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2782U - 激光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激光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2782U
CN205452782U CN201620290436.3U CN201620290436U CN205452782U CN 205452782 U CN205452782 U CN 205452782U CN 201620290436 U CN201620290436 U CN 201620290436U CN 205452782 U CN205452782 U CN 205452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light path
frequency
mirror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904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术阶
罗娇林
吕望
张琳琅
余思
李兵
李义
王援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KEE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IKEE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IKEE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IKEE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904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2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2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2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激光器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的第一激光器;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的全反镜,全反镜适于使第一激光发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激光;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全反镜之间的可移动的倍频晶体,所述可移动的倍频晶体适于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或适于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移出;用于输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的第二激光器;位于第二激光的光路上的半反半透镜,所述半反半透镜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光纤,所述光纤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且半反半透镜位于所述光纤和第二激光器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能够输出多种波长的目标激光,提高激光器设备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激光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器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是20世纪人类伟大实用新型之一,并且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已经肯定。主要应用在治疗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精神科疾病、银屑病、鼻炎等症。根据健康医学发现,低强度激光在心脑血管病发病前期预防及发病后的恢复期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健康及抑制人体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激光技术还在生化检验、血液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大功率激光器还可以用于外科手术。
以钬激光治疗仪为例,钬激光治疗仪是一种应用于激光医疗领域的新型激光器装置,其核心部件是一种固体激光器,由晶体、氙灯以及容纳晶体和和汇聚光的谐振腔组成。氙灯脉冲式发光以激励钬晶体形成脉冲式激光,所述脉冲式激光经由各种光学镜片系统形成的谐振腔,以形成可以实际应用的钬激光。由调节激光电源给氙灯提供控制电压以给氙灯进行脉冲式供电,使氙灯脉冲式发光,激励钬晶体形成脉冲式激光。
在医疗应用领域,针对不同待治疗部位、或者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采用的激光的波长不同。现有提供的激光器治疗仪提供的激光波长的种类单一,限制了激光治疗仪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激光器装置以及获得多种波长激光的方法,提供的激光器装置能够输出多种波长的激光,使用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波长的激光,从而提高了激光器装置的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器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用于输出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的全反镜,所述全反镜适于使第一激光发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激光;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全反镜之间的可移动的倍频晶体,所述可移动的倍频晶体适于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或适于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移出;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二激光器用于输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的半反半透镜,所述半反半透镜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光纤,所述光纤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且所述半反半透镜位于所述光纤和第二激光器之间,其中,所述光纤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后形成的第二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器与全反镜之间的第一控制电机,所述第一控制电机与所述倍频晶体相连,还与第一空心孔结构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机适于使倍频晶体或第一空心孔结构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器与光纤之间的第二控制电机,所述第二控制电机与所述半反半透镜相连,还与第二空心孔结构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机适于使半反半透镜或第二空心孔结构移动至第二激光的光路上,所述第二控制电机还适于使半反半透镜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半反半透镜与所述光纤之间的耦合镜,所述耦合镜位于第二激光的光路上,所述耦合镜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后形成的第二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激光器是否输出第一激光,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第二激光器是否输出第二激光。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倍频晶体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还用于控制所述半反半透镜是否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激光器为钇石榴石固体激光器;所述第一波长为1064nm。
可选的,所述倍频晶体为N倍频晶体,其中,N大于等于2。
可选的,所述倍频晶体为二倍频晶体。
可选的,所述倍频晶体包括磷酸二氢钾晶体、三硼酸锂晶体、磷酸钛氧钾晶体或偏硼酸钡晶体、周期性极化磷酸氧钛钾晶体或硼酸铯锂晶体。
可选的,所述第二激光器为掺铥光纤激光器;所述第二波长为1600nm~2200nm。
可选的,所述第一激光与所述全反镜之间的入射角为45度。
可选的,所述半反半透镜中,第一反射激光入射面的光反射率为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包括: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用于输出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的全反镜,所述全反镜适于使第一激光发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激光;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全反镜之间的可移动的倍频晶体,所述倍频晶体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二激光器用于输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的半反半透镜,所述半反半透镜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光纤,所述光纤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且所述半反半透镜位于所述光纤和第二激光器之间,其中,所述光纤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后形成的第二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可移动的倍频晶体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能够从光纤中输出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使用者根据需求确定倍频晶体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从而获得具有合适波长的激光,提高了激光器装置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与倍频晶体相连的第一控制电机,且所述第一控制电机还与第一空心孔结构相连,所述第一空心孔结构有利于提高倍频晶体的动平衡和静平衡,避免倍频晶体发生不必要的抖动,进一步提高激光器装置输出激光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光路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亟需提供一种激光器装置,所述激光器装置能够输出多种波长的激光,使得激光器装置能够用于不同待治疗部位或者实现不同的治疗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器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用于输出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的全反镜,所述全反镜适于使第一激光发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激光;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全反镜之间的可移动的倍频晶体,所述倍频晶体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二激光器用于输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的半反半透镜,所述半反半透镜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光纤,所述光纤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且所述半反半透镜位于所述光纤和第二激光器之间,其中,所述光纤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后形成的第二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可移动的倍频晶体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能够从光纤中输出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使用者根据需求确定倍频晶体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从而获得具有合适波长的激光,提高了激光器装置的使用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光路图。
参考图1,所述激光器装置包括:
第一激光器101,所述第一激光器101用于输出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
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的全反镜102,所述全反镜102适于使第一激光发射反射形成第一反射激光;
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器101与所述全反镜102之间的可移动的倍频晶体103,所述倍频晶体103适于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或者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移出;
第二激光器201,所述第二激光器201用于输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
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的半反半透镜202,所述半反半透镜202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光纤301,所述光纤301位于第二激光的光路上,且所述半反半透镜202位于所述光纤301与第二激光器201之间,其中,所述光纤301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202后形成的第二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为了便于区分,图1中第一激光的光路以实线方式标示,第二激光的光路以虚线方式标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光器101为钇石榴石固体激光器(YAGlaser),所述第一激光器101用于输出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其中,第一波长为1064nm。
当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经由倍频晶体103后,能够形成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激光,所述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激光传输至全反镜102,其中,所述第三波长与第一波长之间的关系与倍频晶体103的倍频数值成反比关系,因此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经由倍频晶体103后能够获得与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激光,所述第三波长与第一波长不同。
所述倍频晶体103为N倍频晶体,其中,N大于等于2。本实施例中,基于激光器装置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需求,所述倍频晶体103为二倍频晶体,从而使得经由倍频晶体103后产生的第三激光的第三波长为532nm。在其他实施例中,还能够根据对目标激光波长应用的需求,选择倍频晶体103的倍频数值,例如选择三倍频晶体、四倍频晶体或六倍频晶体等。
所述倍频晶体103为二倍频晶体,例如为磷酸二氢钾晶体(KH2PO4,简称KDP)、三硼酸锂晶体(LiB3O5,简称LBO)、磷酸钛氧钾晶体(KTiOPO4,简称KTP)、偏硼酸钡晶体(BaB2O4,简称BBO)、周期性极化磷酸氧钛钾晶体(periodically-poledKTiOPO4,简称PPKTP)或硼酸铯锂晶体(CsLiB6O10,简称CLBO)。
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器101与全反镜102之间的第一控制电机110,所述第一控制电机110与所述倍频晶体103相连,还与第一空心孔结构104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机110适于使倍频晶体103或第一空心孔结构104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所述第一空心孔结构104具有空心孔,其中,当所述第一空心孔结构104的空心孔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时,所述第一激光能够在不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从第一空心孔结构104的空心孔中传输至全反镜10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心孔结构104的作用包括:一方面,当第一控制电机110控制倍频晶体103移出第一激光的光路上,且将第一空心孔结构104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时,第一激光经由第一空心孔结构104后的波长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激光器装置输出波长为1064nm的目标激光。另一方面,所述第一空心孔结构104还起到保持动平衡或静平衡的作用,由于第一空心孔结构104具有一定的质量,使得第一控制电机110控制倍频晶体103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时,所述倍频晶体103的抖动幅度小,避免由于倍频晶体103抖动造成不良影响。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空心孔结构104的质量与倍频晶体103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一控制电机110与第一空心孔结构104与倍频晶体103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倍频晶体103与第一空心孔结构104符合动平衡条件以及静平衡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极还可以仅与倍频晶体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全反镜102适于改变第一激光的传输方向,或者改变第一激光经由倍频晶体103后形成的第三激光的传输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光与所述全反镜102之间的入射角为45度。
所述第二激光器201为掺铥光纤激光器(Tm-dopedfiberlaser),所述第二激光器201用于输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所述第二波长为1600nm~2200nm,在一具体应用中,所述第二波长可以为1940nm~2000nm。
所述半反半透镜202的作用包括:一方面,当第一激光器101输出第一激光时,经由全反镜102形成的第一反射激光达到半反半透镜202,经由半反半透镜202发生发射继续传播至光纤301中。另一个方面,当第二激光器201输出第二激光时,所述第二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202发生透射继续传播至光纤301中。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半反半透镜202中,第一反射激光入射面的光反射率为100%,也就是说,所述半反半透镜202为全反镜。其好处在于,当第二激光器不发出201激光且第一激光器101发出激光时,无需考虑第二激光能否经由半反半透镜202传输至光纤301中,而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后发生全反射,从而减第一反射激光的光损失,使得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反射传输至光纤301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激光器101和第二激光器201均发射出激光时,考虑到尽量减小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的光损失,所述半反半透镜202的光透过率为50%,所述半反半透镜202中第一反射激光入射面的光反射率为5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合适光透过率和光反射率的半反半透镜,例如,当第一激光器101不发出激光且第二激光器201发出激光时,所述半反半透镜202的光透过率可以为100%。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器201与光纤301之间的第二控制电机210,所述第二控制电机201与所述半反半透镜202相连,还与第二空心孔结构203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机201适于使半反半透镜202或第二空心孔结构203移动至第二激光的光路上,所述第二控制电机210还适于使半反半透镜202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所述第二空心孔结构203具有空心孔,其中,当所述第二空心孔结构203的空心孔移动至第二激光的光路上时,所述第二激光能够在不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从第二空心孔结构203的空心孔中传输至光纤301。
所述第二控制电机210的作用包括:当第一激光器101不输出激光,第二激光器201输出激光时,激光器装置对半反半透镜202的位置无要求,为了使第二激光器201输出的第二激光高效率的到达光纤301中,通过第二控制电机201使第二空心孔结构203移动至第二激光的光路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心孔结构203的作用除包括前述的提高第二激光到达光纤301的效率外,还包括,在第二控制电机210控制半反半透镜202移动至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时,所述第二空心孔结构203有利于提高半反半透镜202的动平衡状态或静平衡状态,避免半反半透镜202发生不必要的抖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电机还可以仅与半反半透镜相连。
所述光纤301用于将目标激光传输至待治疗部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纤301由芯径、内包层、涂层和保护层构成,其中,内包层的折射率小于芯径的折射率,从而保证目标激光在光纤301内产生全反射进行传输。
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半反半透镜202与所述光纤301之间的耦合镜204,所述耦合镜204位于第二激光的光路上,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204后形成的第二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具体的,所述耦合镜204具有两个基本功能:第一,所述耦合镜204适于使激光汇聚形成激光束,且激光束对准光纤301轴线;第二,所述耦合镜204适于使激光汇聚成激光束,且对激光束进行整形,压缩激光束发散角,调整激光束光腰半径(Beamwaistradius),改善激光束远场对称性和激光束形成的光斑形状。所述耦合镜204能够汇聚混合激光形成激光束,使激光束的光束直径小于光纤301的直径,保证混合激光能够顺利进入光纤301且不伤及光纤301。
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未图示),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激光器101是否输出第一激光,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第二激光器201是否输出第二激光。并且,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倍频晶体103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还用于控制所述半反半透镜202是否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结合参考图1和图2,图2为激光器装置的整机结构示意图,所述激光器装置包括:
激光器系统10,所述激光系统10包括第一激光单元11和第二激光单元12。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单元11包括前述的第一激光器101、倍频晶体103、全反镜102,所述第一激光单元11还包括第一控制电机110和第一空心孔结构104;所述第二激光单元12包括前述的第二激光器201、半反半透镜202,所述第二激光单元12还包括第二控制电机210以及第二空心孔结构203。
与所述激光器系统10相连的控制系统20,所述控制系统20用于控制第一激光单元11和第二激光单元12输出激光的情况,还用于控制耦合系统30。
具体的,所述控制系统2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激光器101是否输出第一激光,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激光器201是否输出第二激光。所述控制系统20还包括第三控制单元和第四控制单元,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倍频晶体103或第一空心孔结构104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半反半透镜202或第二空心孔结构203位于第二激光的光路上,还用于控制半反半透镜202位于第二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与所述激光器系统10相连的耦合系统30,所述耦合系统30包括耦合镜204,用于耦合激光器系统10输出的激光形成目标激光。与所述耦合系统30相连的输出系统40,所述输出系统40包括光纤301,用于将目标激光传输至待治疗部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通过控制第一激光器是否发出第一激光,以及控制倍频晶体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以及通过控制第二激光器是否输出第二激光,能够获得三种不同波长的目标激光,使得激光器装置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应用领域更多。
本实用新型相应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提供的激光器装置产生多种波长的激光的方法,结合参考图1,包括:
所述第一激光器101输出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将所述可移动的倍频晶体103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或者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移出,使得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激光传输至全反镜102,经由全反镜103反射后形成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一反射激光;所述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202反射后形成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二反射激光,所述第二发射激光传输至光纤301中;
所述第二激光器201输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所述第二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202后传输至光纤中;
通过控制第一激光器101是否输出第一激光、第二激光器201是否输出第二激光、以及倍频晶体103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从所述光纤301中输出具有不同波长的目标激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控制电机110控制倍频晶体103或第一空心孔结构104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具体的,所述第一激光器101输出第一激光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机110控制倍频晶体103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所述第三波长与第一波长之间的关系依据所述倍频晶体103的倍频倍数确定。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倍频晶体103为二倍频晶体,所述第三波长为第一波长的一半,即,第一波长为1064nm,第三波长为532nm。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倍频晶体为三倍频晶体时,所述第三波长为第一波长的三分之一;所述倍频晶体为五倍频晶体时,所述第三波长为第一波长的五分之一。
所述倍频晶体103具有倍频效率A%,其中,A小于等于100。当倍频晶体103的倍频效率为100%时,则第一激光经由倍频晶体103后仅形成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激光。当倍频晶体103的倍频效率小于100%时,则第一激光经由倍频晶体103后形成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激光外,还形成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五激光,其中,所述第五激光的功率与第三激光的功率之间的比值与倍频效率A%成反比例关系。例如,所述倍频晶体103的倍频效率为25%,则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五激光的功率与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激光的功率之间的比值为3:1;所述倍频晶体103的倍频效率为15%时,则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五激光与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激光的功率之间的比值为17:3。
因此,当倍频晶体103的倍频效率小于100%时,则到达光纤301的目标激光的目标波长包括第一波长和第三波长。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光器101输出第一激光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机110控制第一空心孔结构104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则所述第三波长与第一波长相同。
所述控制系统20用于控制第一激光器101是否输出第一激光、第二激光器201是否输出第二激光、以及倍频晶体103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从而获得具有不同波长的目标激光。
以下将具体说明激光器装置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相应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3,图3示出了激光器装置处于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光路图。
所述第一激光器101输出激光;所述第二激光器201不输出激光;通过第一控制电机110控制倍频晶体103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且通过第二控制电机210控制半反半透镜202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到达光纤301的目标激光具有第一目标波长,所述第一目标波长包括第三波长;其中,当倍频晶体的倍频效率小于100%时,所述第一目标波长除包括第三波长外,还包括第一波长。所述半反半透镜202的第一反射激光的入射面的光反射率为50%~100%。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反半透镜202的第一反射激光的入射面的光反射率可以为100%。
参考图4,图4示出了激光器装置处于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光路图。
所述第一激光器101输出激光;所述第二激光器201不输出激光;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机110控制第一空心孔结构104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且通过控制第二控制电机210控制半反半透镜202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到达光纤301的目标激光具有第二目标波长,所述第二目标波长与第一目标波长不同,具体的,所述第二目标波长包括第一波长。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反半透镜202的第一反射激光的入射面的光反射率可以为100%。
参考图5,图5示出了激光器装置处于第三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光路图。
所述第一激光器101不输出激光;所述第二激光器201输出激光。在这一情况下,第一控制电机110如何控制倍频晶体103和第一空心孔结构104将不做要求;通过第二控制电机210控制半反半透镜202或第二空心孔结构203位于第二激光的光路上,到达光纤301的目标激光具有第三目标波长,所述第三目标波长包括第二波长。为了提高第二激光传输至光纤301中的效率,避免第二激光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损耗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控制电机210控制第二空心孔结构203位于第二激光的光路上。所述半反半透镜202的光透过率为50%~100%。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反半透镜202的光透过率为100%。
参考图1,图1示出了激光器装置处于第四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激光器101输出激光;所述第二激光器201输出激光;通过第一控制电机110控制倍频晶体103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通过第二控制电机210控制半反半透镜202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到达光纤301的目标激光具有第四目标波长,所述第四目标波长包括第三波长和第二波长,其中,所述倍频晶体的倍频效率小于100%时,所述第四目标波长还包括第一波长。
参考图6,图6示出了激光器装置处于第五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光路图。
所述第一激光器101输出激光;所述第二激光器201输出激光;通过第一控制电机110控制第一空心孔结构104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通过第二控制电机201控制半反半透镜202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到达光纤301的目标激光具有第五目标波长,所述第五目标波长包括第一波长和第二波长。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装置获得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的方法,所述激光器装置能够输出多种不同波长的目标激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波长的目标激光,从而提高了医疗设备的使用范围。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用于输出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
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的全反镜,所述全反镜适于使第一激光发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激光;
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全反镜之间的可移动的倍频晶体,所述可移动的倍频晶体适于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或适于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移出;
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二激光器用于输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
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的半反半透镜,所述半反半透镜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光纤,所述光纤位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路上,且所述半反半透镜位于所述光纤和第二激光器之间,其中,所述光纤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后形成的第二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器与全反镜之间的第一控制电机,所述第一控制电机与所述倍频晶体相连,还与第一空心孔结构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机适于使倍频晶体或第一空心孔结构移动至第一激光的光路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器与光纤之间的第二控制电机,所述第二控制电机与所述半反半透镜相连,还与第二空心孔结构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机适于使半反半透镜或第二空心孔结构移动至第二激光的光路上,所述第二控制电机还适于使半反半透镜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半反半透镜与所述光纤之间的耦合镜,所述耦合镜位于第二激光的光路上,所述耦合镜还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经由半反半透镜后形成的第二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激光器是否输出第一激光,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第二激光器是否输出第二激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倍频晶体是否位于第一激光的光路上;还用于控制所述半反半透镜是否位于第一反射激光的光路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器为钇石榴石固体激光器;所述第一波长为1064n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晶体为N倍频晶体,其中,N为大于等于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晶体为二倍频晶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晶体包括磷酸二氢钾晶体、三硼酸锂晶体、磷酸钛氧钾晶体或偏硼酸钡晶体、周期性极化磷酸氧钛钾晶体或硼酸铯锂晶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器为掺铥光纤激光器;所述第二波长为1600nm~2200n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与所述全反镜之间的入射角为45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半透镜中,第一反射激光入射面的光反射率为100%。
CN201620290436.3U 2016-04-08 2016-04-08 激光器装置 Active CN205452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0436.3U CN205452782U (zh) 2016-04-08 2016-04-08 激光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0436.3U CN205452782U (zh) 2016-04-08 2016-04-08 激光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2782U true CN205452782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606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90436.3U Active CN205452782U (zh) 2016-04-08 2016-04-08 激光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27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996A (zh) * 2016-04-08 2017-01-04 上海瑞柯恩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器装置以及获得多种波长激光的方法
WO2022236953A1 (zh) * 2021-05-12 2022-11-17 张宝刚 一种固态脉冲铥激光和绿激光协同输出的医用激光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996A (zh) * 2016-04-08 2017-01-04 上海瑞柯恩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器装置以及获得多种波长激光的方法
CN106299996B (zh) * 2016-04-08 2023-05-05 上海瑞柯恩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器装置以及获得多种波长激光的方法
WO2022236953A1 (zh) * 2021-05-12 2022-11-17 张宝刚 一种固态脉冲铥激光和绿激光协同输出的医用激光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44630A (en) Multiwavelength solid state laser using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iques
CN103368056B (zh) 一种多波长激光切换输出装置
JPH01105220A (ja) 光波長変換素子
CN205452782U (zh) 激光器装置
CN201832290U (zh) 双波长光疗仪
CN106299993A (zh) 激光器装置以及激光功率监测反馈方法
CN106299996A (zh) 激光器装置以及获得多种波长激光的方法
CN206283096U (zh) 光路简单的百瓦级钬激光系统
CN103545706B (zh) 一种全固态355nm激光器
CN110277726A (zh) 一种声光调q紫外激光器
Gloste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Nd: YAG-pumped/spl beta/-BaB/sub 2/O/sub 4/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 in collinear and noncollinear phase-matched configurations
CN107181162A (zh) 一种光纤激光倍频器件
CN201701651U (zh) 用于表皮治疗的多波长激光束发射装置
CN110492345A (zh) 一种波长可调谐非线性镜锁模激光器及工作方法
CN104283103A (zh) 宽波段可调谐的连续波530-780nm光学参量振荡器
CN205612887U (zh) 激光器装置
CN1288275A (zh) 双周期超晶格及其在激光变频中的应用
CN202737315U (zh) 一种高能量激光倍频调q装置
CN105449520A (zh) 一种波长可调谐的红光激光器及波长调谐方法
CN204230626U (zh) 宽波段可调谐的连续波530-780nm光学参量振荡器
CN103326221B (zh) 利用环型光纤有源腔共振增强倍频光效率的方法
CN103236638B (zh) 一种基于体光栅构成半内腔式光学参量振荡器的2μm激光器
CN108512033A (zh) 激光器及调波方法
CN220628481U (zh) 一种激光光凝仪
US20230404668A1 (en) Apparatus for laser endo-vascular ab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