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6044U - 手持式工具蓄电池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工具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6044U
CN205466044U CN201520670673.8U CN201520670673U CN205466044U CN 205466044 U CN205466044 U CN 205466044U CN 201520670673 U CN201520670673 U CN 201520670673U CN 205466044 U CN205466044 U CN 205466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re
coil
hand
adhesion layer
held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706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雷伊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6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60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 H01F27/363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made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6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描述一种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包括壳体(36)、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12)和感应充电单元(14),该感应充电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线圈芯(17)和用于给该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12)充电的感应充电线圈(18),其中线圈芯(17)具有至少两个限定形状的线圈芯元件(16),该至少两个限定形状的线圈芯元件相互分离并且相互相对可动地设置,并且,设有粘附层(110),该粘附层在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16)上如此延伸,使得粘附层(110)将该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16)相互连接。

Description

手持式工具蓄电池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一种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具有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和感应充电单元,该感应充电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线圈芯和感应充电线圈,用于给该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充电,其中,线圈芯具有限定形状的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该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相互分离并且相对彼此可运动地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具有:壳体;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感应充电单元,该感应充电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线圈芯和感应充电线圈,用于给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充电,其中,线圈芯具有限定形状的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该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相互分离并且彼此相对可运动地设置。
在此提出,设有粘附层,该粘附层在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上如此延伸,使得粘附层将该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相互连接。在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一个有利实施方案中,设有四个线圈芯元件,其中,粘附层在所述四个线圈芯元件上如此延伸,使得粘附层将所述四个线圈芯元件相互连接。通过粘附层可以特别是实现线圈芯在断裂情况下(例如在手持式工具蓄电池自由下落的情况下)的形状稳定性,其方式是,产生的断裂部段通过与粘附层的连接而保持在一起。通过粘附层也可以阻止:较小的断裂部段的脱离、线圈芯元件的碎裂、以及线圈芯元件的粉末状材料的碎落,这些都可能由于在手持式工具蓄电池运行中的冲击和振动而产生。总而言之,通过粘附层至少基本上维持了线圈芯的磁场束集特性。
特别是应将“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理解为如下装置,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至少一个电子器件,用于蓄电池单体的充电和放电,其中,所述装置设置用于,给至少一个手持式工具供以电能。优选地,手持式工具蓄电池设置用于,通过操作者特别是不用工具地与手持式工具可松脱地耦合。备选地,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可以集成到手持式工具中。特别是在此应将“手持式工具”理解为通过使用者手工引导的电子设备,例如特别是钻机、锤钻、锯机、刨机、起子机、铣削机、磨削机、角磨机、多功能工具、建筑测量设备和/或园艺设备(例如篱笆剪、灌木剪和/或草剪)。优选地,手持式工具构成为手持式工具机,也就是构成为加工工件的手持式工具。特别是应将“壳体”理解为一种构件或组件,该构件或组件设置用于,保护至少所述感应充电单元和所述蓄电池单体相对于环境免于机械损坏和/或污染。特别是,壳体构成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多件式壳体。特别是,壳体限定了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形状和大小。优选地,壳体具有固定装置,用于将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固定在手持式工具上。有利地,壳体具有接触空隙,通过该接触空隙可建立该手持式工具与至少蓄电池单体之间的电接触。特别是应将“蓄电池单体”理解为如下器件,该器件设置用于,借助于可逆反应来机电地存储电能。蓄电池单体可以例如由铅蓄电池单体、NiCd蓄电池单体、NiMH蓄电池单体、优选然而由基于锂的蓄电池单体形成。蓄电池单体可以由不同额定电压的蓄电池单体形成,例如1.2V、1.5V或有利地大约3.6V的额定电压。优选地,蓄电池单体具有圆柱形状,其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得有意义的其它形状也是可能的。有利地,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具有多个蓄电池单体,例如至少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十个。特别是,蓄电池单体并联和/或串联接通。特别是应将“感应充电单元”理解为用于给蓄电池单体充电的单元,该单元通过感应来接收充电电流,并且,该单元包括:至少所述感应充电线圈;至少一个线圈芯,用于提高该至少一个感应充电线圈的电感;以及有利地还包括感应充电电子器件。
在此,特别是应将“线圈芯”理解为一种器件,该器件设置用于,将电磁场束集。特别是,线圈芯至少基本上由磁材料形成。在此,特别是应将“磁材料”理解为一种铁磁的(特别是软磁的)材料。备选或附加地,线圈芯可以具有铁磁的和/或反铁磁的材料。有利地,所述磁材料由铁氧体材料形成。在此,特别是应将“铁氧体”理解为一种材料,该材料至少70%、有利地至少80%、优选至少90%由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和/或四氧化三铁)形成。优选地,磁材料具有大于100、优选大于1000、特别优选大于5000的导磁系数μ。线圈芯有利地构成为至少一个烧结构件。优选地,线圈芯借助于至少一个烧结过程来制造,该烧结过程给线圈芯设定其常规的形状。备选地,线圈芯可以构成为复合构件,该复合构件通过由磁材料制成的矩阵材料/复合材料(Matrixmaterial)(例如烧结断裂部段)和粘合剂(例如树脂)形成。线圈芯具有限定几何形状的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该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相互分离并且彼此相对可运动地设置。由此可以实现较小的机械敏感性。特别是,“限定几何形状的线圈芯元件”不应理解为如下线圈芯断裂部段,该线圈芯断裂部段通过折断而具有非限定的随机形状。特别是,将“彼此相对可运动的线圈芯元件”不应理解为如下线圈芯元件,该线圈芯元件机械刚性地相互连接。特别是,线圈芯具有限定形状的两个以上(优选四个)线圈芯元件。线圈芯元件特别是由基本上相同形状的线圈芯元件形成,该线圈芯元件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和/或尺寸。线圈芯元件备选地也可以具有不同几何形状和/或尺寸。线圈芯例如可以具有圆形的基本形状,其中,线圈芯元件由扇形形成。在此,线圈芯元件特别是披萨饼状地构成。线圈芯可以备选地具有例如矩形的、特别是方形的基本形状,其中,优选设有四个线圈芯元件,这四个线圈芯元件形成了线圈芯的基本上相同形状的部分段。这四个线圈芯元件形成了线圈芯的至少基本上矩形的基本形状的四分之一圆。在此,所述四分之一圆的外角可以是倒圆的。
在此特别是应将“感应充电线圈”理解为下述线圈,该线圈具有至少一个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绕组,该线圈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下接收在充电过程中被感应充电设备的感应充电线圈所发送的电能并且经由感应充电电子器件供给至蓄电池单体。特别是,感应充电线圈设置用于,将交变电磁场转换为交变电流和/或反之亦然。优选地,交变场具有10kHz-500kHz、特别是优选100kHz-120kHz的频率。优选地,感应充电线圈构成为具有多个绕组的缠绕线圈。备选地,感应充电线圈可以构成为施加在电路板上的线圈。特别是应将“充电”理解为如下过程,在该过程中将能量从感应充电设备感应式地传输到手持式工具蓄电池上。
在一个简单设计方案中,感应充电线圈可以直接与线圈芯相连接。感应充电线圈例如可以通过粘接来固定在线圈芯或线圈芯元件上。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感应充电单元具有线圈壳体,该线圈壳体将感应充电线圈相对于线圈芯或线圈芯元件定位。线圈壳体在此具有用于容纳感应充电线圈的第一空缺和用于容纳线圈芯的第二空缺。用于容纳呈缠绕线圈形式的感应充电线圈的空缺特别是槽形的空缺,感应充电线圈缠绕到该槽形的空缺中。用于容纳线圈芯的空缺特别是包括多个空缺,其中,各单个空缺设置用于,容纳各一个线圈芯元件。线圈芯元件特别是插入到相应的空缺中。由此得出,线圈芯元件在通常公差框架内彼此相对可运动地设置。线圈芯元件也能够可松脱或不可松脱地固定在这些空缺中。各个空缺特别是相互间隔开地构成。由此得出,线圈芯元件也相互间隔开且分离开地设置。两个彼此相邻的空缺特别是通过分离件(例如呈连接片的形式)相互分离。在两个相邻的空缺之间的分离件作为用于间隔开两个相互相邻的线圈芯元件的间隔元件使用。
特别是提出,粘附层基本上完全在线圈芯元件的朝向蓄电池单体的表面上延伸。备选地,粘附层基本上完全在线圈芯元件的朝向感应充电线圈的表面上延伸。在此,粘附层基本上完全覆盖了线圈芯或线圈芯元件的至少一个大面积侧面,由此提高粘附层的稳定作用。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粘附层基本上完全在线圈芯元件的上述两个表面上延伸。在此,粘附层基本上完全覆盖了线圈芯或线圈芯元件的至少两个大面积侧面,由此进一步提高粘附层的稳定作用。
在一个简单的设计方案中,粘附层可以具有塑料膜。特别是,粘附层在此由自粘式塑料膜形成。自粘式塑料膜可以特别简单地施加到线圈芯或线圈芯元件上。备选地,粘附层也可以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垫。在粘附层的该设计方案中可以实现更好地保护线圈芯免于断裂和/或分裂。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提出,感应充电线圈在该感应充电线圈的线圈平面上具有圆形的基本形状,由此可以在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相对于感应充电单元绕着感应充电线圈的缠绕轴线不同地定向的情况下实现了优化的充电。在此,特别是应将“线圈平面”理解为如下平面,该平面延伸通过感应充电线圈的中点并且在该中点上垂直于磁场线的方向定向。优选地,感应充电线圈的主延伸平面与线圈平面平行地定向。特别是应将“与线圈平面平行的平面”理解为如下平面,该平面与线圈平面平行地定向并且可以与线圈平面间隔开。优选地,该平面与线圈平面间隔开地设置。特别是应将“圆形的基本形状”理解为平面上的形状,该形状的外延伸范围至少基本上圆形地构成。特别是应将“基本上”理解为具有小于10%的偏差、有利地具有小于5%的偏差。
此外提出,线圈芯在与线圈平面平行的平面上具有矩形的基本形状,由此可以实现优化的结构尺寸和结构形状。特别是应将“矩形的基本形状”理解为如下形状,该形状的外延伸范围至少基本上构成为矩形。优选地,线圈芯在平面中具有带倒圆的角的矩形基本形状。优选地,该平行于线圈平面的平面与线圈平面间隔开至少1毫米、有利地至少2毫米、特别有利地至少4毫米地设置。备选地,线圈芯可以在该平行于线圈平面的平面上具有圆形的基本形状。
此外提出,感应充电单元形成可独立测试的组件,由此,感应充电单元的测试能够在较早的生产时刻进行。特别是应将“组件”理解为多个构件,这些构件设置用于,相互连接以形成稳定的单元。特别是在此应将“可独立测试的组件”理解为如下组件,该组件的功能特别是与蓄电池单体的和/或手持式工具电子器件的功能可分开测试。特别是,该组件能够有利地仅仅借助各个结构元件(例如壳体件)的几何形状变化来用于不同蓄电池类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提出,感应充电单元借助于至少一个连接件来连接成组件。连接件特别是用于可松脱地机械连接各个元件成为组件的连接件。连接件特别是非磁的连接件,由此能够实现在充电过程的能量传输时的高品质。特别是应将“非磁的连接件”理解为如下器件,该器件设置用于,将感应充电单元的各个构件相互固定,并且,该器件具有小于10、有利地小于2、特别有利地基本上1的导磁性。优选地,连接件由非磁材料制造。优选地,连接件由电绝缘且非磁材料形成。
此外提出,感应充电单元包括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壳体件。由此,感应充电单元作为可独立测试的组件具有机械上比较耐用的结构。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用于将感应充电单元的构件机械可松脱地连接成组件的连接件构成在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壳体件上。由此可以在构造上简单地将感应充电单元连接成组件。在此,特别是应将“壳体件”理解为如下器件,该器件具有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至少一个外侧。有利地,壳体件具有感应充电侧。特别是应将“感应充电侧”理解为壳体的外侧,通过该外侧使感应充电线圈接收磁能。特别是,感应充电侧垂直于感应充电线圈的绕组轴线定向并且最接近于感应充电线圈地设置。特别是应将术语“锁定”理解为:壳体件具有形状锁合器件,该形状锁合器件在感应充电单元的接合的情况下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相耦合。优选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壳体件。这两个壳体件例如可以构成为壳体半壳。特别优选地,壳体具有两个以上的壳体件(例如四个壳体件),这些壳体件有利地分别在不同侧上对壳体限界。
此外提出,感应充电单元具有感应充电电子器件,该感应充电电子器件设置用于,给蓄电池单体充电,由此,能够在构造上简单地提供蓄电池单体的有利保护。特别是应将“感应充电电子器件”理解为如下电子器件,该电子器件设置用于控制充电过程。优选地,感应充电电子器件设置用于,为了控制充电过程和/或为了异物识别而与感应充电设备相通信。
再者提出,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具有热补偿元件,该热补偿元件设置用于,将热均匀地分布,由此可以实现特别是蓄电池单体的均匀发热。由此可以避免了各个蓄电池单体在快速充电时的损坏。特别是应将“热补偿元件”理解为如下器件,该器件设置用于,将热从一个点引导至另一点。优选地,热补偿元件具有大于50W/(m K)、有利地大于100W/(m K)、特别有利地大于200W/(m K)的导热能力λ。优选地,热补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得有意义的导热金属,然而有利地是铜、银和/或特别有利地是铝。备选地,热补偿元件可以包括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得有意义的其它热补偿元件,例如至少一个热管。优选地,热补偿元件是感应充电单元的结构元件。优选地,热补偿元件具有大于10平方毫米、特别优选地大于20平方毫米的导热横截面积。特别是应将措辞“将热均匀地分布”理解为:热补偿元件在一个部位上(特别是在充电过程中在感应充电电子器件上)将产生的热传导到较大的区域上、特别是有利地传导到所有蓄电池单体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在此不应限于上述应用和实施形式。特别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可以为了满足在此所述功能方式而具有与各个元件、构件和单元在此所提及的数量不同的数量。
附图说明
另外的优点产生于如下附图说明。在附图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包含大量组合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适宜地考虑各个特征并且总结成有意义的其它组合。附图示出:
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透视图;
图2:图1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截面;
图3:图1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感应充电单元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分解图;
图4:图1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感应充电单元的第二实施形式的分解图;
图5:图1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的感应充电单元的第三实施形式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10,其包括壳体36、多个蓄电池单体12以及感应充电单元14,该感应充电单元具有热补偿元件54和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在未进一步示出的手持式工具机的运行中,手持式工具蓄电池10提供该手持式工具机的运行能量。蓄电池单体12设置用于,在充电过程与运行能量的输出之间存储该运行能量。手持式工具蓄电池10示例性具有五个蓄电池单体12。这些蓄电池单体12串联接通。因此,在蓄电池单体电压为3.6伏特的情况下,手持式工具蓄电池10的额定电压为18伏特。壳体36示例性包括下壳体件32和上壳体件33。上壳体件33构造成具有接口单元40,该接口单元设置用于,将手持式工具蓄电池10与手持式工具机可松脱地机械式且电式连接。接口单元40包括引导件41,用于将手持式工具蓄电池10引导到手持式工具机的容纳区域中。接口单元40还包括锁定件43(例如呈可摆动的锁销的形式),用于将手持式工具蓄电池10与手持式工具机可松脱地锁定。接口单元40此外还包括电接触元件42,用于能量传输和用于与手持式工具机相通信。
图2和图3示出感应充电单元14。感应充电单元14具有:线圈芯17、感应充电线圈18和线圈壳体50以及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和热补偿元件54。线圈壳体50设置用于,将线圈芯17与感应充电线圈18彼此相对地设置。线圈壳体50具有呈环绕槽形式的空缺55,感应充电线圈18缠绕在该空缺中。空缺55具有圆形走向。空缺55在外侧上敞开地构造,用于容纳所述感应充电线圈18。感应充电线圈18由具有多个绕组的线圈形成。感应充电线圈18从外侧缠绕到线圈壳体50上。感应充电线圈18在充电过程中接收穿过壳体36的壳体件32的、未进一步示出的感应充电设备的感应充电线圈的磁能。感应充电线圈18在该感应充电线圈18的线圈平面上具有圆形的基本形状。感应充电线圈18示例性具有77毫米的直径。感应充电线圈18在线圈平面上包围所述线圈芯17。
线圈芯17由铁磁材料(更确切地说由铁氧体)制成。线圈芯17具有多个线圈芯元件16,在此示例性为四个线圈芯元件。备选地,线圈芯17可以具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得有意义的其它数量的线圈芯元件16,例如两个、三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线圈芯17的线圈芯元件16披萨饼状地构成和设置。线圈芯元件16具有限定的几何形状。所有线圈芯元件16具有相同的限定的几何形状和相同的尺寸。备选地,线圈芯元件16虽然可以具有限定的、但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和/或不同的尺寸。如下文进一步所述,线圈芯元件16相互分离并且能够相对彼此运动地设置。
线圈芯17在下述平面上具有配备倒圆的角的矩形基本形状,该平面与感应充电线圈18的线圈平面平行地定向并且设置在线圈平面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之间。因此,感应充电线圈18在线圈平面上并且线圈芯17在与线圈平面平行的平面上具有不同的基本形状。线圈芯17的两个平行的外侧在平面上示例性具有74.6毫米的间距。线圈芯元件16的倒圆的角示例性具有19.4毫米的半径。因此,从线圈平面起观察,线圈芯17朝着蓄电池单体12的方向拓宽。线圈芯17在线圈平面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之间的平面上具有其最大的延伸面。该延伸面与感应充电线圈18在线圈平面上的延伸面相比具有更大的面积。在线圈平面中,线圈芯16示例性具有基本上61毫米的直径。线圈芯17和感应充电线圈18的给定的参量是示例性的参量,本领域技术人员特别是根据蓄电池尺寸而将上述参量适配于相应的应用范围。
线圈壳体50包括多个空缺51,这些空缺构成容纳区域,用于容纳各一个线圈芯元件16。线圈壳体50具有呈连接片形式的分离件53,该分离件构造用于,将彼此相邻的容纳区域51相互分离。通过这些分离件53将线圈芯17的线圈芯元件16相互分离并且相互间隔开地设置。在通常公差的框架内,线圈芯元件16带间隙地容纳在容纳区域51中。由此得出线圈芯元件16在通常公差的框架内相对彼此的可相对运动性。
感应充电单元14具有粘附层110,该粘附层构造用于,粘附在线圈芯17的表面上。在此,粘附层110如此在线圈芯17的表面上延伸,使得粘附层110将彼此相邻设置的线圈芯元件16相互连接。粘附层110在四个线圈芯元件16的表面上如此延伸,使得粘附层110将四个线圈芯元件相互连接。粘附层110设置在线圈芯元件16的朝向蓄电池单体12(或者说朝向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表面上并且基本上完全在线圈芯元件16的这个表面上延伸。粘附层110因此形成连续的层,该连续的层基本上完全地覆盖了线圈芯元件16的表面。在此,粘附层110具有下述平面尺寸,该平面尺寸基本上相应于线圈芯17的朝向蓄电池单体12(或者说朝向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表面上的平面尺寸。粘附层110由自粘式塑料膜形成。如果由于撞击、振动或者由于一个或多个线圈芯元件16的自由下落而形成裂缝、断裂或诸如此类,那么粘附层110能实现将线圈芯元件16的所有单部件粘结进而能实现线圈芯17不受干扰的功能方式。粘附层110此外还阻止了:各个断裂部从线圈芯元件16完全脱落并且必要时可能还会在手持式工具蓄电池10的壳体36中自由地运动。
壳体36的壳体件32具有空缺31,该空缺形成了用于感应充电单元14的容纳区域。壳体件32具有连接件26、28,这些连接件设置用于,将感应充电单元14的结构元件连接成机械稳定的且可独立测试的组件。连接件26、28与壳体件32一件式地构成并因此由非磁材料(亦即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得有意义的塑料)制成。连接件26、28构成为锁定钩。连接件26、28用于将感应充电单元14的结构元件相互机械可松脱地连接。壳体件32的连接件26、28在装配状态下与热补偿元件54锁定。热补偿元件54又将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固定。备选或附加地,连接件26、28可以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锁定。连接件26、28设置在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对置的侧上。连接件26、28通过热补偿元件54将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至少形状锁合地固定。
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设置用于,给蓄电池单体12充以被感应充电线圈18所接收的能量。感应充电线圈18的触点52在背向感应充电侧44的侧上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连接,更确切地说,在此是焊接。为此,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在朝向蓄电池单体12的侧上具有未进一步示出的装备。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印刷电路板构成为两层。在背向蓄电池单体12的侧上,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具有未进一步示出的铜涂层。铜涂层具有多个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得有意义的、具有不同势能的部分面。装备在运行中强烈发热的构件与铜涂层热力学连接以便冷却。铜涂层在朝向线圈芯16的侧上具有漆涂层(Lackbeschichtung)用于绝缘。与线圈芯元件16在平面24上的延伸面相比,铜涂层平行于平面24地具有较小的延伸面,由此能够实现有利地高的品质。特别是,铜涂层垂直于平面24的投影至少基本上完全位于线圈芯元件16垂直于平面24的投影之内。
热补偿元件54设置在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与蓄电池单体12之间。热补偿元件54设置用于,将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热均匀地分布到蓄电池单体12上。
热补偿元件54具有呈铝层形式的导热层,该导热层至少基本上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主延伸部平行地延伸。该导热层具有最大投影面,该最大投影面是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最大投影面的至少50%。该导热层具有1毫米的层厚。该导热层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主延伸部平行地具有如下长度,该长度基本上相应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长度,更确切地说,在该情况下是77.5毫米。该导热层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印刷电路板间隔开地设置,更确切地说,在此是至少3.6毫米。
热补偿元件54示例性具有三个固定件56、58。热补偿元件54由切出和/或冲出的铝板材制造。通过弯曲过程和/或压制过程形成所述三个固定件56、58。两个固定件56设置在热补偿元件54的对置的端部上。固定件56分别具有锁定空隙57。连接件26、28在装配状态下配合到锁定空隙57中。锁定空隙57通过将连接板59弯入而形成。连接板59在装配的运行状态下压到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上。固定件56分别具有形状锁合件61。形状锁合件61分别配合到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形状锁合空隙63中。形状锁合件61将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沿着平行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主延伸平面的方向固定。另一固定件58设置在热补偿元件54的中间。固定件58构成为经弯入的连接板并且在装配的运行状态下大致压到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中间。固定件56、58设置用于,将热补偿元件54与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间隔开。
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将线圈芯17的线圈芯元件16保持在空缺51中。为此,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封闭了空缺51。线圈壳体50与感应充电单元14的壳体件32形状锁合地抗扭转地连接。线圈壳体50为此具有固定空隙65,连接件26、28配合到该固定空隙中。
在根据图4的备选实施形式中,感应充电单元14(不同于根据图2和3的实施形式)不具有线圈壳体50。在此,感应充电线圈18直接并且在没有线圈承载件的情况下固定在线圈芯17上。感应充电线圈18在线圈芯17或线圈芯元件16上例如通过粘接来固定。粘附层110(以与根据图3的实施形式中类似的方式)设定在朝向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或者说朝向蓄电池单体12)的表面上。备选或附加地,粘附层110也可以设定在线圈芯元件的朝向感应充电线圈18的表面上(未示出)。在此,粘附层110同样基本上完全地在该表面上延伸。
图5示出感应充电单元14的另一备选实施形式的局部。在该实施形式中,感应充电线圈18由印刷电路板15形成,该印刷电路板具有印制导线19。印制导线19与未进一步示出的连接导体相连接,从而印制导线19电地形成单个线圈。此外,根据图5的实施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设有两个粘附层110。第一粘附层110设定在线圈芯17的朝向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的表面上。第二粘附层110设定在线圈芯17的朝向感应充电线圈18的表面上。

Claims (11)

1.一种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具有:壳体(36);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12);感应充电单元(14),该感应充电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线圈芯(17)和感应充电线圈(18),用于给所述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12)充电,其中,所述线圈芯(17)具有限定形状的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16),所述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相互分离并且相对彼此能够运动地设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粘附层(110),该粘附层在所述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16)上如此延伸,使得所述粘附层(110)将所述至少两个线圈芯元件(16)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设有四个线圈芯元件(16),并且,所述粘附层(110)在所述四个线圈芯元件(16)上如此延伸,使得所述粘附层(110)将所述四个线圈芯元件(16)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110)完全在所述线圈芯元件(16)的朝向所述蓄电池单体(12)的表面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110)完全在所述线圈芯元件(16)的朝向所述感应充电线圈(18)的表面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110)具有塑料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110)由自粘式塑料薄膜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粘附层(110)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充电单元(14)具有线圈壳体(50),该线圈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感应充电线圈(18)的空缺(55)和用于容纳所述线圈芯(17)的空缺(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空缺(51),用于容纳各个线圈芯元件(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充电单元(14)具有感应充电电子器件(30),该感应充电电子器件设置用于给所述蓄电池单体(12)充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充电单元(14)具有热补偿元件(54),该热补偿元件设置用于,将热均匀地分布。
CN201520670673.8U 2014-09-05 2015-09-01 手持式工具蓄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604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1420007259 DE202014007259U1 (de) 2014-09-05 2014-09-05 Handwerkzeugakku
DE202014007259.0 2014-09-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6044U true CN205466044U (zh) 2016-08-17

Family

ID=51787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7067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6044U (zh) 2014-09-05 2015-09-01 手持式工具蓄电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6044U (zh)
DE (1) DE202014007259U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00638A1 (en) * 2017-06-08 2020-04-02 Festool Gmbh Electrical applicance as system component for actuating a vacuum cleaner
US20210104914A1 (en) * 2019-09-27 2021-04-0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for Modular Storag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4153A1 (de) 2017-03-14 2018-09-20 Robert Bosch Gmbh Mechanische Elektrowerkzeug/Akkupack-Schnittstelle sowie Elektrowerkzeug
DE102017217480A1 (de) * 2017-09-29 2019-04-04 Robert Bosch Gmbh Akkupack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00638A1 (en) * 2017-06-08 2020-04-02 Festool Gmbh Electrical applicance as system component for actuating a vacuum cleaner
US11751745B2 (en) * 2017-06-08 2023-09-12 Festool Gmbh Electrical appliance as system component for actuating a vacuum cleaner
US20210104914A1 (en) * 2019-09-27 2021-04-0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for Modular Storage
US11936197B2 (en) * 2019-09-27 2024-03-1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for modular stor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4007259U1 (de)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7238B (zh) 手持式工具蓄电池
CN205466044U (zh) 手持式工具蓄电池
CN107912075B (zh) 车辆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US20150348696A1 (en) Induction charging coil device
KR101890326B1 (ko)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보조배터리
US1068633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eless power-transmitting device, and resonator
US9472339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transducer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source resonator and capture resonator
CN204204611U (zh) 线圈布置、能电驱动的车辆和充电站
CN107112789A (zh) 散热单元及具有其的无线电力收发装置
EP2897139A1 (en) Composite ferrite shee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6253785B2 (ja) 誘導充電装置
CN106169785B (zh) 无线充电系统
US10170238B2 (en) Hand tool device having at least one charging coil
CN104901398B (zh) 非接触式充电设备和非接触式电池设备
CN110192256A (zh) 用于功率电子系统的紧凑型磁性功率单元
CN112204687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感应式充电器的感应式能量发射器/接收器
CN209505480U (zh) 接收端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KR101693538B1 (ko) 차량용 무선충전 송신모듈
CN204706456U (zh) 一种强抗磁场力的电流互感器
JP6225551B2 (ja) 共振器
CN208806619U (zh)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和车载扶手箱
CN207637890U (zh) 锂离子电池极耳及锂离子电池
DE102021109001A1 (de) Hochleistungs-Induktionssystem
EP3610550A1 (en) Laminate with induction coils
WO2018191617A1 (en) Laminate with induction coils and charging st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