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2963U - 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2963U
CN205472963U CN201620169688.0U CN201620169688U CN205472963U CN 205472963 U CN205472963 U CN 205472963U CN 201620169688 U CN201620169688 U CN 201620169688U CN 205472963 U CN205472963 U CN 205472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algae pond
algae
pond
pro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96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vb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vb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vb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vb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696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2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2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29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藻养殖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包括:围墙、透光顶板以及可用于养殖微藻和盛放污水的藻池,藻池嵌设于地面中,围墙围绕藻池设置于藻池的边缘上,透光顶板盖设于围墙上,藻池的外壁设有保温层,围墙上设有通风窗。本实用新型的透光顶板、围墙和藻池三者围合成一个室内养殖环境,占地空间少,阳光射入室内,可为微藻提供阳光,还可为系统增温;围墙上设置了通风窗,可使室内空气对流。污水排入藻池内,微藻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得以生长,同时降低污水的有机负荷,从而达到处理污水和养殖微藻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环境修复价值,特别适用于黄河以南地区的气候环境。

Description

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藻养殖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都是采用过滤、沉淀、消毒等传统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而污水中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上述方法并不能有效回收和利用这些营养物质,也不能充分回收和利用过滤后的污水,可见这些污水处理方法并不够环保,不能循环利用资源,或者说无法充分循环利用资源。
另一方面,微藻可以作为生物燃料、动物饲料和生物肥料等资源使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如果需要大量养殖微藻,则需要用到大型藻池,目前大型藻池都是露天开放式的,其具有环境不易控制、占地空间大的缺点。
人们发现,微藻可以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设计出一种既能够处理污水,又能够养殖微藻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该系统既能够处理污水,又能够充分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养殖微藻。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包括:围墙、透光顶板以及可用于养殖微藻和盛放污水的藻池,所述藻池嵌设于地面中,所述围墙围绕所述藻池设置于所述藻池的边缘上,所述透光顶板盖设于所述围墙上,所述藻池的外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围墙上设有通风窗。
进一步地,所述藻池内设有曝气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藻池内设有监控装置。
具体地,所述透光顶板为聚碳酸酯板。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顶板为单坡顶或者双坡顶。
更进一步地,所述藻池为混凝土池体。
具体地,所述保温层为岩棉或者挤塑板。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窗上设有换气扇。
更进一步地,所述藻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具体地,该微藻养殖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藻池,多个所述藻池之间依次通过溢流管串联连接,第一个所述藻池设有进水口,最后一个所述藻池设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透光顶板、围墙和藻池三者围合成一个室内养殖环境,透光顶板可透光,阳光射入室内,可为微藻养殖系统提供所需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养殖系统还可利用太阳能进行增温,为微藻的养殖提供合适的环境;围墙设置在藻池的边缘上,占地空间少;围墙上设置了通风窗,当阳光强烈、气温较高时,可使室内空气对流,调整室内温度。污水排入藻池内,微藻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得以生长,同时降低污水的有机负荷,从而达到处理污水和养殖微藻的效果。养殖所得的微藻回收后可作为生物燃料、动物饲料和生物肥料等生物资源利用,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可用于无土栽培或农业灌溉等领域,实现污水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环境修复价值,特别适用于黄河以南地区的气候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的竖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藻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包括:围墙1、透光顶板2以及可用于养殖微藻和盛放污水的藻池3,所述藻池3嵌设于地面4中,所述围墙1围绕所述藻池3设置于所述藻池3的边缘上,所述透光顶板2盖设于所述围墙1上,所述藻池3的外壁设有保温层5,所述围墙1上设有通风窗,通风窗可以为推拉窗或者平开窗等常规的窗体,因此在附图中不再具体示意出来,这里所指的通风窗应当广义地理解为门和窗。其中,“藻池3的外壁”应当理解为包括藻池3四周的外壁和底部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透光顶板2、围墙1和藻池3三者围合成一个室内养殖环境,透光顶板2可透光,阳光射入室内,可为微藻养殖系统提供所需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养殖系统还可利用太阳能进行增温,为微藻的养殖提供合适的环境;围墙1设置在藻池3的边缘上,占地空间少;围墙1上设置了通风窗,当阳光强烈、气温较高时,可使室内空气对流,调整室内温度。污水排入藻池3内,微藻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得以生长,同时降低污水的有机负荷,从而达到处理污水和养殖微藻的效果。养殖所得的微藻回收后可作为生物燃料、动物饲料和生物肥料等生物资源利用,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可用于无土栽培或农业灌溉等领域,实现污水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投入少,产出多,具有很强的环境修复价值,特别适用于黄河以南地区的气候环境。
藻池3内可设置曝气管6,对微藻养殖水体(污水)进行搅拌,促使位于下层的微藻浮至水体表面进行光合作用。为使附图更加清楚明了,图1示出了曝气管6,而图2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藻池3内设有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可以依照现有技术具体设置,因此不在附图中具体示出。监控装置可以监测藻池3或者整个系统的环境变化,提示操作人员或者中控系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微藻养殖系统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的透光顶板2为聚碳酸酯板(即PC板),其透光率可达89%,可充分利用阳光,而且聚碳酸酯还具有保温功能,起到冬天保温、夏天保凉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加设任何增温装置。透光顶板2还可以是其他具有保温功能的材质。
透光顶板2可以为单坡顶,也可以是双坡顶,附图所示的透光顶板2为双坡顶。为提高其强度,透光顶板2可具有一定弧度。本实用新型的围墙1可以做得较矮,便于屋顶的擦洗,可及时清除屋顶的灰尘或雨雪,保证透光顶板2的透光率。
本实施例的藻池3为混凝土池体,其易于建造,造价低廉,硬度高,而且具有一定的保温功能。
保温层5可以为岩棉,也可以是挤塑板,还可以由其他适用的保温材质做成。
通风窗可上设置换气扇,促进室内空气的对流。
污水可以通过外部管道排入或排出藻池3,也可以在藻池3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排入污水和排出污水。
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微藻养殖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藻池3,多个所述藻池3之间依次通过溢流管9串联连接,第一个所述藻池(图2中位于最上方的那个藻池)设有进水口7,最后一个所述藻池(图2中位于最下方的那个藻池)设有出水口8。藻池3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图2仅示意性地画出了四个。这里所述的“进水口”、“出水口”和“溢流管”应当广义地理解为包括独立的管道或者开设于藻池上的孔道。不同的藻池内可以养殖不同的微藻,用于吸收污水内不同的营养物质,污水通过进水口7进入第一个藻池后,依次再进入下一个藻池,依此逐级流经每个藻池,污水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负荷在不同的藻池内逐级递减,最终由最后一个藻池的出水口8排出。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养殖更多的微藻,同时充分处理污水。
本实用新型的藻池3内还可设置爬梯10,便于工作人员进入藻池3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墙、透光顶板以及可用于养殖微藻和盛放污水的藻池,所述藻池嵌设于地面中,所述围墙围绕所述藻池设置于所述藻池的边缘上,所述透光顶板盖设于所述围墙上,所述藻池的外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围墙上设有通风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池内设有曝气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池内设有监控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顶板为聚碳酸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顶板为单坡顶或者双坡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池为混凝土池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岩棉或者挤塑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上设有换气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微藻养殖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藻池,多个所述藻池之间依次通过溢流管串联连接,第一个所述藻池设有进水口,最后一个所述藻池设有出水口。
CN201620169688.0U 2016-03-01 2016-03-01 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2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9688.0U CN205472963U (zh) 2016-03-01 2016-03-01 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9688.0U CN205472963U (zh) 2016-03-01 2016-03-01 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2963U true CN20547296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5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968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2963U (zh) 2016-03-01 2016-03-01 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2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3322A (zh) * 2017-06-23 2017-08-22 四川省天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微藻生长繁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3322A (zh) * 2017-06-23 2017-08-22 四川省天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微藻生长繁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8129U (zh) 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
KR101408175B1 (ko) 융복합 축산시스템
CN202773768U (zh) 楼层立体式循环水种养生态温室
CN102293133B (zh) 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
CN104082070A (zh) 动植物温室养殖种植方法及装置
CN103362322A (zh) 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
CN103999784B (zh) 仿生态养猪舍及养殖方法
CN201180138Y (zh) 一种节能环保半封闭式微藻生物反应器
CN100535099C (zh) 生物光合反应堆生产微藻的装置及工艺
CN104956951A (zh) 一种全天候全地域循环生态农业系统
CN102839833B (zh) 楼层立体式循环水种养生态温室
CN204206934U (zh) 萤火虫循环水养殖器具
CN102199533A (zh) 室外温控微藻光生物反应系统
CN205472963U (zh) 可处理污水的微藻养殖系统
CN102616926B (zh) 欧洲鳗鲡可控生态精养系统
CN103947561B (zh) 一种节能环保、可生态循环的一次性粪污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5473718U (zh) 可进行污水处理的微藻培养系统
CN203646305U (zh) 骨舌鱼类养殖系统
CN204707676U (zh) 新型生态养猪场
CN204663063U (zh) 一种利用荒沟、沟槽建设的集约化种养殖立体温室大棚
CN207870005U (zh) 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圈舍
CN100435623C (zh) 一种螺旋藻的养殖方法
CN105724117A (zh) 一种循环立体农业装备系统
CN202489019U (zh) 一种温室内部物质与能量闭锁循环利用系统
CN203058031U (zh) 一种沼气养殖一体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