一端连接于负极极耳,所述的绝缘片另一端向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延伸并超过一段距离,所述的绝缘片的延伸方向与卷绕体的卷绕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位置不超过位于其内侧的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位置超过位于其内侧的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绝缘片的宽度小于负极片的宽度。绝缘片只需要较窄的宽度即可,能保证负极极耳始终与负极片的绝大多数材料相连,确保负极片的整体的绝大部分材料能参与电池的化学反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绝缘片的宽度为2mm~4mm,绝缘片的长度为20mm~3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绝缘片为胶带。使用胶带的采购成本较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锂电池卷绕品上相邻面的负极片与正极片产生化学反应。由于在负极片外侧面上贴附有一段绝缘片,该绝缘片阻止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位置与负极片之间的化学反应,避免因为正极片切口部表面增加和紧密贴附因素造成与负极片之间的化学反应加速,从而避免负极片熔断现象产生,保证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始终与负极片的整体相连,增加一次性锂电池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以牺牲被绝缘片覆盖的负极片那部分材料作为代价,确保负极片整体的绝大部分材料参与化学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片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包括由内层的正极片1、中间层的隔膜2和外层的负极片3三者组成的组合体,组合体卷绕成筒状卷绕体4,卷绕体4上的负极板3的外侧面与正极片1的内侧面为相邻面,负极片3的末端位于卷绕体4的最外侧,负极片3上设置有负极极耳5,正极片1上设置有正极极耳8,正极片1的末端切口部11与位于其内侧负极片3上的负极极耳5有一段距离L1,负极片3外侧面上贴附一段绝缘片6,绝缘片6一端连接于负极极耳5,绝缘片6另一端向正极片1的末端切口部11延伸并超过一段距离L2,绝缘片6的延伸方向与卷绕体4的卷绕方向一致。
正极片1的末端切口部11位置不超过位于其内侧的负极片3上的负极极耳5。正极片1的末端切口部11也就是正极片1的最外端位置所在,正极片1的最外端的位置不超过负极片3的负极极耳5位置,在不加入绝缘片6时,熔断现象发生后,熔断位置7在图3中可见,负极极耳5内侧的负极片3材料不能参与反应。在负极片3上增加绝缘片后,可避免熔断现象的发生。
绝缘片6的宽度小于负极片3的宽度。
所述的绝缘片的宽度为2mm或3mm或4mm,绝缘片的长度为20mm或25mm或30mm。
绝缘片为胶带。图5中的虚线9是就是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所在位置。
实施例2: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位置超过位于其内侧的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也就是正极片的最外端位置所在,正极片的最外端的位置超过负极片的负极极耳位置,在不加入绝缘片时,熔断现象发生后,负极极耳外侧的负极片材料不能参与反应。在负极片上增加绝缘片后,可避免 熔断现象的发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次性锂电池卷绕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包括由内层的正极片、中间层的隔膜和外层的负极片三者组成的组合体,所述的组合体卷绕成筒状卷绕体,卷绕体上的负极板的外侧面与正极片的内侧面为相邻面,所述的负极片的末端位于卷绕体的最外侧,所述的负极片上设置有负极极耳,所述的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与位于其内侧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有一段距离,其特征在于负极片外侧面上贴附一段绝缘片,所述的绝缘片一端连接于负极极耳,所述的绝缘片另一端向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延伸并超过一段距离,所述的绝缘片的延伸方向与卷绕体的卷绕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位置不超过位于其内侧的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片的末端切口部位置超过位于其内侧的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片的宽度小于负极片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片的宽度为2mm~4mm,绝缘片的长度为20mm~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其特征在于绝缘片为胶带。
CN201620103036.7U 2016-02-01 2016-02-01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88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3036.7U CN205488350U (zh) 2016-02-01 2016-02-01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3036.7U CN205488350U (zh) 2016-02-01 2016-02-01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8350U true CN205488350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2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3036.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88350U (zh) 2016-02-01 2016-02-01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83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2397A (zh) * 2016-02-01 2016-05-04 宁波超霸能源有限公司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CN108198999A (zh) * 2018-02-12 2018-06-22 宁波超霸能源有限公司 锂电池负极片和电池卷绕品及一次性锂金属电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2397A (zh) * 2016-02-01 2016-05-04 宁波超霸能源有限公司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CN105552397B (zh) * 2016-02-01 2018-04-06 宁波超霸能源有限公司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CN108198999A (zh) * 2018-02-12 2018-06-22 宁波超霸能源有限公司 锂电池负极片和电池卷绕品及一次性锂金属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2397B (zh)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TW504854B (en) Flat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cell
CN21004042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
CN101714624A (zh) 一种螺旋线多极耳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5488350U (zh) 一次性锂金属电池卷绕品
CN205828571U (zh) 卷绕式电芯
CN212967849U (zh) 软包纽扣电池
CN105280950A (zh) 方形充电电池
CN109906526A (zh) 二次电池
CN108198999A (zh) 锂电池负极片和电池卷绕品及一次性锂金属电池
CN206059521U (zh) 电池卷绕品及一次性锂金属电池
CN106229527B (zh) 电池卷绕品及一次性锂金属电池
CN210110969U (zh) 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
CN213401327U (zh) 软包纽扣电池
CN102694202A (zh) 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
JP2011076740A (ja) 捲回型電極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ならびに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7214848U (zh) 卷绕式电芯及具有其的圆柱型电池
CN208045606U (zh) 锂电池负极片和电池卷绕品及一次性锂金属电池
CN211654977U (zh) 一种防熔断卷绕式锂电池
CN208622807U (zh) 一种锂电池卷芯
JPS6276265A (ja) 気密に密閉されたボタン形ニツケル/カドミウム蓄電池
CN11433568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及电池
CN113471638A (zh) 一种新型电子烟用超高倍率大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12587557U (zh) 卷绕式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209312929U (zh) 一种具有卷绕模式的纽扣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