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氟地区地下水综合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氟地区地下水综合修复系统,特别是小区域内氟污染地区地下水处理系统,属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氟是人体中必须的微量元素,氟元素在正常成年人体中约含2g~3g,人体含氟约2.6g,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中,在这两者中积存了约90%的氟,血液中每mL含有0.04μg~0.4μg。人体所需的氟主要来自饮用水。人体每日摄入量4mg以上会造成中毒,损害健康。饮用水中含氟量以0.5~1.0mg/L比较适宜,水中含氟量在1.0~1.5mg/L之间时,长期饮用对人体有轻微的不良影响;水中含氟量超过1.5mg/L时,称为高氟地下水,长期饮用易患氟斑牙和氟骨症,因此饮用水中氟的含量不应超过1.0mg/L,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5mg/L。
目前高氟地下水在我国分布广泛,直接作饮用水对当地居民健康产生很大危害,长而久之甚至会出现氟中毒。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地方病,其特点是在高氟地区的环境中,人或动物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蓄积体内而发病,是以牙齿和骨骼损害为主并波及到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儿童氟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成人主要表现为氟骨症。
另外,中国磷肥工业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实现了由磷肥进口大国向磷肥制造大国的变革,成为世界上三大磷肥生产国之一。然而,庞大的磷肥产业也留下了三亿吨含多种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业副产―磷石膏,这些再利用率非常低的固体废物被堆放在山谷中,磷石膏淋溶液中的氟化物、游离磷酸、磷酸盐等杂质是导致磷石膏在堆存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且操作简单的高氟地区地下水综合修复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区域高氟环境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氟地区地下水综合修复系统,包括渗滤井、观测井、抽水井、蓄水池及氟吸附装置;所述渗滤井设置于氟污染土壤的场地内,深度不超过包气带厚度;所述观测井设置于氟污染土壤的场地内,深度达到高氟地下水层;所述抽水井设置于氟污染土壤的周边区域;所述蓄水池上部进水口与抽水井相连接;所述蓄水池下部出水口与所述氟吸附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蓄水池与所述氟处理装置通过泵相连接,所述氟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的渗滤井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氟吸附装置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石英砂层、PRB介质层、第二石英砂层。
进一步地,所述氟吸附装置中PRB介质采用分子筛氧化锆及活性氧化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氟地区地下水综合修复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有效的处理土壤及地下水系统中的氟污染。所述氟吸附装置中PRB介质采用分子筛氧化锆及活性氧化铝,可实现再生,重复使用约12年,从而减少环境污染。PRB介质的吸附容量较大,吸附容量利用率较高,实际利用吸附容量可达到可利用吸附容量的80%左右。所述观测井设置于氟污染土壤场地内,深度要到达高氟地下水6层,以便于监测含水层水质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氟地区地下水综合修复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渗滤井,2-观测井,3-泵,4-抽水井,5-蓄水池,6-高氟地下水,7-氟吸附装置,8-石英砂,9-PRB介质,10-石英砂,11-地表,12-地下水水位,13-氟污染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高氟地区地下水综合修复系统,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包括渗滤井1、观测井2、抽水井4、蓄水池5及氟吸附装置7,所述的氟吸附装置7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石英砂层8、PRB介质层9、第二石英砂层10。所述氟吸附装置7中PRB介质9采用分子筛氧化锆及活性氧化铝,可实现再生,重复使用约12年。
所述渗滤井1设置于氟污染土壤13的场地内,深度不要超过包气带厚度;所述观测井2设置于氟污染土壤13的场地内,深度要达到高氟地下水6层;所述抽水井4设置于氟污染土壤13场地的周边区域;所述蓄水池5上部进水口与抽水井4相连接;所述蓄水池5下部出水口与所述氟吸附装置7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蓄水池5与所述氟处理装置7通过泵3相连接,所述氟处理装置7的出水口与所述的渗滤井1相连接,回用于土壤的淋洗。
所述观测井2设置于氟污染土壤13场地内,深度要到达高氟地下水6层,以便于监测含水层水质的变化。
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高氟地区地下水综合修复,能综合考虑高氟污染地区土壤修复和地下水修复。
具体实施例中,在氟污染土壤地区周边可设置多个抽水井4,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水井,以减少费用,将地下水从抽水井4抽取至所述的氟吸附装置7;所述抽水井4抽出的水在所述氟吸附装置7中停留时间应控制在12~15min,PRB介质9的吸附容量较大,吸附容量利用率较高,实际利用吸附容量可达到可利用吸附容量的80%左右。在氟吸附装置7中将氟吸附,降低水中氟浓度,吸附氟后的水流入到渗滤井1中,渗到氟污染土壤13中,进行循环修复。在治理区域内亦可设置多个观测井2,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水井,以减少费用,从而进行氟治理效果的鉴定。
根据治理区域的面积和地下水含水层结构及流向情况来确定观测井2和抽水井4的个数及位置。
氟处理装置7内PRB介质9采用可循环再生的分子筛氧化锆及活性氧化铝,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力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