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1826U -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 Google Patents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1826U
CN205451826U CN201620126300.9U CN201620126300U CN205451826U CN 205451826 U CN205451826 U CN 205451826U CN 201620126300 U CN201620126300 U CN 201620126300U CN 205451826 U CN205451826 U CN 205451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layer
connector
serving
clad
soun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63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雪
周磊
顾尹祥
刘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Jhos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Honglin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Honglin Wire &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Honglin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263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1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1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1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连接桥,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通过连接桥进行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导体层和设置在第一导体层外侧的第一包覆层,第一导体层为圆形,第一包覆层包括圆形的第一外被层和多个分布在第一外被层上的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导体层和设置在第二导体层外侧的第二包覆层,第二导体层为圆形,第二包覆层包括圆形的第二外被层和多个分布在第二外被层上的第二连接头。采用异形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强产品的耐颤性。同时优选使用弹性PVC材料制备而成,可以具有较好的弹性。有效地避免了在长期的抖动下出现分离脱落甚至开裂的现象产生,尤其适用于高端音响设备。

Description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线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背景技术
现国内外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专用电线,一般采用一个导电体及紧贴在导电体上的绝缘护套这种结构,虽然这种类型的电线可以传输音频信号,但是在传输过程中均存在信号失真大、强度衰减高等缺陷,尤其是对要求音频范围内进行无干扰信号传输来说,会出现信号干扰。并且由于音响连接线在音响内部距离喇叭的位置比较近,会承受较大的音颤效果,在长期的抖动颤动下可能出现分离脱落甚至开裂的现象。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可以很好的增强产品的弹性和耐颤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连接桥,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通过所述连接桥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导体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侧的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为圆形,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圆形的第一外被层和多个分布在所述第一外被层上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外被层与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圆心一致。
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导体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导体层外侧的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导体层为圆形,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圆形的第二外被层和多个分布在所述第二外被层上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外被层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圆心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包覆层和/或所述第二包覆层由半雾面阻燃PVC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或所述第二导体层为TS镀锡铜绞线铰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桥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被层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被层连通,且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圆心的连线经过所述连接桥的中部。
优选地,多个第一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头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被层外侧。多个第二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头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被层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五个第一连接头,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头所对应的圆心角大小一致。
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五个第二连接头,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头所对应的圆心角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圆心距离在2.05-2.3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包覆层和/或所述第二包覆层的直径在1.50-1.7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头的顶端距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圆心距离为2.30mm,所述第二连接头的顶端距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圆心距离为2.3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或所述第二导体层的直径为0.5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采用异形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强产品的耐颤性。同时优选使用弹性PVC材料制备而成,可以具有较好的弹性。该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有效地避免了在长期的抖动下出现分离脱落甚至开裂的现象产生,尤其适用于高端音响设备,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连接体,2.第二连接体,3.连接桥,4.第一导体层,5.第一外被层,6.第一连接头,7.第二导体层,8.第二外被层,9.第二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和连接桥3,所述第一连接体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2通过所述连接桥3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1包括第一导体层4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层4外侧的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导体层4为圆形,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圆形的第一外被层5和多个分布在所述第一外被层5上的第一连接头6,所述第一外被层5与所述第一导体层4的圆心一致。
所述第二连接体2包括第二导体层7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导体层7外侧的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导体层7为圆形,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圆形的第二外被层8和多个分布在所述第二外被层8上的第二连接头9,所述第二外被层8与所述第二导体层7的圆心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包覆层和/或所述第二包覆层由半雾面阻燃PVC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4和/或所述第二导体层7为TS镀锡铜绞线铰接而成,绞距为15.5mm。
优选地,所述连接桥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被层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被层8连通,且所述第一导体层4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导体层7的圆心的连线经过所述连接桥3的中部。
优选地,多个第一连接头6与所述连接头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被层5外侧。多个第二连接头9与所述连接头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被层8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五个第一连接头6,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头6所对应的圆心角大小一致。
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五个第二连接头9,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头9所对应的圆心角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4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导体层7的圆心距离在2.05-2.3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包覆层和/或所述第二包覆层的直径在1.50-1.7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头6的顶端距所述第一导体层4的圆心距离为2.30mm,所述第二连接头9的顶端距所述第二导体层7的圆心距离为2.3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4和/或所述第二导体层7的直径为0.55mm。
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采用异形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强产品的耐颤性。对称的异形支角型结构在受到音颤抖动的同时能够在撞击中顺利弹起,不损伤线缆本身,因为音响内部空间比较狭小,连接的电线非常多,留给每根电线的空间有限,而音响内部的音效感受也会更强,线与线之间同步震颤的话,长时间的这个动作会导致线材开裂,而这款异形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利用自身的弹性和形状特点,在抖动和碰撞中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同时优选使用弹性PVC材料制备而成,可以具有较好的弹性。该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有效地避免了在长期的抖动下出现分离脱落甚至开裂的现象产生,尤其适用于高端音响设备,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连接桥,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通过所述连接桥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导体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侧的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为圆形,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圆形的第一外被层和多个分布在所述第一外被层上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外被层与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圆心一致;
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导体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导体层外侧的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导体层为圆形,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圆形的第二外被层和多个分布在所述第二外被层上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外被层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圆心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和/或所述第二包覆层由半雾面阻燃PVC材料制备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或所述第二导体层为TS镀锡铜绞线铰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被层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被层连通,且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圆心的连线经过所述连接桥的中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头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被层外侧;多个第二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头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被层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五个第一连接头,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头所对应的圆心角大小一致;
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五个第二连接头,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头所对应的圆心角大小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圆心距离在2.05-2.35mm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和/或所述第二包覆层的直径在1.50-1.70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的顶端距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圆心距离为2.30mm,所述第二连接头的顶端距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圆心距离为2.30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或所述第二导体层的直径为0.55mm。
CN201620126300.9U 2016-02-18 2016-02-18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Active CN205451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6300.9U CN205451826U (zh) 2016-02-18 2016-02-18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6300.9U CN205451826U (zh) 2016-02-18 2016-02-18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1826U true CN205451826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6300.9U Active CN205451826U (zh) 2016-02-18 2016-02-18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18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9066A (zh) * 2016-02-18 2016-04-27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9066A (zh) * 2016-02-18 2016-04-27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5144U (zh) 改良的转接线结构
CN205451826U (zh)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CN107484101B (zh) 一种耳机加工工艺
CN204375457U (zh) 耐高电流的高速usb数据线缆
CN208608501U (zh) Gis设备与电缆终端连接用软导体
CN203850019U (zh) 屏蔽线缆
CN204481180U (zh) 一种六级插头
CN204760703U (zh) 对接双通接头
CN204732201U (zh) 电视数据通信综合电缆
CN204179344U (zh) 一种防水型的圆形rj45连接器
CN105529066A (zh) 高弹性双支异形音响连接线
CN102024513B (zh) 一种hdmi线材
CN205811063U (zh) 压接式音频插针及usb公头
CN205212064U (zh) 一种线束结构
CN202905971U (zh) 连续同轴电缆线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203813074U (zh) 耳机麦克风与主板连接线的接口排线
CN204614532U (zh) 具有良好散热性能和缓冲性能的网线
CN207853123U (zh) 一种改进型扫描仪连接线
CN206962190U (zh) 一种多用电脑数据连接线
CN207183741U (zh) 组合式数据传输电缆线
CN205195915U (zh) 新型耳机
CN20223184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耳机
CN207800990U (zh) 一种新型电缆连接器
CN206931794U (zh) 一种电脑键盘与主机连接线
CN204271309U (zh) 一种耳机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Yush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No. 8 Liuzhou Road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JHOS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Yush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No. 8 Liuzhou Road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Honglin Wire & Cabl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1, Qingdao Road, Changfu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500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JHOS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 Liuzhou Road, Yush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JHOS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