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5905U - 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5905U
CN205485905U CN201620211123.4U CN201620211123U CN205485905U CN 205485905 U CN205485905 U CN 205485905U CN 201620211123 U CN201620211123 U CN 201620211123U CN 205485905 U CN205485905 U CN 205485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power module
plug
power supply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111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合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urope Lu Tong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o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o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o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111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5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5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5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冗余电源模块采用插拔方式进行安装、拆除,冗余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本体。冗余电源模块与其插装位之间设有用于对插入的冗余电源模块在插拔方向定位的第二自锁结构;第二自锁结构包括设置在冗余电源模块的插装位内的第二锁杆、以及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安装在电源本体上的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位于电源本体的外端对应的一侧。电源本体和第二把手之间设有保持第二把手的第二锁口与第二锁杆卡止配合的第二保持机构。通过第二自锁装置在冗余电源模块插入前保证第二把手和插装位解锁,在冗余电源模块插入后,第二把手与第二锁杆卡止配合,将冗余电源模块的位置定位,采用杠杆式结构,简单实用。

Description

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冗余电源模块,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冗余电源模块通常利用锁固件采用传统的锁合方式进行安装,降低了拆装效率,不利于快速维护。在服务器或IT系统发生掉电时,若不能及时维护,存在损失数据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所述冗余电源模块采用插拔方式进行安装、拆除,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本体;
所述冗余电源模块与其插装位之间设有用于对插入的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在插拔方向定位的第二自锁结构;
所述第二自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冗余电源模块的插装位内的第二锁杆、以及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位于所述电源本体的外端对应的一侧;
所述第二把手包括分别位于第二转轴两侧的第二锁口和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锁口由所述第二操作部带动绕所述第二转轴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转动,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锁口与所述第二锁杆松开配合;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锁口与所述第二锁杆卡止配合;
所述电源本体和所述第二把手之间设有保持所述第二把手在所述第四位置的第二保持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口呈U形或C形或V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源本体上的弹性卡扣、以及设在所述第二把手上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的卡合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扣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电源本体的拔出方向对应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操作部上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第二把手的转动方向相对,所述卡合部形成于所述卡板上。
优选地,所述卡板上还形成有对所述弹性卡扣脱离所述卡合部时的变形位置进行限定的抵挡部。
优选地,所述卡板上形成有供所述弹性卡扣穿设的卡孔,所述卡孔的两相对侧分别形成所述卡合部和抵挡部。
优选地,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用于在所述第二把手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保持所述第二把手在所述第三位置的第三保持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三保持机构包括在所述电源本体上可回缩地凸起设置的第三弹针,所述第三弹针位于所述第二锁口的摆动区间,且与所述第二把手在第三位置时的所述第二锁口的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电源本体的内端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冗余电源模块插入时的转向的第二防呆槽。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冗余电源模块通过第二自锁装置能保证在冗余电源模块插入前保证第二把手和插装位解锁,在冗余电源模块插入到插装位后,第二把手与第二锁杆锁合并保持在第四位置,将冗余电源模块的位置定位,采用杠杆式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集成电池管理系统的冗余电源模块、且第一把手位于第二位置、第二把手位于第四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由冗余电源模块脱出、且第一把手位于第一位置、第二把手位于第三位置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电池管理系统由冗余电源模块脱出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第二把手位于第四位置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第二把手位于第三位置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冗余电源模块10集成有电池管理系统20,电池管理系统20可脱出地插设在冗余电源模块10内,冗余电源模块10插设到服务器或其他IT系统中。冗余电源模块10上设有供电池管理系统20插拔的容腔11,电池管理系统20包括与容腔11对应配合的电池本体21。冗余电源模块10包括电源本体12,容腔11形成于电源本体12上,且容腔11的开口位于与内端相邻的侧面,在冗余电源模块10插入后能够将电池管理系统20隐藏于内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容腔11的开口也可位于其他侧面。
电池管理系统20包括设置在其内端的插接装置22,插接装置22安装在电池本体21的内端上。冗余电源模块10采用插拔方式进行安装、拆除,冗余电源模块10包括设置在其插入端的插接组件13、以及设置在冗余电源模块10内与插接装置22对应配合的插接座。插接组件13包括和插接座电性连接的第一插接部131、以及与冗余电源模块10对应的第二插接部132。
在电池管理系统20插入到冗余电源模块10后,插接装置22与第一插接部131插接导通。在冗余电源模块10插接到服务器或IT系统时,第一插接部131、第二插接部132同时与服务器或IT系统导通,为服务器或IT系统提供 备用电源。
服务器或其他IT系统通常插设有两个或以上的冗余电源模块10,由于电池管理系统20有一定的寿命指标,需要经常进行更换、维护,采用插拔的方式实现了服务器或其他IT系统免停机、免拆卸就能拔出其中一个冗余电源模块10统进行维护、更换;同时,也提升了冗余电源模块10的稳定性,可以更好地保证在电压输入不稳定或掉电时数据的安全,在发生掉电时,电池管理系统20可以无缝接驳的接管系统主要功能持续运行一段时间,确保数据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装置22包括插接板,插座通常为插槽,设置在容腔11内。在电池管理系统20插入到冗余电源模块10后,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插接组件13包括向外伸出设置的插接主板,主板固定安装在电源本体12上,第一插接部131、第二插接部132并排形成于主板上,可使第一插接部131、第二插接部132能同步插设,保证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组件13包括座体,第一插接部131、第二插接部132独立设置,并排设置在座体上向外伸出设置。
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为了使电池管理系统20插入后位置定位,电池管理系统20与冗余电源模块10之间设有用于对插入的电池管理系统20在插拔方向定位的第一自锁结构,防止插接装置22与插座接触不良。
第一自锁结构包括在容腔11内设置的第一锁杆14、以及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电池本体21上的第一把手23,第一把手23位于与容腔11的开口位置对应的一侧,保证第一把手23的转动空间,同时方便用户操作。
第一把手23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两侧的第一锁口231和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锁口231由所述第一操作部带动绕所述第一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电池管理系统20插入容腔11前,第一把手23在第一位置,第一锁口231与第一锁杆14松开配合,可沿电池管理系统20的脱出方向脱出,可以使电池管理系统20能从容腔11抽出,同时,第一锁杆14、第一锁口231的配合还为电池管理系统20的插入前进行定位。
电池管理系统20插入到容腔11内时,第一把手23绕第一转轴和第一锁杆14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锁口231与第一锁杆14卡止配合,与第一锁杆 14在电池管理系统20的脱出方向上错位,防止电池管理系统20脱出。在电池管理系统20插入到容腔11的过程中第一把手23转动,且第一锁口231与第一锁杆14保持卡合,使第一把手23以第一锁杆14为支点转动,当电池管理系统20完全插入后,第一把手23转动至第二位置横向设置,与第一锁杆14错位。
进一步地,为了对插入后的电池管理系统20定位,电池本体21和第一把手23之间设有保持第一把手23在第二位置的第一保持机构,第一把手23的位置保持了,第一锁口231与第一锁杆14就能在抽出方向错位卡合,让电池管理系统20的位置固定,防止电池管理系统20脱出。
第一锁杆14设置在容腔11的开口位置,便于观察第一锁口231与第一锁杆14的配合。第一锁口231呈U形,既能保证与第一锁杆14的脱出,在第一把手23转动后又能使第一锁口231和第一锁杆14在抽出方向上错位,防止电池管理系统20脱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口231也可呈C形或V形。
容腔11内设有两根第一锁杆14,电池管理系统20包括设置在电池本体21与容腔11开口对应的侧面上的两个第一把手23,且两个第一把手23的第一锁口231与两个第一锁杆14分别对应,可以使电池管理系统20位置更加稳定。对应的,每一第一把手23上均设有对应的第一保持机构。
为了便于安装以及尽量减小占用空间,两个第一把手23对称设置在电池本体21与容腔11开口对应的侧面上,两根第一锁杆14分别位于容腔11的开口两相对侧,两个第一把手23的转动方向相反。
电池本体21的内端设有限定电池管理单元插入时的转向的第一防呆槽211,可让电池管理系统20按正确的转向插入。第一防呆槽211由电池本体21的内端端面边缘沿插拔方向向外延伸,容腔11内设有凸起于内侧面与第一防呆槽211对应配合的凸起部,当转向不正确时,凸起部则卡不到第一防呆槽211内,电池管理系统20则也插不到位。
第一保持机构包括可回缩地凸起设置于电池本体21上的第一弹针241,第一把手23上设有与第一弹针241对应配合以保持在第二位置的第一锁孔232。第一把手23转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抵压第一弹针241回缩,当转动 到第二位置时,第一弹针241伸出卡合到第一锁孔232对第一把手23的转向定位,防止电池管理系统20脱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保持机构也可包括可回缩地凸起设置于第一把手23上的第二弹针,第一把手23上设有与第二弹针对应配合以保持第一把手23在第二位置的第二锁孔。
对应地,第一操作部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弹针241、第二弹针回缩后使第一把手23能向第一位置转动的操作孔233,当需要抽出电池管理系统20时,由操作孔233伸入后使第一弹针241、第二弹针回缩即可转动第一把手23,带动电池管理系统20抽出。操作孔233通常为孔,也可为开口,便于手或工具伸入后按压第一弹针241、第二弹针。
电池本体21和第一把手23之间设有提供弹力保持第一把手23转动至第一位置的复位装置,当第一弹针241回缩脱离第一锁孔232时,复位装置提供弹力让第一把手23自动转向第一位置,带动电池管理系统20由容腔11脱出。优选地,复位装置包括扭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装置也可为弹片等。
在电池管理系统20安装到冗余电源模块10后,即可整体插入到服务器或其他IT系统中。
如图1、图4、图5所示,由于冗余电源模块10也采用插拔方式安装,为了便于固定定位,冗余电源模块10与其插装位之间设有用于对插入的冗余电源模块10在插拔方向定位的第二自锁结构,使冗余电源模块10安装后的位置固定,保证第一插接部131、第二插接部132与服务器或IT系统的导通。
第二自锁结构包括设置在冗余电源模块10的插装位内的第二锁杆、以及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安装在电源本体12上的第二把手15,第二把手15位于电源本体12的外端对应的一侧,在冗余电源模块10插装后,第二把手15外露,方便用户操纵。
第二把手15包括分别位于第二转轴两侧的第二锁口151和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锁口151由所述第二操作部带动绕所述第二转轴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转动。冗余电源模块10插入其插装位前,第二把手15在第三位置,第二锁口151与第二锁杆松开配合,冗余电源模块10可沿脱出方向脱出的与第 二锁杆配合,可使冗余电源模块10能从插装位抽出,同时,第二锁杆、第二锁口151的配合还为冗余电源模块10在插入前进行定位。
冗余电源模块10插入到其插装位时,第二把手15绕其转轴和第二锁杆转动至第四位置,在第四位置,第二锁口151与第二锁杆卡止配合,在冗余电源模块10的脱出方向上错位,防止冗余电源模块10脱出。在冗余电源模块10插入到插装位的过程中第二把手15转动,且第二锁口151与第二锁杆保持卡合,使第二把手15以第二锁杆为支点转动,当冗余电源模块10完全插入后,第二把手15转动至第四位置横向设置,与第二锁杆错位。
进一步地,为了对插入后的冗余电源模块10定位,电源本体12和第二把手15之间设有保持第二把手15在第四位置的第二保持机构。第二把手15的位置保持了,第二锁口151与第二锁杆就能在抽出方向错位卡合,让冗余电源模块10的位置固定,防止冗余电源模块10脱出。
第二锁杆设置在插装位的开口位置,便于观察第二锁口151与第二锁杆的配合。第二锁口151呈U形,既能保证与第二锁杆的脱出,在第二把手15转动后又能使第二锁口151和第二锁杆在抽出方向上错位,防止电池管理系统20脱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锁口151也可呈C形或V形。
电源本体12的内端设有用于限定冗余电源模块10插入时的转向的第二防呆槽16,可保证冗余电源模块10按正确的方向插入到插接位。
第二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源本体12上的弹性卡扣17、以及设在第二把手15上与弹性卡扣17配合的卡合部1531。在第二把手15转动到第四位置时,弹性卡扣17与卡合部1531卡合实现第二把手15的位置定位,进而使第二锁口151与第二锁杆在抽出方向错位,使冗余电源模块10定位。在冗余电源模块10的插入过程中,由于第二锁口151与第二锁杆的转动配合,第二把手15可实现自动摆动,冗余电源模块10安装到位后,弹性卡扣17与卡合部1531自动卡合,不用人为来锁定冗余电源模块10。
弹性卡扣17可拆卸地设置在电源本体12的拔出方向对应的端面上,弹性卡扣17通常为塑胶材质形成,容易受损,在弹性卡扣17多次使用受损后,可将弹性卡扣17拆装更换。
第二操作部上设置有卡板152,卡板152与第二把手15的转动方向相对,卡合部1531形成于卡板152上,让弹性卡扣17直接与卡板152相卡合。
当需要将第二把手15由第四位置转动到第三位置时,需要人为让弹性卡扣17脱离卡合部1531,为了防止弹性卡扣17变形量太大而导致弹性卡扣17失效,卡板152上还形成有对弹性卡扣17脱离卡合部1531时的变形位置进行限定的抵挡部1532。
优选地,卡板152上形成有供弹性卡扣17穿设的卡孔153,卡孔153的两相对侧分别形成卡合部1531和抵挡部1532。既不影响卡板152的强度,又达到卡合和限位的效果。
优选地,电源本体12上设有用于在第二把手15转动至第三位置时保持第二把手15在第三位置的第三保持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保持机构包括在电源本体12上可回缩地凸起设置的第三弹针18,第三弹针18位于第二锁口151的摆动区间,且与第二把手15在第三位置时的第二锁口151的位置对应。第二把手15转动至第三位置后,位置相对稳定,不会产生摆动影响抽出和再次安装,同时,在将冗余电源模块10再次插入时,不用专门再调整第二把手15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电源本体12和第二把手15之间设置复位装置,让第二把手15自动复位至第三位置,并依靠复位装置使第二把手15保持在第三位置。
第一把手23、第二把手15均采用杠杆式结构实现安装后自锁以及拆除后的解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冗余电源模块(10)采用插拔方式进行安装、拆除,所述冗余电源模块(10)包括电源本体(12);
所述冗余电源模块(10)与其插装位之间设有用于对插入的所述冗余电源模块(10)在插拔方向定位的第二自锁结构;
所述第二自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冗余电源模块(10)的插装位内的第二锁杆、以及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电源本体(12)上的第二把手(15),所述第二把手(15)位于所述电源本体(12)的外端对应的一侧;
所述第二把手(15)包括分别位于第二转轴两侧的第二锁口(151)和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锁口(151)由所述第二操作部带动绕所述第二转轴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转动,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锁口(151)与所述第二锁杆松开配合;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锁口(151)与所述第二锁杆卡止配合;
所述电源本体(12)和所述第二把手(15)之间设有保持所述第二把手(15)在所述第四位置的第二保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口(151)呈U形或C形或V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源本体(12)上的弹性卡扣(17)、以及设在所述第二把手(15)上与所述弹性卡扣(17)配合的卡合部(15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17)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电源本体(12)的拔出方向对应的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部上设置有卡板(152),所述卡板(152)与所述第二把手(15)的转动方向相对,所述卡合部(1531)形成于所述卡板(1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52)上还形成有对所述弹性卡扣(17)脱离所述卡合部(1531)时的变形位置进行限定的抵挡部(15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52)上形成有供所述弹性卡扣(17)穿设的卡孔(153),所述卡孔(153)的两相对侧分别形成所述卡合部(1531)和抵挡部(153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本体(12)上设有用于在所述第二把手(15)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保持所述第二把手(15)在所述第三位置的第三保持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保持机构包括在所述电源本体(12)上可回缩地凸起设置的第三弹针(18),所述第三弹针(18)位于所述第二锁口(151)的摆动区间,且与所述第二把手(15)在第三位置时的所述第二锁口(151)的位置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本体(12)的内端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冗余电源模块(10)插入时的转向的第二防呆槽(16)。
CN201620211123.4U 2016-03-18 2016-03-18 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Active CN205485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1123.4U CN205485905U (zh) 2016-03-18 2016-03-18 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1123.4U CN205485905U (zh) 2016-03-18 2016-03-18 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5905U true CN205485905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54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11123.4U Active CN205485905U (zh) 2016-03-18 2016-03-18 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59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7632A (zh) * 2016-11-01 2017-03-15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电源模块的辅助拔出机构
WO2017156783A1 (zh) * 2016-03-18 2017-09-21 深圳欧陆通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电池管理系统的冗余电源模块
CN108717323A (zh) * 2018-05-23 2018-10-3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4v非标准防呆电源模块
CN111966200A (zh) * 2020-08-14 2020-11-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防呆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6783A1 (zh) * 2016-03-18 2017-09-21 深圳欧陆通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电池管理系统的冗余电源模块
CN106507632A (zh) * 2016-11-01 2017-03-15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电源模块的辅助拔出机构
CN106507632B (zh) * 2016-11-01 2022-04-12 西安特来电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电源模块的辅助拔出机构
CN108717323A (zh) * 2018-05-23 2018-10-3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4v非标准防呆电源模块
CN111966200A (zh) * 2020-08-14 2020-11-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防呆结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85905U (zh) 冗余电源模块杠杆助力插拔及自锁装置
GB2417620A (en) Electrical plug with rotatable earth pin
CN108448309B (zh) 充电枪头及充电系统
CN104034203A (zh) 枪支智能安全锁
CN203871593U (zh) 一种机械连锁插座
CN111193140A (zh) 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
CN205485904U (zh) 电池管理系统的把手杠杆自锁结构
CN209067039U (zh) 驱动体及智能锁驱动器
CN205544560U (zh) 集成电池管理系统的冗余电源模块
CN106061164B (zh) 一种锁扣结构及led显示屏
CN110512946A (zh) 新型机械程序锁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30123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CN208564204U (zh) 智能锁驱动器的安装结构
CN218473575U (zh) 一种显控分离插拔结构
CN104934834A (zh) 一种旋转式电连接装置的插座面板及插座
CN204696425U (zh) 一种旋转式电连接装置的插座面板及插座
CN210667603U (zh) 一种显示屏箱体
CN203674450U (zh) 一种带旋转式安全盖的插座
CN208336657U (zh) 连接器用的二次锁扣装置保障系统
CN203924950U (zh) 一种锁具
CN209908111U (zh) 一种推拉锁
CN215212839U (zh) 一种指纹把手电路复位装置
WO2017156783A1 (zh) 集成电池管理系统的冗余电源模块
CN220155462U (zh) 一种配电断路器
CN201078128Y (zh) 电子锁面板滑盖锁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Heqiu

Inventor after: Wang Yuetian

Inventor before: Wang Heqiu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two road Xixiang Street Gushu Xing Hui industrial plant workshop one or two, three (A, B, Xing Hui Science Park building C)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Europe Lu Tong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Xixiang City, the town of the world on the road No. 111 Fuyuan Industrial City C7 building /C8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Oulutong Electronic Co., Ltd., Shenzhe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