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5420U - 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5420U
CN205455420U CN201620144700.2U CN201620144700U CN205455420U CN 205455420 U CN205455420 U CN 205455420U CN 201620144700 U CN201620144700 U CN 201620144700U CN 205455420 U CN205455420 U CN 205455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seedling
breeding system
tube draw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447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汉勤
李建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jiang Dano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onne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onne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onne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447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5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5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5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包括循环水净化机构和至少一组繁育机构,每组繁育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各养殖池的出水口均与循环水净化机构连接,循环水净化机构的出水口与各养殖池连接。上述繁育机构进一步还可包括集苗池,各养殖池的出水口分别与对应的集苗池连接。通过循环水净化机构对养殖水体的循环处理和重复利用,可有效提高养殖密度,降低养殖水消耗;在系统功能性设计上加入集苗池机构,可实现多个养殖池体、一处集苗的功能,方便后期集苗操作的同时,也简化了系统管道布置,方便施工建设。

Description

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一期苗养殖周期短,且苗种体积较小,国内一期苗养殖均采用流水养殖的传统形式。然而,该养殖方式存在以下劣势:(1)流水养殖耗水量大;(2)苗种养殖密度低,由于养殖水深较浅,为提高产量需加大养殖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包括循环水净化机构和至少一组繁育机构,每组所述繁育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各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均与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连接,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的出水口与各所述养殖池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繁育机构还包括集苗池,各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集苗池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养殖池均设有双层拔管排污口,各所述双层拔管排污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集苗池连接,双层拔管包括套接的外拔管和内拔管,外拔管上设有用于过水且截留鱼苗的过水结构。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过水结构包括用于截留鱼苗的纱网和开设于外拔管管体上的多个过水孔,所述纱网缠绕于外拔管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集苗池均通过泵池与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连接,各所述集苗池分别通过联通管与所述泵池连通,所述泵池内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出口端连接至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集苗池底部均设有拔管排污口。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清水分配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布置有曝气管和悬浮生物填料,各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口与所述清水分配池连接,所述清水分配池出水口与各所述养殖池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底设有集水坑,所述集水坑内通过拔管或阀门排污。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组所述繁育机构包括2~6个养殖池,均靠近对应的所述集苗池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繁育系统布置于大棚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循环水净化机构对养殖水体的循环处理和重复利用,可有效提高养殖密度,降低养殖水消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在系统功能性设计上加入集苗池机构,可实现多个养殖池体、一处集苗的功能,方便后期集苗操作的同时,也简化了系统管道布置,方便施工建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中的集苗池呈多功能化作用:除集苗作用外,正常运行时,集苗池作为养殖池与循环水净化机构之间的缓冲池,可起到循环水体初步沉淀效果,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物池的处理负荷;集苗池与泵池连通,可通过调节集苗池内拔管高度达到控制泵池液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包括循环水净化机构和至少一组繁育机构,每组所述繁育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1,各所述养殖池1的出水口均与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连接,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的出水口与各所述养殖池1连接。优选地,所述繁育机构还包括集苗池2,各所述养殖池1的出水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集苗池2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设置多个养殖池1与一个集苗池2配合的结构,即多个池体、一处集苗;一般地,每组所述繁育机构包括2~6个养殖池1,均靠近对应的所述集苗池2布置。通过循环水净化机构对养殖水体的循环处理和重复利用,可有效提高养殖密度,降低养殖水消耗;在系统功能性设计上加入集苗池2机构,可实现多个养殖池1体、一处集苗的功能,方便后期集苗操作的同时,也简化了系统管道布置,方便施工建设。
接续上述繁育系统的结构,上述养殖池1池壁优选为由普通砖砌成,池底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各所述养殖池1均设有双层拔管排污口6,各所述双层拔管排污口6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集苗池2连接,双层拔管6包括套接的外拔管和内拔管,外拔管上设有用于过水且截留鱼苗的过水结构。优选地,所述过水结构包括用于截留鱼苗的纱网和开设于外拔管管体上的多个过水孔,所述纱网缠绕于外拔管上;上述纱网的纱孔尺寸根据鱼苗尺寸确定,本实施例中,采用60目左右的纱网缠绕。上述外拔管用于过水,内拔管用于出水,通过调节内拔管的拔起高度可起到控制液位的作用;当两管均拔出时,可排水排苗。以下列举一养殖池1的具体规格实施例:养殖池1底部往上述出水口处呈0.003放坡,池深约60cm,液面超高10cm;长宽尺寸可采用3.48m×2.26m和2.8m×2.26m两种规格。
接续上述繁育系统的结构,上述集苗池2池壁优选为由砖混结构砌成,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各集苗池2池中水位根据实际需求可通过池内排污拔管10调节,即各所述集苗池2底部均设有拔管排污口。以下列举一集苗池2的具体规格实施例:集苗池2长宽尺寸约2.02m×1m,一个集苗池2与4个养殖池1匹配, 4个养殖池1中,2个采用3.48m×2.26m的大池体规格,另外2个采用2.8m×2.26m的小池体规格,集苗池2位于对应的2个小池体中间,供4个养殖池1共同使用。
进一步优化上述繁育系统的结构,各所述集苗池2均通过泵池3与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连接,各所述集苗池2分别通过联通管9与所述泵池3连通,所述泵池3内设有循环泵11,所述循环泵11出口端连接至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由于循环水净化机构一般为高位池,因此设置泵池3,通过循环泵11将回水提升至循环水净化机构进行处理。上述泵池3池壁优选为由砖混结构砌成,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本实施例中,泵池3采用如下规格:长宽尺寸1.6m×0.84m,池深约1.6m,其中地面以下0.8m。
接续上述繁育系统的结构,泵池3由于与集苗池2连通,因此泵池3的水位高度可根据集苗池2中排污拔管10调节。从而,集苗池2中设置的排污拔管10在集苗池2正常运转时可用来调节集苗池2及泵池3的液位,集苗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集苗池2内水深,方便集苗操作;除上述作用外,在不集苗时集苗池2作为循环水流往循环水净化机构的缓冲池,可起到循环水体初步沉淀效果,一定程度上降低循环水净化机构的处理负荷;即: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集苗池2为多功能化集苗池2,可有效提高一期苗繁育效率。
接续上述繁育系统的结构,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4和清水分配池5,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布置有曝气管和悬浮生物填料,各所述养殖池1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出水口与所述清水分配池5连接,所述清水分配池5出水口与各所述养殖池1连接。其中,曝气管气源由风机12提供;循环水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4净化,至少可沉淀部分脱落的生物膜;生物接触氧化池4通过底部连通管7与清水分配池5连通,清水分配池5上部设置出水口8,净化后的循环水经清水分配池5分配至各养殖池1。
接续上述繁育系统的结构,上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池壁优选为由砖混结构砌成,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清水分配池5池壁优选为由砖混结构砌成,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清水分配池5优选为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共墙面。以下列举一生物接触氧化池4与清水分配池5的具体规格实施例:生物接触氧化池4长宽尺寸1.72m×1.6m,池深1.5m,均为地上结构;清水分配池5长宽尺寸1.6m×0.84m,深1.5m。清水分配池5的出水口8数量根据繁育机构数量确定,可一组繁育机构通过一个出水口8分配净化循环水,即一个清水分配池5的出水口8通过管道与一组繁育机构的各养殖池1入水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池底设有集水坑14,集水坑14内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拔管或阀门排污。本实施例中,一组循环水净化机构与两组繁育机构匹配。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繁育系统优选为布置于大棚13内,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封闭式循环水一期苗养殖,将一期苗养殖过程变得更可视、可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净化机构和至少一组繁育机构,每组所述繁育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各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均与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连接,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的出水口与各所述养殖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机构还包括集苗池,各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集苗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养殖池均设有双层拔管排污口,各所述双层拔管排污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集苗池连接,双层拔管包括套接的外拔管和内拔管,外拔管上设有用于过水且截留鱼苗的过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结构包括用于截留鱼苗的纱网和开设于外拔管管体上的多个过水孔,所述纱网缠绕于外拔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集苗池均通过泵池与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连接,各所述集苗池分别通过联通管与所述泵池连通,所述泵池内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出口端连接至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集苗池底部均设有拔管排污口。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净化机构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清水分配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布置有曝气管和悬浮生物填料,各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口与所述清水分配池连接,所述清水分配池出水口与各所述养殖池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底设有集水坑,所述集水坑内通过拔管或阀门排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繁育机构包括2~6个养殖池,均靠近对应的所述集苗池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9所述的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系统布置于大棚内。
CN201620144700.2U 2016-02-26 2016-02-26 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 Active CN205455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4700.2U CN205455420U (zh) 2016-02-26 2016-02-26 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4700.2U CN205455420U (zh) 2016-02-26 2016-02-26 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5420U true CN205455420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44700.2U Active CN205455420U (zh) 2016-02-26 2016-02-26 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54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3194A (zh) * 2020-11-26 2021-03-16 河北鑫海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化养殖微循环养殖系统及运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3194A (zh) * 2020-11-26 2021-03-16 河北鑫海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化养殖微循环养殖系统及运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9137B (zh) 一种跑道式高密度封闭水产养殖系统及养殖水产的方法
CN207135987U (zh) 一种气提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3181362B (zh) 封闭式恒温多层水循环龟鳖养殖系统
CN104585112A (zh) 一体化水产养殖系统
CN101642076B (zh) 一种池塘复合养殖水质调控方法及调控系统
CN105613389A (zh) 一种对虾养殖系统
CN106719246A (zh) 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02511423B (zh) 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204599025U (zh) 一种节水式流水养殖池
CN205648734U (zh) 一种龙虾养殖池
CN205455420U (zh) 一期苗循环水繁育系统
CN204014786U (zh) 一种养鱼池生化水处理系统
CN206354218U (zh) 跑道式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CN206136923U (zh) 一种集装箱养殖系统
CN101828537A (zh) 一种深水养殖池塘水质调控设施系统
CN202144465U (zh) 一种水体净化及增氧系统
CN202603406U (zh) 一种水循环过滤养殖装置
CN207210066U (zh) 改良节能aao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5830817U (zh) 一种活水供氧鱼池
CN205741043U (zh) 地埋式多级发酵过滤净化池系统
CN205275427U (zh) 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5196721U (zh) 一种高密度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CN204070172U (zh) 一体化水产养殖系统
CN208532576U (zh) 畜禽粪污种养结合与资源化利用的处理系统
CN108077155A (zh) 一种水生飞龙饲料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9

Address after: Room 304, 3rd Floor, Building 30, No. 111 Kangqiao East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ikangda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0 1168, Mingze building, No. 517, Luoshi South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Conne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304, 3rd Floor, Building 30, No. 111 Kangqiao East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unjiang Dan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4, 3rd Floor, Building 30, No. 111 Kangqiao East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ikangda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