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7057U -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7057U
CN205487057U CN201520992847.2U CN201520992847U CN205487057U CN 205487057 U CN205487057 U CN 205487057U CN 201520992847 U CN201520992847 U CN 201520992847U CN 205487057 U CN205487057 U CN 205487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gap bridge
holding
bridg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928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欣
潘佳栋
陈宏�
尹善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No 6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No 6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No 6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No 6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5209928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7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7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7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包括输液胶管,输液胶管两端各连通套接有过桥配接单元,过桥配接单元具有与模型动静脉血管管口内壁相匹配套接的子接头,过桥配接单元内开有连通输液胶管和模型动静脉血管的通道。本实用新型将输液胶管做了改进,在其两头分别套接有过桥配接单元,再将模型断肢和模型躯干上的同类的模型动静脉血管对应套接于本装置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避免了传统桥接方式中输液胶管与模型动静脉血管缝合连接时对模型动静脉血管壁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输液胶管在过桥配接单元上的插拔就能达到重复通断血流的功能,并具有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和运行平稳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医疗装置,具体是教学用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背景技术
虽然断肢再植手术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是再植肢体功能恢复程度与健康肢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神经功能的恢复2.断肢肌肉功能的恢复。对于神经,目前已有许多技术和材料来增加它的修复效果,而对于肌肉,目前仍无相关的技术和材料能使长时间缺血的肌肉恢复其原来的功能。大量的临床报道和研究证实,肌肉组织缺血6~8小时以上就会出现细胞的溶解坏死,此时即便重新对断肢进行血流灌注,也会出现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如此除了在术后早期容易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外,后期还会导致断肢肌肉挛缩、功能丧失。因此,减少断肢肌肉的缺血时间是保护患者生命和恢复肢体功能的唯一途径。
断肢患者自受伤到被转运至医院的时间一般在4小时左右,而术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所需时间至少1小时,因此,在手术还未开始前断肢肌肉的缺血时间已接近极限值。另外,传统的模拟断肢再植手术一般需要按照清创、探查、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肌腱修复的流程进行,也就是说,自模拟手术开始到肢体首次通血的时间还需至少3小时。由此,如按传统的模拟手术方法,断肢肌肉的首次血流灌注时间是无法满足要求的。
模拟培训中除了冷藏保存断肢外,许多显微外科医生还尝试在模拟手术清创前用输液胶管作为桥接材料,通过缝线捆绑的方法,将其与肢体上的主要动脉远近端连接,对断肢进行首次通血。这一方法确实能达到减少缺血时间的目的,但是它却有如下缺点:① 容易破坏肢体健康的动静脉血管内膜。② 缺乏能简易重复通血的功能。继续手术时必须将其拆除,如想再次通血则需再重复前面的操作;③ 断肢单纯动脉通血,无静脉回流。浪费了教学假人宝贵的血液,即便有输血治疗,也容易导致教学假人失血性休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教学用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且能重复通断和保护动静脉血管内膜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包括输液胶管,输液胶管两端各连通套接有过桥配接单元,过桥配接单元具有与模型动静脉血管管口内壁相匹配套接的子接头,过桥配接单元内开有连通输液胶管和模型动静脉血管的通道。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子接头的末端收缩为锥头,子接头外周开有一圈限位槽。
上述的子接头的基部连接于握部,握部连接于旋紧部,旋紧部延伸有分叉片和内衬管,输液胶管套接于内衬管上,分叉片均匀分布于输液胶管的外周,旋紧部上设有外螺纹,旋紧部上旋接有紧固帽,紧固帽的内壁与分叉片接触。
上述的分叉片外周为锥形、紧固帽的内壁为锥形。
上述的内衬管的外周为锥形。
上述的子接头、母接头和紧固帽在轴向上的投影位于握部的最大横截面内。
上述的握部外周的最大横截面为多边形。
上述的握部外周的最大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一对平行的侧面分别径向钉有金属钉,所述的金属钉的钉帽贴于所述的握部侧面,钉尖位于所述的握部内通道的内壁上。
上述的握部两头的外周为锥形。
上述的子接头各拐角处均设有圆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包括输液胶管,输液胶管两端各连通套接有过桥配接单元,过桥配接单元具有与模型动静脉血管管口内壁相匹配套接的子接头,过桥配接单元内开有连通输液胶管和模型动静脉血管的通道。本实用新型将输液胶管做了改进,在其两头分别套接有过桥配接单元,再将模型断肢和模型躯干上的同类的模型动静脉血管对应套接于本装置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避免了传统桥接方式中输液胶管与模型动静脉血管缝合连接时对模型动静脉血管壁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输液胶管在过桥配接单元上的插拔就能达到重复通断血流的功能,并具有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和运行平稳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桥配接单元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桥配接单元与输液胶管和模型动静脉血管连接状态的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过桥配接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紧固帽1、子接头21、限位槽21a、锥头21b、握部22、母接头23、旋紧部23a、分叉片23b、内衬管23c、线3、模型动静脉血管4、模型动脉血管41、模型静脉血管41、输液胶管5、金属钉6。
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包括输液胶管5,输液胶管5两端各连通套接有过桥配接单元,过桥配接单元具有与模型动静脉血管4管口内壁相匹配套接的子接头21,过桥配接单元内开有连通输液胶管5和模型动静脉血管4的通道。在模拟手术的传统桥接方式中输液胶管5与模型动静脉血管4采用缝合连接,这种方式对模型动静脉血管4管口内壁造成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将普通输液胶管5的两头分别套接上过桥配接单元,使用时将将模型断肢和模型躯干上的同类的模型动静脉血管对应套接于本装置的子接头21上,这样就能达到以模型躯干内的自体血液供应模型断肢存活的目的;此外通过夹紧或松开输液胶管5就能达到重复通断血流的功能,也能通过插拔输液胶管达到重复通断血流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并具有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和运行平稳的特点。
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子接头21的末端收缩为锥头21b,子接头21外周开有一圈限位槽21a。锥头21b能帮助子接头21更准确地插入模型动静脉血管4,并且保护模型动静脉血管4壁免遭子接头21端面铲伤,模型动静脉血管4套在子接头21上后将线3扎限位槽21a上能防止模型动静脉血管4的脱出。
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的子接头21的基部连接于握部22,握部22连接于旋紧部23a,旋紧部23a延伸有分叉片23b和内衬管23c,输液胶管5套接于内衬管23c上,分叉片23b均匀分布于输液胶管5的外周,旋紧部23a上设有外螺纹,旋紧部23a上旋接有紧固帽1,紧固帽1的内壁与分叉片23b接触。装配时先将输液胶管5穿过紧固帽1套接于内衬管23c上,再将紧固帽1旋入旋紧部23a,在这个过程中分叉片23b受到紧固帽1内壁的挤压将输液胶管5紧紧地压在内衬管23c上。
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的分叉片23b外周为锥形、紧固帽1的内壁为锥形。外周为锥形的分叉片23b和内壁为锥形的紧固帽1接触面较圆柱形更大,彼此径向的作用力也更大。在紧固帽1旋入旋紧部23a的过程中紧固帽1对分叉片23b施加的径向压力逐渐加强,避免了因分叉片23b对输液胶管5施压补助导致输液胶管5脱出。
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的内衬管23c的外周为锥形。外周为锥形的内衬管23c更容易插入输液胶管5,拔出时受到的阻力也小。
实施例中的子接头21、母接头23和紧固帽1在轴向上的投影位于握部22的最大横截面内。握部22作为体积最大的部件方便使用者抓持,平稳地捏住握部22就能方便地做出拆卸和组装的操作。
实施例中的握部22外周的最大横截面为多边形,多边形外周使使用者平稳地捏住握部22。
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握部22外周的最大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外周使使用者捏握握部22的手感更佳。一对平行的侧面分别径向钉有金属钉6,所述的金属钉6的钉帽贴于所述的握部22侧面,钉尖位于所述的握部22内通道的内壁上。钉尖与模拟血液接触,两个钉尖相对但存在距离,金属钉6的钉帽轮廓与所在的握部22侧面相同。
实施例中的握部22两头的外周为锥形。握部22两头的锥形外周能深入到空间狭小的部位。
实施例中的子接头21各拐角处均设有圆倒角以保护模型动静脉血管4免受尖角的划刺。
实施例中的子接头21各拐角处均设有圆倒角以保护模型动静脉血管4免受尖角的划刺。
用于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的操作和检测方法,具体是:一个模型断肢会配备两个本装置,一个装置的两个子接头21分别用于连接模型动脉血管41的远近端,标记为红色;另一个装置的两个子接头21分别用于连接模型静脉血管42的远近端,标记为蓝色;
安装第一步:先以止血钳短暂止血,将断裂的模型动脉血管41管口内壁上的杂质清理干净后套接于红色装置的子接头21上,松开止血钳后模型躯干内的新鲜仿真血液会涌入模型断肢内,模型断肢内淤积的凝固体从静脉端冲出,达到了以自身新鲜仿真血液初步清理模型断肢内模型动静脉血管4的作用;
安装第二步:再次以止血钳短暂止血,将断裂的模型静脉血管42的端口内壁上的杂质清理干净后套接于蓝色装置的子接头21上,松开止血钳后模型躯干与模型断肢便形成模拟血液循环,从而使模型断肢得以被仿真血液源源不断地滋润;
模拟止血时止血钳能夹于模型动静脉血管4上也能夹在输液胶管5上。
与模型断肢上的模型静脉血管42相连接的过桥配接单元上卡接有电磁流量计(图中未示出),电磁流量计的一对感应电势采集端卡置于金属钉6上,金属钉6的作用是采集模拟血液在磁场作用下在通道两侧产生的电势,电磁流量计与外部终端显示终端信号连接,通过观察显示终端上的可视信号对模拟血液流量进行判断,从而防止模型断肢内的模拟血流量供应不足。电磁流量计设置在与模型静脉血管41连接的过桥配接单元上的原因是:模型断肢筋脉端是血液的出口,在这里设置检测装置能更准确监测通过模型断肢的模拟血液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包括输液胶管(5),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液胶管(5)两端各连通套接有过桥配接单元,所述的过桥配接单元具有与模型动静脉血管(4)管口内壁相匹配套接的子接头(21),所述的过桥配接单元内开有连通输液胶管(5)和模型动静脉血管(4)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子接头(21)的末端收缩为锥头(21b),所述的子接头(21)外周开有一圈限位槽(21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子接头(21)的基部连接于握部(22),所述的握部(22)连接于旋紧部(23a),所述的旋紧部(23a)延伸有分叉片(23b)和内衬管(23c),所述的输液胶管(5)套接于所述的内衬管(23c)上,所述的分叉片(23b)均匀分布于所述的输液胶管(5)的外周,所述的旋紧部(23a)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旋紧部(23a)上旋接有紧固帽(1),所述的紧固帽(1)的内壁与所述的分叉片(23b)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叉片(23b)外周为锥形、所述的紧固帽(1)的内壁为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衬管(23c)的外周为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子接头(21)、所述的母接头(23)和所述的紧固帽(1)在轴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的握部(22)所述的握部(22)的最大横截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握部(22)外周的最大横截面为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握部(22)外周的最大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一对平行的侧面分别径向钉有金属钉(6),所述的金属钉(6)的钉帽贴于所述的握部(22)侧面,钉尖位于所述的握部(22)内通道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握部(22)两头的外周为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子接头(21)各拐角处均设有圆倒角。
CN201520992847.2U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Active CN205487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2847.2U CN205487057U (zh)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2847.2U CN205487057U (zh)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7057U true CN205487057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92847.2U Active CN205487057U (zh)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70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0068A (zh) * 2015-12-04 2016-01-27 宁波市第六医院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及其操作和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0068A (zh) * 2015-12-04 2016-01-27 宁波市第六医院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及其操作和检测方法
CN105280068B (zh) * 2015-12-04 2017-12-12 宁波市第六医院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及其操作和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0010U (zh) 一种新型深动静脉穿刺针
CN205487057U (zh)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CN103519830B (zh) 一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时的采血装置
CN105280068B (zh) 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及其操作和检测方法
CN205885909U (zh) 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
CN204990964U (zh) 仿真动静脉内瘘手臂模型
CN201061638Y (zh) 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CN209137710U (zh) 一种可测压t型管造影管
CN202490265U (zh) 压力指示型注射器
JP7250174B2 (ja) 操作しやすい大内径三重留置針デバイス及び応用
CN204106695U (zh) 心脏骤停急救输液装置
CN210056983U (zh) 一种无针零压输液接头
CN204121527U (zh) 一种防逆流留置针
CN210277306U (zh) 一种囊肿硬化治疗套管针
CN210903263U (zh) 一种套管穿刺针
CN203539756U (zh) 一种浆膜腔积液穿刺抽吸装置
CN210541742U (zh) 一种麻醉穿刺辅助固定装置
CN206729894U (zh) 一种动脉辅助采血装置
CN106963398B (zh) 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
CN207306671U (zh) 小儿血气采集装置
CN205885577U (zh) 一种注射器针头
CN203379162U (zh) 一种用于外痔手术的麻醉缝扎针线
CN103854543B (zh) 一种眼科剪眼睫毛及泪道冲洗技术护理教学模型
CN203469024U (zh) 一种一次性可拆卸的多功能针灸针
CN206239874U (zh) 颈动脉转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